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他說》第十八章: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老子他說》第十八章

老子他說

第十八章

大道廢,有仁義。

智慧出,有大偽。

六親不和有孝慈。

國家昏亂有忠臣。

忠臣孝子的偽裝

從第十七章的道的層面而相關於中國歷史哲學的演變角度來看,我們可以看出老子思想的特殊之處。

老子的歷史哲學與儒家的觀念,乃至一般社會人生的態度,另成一格,大異其趣。

從前面所說的天道自然,到此,他便提出反對仁義和智慧等的語句。

只從文字上看,他是說,中國文化從上古以來,就是一個道,道衰微了,後來的人便提倡仁義道德,結果越強調越糟糕,適得其反。

其次,老子也反對智慧。

換句話說,知識越發達,教育學問越普及,人類社會陰謀詭詐,作一奸一犯科的事也就越多,越擺不平。

接著,他舉出更明顯的理由,「六親不和有孝慈」,在家庭中所謂的六親,那便是父母、兄弟、夫婦,彼此之間有了矛盾、衝突,才看得出來:何者孝?何者不孝?

如果家庭是個美滿的家庭,一一團一和氣,大家和睦相處,那麼個個看來都是孝子賢孫,根本用不著特別標榜誰孝誰不孝。

如果家中出了個孝子,相對之下,便有不被認同的不孝之子,這其間問題就大了。

因此說,六親不和,才有所謂的「父慈子孝」。

我們若是深入研究中國文化特別標榜的「二十四孝」,將發現許多值得討論的問題。

比如擁有大孝美名的舜,其父母可以說不倫不類,很不像話,充分顯示了舜的父母,是處在一個問題家庭中,是非不斷,非常悲哀,因此舜才成為第一孝子。

老子並不喜歡這樣,由於一個人的壞,襯托出另一個人的好,那是不幸的事,他希望每個家庭都和樂幸福。

「國家昏亂有忠臣」,同樣道理,老子不希望歷史上出太多的忠臣義士,忠臣義士並非好現象。

我們歷史上所謂的忠臣,如岳飛、文天祥、史可法等人,皆為大家所景仰,因為他們對國家民族忠心耿耿,臨危受命,連個人寶貴的生命,都可犧牲。

然而,這些可歌可泣的忠臣事跡,無不發生於歷史混亂、生靈塗炭的悲慘時代。

一個忠臣的形成,往往反映了一代老百姓的苦難。

假使國家風調雨順,永處太平盛世;社會上,大家自重自一愛一,沒有殺盜一婬一掠之事,那麼豈不個個是忠臣、人人是好人了嗎?因此,他主張不需特別讚美某人好、某人不得了。

四十多年前,我在川西灌縣靈巖寺,看到有人書刻在靈泉石壁上的兩句話:「願天常生好人,願人常做好事。」

便是老子此意,也才是天大的幸福。

老子這幾句話,從字面上粗淺一看,似乎非常反對儒家提倡仁義道德,但有幾點我們必須注意。

第一,老子在世的那個時代,正是春秋時期,社會面臨轉型時的種種變動,一個新社會形態逐漸形成,這中間產生了很多病態的現象。

老子在此病態社會中,體會出他的人生哲學,才會有這樣的說法。

他的話,乍看起來是唱反調,但仔細研究一下,這正是一種非常寶貴的正面教育。

我們可以另外舉一個反證。

例如把孔子作的《禮記》中的《禮運篇》,加以整體研究後,就會發現孔子亦有老子這樣的看法。

中國文化,素來重視道德的價值,《禮記》中的《禮運篇》已經表達得很清楚。

所謂的「德」乃歸於「道」中,德是道的用,道是德之體。

而這個道又是什麼呢?老子自己認為道就是自然,但是由遠古到黃帝的時代,人為的一切,已經漸漸不合於道了。

第二,從黃帝以前的遠古史來看,在《列子》書中,假托黃帝本身夢想的文章,便是夢遊「華胥國」,這是不是真實的故事,此處暫且不加討論。

文中提到,黃帝作夢,到了另外一個國家,那裡到處太平安詳,沒有任何不幸之事,是人類盼望中的天國。

這篇「華胥夢」等於中國文化所嚮往的理想國。

其他像相拉圖的「理想國」、莫耳的「烏托邦」,乃至佛家的「極樂世界」、基督教的「天堂」,都是其來有自,反映了這個世間的人類,苦難重重,無時不在鬥爭戰亂中,因此人們便自然而然地追求另一個幸福圓滿的境界。

而老子所謂的大道,正代表了它的內涵與一精一神。

其實,老子講「大道廢,有仁義。

智慧出,有大偽」的說法,未免失之太刻薄,但這也是一愛一之心切,所以責之更嚴。

孔子在《禮運篇》也講得差不多,只是表達方式不同而已。

此即儒道二家的態度差別之處,但是道理是相互貫通的。

孔子在《禮運篇》上說:「故用人之智去其詐。

用人之勇去其怒。

用人之仁去其貪。

飲食男一女,人之大欲存焉。

死亡貧苦,人之大惡存焉。

故欲惡者,心之大端也。

人藏其心,不可測度也,美惡皆在其心,不見及色也。

欲一以窮之,捨禮何以哉!」人有了智慧,智慧的反面就是一奸一詐,用得好就是大智大慧,用歪了就是老一奸一巨猾,全在一念之間。

因此孔子強調「用人之智去其詐」。

而大勇的人,往往氣魄大,脾氣也大。

大勇的反面,就是多怒,佛家稱之為「嗔」。

假使一個大英雄、大丈夫,沒有暴烈的壞脾氣,那就很可貴了。

「用人之仁去其貪」,仁慈本是件好事,但是仁慈太過了,變得婆婆一媽一媽一,待人接物軟塌塌的,心理上難免有一種不自覺的貪戀、執著。

因此,能夠保持一片仁慈博一愛一之心,而無這層貪著之念,那便不會發生不一良的副作用了。

從這裡,我們已可明確地看出,老子的「大道廢,有仁義。

智慧出,有大偽」,其意和孔子所講的道理,並無矛盾衝突之處,只是文學的手法不一樣而已。

孔子又說:「飲食男一女,人之大欲存焉」,吃好的、喝好的,以及喜歡男一女間的關係,這是人生根本的欲一望。

「死亡貧苦,人之大惡存焉」,至於死亡和貧窮痛苦,那天底下的人都害怕,都討厭碰上。

所以,「故欲惡者,心之大端也」,一個人一愛一好追求飲食男一女的享受,逃避死亡與貧窮的來臨,這是心理現象的根本。

但是,「人藏其心,不可測度也」,人的思想、念頭,從外表是很難看出來,也很難測驗得知的。

一個人動什麼腦筋,打什麼主意,心地善與不善,只要不表現於行為,有誰會知道?「美惡皆在其心,不見及色也」,一切的好壞,全憑他心念的變化,根本沒有顏色、聲音可資辨別。

所有的動機想法都深藏在一個人的內心深處,那麼,「欲一以窮之,捨禮何以哉」,要把這些人心的根本問題加以整理、統一,使之去蕪存菁,轉劣從良,惡行成善舉,除了「禮」--文化教育外,還有什麼辦法呢?

春秋兩大名醫--老子與孔子

整個比較起來,孔子代表儒家的思想,與老子代表的道家思想在理上是一貫的。

現在再作更進一步的說明。

我們中國講「仁義」思想,春秋以前也有這種觀念,但很少刻意提倡。

為什麼?那時社會上背情絕義的病態較少。

我常說,中國文化裡頭,經常提到「孝道」,與世界其他文化相較,孝道是中國特有的優點,其高明可貴之處,無可置疑。

但這同時也說明了,這幾千年來,我們不孝之舉太多了,因此孔子才不得不提倡孝道。

同樣地,社會上不仁不義的故事層出不窮,所以聖賢們才用心良苦,提一供這服「仁義」的藥方,希望社會有所改善。

孔子是個文化醫生,他把當時文化中的疑難雜症診斷出來,投以對症的藥石,嘗試解決這些令人頭痛的問題。

老子也是個醫生,但他是研究醫理的醫生,也就是醫生的醫生。

他認為儒生們開的藥方,對是對,但是藥吃多了,難免又會出一毛一病,副作用在所難免。

光講仁義道德,說得天花亂墜,有人自然要加以利用,做出假仁假義、欺世盜名之事,結果弄巧成拙,照樣害人。

春秋戰國時代的社會病態最為嚴重,強調仁義,便最積極。

老子身處其境,討厭這種風氣,所以從反面來對症下藥。

他說:「大道廢,有仁義。

智慧出,有大偽。」

智慧與一奸一詐,乃一體兩面,一線之隔。

聰明與狡猾、老實與笨蛋,根本是息息相關的孿生兄弟。

誠實的智慧合於「道」,用之於世,為人類社會謀福造利,那就對了,名之為「德」。

道是體,德是用。

然而,誠實雖是好事,若是用不得當,那也會適得其反,壞了事情。

老子這段話,干萬不要隨隨便便看過。

近幾十年來,我發現有人研究老子,讀了此章之後,不作深入一層的體會,便驟下錯誤的評語說,老子反對仁義,反對智慧,反對作忠臣,反對作孝子。

這不曲解得太嚴重了嗎!其實老子並不反對這些,他只是要我們預防其中可能產生的不一良作用而已。

每一件事,皆有其正反兩面,我們同時必須考慮到。

或者時間久了,思想搞不通,走了樣;或者某一個觀念流行多年,時遷境移,已不合宜,並且流弊叢生,失其原意,這就要懂得《大學》的「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的道理了,此時必須知道變通。

所以,老子的思想與《易經》的思想是一樣的,都在一個「變」字。

《易經》有五種學問--「理、象、數、通、變」。

「理」是哲學的,《易經》每一個卦,背後皆有其哲學道理。

「像」,一件事物,一個東西,都有它本身的現象。

比如虛空,也有它的現象,空空洞一洞,不可捉摸。

每一種現象的發生,必須有其形成的哲學道理。

而這「理」和「像」二者,也可以借數字符號來表達、整理。

那便是「數」了。

「理」、「像」、「數」是《易經》三個根本所在,必得將之透徹研究後,才知道「通」,只知「理」,不通「像」、「數」;只知「像」、「數」,不通「理」,都不行。

要樣樣深入,全部融會貫通,方能達「變」,方能洞燭機先,隨時知變、適變、應變。

知道變,而能應變,那還屬下品境界。

上品境界,能在變之先,而先天下的將變時先變。

等到事情已經迫在眉睫才變,那也恰恰只合於變通而已。

老子對仁義、智慧所提的這番道理,也屬於變通的一種。

分類:諸子百家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老子他說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