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全集》卷十二: 靜心錄之四 外集三書昨楊、李二丞來,備傳尊教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王陽明全集》卷十二

王陽明全集

卷十二

靜心錄之四 外集三

答佟太守求雨

昨楊、李二丞來,備傳尊教,且詢致雨之術,不勝慚悚!今早諶節推辱臨,復申前請,尤為懇至,令人益增惶懼。

天道幽遠,豈凡庸所能測識?然執事憂勤為民之意真切如是,僕亦何可以無一言之復!

孔子云:「丘之禱久矣。」

蓋君子之禱不在於對越祈祝之際,而在於日用操存之先。

執事之治吾越,幾年於此矣。

凡所以為民祛患除弊興利而致福者,何莫而非先事之禱,而何俟於今日?然而暑旱尚存而雨澤未應者,豈別有所以致此者歟?古者歲旱,則為之主者減膳撤樂,省獄薄賦,修祀典,問疾苦,引咎賑乏,為民遍請於山川社稷,故有叩天求雨之祭,有省咎自責之文,有歸誠請改之禱。

蓋《史記》所載湯以六事自責,《禮》謂「大雩,帝用盛樂」,《春秋》書「秋九月,大雩」,皆此類也。

僕之所聞於古如是,未聞有所謂書符咒水而可以得雨者也。

唯後世方術之士或時有之。

然彼皆有高潔不污之操,特立堅忍之心。

雖其所為不必合於中道,而亦有以異於尋常,是以或能致此。

然皆出小說而不見於經傳,君子猶以為附會之談;又況如今之方士之流,曾不少殊於市井囂頑,而欲一望 之以揮斥雷電,呼吸風雨之事,豈不難哉!僕謂執事且宜出齋於廳事,罷不急之務,開省過之門,洗簡冤滯,禁抑奢繁,淬誠滌慮,痛自悔責,以為八邑之民請於山川社稷。

而彼方士之祈請者,聽民間從便得自為之,但弗之禁而不專倚以為重輕。

夫以執事平日之所操存,苟誠無愧於神明,而又臨事省惕,躬帥僚屬致懇乞誠,雖天道亢旱,亦自有數;使人事良修,旬日之內,自宜有應。

僕雖不肖,無以自別於凡民,使可以誠有致雨之術,亦安忍坐視民患而恬不知顧,乃勞執事之僕,僕豈無人之心者耶?一二日內,僕亦將禱於南鎮,以助執事之誠。

執事其但為民悉心以請,毋惑於邪說,毋急於近名,天道雖遠,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答毛憲副戊辰

昨承遣人喻以禍福利害,且令勉赴太府請謝,此非道誼深情,決不至此,感激之至,言無所容!但差人至龍場陵侮,此自差人挾勢擅威,非太府使之也。

龍場諸夷與之爭鬥,此自諸夷憤恨不平,亦非某使之也。

然則太府固未嘗辱某,某亦未嘗傲太府,何所得罪而遽請謝乎?跪拜之禮,亦小官常分,不足以為辱,然亦不當無故而行之。

不當行而行,與當行而不行,其為取辱一也。

廢逐小臣,所守待死者,忠信禮義而已,又棄此而不守,禍莫大焉!凡禍福利害之說,某亦嘗講之。

君子以忠信為利,禮義為福。

苟忠信禮義之不存,雖祿之萬鐘,爵以侯王之貴,君子猶謂之禍與害;如其忠信禮義之所在,雖剖心碎首,君子利而行之,自以為福也,況於流離竄逐之微乎?某之居此,蓋瘴癘蠱毒之與處,魑魅魍魎之與游,日有三死焉;然而居之泰然,未嘗以動其中者,誠知生死之有命,不以一朝之患而忘其終身之憂也。

太府苟欲加害,而在我誠有以取之,則不可謂無憾;使吾無有以取之而橫罹焉,則亦瘴癘而已爾,蠱毒而已爾,魑魅魍魎而已爾,吾豈以是而動吾心哉!執事之喻,雖有所不敢承,然因是而益知所以自勵,不敢苟有所隳墮,則某也受教多矣,敢不頓首以謝!與安宣慰

某得罪朝廷而來,惟竄伏一陰一崖幽谷之中以御魍魎,則其所宜。

故雖夙聞使君之高誼,經旬月而不敢見,若甚簡伉者。

然省愆內訟,痛自削責,不敢比數於冠裳,則亦逐臣之禮也。

使君不以為過,使廩人饋粟,庖人饋肉,園人代薪水之勞,亦寧不貴使君之義而諒其為情乎!自惟罪人何可以辱守土之大夫,懼不敢當,輒以禮辭。

使君復不以為罪,昨者又重之以金帛,副之以鞍馬,禮益隆,情益至,某益用震悚。

是重使君之辱而甚逐臣之罪也,愈有所不敢當矣!使者堅不可卻,求其說而不得。

無已其周之乎?周之亦可受也。

敬受米二石,柴炭雞鵝悉受如來數。

其諸金帛鞍馬,使君所以一交一 於卿士大夫者,施之逐臣,殊駭觀聽,敢固以辭。

伏惟使君處人以禮,恕物以情,不至再辱,則可矣。

減驛事非罪人所敢與聞,承使君厚愛,因使者至,閒問及之,不謂其遂達諸左右也。

悚息悚息!然已承見詢,則又不可默。

凡朝廷制度,定自祖宗;後世守之,不可以擅改,在朝廷且謂之變亂,況諸侯乎!縱朝廷不見罪,有司者將執法以繩之,使君必且無益,縱倖免於一時,或五六年,或八九年,雖遠至二三十年矣,當事者猶得持典章而議其後。

若是則使君何利焉?使君之行先,自漢、唐以來千幾百年,土地人民未之或改,所以長久若此者,以能世守天子禮法,竭忠盡力,不敢分寸有所違。

是故天子亦不得逾禮法,無故而加諸忠良之臣。

不然,使君之土地人民富且盛矣,朝廷悉取而郡縣之,其誰以為不可?夫驛,可減也,亦可增也;驛可改也,宣慰司亦可革也。

由此言之,殆甚有害,使君其未之思耶?

所云奏功升職事,意亦如此。

夫劃除寇盜以撫綏平良,亦守士之常職,今縷舉以要賞,則朝廷平日之恩一寵一 祿位,顧將欲以何為?使君為參政,亦已非設官之舊,今又干進不已,是無抵極也。

眾必不堪。

夫宣慰守士之官,故得以世有其土地人民;若參政,則流官矣,東西南北,惟天子所使。

朝廷下方尺之檄,委使君以一職,或閩或蜀,其敢弗行乎?則方命之誅不旋踵而至,捧檄從事,千百年之土地人民非復使君有矣。

由此言之,雖今日之參政,使君將恐辭去之不速,其又可再乎!凡此以利害言,揆之於義,反之於心,使君必自有不安者。

夫拂心違義而行,眾所不與,鬼神所不嘉也。

承問及,不敢不以正對,幸亮察!

阿賈、阿札等畔宋氏,為地方患,傳者謂使君使之。

此雖或出於妒婦之口,然阿賈等自言使君嘗錫之以氈刀,遺之以弓一弩一。

雖無其心,不幸乃有其跡矣。

始三堂兩司得是說,即欲聞之於朝;既而以使君平日忠實之故,未必有是,且信且疑,姑令使君討賊;苟遂出軍剿撲,則傳聞皆妄,何可以濫及忠良;其或坐觀逗遛,徐議可否,亦未為晚;故且隱忍其議,所以待使君者甚厚。

既而文移三至,使君始出;眾論紛紛,疑者將信。

喧騰之際,適會左右來獻阿麻之首,偏師出解洪邊之圍,群公又復徐徐。

今又三月餘矣。

使君稱疾歸臥,諸軍以次潛回,其間分屯寨堡者,不聞擒斬以宣國威,惟增剽掠以重民怨,眾情愈益不平。

而使君之民罔所知識,方揚言於人,謂「宋氏之難當使宋氏自平,安氏何與而反為之役?我安氏連地千里,擁眾四十八萬,深坑絕坉,飛鳥不能越,猿猱不能攀。

縱遂高坐,不為宋氏出一卒,人亦卒如我何!」斯言已稍稍傳播,不知三堂兩司已嘗聞之否?使君誠久臥不出,安氏之禍必自斯言始矣。

使君與宋氏同守士,而使君為之長。

地方變亂,皆守士者之罪,使君能獨委之宋氏乎?夫連地千里,孰與中士之一大郡?擁眾四十八萬,孰與中士之一都司?深坑絕坉,安氏有之,然如安氏者,環四面而居以百數也。

今播州有楊愛,愷黎有楊友,酉楊、保靖有彭世麒等諸人,斯言苟聞於朝,朝廷下片紙於楊愛諸人,使各自為戰,共分安氏之所有,蓋朝令而夕無安氏矣。

深坑絕坉,何所用其險?使君可無寒心乎!且安氏之職,四十八支更迭而為,今使君獨傳者三世,而群支莫敢爭,以朝廷之命也,苟有可乘之釁,孰不欲起而代之乎?然則揚此言於外,以速安氏之禍者,殆漁人之計,蕭牆之憂,未可測也。

使君宜速出軍,平定反側,破眾讒之口,息多端之議,弭方興之變,絕難測之禍,補既往之愆,要將來之福。

某非為人作說客者,使君幸熟思之!

答人問神仙

詢及神仙有無,兼請其事,三至而不答,非不欲答也,無可答耳。

昨令弟來,必欲得之。

僕誠生八歲而即好其說,今已餘三十年矣,齒漸搖動,發已有一二莖變化成白,目光僅盈尺,聲聞函丈之外,又常經月臥病不出,藥量驟進,此殆其效也。

而相知者猶妄謂之能得其道,足下又妄聽之而以見詢。

不得已,姑為足下妄言之。

古有至人,淳德凝道,和於一陰一陽一,調於四時,去世離俗,積一精一全神;遊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遠之外,若廣成子之千五百歲而不衰,李伯一陽一歷商、周之代,西度函谷,亦嘗有之。

若是而謂之曰無,疑於欺子矣。

然則呼吸動靜,與道為體,一精一骨完久,稟於受氣之始,此殆天之所成,非人力可強也。

若後世拔宅飛昇,點化投奪之類,譎怪奇駭,是乃秘術曲技,尹文子所謂「幻」,釋氏謂之「外道」者也。

若是謂之曰有,亦疑於欺子矣,夫有無之間,非言語可況。

存久而明,養深而自得之;未至而強喻,信亦未必能及也。

蓋吾儒亦自有神仙之道,顏子三十二而卒,至今未亡也。

足下能信之乎?後世上一陽一子之流,蓋方外技術之士,未可以為道。

若達磨、慧能之徒,則庶幾近之矣,然而未易言也。

足下欲聞其說,須退處山林三十年,全耳目,一心志,胸中灑灑不掛一塵,而後可以言此;今去仙道尚遠也。

妄言不罪。

答徐成之

承以朱、陸同異見詢,學術不明於世久矣,此正吾儕今日之所宜明辨者。

細觀來教,則輿庵之主象山既失,而吾兄之主晦庵亦未為得也,是朱非陸,天下之論定久矣,久則難變也。

雖微吾兄之爭,輿庵亦豈能遽行其說乎?故僕以為二兄今日之論,正不必求騰。

務求象山之所以非,晦庵之所以是,窮本極源,真有以見其幾微得失於毫忽之間。

若明者之聽訟,其事之曲者,既有以辨其情之不得已;而辭之直者,復有以察其處之或未當。

使受罪者得以伸其情,而獲伸者亦有所不得辭其責,則有以盡夫事理之公,即夫人心之安,而可以俟聖人於百世矣。

今二兄之論,乃若出於求勝者。

求勝則是動於氣也。

動於氣,則於義理之正何啻千里,而又何是非之論乎!凡論古人得失,決不可以意度而懸斷之。

今輿庵之論象山曰:「雖其專以尊德性為主,未免墮於禪學之虛空;而其持守端實,終不失為聖人之徒。

若晦庵之一於道問學,則支離決裂,非復聖門誠意正心之學矣」。

吾兄之論晦庵曰:「雖其專以道問學為主,未免失於俗學之支離,而其循序漸進,終不背於《大學》之訓。

若象山之一於尊德性,則虛無寂滅,非復大學「格物致知」之學矣」。

夫既曰「尊德性」,則不可謂「墮於禪學之虛空」;「墮於禪學之虛空」,則不可謂之「尊德性」矣。

既曰「道問學」,則不可謂「失於俗學之支離」;「失於俗學之支離」,則不可謂之「道問學」矣,二者之辯,間不容髮。

然則二兄之論,皆未免於意度也。

昔者子思之論學,蓋不下千百言,而括之以「尊德性而道問學」之一語。

即如二兄之辯,一以「尊德性」為主,一以「道問學」為事,則是二者固皆未免於一偏,而是非之論尚未有所定也,烏得各持一是而遽以相非為乎?故僕顧二兄置心於公平正大之地,無務求勝。

夫論學而務以求勝,豈所謂「尊德性」乎?豈所謂「道問學」乎?以某所見,非獨吾兄之非像山、輿庵之非晦庵皆失之非,而吾兄之是晦庵、輿庵之是象山,亦皆未得其所以是也。

稍暇當面悉,姑務養心息辯,毋遽。

昨所奉答,適有遠客酬對紛紜,不暇細論。

姑願二兄息未定之爭,各反究其所是者,必己所是已無絲發之憾,而後可以及人之非。

早來承教,乃為僕漫為含一胡一 兩解之說,而細繹辭旨,若有以一陰一助輿庵而為之地者,讀之不覺失笑。

曾為吾兄而亦有是言耶?僕嘗以為君子論事當先去其有我之私,一動於有我,則此心已陷於邪僻,雖所論盡合於理,既已亡其本矣。

嘗以是言於朋友之間,今吾兄乃云爾,敢不自反其殆陷於邪僻而弗覺也?求之反覆,而昨者所論實未嘗有是。

則斯言也無乃吾兄之過歟?雖然,無是心而言之未盡於理,未得為無過也。

僕敢自謂其言之已盡於理乎?請舉二兄之所是者以求正。

輿庵是象山,而謂其「專以尊德性為主」,今觀《象山文集》所載,未嘗不教其徒讀書窮理。

而自謂「理會文字頗與人異」者,則其意實欲體之於身。

其亟所稱述以晦人者,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曰「克己復禮」,曰「萬物皆備於我,反身而誠,樂莫大焉」,曰「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曰「先立乎其大者,而小者不能奪」。

是數言者,孔子、孟軻之言也,烏在其為空虛者乎?獨其「易簡覺悟」之說頗為當時所疑。

然「易簡」之說出於《系辭》,「覺悟」之說雖有同於釋氏,然釋氏之說亦自有同於吾儒,而不害其為異者,惟在於幾微毫忽之間而已。

亦何必諱於其同而遂不敢以言、狃於其異而遂不以察之乎?是輿庵之是象山,固猶未盡其所以是也。

吾兄是晦庵,而謂其「專以道問學為事」。

然晦庵之言,曰「居敬窮理」,曰「非存心無以致知」,曰「君子之心常存敬畏,雖不見聞,亦不敢忽,所以存天理之本然,而不使離於須臾之頃也」。

是其為言雖未盡瑩,亦何嘗不以尊德性為事?而又烏在其為支離者乎? 獨其平日汲汲於訓解, 雖韓文、《楚辭》、《一陰一符》、《參同之》屬,亦必與之註釋考辯,而論者遂疑其玩物。

又其心慮恐學者之躐等而或失之於妄作,使必先之以格致而無不明,然後有以實之於誠正而無所謬。

世之學者掛一漏萬,求之愈繁而失之愈遠,至有敝力終身,苦其難而卒無所入,而遂議其支離。

不知此乃後世學者之弊,而當時晦庵之自為,則亦豈至是乎?是吾兄之是晦庵,固猶未盡其所以是也。

夫二兄之所信而是者既未盡其所以是,則其所疑而非者亦豈必盡其所以非乎?然而二兄往復之辯不能一反焉,此僕之所以疑其或出於求勝也。

一有求勝之心,則已亡其學問之本, 而又何以論學為哉! 此僕之所以惟願二兄之自反也,安有所謂「含一胡一 兩解而一陰一為輿庵之地」者哉!夫君子之論學,要在得之於心。

眾皆以為是,苟求之心而未會焉,未敢以為是也;眾皆以為非,苟求之心而有契焉,未敢以為非也。

心也者,吾所得於天之理也,無間於天人,無分於古今。

苟盡吾心以求焉,則不中不遠矣。

學也者,求以盡吾心也。

是故尊德性而道問學,尊者,尊此者也;道者,道此者也。

不得於心而惟外信於人以為學,烏在其為學也已!僕嘗以為晦庵之與象山,雖其所為學者若有不同,而要皆不失為聖人之徒。

今晦庵之學,天下之人童而一習一 之,既已入人之深,有不容於論辯者。

而獨惟象山之學,則以其嘗興晦庵之有言,而遂藩籬之。

使若由、賜之殊科焉,則可矣,而遂擯放廢斥,若碔砆之與美玉,則豈不過甚矣乎?夫晦庵折衷群儒之說,以發明《六經》、《語》、《孟》之旨於天下,其嘉惠後學之心,真有不可得而議者。

而像山辯義利之分,立大本,求放心,以示後學篤實為己之道,其功亦寧可得而盡誣之!而世之儒者,附和雷同,不究其實,而概目之以禪學,則誠可冤也已!故僕嘗欲冒天下之譏,以為象山一暴其說,雖以此得罪,無恨。

僕於晦庵亦有罔極之恩,豈欲操戈而入室者?顧晦庵之學,既已若日星之章明於天下;而像山獨蒙無實之誣,於今且四百年,莫有為之一洗者。

使晦庵有知,將亦不能一日安享於廟廡之間矣。

此僕之至情,終亦必為吾兄一吐者,亦何肯「漫為兩解之說以一陰一助於輿庵?」

輿庵之說,僕猶恨其有未盡也。

夫學術者,今古聖賢之學術,天下之所公共,非吾三人者所私有也。

天下之學術,當為天下公言之,而豈獨為輿庵地哉!兄又舉太極之辯,以為象山「於文義且有所未能通曉,而其強辯自信,曾何有於所養」。

夫謂其文義之有未詳,不害其為有未詳也;謂其所養之未至,不害其為未至也。

學未至於聖人,寧免太過不及之差乎!而論者遂欲以是而蓋之,則吾恐晦庵禪學之譏,亦未免有激於不平也。

夫一則不審於文義,一則有激於不平,是皆所養之未至。

昔孔子,大聖也,而猶曰「假我數年以學《易》,可以無大過」;仲虺之贊成湯,亦惟曰「改過,不吝」而已。

所養之未至,亦何傷於二先生之為賢乎?此正晦庵、象山之氣象,所以未及於顏子、明道者在此。

吾儕正當仰其所以不可及,而默識其所未至者,以為涵養規切之方,不當置偏私於其間,而有所附會增損之也。

夫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而小人之過也必文。

世之學者以晦庵大儒,不宜復有所謂過者,而必曲為隱飾增加,務詆象山於禪學,以求伸其說;且自以為有助於晦庵,而更相倡引,謂之扶持正論。

不知晦庵乃君子之過,而吾反以小人之見而文之。

晦庵有聞過則喜之美,而吾乃非徒順之,又從而為之辭也。

晦庵之心,以聖賢君子之學期後代,而世之儒者,事之以事小人之禮,是何誣象山之厚而待晦庵之薄耶!

僕今者之論,非獨為象山惜,實為晦庵惜也。

兄視僕平日於晦庵何如哉?而乃有是論,是亦可以諒其為心矣。

惟吾兄去世俗之見,宏虛受之誠,勿求其必同,而察其所以異;勿以無過為聖賢之高,而以改過為聖賢之學;勿以其有所未至者為聖賢之諱,而以其常懷不滿者為聖賢之心;則兄與輿庵之論,將有不待辯說而釋然以自解者。

孟子云:「君子亦仁而已,何必同?」

惟吾兄審擇而正之!

答儲柴墟

盛價來,適人事紛紜,不及細詢比來事;既還,卻殊怏怏。

承示《劉生墓誌》,此實友義所關,文亦縝密;獨敘乃父側室事頗傷忠厚,未刻石,刪去之為佳。

子於父過,諫而過激,不可以為幾;稱子之美,而發其父之一陰一私,不可以為訓。

宜更詳之!

喻及一交一 際之難,此殆謬於私意。

君子與人,惟義所在,厚薄輕重,己無所私焉,此所以為簡易之道。

世人之心,雜於計較,毀譽得喪一交一 於中,而眩其當然之則,是以處之愈周,計之愈悉,而行之愈難。

夫大賢吾師,次賢吾友,此天理自然之則,豈以是為炎涼之嫌哉?吾兄以僕於今之公卿,若某之賢者,則稱謂以「友生」,若某與某之賢不及於某者,則稱謂以「侍生」,豈以矯時俗炎涼之弊?非也。

夫彼可以為吾友,而吾可以友之,彼又吾友也,吾安得而弗友之?彼不可以為吾友,而吾不可以友之,彼又不吾友也,吾安得而友之?夫友也者,以道也、以德也。

天下莫大於道,莫貴於德。

道德之所在,齒與位不得而於焉,僕與某之謂矣。

彼其無道與德,而徒有其貴與齒也,則亦貴齒之而已。

然若此者,與之見亦寡矣,非以事相臨不往見也。

若此者與凡一交一 游之隨俗以侍生而來者,亦隨俗而侍生之。

所謂「事之無害於義者,從俗可也」。

千乘之君,求與之友而不可得,非在我有所不屑乎?嗟乎!友未易言也。

今之所謂友,或以藝同,或以事合,徇名逐勢,非吾所謂輔仁之友矣。

仁者,心之德,人而不仁,不可以為人。

輔仁,求以全心德也,如是而後友。

今特以技藝文辭之工,地勢聲翼之重,而驁然欲以友乎賢者,賢者弗與也。

吾兄技藝炎涼之說,貴賤少長之論,殆皆有未盡歟?孟子曰:「友也者,不可以有挾。」

孟獻子之友五人,無獻子之家者也,曾以貴賤乎?仲由少顏、路三歲,回、由之贈處,蓋友也。

回與曾點同時,參曰:「昔者吾友」,曾以少長乎?將矯時俗之炎涼而自畔於禮,其間不能以寸矣。

吾兄又以僕於後進之來,其質美而才者,多以先後輩相處;其庸下者,反待以客禮,疑僕別有一道。

是道也,奚有於別?凡後進之來,其才者皆有意於斯道者也,吾安得不以斯道處之?其庸下者,不過世俗泛然一接,吾亦世俗泛然待之,如鄉人而已。

昔伊川初與呂希哲為同舍友,待之友也;既而希哲師事伊川,待之弟子也。

謂敬於同捨而慢於弟子,可乎?孔子待一陽一貨以大夫,待回、賜以弟子,謂待回、賜不若一陽一貨,可乎?師友道廢久,後進之中,有聰明特達者,頗知求道,往往又為先輩待之不誠,不諒其心而務假以虛禮,以取悅於後進,干待士之譽,此正所謂病於夏畦者也,以是師友之道日益淪沒,無由復明。

僕常以為世有周、程諸君子,則吾固得而執弟子之役,乃大幸矣,其次有周、程之高弟焉,吾猶得而私淑也。

不幸世又無是人,有志之士,倀倀其將焉求乎?然則何能無憂也?憂之而不以責之己,責之己而不以求輔於人,求輔於人而待之不以誠,終亦必無所成而已耳。

凡僕於今之後進,非敢以師道自處也,將求其聰明特達者與之講明,因以自輔也。

彼自以後進求正於我,雖不師事,我固有先後輩之道焉。

伊川瞑目而坐,游、楊侍立不敢去,重道也。

今世一習一 於曠肆,憚於檢飾,不復知有此事。

幸而有一二後進略知求道為事,是有復明之機;又不誠心直道與之發明,而徒閹然媚世,苟且阿俗,僕誠痛之惜之!傳曰:「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

夫人必有所嚴憚,然後言之,而聽之也審;施之,而承之也肅。

凡若此者,皆求以明道,皆循理而行,非有容私於其間也。

伊尹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

予天民之先覺也,非予覺之而誰也?」

是故大知覺於小知,小知覺於無知;大覺覺於小覺,小覺覺於無覺。

夫已大知大覺矣,而後以覺於天下,不亦善乎?然而未能也,遂自以小知小覺而不敢以覺於人,則終亦莫之覺矣。

仁者固如是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僕之意以為,己有分寸之知,即欲同此分寸之知於人;己有分寸之覺,即欲同此分寸之覺於人。

人之小知小覺者益眾,則其相與為知覺也益易且明,如是而後大知大覺可期也。

僕於今之後進,尚不敢以小知小覺自處。

譬之凍餒之人,知耕桑之可以足衣食,而又偶聞藝禾樹桑之法,將試為之,百遂以告其凡凍餒者,使之共為之也,亦何嫌於己之未嘗樹藝,而遂不可以告之乎?雖然,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僕蓋未嘗有諸己也,而可以求諸人乎?夫亦謂其有意於僕而來者耳。

承相問,輒縷縷至此。

有未當者,不惜往復。

昨者草率奉報,意在求正,不覺蕪冗。

承長箋批答,推許過盛,殊增悚汗也。

來喻責僕不以師道自處,恐亦未為誠心直道。

顧僕何人,而敢以師道自處哉?前書所謂「以前後輩處之」者,亦謂僕有一日之長,而彼又有求道之心者耳。

若其年齒相若而無意於求道者,自當如常待以客禮,安得例以前後輩處之?是亦妄人矣。

又況不揆其來意之如何,而抗顏以師道自居,世寧有是理耶?夫師法者,非可以自處得也,彼以是求我,而我以是應之耳。

嗟乎!今之時,孰有所謂師雲乎哉!今之一習一 技藝者則有師,一習一 舉業求聲利者則有師,彼誠知技藝之可以得衣食,舉業之可以得聲利,而希美官爵也。

自非誠知己之性分,有急於衣食官爵者,孰肯從而求師哉!夫技藝之不一習一 ,不過乏衣食;舉業之不一習一 ,不過無官爵;己之性分有所蔽悖,是不得為人矣。

人顧明彼而暗此也,可不大哀乎!往時僕與王寅之、劉景素同游太學,每季考,寅之恆居景素前列,然寅之自以為講貫不及景素,一旦執弟子禮師之。

僕每歎服,以為如寅之者,真可為豪傑之士。

使寅之易此心以求道,亦何聖賢之不可及!然而寅之能於彼不能於此也。

曾子病革而易簀,子路臨絕而結纓,橫渠撤虎皮而使其子弟從講於二程,惟天下之大勇無我者能之。

今天下波頹風靡,為日已久,何異於病革臨絕之時,然又人是己見,莫肯相下求正。

故居今之世,非有豪傑獨立之士的見性分之不容己,毅然以聖賢之道自任者,莫之從而求師也。

吾兄又疑後進之來,其資稟向意雖不足以承教,若其齒之相遠者,恐亦不當概以客禮相待。

僕前書所及,蓋與有意於斯道者相屬而言,亦謂其可以客,可以無客者耳。

若其齒數邈絕,則名分具存,有不待言矣。

孔子使闕一黨一 童子將命,曰:「吾見其居於位也,見其與先生並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亦未嘗無誨焉。

雖然,此皆以不若己者言也。

若其德器之夙成,識見之超詣者,雖生於吾後數十年,其大者吾師,次者吾友也,得以齒序論之哉?

人歸遽劇,極潦草。

便間批復可否。

不一一。

答何子元

來書云:「《禮曾子問》:「諸侯見天子,入門不得終禮,廢者幾?孔子曰:四。

又問:諸侯相見,揖,入門不得終禮,廢者幾?孔子曰:六,而日食存焉。

曾子曰:當祭而日食,太廟火,其祭也如之何?孔子曰:接祭而已矣。

如牲至,未殺,則廢。」

孟春於此有疑焉:天子崩,太廟火,後夫人之喪,雨沾服失容,此事之不可期,或適相值。

若日食則可預推也,諸侯行禮,獨不容以少避乎?祭又何必專於是日而匆匆於接祭哉?牲未殺,則祭廢,當殺牲之時,而不知日食之候者,何也?執事幸以見教,千萬千萬!」

承喻《曾子問》「日食接祭」之說,前此蓋未嘗有疑及此者,足見為學一精一察,深用歎服。

如某淺昧,何足以辨此!

古者天子有日官,諸侯有日御。

日官居卿以底日,日御不失日以授百官之朝,豈有當祭之日而尚未知有日食者?夫子答曾子之問,竊意春秋之時,日官多失其職,固有日食而弗之知者矣。

堯命羲和,敬授人時,何重也!仲康之時,去堯未遠,羲和已失其職,迷於天象,至日食罔聞知,故有胤之征。

降及商、周,其職益輕。

平王東遷,政教號令不及於天下。

自是而後,官之失職,又可知矣。

《春秋》所書日食三十有六,今以《左傳》考之,其以鼓用牲幣於社及其他變常失禮書者三之一,其以官失其職書者四之二,凡日食而不書朔日者,杜預皆以為官失之,故其必有考也。

《經》:「桓公十七年冬十月朔,日有食之。」

《傳》曰:「不書日,官失之也。」

「僖公十五年夏五月,日有食之。」

《傳》曰:「不書朔與日,官失之也。」

則《傳》固已言之矣。

襄公之二十七年冬十二月乙卯朔,日有食之,而《傳》曰:「辰在申,司歷過也,再失閏矣。」

夫推候之繆,至於再失閏,則日食之不知,殆其細者矣。

古之祭者,七日戒,三日齋,致其誠敬以一交一 於神明,謂之「當祭而日食」,則固已行禮矣。

如是而中輟之,不可也。

接者,疾速之義。

其儀節固已簡慢,接祭則可兩全而無害矣。

況此以天子嘗禘郊社而言,是乃國之大祀。

若其他小祭則或自有可廢者,在權其輕重而處之。

若祭於太廟,而太廟火,則亦似有不得不廢者。

然此皆無明文,竊意其然,不識高明且以為何如也?

上晉溪司馬

郴、衡諸處群孽,漏殄尚多,蓋緣進剿之時,彼省土兵不甚用命,而廣兵防夾,又復稍遲,是以致此。

其在目今,若無凶荒之災,兵革之釁,料亦未敢動作,但恐一二年後,則有所不能保耳。

今大征甫息,勢既未可輕舉;而地方新遭土兵之擾,復不堪重困。

將紓目前之患,不過添立屯堡;若欲稍為以久之圖,亦不過建立縣治。

然此二端,彼省鎮巡已嘗會奏舉行,生雖復往,豈能別有區劃?但度其事勢,屯堡之設雖可以張布聲威,然使守瞭日久,未免怠弛散歸。

無事則虛具名數,冒費糧餉;有急則張皇賊勢,復須調兵;此其勢之所必至者。

惟建縣一事頗為得策。

又聞所設縣分乃瓜分兩省三縣之地,彼此各吝土地人民,豈肯安然割己所有以資異省別郡?必有紛爭異同之論,未能歸一。

則立縣之舉,勢亦未易克就。

既承責委,亦已遣入再往詢訪,苟有利弊稍可裨益者,當復舉請。

但因閩事孔棘,遙聞廟堂之議亦欲繆以見責,故且未敢輒往郴、桂。

然敕書又未見到,則閩中亦不敢遽往,旦夕咨訪其事,頗悉顛末,大概閩中之變,亦由積漸所致。

其始作於延平,繼發於邵武,又繼發於建寧,發於汀、漳,發於沿海諸衛所。

其間驚哄雖小大不一,然亦皆困倡於前者略無懲創,遂敢傚尤而興。

今省城渠魁雖已授首,人心尚爾驚惶未定,郡武諸處尤不可測。

急之必致變,縱而不問,將來之禍尤有不可勝言者。

蓋福建之軍,縱恣驕驁已非一日,既無漕運之勞,又無征戍之役,飽食安坐,徭賦不及,居則朘民之膏血以供其糧,有事返藉民之子弟而為之鬥。

有司豢養若驕子,百姓疾畏如虎狼。

稍不如意,呼呶群聚而起,焚掠居民,綁笞官吏;氣焰所加,帖然惟其所欲而後已。

今其勢既盈,如將潰之堤,岌乎洶洶,匪朝伊夕。

雖有知者,難善其後,固非迂劣如守仁者所能辦此也。

又況積弱之軀,百病侵剝,近日復聞祖母病危,日夜痛苦,方寸已亂,豈復堪任!臨期敗事,罪戮益重,輒敢先以情訴,伏望曲加矜憫,改授能者,使生得全首領,歸延殘息於田野,非生一人之幸,實一省數百萬生靈之幸也!情蹙辭隘,忘其突冒,死罪死罪!

繼奏人回,每辱頒教,接引開慰,勤倦懇惻,不一而足,仁人君子愛物之誠,與人之厚,雖在木石,亦當感動激發,而況於人乎!無能報謝,銘諸心腑而已。

生始懇疏乞歸,誠以祖母鞠育之恩,思一面為訣。

後竟牽滯兵戈,不及一見,卒抱終天之痛。

今老父衰疾,又復日亟;而地方已幸無事,且蒙朝廷曾有「賊平來說」之旨,若再拘縛,使不獲一申其情,後雖萬死,無以贖其痛恨矣!老先生亦何惜一舉手投足之勞而不以曲全之乎?今生已移疾舟次,若復候命不至,斷亦逃歸,死無所憾,老先生亦何惜一舉手投足之勞而必欲置之有罪之地乎?情隘辭迫,瀆冒威嚴;臨紙涕泣,不知所云,死罪死罪!

上彭幸庵

不孝延禍先子,自惟罪逆深重,久擯絕於大賢君子之門矣,然猶強息忍死,未即殞滅,又復有所控吁者。

痛惟先子平生孝友剛直,言行一出其心之誠然,而無所飾於其外。

與人不為邊幅,而至於當大義,臨大節,則毅然奮卓而不可回奪。

忝從大夫之後。

逮事先朝,亦既薦被知遇;中遭逆瑾之變,退伏田野。

忠貞之志,抑而不申。

近幸中興之會,聖君賢相方與振廢起舊,以發舒幽枉,而先子則長已矣,德蘊壅閼於而未宣,終將泯溷於俗,豈不痛哉!伏惟執事才德勳烈動一世,忠貞之節,剛大之氣,屹然獨峙,百撼不搖,真足以廉頑而立懦。

天子求舊圖新,復起以相,海內仰望其風采,凡天下之氣之韜伏堙滯,窒而求通,曲而求直者,莫不延頸跂足,望下風而奔訴。

況先子素辱知與,不肖孤亦嘗受教於門下,近者又蒙為之刷垢雪穢,謬承推引之恩,蓋不一而足者,反自疏外,不一以其情為請?是委先子於溝壑,而重棄於大賢君子也。

不孝之罪不滋為甚歟?先子之沒,有司以贈謚乞,非執事之憫之也,而為之一表白焉。

其敢覬覦於萬一乎?荒迷懇迫,不自知其僭罔瀆冒,死罪死罪!

寄楊邃庵閣老

孤聞之,昔古之君子之葬其親也,必求名世大賢君子之言,以圖其不朽。

然而大賢君子之生,不數數於世,固有世有其人而不獲同其時者矣,又有同其時面限於勢分無由自通於門牆之下者矣,則夫圖不朽於斯人者,不亦難乎!痛惟先君宅心制行,庶亦無愧於古人;雖已忝在公卿之後,而遭時未久,志未大行,道未大明,取嫉權奸,斂德而歸,今則復長已矣。

不孝孤將以是歲之冬舉葬事,圖所以為不朽者,惟墓石之志為重。

伏惟明公道德文章,師表一世;言論政烈,儀刑百辟。

求之昔人,蓋歐一陽一文忠、範文正、韓魏公其人也,所謂名世之大賢君子,非明公其誰歟!不幸而生不同時也,則亦已矣;幸而猶及。

在後進之末,雖明公固所不屑,揮之門牆之外,猶將冒昧強顏而入焉,況先君素辱知與,不肖孤又嘗在屬吏之末,受教受恩,懷知己之感,有道誼骨肉之愛;邇者又嘗辱使臨吊,一寵一 之以文詞,惻然憫念其遺孤,而不忍遽棄遺之者,是以忘其不孝之罪,犯僭逾之戮,而輒敢以志為請。

伏惟明公休休容物,篤厚舊故;甄陶一世之士,而各欲成其名;收錄小大之才,而惟恐沒其善。

則如先君之素受知愛者,其忍靳一言之惠而使之泯然無聞於世耶?不腆先人之幣,敢以陸司業之狀先於將命者。

惟明公特垂哀矜,生死受賜,世世子孫捐軀殞命,未足以為報也!不勝惶悚顛越之至!荒迷無次。

前日嘗奉啟,計已上達。

自明公進秉機密,天下士夫忻忻然動顏相慶,皆為太平可立致矣。

門下鄙生獨切生憂,以為猶甚難也。

亨屯傾否,當今之時,捨明公無可以望者,則明公雖欲逃避乎此,將亦有所不能。

然而萬斛之舵,操之非一手,則緩急折旋,豈能盡如己意?臨事不得專操舟之權,而僨事乃與同覆舟之罪,此鄙生之所謂難也。

夫不專其權而漫同其罪,則莫若預逃其任。

然在明公亦既不能逃矣;逃之不能,專又不得,則莫若求避其罪,然在明公亦終不得避矣。

天下之事,果遂卒無所為歟?夫惟身任天下之禍,然後能操天下之權;操天下之權,然後能濟天下之患。

當其權之未得也,其致之甚難;而其歸之也,則操之甚易。

萬斛之舵,平時從而爭操之者,以利存焉。

一旦風濤顛沛,變起不測,眾方皇惑震喪,救死不遑,而誰復與爭操乎?於是起而專之,眾將恃以無恐,而事因以濟。

苟亦從而委靡焉。

固淪胥以溺矣。

故曰「其歸之也,則操之甚易」者,此也。

古之君子,洞物情之向背而握其機,察一陰一陽一之消長以乘其運,是以動必有成而吉無不利,伊、旦之於商、周是矣。

其在漢、唐,蓋亦庶幾乎。

此者雖其學術有所不逮,然亦足以定國本而安社稷,則亦斷非後世偷生苟免者之所能也。

夫權者,天下之大利大害也。

小人竊之以成其惡,君子用之以濟其善,固君子之不可一日去,小人之不可一日有者也。

欲濟天下之難,而不操之以權,是猶倒持太阿而授人以柄,希不割矣。

故君子之致權也有道,本之至誠以立其德,植之善類以多其輔;示之以無不容之量,以安其情;擴之以無所競之心,以平其氣;昭之以不可奪之節,以端其向;神之以不可測之機,以攝其奸;形之以必可賴之智,以收其望。

坦然為之,下以上之;退然為之,後以先之。

是以功蓋天下而莫之嫉,善利萬物而莫與爭。

此皆明公之能事,素所蓄而有者,惟在倉卒之際,身任天下之禍,決起而操之耳。

夫身任天下之禍,豈君子之得已哉?既當其任,知天下之禍將終不能免也,則身任之而已。

身任之而後可以免於天下之禍。

小人不知禍之不可以倖免,而百詭以求脫,遂致釀成大禍,而已亦卒不能免。

故任禍者,惟忠誠憂國之君子能之,而小人不能也。

某受知門下,不能效一得之愚以為報,獻其芹曝,伏惟鑒其忱悃而憫其所不逮,幸甚!

某素辱愛下,然久不敢奉狀者,非敢自外於門牆,實以地位懸絕,不欲以寒暄無益之談塵瀆左右。

蓋避嫌之事,賢者不為,然自歎其非賢也。

非才多病,待罪閒散,猶懼不堪,乃今復蒙顯擢,此固明公不遺下體之盛,某亦寧不知感激!但量能度分,自計已審,貪冒苟得,異時僨事,將為明公知人之累。

此所以聞命驚惶而不敢當耳。

謹具奏辭免,祈以原職致仕。

伏惟明公因材而篤於所不能,特賜曲成,俾得歸延病喘於林下,則未死餘年皆明公之賜,其為感激,寧有窮已乎!懇切至情,不覺瀆冒,伏冀宥恕。

不具。

竊惟大臣報國之忠,莫大於進賢去讒,故前者兩奉起居,皆嘗僭及此意;亦其自信山林之志已堅,而素受知己之愛,不當復避嫌疑,故率意言之若此。

乃者忽蒙兩廣之命,則是前日之言適以為己地也,悚懼何以自容乎!某以迂疏之才,口耳講說之學耳,簿書案牘,已非其能,而況軍旅之重乎?往歲一江一 西之役,實亦僥倖偶成。

近年以來,憂病積集,尪羸日盛,惟養痾丘園,為鄉里子弟考訂句讀,使知向方,庶於保身及物亦稍得效其心力,不致為天地間一蠹,此其自處亦既審矣。

聖天子方勵一精一求治,而又有老先生主張國是於上,荀有襪線之長者,不於此時出而自效,則亦無其所矣。

老先生往歲方秉銓軸時,有以邊警薦用彭司馬者,老先生不可,曰:「彭始成功,今或少挫,非所以完之矣。」

老先生之愛惜人才而欲成就之也如此,至今相傳,以為美談,今獨不能以此意而推之某乎?懇辭疏上,望賜曲成,使得苟延喘息。

俟病痊之後,老先生不忍終廢,必欲強使一出,則如留都之散部,或南北太常國子之任,量其力之可能者使之自效,則圖報當有日也。

不勝恃愛懇瀆,幸賜矜察!

寄席元山

某不孝,延禍先子,罪逆之深,自分無復比數於人。

仁人君子尚未之知,憫念其舊,遠使存錄,重以多儀,號慟拜辱,豈勝哀感!豈勝哀感!伏惟執事長才偉志,上追古人,進德勇義,罕與儔匹。

向見《鳴冤錄》及承所寄《道山書院記》,蓋信道之篤,任道之勁,海內同志莫敢有望下風者矣,何幸何幸!不肖方在苦毒中,意所欲請者千萬,荒迷割裂,莫得其端緒。

使還遽,臨疏昏塞,不盡所云。

答王門庵中丞

往歲旌節臨越,猥蒙枉顧。

其時憂病懵懵,不及少申款曲。

自後林居,懶僻成性,平生故舊不敢通音問。

企慕之懷雖日以積,竟未能一奉起居,其為傾渴,如何可言!使來,遠辱問惠,登拜感作。

捨親宋孔瞻亦以書來,備道執事勤勤下問之盛。

不消奚以得此!

近世士夫之相與,類多虛文彌誑而實意衰薄,外和中妒,徇私敗公,是以風俗日惡而世道愈降。

執事忠信高明,克勤小物,長才偉識,翹然海內之望。

而自視焰然,遠念不遺,若古之君子;有而若無,以能問於不能者也。

僕誠喜聞而樂道,自顧何德以承之?僕已無所可用於世,顧其心痛聖學之不明,是以人心陷溺至此,思守先聖之遺訓,與海內之同志者講求切劘之,庶亦少資於後學,不徒生於聖明之朝。

然蔽惑既久,人是其非,其能虛心以相聽者鮮矣。

若執事之德盛禮恭而與人為善,此誠僕所願效其愚者,然又邑里隔絕,無因握手一敘,其為傾渴又如何可言耶!雖然,目擊而道存,僕見執事之書,既已知執事之心,雖在千萬里外,當有不言而信者。

謹以新刻小書二冊奉求教正。

蓋鄙心之所欲效者,亦略具於其中矣。

便間幸示。

與陸清伯

惟乾之事將申遂沒,痛哉!冤乎!不如是無以明區區罪惡之重至於貽累朋友,不如是無以彰諸君之篤於友道。

痛哉!冤乎!不有諸君在,則其身沒之後,將莫知所在矣,況有為之衣衾棺殮者乎!是則猶可以見惟乾平日為善之報,於大不幸之中而尚有可幸者存也。

嗚呼,痛哉!即欲為之一洗,自度事勢未能遽脫,或必須進京,候到京日再與諸君商議而行之。

苟遂歸休,終須一舉,庶可少洩此痛耳。

其歸喪一事,托王邦相為之經理。

倘有不便,須僕到京,圖之未晚也。

行李倥傯中,未暇悉欲所言,千萬心照!

與黃誠甫

近得宗賢寄示《禮疏》,明甚。

誠甫之議,當無不同矣。

古之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僕之所望於二兄者,則在此而不彼也。

果若是,以為斯道之計,進於議禮矣。

先妻不幸於前日奄逝,方在悲悼中;適陳子文往,草草存間闊。

別久極渴一語,子莘來,備道諸公進修,亦殊慰。

大抵吾人一習一 染已久,須得朋友相挾持。

離群索居,即未免隳惰。

諸公既同在留都,當時時講一習一 為佳也。

盛價來,領手札,知有貴恙,且喜漸平復矣。

賤軀自六月暑病,然兩目濛濛,兩耳蓬蓬,幾成廢人,僅存微息,旬日前,元忠、宗賢過此,留數日北去。

山廬臥病,期少謝人事,而應接亦多。

今復歸臥小閣,省愆自訟而已。

聞有鼓枻之興,果爾,良慰渴望。

切劘砥礪之益,彼此誠不無也。

與黃勉之

承欲刻王信伯遺言,中間極有獨得之見,非余儒所及。

惜其零落既久,後學莫有傳之者。

因勉之寄此。

又知程門有此人也,幸甚幸甚!中間如論明道、伊川處,似未免尚有執著,然就其所到,已甚高明特遠,不在游、楊諸公之下矣。

中間可省略者,刪去之為佳。

凡刻古人文字,要在發明此學,惟簡明切實之為貴;若支辭蔓說,徒亂人耳目者,不傳可也。

高明以為何如?

復童克剛

春初枉顧,時承以八策見示,鄙意甚不為然。

既而思之,皆學術不明之故,姑且與克剛講學,未暇細論策之是非。

旬日之後,學術漸明,克剛知見豁然,如白日之開雲霧,遂翻然悔其初志,即欲焚棄八策,以為自此以後誓不復萌此等好高務外之念矣。

當時同志諸友,無不歎服克剛,以為不憚改過而勇於從善若此,人人皆自以為莫及也。

盛價遠來,忽尋長箋巨冊,諄諄懇懇,意求刪改前策,將圖復上,與臨別丁寧意大相矛盾。

豈間闊之久,切磋無力,遂爾迷誤至此耶?《易》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若克剛斯舉,乃所謂「思出其位」矣。

又曰:「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無悶,憂則違之。」

若克剛斯舉,是易乎世而成乎名,非「遁世無悶,憂則違之」之謂矣。

克剛向處山林,未嘗知有朝廷事體。

今日群司之中,縉紳士夫之列,其間高明剴切之論,經略康濟之謨,何所不有?如八策中所陳,蓋已不知幾十百人幾十百上矣,寧復有俟於克剛耶?克剛此舉,雖亦仁人志士之心,然夜光之璧無因而投,人亦且按劍而怒,況此八策者,特克剛之敝帚耳,亦何保嗇之深而必以投人為哉?若此策遂上,亦非獨不見施行,且將有指摘非訾之者,其為克剛之累不小小也。

克剛亦何苦而汲汲於為是哉?八策之中,類皆老生常談,惟第五策於地方利害頗有相關,然亦不過訴狀之詞,一有司聽之足矣。

而克剛乃以為致治垂統之一策,得無以身家之故,遂為利害所蔽,而未暇深思之耶?明者一覽,如見肺肝,但克剛不自知耳。

昔者顏子在陋巷簞瓢,孔子賢之。

夫陋巷單瓢,豈遂至於人不堪憂?其間蓋亦必有患害屈抑,常情所不能當,如克剛今日之所遭際者矣。

若其時遂以控之於時君世主,譾譾屑屑,求白於人,豈得復謂之賢乎?禹、稷昌言於朝,過門不入,以有大臣之責也,今克剛居顏子陋巷之地,而乃冒任禹、稷之憂,是宗祝而代庖人之割,希不傷手矣。

冊末「授受」之說,似末端的,此則姑留於此,俟後日再講。

至於八策,斷斷不宜復留,遂會同志諸友共付丙丁,為克剛焚此魔障。

克剛自此但宜收斂精神,日以忠信進德為務,默而成之,不言而信,不見是而無悶可也。

與鄭啟范侍御

某愚不自量,痛此學之不講,而竊有志於發明之。

自以劣弱,思得天下之豪傑相與扶持砥礪,庶幾其能有成,故每聞海內之高明特達,忠信而剛毅者,即欣慕愛樂,不啻骨肉之親。

以是於吾啟范雖未及一面之識,而心孚神契,已如白首之道一交一 者,亦數年矣。

每得封事讀之,其間乃有齒及不肖者,則又為之赧顏汗背,促蹐不安。

古之君子,恥有其名而無其實。

吾於啟范,惟切劘之是望,乃不考其實,而過情以譽於朝,異時苟有不稱,將使啟范為失言矣,如之何而可!不肖志雖切於求學,而質本迂狂疏謬,招尤速謗,自其所宜。

近者復聞二三君子以不肖之故,相與憤爭力辯於鑠金銷骨之地,至於衝鋒冒刃而弗顧,僕何以當此哉!二三君子之心,豈不如青天白日,誰得而瑕滓之者!顧僕自反,亦何敢自謂無愧!則不肖之軀,將不免為輕雲薄霧於二三君子矣,如之何而可!病軀懶放日久,已成廢人;尚可勉強者,惟宜山林之下讀書講學而已。

兩廣之任斷非所堪,已具疏懇辭;必不得請,恐異日終為知己之憂也。

言不能謝,惟自鞭策,以期天負相知,庶以為報耳。

答方叔賢

久不奉狀,非敢自外,實以憂疾頻仍,平生故舊類不敢通問。

在吾兄誠不當以此例視,然廣士之來游者相踵,山中啟處,時時聞之。

簡札虛文,似有不必然者,吾兄當能亮之也。

聖主聰明不世出,諸公既蒙知遇若此,安可不一出圖報!今日所急,惟在培養君德,端其志向。

於此有立,政不足間,人不足謫,是謂「一正君而國定。」

然此非有忠君報國之誠,其心斷斷休休者,亦只好議論粉飾於其外而已矣。

僕積衰之餘,病廢日甚,豈復更堪兵甲驅馳之勞?況讒構未息,又可復出而冒為之乎?懇辭疏下,望與扶持,得具養痾林下。

稍俟痊復,出而圖報,非晚也。

昨見邸報,知西樵、兀崖皆有舉賢之疏,此誠士君子立朝之盛節,若干年無此事矣,深用歎服!但與名其間,卻有一二未曉者,此恐鄙人淺陋,未能知人之故。

然此乃天下治亂盛衰所繫,君子小人進退存亡之機,不可以不慎也。

此事譬之養蠶,但雜一爛蠶於其中,則一筐好蠶盡為所壞矣。

凡薦賢於朝,與自己用人又自不同,自己用人,權度在我,故雖小人而有才者,亦可以器使。

若以賢才薦之於朝,則評品一定,便如白黑,其間捨短錄長之意,若非明言,誰復知之?小人之才,豈無可用?如砒硫芒硝皆有攻毒破壅之功,但混於參芩耆術之間而進之,養生之人萬一用之不一精一,鮮有不誤者矣。

僕非不樂二公有此盛舉,正恐異日或為此舉之累,故輒叨叨,當不以為罪也。

思、田事,貴鄉往來人當能道其詳。

俗諺所謂生事事生,此類是矣。

今其事體既已壞,盡欲以無事處之,要已不能,只求減省一分,則地方亦可減省一分勞攘耳。

鄙見略具奏內,深知大拂喜事者之心,然欲殺數千無罪之人以求成一己之功,仁者之所不忍也!繼奏人去,凡百望指示之,舟次草草,未盡鄙懷,千萬鑒恕!

與黃宗賢

僕多病積衰,潮熱痰嗽,日甚一日,皆吾兄所自知,豈復能堪戎馬之役者?況讒構未息,而往年一江一 西從義將士,至今查勘未已,往往廢業傾家,身死牢獄,言之實為痛心,又何面目見之!今若不量可否,冒昧輕出,非獨一精一力決不能支,極其事勢,正如無舵之舟乘飄風而泛海,終將何所止泊乎?在諸公亦不得不為多病之人一慮此也。

懇辭疏下,望相扶持,終得養痾林下是幸。

席元山喪已還蜀否?前者奠辭想已轉達。

天不遺,此痛何極!數日間唐生自黃巖歸,知宅上安好。

世恭書來,備道佳子弟悉知向方。

可喜間,附之知。

得書,知別後動定,且知世事之難為,人情之難測有若此者,徒增慨歎而已!朽才病廢,百念俱息,忽承重寄,豈復能堪?若懇辭不獲,自此將為知己之憂矣,奈何奈何!一江一 西功次固不足道,但已八年餘矣,尚爾查勘未息,致使效忠赴義之士廢產失業,身死道途。

縱使一江一 西之功盡出冒濫,獨不可比於都、湖、浙之賞乎?此事終須一白。

但今日言之,又若有挾而要者。

奈何奈何!

木翁旬日間亦且啟行矣。

此老慎默簡重,當出流輩,但一精一力則向衰。

若如兀崖之論,欲使之破長格以用財,不顧天下之毀譽榮辱,以力主國議,則恐勢有所未能盡行耳。

因論偶及,幸自知之。

東南小蠢,特瘡疥之疾;群僚百司各懷讒嫉一黨一 比之心,此則腹心之禍,大為可憂者。

近見二三士夫之論,始知前此諸公之心尚未平貼,姑待釁耳。

一二當事之老,亦未見有同寅協恭之誠,間聞有口從面諛者,退省其私,多若仇仇。

病廢之人,愛莫為助,竊為諸公危之,不知若何而可以善其後,此亦不可不早慮也。

兵部差官還,病筆草草附此。

西樵、兀崖皆不及別簡,望同致意。

近聞諸公似有德色傲容者,果爾,將重失天下善類之心矣。

相見間可隱言及之。

近得邸報及親友書,聞知石龍之於區區,乃無所不用其極若此;而西樵、兀崖諸公愛厚勤拳,亦復有加無已,深用悚懼。

嗟乎!今求朝廷之上,信其有事君之忠、憂世之切、當事之勇、用心之公若諸公者,復何人哉!若之何而不足悲也!諸公既為此一大事出世,則其事亦不得不然。

但於不肖則似猶有溺愛過情者,異日恐終不免為諸公知人之累耳。

悚懼悚懼!

思、田之事,本亦無大緊要,只為從前張皇太過,後來遂不可輕易收拾。

所謂天下本無事,在人自擾之耳。

其略已具奏詞,今往一通,必得朝廷如奏中所請,則地方庶可以圖久安;不然,反覆未可知也。

賤軀患咳,原自南、贛蒸暑中得來,今地益南,氣類感觸,咳發益甚,恐竟成痼疾,不復可藥。

地方之事苟幸塞責,山林田野則惟其宜矣,他尚何說哉?

西樵、兀崖家事,極為時輩所擠排,殊可駭歎!此亦皆由學術不明,近來士夫專以客氣相尚,凡所毀譽,不惟其是,惟其多,且勝者是附是和,是以至此。

近日來接見者,略已一講,已覺豁然有省發處,自後等意思亦當漸消除。

京師近來事體如何?君子道長,則小人道消;疾病既除,則元氣亦當自復。

但欲除疾病而攻治太厲,則亦足以耗其元氣。

藥石之施,亦不可不以漸也。

木翁、邃老相與如何?能不孤海內之望否?亦在諸公相與調和。

此如行舟,若把舵不定而東撐西曳,亦何以致遠涉險?今日之事,正須同舟共濟耳。

繼本人去,凡百望指示。

兩廣大勢,罷敞已極,非得誠於為國為民,強力有為者為之數年,未可以責效也。

思、田之患則幸已平靖,其間三五大巢,久為廣西諸賊之根株淵藪者,亦已用計剿平。

就今日久困積冤之民言之,亦可謂之太平無事矣。

病軀咳患日增,平生極畏炎暑,今又深入炎毒之鄉,遍身皆發腫毒,旦夕動履且有不能。

若巡撫官再候旬月不至,亦只得且為歸休之圖,待罪於南、贛之間耳。

聖天子在上,賢公卿在朝,真所謂明良相遇,千載一時。

鄙人世受國恩,從大臣之末,固非果於忘世者,平生亦不喜為尚節求名之事,何忍遽言歸乎?自度病勢,非還故土就舊醫,決將日甚一日,難復療治,不得不然耳。

靜庵,東羅、見山、西樵、兀崖諸公,聞京中方嚴書禁,故不敢奉啟。

諸公既當事,且須持之以鎮定久遠。

今一旦名位俱極,固非諸公之得已,是乃聖天子崇德任賢,更化善治,非常之舉,諸公當之,亦誠無愧。

但貴不期驕,滿不期溢。

賢者充養有素,何俟人言?更須警惕朝夕,謙虛自居。

其所以感恩報德者,不必務速效,求近功,要在誠心實意,為久遠之圖,庶不負聖天子今日之舉,而亦不負諸公今日之出矣。

僕於諸公,誠有道義骨肉之愛,故不覺及此,會間幸轉致之。

前繼奏去,曾具白區區心事,不審已能逐所願否?自入廣來,精神頓衰。

雖因病患侵凌,水土不服,要亦中年以後之人,其勢亦自然至此,以是懷歸之念日切。

誠恐坐廢日月,上無益於國家,下無以發明此學,竟成虛度此生耳,奈何奈何!

春初思、田之議,悉蒙朝廷裁允,遂活數萬生靈。

近者八寨、斷籐之役,實以一方塗炭既極,不得已而為救焚之舉,乃不意遂獲平靖。

此非有諸公相與協贊,力主於內,何由而致是乎?書去,各致此感謝之私,相見時,更望一申其懇懇。

巡撫官久未見推,僕非厭外而希內者,實欲早還鄉里耳。

恐病勢日深,歸之不及,一生未了心事,石龍其能為我恝然乎?身在而後道可弘,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諸公不敢輒以此意奉告,至於西樵,當亦能諒於是矣,曷亦相與曲成之?地方處置數事附進,自度已不能了此。

倘遂允行,亦所謂盡心焉耳已。

舟次伏枕草草,不盡所懷。

答見山塚宰

向繼本人去,曾奉短札,計已達左右矣。

朽才病廢,寧堪重托?懇辭之疏,必須朝廷憐准。

與其他日蒙顛覆之戮,孰若今日以是獲罪乎?東南小夷,何足以動煩朝廷若此!致有今日,皆由憤激所成。

以主上聖明,德威所被,指日自將平定。

但廟堂之上,至今未有同寅協恭之風,此則殊為可憂者耳。

不知諸公竟何以感化而斡旋之?大抵讒邪不遠,則賢士君子斷不能安其位,以有為於時。

自昔當事諸公,亦豈盡不知進賢而去不肖之為美?顧其平日本無忠君愛國之誠,不免阿時附俗,以苟目前之譽,卒之悅諛信讒,終於蔽賢病國而已矣。

來官守催,力遣數四,始肯還。

病筆草草,未盡傾企。

與霍兀崖宮端

往歲曾辱《大禮議》見示,時方在哀疚,心善其說而不敢奉復。

既而元山亦有示,使者必求復書,草草作答。

意以所論良是,而典禮已成,當事者未必能改,言之徒益紛爭,不若姑相與講明於下,俟信從者眾,然後圖之。

其後議論既興,身居有言不信之地,不敢公言於朝。

然士夫之問及者,亦時時為之辯析,其在委曲調停,漸求挽復,卒亦不能有益也。

後來賴諸公明目張膽,已申其義。

然如倒倉滌胃,積於宿痰,雖亦快然一去,而病勢亦甚危矣。

今日急務,惟在扶養元氣,諸公必有回一陽一奪化之妙矣。

僕衰病陋劣,何足以與於斯耶!數年來頻罹疾構,痰嗽潮熱,日益尪羸,僅存喘息,無復人間意矣。

乃者忽承兩廣之推,豈獨任非其才,是蓋責以其力之所必不能支,將以用之而實以斃之也。

懇辭疏下,望相與扶持曲成,使得就醫林下。

幸而痊復,量力圖報,尚有時也。

答潘直卿

遠承遣問,情意藹切,兼復獎與過分,僕何以得此哉!僕何以當此哉!愧悚愧悚!病廢日久,一習一 成懶放,雖問水尋山,漸亦倦興,況茲軍旅之役,豈其一精一力所復能堪?已具疏懇辭,必須得請,始可免於後悔。

不然,將不免為知己之憂矣,奈何奈何!

寧藩之役,湖、浙及留都之有功者皆已升賞,獨一江一 西功次,今已六七年矣,尚爾查勘未息。

今復欲使之荷戈從役,僕將何辭以出號令?亦何面目見之?賞罰,國之大典,今乃用之以快恩仇若此,僕一人不足惜,其如國事何!連年久分廢棄,此等事不復掛之齒牙;今疼痛切身,不覺呻吟之發,不知畢竟何如而可耳!知子文道長尚未至,且不作書,見時望致意。

寄翟石門閣老

思、田之議,悉蒙裁允,遂活一方數萬之生靈。

近者八寨、斷籐之役,實以生民塗炭既極,不得已而為之救焚之舉,乃不意遂獲平靖。

此非有魏公力主於朝,則金城之議無因而定;非有裴公贊決於內,則淮、蔡之績何由而成?今日之事,敢忘其所由來乎?繼奏人去,輒申感謝之誠,並附起居之敬。

但惟六月徂征,沖冒瘴疫,將士危險,頗異他時。

稍得沾濡,亦少慰其勤苦耳。

處置地方數事附進,得蒙贊允,尤為萬幸。

舟中伏枕,莫既下懷,伏祈鑒亮!

寄何燕泉

某久臥山中,一習一 成懶僻;平生故舊,音問皆疏。

遙聞執事養高歸郴,越東楚西,何因一話?煙水之涯,徒切瞻望而已!去歲復以兵革之役,扶病強出,殊乖始願。

正如野麋入市,投足搖首,皆成駭觸。

忽枉箋教,兼辱佳章,捧誦洒然。

蓋安石東出之高,靖節柴桑之興,執事兼而有之矣,仰歎可知!地方事苟幸平靖,伏枕已逾月,旬日後亦且具疏乞還。

果遂所圖,雖不獲握手林泉,然郴嶺之下,稽山之麓,聊復同此悠悠之懷也。

使來,值湖兵正還,兼有計處地方之奏,冗冗乃爾久稽,又未能細請,臨紙惘然,伏冀照亮!不具。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王陽明全集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