孫臏兵法
行篡
本篇論述如何使士卒和百姓在戰爭中為統治者盡力。
篇中有「篡賢取良」語,故以「」為篇名。
(1)
孫子曰:用兵移民之道,權衡也(2)。
權衡,所以篡賢取良也。
陰陽,所以聚眾合敵也(3)。
正衡再纍……既忠,是謂不窮。
稱鄉縣衡(4),雖(5)其宜也。
私公之財壹也。
夫民有不足於壽而有餘於貨者(6),有不足於貨而有餘於壽者(7),唯明王、聖人知之,故能留之。
死者不毒(8),奪者不慍(9)。
此無窮……民皆盡力,近者弗(10)則遠者無能。
貨多則辨(11),辨則民不德其上。
貨少則□,□則天下以為尊。
然則為民賕也,吾所以為賕也(12),此兵之久也。
用兵之……(1)此是篇題,寫在本篇第一簡簡背。
篡借為眩下文「篡賢取良」即「選賢取良」。
(2)此句意謂:用兵和使民,如同用天平稱東西一樣。
(3)聚眾,集結兵力。
合敵,同敵人交戰。
(4)稱,舉。
鄉,同向。
縣,同懸。
衡,天平。
稱向,定方向。
懸衡,衡量輕重利弊。
(5)雖,疑借為唯。
(6)指富有而貪生的人。
(7)指因貧困而輕生的人。
(8)毒,痛恨。
(9)慍(yun韻),抱怨。
(10)弗字下疑脫漏一宇。
(11)辨,疑借為便,安逸。
(12)賕,此處疑指積聚財富。
〔原文】孫子曰:用兵移民之道,權衡也。
權衡,所以篡賢取良也。
陰陽,所以聚眾合敵也。
正衡再累既忠,是謂不窮。
稱鄉縣衡,雖其宜也。
私公之財壹也,夫民有不足於壽而有餘於貨者,有不足於貨而有餘於壽者。
唯明王聖人知之,故能留之。
死者不毒,奪者不慍。
此無窮民皆盡力。
近者弗則遠者無能。
貨多則辨,辨則民不德其上。
貨少則□,□則天下以為尊。
然則為民賕也,吾所以為賕也,此兵之久也。
用兵之
【譯文】孫臏說:動用民力去作戰的問題,必須仔細斟酌。
斟酌的目的是為了真正選拔出有德有才的人。
運用陰陽變化配合的規律,是為了聚集民眾的力量去對敵。
要充分考慮一個地方的實際情況,才能恰當地使用那裡的民力。
私人和公有的財物要統一安排使用。
民眾之中,有的人財物很多卻貪生怕死,有的財物少卻不怕死。
只有明智的君王和賢明的人,才能正確處理,適當動用民力,使得犧牲生命的人不怨恨,被徵用財物的人也不生氣百姓都會盡自己的力量。
如果親近的人不肯盡力,那就不可能讓別人盡力了。
如果徵用財物過多,就會傷害民眾,從而導致民眾對君王不滿。
徵用財物少君主就會得到全國的擁護。
應該讓百姓積累財物。
我主張讓百姓積累財物,是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長時間用兵作戰
〔解析〕這篇文章論述的是保證戰爭需用的民力、民財問題,這是用兵作戰的基本保障。
沒有兵員補充,沒有物資保障,任何傑出的軍事家也是無法施展其才能的,這正如中國的一句老話:「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話雖老,道理卻是不會改變的。
這篇文章論述了這樣幾個觀點:一是選拔賢德之人;二是聚集民眾的力量去對敵;三是要恰當地使用民力;四是動用民力時必須大公無私,對親、疏的人一視同仁;五是要愛護和積蓄民力。
這五項都是保證戰爭供給的必不可少的條件,是否做得到,是否做得好,對戰爭的後續保障關係重大。
我們不妨先看幾個事例,再進一步分析。
東漢末年,群雄割據之初,曹操力量並不強大,只是在打敗青州的黃巾軍,招降30多萬人馬之後,他又實行了兩項得力舉措,這才一躍而為群雄中的一支主要力量。
這兩條舉措之一是實行屯墾,他選出黃巾降兵中的精銳,組成著名的「青州兵」,而讓其餘的軍兵都去從事農墾,這樣一來,他很快就既有精兵,又有充足的糧草,實力大增。
舉措之二是在兗州招賢納士。
他很快就招募到一大批得力謀士和勇猛戰將。
先是荀彧叔侄二人來投奔曹操,一席談話,曹操大喜,封荀彧為行軍司馬,封荀彧的侄子荀攸為行軍教授。
荀彧又推薦兗州賢士東阿人程昱,曹操當即派人去禮聘。
程昱見了曹操當即推薦荀彧的同鄉賢士郭嘉,郭嘉再薦漢光武帝的嫡系子孫劉曄,劉曄又推薦了昌邑人滿寵和武城人呂虔,滿、呂二人又共同推薦平邱人毛彧。
就這樣,曹操一下子得到了八名很有才能的謀士,真可謂一下子就人才濟濟,智囊滿堂。
這些人後來都盡力地輔佐曹操,為曹操稱霸半個中國做出了巨大貢獻。
曹操招賢納士的消息傳出,不但謀士前來,猛將也來。
巨平人於禁帶數百軍兵來了,曹操任命其為點軍司馬。
陳留人典韋來了,此人後來捨命救過曹操的性命。
不單曹操注意招賢納士,孫權和劉備也是如此。
孫權和魯肅抵足而眠,夜談治國方略,可說是一段佳話;而劉備三顧茅廬,恭請諸葛亮出山,更是千古流傳的美談。
正因為曹操、孫權和劉備都能注意招賢納士,愛惜人才,重用賢能,所以他們才能在東漢末年的群雄中崛起,很快超過原本比他們力量強大得多的袁紹、袁術等諸路豪強,最終形成三國鼎立之勢。
從他們的興起和發展,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在用兵取勝、富國強兵之中,選用賢能是第一位的要務,有了賢德之人輔佐,才能達成聚集民力、正確使用民力等項工作,才能「兵之久也」。
在這三國中,蜀漢又體現得更為明顯,劉備之所以能結束四處亡命、寄人籬下的處境,不但有了荊州作為立足之地,而且取得西川作為根本,進而治理好西川,達到了可以和三國最強大的曹魏抗爭的境地,其最重要的原因是禮聘並重用了諸葛亮。
孫臏在文中,用了很大的篇幅論述民力問題,百姓是立國之本,是建軍之本,這已被無數次歷史所證明。
愛護百姓,愛惜民力,培育和積蓄民力者昌,反之則亡。
這好比蓄水和用水一樣,懂得蓄水為先,用水有度的人,他便有源源不絕的水可用;而不知蓄水,只知濫用的人,必將面臨河干湖涸,無水可用的絕境。
百姓就好比是河,是湖,英明的君王應該讓河滿、湖足,才會長期有水可用。
人們都熟悉隋唐那一段歷史,隋場帝不但連年用兵,而且大興土木,修宮殿、開運河、興建揚州行宮,耗費何止億萬,他更到處巡幸遊玩,經過之處,所到之地,官員隨從任意搜刮,供其享樂,弄得民不聊生,餓殍遍野,廣大百姓走投無路,只好群起造反,最終推翻了隋朝統治。
而唐朝開國以後,尤其是李世民登基以後,十分注意減輕百姓負擔,讓百姓休養生息。
他命令五品以上京官輪流在中書內省值班,每次接見這些官員,都要問到百姓的疾苦和政事的得失。
他還讓朝廷官員廣泛推薦賢才,廣開言路,讓朝臣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嚴格實行租庸調稅賦制度,減輕百姓負擔和徭役,幾年之間,百姓都富裕起來了,安居樂業,世道太平。
在貞觀元年至四年的時候,全國一年判處死刑的犯人僅29人;一斗米僅賣三錢;東至大海,南至五嶺,全國範圍出現了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理想境界。
當時出外旅行的人,可以不帶糧食,需要的時候,可以在道旁自取,那裡有專供路人免費取用的糧食。
這樣一來,民富國就強了,所以貞觀年間,唐朝能做到四鄰歸服,疆界達到空前寬廣。
隋末唐初可說是個鮮明對比,引人深思,從中不難看出,國家怎樣才能富強。
不僅古代如此,近代和現代的中國也是這樣。
我們只需回憶一下抗日戰爭的情況,就能明白這個道理。
抗日戰爭到了相持階段,日本帝國主義集中主要力量用來對付抗日革命根據地,深溝高壘的囚籠政策,嚴密封鎖根據地,連續不斷的大掃蕩,燒光、殺光、搶光,使根據地人民蒙受了空前的災難和損失。
而國民黨頑固派這時不但步步退讓,消極抗日,還積極****,封鎖根據地,不斷搞軍事摩擦,配合日本帝國主義,妄圖消滅抗日根據地。
到了1941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各抗日根據地面臨空前的困難,根據地縮小,抗日軍民缺吃少穿。
這時,中國共產黨聽取黨外人士李鼎銘先生的意見,在抗日根據地實行精兵簡政,推行民主政治,同時開展了廣泛的大生產運動,動員抗日軍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難,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上至黨主席,下至普通的八路軍士兵,都積極參加大生產運動,朱總司令開荒,周副主席紡線,盡人皆知,南泥灣精神更是聞名中外。
就這樣,經過根據地軍民的努力奮鬥,重重因難被克服了,廣大軍民做到豐衣足食,抗日的力量大大增強,很快就迎來了抗日戰爭的反攻階段。
抗日戰爭的勝利,確實和實行精兵簡政,開展大生產運動分不開。
這當然與古代帝王的愛惜民力,愛護百姓有所不同,但其根本道理是一樣的。
實踐證明,任何當政者,只有懂得愛護人民,對百姓取之有度,用之合理,才能得到人民的擁護和支持,國家才能強大無敵。
這裡,有必要特別強調一下培植和積蓄民力的問題。
可以說,只懂得合理取用而不善於培植和積蓄民力,所能取得的必然有限,而且不能持久。
我們不禁想到最近20多年中國的歷史。
在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只知抓「革命」,實際不促生產,只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結果弄得全國人民生活十分困難,糧票、布票、肉票、雞蛋票、糖票等等,票證的種類數不勝數,而整個國民經濟也到了崩潰的邊緣。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實行改革開放,推行富民政策,僅僅幾年時間,情況便大變了,肉票、布票、糧票,一一取消,人民群眾不但解決了溫飽,小康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了。
我國的綜合國力大大增強。
實踐給我們提供了極其寶貴的經驗,啟發我們不斷深化改革,持續高速高效地發展經濟,使我們的民力和國力都能在較短時間內有較大增長,使我國早日躋身世界強國之列。
分類:古代兵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