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莊子簡介:戰國時期宋國蒙(今安徽亳州蒙城)人。著名的思想家、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莊子》莊子簡介

莊子

莊子簡介

莊子(約前36一9年—前286年),莊氏,名周,字子休(一說子沐。

戰國時期宋國蒙(今安徽亳州蒙城)人。

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先秦莊子學派的創始人。

他的學說涵蓋著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一精一神還是皈依於老子的哲學。

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為「老莊哲學」。

莊子曾作過漆園吏,生活貧窮困頓,卻鄙棄榮華富貴、權勢名利,力圖在亂世保持獨立的人格,追求逍遙無恃的一精一神自一由。

對於莊子在中國文學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貢獻,封建帝王尤為重視,在唐開元二十五年莊子被詔號為「南華真一人」,後人即稱之為「南華真一人」,莊子一生著書十餘萬言,書名《莊子》。

《莊子》一書也被稱為《南華真經》。

其文章具有濃厚的一浪一漫色彩,對後世文學有很大影響。

這部文獻是中國古代典籍中的瑰寶。

他的思想包含一著樸素辯證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無為」,認為一切事物都在變化,他認為「道」是「先天生地」的,從「道未始有封」,莊子主要認為自然的比人為的要好,提倡無用,認為大無用就是有用。

就像「一棵難看的樹被認為無用,有一個木匠要找一棵樹作房梁,但這棵樹太彎了,沒法做房梁;第二個木匠找樹做磨的握一柄一,要彎的,但這棵樹太難看了,又沒辦法;第三個木匠要做車轱轆,但這棵樹長得不行,從某方面講是無用的。

但從莊子的角度看,無用就是有用,大無用就是大有作為,所以莊子提倡無用一精一神(即「道」是無界限差別的),屬主觀唯心主義體系。

「道」也是其哲學的基礎和最高範疇,即關於世界起源和本質的觀念,又是之人認識境界。

主張「無為」,放棄一切妄為。

又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因此他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質區別,極力否定現實,幻想一種「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齊物論》)的主觀一精一神境界,安時處順,逍遙自得,倒向了相對主義和宿命論。

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反對一切社會制度,擯棄一切文化知識。

莊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強,文筆變化多端,具有濃厚的一浪一漫主義色彩,並採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諷刺的意味,對後世文學語言有很大影響。

其超常的想像和變幻莫測的寓言故事,構成了莊子特有的奇特的想像世界,「意出塵外,怪生筆端。」

(劉熙載《藝概·文概》)莊周和他的門人以及後學者著有《莊子》(被道教奉為《南華經》),道家經典之一。

《漢書藝文志》著錄《莊子》五十二篇,但留下來的只有三十三篇。

分為:外篇,內篇,雜篇。

其中內篇七篇,一般定為莊子著;外篇雜篇可能摻雜有他的門人和後來道家的作品。

《莊子》在哲學、文學上都有較高研究價值。

研究中國哲學,不能不讀《莊子》;研究中國文學,也不能不讀《莊子》。

魯迅先生說過:「其文汪洋闢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

(《漢文學史綱要》)名篇有《逍遙游》《齊物論》《養生主》等,《養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為後世傳誦。

分類:諸子百家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莊子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