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誌異》辛十四娘:少輕脫,縱酒。昧爽偶行,遇一少女,著紅帔,容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聊齋誌異》辛十四娘

聊齋誌異

辛十四娘

廣平馮生,正德間人。

少輕脫,縱酒。

昧爽偶行,遇一少女,著紅帔,容色娟好。

從小奚一奴一,躡露奔波,履襪沾濡。

心竊好之。

薄暮醉歸,道側故有蘭若,久蕪廢,有女子自內出,則向麗人也。

忽見生來,即轉身入。

一陰一念:麗者何得在禪院中?縶驢於門,往覘其異。

入則斷垣零落,階上細草如毯。

彷徨間,一斑白叟出,衣帽整潔,問:「客何來?」

生曰:「偶過古剎,欲一瞻仰。

翁何至此?」

叟曰:「老夫流寓無所,暫借此安頓細小。

既承一寵一 降,有山茶可以當酒。」

乃肅賓入。

見殿後一院,石路光明,無復蓁莽。

入其室,則簾幌床 幙,香霧噴人。

坐展姓字,云:「矇叟姓辛。」

生乘醉遽問曰:「聞有女公子,未遭良匹。

竊不自揣,願以鏡台自獻。」

辛笑曰:「容謀之荊人。」

生即索筆為詩曰:「千金覓玉杵,慇勤手自將。

雲英如有意,親為搗玄霜。」

主人笑付左右。

少間,有婢與辛耳語。

辛起慰客耐坐,牽幕入。

隱約三數語,即趨出。

生意必有佳報;而辛乃坐與嗢噱,不復有他言。

生不能忍,問曰:「未審意旨,幸釋疑抱。」

辛曰:「君卓犖士,傾風已久。

但有私衷,所不敢言耳。」

生固請之。

辛曰:「弱息十九人,嫁者十有二。

醮命任之荊人,老夫不與焉。」

生曰:「小生祇要得今朝領小奚一奴一帶露行者。」

辛不應,相對默然。

聞房內嚶嚶膩語,生乘醉搴簾曰:「伉儷既不可得,當一見顏色,以消吾憾。」

內聞鉤動,群立愕顧。

果有紅衣人,振袖傾鬟,亭亭拈帶。

望見生入,遍室張皇。

辛怒,命數人捽生出。

酒愈湧上,倒蓁蕪中。

瓦石亂落如雨,幸不著體。

臥移時,聽驢子猶齕草路側,乃起跨驢,踉蹡而行。

夜色迷悶,誤入澗谷,狼奔鴟叫,豎毛寒心。

踟躕四顧,並不知其何所。

遙望蒼林中,燈火明滅,疑必村落,竟馳投之。

仰見高閎,以策撾門。

內有問者曰:「何處郎君,半夜來此?」

生以失路告。

問者曰:「待達主人。」

生累足鵠俟。

忽聞振管辟扉,一健僕出,代客捉驢。

生入,見室甚華好,堂上張燈火。

少坐,有婦人出,問客姓字。

生以告。

逾刻,青衣數人,扶一老嫗出,曰:「郡君至。」

生起立,肅身欲拜。

嫗止之坐。

謂生曰:「爾非馮雲子之孫耶?」

曰:「然。」

嫗曰:「子當是我彌甥。

老身鐘漏並歇,殘年向盡,骨肉之間,殊多乖闊。」

生曰:「兒少失怙,與我祖父處者,十不識一焉。

素未拜省,乞便指示。」

嫗曰:「子自知之。」

生不敢復問,坐對懸想。

嫗曰:「甥深夜何得來此?」

生以膽力自矜詡,遂一一歷陳所遇。

嫗笑曰:「此大好事。

況甥名士,殊不玷於姻婭,野狐一精一何得強自高?甥勿慮,我能為若致之。」

生稱謝唯唯。

嫗顧左右曰:「我不知辛家女兒,遂如此端好。」

青衣人曰:「渠有十九女,都翩翩有風格。

不知官人所聘行幾?」

生曰:「年約十五余矣。」

青衣曰:「此是十四娘。

三月間,曾從阿母壽郡君,何忘卻?」

嫗笑曰:「是非刻蓮瓣為高履,實以香屑,蒙紗而步者乎?」

青衣曰:「是也。」

嫗曰:「此婢大會作意,弄媚巧。

然果窈窕,阿甥賞鑒不謬。」

即謂青衣曰:「可遣小狸一奴一喚之來。」

青衣應諾去。

移時,入白:「呼得辛家十四娘至矣。」

旋見紅衣女子,望嫗俯拜。

嫗曳之曰:「後為我家甥婦,勿得修婢子禮。」

女子起,娉娉而立,紅袖低垂。

嫗理其鬢髮,捻其耳環,曰:「十四娘近在閨中作麼生?」

女低應曰:「閒來只挑繡。」

回首見生,羞縮不安。

嫗曰:「此吾甥也。

盛意與兒作姻好,何便教迷途,終夜竄溪谷?」

女俛首無語。

嫗曰:「我喚汝,非他,欲為阿甥作伐耳。」

女默默而已。

嫗命掃榻展裀褥,即為合巹。

女腆然曰:「還以告之父母。」

嫗曰:「我為汝作冰,有何舛謬?」

女曰:「郡君之命,父母當不敢違。

然如此草草,婢子即死,不敢奉命!」嫗笑曰:「小女子志不可奪,真吾甥婦也!」乃拔女頭上金花一朵,付生收之。

命歸家檢歷,以良辰為定。

乃使青衣送女去。

聽遠雞已唱,遣人持驢送生出。

數步外,欻一回顧,則村舍已失;但見松楸濃黑,蓬顆蔽塚而已。

定想移時,乃悟其處為薛尚書墓。

薛故生祖母弟,故相呼以甥。

心知遇鬼,然亦不知十四娘何人。

咨嗟而歸,漫檢歷以待之,而心恐鬼約難恃。

再往蘭若,則殿宇荒涼。

問之居人,則寺中往往見狐狸雲。

一陰一念:若得麗人,狐亦自佳。

至日,除捨掃途,更僕眺望,夜半猶寂。

生已無望。

頃之,門外嘩然。

屣屣出窺,則繡幰已駐於庭,雙鬟扶女坐青廬中。

妝奩亦無長物,惟兩長鬣一奴一扛一撲滿,大如甕,息肩置堂隅。

生喜得麗偶,並不疑其異類。

問女曰:「一死鬼,卿家何帖服之甚?」

女曰:「薛尚書,今作五都巡環使,數百里鬼狐皆備扈從,故歸墓時常少。」

生不忘蹇修,翼日,往祭其墓。

歸見二青衣,持貝錦為賀,竟委幾上而去。

生以告女,女視之,曰:「此郡君物也。」

邑有楚銀台之公子,少與生共筆硯,相狎。

聞生得狐婦,饋遺為餪,即登堂稱觴。

越數日,又折簡來招飲。

女聞,謂生曰:「曩公子來,我穴壁窺之,其人猿睛而鷹准,不可與久居也。

宜勿往。」

生諾之。

翼日,公子造門,問負約之罪,且獻新什。

生評涉嘲笑,公子大慚,不歡而散。

生歸,笑述於房。

女慘然曰:「公子豺狼,不可狎也!子不聽吾言,將及於難!」生笑謝之。

後與公子輒相諛噱,前卻漸釋。

會提學試,公子第一,生第二。

公子沾沾自喜,走伻來邀生飲。

生辭,頻招乃往。

至則知為公子初度,客從滿堂,列筵甚盛。

公子出試卷示生。

親友迭肩歎賞。

酒數行,樂奏作於堂,鼓吹傖儜,賓主甚樂。

公子忽謂生曰:「諺云:『場中莫論文。

』此言今知其謬。

小生所以忝出君上者,以起處數語,略高一籌耳。」

公子言已,一座盡贊。

生醉不能忍,大笑曰:「君到於今,尚以為文章至是耶!」生言已,一座失色。

公子慚忿氣結。

客漸去,生亦遁。

醒而悔之,因以告女。

女不樂曰:「君誠鄉曲之儇子也!輕薄之態,施之君子,則喪吾德;施之小人,則殺吾身。

君禍不遠矣!我不忍見君流落,請從此辭。」

生懼而涕,且告之悔。

女曰:「如欲我留,與君約:從今閉戶絕一交一 游,勿浪飲。」

生謹受教。

十四娘為人勤儉灑脫,日以紝織為事。

時自歸寧,未嘗逾夜。

又時出金帛作生計。

日有贏餘,輒投撲滿。

日杜門戶;有造訪者,輒囑蒼頭謝去。

一日,楚公子馳函來,女焚爇不以聞。

翼日,出吊於城,遇公子於喪者之家,捉臂苦邀。

生辭以故。

公子使圉人挽轡,擁之以行。

至家,立命洗腆。

繼辭夙退。

公子要遮無已,出家姬彈箏為樂。

生素不羈,向閉置庭中,頗覺悶損;忽逢劇飲,興頓豪,無復縈念。

因而酣醉頹臥席間。

公子妻阮氏,最悍妒,婢妾不敢施脂澤。

日前,婢入齋中,為阮掩執,以杖擊首,腦裂立斃。

公子以生嘲慢故,銜生,日思所報,遂謀醉以酒而誣之。

乘生醉寐,扛一屍床 間,合扉徑去。

生五更酲解,始覺身臥几上。

起尋枕榻,則有物膩然,紲絆步履,摸之,人也。

意主人遣僮伴睡。

又蹴之,不動而殭。

大駭,出門怪呼。

廝役盡起,爇之,見一屍一,執生怒鬧。

公子出驗之,誣生逼姦殺婢,執送廣平。

隔日,十四娘始知,潸然曰:「早知今日矣!」因按日以金錢遺生。

生見府尹,無理可伸,朝夕搒掠,皮肉盡脫。

女自詣問。

生見之,悲氣塞心,不能言說。

女知陷阱已深,勸令誣服,以免刑憲。

生泣聽命。

女還往之間,人咫尺不相窺。

歸家咨惋,遽遣婢子去。

獨居數日,又托媒媼購良家女,名祿兒,年已及笄,容華頗麗;與同寢食,撫愛異於群小。

生認誤殺擬絞。

蒼頭得信歸,慟述不成聲。

女聞,坦然若不介意。

既而秋決有日,女始皇皇躁動,晝去夕來,無停履。

每於寂所,於邑悲哀,至損眠食。

一日,日晡,狐婢忽來。

女頓起,相引屏語。

出則笑色滿容,料理門戶如平時。

翼日,蒼頭至獄,生寄語娘子一往永訣。

蒼頭覆命。

女漫應之,亦不愴惻,殊落落置之。

家人竊議其忍。

忽道路沸傳,楚銀台革爵;平一陽一觀察奉特旨治馮生案。

蒼頭聞之喜,告主母。

女亦喜,即遣入府探視,則生已出獄,相見悲喜。

俄捕公子至,一鞫,盡得其情。

生立釋寧家。

歸見闈中人,泫然流涕,女亦相對愴楚,悲已而喜。

然終不知何以得達上聽。

女笑指婢曰:「此君之功臣也。」

生愕問故。

先是,女遣婢赴燕都,欲達宮闈,為生陳冤。

婢至,則宮中有神守護,徘徊御溝間,數月不得入。

婢懼誤事,方欲歸謀,忽聞今上將幸大同,婢乃預往,偽作流妓。

上至句闌,極蒙一寵一 眷。

疑婢不似風塵人。

婢乃垂泣。

上問:「有何冤苦?」

婢對:「妾原籍隸廣平,生員馮某之女。

父以冤獄將死,遂鬻妾句闌中。」

上慘然,賜金百兩。

臨行,細問顛末,以紙筆記姓名;且言欲與共富貴。

婢言:「但得父子一團一 聚,不願華膴也。」

上頷之,乃去。

婢以此情告生。

生急拜,淚眥雙熒。

居無幾何,女忽謂生曰:「妾不為情緣,何處得煩惱?君被逮時,妾奔走戚眷間,並無一人代一謀者。

爾時酸衷,誠不可以告愬。

今視塵俗益厭苦。

我已為君蓄良偶,可從此別。」

生聞,泣伏不起。

女乃止。

夜遣祿兒侍生寢,生拒不納。

朝視十四娘,容光頓減;又月餘,漸以衰老;半載,黯黑如村嫗:生敬之,終不替。

女忽復言別,且曰:「君自有佳侶,安用此鳩盤為?」

生哀泣如前日。

又逾月,女暴疾,絕食飲,羸臥閨闥。

生侍湯藥,如奉父母。

巫醫無靈,竟以溘逝。

生悲怛欲絕。

即以婢賜金,為營齋葬。

數日,婢亦去,遂以祿兒為室。

逾年舉一子。

然比歲不登,家益落。

夫妻無計,對影長愁。

忽憶堂陬撲滿,常見十四娘投錢於中,不知尚在否。

近臨之,則豉具鹽盎,羅列殆滿。

頭頭置去,箸探其中,堅不可入;撲而碎之,金錢溢出。

由此頓大充裕。

後蒼頭至太華,遇十四娘,乘青騾,婢子跨蹇以從,問:「馮郎安否?」

且言:「致意主人,我已名列仙籍矣。」

言訖,不見。

異史氏曰:「輕薄之詞,多出於士類,此君子所悼惜也。

余嘗冒不韙之名,言冤則已迂;然未嘗不刻苦自勵,以勉附於君子之林,而禍福之說不與焉。

若馮生者,一言之微,幾至殺身,苟非室有仙人,亦何能解脫囹圄,以再生於當世耶?可懼哉?」

分類:古典神魔志怪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聊齋誌異
考城隍耳中人屍變噴水瞳人語畫壁山魈咬鬼捉狐蕎中怪宅妖王六郎偷桃種梨勞山道士長清僧蛇人斫蟒犬奸雹神狐嫁女嬌娜僧孽妖術野狗三生狐入瓶鬼哭真定女焦螟葉生四十千成仙新郎靈官王蘭鷹虎神王成青鳳畫皮賈兒蛇癖金世成董生齕石廟鬼陸判嬰寧聶小倩義鼠地震海公子丁前溪海大魚張老相公水莽草造畜鳳陽士人耿十八珠兒小官人胡四姐祝翁豬婆龍某公快刀俠女酒友蓮香阿寶九山王遵化署狐張誠汾州狐巧娘吳令口技狐聯灘水狐紅玉林四娘江中魯公女道士胡氏戲術丐僧伏狐蟄龍蘇仙李伯言黃九郎金陵女子湯公閻羅連瑣單道士白於玉夜叉國小髻西僧老饕連城霍生汪士秀商三官於江庚娘宮夢弼鴝鵒劉海石諭鬼泥鬼夢別犬燈番僧狐妾雷曹賭符阿霞李司鑒五羖大夫毛狐翩翩黑獸余德楊千總瓜異青梅羅剎海市田七郎產龍保住公孫九娘促織柳秀才水災諸城某甲庫官酆都御史龍無目狐諧雨錢妾杖擊賊秀才驅怪姊妹易嫁續黃粱龍取水小獵犬棋鬼辛十四娘白蓮教雙燈捉鬼射狐蹇償債頭滾鬼作筵胡四相公念秧蛙曲鼠戲泥書生土地夫人寒月芙蕖酒狂陽武侯趙城虎螳螂捕蛇武技小人秦生鴉頭酒蟲木雕美人封三娘狐夢布客農人章阿端餺飥媼金永年花姑子武孝廉西湖主孝子獅子閻王土偶長治女子義犬鄱陽神伍秋月蓮花公主綠衣女黎氏荷花三娘子罵鴨柳氏子上仙侯靜山錢流郭生金生色彭海秋堪輿竇氏梁彥龍肉潞令馬介甫魁星厙將軍絳妃河間生雲翠仙跳神鐵布衫法大力將軍白蓮教顏氏杜翁小謝縊鬼吳門畫工林氏胡大姑細侯狼三則美人首劉亮采蕙芳山神蕭七亂離二則豢蛇雷公菱角餓鬼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