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聖歎評水滸》第二十二回 橫海郡柴進留賓 景陽岡武松打虎:無他,鬼無倫次,虎有性情也。說鬼到說不來處,可以意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金聖歎評水滸》第二十二回 橫海郡柴進留賓 景陽岡武松打虎

金聖歎評水滸

第二十二回 橫海郡柴進留賓 景陽岡武松打虎

【總批:天下莫易於說鬼,而莫難於說虎。

無他,鬼無倫次,虎有性情也。

說鬼到說不來處,可以意為補接;若說虎到說不來時,真是大段著力不得。

所以《水滸》一書,斷不肯以一字犯著鬼怪,而寫虎則不惟一篇而已,至於再,至於三。

蓋亦易能之事薄之不為,而難能之事便樂此不疲也。

寫虎能寫活虎,寫活虎能寫其搏人,寫虎搏人又能寫其三搏不中。

此皆是異樣過人筆力。

吾嘗論世人才不才之相去,真非十里、二十里之可計。

即如寫虎要寫活虎,寫活虎要寫正搏人時,此即聚千人,運千心,伸千手,執千筆,而無一字是虎,則亦終無一字是虎也。

獨今耐庵乃以一人,一心,一手,一筆,而盈尺之幅,費墨無多,不惟寫一虎,兼又寫一人,不惟雙寫一虎一人,且又夾寫許多風沙樹石,而人是神人,虎是怒虎,風沙樹石是真正虎林。

此雖令我讀之,尚猶目眩心亂,安望令我作之耶!

讀打虎一篇,而歎人是神人,虎是怒虎,固已妙不容說矣。

乃其尤妙者,則又如讀廟門榜文後,欲待轉身回來一段:風過虎來時,叫聲「阿呀」,翻下青石來一段;大蟲第一撲,從半空裡攛將下來時,被那一驚,酒都做冷汗出了一段;尋思要拖死虎下去,原來使盡氣力,手腳都蘇軟了,正提不動一段;青石上又坐半歇一段;天色看看黑了,惟恐再跳一隻出來,且掙扎下岡子去一段;下岡子走不到半路,枯草叢中鑽出兩隻大蟲,叫聲「阿呀,今番罷了」一段。

皆是寫極駭人之事,卻盡用極近人之筆,遂與後來沂嶺殺虎一篇,更無一筆相犯也。

話說宋一江一 因躲一杯酒,去淨手了,轉出廊下來,跐了火掀柄,引得那漢焦躁,跳將起來就欲要打宋一江一 ,柴進趕將出來,偶叫起宋押司,【夾批: 不必與前文甚合,正是好手。

】因此露出姓名來。

那大漢聽得是宋一江一 ,跪在地下那裡肯起,說道:「小人『有眼不識泰山!』一時冒瀆兄長,望乞恕罪!」宋一江一 扶起那漢,問道:「足下是誰?高姓大名?」

柴進指著道:「這人是清河縣人氏。

姓武,名松,排行第二。

已在此間一年了。」

宋一江一 道:「江湖上多聞說武二郎名字,不期今日卻在這裡相會。

多幸!多幸!」柴進道:「偶然豪傑相聚,實是難得。

就請同做一席說話。」

宋一江一 大喜,攜住武松的手,【夾批: 宋一江一 攜武鬆手第三。

】一同到後堂席上,便喚宋清與武松相見。

【夾批:細。

】柴進便邀武松坐地。

宋一江一 連忙讓他一同在上面坐。

武松那裡肯坐,謙了半晌,武松坐了第三位。

柴進教再整杯盤,來勸三人痛飲。

宋一江一 在燈下看了武松這表人物,心中歡喜,【夾批: 燈下看美人,千秋絕調語。

此卻換作燈下看好漢,又是千秋絕調語也。

O燈下看美人,加一倍(螻蟻);燈下看好漢,加一倍凜凜。

所以寫劍俠者,都在燈下。

】便問武松道:「二郎因何在此?」

武松答道:「小弟在清河縣,因酒後醉了,與本處機密相爭,一時間怒起,只一拳打得那廝昏沉,小弟只道他死了,因此,一逕地逃來投奔大官人處來躲災避難。

今已一年有餘。

後來打聽得那廝卻不曾死,救得活了。

今欲正要回鄉去尋哥哥,不想染患瘧疾,不能夠動身回去。

卻才正發寒冷,在那廊下向火,被兄長跐了掀;吃了那一驚,驚出一身冷汗,敢怕病到好了。」

【夾批: 好手。

】宋一江一 聽了大喜。

當夜飲至三更。

酒罷,宋一江一 就留武松在西軒下做一處安歇。

【夾批: 真好宋一江一 ,令人心死。

】次日起來,柴進安排席面,殺羊宰豬,管待宋一江一 ,不在話下。

過了數日,宋一江一 取出些銀兩來與武松做衣裳。

【夾批: 宋一江一 歡喜武松,亦累幅寫不得盡,只說替他做衣裳,便寫得一似歡喜美人相似,妙筆。

O與前出浴新衣相映耀。

】柴進知道,那裡肯要他壞錢;自取出一箱緞疋紬絹,門下自有針工,便教做三人的稱身衣裳。

【夾批: 是。

O宋一江一 兄弟已換過新衣,此又三人一樣都做者,王孫之所以異於酸子也。

】說話的,柴進因何不喜武松?【夾批: 半日頗不滿於柴進,得此一釋。

】原來武松初來投奔柴進時,也一般接納管待;次後在莊上,但吃醉了酒,性氣剛,莊客有些管顧不到處,他便要下拳打他們;因此,滿莊裡莊客沒一個道他好。

眾人只是嫌他,都去柴進面前,告訴他許多不是處。

柴進雖然不趕他,只是相待得他慢了。

【夾批: 回護法。

】卻得宋一江一 每日帶挈他一處,飲酒相陪,武松的前病都不發了。

【夾批: 何物小吏,使人變化氣質。

相伴宋一江一 住了十數日,武松思鄉,要回清河縣看望哥哥。

【夾批:四字和平之極,不想變出驚天動地事來。

】柴進、宋一江一 兩個都留他再住幾時。

武松道:「小弟因哥哥多時不通信息,只得要去望他。」

宋一江一 道:「實是二郎要去,不敢苦留。

如若得閒時,再來相會幾時。」

武松相謝了宋一江一 。

柴進取出些金銀送與武松。

武松謝道:「實是多多相擾了大官人!」武松縛了包裹,拴了哨棒要行,【夾批: 哨棒此處起。

】柴進又治酒食送路。

武松穿了一領新衲紅紬襖,戴著個白范陽氈笠兒,【夾批: 看官著眼,須知此處寫個紅襖白笠,正是為下文打虎絢染也。

】背了包裹,提了哨棒,【夾批: 哨棒二。

】相辭了便行。

宋一江一 道:「賢弟少等一等。」

回到自己房內,取了些銀兩,趕出到莊門前來,說道:「我送兄弟一程。」

【夾批: 此一段非寫宋一江一 情重,只圖別去柴進,便止存二宋,令武二眼中心上,一跳一跳也。

】宋一江一 和兄弟宋清兩個【夾批: 七個字直刺入武二眼裡心裡,耐庵真是才子。

】等武松辭了柴大官人,宋一江一 也道:「大官人,暫別了便來。」

三個離了柴進東莊,行了五七里路,武松作別道:「尊兄,遠了,請回。

柴大官人必然專望。」

宋一江一 道:「何妨再送幾步。」

【夾批: 一別。

】路上說些閒話,不覺又過了三二里。

武松挽住宋一江一 手道:「尊兄不必遠送。

嘗言道:『送君千里,終須一別。

』」宋一江一 指著道:「容我再行幾步。

【夾批: 二別。

】兀那官道上有個小酒店,我們吃三鍾了作別。」

三個來到酒店裡,宋一江一 上首坐了;武松倚了哨棒,【夾批:哨棒三。

】下席坐了;宋清橫頭坐定;【夾批: 六字直刺入武二眼裡心裡。

】便叫酒保打酒來,且買些盤饌果品菜蔬之類,都搬來擺在桌上。

三人飲了幾杯,看看紅日半西,武松便道:「天色將晚;【夾批: 四字如何接入下文,寫盡武二光明歷落,不似今人唧唧不止。

】哥哥不棄武二時,就此受武二四拜,拜為義兄。」

【夾批: 何人不應與宋一江一 結拜,而獨寫向武二文中者,反襯武二手足情深,以與後文兄嫂一段相激射也。

】宋一江一 大喜。

武松納頭拜了四拜。

宋一江一 叫宋清【夾批: 五字直刺入武二眼裡心裡。

】身邊取出一錠十兩銀子送與武松。

武松那裡肯受,說道:「哥哥客中自用盤費。」

宋一江一 道:「賢弟,不必多慮。

你若推卻,我便不認你做兄弟。」

【夾批: 可見武二之求為兄弟如此,都是與後文激射法,非真宋一江一 措語唐突也。

】武松只得拜受了,收放纏袋裡。

宋一江一 取些碎銀子還了酒錢,武松拿了哨棒,【夾批: 哨棒四。

】三個【夾批: 二宋眼前多卻一個,武二心頭尚少二個,只兩個字,便將兄弟離合之際,寫得出神入妙。

】出酒店前來作別。

武松墮淚拜辭了自去。

【夾批: 墮淚自感宋一江一 ,固也,然多半亦為宋清在旁,刺心刺眼。

蓋武二一心只在哥哥,卻見他人兄弟雙雙如此,自雖金鐵為心,正復如何相遣。

看上三個字,下自去字,明明可見。

讀書固必以神理為主,若曹聽曹說,無謂也。

】宋一江一 和宋清立在酒店門前,望武松不見了方才轉身回來。

【夾批: 寫宋一江一 又寫得好。

】行不到五里路頭,只見柴大官人騎著馬,背後牽著兩匹空馬來接。

【夾批: 寫柴進又寫得好。

】宋一江一 見了大喜,一同上馬回莊上來。

下了馬,請入後堂飲酒。

宋一江一 弟兄兩個自此只在柴大官人莊上。

話分兩頭。

只說武松自與宋一江一 分別之後,當晚投客店歇了;次日早,起來打火吃了飯,還了房錢,拴束包裹,提了哨棒,【夾批: 哨棒五。

】便走上路;尋思道:「江湖上只聞說及時雨宋公明,果然不虛!結識得這般弟兄,也不枉了!」【夾批:鏡中花,水中月,俗筆臨描不出,真是憑虛獨撰之文。

】武松在路上行了幾日,來到陽谷縣地面。

此去離縣治還遠。

當日晌午時分,走得肚中飢渴,望見前面有一個酒店,挑著一面招旗在門前,上頭寫著五個字道:「三碗不過岡。」

【夾批: 奇文。

】【眉批:自此以後幾卷,都寫武松神威,此卷飲酒作一段讀,打虎作一段讀。

武松入到裡面坐下,把哨棒倚了,【夾批:哨棒六。

】叫道:「主人家,快把酒來吃。」

【夾批: 好酒是武二生平,只此開場第一句,便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只見店主人把三隻碗,【夾批: 奇文。

】一雙箸,一碟熱菜,放在武松面前,滿滿篩一碗酒來。

【夾批: 第一碗。

O第一番,逐碗寫;每二三四番,逐番寫;第五六番,兩番一頓寫。

】武松拿起碗一飲而盡,叫道:「這酒好生有氣力!【夾批: 其酒可知。

】主人家,有飽肚的,買些吃酒。」

【夾批: 先喚酒,次及肉,其重其輕可知。

O吾聞食肉者鄙,若好酒,未有非名士者也。

】酒家道:「只有熟牛肉。」

武松道:「好的切二三斤來吃酒。」

店家去裡面切出二斤熟牛肉,做一大盤子,將來放在武松面前;隨即再篩一碗酒。

【夾批: 第二碗。

】武松吃了道:「好酒!」【夾批:又讚一句,其酒可知。

】又篩下一碗。

【夾批:第三碗。

】恰好吃了三碗酒,再也不來篩。

【夾批: 奇文。

】武松敲著桌子,叫道:「主人家,怎的不來篩酒?」

酒家道:「客官,要肉便添來。」

【夾批: 所對非所問,絕倒。

】武松道:「我也要酒,也再切些肉來。」

酒家道:「肉便切來添與客官吃,酒卻不添了。」

武松道:「卻又作怪!」便問主人家道:「你如何不肯賣酒與我吃?」

酒家道:「客官,你須見我門前招旗上面明明寫道:『三碗不過岡』。」

武松道:「怎地喚作『三碗不過岡』?」

酒家道:「俺家的酒雖是村酒,卻比老酒的滋味;但凡客人,來我店中吃了三碗的,便醉了,過不得前面的山岡去:因此喚作『三碗不過岡』。

若是過往客人到此,只吃三碗,便不再問。」

【夾批: 碌碌者何足掛齒。

】武松笑道:「原來恁地;我卻吃了三碗,如何不醉?」

酒家道:「我這酒,叫做『透瓶香;』【夾批: 好名色。

】又喚作『出門倒:』【夾批:好名色。

】初入口時,醇濃好吃,少刻時便倒。」

武松道:「休要胡說!沒地不還你錢!再篩三碗來我吃!」

酒家見武松全然不動,又篩三碗。

【夾批:第四碗,第五碗,第六碗。

】武松吃道:「端的好酒!【夾批: 又贊不住,其酒可知。

】主人家,我吃一碗還你一碗酒錢,只顧篩來。」

酒家道:「客官,休只管要飲。

這酒端的要醉倒人,沒藥醫!」武松道:「休得一胡一 鳥說!便是你使蒙一汗一藥 在裡面,我也有鼻子!」店家被他發話不過,一連又篩了三碗。

【夾批: 第七碗,第八碗,第九碗。

】武松道:「肉便再把二斤來吃。」

【夾批: 寫酒量,兼寫食量,總表武松神威。

】酒家又切了二斤熟牛肉,再篩了三碗酒。

【夾批: 第十碗,第十一碗,第十二碗。

】武松吃得口滑,只顧要吃;去身邊取出些碎銀子,叫道:「主人家,你且來看我銀子!還你酒肉錢 夠麼?」

【夾批:又換一法,讀之絕倒。

】酒家看了道:「有餘,還有些貼錢與你。」

【夾批: 妙心妙筆,見酒是不更賣矣。

】武松道:「不要你貼錢,只將酒來篩。」

酒家道:「客官,你要吃酒時,還有五六碗酒哩!只怕你吃不得了。」

武松道:「就有五六碗多時,你盡數篩將來。」

酒家道:「你這條長漢儻或醉倒了時,怎扶得你住!」【夾批: 無端忽從酒家眼中口中,寫出武松氣象來,俗筆如何臨描得出。

】武松答道:「要你扶的不算好漢!」酒家那裡肯將酒來篩。

武松焦躁,道:「我又不白吃你的!休要飲老爺性發,通教你屋裡粉碎!把你這鳥店子倒翻轉來!」酒家道:「這廝醉了,休惹他。」

再篩了六碗酒與武松吃了。

【夾批: 第十三碗,第十四碗,第十五碗,第十六碗,第十七碗,第十八碗。

】前後共吃了十八碗,【夾批: 結一句。

】綰了哨棒,立起身來,【夾批: 哨棒七。

O一路又將哨棒特特處處出色描寫,彼固欲令後之讀者,於陡然遇虎處,渾身倚仗此物以為無恐也,卻偏有出自料外之事,使人驚殺。

O綽了哨棒,第一個身份。

】【眉批: 寫哨棒有無數身份。

】道:「我卻又不曾醉!」走出門前來,笑道:「卻不說『三碗不過岡』!」【夾批: 趣。

】手提哨棒便走。

【夾批:哨棒八。

O手提哨棒,第二個身份。

酒家趕出來叫道:「客官,那裡去?」

【夾批:奇文。

】武松立住了,問道:「叫我做甚麼?我又不少你酒錢,喚我怎地?」

【夾批: 又作搖擺。

】酒家叫道:「我是好意;你且回來我家看抄白官司榜文。」

【夾批: 奇文。

】武松道:「甚麼榜文?」

酒家道:「如今前面景陽岡上有只吊睛白額大蟲,晚了出來傷人,壞了三二十條大漢性命。

官司如今杖限獵戶擒捉發落。

岡子路口都有榜文;可教往來客人結伙成隊,於巳午未三個時辰過岡;其餘寅卯申酉戌亥六個時辰不許過岡。

更兼單身客人,務要等伴結伙而過。

這早晚正是未末申初時分,我見你走都不問人,枉送了自家性命。

不如就我此間歇了,等明日慢慢湊得三二十人,一齊好過岡子。」

武松聽了,笑道:「我是清河縣人氏,這條景陽岡上少也走過了一二十遭,幾時見說有大蟲,你休說這般鳥話來嚇我!——便有大蟲,我也不怕!」酒家道:「我是好意救你,你不信時,進來看官司榜文。」

武松道:「你鳥做聲!便真個有虎,老爺也不怕!你留我在家裡歇,莫不半夜三更,要謀我財,害我性命,卻把鳥大蟲諕嚇我?」

酒家道:「你看麼!我是一片好心,反做惡意,倒落得你恁地!你不信我時,請尊便自行!」一面說,一面搖著頭,自進店裡去了。

【夾批: 寫酒家色變如畫。

這武松提了哨棒,【夾批:哨棒九。

O提了哨棒,第三個身份。

】大著步,自過景陽岡來。

約行了四五里路,來到岡子下,見一大樹,刮去了皮,一片白,上寫兩行字。

武松也頗識幾字,抬頭看時,上面寫道:「近因景陽岡大蟲傷人,但有過往客商可於巳午未三個時辰結伙成隊過岡,請勿自誤。」

【夾批: 奇文。

】武松看了,笑道:「這是酒家詭詐,驚嚇那等客人,便去那廝家裡歇宿。

我卻怕甚麼鳥!」

橫拖著哨棒,【夾批:哨棒十。

O橫拖哨棒。

第四個身份。

】便上岡子來。

那時已有申牌時分,這輪紅日厭厭地相傍下山。

【夾批: 駭人之景。

】武松乘著酒興,只管走上岡子來。

走不到半里多路,見一個敗落的山神廟。

【夾批: 奇文。

O不因此廟,幾令榜文無可貼處。

】行到廟前,見這廟門上貼著一張印信榜文。

武松住了腳讀時,上面寫道:

陽谷縣示:為景陽岡上新有一隻大蟲傷害人命,見今杖限各鄉里正並獵戶人等行捕未獲。

如有過往客商人等,可於巳午未三個時辰結伴過岡;其餘時分,及單身客人,不許過岡,恐被傷害性命。

各宜知悉。

政和……年……月……日。

【夾批: 奇文。

武松讀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欲待轉身再回酒店裡來,【夾批: 有此一折,反越顯出武松神威。

不然,便是卒然不及迴避,僥倖得免虎口者矣。

】尋思道:「我回去時須吃他恥笑不是好漢,難以轉去。」

【夾批: 以性命與名譽對算,不亦異乎?】存想了一回,說道:「怕甚麼鳥!且只顧上去看怎地!」【夾批: 活寫出武松神威。

】武松正走,看看酒湧上來,【夾批:看他寫酒醉,有節有次。

】便把氈笠兒掀在脊樑上,【夾批: 冬天也,偏要寫得熱極,後到大蟲撲時,忽然驚出冷來,絕世妙手。

】將哨棒綰在肋下,【夾批: 哨棒十一。

O哨棒綰在肋下,第五個身份。

】一步步上那岡子來;回頭看這日色時,漸漸地墜下去了。

【夾批: 駭人之景。

O我當此時,便沒虎來,也要大哭。

】此時正是十月間天氣,日短夜長,容易得晚。

【夾批: 自注一句。

】武松自言自說道:「那得甚麼大蟲!人自怕了,不敢上山。」

【夾批: 又作一縱。

】武松走了一直,酒力發作,【夾批:醉。

】焦熱起來,【夾批: 熱。

】一隻手提哨棒,【夾批:哨棒十二。

O又提著哨棒,第六個身份。

】一隻手把胸膛前袒開,【夾批: 畫絕。

】踉踉蹌蹌,直奔過亂樹林來;【夾批:駭人之景,可知虎林。

】見一塊光撻撻大青石,【夾批: 奔過亂林,便應跳出虎來矣,卻偏又生出一塊青石,幾乎要睡。

使讀者急殺了,然後放出虎來,才子可恨如此。

】把那哨棒倚在一邊,【夾批: 哨棒倚在一邊,第七個身份。

O哨棒十三。

】放翻身體,卻待要睡,【夾批:驚死讀者。

】只見發起一陣狂風。

那一陣風過了,只聽得亂樹背後撲地一聲響,跳出一隻吊睛白額大蟲來。

【夾批: 出得有聲勢。

】武松見了,叫聲「阿呀」,從青石上翻將下來,【夾批: 有此一折,反越顯出武松神威。

不然,便是三家村中說子路,不近人情極矣。

】便拿那條哨棒在手裡,【夾批: 哨棒十四。

O拿著哨棒,第八個身份。

】閃在青石邊。

【夾批: 一閃。

O已下人是神人,虎是活虎,讀者須逐段定眼細看。

O我常思畫虎有處看,真虎無處看;真虎死有虎看,真虎活無處看;活虎正走,或猶偶得一看,活虎正搏人,是斷斷必無處得看者也。

乃今耐庵忽然以筆墨遊戲,畫出全副活虎搏人圖來。

今而後要看虎者,其盡到水滸傳中,景陽岡上,定睛飽看,又不吃驚,真乃此恩不小也。

O傳聞趙松雪好畫馬,晚更入妙,每欲構思,便於密室解衣踞地,先學為馬,然後命筆。

一日管夫人來,見趙宛然馬也。

今耐庵為此文,想亦復解衣踞地,作一撲、一掀、一翦勢耶?東坡畫雁詩云:野雁見人時,未起意先改。

君從何處看,得此無人態?我真不知耐庵何處有此一副虎食人方法在胸中也。

聖歎於三千年中,獨以才子許此一人,豈虛譽哉!】那大蟲又饑,又渴,把兩隻爪在地上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撲,從半空裡攛將下來。

【夾批: 虎。

】武松被那一驚,酒都作冷汗出了。

【夾批: 神妙之筆,燈下讀之,火光如豆,變成綠色。

】說時遲,那時快;武松見大蟲撲來,只一閃,閃在大蟲背後。

【夾批: 人。

O二閃。

】那大蟲背後看人最難,【夾批:百忙中自注一句。

】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將起來。

【夾批: 虎。

】武松只一閃,閃在一邊。

【夾批:人。

O三閃。

大蟲見掀他不著,吼一聲,卻似半天裡起個霹靂,振得那山岡也動,把這鐵棒也似虎尾倒豎起來只一翦。

【夾批: 虎。

】武松卻又閃在一邊。

【夾批:人。

O四閃。

】原來那大蟲拿人只是一撲,一掀,一翦;三般捉不著時,氣性先自沒了一半。

【夾批: 百忙中注一句。

O才子博物,定非亡言,只是無處印證。

O此段作一束,已上只用四閃法,已下放出氣力來。

】那大蟲又翦不著,再吼了一聲,一兜兜將回來。

【夾批: 虎。

】武松見那大蟲復翻身回來,雙手輪起哨棒,【夾批: 輪起哨棒,第九個身份。

O消棒十五。

】盡平生氣力,只一棒,從半空劈將下來。

【夾批: 人。

O此一劈誰不以為了卻大蟲矣,卻又變出怪事來。

】只聽得一聲響,簌簌地,將那樹連枝帶葉劈臉打將下來。

定睛看時,一棒劈不著大蟲,【夾批: 盡平生氣力矣,卻偏劈不著大蟲,嚇殺人句。

】原來打急了,正打在枯樹上,【夾批: 百忙中又注一句。

】把那條哨棒折做兩截,只拿得一半在手裡。

【夾批: 哨棒十六。

O半日勤寫哨棒,只道仗他打虎,到此忽然開除,令人瞠目噤口,不復敢讀下去。

O哨棒折了,方顯出徒手打虎異樣神威來,只是讀者心膽墮矣。

】那大蟲咆哮,性發起來,翻身又只一撲,撲將來。

【夾批: 虎。

】武松又只一跳,卻退了十步遠。

【夾批:人。

】那大蟲恰好把兩隻前爪搭在武松面前。

【夾批: 虎。

】武松將半截棒丟在一邊,【夾批:了卻哨棒。

O哨棒十七。

】兩隻手就勢把大蟲頂花皮胳嗒地揪住,一按按將下來。

【夾批: 人。

那隻大蟲急要掙扎,【夾批:虎。

】被武松盡力氣捺定,那裡肯放半點兒松寬。

【夾批: 人。

】武松把只腳望大蟲面門上、眼睛裡只顧亂踢。

【夾批: 腳踢妙絕,雙手放鬆不得也。

踢眼睛妙絕,別處須踢不入也。

】那大蟲咆哮起來,把身底下爬起兩堆黃泥做了一個土坑。

【夾批: 虎。

O耐庵售票員上得知踢虎者,必踢其眼,又何由得知虎被人踢,便爬起一個泥坑,皆未必然之文,又必定然之事,奇絕妙絕。

】武松把大蟲嘴直按下黃泥坑裡去。

【夾批: 人。

】那大蟲吃武松奈何得沒了些氣力。

【夾批:虎。

】武松把左手緊緊地揪住頂花皮,偷出右手來,提起鐵錘般大小拳頭,盡平生之力 ,只顧打。

【夾批:人。

】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蟲眼裡、口裡、鼻子裡、耳朵裡,都迸出鮮血來,更動彈不得,只剩口裡兀自氣喘。

【夾批: 虎。

】武松放了手來,松樹邊尋那打折的哨棒,拿在手裡;只怕大蟲不死,把棒橛又打了一回。

【夾批: 哨棒十八。

O哨棒餘波。

】眼見氣都沒了,方才丟了棒,【夾批: 哨棒此處畢。

】尋思道:「我就地拖得這死大蟲下岡子去?……」【夾批:第一念要提去,妙。

】就血泊裡雙手來提時,那裡提得動。

原來使盡了氣力,手腳都蘇軟了。

【夾批: 有此一折,便越顯出方才神威。

武松再來青石上坐了半歇,【夾批:寫出倦極,便越顯出方才神威,又收到青石,妙絕。

】尋思道:「天色看看黑了,儻或又跳出一隻大蟲來時,卻怎地鬥得他過?且掙扎下岡子去,明早卻來理會。」

【夾批: 特下此句,使下文來得突兀。

】就石頭邊尋了氈笠兒,【夾批: 叫聲阿呀,翻下青石來,一時手腳都慌了,不及知氈笠落在何處矣,寫得入神。

】轉過亂樹林邊,【夾批: 收到亂樹。

】一步步捱下岡子來。

走不到半里多路,只見枯草中又鑽出兩隻大蟲來。

【夾批:嚇殺,奇文。

】武松道:「阿呀!我今番罷了!」【夾批:嚇殺,奇文。

】只見那兩隻大蟲在黑影裡直立起來。

【夾批: 嚇殺,奇文。

】武松定睛看時,卻是兩個人,把虎皮縫作衣裳,緊緊繃在身上,手裡各拿著一條五股叉,【夾批:奇文。

】見了武松,吃一驚道:「你……你……你……吃了 (忽)(聿)心、豹子膽、獅子腿,膽倒包著身軀!如何敢獨自一個,昏黑將夜,又沒器械,走過岡子來!你……你……你……是人?是鬼?」

【夾批: 打虎既畢,卻於臘戶口中評之。

】武松道:「你兩個是甚麼人?」

那個人道:「我們是本處獵戶。」

武松道:「你們上嶺上來做甚麼?」

【夾批: 絕倒語。

O我上嶺來是打虎,你上嶺來卻做甚麼,妙絕。

】兩個獵戶失驚道:「你兀自不知哩!今景陽岡上有一隻極大的大蟲,夜夜出來傷人!只我們獵戶也折了七八個,過往客人不記其數,都被這畜生吃了!本縣知縣著落當鄉里正和我們獵戶人等捕捉。

那業畜勢大難近,【夾批: 可知一撲一掀一翦,乃是非常之事。

】誰敢向前!我們為他,正不知吃了多少限棒,只捉他不得!今夜又該我們兩個捕獵,和十數個鄉夫在此,上上下下放了窩弓藥箭等他,正在這裡埋伏,卻見你大剌剌地【夾批: 四字無心中寫出神威。

】從岡子上走將下來,我兩個吃了一驚。

你卻正是甚人?曾見大蟲麼?」

武松道:「我是清河縣人氏,姓武,排行第二。

【夾批: 百忙中帶定望哥一案,故處處下此四字。

】卻才岡子上亂樹林邊,正撞見那大蟲,被我一頓拳腳打死了。」

【夾批: 第一遍自敘。

】兩個獵戶聽得,癡呆了,說道:「怕沒這話?」

武松道:「你不信時,只看我身上兀自有血跡。」

【夾批: 可惜紅襖。

兩個道:「怎地打來?」

武松把那打大蟲的本事再說了一遍。

【夾批: 第二遍自敘。

O實是異常得意之事,不得不說了又說。

O我亦要說,可憐無甚說得出的事也。

】兩個獵戶聽了,又喜又驚,叫攏那十個鄉夫來。

只見這十個鄉夫都拿著鋼叉、踏一弩一、刀槍,隨即攏來。

武松問道:「他們眾人如何不隨你兩個上山?」

獵戶道:「便是那畜生利害,他們如何敢上來!」一夥十數個人都在面前。

兩個獵戶叫武松把打大蟲的事說向眾人。

【夾批: 第三遍自敘。

O叫武二說又妙,旁人且得意,何況自家。

】眾人都不肯信。

武松道:「你眾人不信時,我和你去看便了。」

眾人身邊都有火刀、火石,隨即發出火來,點起五七個火把。

【夾批: 好。

O如畫。

】眾人都跟著武松【夾批:四字如畫。

】一同再上岡子來,看見那大蟲做一堆兒死在那裡。

眾人見了大喜,先叫一個去報知本縣裡正並該管上戶。

這裡五七個鄉夫自把大蟲縛了,抬下岡子來。

到得嶺下,早有七八十人都哄將起來,先把死大蟲抬在前面,將一乘兜轎抬了武松,【夾批: 上文一個神人,一個活虎,盡力放對,到此虎也抬人也抬,讀之不覺失笑也。

】投本處一個上戶家來。

那上戶裡正都在莊前迎接。

把這大蟲扛到草廳上。

卻有本鄉上戶,【夾批: 是一色人。

】本鄉獵戶,【夾批:又是一色人。

】三二十人,都來相探武松。

眾人問道:「壯士高姓大名?貴鄉何處?」

武松道:「小人是此間鄰郡清河縣人氏。

姓武,名松,排行第二。

【夾批: 帶定。

】因從滄州回鄉來,昨晚在岡子那邊酒店吃得大醉了,【夾批: 王右軍云:夜來真大醉耶?】上岡子來,正撞見這畜生。」

【夾批:先說一句,下方省去。

】把那打虎的身份拳腳細說了一遍。

【夾批: 第四遍自敘。

】眾上戶道:「真乃英雄好漢!」眾獵戶先把野味將來與武松把杯。

【夾批: 一色人一色管待。

】武松因打大蟲困乏了,要睡。

【夾批: 有此一折,便越顯出武松真正神威。

】大戶便叫莊客打並客房,且教武松歇息。

到天明,上戶先使人去縣裡報知,一面合具虎床 ,安排端正,迎接縣裡去。

天明,武松起來,洗漱罷,眾多上戶牽一腔羊,挑一擔酒,【夾批:一色人一色管待。

】都在廳前伺候。

武松穿了衣裳,整頓巾幘,出到前面,與眾人相見。

眾上戶把盞,說道:「被這畜生正不知害了多少人性命,連累獵戶吃了幾頓限棒!今日幸得壯士來到,除了這個大害!第一,鄉中人民有福,第二,客侶通行,實出壯士之賜!」武松謝道:「非小子之能,托賴眾長上福蔭。」

眾人都來作賀。

吃了一早晨酒食,抬出大蟲,放在虎床 上。

眾鄉村上戶都把緞疋花紅來掛與武松。

武松有些行李包裹,寄在莊上。

【夾批: 細。

】一齊都出莊門前來。

早有陽谷縣知縣相公使人來接武松。

都相見了,叫四個莊客將乘涼轎來抬了武松,【夾批: 抬人。

】把那大蟲扛在前面,【夾批:抬虎。

】也掛著花紅緞疋,【夾批: 為之失笑。

】迎到陽谷縣裡來。

那陽谷縣人民聽得說一個壯士打死了景陽岡上大蟲,迎喝了來,皆出來看,哄動了那個縣治。

武松在轎上看時,【夾批: 閒筆都好。

】只見亞肩疊背,鬧鬧攘攘,屯街塞巷,都來看迎大蟲。

縣前衙門口,知縣已在廳上專等,武鬆下了轎。

扛著大蟲,都到廳前,放在甬道上。

知縣看了武松這般模樣,【夾批: 人。

】又見了這個老大錦毛大蟲,【夾批:虎。

】心中自忖道:「不是這個漢,【夾批: 人。

】怎地打得這個虎!」【夾批:虎。

】便喚武松上廳來。

武鬆去廳前聲了喏。

知縣問道:「你那打虎的壯士,你卻說怎生打了這個大蟲?」

武松就廳前將打虎的本事說了一遍。

【夾批: 第五遍自敘。

】廳上廳下眾多人等都驚得呆了。

知縣就廳上賜了幾杯酒,將出上戶湊的賞賜錢一千貫給與武松,武松稟道:「小人托賴相公的福蔭,偶然僥倖打死了這個大蟲,非小人之能,如何敢受賞賜。

小人聞知這眾獵戶因這個大蟲受了相公的責罰,何不就把這一千貫給散與眾人去用?」

【夾批: 極表武松神威。

O又遠遠先表武松無銀子。

】知縣道:「既是如此,任從壯士。」

【夾批: 四字待以殊禮。

武松就把這賞錢在廳上散與眾人,——獵戶。

知縣見他忠厚仁德,【夾批: 一篇打虎天搖地震文字,卻以忠厚仁德四字結之,此恐並非史遷所知也。

】有心要抬舉他,便道:「雖你原是清河縣人氏,與我這陽谷縣只在咫尺。

我今日就參你在本縣做個都頭,如何?」

武松跪謝道:「若蒙恩相抬舉,小人終身受賜。」

知縣隨即喚押司立了文案,當日便參武松做了步兵都頭。

眾上戶都來與武松作慶賀喜,連連吃了三五日酒。

武松自心中想道:「我本要回清河縣去看望哥哥,誰想倒來做了陽谷縣都頭。」

自此上官見愛,鄉里聞名。

【眉批: 所寄行李包裹不見送來。

又過了三二日,那一日,武松走出縣前來閒玩,只聽得背後一個人叫聲:「武都頭,你今日發跡了,如何不看覷我則個?」

【夾批: 誰耶?】武松回頭來看了,叫聲:「阿呀!【夾批: 阿呀者,驚心動膽之一聲 。

篇中截止松凡叫三個阿呀,一是青石上陡然見虎,一是下岡時誤認獵戶是虎,一是縣前撞見此人也。

入後回說出其姓名,方顯武松真有大過人者,今且留之。

】你如何卻在這裡?」

不是武松見了這個人,有分教:陽谷縣中,一屍一橫血染;直教:

鋼刀響處人頭滾,寶劍揮時熱血流。

畢竟叫喚武都頭的正是甚人,且聽下回分解。

分類:四大文學名著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金聖歎評水滸
讀第五才子書法楔子 張天師祈禳瘟疫 洪太尉誤走妖魔第一回 王教頭私走延安府 九紋龍大鬧史家村第二回 史大郎夜走華陰縣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第三回 趙員外重修文殊院 魯智深大鬧五台山第四回 小霸王醉入銷金帳 花和尚大鬧桃花村第五回 九紋龍翦徑赤松林 魯智深火燒瓦官寺第六回 花和尚倒拔垂楊柳 豹子頭誤入白虎堂第七回 林教頭刺配滄州道 魯智深大鬧野豬林第八回 柴進門招天下客 林沖棒打洪教頭第九回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 陸虞候火燒草料場第十回 朱貴水亭施號箭 林沖雪夜上梁山第十一回 梁山泊林衝落草 汴京城楊志賣刀第十二回 青面獸北京斗武 急先鋒東郭爭功第十三回 赤髮鬼醉臥靈官殿 晁天王認義東溪村第十四回 吳學究說三阮撞籌 公孫勝應七星聚義第十五回 楊志押送金銀擔 吳用智取生辰綱第十六回 花和尚單打二龍山 青面獸雙奪寶珠寺第十七回 美髯公智穩插翅虎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第十八回 林沖水寨大並火 晁蓋梁山小奪泊第十九回 梁山泊義士尊晁蓋 鄆城縣月夜走劉唐第二十回 虔婆醉打唐牛兒 宋江怒殺閻婆惜第二十一回 閻婆大鬧鄆城縣 朱仝義釋宋公明第二十二回 橫海郡柴進留賓 景陽岡武松打虎第二十三回 王婆貪賄說風情 鄆哥不忿鬧茶肆第二十四回 王婆計啜西門慶 淫婦藥鴆武大郎第二十五回 偷骨殖何九送喪 供人頭武二設祭第二十六回 母夜叉孟州道賣人肉 武都頭十字坡遇張青第二十七回 武松威震平安寨 施恩義奪快活林第二十八回 施恩重霸孟州道 武松醉打蔣門神第二十九回 施恩三入死囚牢 武松大鬧飛雲浦第三十回 張都監血濺鴛鴦樓 武行者夜走蜈蚣嶺第三十一回 武行者醉打孔亮 錦毛虎義釋宋江第三十二回 宋江夜看小鰲山 花榮大鬧清風寨第三十三回 鎮三山大鬧青州道 霹靂火夜走瓦礫場第三十四回 石將軍村店寄書 小李廣梁山射雁第三十五回 梁山泊吳用舉戴宗 揭陽嶺宋江逢李俊第三十六回 沒遮攔追趕及時雨 船火兒夜鬧潯陽江第三十七回 及時雨會神行太保 黑旋風展浪裡白條第三十八回 潯陽樓宋江吟反詩 梁山泊戴宗傳假信第三十九回 梁山泊好漢劫法場 白龍廟英雄小聚義第四十回 宋江智取無為軍 張順活捉黃文炳第四十一回 還道村受三卷天書 宋公明遇九天玄女第四十二回 假李逵剪徑劫單身 黑旋風沂嶺殺四虎第四十三回 錦豹子小徑逢戴宗 病關索長街遇石秀第四十四回 楊雄醉罵潘巧雲 石秀智殺裴如海第四十五回 病關索大翠屏山 拚命三火燒祝家店第四十六回 撲天雕兩修生死書 宋公明一打祝家莊第四十七回 一丈青單捉王矮虎 宋公明二打祝家莊第四十八回 解珍解寶雙越獄 孫立孫新大劫牢第四十九回 吳學究雙掌連環計 宋公明三打祝家莊第五十回 插翅虎枷打白秀英 美髯公誤失小衙內第五十一回 李逵打死殷天賜 柴進失陷高唐州第五十二回 戴宗二取公孫勝 李逵獨劈羅真人第五十三回 入雲龍鬥法破高廉 黑旋風下井救柴進第五十四回 高太尉大興三路兵 呼延灼擺佈連環馬第五十五回 吳用使時遷偷甲 湯隆賺徐寧上山第五十六回 徐寧教使鉤鐮槍 宋江大破連環馬第五十七回 三山聚義打青州 眾虎同心歸水泊第五十八回 吳用賺金鈴吊掛 宋江鬧西嶽華山第五十九回 公孫勝芒碭山降魔 晁天王曾頭市中箭第六十回 吳用智賺玉麒麟 張順夜鬧金沙渡第六十一回 放冷箭燕青救主 劫法場石秀跳樓第六十二回 宋江兵打大名城 關勝議取梁山泊第六十三回 呼延灼月夜賺關勝 宋公明雪天擒索超第六十四回 托塔天王夢中顯聖 浪裡白條水上報冤第六十五回 時遷火燒翠雲樓 吳用智取大名府第六十六回 宋江賞馬步三軍 關勝降水火二將第六十七回 宋公明夜打曾頭市 盧俊義活捉史文恭第六十八回 東平府誤陷九紋龍 宋公明義釋雙槍將第六十九回 沒羽箭飛石打英雄 宋公明棄糧擒壯士第七十回 忠義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驚惡夢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