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誌異》青梅:一日,自外歸,緩其束帶,覺帶端沉沉,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聊齋誌異》青梅

聊齋誌異

青梅

白下程生,性磊落,不為畛畦。

一日,自外歸,緩其束帶,覺帶端沉沉,若有物墮。

視之,無所見。

宛轉間,有女子從衣後出,掠發微笑,麗絕。

程疑其鬼。

女曰:「妾非鬼,狐也。」

程曰:「倘得佳人,鬼且不懼,而況於狐。」

遂與狎。

二年,生一女,小字。

每謂程:「勿娶,我且為君生男。」

程信之,遂不娶。

戚友共誚姍之。

程志奪,聘湖東王氏。

狐聞之,怒。

就女乳之,委於程曰:「此汝家賠錢貨,生之殺之,俱由爾;我何故代人作乳媼乎!」出門徑去。

長而慧;貌韶秀,酷肖其母。

既而程病卒,王再醮去。

寄食於堂叔;叔蕩無行,欲鬻以自肥。

適有王進士者,方候銓於家,聞其慧,購以重金,使從女阿喜服役。

喜年十四,容華絕代。

見梅忻悅,與同寢處。

梅亦善候伺,能以目聽,以眉語,由是一家俱憐愛之。

邑有張生,字介受。

家窶貧,無恆產,稅居王第。

性純孝;制行不苟;又篤於學。

偶至其家,見生據石啖糠粥;入室與生母絮語,見案上具豚蹄焉。

時翁臥病,生入,抱父而私。

便液污衣,翁覺之而自恨;生掩其跡,急出自濯,恐翁知。

梅以此大異之。

歸述所見,謂女曰:「吾家客,非常人也。

娘子不欲得良匹則已;欲得良匹,張生其人也。」

女恐父厭其貧。

梅曰:「不然,是在娘子。

如以為可,妾潛告,使求伐焉。

夫人必召商之;但應之曰『諾』也,則諧矣。」

女恐終貧為天下笑。

梅曰:「妾自謂能相天下士,必無謬誤。」

明日,往告張媼。

媼大驚,謂其言不祥。

梅曰:「小姐聞公子而賢之也,妾故窺其意以為言。

冰人往,我兩人袒焉,計合允遂。

縱其否也,於公子何辱乎?」

媼曰:「諾。」

乃托侯氏賣花者往。

夫人聞之而笑,以告王。

王亦大笑。

喚女至,述侯氏意。

女未及答,亟贊其賢,決其必貴。

夫人又問曰:「此汝百年事。

如能啜糠核也,即為汝允之。」

女俯首久之,顧壁而答曰:「貧富命也。

倘命之厚,則貧無幾時;而不貧者無窮期矣。

或命之薄,彼錦繡王孫,其無立錐者豈少哉?是在父母。」

初,王之商女也,將以博笑;及聞女言,心不樂曰:「汝欲適張氏耶?」

女不答;再問,再不答。

怒曰:「賤骨了不長進!欲攜筐作乞人婦,寧不羞死!」女漲紅氣結,含涕引去;媒亦遂奔。

見不諧,欲自謀。

過數日,夜詣生。

生方讀,驚問所來;詞涉吞吐。

生正色卻之。

梅泣曰:「妾良家子,非一婬一奔者;徒以君賢,故願自托。」

生曰:「卿愛我,謂我賢也。

昏夜之行,自好者不為,而謂賢者為之乎?夫始亂之而終成之,君子猶曰不可;況不能成,役此何以自處?」

梅曰:「萬一能成,肯賜援拾否?」

生曰:「得人如卿,又何求?但有不可如何者三,故不敢輕諾耳。」

曰:「若何?」

曰:「卿不能自主,則不可如何;即能自主,我父母不樂,則不可如何;即樂之,而卿之身直必重,我貧不能措,則尤不可如何。

卿速退,瓜李之嫌可畏也!」梅臨去,又囑曰:「君倘有意,乞共圖之。」

生諾。

梅歸,女詰所往,遂跪而自投。

女怒其一婬一奔,將施撲責。

梅泣白無他,因而實告。

女歎曰:「不苟合,禮也;必告父母,孝也;不輕然諾,信也;有此三德,天必佑之,其無患貧也已。」

既而曰:「子將若何?」

曰:「嫁之。」

女笑曰:「癡婢能自主耶?」

曰:「不濟,則以死繼之!」女曰:「我必如所願。」

梅稽首而拜之。

又數日,謂女曰:「曩而言之戲乎,抑果欲慈悲也?果爾,則尚有微情,並祈垂憐焉。」

女問之,答曰:「張生不能致聘,婢子又無力可以自贖,必取盈焉,嫁我猶不嫁也。」

女沉吟曰:「是非我之能為力矣。

我曰嫁汝,且恐不得當;而曰必無取直焉,是大人所必不允,亦余所不敢言也。」

聞之,泣數行下,但求憐拯。

女思良久,曰:「無已,我私蓄數金,當傾囊相助。」

梅拜謝,因潛告張。

張母大喜,多方乞貸,共得如干數,藏待好音。

會王授曲沃宰,喜乘間告母曰:「年已長,今將蒞任,不如遣之。」

夫人固以太黠,恐導女不義,每欲嫁之,而恐女不樂也,聞女言甚喜。

逾兩日,有傭保婦白張氏意。

王笑曰:「是只合耦婢子,前此何妄也!然鬻媵高門,價當倍於曩昔。」

女急進曰:「侍我久,賣為妾,良不忍。」

王乃傳語張氏,仍以原金署券,以嬪於生。

入門,孝翁姑,曲折承順,尤過於生,而操作更勤,饜糠秕不為苦。

由是家中無不愛重。

梅又以刺繡作業,售且速,賈人候門以購,惟恐弗得。

得貲稍可御窮。

且勸勿以內顧誤讀,經紀皆自任之。

因主人之任,往別阿喜。

喜見之,泣曰:「子得所矣,我固不如。」

梅曰:「是何人之賜,而敢忘之?然以為不如婢子,恐促婢子壽。」

遂泣相別。

王如晉,半載,夫人卒,停柩寺中。

又二年,王坐行賕免,罰贖萬計,漸貧不能自給,從者逃散。

是時,疫大作,王染疾亦卒。

惟一媼從女。

未幾,媼又卒。

女伶仃益苦。

有鄰嫗勸之嫁。

女曰:「能為我葬雙葬親者,從之。」

嫗憐之,贈以斗米而去。

半月復來,曰:「我為娘子極力,事難合也;貧者不能為而葬,富者又嫌子為陵夷嗣,奈何!尚有一策,但恐不能從也。」

女曰:「若何?」

曰:「此間有李郎,欲覓側室,倘見姿容,即遣厚葬,必當不惜。」

女大哭曰:「我搢紳裔而為人妾耶!」嫗無言,遂去。

日僅一餐,延息待價。

居半年,益不可支。

一日,嫗至。

女泣告曰:「困頓如此,每欲自盡;猶戀戀而苟活者,徒以有兩柩在。

己將轉溝壑,誰收親骨者?故思不如依汝所言也。」

嫗於是導李來,微窺女,大悅。

即出金營葬,雙槥具舉。

已,乃載女去,入參塚室。

塚室故悍妒,李初未敢言妾,但托買婢。

及見女,暴怒,杖逐而出,不聽入門。

女披髮零涕,進退無所。

有老尼過,邀與同一居 。

女喜,從之。

至庵中,拜求祝發。

尼不可,曰:「我視娘子,非久臥風塵者。

庵中陶器脫粟,粗可自支,姑寄此以待之。

時至,子自去。」

居無何,市中無賴窺女美,輒打門游語為戲,尼不能制止。

女號泣欲自死。

尼往求吏部某公揭示嚴禁,惡少始稍斂跡。

後有夜穴寺壁者,尼警呼始去。

因復告吏部,捉得首惡者,送郡笞責,始漸安。

又年餘,有貴公子過庵,見女驚絕,錢寧通慇勤,又以厚賂啖尼。

尼婉語之曰:「渠簪纓冑,不甘媵御。

公子且歸,遲遲當有以報命。」

既去,女欲乳藥求死。

夜夢父來,疾首曰:「我不從汝志,致汝至此,悔之已晚!但緩須臾勿死,夙願尚可復酬。」

女異之。

天明,盥已,尼望之而驚曰:「睹子面,濁氣盡消,橫逆不足憂也。

福且至,勿忘老身矣。」

語未已,聞扣戶聲。

女失色,意必貴家一奴一。

尼啟扉果然。

一奴一驟問所謀。

尼甘語承迎,但請緩以三日。

一奴一述主言,事若無成,俾尼自覆命。

尼唯唯敬應,謝令去。

女大悲,又欲自盡。

尼止之。

女慮三日復來,無詞可應。

尼曰:「有老身在,斬殺自當之。」

次日,方晡,暴雨翻盆,忽聞數人撾戶大嘩。

女意變作,驚怯不知所為。

尼冒雨啟關,見有肩輿停駐;女一奴一數輩,捧一麗人出;僕從暄赫,冠蓋甚都。

驚問之,云:「是司李內眷,暫避風雨。」

導入殿中,移榻肅坐。

家人婦群奔禪房,各尋休憩。

入室見女,艷之,走告夫人。

無何,雨息,夫人起,請窺禪捨。

尼引入,睹女,駭絕,凝眸不瞬;女亦顧盼良久。

夫人非他,蓋也。

各失聲哭,因道行蹤。

蓋張翁病故,生起復後,連捷授司李。

生先奉母一之 任,後移諸眷口。

女歎曰:「今日相看,何啻霄壤!」梅笑曰:「幸娘子挫折無偶,天正欲我兩人完聚耳。

徜非阻雨,何以有此邂逅?此中具有鬼神,非人力也。」

乃取珠冠錦衣,催女易妝。

女俯首徘徊,尼從中贊勸之。

女慮同一居 其名不順。

梅曰:「昔日自有定分,婢子敢忘大德!試思張郎,豈負義者?」

強妝之。

別尼而去。

抵任,母子皆喜。

女拜曰:「今無顏見母!」母笑慰之。

因謀涓吉合巹。

女曰:「庵中但有一絲生路,亦不肯從夫人至此。

倘念舊好,得受一廬,可容蒲一團一 足矣。」

梅笑而不言。

及期,抱艷妝來。

女左右不知所可。

俄聞樂鼓大作,女亦無以自主。

梅率婢媼強衣之,挽扶而出。

見生朝服而拜,遂不覺盈盈而亦拜也。

梅曳入洞房,曰:「虛此位以待君久矣。」

又顧生曰:「今夜得報恩,可好為之。」

返身欲去。

女捉其裾。

梅笑云:「勿留我,此不能相代也。」

解指脫去。

事女謹,莫敢當夕。

而女終漸沮不自安。

於是母命相呼以夫人;然梅終執婢妾禮,罔敢懈。

三年,張行取入都,過尼庵,以五百金為尼壽。

尼不受。

固強之,乃受二百金,起大士祠,建王夫人碑。

後張仕至侍郎。

程夫人舉二子一女,王夫人四子一女。

張上書陳情,俱封夫人。

異史氏曰:「天生佳麗,固將以報名賢;而世俗之王公,乃留以贈紈褲。

此造物所必爭也。

而離離奇奇,致作合者無限經營,化工亦良苦矣。

獨是青夫人能識英雄於塵埃,誓嫁之志,期以必死;曾儼然而冠裳也者,顧棄德行而求膏粱,何智出婢子下哉!」

分類:古典神魔志怪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聊齋誌異
考城隍耳中人屍變噴水瞳人語畫壁山魈咬鬼捉狐蕎中怪宅妖王六郎偷桃種梨勞山道士長清僧蛇人斫蟒犬奸雹神狐嫁女嬌娜僧孽妖術野狗三生狐入瓶鬼哭真定女焦螟葉生四十千成仙新郎靈官王蘭鷹虎神王成青鳳畫皮賈兒蛇癖金世成董生齕石廟鬼陸判嬰寧聶小倩義鼠地震海公子丁前溪海大魚張老相公水莽草造畜鳳陽士人耿十八珠兒小官人胡四姐祝翁豬婆龍某公快刀俠女酒友蓮香阿寶九山王遵化署狐張誠汾州狐巧娘吳令口技狐聯灘水狐紅玉林四娘江中魯公女道士胡氏戲術丐僧伏狐蟄龍蘇仙李伯言黃九郎金陵女子湯公閻羅連瑣單道士白於玉夜叉國小髻西僧老饕連城霍生汪士秀商三官於江庚娘宮夢弼鴝鵒劉海石諭鬼泥鬼夢別犬燈番僧狐妾雷曹賭符阿霞李司鑒五羖大夫毛狐翩翩黑獸余德楊千總瓜異青梅羅剎海市田七郎產龍保住公孫九娘促織柳秀才水災諸城某甲庫官酆都御史龍無目狐諧雨錢妾杖擊賊秀才驅怪姊妹易嫁續黃粱龍取水小獵犬棋鬼辛十四娘白蓮教雙燈捉鬼射狐蹇償債頭滾鬼作筵胡四相公念秧蛙曲鼠戲泥書生土地夫人寒月芙蕖酒狂陽武侯趙城虎螳螂捕蛇武技小人秦生鴉頭酒蟲木雕美人封三娘狐夢布客農人章阿端餺飥媼金永年花姑子武孝廉西湖主孝子獅子閻王土偶長治女子義犬鄱陽神伍秋月蓮花公主綠衣女黎氏荷花三娘子罵鴨柳氏子上仙侯靜山錢流郭生金生色彭海秋堪輿竇氏梁彥龍肉潞令馬介甫魁星厙將軍絳妃河間生雲翠仙跳神鐵布衫法大力將軍白蓮教顏氏杜翁小謝縊鬼吳門畫工林氏胡大姑細侯狼三則美人首劉亮采蕙芳山神蕭七亂離二則豢蛇雷公菱角餓鬼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