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故事》猴子逞能:原文:吳王浮於江,登乎狙之山。眾狙見之,恂然棄而逃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莊子故事》猴子逞能

莊子故事

猴子逞能

原文:吳王浮於江,登乎狙之山。

眾狙見之,恂然棄而逃,逃於深蓁。

有一狙焉;委蛇攫搔,見巧乎王。

王射之,敏給搏捷矢。

王命相者趨射,狙執死。

王顧謂其友顏不疑曰:「之狙也。

伐其巧,恃其便,以敖予,以至此殛也。

戒之哉!嗟呼!無以汝色驕人哉!」顏不疑歸,而師董梧,以助其色,去樂辭顯;三年,而國人稱之。

莊子《莊子·徐無鬼》

譯文:吳王坐船在大江裡遊玩,攀登上一座猴山。

一群猴子看見了,都驚慌地四散逃跑,躲在荊棘叢中了;唯獨有一隻猴子,卻洋洋得意地跳來跳去,故意在吳王面前賣弄靈巧。

吳王拿起弓箭向它射去,那猴子敏捷地把飛箭接住了。

吳王下令左右的侍從一齊放箭,那隻猴子被射死了。

吳王回過頭對他的朋友顏不疑說:「這隻猴子誇耀自己的靈巧,仗恃自己的敏捷,在我面前表示驕傲,以至於這樣死去了。

警惕呀!不要拿你的地位去向別人耍驕傲呀!」

顏不疑回去以後,就拜賢人董梧為老師,盡力克服自己的驕氣,遠離美色聲樂,不再拋頭露面。

過了三年,全國人都稱譽他。

寓意:不管有多大的本領,也不可當作驕傲的本錢。

謙虛謹慎,才能獲得人們的敬重。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莊子故事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