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故事
庖丁解牛
原文: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頂,砉然響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蓋至此乎?」
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
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批大谷,導大,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車瓜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
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
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桀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
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
莊 子《莊子·養生主》
譯文:庖丁為梁惠王宰牛。
手到的時候,肩倚的時候,腳踩的時候,膝頂的時候,那聲音十分和諧,就跟美妙的音樂一樣,合於堯時的《經首》旋律;那動作也很有節奏,就像優美的《桑林》舞蹈。
梁惠王看得出了神,稱讚說:「哈,好啊!你的技術是怎麼達到這樣高超的地步的呢?」
庖丁放下刀對梁惠王說:「我喜歡探求的是道,比一般的技術又進了一步。
我開始解剖牛的時候,看到的無非是一頭整牛,不知道牛身體的內部結構,不知道從什麼地方下手。
三年以後,我眼前出現的是牛的骨縫空隙,就不再是一頭整牛。
到了今天,我宰牛就全憑感覺了,不需要再用眼睛看來看去,就能知道刀應該怎麼運作。
牛的肌體組織結構都是有一定規律的,我進刀的地方都是肌肉和筋骨的縫隙,從不碰牛的骨頭,更不消說碰大骨頭了。
技術高明的廚師,一年換一把刀,因為他是用刀割。
一般的廚師,一個月就更換一把刀,因為他是用刀砍。
而我宰牛的這把刀,已經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又經有幾千頭,然而刀口鋒利得仍然像剛在磨石上磨過的一樣。
這是為什麼呢?就因為牛的肌體組織結構之間有空隙,而刀口與這些空隙比起來,薄得好像一點厚度也沒有。
用沒有厚度的刀在有空隙的肌體組織間運行,當然綽綽有餘羅!所以十九年過去,我的刀還跟新的一樣。
雖然我的技術已達到了這種程度,但我在解剖牛的時候,還是絲毫不敢馬虎,總是小心翼翼,心神專注,進刀時不匆忙,用力時不過猛,牛體迎刃而解,牛肉就像一攤泥土一樣從骨架上滑落到地上。
這時,我才鬆下一口氣來,提刀站立,顧視一下四周,心滿意足地把刀揩拭乾淨,收藏起來。」
梁惠王聽了,高興地說:「好極了,聽了你的這一席話,我從中悟到了修身養性的道理。」
寓意:世間一切事物,都有它自身的規律,掌握了事物的規律,辦事就可以得心應手。
分類:未分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