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聖歎評水滸》第五十九回 公孫勝芒碭山降魔 晁天王曾頭市中箭:晁蓋欲打高唐州,則宋一江一 又勸:哥哥山寨之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金聖歎評水滸》第五十九回 公孫勝芒碭山降魔 晁天王曾頭市中箭

金聖歎評水滸

第五十九回 公孫勝芒碭山降魔 晁天王曾頭市中箭

【總批 :讀《水滸》俗本至此處,為之索然意盡;及見古本,始渭然而歎:嗚呼妙哉!文至此乎!夫晁蓋欲打祝家莊,則宋一江一 勸:哥哥山寨之主,不可輕動也。

晁蓋欲打高唐州,則宋一江一 又勸:哥哥山寨之主,不可輕動也。

晁蓋欲打青州,則又勸:哥哥山寨之主,不可輕動。

欲打華州,則又勸:哥哥山寨之主,不可輕動也。

何獨至於打曾頭市,而宋一江一 默未嘗發一言?宋一江一 默未嘗發一言,而晁蓋亦遂死於是役。

今我即不能知其事之如何,然而君子觀其書法,推其情狀,引許世子不嘗藥之經以斷斯獄,蓋宋一江一 弒晁蓋之一筆為決不可宥也。

此非謂史文恭之箭,乃真出於宋一江一 之手也;亦非謂宋一江一 明知曾頭市之五虎能死晁蓋,而坐不救援也。

夫今日之晁蓋之死,即誠非宋一江一 所料,然而宋一江一 之以晁蓋之死為利,則固非一日之心矣。

吾於何知之?於晁蓋之每欲下山,宋一江一 必勸知之。

夫宋一江一 之必不許晁蓋下山者,不欲令晁蓋能有山寨也,又不欲令眾人尚有晁蓋也。

夫不欲令晁蓋能有山寨,則是山寨誠得一旦而無晁蓋,是宋一江一 之所大快也。

又不欲令眾人尚有晁蓋,則夫晁蓋雖未死於史文恭之箭,而已死於廳上廳下眾人之心非一日也。

如是而晁蓋今日之死於史文恭,是特晁益之餘矣。

若夫晁蓋之死,固已甚久甚久也。

如是而晁蓋至而若驚,晁蓋死而若驚,其惟史文恭之與曾氏五虎有之;若夫宋一江一 之心,固晁蓋去而夷然,晁蓋死而夷然也。

故於打祝家則勸,打高唐則勸,打青州則勸,打華州則勸,則可知其打曾頭市之必勸也。

然而作者於前之勸則如不勝書,於後之勸則直削之者,書之以著其惡,削之以定其罪也。

嗚呼!以稗官而幾欲上與《陽秋》分席,詎不奇絕?然不得古本,吾亦何由得知作者之筆法如是哉!

通篇皆用深文曲筆,以深明宋一江一 之弒晁蓋。

如風吹旗折,吳用獨諫,一也;戴宗私探,匿其回報,二也;五將死救,余各自顧,三也;主軍星殞,眾人不還,四也;守定啼哭,不商療治,五也;晁蓋遺誓,先云「莫怪」,六也;驟攝大位,布令詳明,七也;拘牽喪制,不即報仇,八也;大怨未修,逢憎閒話,九也;置死天王,急生麒麟,十也。

第二回寫少華山,第四回寫桃花山,第十六回寫二龍山,第三十一回寫白虎山,至上篇而一齊挽結,真可謂奇絕之筆。

然而吾嫌其同。

何謂同?同於前若布棋,後若棋劫也。

及讀此篇,而忽然添出混世魔王一段,曾未嘗有。

突如其來得此一虛,四實皆活。

夫而後知文章真有相救之法也。

話說公孫勝對宋一江一 、吳用,獻出那個陣圖,【夾批: 問曰:何不出自吳用?答曰:上金鈴吊掛,既已全出吳用,此處例應獨出公孫,不得吳用太熱,公孫太冷也。

】道:「是漢末三分諸葛孔明擺石為陣之法:四面八方,分八八六十四隊,中間大將居之;其像四頭八尾,左旋右轉,按天地風雲之機,龍一虎鳥蛇之狀;待他下山衝入陣來,兩軍齊開,有如伺候;等他一入陣,只看七星號帶起處,把陣變為長蛇之勢。

貧道作起道法,教這三人在陣中,前後無路,左右無門。

卻於坎地上掘一陷坑,直逼此三人到於那裡。

兩邊埋伏下撓釣手,準備捉將。」

宋一江一 聽了大喜,便傳將令,叫大小將校依令而行。

再用八員猛將守陣。

那八員:呼延灼、朱同、花榮、徐寧、穆弘、孫立、史進、黃信。

卻教柴進、呂方、郭盛,權攝中軍。

宋一江一 、吳用、公孫勝帶領陳達麾旗。

叫朱武指引五個軍士在近山高坡上看對陣報事。

是日已牌時分,眾軍近山擺開陣勢,搖旗擂鼓搦戰。

只見芒碭山下有三二十面鑼聲震地價響;三個頭領一齊來到山下,便將三千餘人擺開:左右兩邊,項充、李袞;中間擁出那個混世魔王樊瑞,騎一匹黑馬,立於陣前。

那樊瑞雖會使些妖法,卻不識陣勢;【夾批: 須知此語,正是反顯公孫,非蔑樊瑞也。

】看了宋一江一 軍馬,四面八方,一團一 一團一 密密,心中暗喜道:「你若擺陣,中我計了!」分付項充、李袞:「若見風起,你兩個便引五百滾刀手殺入陣去。」

項充李袞得令,各執定蠻牌,挺著標槍飛劍,只等樊瑞作用。

只見樊瑞立在馬上,左手挽定流星銅錘,右手仗著混世魔王寶劍,口中唸唸有詞,喝聲道:「疾!」卻早狂風四起,飛沙走石;天昏地暗,日色無光。

項充、李袞吶喊聲,帶了五百滾刀手殺將過去。

宋一江一 軍馬見殺將過來,便分開做兩下。

【夾批: 寫得八陣圖出,真是妙筆。

】項充、李袞一攪入陣,兩下裡強弓硬一弩一射住,來人只帶得四五十人入來,其餘的回本陣去了。

【夾批: 寫得八陣圖出。

】宋一江一 望見項充、李袞已入陣裡,便叫陳達把七星號旗只一招,那座陣勢,紛紛滾滾,變作長蛇之陣。

【夾批: 寫得八陣圖出。

】項充 、李袞正在陣裡,東趕西走,左盤右轉,尋路不見。

高坡上朱武把小旗在那裡指引:他兩個投東,朱武便望東指;【夾批: 寫得好。

】若是投西,便望西指。

【夾批:寫得好。

】原來公孫勝在高處看了,已先拔出那松文古定劍來,口中念動咒語,喝聲道:「疾!」便藉著那風,盡隨著項充,李袞腳邊亂卷。

【夾批: 便借那風四字,讀之絕倒。

O古有諸葛借風,不如公孫借風之更奇也。

O如此寫公孫道法,真乃脫盡牛鬼蛇神,別成幽溪小洞矣。

】兩個在陣中,只見天昏地暗,日色無光,【夾批: 即前八字絕倒。

】四邊並不見一個軍馬,一望都是黑氣,【夾批: 此句寫此軍。

】後面跟的都不見了。

項充、李袞心慌起來,只要奪路出陣,百般地尋歸路處。

【夾批: 寫出八陣圖來。

】正走之間,忽然雷震一聲,兩個在陣叫苦不迭,一齊躂了雙足,翻觔斗跌下陷馬坑裡去。

【夾批: 妙絕。

O凡前文寫得極難,皆倒襯後文甚易也。

莊子曰:每至於族,見其難為,然後奏刀砉然,如土委地。

蓋行文之樂,正莫樂於此也,豈其揚公孫,抑史進哉!】兩邊撓釣手,早把兩個搭將起來,便把麻繩綁縛了,解上山坡請功。

宋一江一 把鞭梢一指,三軍一齊掩殺過去。

樊瑞引軍馬奔走上山,三千人馬,折其大半。

宋一江一 收軍,眾頭領都在帳前坐下。

軍健早解項充、李袞,到於麾下。

宋一江一 見了,忙叫解了繩索,親自把盞,說道:「二位壯士,其實休怪;臨敵之際,不如此不得。

小可宋一江一 久聞三位壯士大名,欲來拜請上山,同聚大義;蓋因不得其便,因此錯過。

倘若不棄,同歸山寨,不勝萬幸。」

兩個聽了,拜伏在地,道:「久聞及時雨大名,只是小弟等無緣,不曾拜識。

原來兄長果有大義!我等兩個不識好人,要與天地相拗;【夾批: 奇崛之句,寫來活是使蠻牌人聲口。

】今日既被擒獲,萬死尚輕,反以禮待。

若蒙不殺,誓當效死報答大恩。

樊瑞那人,無我兩個,如何行得?義士頭領,若肯放我們一個回去,【夾批: 好。

】就說樊瑞來投拜,不知頭領尊意如何?」

宋一江一 便道:「壯士不必留一人在此為當。

便請兩個回貴寨。

宋一江一 來日專候佳音。」

【夾批:寫宋一江一 權術過人處,真是非常之才。

】兩個拜謝道:「真乃大丈夫!若是樊瑞不從投降,我等擒來,奉獻頭領麾下。」

【夾批: 便活是使蠻牌人聲口。

】宋一江一 聽說大喜,請入中軍,待了酒食,【夾批: 看他盡放回去,又有盡放回去之法,寫得權術非常。

O一也。

】換了兩套新衣,【夾批:二也。

】取兩匹好馬,【夾批: 三也。

】呼小嘍囉拿了槍牌,【夾批:四也。

】親送二人下坡回寨。

【夾批: 五也。

O便過諸葛七縱一等也。

O因明用八陣,便又暗用借風七縱一事以陪之,耐庵文心之巧如此。

兩個於路,在馬上感恩不盡;來到芒碭山下,小嘍囉見了大驚,接上山寨。

樊瑞問兩個來意如何。

項充、李袞道:「我逆天之人。

合該萬死!」【夾批: 句句活是使蠻牌人聲口。

】樊瑞道:「兄弟,如何說這話?」

兩個便把宋一江一 如此義氣說了一遍。

樊瑞道:「既然宋公明如此大義,我等不可逆天,【夾批: 是一家之言。

】來早都下山投拜。」

兩個道:「我們也為如此而來。」

【夾批: 用項充、李袞相說,竟出樊瑞自家主意,好。

】當夜把寨內收拾已了,次日天曉,三個一齊下山,直到宋一江一 寨前,拜伏在地。

宋一江一 扶起三人,請入帳中坐定。

三個見了宋一江一 ,沒半點相疑,彼此傾心吐膽,訴說平生之事。

【夾批: 極表三人。

】三人拜請眾頭領都到芒碭山寨中,殺牛宰馬,管待宋公明等眾多頭領,一面賞勞三軍。

飲宴已罷,樊瑞就拜公孫勝為師。

宋一江一 立主教公孫勝傳授「五雷天心正法」與樊瑞。

樊瑞大喜,【夾批: 綰結妙絕,只在篇中,又出篇外,才子之才如此。

】數日之間,牽牛拽馬,捲了山寨錢糧,馱了行李,收聚人馬,燒燬了寨柵,【夾批: 又結一處。

O前三處實,此一處虛。

有三處實,正不可無一處虛也。

】跟宋一江一 等班師回梁山泊,於路無話。

宋一江一 同眾好漢軍馬已到梁山泊邊,卻欲過渡;只見蘆葦岸邊大路上一個大漢望著宋一江一 便拜。

【夾批: 奇文妙接。

】慌忙下馬扶住,問道:「足下姓甚名誰?何處人氏?」

那漢答道:「小人姓段,雙名景住。

人見小人赤髮黃須,都喚小人為金毛犬。

祖貫是涿州人氏。

生平只靠去北邊地面盜馬。

今春去到槍竿嶺北邊,盜得一匹好馬,雪練也似價白,渾身並無一根雜毛。

頭至尾,長一丈,蹄至脊,高八尺。

那馬一日能行千里,北方有名,喚做『照夜玉獅子馬』,乃是大金王子騎坐的,【夾批: 文情由前踢雪騅生來,馬名照後玉麒麟立出,前映後帶,絕世奇文。

】放在槍竿嶺下,被小人盜得來。

江湖上只聞及時雨大名,無路可見,欲將此馬前來進獻與頭領,權表我進身之意。

不期來到凌州西南上曾頭市過,被那曾家五虎奪去了。

小人稱說梁山泊宋公明的,不想那廝多有污穢的言語,小人不敢盡說。

【夾批: 且復收口作一頓跌,文有步驟。

】逃走得脫,特來告知。」

宋一江一 看這人時,雖是黃發捲鬚,卻也一表非俗。

心中暗喜,便道:「既然如此,且回到山寨裡商議。」

帶了段景住,一同都下船,到金沙灘上岸。

晁天王並眾頭領接到聚義廳上。

宋一江一 教樊瑞 、項充、李袞和眾頭領相見。

段景住一同都參拜了。

打起聒聽鼓來,且做慶賀筵席。

宋一江一 見山寨連添了許多人馬,四方豪傑望風而來,因此叫李雲、陶宗旺監工,添造房屋並四邊寨柵。

【夾批: 又作一小發放。

】段景住又說起那匹馬的好馬,宋一江一 叫神行太保戴宗去曾頭市探聽那匹馬的下落。

戴宗去了四五日,回來對眾頭領說道:「這個曾頭市上共有三千餘家。

內有一家喚做曾家府。

這老子原是大金國人,名為曾長者,生下五個孩兒,號為曾家五虎:大的兒子喚做曾塗,第二個喚做曾密,第三個喚做曾索,第四個喚做曾魁,第五個喚做曾升,又有一個教師史文恭,一個副教師蘇定。

去那曾頭市上,聚集著五七千人馬,紮下寨柵,造下五十餘輛陷車,發願要與我們勢不兩立,定要捉盡我山寨中頭領,做個對頭。

那匹千里玉獅馬見今與教師史文恭騎坐。

更有一般堪恨那廝之處,杜撰幾句言語,教市上小兒們都唱道:

搖動鐵鐶鈴,神鬼盡皆驚。

鐵車並鐵鎖,上下有尖釘。

掃蕩梁山清水泊,剿除晁蓋上東京!生擒及時雨,活捉智多星!曾家生五虎!天下盡聞名!

「沒一個不唱,真是令人忍耐不得!」【夾批: 曾頭市寫得又有一樣出色處,真乃風雲海獄之才。

O要知因偷馬引出曾家五虎,亦與上文因偷雞引出祝氏三雄,特特相犯,以顯筆力。

】晁蓋聽罷,心中大怒道:「這畜生怎敢如此無禮!我須親自走一遭!不捉得這畜生,誓不回山!我只點五千人馬,啟請二十個頭領相助下山;其餘都和宋公明保守山寨。」

當日晁蓋便點林沖、【夾批:特點林沖第一,章法奇絕人。

】呼延灼、徐寧、穆弘、張橫、楊雄、石秀、孫立、黃信、燕順、一鄧一 飛、歐鵬、劉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白勝、杜遷、宋萬:【夾批: 點至後半,忽然是最初小奪泊人,章法奇絕人。

】共是二十個領,部領三軍人馬下山。

宋一江一 與吳用,公孫策眾頭領就山下金沙灘餞行。

【夾批: 上文若干篇,每動大軍,便書晁蓋要行,宋一江一 力勸。

獨此行宋一江一 不勸,而晁蓋亦遂以死。

深文曲筆,讀之不寒而慄。

O俗本妄添處,古本悉無,故知古本之可寶也。

】飲酒之間,忽起一陣狂風,正把晁蓋新制的認軍旗半腰吹折。

眾人見了,盡皆失色。

【夾批: 大書眾人失色,以見宋一江一 不失色也。

不然者,何不書宋一江一 等眾人五字耶?】吳學究諫道:【夾批: 又大書吳用諫,以見宋一江一 不諫,深文曲筆,遂與陽秋無異。

】「哥哥方才出軍,風吹折認旗,於軍不利。

不若停待幾日,卻去和那廝理會。」

晁蓋道:「天地風雲,何足為怪?趁此春暖之時,不去拿他,直待養成那廝氣勢,卻去進兵,那時遲了。

你且休阻我;遮莫怎地,要去走一遭!」吳用一個那裡彆拗得住,【夾批: 句句深著宋一江一 之罪,深文曲筆。

】晁蓋引兵渡水去了。

宋一江一 回到山寨,密叫戴宗下山去探聽消息。

【夾批: 此語後無下落,非耐庵漏失,正故為此深文曲筆,以明曾市之敗,非宋一江一 所不料,而絕不聞有救緩之意,以深著其罪也O驟讀之,極似寫宋一江一 好;細讀之,始知正是寫宋一江一 罪。

文章之妙,都在無字句處,安望世人讀而知之!】

且說晁蓋領著五千人馬二十個頭領來到曾頭市相近,對面下了寨柵。

次日,先引眾頭領上馬去看曾頭市。

眾多好漢立馬正看之間,只見柳林中飛出一彪人馬來,約有七八百人。

當先一個好漢,便是曾家第四子曾魁,高聲喝道:「你等梁山泊反國草寇!我正要來拿你解官請賞,原來天賜其便!還不下馬受縛,更待何時!」晁蓋大怒,回頭一看,早有一將出馬去戰曾魁。

那人是梁山初結義的好漢豹子頭林沖。

【夾批: 特於此處大書林沖本色,以為一篇眼目。

】兩個一交一 馬,鬥了二十餘合,曾魁料道斗林衝不過,掣槍回馬,便往柳林中走,林沖勒馬不趕。

【夾批: 此篇於戰處只略寫,意只重在晁、宋之間耳。

】晁蓋引轉軍馬回寨,商議打曾頭市之策。

林沖道:「來日直去市口搦戰,就看虛實如何,再作商議。」

次日平明,引領五千人馬向曾頭市口平川曠野之地列成陣勢,擂鼓吶喊。

曾頭市上炮聲響處,大隊人馬出來,一字兒擺著七個好漢:中間便是都教師史文恭;上首副教師蘇定,下首便是曾家長子曾塗;左邊曾密 、曾魁;右邊曾升、曾索:——都是全身披掛。

教師史文恭彎弓插箭,【夾批:照後箭。

】坐下那四便是千里玉獅子馬,【夾批: 照前馬。

】手裡使一枝方天畫戟。

三通鼓罷,只見曾家陣裡推出數輛陷車,放在陣前,【夾批: 曾頭市寫得又有一樣出色。

】曾塗指著對陣,罵道:「反國草賊,見我陷車麼?我曾家府裡殺你死的,不算好漢!我一個個直要捉你活的,裝載陷車裡解下東京,方顯是五虎手段!你們趁早納降,還有商議!」眾將一發掩殺過去,兩軍混戰,曾家軍馬一步步退入退村裡。

林沖 、呼延灼,東西趕殺,卻見路途不好,急退回收兵。

【夾批: 本日戰處只略寫,卻取次日失事先一勾染出來,用筆妙甚。

】當日兩邊各折了些人馬。

晁蓋回到寨中,心中甚憂。

【夾批: 一句引。

】眾將勸道:「哥哥且寬心,休得愁悶,有傷貴體。

往常宋公明哥哥出軍,亦曾失利,好歹得勝回寨。

今日混戰,各折了些軍馬,又不曾輸了與他,何須憂悶?」

晁蓋只是鬱鬱不樂。

【夾批: 又一句引。

一連三日搦戰,曾頭市並不曾見一個。

第四日,忽有兩個僧人直到晁蓋寨裡投拜。

【夾批:寫得突兀。

】軍人引到中軍帳前,兩僧人跪下告道:「小僧是曾頭市上東邊法華寺裡監寺僧人;今被曾家五虎不時常來本寺作踐囉皂,索要金銀財無所不至!小僧盡知他的備細出沒去處,只今特來拜請頭領入去劫寨。

剿除了他時,當坊有幸!」晁蓋見說大喜,便請兩個僧人坐了,置酒相待。

獨有林沖諫道:【夾批: 一路詳寫林沖獨諫,以惡宋一江一 之居然不來,深文曲筆,都要細看。

】「哥哥休得聽信,其中莫非有詐。」

晁蓋道:「他兩個出家人,怎肯妄語?【夾批: 輕輕便說出三個原故,明足拒諫之人,每每如此。

O一。

】我梁山泊久行仁義之道,所過之處並不擾民;他兩個與我何仇,卻來掇賺?【夾批: 二。

】況兼曾家未必贏得我們大軍,何故相疑?【夾批:三。

】兄弟休生疑心,誤了大事。

我今晚自去走一遭。」

林沖苦諫,道:「哥哥必要去時,林沖分一半人馬去劫寨,哥哥只在外面接應。」

【夾批: 極寫林沖,總是反刺宋一江一 ,妙極。

】晁蓋道:「我不自去,誰肯向前?【夾批: 前寫宋一江一 下山,一時廳上廳下一齊願去,何至令晁蓋作如許語?深文曲筆,處處有刺。

】你卻留一半軍馬在外接應。」

林沖道:「哥哥帶誰人去?」

晁蓋道:「點十個頭領分二千五百人馬入去。」

十個頭領是:劉唐、呼延灼、阮小二、歐鵬、阮小五、燕順、阮小七、杜遷、白勝、宋萬。

【夾批: 寫十將,亦復間列成文,章法奇絕人。

當晚造飯吃了,馬摘鈴,軍銜枚,夜色將黑,便悄悄地跟了兩個僧人直奔法華寺來。

晁蓋看時,卻是一座古寺。

晁蓋下馬,入到寺內,見沒僧眾,問那兩個僧人道:「怎地這個大寺院沒一個和尚?」

僧人道:「便是曾家畜生薅惱,不得已,各自歸俗去了;只有長老並幾個侍者,自在塔院裡居住。

頭領暫且屯住了人馬,等更深些,小僧直引到那廝寨裡。」

晁蓋道:「他的寨在那裡?」

和尚道:「他有四個寨柵,只是北寨裡便是曾家兄弟屯軍之處。

若只打那個寨子時,這三個寨便罷了。」

晁蓋道:「那個時分可去?」

和尚道:「如今只是二更天氣,且待三更時分,他無準備。」

初時聽得曾頭市上時,整整齊齊打更鼓響;又聽了半個更次,絕不聞更點之一聲 。

【夾批: 只略寫。

】僧人道:「這廝想是都睡了。

如今可去。

僧人當先引路。」

晁蓋帶同諸將上馬,領兵離了法華寺,跟著便走。

行不到五里多路,黑影處不見了兩個僧人,【夾批: 來得突兀,去得突兀。

】前軍不敢行動;看四處時,又且路徑甚雜,都不見有人家。

軍士卻慌起來,報與晁蓋知道。

呼延灼便叫急回舊路。

走不到百十步,只見四下裡金鼓齋鳴,喊聲震地,一望都是火把。

晁蓋眾將引軍奪路而走,才轉得兩個彎,撞見一彪軍馬,當頭亂箭射將來,撲的一箭,正中晁蓋臉上,【夾批: 亦只略寫。

】倒撞下馬來;卻得三阮,劉唐,白勝——五個頭領——死並將去,救得晁蓋上馬,殺出村中來。

【夾批: 十個人入去,卻偏是五個初聚義人死救出來,生死患難之際,令人酸淚迸下。

O單寫初聚義五人死救晁蓋,便顯出滿山人無不心在宋一江一 ,而視

晁蓋如無也。

深又曲筆,妙不可言。

】村口林沖等引軍接應。

剛才敵得個住。

兩軍混戰,直殺到天明,各自歸寨。

林衝回來點軍時,三阮、宋萬、杜遷,只逃得自家性命;【夾批: 只逃自家性命者,蓋言不及顧晁蓋也,妙絕。

】帶去二千五百人馬止剩得一千二三百人,虧得跟著呼延灼的,都回到寨中。

【夾批: 一千二三百人虧呼延者,蓋言晁蓋不虧呼延也,妙筆。

】眾頭領且來看晁蓋時,那枝箭正射在面頰上;急拔得箭出,血暈倒了;看那箭時,上有「史文恭」字。

【夾批: 寫得精神。

】林沖叫取金瘡藥敷貼上。

原來卻是一枝藥箭。

晁蓋中了箭毒,已自言語不得。

林沖叫扶上車子,【夾批: 極寫林沖一交一 情,以深惡宋一江一 ;又令火併一篇,有起有結,章法奇絕人。

】便差劉唐、三阮,杜遷、宋萬,先送回山寨。

【夾批: 差六人,章法奇絕人。

讀之,令人忽然想到初火併時,不勝風景不殊之痛。

O古本之妙如此,而俗本盡訛,故知古本可寶也。

】其餘十四個頭領在寨中商議:「今番晁天王哥哥下山來,不想遭這一場,正應了風折認旗之兆。

我等極該收兵,一齊回去。

但是必須等公明哥哥將令下來,方可回軍,【夾批: 但知生宋一江一 ,不顧死晁蓋,深文曲筆,直寫出宋一江一 平日使眾人視晁蓋如無也。

】豈可半途撇了曾頭市自去?」

【夾批: 書不撇曾市,以見撇晁蓋也,妙絕。

】當是晚二更時分,天色微明,十四個頭領都在寨中嗟咨不安,進退無措,【夾批: 得此語,便令其罪悉歸宋一江一 ,妙絕。

】忽聽伏路小校慌急來報:「前面四五路軍馬殺來,火把不計其數!」林沖聽了,一齊上馬。

三面上山,火把齊明,照見如同白日,四下裡吶喊到寨前。

林沖領了眾頭領,不去抵敵,拔寨都起,回馬便走。

【夾批: 上文等宋一江一 將令,只是借此一筆,以著宋一江一 之惡耳。

其文既見,便可脫換而去,若必真等將令,又是死板文字也。

】曾家軍馬背後卷殺將來。

兩軍且戰且走。

走過了五六十里,方才得脫;計點人兵,又折了五七百人;大敗虧輸,急取舊路,望梁山泊回來。

眾頭領回到水滸寨上山,都來看視晁頭領時,已自水米不能入口,飲食不進,渾身虛腫。

宋一江一 守定在床 前蹄哭,【夾批: 俗士讀之,便謂宋一江一 好,不知正極寫宋一江一 之詐也。

O哭亦何罪?但通長讀之,殊復不堪耳。

我生生世世,不願見此等人。

】眾頭領都守在帳前看視。

【夾批: 宋一江一 獨哭,難乎其為下也;眾人不哭,難乎其為上也。

獨哭,宋一江一 今日之惡也;不哭,宋一江一 平日之惡也。

】當日夜至三更,晁蓋身體沉重,轉頭看著宋一江一 ,囑咐道:「賢弟莫怪我說:若那個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

【夾批: 一路寫宋一江一 之於晁蓋一位,可謂虎視耽耽;至是晁蓋將死,卻忽然生出一難,筆力險怪不可言。

O莫怪我說,妙絕。

】言罷,便瞑目而死。

眾頭領都聽了晁蓋遺囑。

【夾批:筆法。

宋一江一 見晁蓋已死,【夾批:字法。

O已死者,惟日望之之辭。

】放聲大哭,如喪考妣。

【夾批: 獨寫宋一江一 哭,俗士以為好。

O特寫宋一江一 如喪考妣四字,以表其哭之不倫,妙絕。

】眾頭領扶策宋一江一 出來主事。

吳用,公孫勝勸道:「哥哥且省煩惱;生死人之分定,何故痛傷?且請理會大事。」

宋一江一 哭罷,便教把香湯浴了一屍一首,裝殮衣服巾幘,停在聚義廳上。

眾頭領都來舉哀祭祀。

一面合造內棺外槨,選了吉時,盛放在正廳上,建起靈幃,中間設個神主,上寫道:「梁山泊主天王晁公神主。」

山寨中頭領,自宋公明以下,都帶重孝;小頭目並眾小嘍囉亦帶孝頭巾。

林沖卻把枝誓箭,就供養在靈前。

【夾批: 筆法。

O山寨定鼎之功,實惟武師始終以之,章法奇絕人。

O眾人聽遺囑,林沖供誓箭,皆特寫晁蓋死後宋一江一 又不如意,便生出許多文情來。

】寨內揚起長幡,請附近寺阮僧眾上山做功德,追薦晁天王。

【夾批: 雖必有之事,然亦前映法華僧人,後引大圓和尚。

】宋一江一 每日領眾舉哀,無心管理山寨事務。

林沖與吳用,公孫勝並眾頭領商議立宋公明為梁山泊主,諸人拱聽號令。

【夾批: 首書林沖,筆法。

次日清晨,香花燈燭,林沖為首,【夾批:筆法。

】與眾等請出宋公明在聚義廳上坐定。

林衝開話道:【夾批:林沖一段是義。

】「哥哥聽稟:國一日不可無君,家一日不可無主。

晁頭領是歸天去了,山寨中事業,豈可無主?四海之內,皆聞哥哥大名;來日吉日良辰,請哥哥為山寨之主,諸人拱聽號令。」

【夾批: 再提此句,以顯下文宋一江一 之有號令也。

】宋一江一 道:「晁天王臨死時囑咐:『如有人捉得史文恭者,便立為梁山泊主。

』此話眾頭領皆知。

【夾批: 一礙。

】誓箭在彼,【夾批: 一礙。

O妙絕之文,讀之令人不願為惡,受如此苦。

O權詐人一生受苦,如宋一江一 其驗也。

真率人世界越闊,如李逵其驗也。

】豈可忘了?又不曾報得仇,雪得恨,如何便居得此位?」

吳學究道:【夾批:吳用一段是智。

】「晁天王雖如此說,今日又未曾捉那人,山寨中豈可一日無主?若哥哥不坐時,其餘便都是哥哥手下之人,誰人敢當此位?【夾批: 錐心之言。

】況兼眾人多是哥哥心腹,亦無人敢有他說。

【夾批:又一句錐心之言。

】哥哥便可權且尊臨此位坐一坐,【夾批: 善處之言。

】待日後別有計較。」

【夾批:又一句善處之言。

】宋一江一 道:「軍師言之極當;今日小可權當此位,【夾批: 心事畢見。

】待日後報仇雪恨已了,拿住史文恭的,不拘何人,須當此位。」

黑旋風李逵在側邊叫道:「哥哥休說做梁山泊主,便做個大宋皇帝你也肯!」【夾批: 每每宋一江一 一番權詐後,便緊接他大哥一番直遂以形擊之,妙不可言。

O有眼如電,有舌如刀,逵之所以如虎也。

包藏禍心,外施仁義,一江一 之所以如鬼也。

】宋一江一 大怒道:【夾批:不得不怒。

】「這黑廝又來胡說!再若如此亂言,先割了你這廝舌頭!」李逵道:「我又不教哥哥不做;說請哥哥做皇帝,倒要先割我舌頭!」【夾批: 越彈壓,越說出來,妙人妙文。

O不做字妙,俗本訛。

】吳學究道:「這廝不識時務的人,【夾批: 語語妙絕。

O識時務者為俊傑,又豈知不識時務者為對賢耶?】眾人不到得和他一般見識。

【夾批: 語語妙絕。

】且請息怒,主張大事。」

宋一江一 焚香已罷,林沖、吳用扶到主位,居中正面坐了第一把椅子。

【夾批: 又書林沖、吳用攙,畫盡宋一江一 權詐。

O越權詐,越見丑不可當。

O居中正面四字,丑不可當。

O論來尊宋一江一 ,正與尊晁蓋一樣耳,何至又有不同?嗟乎!人自不讀其文耳。

無如此許多字句便可以知晁蓋,有如此許多字句便可以知宋一江一 。

夫文字,人之圖像也。

觀其圖像,知其好惡,豈有疑哉?】上首軍師吳用,下首公孫勝。

左一帶林沖為頭,右一帶呼延灼居長。

眾人參拜了,兩邊坐下。

宋一江一 便說道:【夾批: 便字字法,言不須擬議也。

】「小可今日權居此位,全賴眾兄弟扶助,回心合意,共為股肱,一同替天行道。

【夾批: 看他開口第一句,便買住眾心,妙絕。

】如今山寨人馬數多,非比往日,可請眾兄弟分做六寨駐紮。

【夾批: 此豈臨時猝辦之言?】聚義廳今改為忠義堂。

【夾批:此豈臨時猝辦之言?】前後左右立四個旱寨。

後山兩個小寨,前山三座關隘,山下一個水寨,兩灘兩個小寨,今日各請弟兄分投去管。

【夾批: 先作一總,次復分說,有章法。

】忠義堂上是我權居尊位,第二位軍師吳學究,第三位法師公孫勝,第四位花榮,第五位秦明,第六位呂方,第七位郭盛。

【夾批: 第一章。

】左軍寨內:第一位林沖,第二位劉唐,第三位史進,第四位楊雄,第五位石秀,第六位杜遷,第七位宋萬。

【夾批: 第二章。

】右軍寨內:第一位呼延灼,第二位朱同,第三位戴宗,第四位穆弘,第五位李逵,第六位歐鵬,第七位穆春。

【夾批: 第三章。

】前軍寨內:第一位李應,第二位徐寧,第三位魯智深,第四位武松,第五位楊志,第六位馬麟,第七位施恩。

【夾批: 第四章。

】後軍寨內:第一位柴進,第二位孫立,第三位黃信,第四位韓滔,第五位彭圯,第六位一鄧一 飛,第七位薛永。

【夾批: 第五章。

】水軍寨內:第一位李俊,第二位阮小二,第三位阮小五,第四位阮小七,第五位張橫,第六位張順,第七位童威,第八位童猛。

【夾批: 第六章。

】——六寨計四十三員頭領。

【夾批:忽作一結,有章法。

】山前第一關令雷橫、樊瑞守把;第二關令解珍、解寶守把;第三關令項充、李袞守把;【夾批: 第七章。

】金沙灘小寨令燕順、鄭天壽、孔明、孔亮四個守把;鴨嘴灘小寨令李忠、周通、鄒淵、鄒閏四個守把。

山後兩個小寨,左一個旱寨令王矮虎、一丈青、曹正;右一個旱寨令朱武、陳達、楊春:六人守把。

【夾批: 第八章。

】忠義堂內,左一帶房中:掌文卷,蕭讓;掌賞罰,裴宣;掌印信,金大堅;掌算錢糧,蔣敬。

【夾批: 第九章。

】右一帶房中:管炮,凌振;管造船,孟康;管造衣甲,侯健;管築城垣,陶宗旺。

【夾批: 第十章。

】忠義堂後兩廂房中管事人員:監造房屋,李雲;鐵匠總管,湯隆;監造酒醋,朱富;監備筵宴,宋清;掌管什物,杜興,白勝。

【夾批: 第十一章。

】山下四路作眼酒店,原撥定朱貴,樂和,時遷,李立,孫新,顧大嫂,張青,孫二娘。

【夾批: 第十二章。

】管北地收買馬匹,楊林,石勇,段景住。

【夾批: 第十三章。

O如此十三章,豈是臨時猝辦之言?前書謙讓,後書分撥,以深表宋一江一 之權詐也。

】分撥已定,各自遵守,毋得違犯。」

梁山泊水寨內,大小頭領,自從宋公明為寨主,盡皆一心,拱聽約束。

【夾批: 此亦反表前此之有二心也。

二心也者,一心晁蓋,一心宋一江一 也。

作者惡宋一江一 之至矣。

】明日,宋一江一 聚眾商議:「本要與晁天王報仇,興兵去打曾頭市,卻思庶民居喪,尚且不可輕動,我們豈可不待百日之後然舉兵?」

眾頭領依宋一江一 之言,守在山寨,【夾批: 俗士必將以此為孝,不知此正大書宋一江一 之緩於報仇也。

O俗本亦小訛,今依古本訂正。

】每日修設好事,只做功果,追薦晁蓋。

一日,請到一僧,法名大圓,乃是北京大名府在城龍華寺法主;只為遊方來到濟南,經過梁山泊,就請在寨內做道場。

因吃齋閒語間,宋一江一 問起北京風土人物。

【夾批: 極寫宋一江一 緩於報仇。

】那大圓和尚說道:「頭領如何不聞河北玉麒麟之名?」

宋一江一 聽了,猛然省起,說道:「你看我們未老,卻恁地忘事!【夾批: 筆墨飛舞。

】北京城裡是有個盧員外,雙名俊義,綽號玉麒麟;是河北三絕;祖居北京人氏;一身好武藝,棍棒天下無對!梁山泊寨中若得此人時,小可心上還有甚麼煩惱不釋?」

【夾批:不悲失晁蓋,但願得麒麟:雖覆文字轉接,亦是深文曲筆。

】吳用笑道:「哥哥何故自喪志氣?若要此人上山,有何難哉!」宋一江一 答道:「他是北京大名府第一等長者,如何能夠得他來落草?」

吳學究道:「吳用也在心多時了,不想一向忘卻。

小生略施小計,便教本人上山。」

宋一江一 便道:「人稱足下為智多星,端的名不虛傳!敢問軍師用甚計策,賺得本人上山?」

吳用不慌不忙說出這段計來,有分教盧俊義撇卻錦簇珠圍,來試龍潭虎穴。

正是:

只為一人歸水滸,致令百姓受兵戈。

畢竟吳學究怎麼賺盧俊義上山,且聽下回分解。

分類:四大文學名著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金聖歎評水滸
讀第五才子書法楔子 張天師祈禳瘟疫 洪太尉誤走妖魔第一回 王教頭私走延安府 九紋龍大鬧史家村第二回 史大郎夜走華陰縣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第三回 趙員外重修文殊院 魯智深大鬧五台山第四回 小霸王醉入銷金帳 花和尚大鬧桃花村第五回 九紋龍翦徑赤松林 魯智深火燒瓦官寺第六回 花和尚倒拔垂楊柳 豹子頭誤入白虎堂第七回 林教頭刺配滄州道 魯智深大鬧野豬林第八回 柴進門招天下客 林沖棒打洪教頭第九回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 陸虞候火燒草料場第十回 朱貴水亭施號箭 林沖雪夜上梁山第十一回 梁山泊林衝落草 汴京城楊志賣刀第十二回 青面獸北京斗武 急先鋒東郭爭功第十三回 赤髮鬼醉臥靈官殿 晁天王認義東溪村第十四回 吳學究說三阮撞籌 公孫勝應七星聚義第十五回 楊志押送金銀擔 吳用智取生辰綱第十六回 花和尚單打二龍山 青面獸雙奪寶珠寺第十七回 美髯公智穩插翅虎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第十八回 林沖水寨大並火 晁蓋梁山小奪泊第十九回 梁山泊義士尊晁蓋 鄆城縣月夜走劉唐第二十回 虔婆醉打唐牛兒 宋江怒殺閻婆惜第二十一回 閻婆大鬧鄆城縣 朱仝義釋宋公明第二十二回 橫海郡柴進留賓 景陽岡武松打虎第二十三回 王婆貪賄說風情 鄆哥不忿鬧茶肆第二十四回 王婆計啜西門慶 淫婦藥鴆武大郎第二十五回 偷骨殖何九送喪 供人頭武二設祭第二十六回 母夜叉孟州道賣人肉 武都頭十字坡遇張青第二十七回 武松威震平安寨 施恩義奪快活林第二十八回 施恩重霸孟州道 武松醉打蔣門神第二十九回 施恩三入死囚牢 武松大鬧飛雲浦第三十回 張都監血濺鴛鴦樓 武行者夜走蜈蚣嶺第三十一回 武行者醉打孔亮 錦毛虎義釋宋江第三十二回 宋江夜看小鰲山 花榮大鬧清風寨第三十三回 鎮三山大鬧青州道 霹靂火夜走瓦礫場第三十四回 石將軍村店寄書 小李廣梁山射雁第三十五回 梁山泊吳用舉戴宗 揭陽嶺宋江逢李俊第三十六回 沒遮攔追趕及時雨 船火兒夜鬧潯陽江第三十七回 及時雨會神行太保 黑旋風展浪裡白條第三十八回 潯陽樓宋江吟反詩 梁山泊戴宗傳假信第三十九回 梁山泊好漢劫法場 白龍廟英雄小聚義第四十回 宋江智取無為軍 張順活捉黃文炳第四十一回 還道村受三卷天書 宋公明遇九天玄女第四十二回 假李逵剪徑劫單身 黑旋風沂嶺殺四虎第四十三回 錦豹子小徑逢戴宗 病關索長街遇石秀第四十四回 楊雄醉罵潘巧雲 石秀智殺裴如海第四十五回 病關索大翠屏山 拚命三火燒祝家店第四十六回 撲天雕兩修生死書 宋公明一打祝家莊第四十七回 一丈青單捉王矮虎 宋公明二打祝家莊第四十八回 解珍解寶雙越獄 孫立孫新大劫牢第四十九回 吳學究雙掌連環計 宋公明三打祝家莊第五十回 插翅虎枷打白秀英 美髯公誤失小衙內第五十一回 李逵打死殷天賜 柴進失陷高唐州第五十二回 戴宗二取公孫勝 李逵獨劈羅真人第五十三回 入雲龍鬥法破高廉 黑旋風下井救柴進第五十四回 高太尉大興三路兵 呼延灼擺佈連環馬第五十五回 吳用使時遷偷甲 湯隆賺徐寧上山第五十六回 徐寧教使鉤鐮槍 宋江大破連環馬第五十七回 三山聚義打青州 眾虎同心歸水泊第五十八回 吳用賺金鈴吊掛 宋江鬧西嶽華山第五十九回 公孫勝芒碭山降魔 晁天王曾頭市中箭第六十回 吳用智賺玉麒麟 張順夜鬧金沙渡第六十一回 放冷箭燕青救主 劫法場石秀跳樓第六十二回 宋江兵打大名城 關勝議取梁山泊第六十三回 呼延灼月夜賺關勝 宋公明雪天擒索超第六十四回 托塔天王夢中顯聖 浪裡白條水上報冤第六十五回 時遷火燒翠雲樓 吳用智取大名府第六十六回 宋江賞馬步三軍 關勝降水火二將第六十七回 宋公明夜打曾頭市 盧俊義活捉史文恭第六十八回 東平府誤陷九紋龍 宋公明義釋雙槍將第六十九回 沒羽箭飛石打英雄 宋公明棄糧擒壯士第七十回 忠義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驚惡夢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