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刻拍案驚奇
卷之八 烏將軍一飯必酬 陳大郎三人
詩曰:
每訝衣冠多資賊,誰知資賊有英豪?
試觀當日及時雨,千古流傳義氣高。
話說世人最怕的是個「強盜」二字,做個罵人惡語。
不知這也只見得一邊。
若論起來,天下那一處沒有強盜?假如有一等做官的,誤國欺君,侵剝百姓,雖然官高祿厚,難道不是大盜?有一等做公子的,倚霏父兄勢力,張牙舞爪,詐害鄉民,受投獻,窩贓私,無所不為,百姓不敢聲冤,官司不敢盤問,難道不是大盜?有一等做舉人秀才的,呼朋引類,把持官府,起滅詞訟,每有將良善人家拆得煙飛星散的,難道不是大盜?只論衣冠中,尚且如此,何況做經紀客商、做公門人役?三百六十行中人盡有狼心狗行,狠似強盜之人在內,自不必說。
所以當時李涉博士遇著強盜,有詩云:
暮雨瀟瀟一江一 上村,綠林豪客夜知聞。
相逢何用藏名姓?世上於今半是君。
這都是歎笑世人的話。
世上如此之人,就是至親切友,尚且反面無情,何況一飯之恩,一面之識?倒不如《水滸傳》上說的人,每每自稱好漢英雄,偏要在綠林中掙氣,做出世人難到的事出來。
蓋為這綠林中也有一貧無奈,借此棲身的。
也有為義氣上殺了人,借此躲難的。
也有朝廷不用,淪落江湖,因而結聚的。
雖然只是歹人多,其間仗義疏財的,到也盡有。
當年趙禮讓肥,反得栗米之贈:張齊賢遇盜,更多金帛之遺:都是古人實事。
且說近來蘇州有個王生,是個百姓人家。
父親王三郎,商賈營生,母親李氏。
又有個嬸母楊氏,卻是孤孀無子的,幾口兒一同一居 住。
王生自幼聰明乖覺,嬸母甚是愛惜他,不想年紀七八歲時,父母兩口相繼而亡。
多虧得這楊氏殯葬完備,就把王生養為己子,漸漸長成起來,轉眼間又是十八歲了。
商賈事體,是件伶俐。
一日,楊氏對他說道:「你如今年紀長大,豈可坐吃箱空?我身邊有的家資,並你父親剩下的,盡貝營運。
待我湊成千來兩,你到江湖上做些買賣,也是正經。」
王生欣然道:「這個正是我們本等。」
楊氏就收拾起千金東西,支付與他。
王生與一班為商的計議定了,說南京好做生意,先將幾百兩銀子置了些蘇州貨物。
揀了日子,雇下一隻長路的航船,行李包裹多收拾停當。
別了楊氏起身,到船燒了神福利市,就便開船。
一路無話。
不則一日,早到京口,趁著東風過一江一 。
到了黃天蕩內,忽然起一陣怪風,滿一江一 白浪掀天,不知把船打到一個甚麼去處。
天已昏黑了,船上人抬頭一望,只見四下裡多是蘆葦,前後並無第二隻客船。
王生和那同船一班的人正在慌張,忽然蘆葦裡一聲鑼響,劃出三四隻小船來。
每船上各有七八個人一擁的跳過船來。
王生等喘做一塊,叩頭討饒。
那夥人也不來和你說話,也不來害你性命,只把船中所有金銀貨物,盡數卷擄過船,叫聲「聒噪」,雙槳齊發,飛也似劃將去了。
滿船人驚得魂飛魄散,目睜口呆。
王生不覺的大哭起來,道:「我直如此命薄!」就與同行的商量道:「如今盤纏行李俱無,到南京何干?不如各自回家,再作計較。」
卿卿噥噥了一會,天色漸漸明瞭。
那時已自風平浪靜,撥轉船頭望鎮一江一 進發。
到了鎮一江一 ,王生上岸,往一個親眷人家借得幾錢銀子做盤費,到了家中。
楊氏見他不久就回,又且衣衫零亂,面貌憂愁,已自猜個八九分。
只見他走到面前,唱得個諾,便哭倒在地。
楊氏問他仔細,他把上項事說了一遍。
楊氏安慰他道:「兒羅,這也是你的命。
又不是你不老成花費了,何須如此煩惱?且安心在家兩日,再湊些本錢出去,務要趁出前番的來便是。」
王生道:「已後只在近處做些買賣罷,不擔這樣干係遠處去了。」
楊氏道:「男子漢千里經商,怎說這話!」住在家一月有餘,又與人商量道:「揚州布好賣。
松一江一 置買了布到揚州就帶些銀子汆了米豆回來,甚是有利。」
楊氏又湊了幾百兩銀子與他。
到松一江一 買了百來筒布,獨自買了一隻滿風梢的船,身邊又帶了幾百兩汆米豆的銀子,合了一個夥計,擇日起行。
到了常州,只見前邊來的船,只只氣歎口渴道:「擠壞了!擠壞了!」忙問緣故,說道:「無數糧船,阻塞住丹陽路。
自青年鋪直到靈口,水洩不通。
買賣船莫想得進。」
王生道:「怎麼好!」船家道:「難道我們上前去看他擠不成?打從孟河走他娘罷。」
王生道:「孟河路怕恍惚。」
船家道:「拼得只是日裡行,何礙?不然守得路通,知在何日?」
因遂依了船家,走孟河路。
果然是天青日白時節,出了孟河。
方歡喜道:「好了,好了。
若在內河裡,幾時能掙得出來?」
正在快活間,只見船後頭水響,一隻三櫓八槳船,飛也似趕來。
看看至近,一撓鉤搭住,十來個強人手執快刀、鐵尺、金剛圈,跳將過來。
元來盂河過東去,就是大海,日裡也有強盜的,惟有空船走得。
今見是買賣船,又悔氣恰好撞著了,怎肯饒過?盡情搬了去。
怪船家手裡還捏著櫓,一鐵尺打去,船家拋櫓不及。
王生慌忙之中把眼瞅去,認得就是前日黃天蕩裡一班人。
王生一里喊道:「大王!前日受過你一番了,今日加何又在此相遇?我前世直如此少你的!」那強人內中一個長大的說道:「果然如此,還他些做盤纏。」
就把一個小小包裹撩將過來,掉開了船,一道煙反望前邊一江一 裡去了。
王生只叫得苦,拾起包裹,打開看時,還有十來兩零碎銀子在內。
噙著眼淚冷笑道:「且喜這番不要借盤纏,僥倖!僥倖!」就對船家說道:「誰叫你走此路,弄得我如此?回去了罷。」
船家道:「世情變了,白日打劫,誰人曉得?」
只得轉回舊路,到了家中。
楊氏見來得快,又一心驚。
天生淚汪汪地走到面前,哭訴其故。
難得楊氏是個大賢之人,又眼裡識人,自道侄兒必有發跡之日,並無半點埋怨,只是安慰他,教他守命,再做道理。
過得幾時,楊氏又湊起銀子,催他出去,道:「兩番遇盜,多是命裡所招。
命該失財,便是坐在家裡,也有上門打劫的。
不可因此兩番,墮了家傳行業。」
王生只是害怕。
楊氏道:「侄兒疑心,尋一個起課的問個吉凶,討個前路便是。」
果然尋了一個先生到家,接連占卜了幾處做生意,都是下卦,惟有南京是個上上卦。
又道:「不消到得南京,但往南京一路上去,自然財爻旺相。」
楊氏道:「我的兒,『大膽天下去得,小心寸步難行。
』蘇州到南京不上六七站路,許多客人往往來來,當初你父親、你叔叔都是走熟的路,你也是悔氣,偶然撞這兩遭盜。
難道他們專守著你一個,遭遭打劫不成?占卜既好,只索放心前去。」
王生依言,仍舊打點動身。
也是他前數注定,合當如此。
正是:
篋底東西命裡財,皆由鬼使共神差。
強徒不是無因至,巧弄他們送福來。
王生行了兩日,又到揚子一江一 中。
此日一帆順風,真個兩岸萬山如走馬,直抵龍一江一 關口。
然後天晚,上岸不及了,打點灣船。
他每是驚彈的鳥,傍著一隻巡哨號船邊拴好了船,自道萬分無事,安心歇宿。
到得三更,只聽一聲鑼響,火把齊明,睡夢裡驚醒。
急睜眼時,又是一夥強人,跳將過來,照前搬個磬盡。
看自己船時,不在原泊處所,已移在大一江一 闊處來了。
火中仔細看他們搶擄,認得就是前兩番之人。
王生硬著膽,扯住前日還他包裹這個長大的強盜,跪下道:「大王!小人只求一死!」大王道:「我等誓不傷人性命,你去罷了,如何反來歪纏?」
王生哭道:「大王不知,小人幼無父母,全虧得嬸娘重托,出來為商。
剛出來得三次,恰是前世欠下大王的,三次都撞著大王奪了去,叫我何面目見嬸娘?也那裡得許多銀子還他?就是大王不殺我時,也要跳在一江一 中死了,決難回去再見恩嬸之面了。」
說得傷心,大哭不住。
那大王是個有義氣的,覺得可憐。
他便道:「我也不殺你,銀子也還你不成,我有道理。
我昨晚劫得一隻客船,不想都是打捆的苧麻,且是不少,我要他沒用,我取了你銀子,把這些與你做本錢去,也勾相當了。」
王生出於望外,稱謝不盡。
那夥人便把苧麻亂拋過船來,王生與船家慌忙併疊,不及細看,約莫有二三百捆之數。
強盜拋完了苧麻,已自一胡一 哨一聲,轉船去了。
船家認著一江一 中小佰門,依舊把船移進宿了。
侯天大明。
王生道:「這也是有人心的強盜,料道這些苧麻也有差不多千金了。
他也是劫了去不好發脫,故此與我。
我如今就是這樣發行去賣,有人認出,反為不美,不如且載回家,打過了捆,改了樣式,再去別處貨賣麼!」仍舊把船開一江一 ,下水船快,不多時,到了京口閘,一路到家。
見過嬸嬸,又把上項事一一說了。
楊氏道:「雖沒了銀子,換了諾多苧麻來,也不為大虧。」
便打開一捆來看,只見一層一層。
解到裡邊,捆心中一塊硬的,纏束甚緊。
細細解開,乃是幾層綿紙,包著成錠的白金。
隨開第二捆,捆捆皆同。
一船苧麻,共有五千兩有餘。
乃是久慣大客商,一江一 行防盜,假意貨苧麻,暗藏在捆內,瞞人眼目的。
誰知被強盜不問好歹劫來,今日卻富了王生。
那時楊氏與王生叫聲:「慚愧!」雖然受兩三番驚恐,卻平白地得此橫財,比本錢加倍了,不勝之喜。
自此以後,出去營運,遭遭順利。
不上數年,遂成大富之家。
這個雖是王生之福,卻是難得這大王一點慈心。
可見強盜中未嘗沒有好人。
如今再說一個,也是蘇州人,只因無心之中,結得一個好漢,後來以此起家,又得夫妻重會。
有詩為證:
說時俠氣凌霄漢,聽罷奇文冠古今。
若得世人皆仗義,貪泉自可表清心。
卻說景泰年間,蘇州府吳一江一 縣有個商民,複姓歐陽,媽媽是本府崇明縣曾氏,生下一女一兒。
兒年十六歲,未婚。
那女兒二十歲了,雖是小戶人家,到也生得有些姿色,就贅本村陳大郎為婿,家道不富不貧,在門前開小小的一爿雜貨店舖,往來一交一 易,陳大郎和小勇兩人管理。
他們翁婿夫妻郎勇之間,你敬我愛,做生意過日。
忽遇寒冬天道,陳大郎往蘇州置些貨物,在街上行走,只見紛紛洋洋,下著國家祥瑞。
古人有詩說得好,道是:
盡道豐年瑞,豐年瑞若何?
長安有貧者,宜瑞不宜多!
那陳大郎冒雪而行,正要尋一個酒店暖寒,忽見遠遠地一個人走將來,你道是怎生模樣?但見:
身上緊穿著一領青服,腰間暗懸著一把鋼刀。
形狀帶些威雄,面孔更無細肉。
兩頰無非「不亦悅」,遍身都是「德輔如」。
那個人生得身長七尺,膀闊三停。
大大一個面龐,大半被長鬚遮了。
可煞作怪,沒有須的所在,又多有毛,長寸許,剩卻眼睛外,把一個嘴臉遮得縫地也無了。
正合著古人笑話:「髭髯不仁,侵擾乎其旁而不已,於是面之所餘無幾。」
陳大郎見了,吃了一驚,心中想道:「這人好生古怪!只不知吃飯時如何處置這些一胡一 須,露得個口出來?」
又想道:「我有道理,拼得費錢把銀子,請他到酒店中一坐,便看出他的行動來了。」
他也只是見他異樣,耍作個耍,連忙躬身向前唱諾,那人還禮不迭。
陳大郎道:「小可欲邀老丈酒樓小敘一杯。」
那人是個遠來的,況兼落雪天氣,又饑又寒,聽見說了,喜逐顏開。
連忙道:「素昧平生,何勞厚意!」陳大郎搗個鬼道:「小可見老丈骨格非凡,心是豪傑,敢扳一話。」
那人道:「卻是不當。」
口裡如此說,卻不推辭。
兩人一同上酒樓來。
陳大郎便問酒保打了幾角酒,回了一腿羊肉,又擺上些雞魚肉菜之類。
陳大郎正要看他動口,就舉杯來相勸。
只見那人接了酒盞放在桌上,向衣袖取出一對小小的銀扎鉤來,掛在兩耳,將須毛分開紮起,拔刀切肉,恣其飲啖。
又嫌杯小,問酒保討個大碗,連吃了幾壺,然後討飯。
飯到,又吃了十來碗。
陳大郎看得呆了。
那人起身拱手道:「多謝兄長厚情,願聞姓名鄉貫。」
陳大郎道:「在下姓陳名某,本府吳一江一 縣人。」
那人一一記了。
陳大郎也求他姓名,他不肯還個明白,只說:「我姓烏,浙一江一 人。
他日兄長有事到敝省,或者可以相會。
承兄盛德,必當奉報,不敢有忘。」
陳大郎連稱不敢。
當下算還酒錢,那人千恩萬謝,出門作別自去了。
陳大郎也只道是偶然的說話,那裡認真?歸來對家中人說了,也有信他的,也有疑他說謊的,俱各笑了一場。
不在話下。
又過了兩年有餘。
陳大郎只為做親了數年,並不曾生得男女,夫妻兩個發心,要往南海普陀洛伽山觀音大士處燒香求子,尚在商量未決。
忽一日,歐公有事出去了,只見外邊有一個人走進來叫道:「老歐在家麼?」
陳大郎慌忙出來答應,卻是崇明縣的褚敬橋。
施禮罷,便問:「令岳在家否?」
陳大郎道:「少出。」
褚敬橋道:「令親外太媽陸氏身體違和,特地叫我寄信,請你令岳母相伴幾時。」
大郎聞言,便進來說與曾氏知道。
曾氏道:「我去便要去,只是你岳父不在,眼下不得脫身。」
便叫過女兒、兒子來,分忖道:「外婆有病。
你每好弟兩人,可到崇明去伏侍幾日。
待你父親歸家,我就來換你們便了。」
當下商議己定,便留褚敬橋吃了午飯,央他先去回復。
又過了兩日,姊弟二人收拾停當,叫下一隻膛船起行。
那曾氏又分忖道:「與我上復外婆,須要寬心調理。
可說我也就要來的。
雖則不多日路,你兩人年小,各要小心。」
二人領諾,自望崇明去了。
只因此一去,有分教:
綠林此日逢嬌冶,紅粉從今遇險危。
卻說陳大郎自從妻、舅去後十日有餘,歐公已自歸來,只見崇明又央人寄信來,說道:「前日褚敬橋回復道叫外甥們就來,如何至今不見?」
那歐公夫妻和陳大郎,都吃了一大驚。
便道:「去已十日了,怎說不見?」
寄信的道:「何曾見半個影來?你令岳母到也好了,只是令愛、令郎是甚緣故?」
陳大郎忙去尋那載去的船家問他,船家道:「到了海灘邊,船進去不得,你家小辟人與小娘子說道:『上岸去,路不多遠,我們認得的,你自去罷。
』此時天色將晚,兩個急急走了去,我自搖船回了,如何不見?」
那歐公急得無計可施,便對媽媽道:「我在此看家,你可同女婿探望丈母,就訪訪消息歸來。」
他每兩個心中慌忙無措,聽得說了,便一刻也遲不得,急忙備了行李,雇了船隻。
第二日早早到了崇明,相見了陸氏媽媽,問起緣由,方知病體已漸痊可,只是外甥兒女毫不知些蹤跡。
那曾氏便是「心肝肉」的放聲大哭起來。
陸氏及鄰舍婦女們驚來問信的,也不知陪了多少眼淚。
陳大郎是個性急的人,敲台拍凳的怒道:「我曉得,都是那褚敬橋寄甚麼鳥信!是他趁伙打劫,用計拐去了。」
便不管三七二十一,忿氣走到褚家。
那褚敬橋還不知甚麼緣由,劈面撞著,正要問個來歷,被他劈胸揪住,喊道:「還我人來!還我人來!」就要扯他到官。
此時已鬧動街訪人,齊擁來看。
那褚敬橋面如土色,嚷道:「有何得罪,也須說個明白!」大郎道:「你還要白賴!我好好的在家裡,你寄甚麼信,把我妻子、舅子拐在那裡去了?」
褚敬橋拍著胸膛道:「真是冤天屈地,要好成歉。
吾好意為你寄信,你妻子自不曾到,今日這話,卻不知禍從天上來!」大郎道:「我妻、舅已自來十日了,怎不見到?」
敬橋道:「可又來!我到你家寄信時,今日算來十二日了。
次日傍晚到得這裡以後,並不曾出門。
此時你妻、舅還在家未動身哩!我在何時拐騙?如今四鄰八捨都是證見,若是我十日內曾出門到那裡,這便都算是我的緣故。」
眾人都道:「那有這事!這不撞著拐子,就撞著強盜了。
不可冤屈了平人!」
陳大郎情知不關他事,只得放了手,忍氣吞聲跑回曾家。
就在崇明縣進了狀詞;又到蘇州府進了狀詞,批一發本縣捕衙緝訪。
又各處粉牆上貼了招子,許出賞銀二十兩。
又尋著原載去的船家,也拉他到巡捕處,討了個保,押出挨查。
仍舊到崇明與曾氏共住二十餘日,並無消息。
不覺的殘冬將盡,新歲又來,兩人只得回到家中。
歐公已知上項事了,三人哭做一堆,自不必說。
別人家多歡歡喜喜過年,獨有他家煩煩惱惱。
一個正月,又匆匆的過了,不覺又是二月初頭,依先沒有一些影響。
陳大郎猛然想著道:「去年要到普陀進香,只為要求兒女,如今不想連兒女的母親都不見了,我直如此命蹇!今月十九日呈觀音菩薩生日,何不到彼進香還願?一來祈求的觀音報應;二來看些浙一江一 景致,消遣悶懷,就便做些買賣。」
算討已定,對丈人說過,托店舖與他管了。
收拾行李,取路望杭州來。
過了杭州錢塘一江一 ,下了海船,到普陀上岸。
三步一拜,拜到大士殿前。
焚香頂禮已過,就將分離之事通誠了一番,重複叩頭道:「弟子虔誠拜禱,伏望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使夫妻再得相見!」拜罷下船,就泊在巖邊宿歇。
睡夢中見觀音菩薩口授四句詩道:
合浦珠還自有時,驚危目下且安之。
姑蘇一飯酬須重,人海茫茫信可期。
陳大郎颯然驚覺,一字不忘。
他雖不甚精通文理,這幾句卻也解得。
歎口氣道:「菩薩果然靈感!依他說話,相逢似有可望。
但只看如此光景,那得能勾?」
心下但快,那一飯的事,早已不記得了。
清早起來,開船歸家。
行不得數里,海面忽地起一陣颶風,吹得天昏地暗,連東西南北都不見了。
舟人牢把船舵,任風飄去。
須臾之間,飄到一個島邊,早已風恬日朗。
那島上有小嘍囉數目,正在那裡使槍弄棒,比箭掄拳,一見有海船飄到,正是老鼠在貓口邊過,如何不吃?便一夥的都搶下船來,將一船人身邊銀兩行李盡數搜出。
那多是燒香客人,所有不多,不滿眾意,提起刀來嚇他要殺。
龐大郎情急了,大叫:「好漢饒命!」那些嘍囉聽是東路聲音,便問道:「你是那裡人?」
陳大郎戰兢兢道:「小人是蘇州人。」
嘍囉們便說道:「既如此,且綁到大王面前發落,不可便殺。」
因此連眾人都饒了,齊齊綁到聚義廳來。
陳大郎此時也不知是何主意,總之,這條性命,一大半是閻家的了。
閉著淚眼,口裡只念「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只見那廳上一個大王,慢慢地踱下廳來,將大郎細看了一看。
大驚道:「元來是吾故人到此,快放了綁!」陳大郎聽得此話,才敢偷眼看那大王時節,正是那兩年前遇著多須多毛。
酒樓上請他吃飯這個人。
嘍囉連忙解脫繩索,大王便扯一把一交一 椅過來,推他坐了,納頭便拜道:「小孩兒每不知進退,誤犯仁兄,望乞恕罪!」陳大郎還禮不迭,說道:「小人觸冒山寨,理合就戮,敢有他言!」大王道:「仁兄怎如此說?小可感仁兄雪中一飯之恩,於心不忘。
屢次要來探訪仁兄,只因山寨中多事不便。
日前曾分付孩兒們,凡遇蘇州客商,不可輕殺,今日得遇仁兄,天假之緣也。」
陳大郎道:「既蒙壯土不棄小人時,乞將同行眾人包裹行李見還,早回家鄉,誓當啣環結草。」
大王道:「未曾盡得薄情,仁兄如何就去?況且有一事要與仁兄慢講。」
回頭分忖小嘍囉:寬了眾人的綁,還了行李貨物,先放還鄉。
眾人歡天喜地,分明是鬼門關上放將轉來,把頭似搗蒜的一般,拜謝了大王,又謝了陳大郎,只恨爹娘少生了兩隻腳,如飛的開船去了。
大王便叫擺酒與陳大郎壓驚。
須臾齊備,擺上廳來。
那酒餚內,山珍海味也有,人肝人腦也有。
大王定席之後,飲了數杯,陳大郎開口問道:「前日倉卒有慢,不曾備細請教壯士大名,伏乞詳示。」
大王道:「小可生在海邊,姓烏名友。
少小就有些膂力,眾人推我為尊,權主此島。
因見我須毛太多,稱我做烏將軍。
前日由海道到崇明縣,得游貴府,與仁兄相會。
小可不是鋪啜之徒,感仁兄一飯,蓋因我輩錢財輕義氣重,仁兄若非塵埃之中,深知小可,一個素不相識之人,如何肯欣然款納?所謂『士為知己者死』,仁兄果為我知己耳!」大郎聞言,又驚又喜,心裡想道:「好僥倖也!若非前日一飯,今日連性命也難保。」
又飲了數杯,大王開言道:「動問仁兄,宅上有多少人口?」
大郎道:「只有岳父母、妻子、小舅,並無他人。」
大王道:「如今各平安否?」
大郎下淚道:「不敢相瞞,舊歲荊妻、妻弟一同往崇明探親,途中有失,至今不知下落。」
大王道:「既是這等,尊嫂定是尋不出了。
小可這裡有個婦女也是貴鄉人,年貌與兄正當,小可欲將他來奉仁兄箕帚,意下如何?」
大郎恐怕觸了大王之怒,不敢推辭。
大王便大喊道:「請將來!請將來!」只見一男一女,走到廳上。
大郎定睛看時,元來不別人,正是妻子與小舅,禁不住相持痛哭一場。
大王便教增了筵席,三人坐了客位,大王坐了主位,說道:「仁兄知道尊嫂在此之故否?舊歲冬間,孩兒每往崇明海岸無人處,做些細商道路,見一男一女傍晚同行,拿著前來。
小可問出根由,知是仁兄宅眷,忙令各館別室,不敢相輕。
於今兩月有餘。
急忙裡無個緣便,心中想道:「只要得邀仁兄一見,便可用小力送還。」
今日不期而遇,天使然也!」三人感謝不盡。
那妻子與小舅私對陳大郎說道:「那日在海灘上望得見外婆家了,打發了來船。
好弟正走間,遇見一夥人,捆縛將來,道是性命休矣!不想一見大王,查問來歷,我等一一實對,便把我們另眼相看,我們也不知其故。
今日見說,卻記得你前年間曾言蘇州所遇,果非虛話了。」
陳大郎又想道:「好僥倖也!前日若非一飯,今日連妻子也難保。」
酒罷起身,陳大郎道:「妻父母望眼將穿。
既蒙壯士厚恩完聚,得早還家為幸。」
大王道:「既如此,明日送行。」
當夜送大郎夫婦在一個所在,送小舅在一個所在,各歇宿了。
次日,又治酒相餞,三口拜謝了要行。
大王又教嘍囉托出黃金三百兩,白銀一千兩,綵緞貨物在外,不計其數。
陳大郎推辭了幾番道:「重承厚賜,隻身難以持歸。」
大王道:「自當相送。」
大郎只得拜受了。
大王道:「自此每年當一至。」
大郎應允。
大王相送出島邊,嘍囉們己自駕船相等。
他三人歡歡喜喜,別了登舟。
那海中是強人出沒的所在,怕甚風濤險阻!只兩日,竟由海道中送到崇明上岸,海船自去了。
他三人竟走至外婆家來,見了外婆,說了緣故,老人家肉天肉地的叫,歡喜無極。
陳大郎又叫了一隻船,三人一同到家,歐公歐媽,見兒女、女婿都來,還道是睡裡夢裡!大郎便將前情告訴了一遍,各各悲歡了一場。
歐公道:「此果是烏將軍義氣,然若不遇颶風,何緣得到島中?普陀大士真是感應!」大郎又說著大士夢中四句詩,舉家歎異。
從此大郎夫妻年年到普陀進香,都是烏將軍差人從海道迎送,每番多則千金,少則數百,必致重負而返。
陳大郎也年年往他州外府,覓些奇珍異物奉承,烏將軍又必加倍相答,遂做了吳中巨富之家,乃一飯之報也。
後人有詩贊曰:
胯下曾酬一飯金,誰知劇盜有情深
世間每說奇男女,何必儒林勝綠林!
分類:三言二拍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