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案
第三十四回 盜黨設計放火燒衙 眾匪認供申詳定案
看官知道這無端闖席打人是什麼緣故?原來李公聽了許國楨口供,怕簽差捉拿反走了風,所以不動聲色,點齊了壯勇,親身帶往,將錢家大院前後圍祝李公本意只想將張招妹搜出,倒不料沙金、沙方一齊在家等死。
方才挑捧盒的人,一叫蕭起,一叫龔超,是兩個有名的捕頭。
拿銅錘的更不必說,自然一定是李公了。
當時擒住了陸矮子,蕭、龔二人捆住了沙家兄弟。
門外壯勇聽見裡面動手,一齊進來幫助,倒把馬販子、土回回兩個劇賊放走了。
李公叫把兩個瞎子引路放出,然後把粉頭鎖上,叫他引路,領到後院,將所有的箱櫃一齊打開檢點,一件件上了清單。
又在套間內把張招妹放出,將一干人齊帶回縣。
細軟物件捆載相隨,其餘粗重物件,記明數目。
正要出門,將大門封鎖,見隔扇後還躲著兩個人,帶出訊問,一系廚子,一系遛牲口的小子。
李公命一起帶回縣中候訊。
街坊聞知此事,爭先恐後的來瞧,把個城隍廟大街都擠斷了。
李公留了四名壯勇在錢家大院前後逡巡看守,把大門反關,親眼看著將封皮貼上。
俞升已帶同值日班房打轎伺候。
城隍廟道士印月過來叩安奉茶,請李公到客堂歇息。
李公婉言謝卻,喝了兩口茶,便上轎回衙。
蕭起、龔超押帶一班男女在轎後跟隨。
李公剛進衙門,正要升堂,執貼的稟道:「青縣金大老爺相驗已畢,現方在福海祠拈香。」
李公命請到花廳相會,且叫將男女各犯暫行分別嚴押。
一面吩咐廚房備席,兼請捕衙黃老爺,本營蔡副爺,本學曾老爺來署晚酌。
執帖的領命,分頭備辦去了,少頃,眾官齊集,李公一一迎進花廳,讓坐獻茶,少不得自有一番寒暄酬答,不必細講。
且說張王氏在家聽說女兒已給尋得,歡喜不盡,也顧不得換衣服,急忙的出來,將門反鎖,一徑到縣衙探聽,找到官媒處,等不得問訊,便一直進去。
看見堂屋裡有個年輕的女人在那裡掩面啼哭,張王氏又是喜歡,又是心疼,趕步上前,攔腰的一抱,說道:「我的兒呀,你可想死我了。」
那女人不提防,到吃了一驚。
回頭一看,見是個穿孝的婆子,說道:「你是誰?猛咕叮的不怕嚇死了人。」
張王氏聽他說話,才知道不是女兒。
覺得自己冒失,連忙放手。
原來那女子不是別人,就是沙家弟兄公用的那個粉頭。
官媒聽有人叫喊,急忙出來查問。
張王氏道:「大嫂方便,求領去見我女兒一面。」
官媒道:「看你這說話沒頭沒腦的,我知道誰是你的女兒?」
張王氏道:「我姓張,女兒叫招妹,是今兒大老爺找回來的。」
張招妹在裡邊聽見他母親的聲音,三腳兩步的趕了出來。
母女相見,抱頭大哭。
正在難解難分,忽聽見一棒亂鑼,街上人聲嘈雜,說是縣衙門後邊火起。
官媒連忙將張氏母女分開,將粉頭和招妹都推入裡間,把門扣上,以防意外,張王氏只得出來。
見衙門前紛紛亂亂的人,有挑水桶的,有拿撓鉤的,夾著許多燈籠,擁擁擠擠,都向後而去。
張王氏抬頭一看,只見二堂後東北角火光沖天,映得照壁都是通紅的。
不由的心內發慌,連聲念阿彌陀佛。
說道:「老天爺呀,好端端的,這火是哪裡來的?」
要說這火,不但張王氏疑心,就是編書的也是疑心,不用說那看書的,更要疑心了,不能不將這起火的原由細說一回。
原來是馬販子同土回回,兩個人從錢家大院跳房逃出,就在附近暫為躲避。
聽說沙氏弟兄全家被抄,就去找他們伙一黨一 中的一位軍師,姓吳名謂,因他頗有點奸謀狡計,生平以梁山泊的吳用自命,卻又生得身材胖大,所以人都叫他雙料吳用。
本是個沒經過院考的童生,餬口無計,就入了沙氏的一黨一 中,為他施謀劃計,居然算無遺策,從鹽梟升到了海盜,羽一黨一 日多,規模漸大,所以十分得意,更加自命不凡。
卻不知道沙氏弟兄已經全家被抄。
馬販子、土回回兩個上門找他,他還要拿軍師的身份,裝腔作勢,搖搖擺擺的出來。
土回回急得說不出話,馬販子將原由始末說給他聽了。
吳謂把腳一蹬說:「罷了,罷了!完了,完了!我早說這城廂裡面不是安身的地方,咱們有這許多船隻,哪裡享用不了,偏要這裡窩兒的送死!」馬販子道:「如今還沒過堂,趁早想個法兒救他,特地來求軍師妙計。」
吳謂低著頭想了一回,又細問前後的情形。
便叫土回回等到天黑的時分,在衙後馬號放火。
馬販子帶領就近的一黨一 羽十餘人,在班房左近趁眾人救火的工夫,一哄而入,將沙氏弟兄搶出。
吳謂自己趕往城南,預備接應出城。
計劃已定,各自分頭幹事。
這時候,李公正在花廳陪眾賓宴會,燈紅酒綠,酬酢方酣。
忽聽報馬號草房內火起,眾賓都吃一驚,投箸而起。
李公就料到是日間逸出二賊的作為,便叫張榮緊守印信,請蔡副爺督同帶來的親兵和本衙壯勇,趕快將監獄班房監緊的看守。
又請黃捕廳即速回衙防守緊獄,吩咐各房守定案卷,不許擾亂。
但傳值日的快皂兩班同馬伕、驛卒,隨同水會救火。
那馬號房屋本不高大,又正西北風,所以火勢雖旺,火頭皆向東南竄去。
東南是個大空院,吳謂枉費了一番算計,僅僅燒去了兩大堆草,一間草房。
剛燒到馬神廟後簷,水龍已經趕到,就澆滅了。
前面馬販子看見後面起火,正想動手。
忽見蔡副爺帶著兵勇民壯,把個班房監獄一團一 一團一 圍守,沒處下手,只得在暗裡叫苦。
有一個伙友姓鍾名篤,外號叫強出頭,性最躁急,卻也能飛簷走壁,仗著武藝,要想沖頭陣,得個異常勞績。
打人叢裡挺身一聳,已上了內班房後牆,卻不知道沙氏弟兄拘押在哪裡,探下身去聽風。
不想被民壯看見,一撓鉤紮住褲襠,望後一拖,強出頭立腳不定,仰面翻身,從牆上直滾下來。
只聽人聲沸然,說道:「拿住賊了。」
蔡副爺命趕緊捆起,派營兵高擎提燈,親身巡查,馬販子見事不濟,望後看,火光又漸落下去了,也顧不得救人,帶一幫伙一黨一 ,趁著亂一溜煙走了。
李公督著將火救滅,復回到花廳。
金、曾兩位同寅、蔡副爺也押了鍾篤到花廳銷差。
李公命一交一 班管看守,請諸位重複入座。
眾人也無心飲酒。
草草完席,各各與辭告謝而去。
李公送到大堂,單留蔡副爺帶了捕役,各處巡查,又叫關上大門,親自周圍看了一遍。
便傳伺候,帶齊人犯,立刻在二堂審問。
先傳張招妹,問了一遍,知並未被污,獎慰了幾句,叫傳張王氏當堂領回。
張王氏叩頭謝恩,又念了許多的佛號,領了閨女下堂去了。
又傳許國楨,拍案喝道:「你雖沒有衣衿,也算是唸書的人,怎的通同匪類!更敢忘恩負義,把老師的女兒拐騙,你還能算個人麼?來,先給我重責八十大板,還押候辦。」
左右不由分說,拖下去如數的加刑。
打得許國楨殺豬似的叫喊,漸漸聲氣不接,矢溺齊下。
八十板打完,已是個半死人了。
加上鎖鏈:連拖帶拽,還向班房去了。
然後提那粉頭上堂。
李公問道:「你是哪裡人?娘家姓什麼?」
粉頭道:「小婦人是山東人,叫潘小蓮。
向跟我爹在邯鄲縣趕店,唱個曲兒度日,被他弟兄強搶到此。
我爹不捨,跟到滄州,被那天殺的一腳跌死,就撩在河裡去了。」
李公道:「你幾時到此地的?」
潘小蓮道:「今年五月從邯鄲搶來,一向住在船上,這月初頭才到這裡。」
李公道:「你是跟沙金,還是跟沙方?」
小蓮聽問,不禁羞得滿臉通紅,說道:「大老爺呀,他弟兄倆還分嗎?小婦人沒法呀。」
李公聽了,心中也自明白。
便道:「他弟兄平日幹的事,你細細說來,本縣可想法兒救你。」
小蓮道:「以前的事我不知道。
那一天,邯鄲大來店有個布客人叫我唱,唱完了就留了。
哪知四更來天,他弟兄帶了許多人打進來,把布客人殺了。
可憐小婦人呀,又沒個衣服,怎麼跑得了,就上了他們的手了,把布客人的行李同小婦人都弄到個姓許的家裡。
後來他們常常的搶東西,到家來都是給姓鄭的分的。
到八月,到臨清上船,那就遇見我爹了。
不想跟到滄州,送了他命。
後來又調海船上。
到山東不知哪地方搶了個當鋪,綁了個娘兒們,說是什麼陳知府的少奶奶。
在船上玩了幾天,忽一日跳海死了。
從上月才回到這裡,不想又搶了張家的姑娘。
是小婦人看守著他,不然也就糟了。」
李公道:「他們有多少人?」
小蓮道:「在海上有兩個船,哪個船也夠幾百人。」
李公道:「你都認得他們麼?」
小蓮道:「哪裡認得?就是今兒喝酒的,一個叫馬販子,一個叫土回回,捉住的叫賽黃英,那都是頭兒腦兒的。
還有個先生叫吳謂,有個會浮水的褚祥,是常來的。
旁的都不知。」
李公命他畫了供,暫且帶下。
叫帶沙氏弟兄上來,李公喝道:「你等幹得好事!給我從實供來,免得動刑!」兩人低了頭都不言語。
李公叫房把潘氏的口供念給他倆聽,招房便朗朗的念了一遍。
李公道:「你倆聽見沒有,這些事可都有的?」
沙金對他兄弟說道:「罷了,好漢不吃眼前虧,老實說了罷,免得皮肉受苦。
便說道:「潘氏供的都是實話,也不必說了,求大老爺定罪罷。」
李公道:「你同夥的共有多少?現都在哪裡?給我一一供來,本縣當設法救你。」
沙金道:「同夥的就是潘氏供的這幾位,此外沒有了。」
李公道:「你這個人太不知好歹。
本縣有心救你弟兄,所以問你同夥,要能將他們供出,便可開脫你倆的罪名。」
沙金道:「實是再沒了。」
李公道:「料想要不動刑,你是不肯招的。」
命刃棍過來。
左右答應,齊聲吆喝。
皂役取了兩副夾棍,將沙氏弟兄鞋襪去了,先把左足套上。
李公又問道:「你既明白好漢不吃眼前虧,怎的情甘受刑,不肯供招?我勸你直說了罷。」
弟兄二人齊聲叫冤,不肯直供。
李公將驚堂一拍,說聲:「收。」
左右齊聲吆喝,用刑的將繩收緊,三收三放。
兩人咬牙熬忍,仍是不招。
李公命釘上鐐銬,同陸矮子一併收禁。
將潘氏一交一 官媒發賣。
余贓委捕廳督同差役前往查點造冊,暫行寄庫,再候移行各處,傳失主認領。
錢家大院房屋查封入官。
廚子和遛牲口的小子,訊系本地窮人,無為匪情事,每人重責五十板暫押,候取具妥保釋放。
發落已畢,命押鍾篤到案訊問。
李公問道:「你是哪裡人?」
鍾篤道:「小的山東登州府人。」
李公道:「你在此什麼勾當?是誰指使你放火?」
鍾篤便把馬販子等與吳謂怎樣一計,怎樣放火,馬販子打算怎樣劫牢,自己怎樣上房被獲,一一供認。
李公道:「現在他們這幫人在哪裡?」
鍾篤道:「原本定管在南門外會齊,想必是還在那邊。」
李公道:「你們同夥有多少人?」
鍾篤道:「我強出頭向不說瞎話。
旱路上八十人,是小沙統轄的。
水路上六百多人,是大沙統轄的。
現在水路朋友有一多半在山東,在這兒只百十來人。」
李公又問他歷來所犯案件。
那強出頭卻倒知無不言,一起起的都供了。
招房握管疾書,供畢寫完,又念一遍給他聽了。
叫他畫了押,打上手印,也命釘鐐收禁。
又叫請蔡副爺帶著勇丁,並蕭起、龔超,連夜追拿馬販子等,務獲究辦,然後退堂。
將沙匪就擒,余一黨一 尚多,亟宜剿辦情形通詳各憲,無庸細說。
且表那馬販子等見事不成,連忙分散,陸續爬城而出,到南門外會齊。
找著了吳謂,告訴他前後情節。
吳謂跌足道:「罷了,罷了!不必管他娘罷。
此地萬難存身,趕快逃命要緊。」
一幫人齊望海邊而去。
剛剛動身,見南門下火把齊明,提燈高照,知是官兵追到,沒命的望前跑。
海邊船隻本已備妥,大眾一同上船,扯起篷,順著西北風,便開向山東去了。
這邊蔡副爺帶兵役追趕,哪裡跟得上?到岸邊一看,煙水瀰漫,並無人影,只見殘蘆枯荻,瑟瑟鳴風。
怕有匪人藏躲在內,便命縱火焚燒。
風狂焰烈,頃刻間蔓延數里,照得海水通明雪亮。
看燒完了,並沒有人,只得帶了兵役回城去了。
後來,吳謂等眾到山東糾合同一黨一 ,共推馬販子為首,通同捻匪,大肆猖獗,搶官署,拒官兵。
沙金等正法之日,來劫法場,被李公設計拿住,均詳在二集。
這初集算已完卷。
有一首詩,也是個科甲朋友做的,就照本謄錄,做個煞尾:詩曰:
海陬小試笑牛刀,鋤暴安良安憚勞。
聽說而今燕水土,猶傳逸事話漁樵。
分類:公案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