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儒學案》卷八 河東學案下:呂柟字仲木,號涇野,陝之高陵人。正德戊辰舉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明儒學案》卷八 河東學案下

明儒學案

卷八 河東學案下

文簡呂涇野先生柟

呂柟字仲木,號涇野,陝之高陵人。

正德戊辰舉進士第一,授翰林修撰。

逆瑾以鄉人致賀,卻之,瑾不悅。

已請上還宮中,御經筵,親政事,益不為瑾所容,遂引去。

瑾敗,起原官。

上疏勸學,危言以動之。

乾清宮災,應詔言六事:一、逐日臨朝,二、還處宮寢,三、躬親大祀,四、日朝兩宮,五、遣去義子、番僧、邊軍,六、撤回鎮守中官。

皆武宗之荒政。

不聽,復引去。

世廟即位,起原官。

甲申以修省自劾,語涉大禮,下詔獄。

降解州判官,不以遷客自解,攝守事,興利除害若嗜欲。

在解三年,未嘗言及朝廷事。

移宗人府經歷,陞南考功郎中,尚寶司卿,南太常寺少卿,入為國子祭酒,轉南禮部右侍郎。

公卿謁孝陵宗緋,先生曰:「望墓生哀,不宜吉服。」

遂易素。

上將視顯陵,累疏諫止。

霍文敏與夏貴溪有隙,文敏為南宗伯,數短貴溪于先生,先生曰:「大臣和衷,宜規不宜謗也。」

文敏疑其一黨一 貴溪。

已而先生入賀,貴溪亦暴文敏之短,先生曰:「霍君性少偏,故天下才,公為相,當為天下惜才。」

貴溪亦疑其一黨一 文敏。

會奉先殿災,九卿自陳,貴溪遂准先生致仕。

壬寅七月朔卒,年六十四,賜諡文簡。

先生師事薛思菴,所至講學。

未第時,即與崔仲鳧講於寶邛寺。

正德末,家居築東郭別墅,以會四方學者。

別墅不能容,又築東林書屋。

鎮守廖奄張甚,其使者過高陵,必誡之曰:「呂公在,汝不得作過也。」

在解州建解梁書院,選民間俊秀,歌詩一習一 禮。

九載南都,與湛甘泉鄒東廓共主講席,東南學者,盡出其門。

嘗道上一黨一 ,隱士仇欄遮道問學。

有梓人張提聞先生講,自悟其非,曾妄取人物,追還主者。

先生因為詩云:「豈有征夫能過化,雄山村?似堯時。」

朝鮮國聞先生名,奏謂其文為式國中。

先生之學,以格物為窮理。

及先知而後行,皆是儒生所一習一 聞。

而先生所謂窮理,不是泛常不切於身,只在語默作止處驗之;所謂知者,即從聞見之知,以通德性之知,但事事不放過耳。

大概工夫,下手明白,無從躲閃也。

先生議良知,以為「聖人教人每因人變化,未嘗規規於一方也。

今不諭其資稟造詣,刻數字以必人之從,不亦偏乎!」夫因人變化者,言從入之工夫也。

良知是言本體,本體無人不同,豈而變化耶?非惟不知一陽一明,並不知聖人矣。

呂涇野先生語錄

問:「長一江一 之上,大海之濱,風波之險可畏也。

至於風恬浪息,漁人出沒其間,鷗鳥飛鳴其中,若相狎而玩者,何也?水忘機也,漁人、鷗鳥亦忘機也。

若乃吾人之宅心,宜若平且易焉已矣,而反有不可測者,則其為風波之險莫大焉,此莊生所謂險於山川者也。

是故機心忘而後可以進德矣。」

曰:「只看如何平易,平易一差,恐靡然矣。」

問:「靜時體認天理易,動時體認天理難,故君子存靜之體認者,以達乎動之泛應者,則靜亦定,動亦定,其為成德孰禦焉?」

曰:「動時體認天理,猶有持循處,靜郤甚難,能於靜,則於動沛然矣。」

庫祖曰:「物之遇雨,或生或長,其效甚速,人遇教而不興者何也?」

先生曰:「只是中心未實,如五穀之種,或蠹或浥,難乎其為苗矣。」

問:「一交一 友居家處世,不能皆得善人甚難處。」

先生曰:「此須有憐憫之心方好,能憐憫,便會區處。

如妻妾之愚,兄弟之不肖,不可謂他不是也。

此仁知合一之道。」

問:「今之講學,多有不同者如何?」

曰:「不同乃所以講學,既同矣,又安用講耶?故用人以治天下,不可皆求同,求同則讒諂面諛之人至矣。」

道通曰:「果然,治天下只看所所重輕。」

問:「身甚弱,若有作盜賊的力量。

改而為聖人方易。」

先生曰:「作聖人不是用這等力量,見得善處肯行,便是力量,溺於流俗物慾者,乃弱也。」

先生聞學者往來權貴門下,乃曰:「人但伺候權倖之門,便是喪其所守。」

是以教人自甘貧做工夫,立定腳根自不移。

問:「患一交一 接人。」

先生曰:「須要寬綽些,不可拘拘守秀才規矩,見大人君子,進退升降、然諾語默皆是學。」

先生曰:「陳白沙徵到京,吏部尚書問曰:『貴省摳如何?』曰:『與天下省摳同。

』請對坐,即坐無辭。

此盡樸實有所養。

羅一峰訪康齋,見起御聘牌坊,乃謂其子云:『不必有此牌坊。

』不見康齋而退。

此羅公高處。

康齋,孔門之原憲也,而又有此乎!」

先生曰:「昔者聞有一僉事求見王贛菴公云:『西來一件為黃河,二件為華山,三件為見先生。

』王公云:『若做官不好,縱見此三者,亦不濟事。

』這般高,不受人諂。」

大器問:「動靜不失其時。」

曰:「正是仕止久速各當其可,汝今且只於語默作止處驗也。」

黃惟因問:「白沙在山中,十年作何事?」

先生曰:「用功不必山林,市朝也做得。

昔終南僧用功三十年,盡禪定也。

有僧曰:『汝一習一 靜久矣,同去長安柳街一行。

』及到,見了妖麗之物,粉白黛綠,心遂動了,一旦廢了前三十年工夫。

可見亦要於繁華波蕩中學。

故於動處用功,佛家謂之消磨,吾儒謂之克治。」

應德問:「觀喜怒哀樂未發之前氣象,如何觀?」

先生曰:「只是虛靜之時。

觀字屬知、屬動,只是心上覺得,然其前只好做戒慎恐懼工夫,就可觀也。」

南昌裘汝中問:「聞見之知,非德性之知。」

先生曰:「大舜聞一善言,見一善行,沛然莫之能禦,豈不是聞見?豈不是德性?」

「然則張子何以言不梏於見聞?」

曰:「吾之知本是良的,然被私慾迷蔽了,必賴見聞開拓,師友夾持而後可。

雖生知如伏羲,亦必仰觀俯察。」

汝中曰:「多聞擇其善而從之,多見而識之,乃是知之次也。

是以聖人將德性之知,不肯自居,止謙為第二等工夫。」

曰:「聖人且做第二等工夫,吾輩工夫只做第二等的也罷。

殊不知德性與聞見相通,原無許多等第也。」

許象先問:「樂在其中,與不改其樂,樂字有淺深否?」

先生曰:「汝不要管他淺深,今日只求自家一個樂耳。」

大器曰:「然求之有道乎?」

先生曰:「各人揀自己所累處,一切盡除去,則自然心廣體胖。

然所謂累處者,不必皆是聲色貨利粗惡的,只於寫字做詩凡嗜好一邊皆是。

程子曰:『書札於儒者事最近,然一向好著,亦自喪志。

』可見。」

有一名公曰:「近日對某講學者,惟少某人耳。」

先生笑曰:「程子說韓持國曰:『公當求人,倒教人來求公耶?』若為這道講,須下人去講,不然,有道者他肯來尋公講耶?」

又曰:「某一屍一位未嘗建得事業。」

先生曰:「不然,賢人君子在位,不必拘拘如何是建功創業,但一言一動皆根道理。

在位則僚屬取法,在下則軍民畏服。

又使天下之人知某處有某公在,卒然有急可恃,有何不可?」

其人曰:「若是不可不慎矣。」

有一相當國,其弟過陝西,與對山曰:「某回京與家兄說薦舉起用。」

對山笑曰:「某豈是在某人手?取喀名的人。」

先生曰:「此亦可謂慷慨之士。」

或曰:「但欠適中耳。」

曰:「士但有此氣象,亦是脫俗,怎能勾便中庸也?」

先生見林穎氣象從容,指謂大器曰:「人動靜從容,言語安詳,不惟天理合當如此,且起觀者敬愛,就是學問也。

學者不可無此氣象,但須要先有諸中矣。」

時耀問:「收放心在何處?」

先生曰:「須於放的去處收,則不遠而復矣。」

先生謂諸生曰:「我欲仁,斯仁至矣。

今講學甚高遠,某與諸生相約,從下學做起,要隨處見道理。

事父母這道理,待兄弟妻子這道理,待一奴一僕這道理,可以質鬼神,可以對日月,可以開來學,皆自切實處做來。」

大器曰:「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曰:「然。」

問「為學」。

曰:「只要正己。

孔子曰:『上不怨天,不下尤人,知我者其天乎!』若求人知,路頭就狹了。

天打那處去尋,只在得人,得人就是得天。

《書》曰:『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學者未省。

曰:「本之一心,驗之一身,施之宗族,推之鄉一黨一 ,然後達之政事,無往不可。

凡事要仁有餘而義不足;則人無不得者。」

詔問:「講良知者何如?」

先生曰:「聖人教人,每因人變化。

如顏淵問仁,夫子告以克己復禮,仲弓則告以敬恕;樊遲則告以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蓋隨人之資質學力所到而進之,未嘗規規於一方也。

世之儒者誨人,往往不論其資稟造詣,刻數字以必人之從,不亦偏乎!」

問「致良知」。

先生曰:「一陽一明本孟子良知之說,提掇教人,非不警切,但孟子便兼良能言之。

且人之知行,自有次第,必先知而後行,不可一偏。

傅說曰:『非知之艱。

』聖賢亦未嘗即以知為行也。

縱是周子教人曰『靜』、曰『誠』,程子教人曰『敬』,張子以『禮』教人,諸賢之言非不善也,但亦各執其一端。

且如言靜,則人性偏於靜者,須別求一個道理。

曰誠、曰敬,固學之要,但未至於誠敬,尤當有入手處。

如夫子《魯論》之首,便只曰『學而時一習一 』,言學,則皆在其中矣。」

論「格物致知,世之儒者辨論莫太高遠乎」?先生謂:「若事事物物皆要窮盡,何時可了。

故謂只一坐立之間,便可格物。

何也?蓋坐時須要格坐之理,如一屍一是也;立時須要格立之理,如齋是也。

凡類此者,皆是如是,則知可致而意可誠矣。」

又曰:「先就身心所到、事物所至者格,久便自熟。

或以格為度量,亦是。」

先生謂諸生曰:「學者只隱顯窮達,始終不變方好。

今之人對顯明廣眾之前,一人焉,閒居獨處之時,又一人焉;對富貴又一人焉,貧賤又一人焉。

眼底一交一 游所不變者,惟何粹夫乎!」

詔因辭謝久菴,公與講論一陽一明之學。

公謂:「朱子之道學,豈後學所敢輕議?但試舉一二言之,其性質亦是太褊。

昔唐仲友為台州太守,陳同父同知台州,二人各競才能,甚不相協。

時仲友為其母與弟婦同一居 官舍。

晦翁為浙東提舉,出按台州,陳同父遂誣仲友以帷薄不修之事,晦翁未察,遂劾仲友。

王淮為之奏辨,晦翁又劾王淮。

後仲友亦以帷薄不修之事,誣論晦翁,互相訐奏,豈不是太褊乎?」

詔聞此言,歸而問于先生。

先生曰:「訐奏事信有之,但仲友雖負才名,終是小人,安得以此誣毀朱子。

是非毀譽,初豈足憑?久之便是明白。

朱先生劾仲友事,見《台寓錄》;仲友誣朱先生事,見仲友《文集》,可知其是私也。」

(同父此時尚未及第,未嘗同知台州。

晦翁仲友相訐,未嘗以帷薄相誣。

此段無一實者。

)先生曰:「今世學者,開口便說一貫,不知所謂一貫者,是行上說,是言上說,學到一貫地位多少工夫?今又只說明心,謂可以照得天下之事。

宇宙內事,固與吾心相通,使不一一理會於心,何由致知?所謂不理會而知者,即所謂明心見理也,非禪而何?」

黃惟用曰:「學者不可將第一等事讓別人做。」

先生曰:「才說道不可將第一等事讓與別人做,不免自私,這元是自家合做的。」

又曰:「學到自家合做處,則別人做第一等事,雖拜而讓之可也。」

學者到怠惰放肆,總是不仁,仁則自是不息。

詩人於周公,從步履上看,便見得周公之聖,故曰:「赤幾幾。」

凡人內不足者,或者讒謗之言,步履必至錯亂,不能安詳。

如謝安折屐,豈能強制得住?故古人只求諸己,在己者定,外邊許大得失、禍福,皆不足動我,是故烈風雷雨弗迷。

先生曰:「予癸未在會試場,見一舉子對道學策,欲將今之宗陸辨朱者,誅其人,焚其書,甚有合於問目。

且經書論表俱可。

同事者欲取之,予則謂之曰:『觀此人於今日迎合主司,他日出仕,必知迎合權勢。

』乃棄而不取。」

因語門人曰:「凡論前輩,需求至當,亦宜存厚,不可率意妄語。」

問:「危微一精一一何如?」

曰:「心一也,有人道之別者,就其發處言之耳。

危微皆是不好的字面。

何謂危?此心發在形氣上,便蕩情鑿性,喪身亡家,無所不至,故曰危。

何謂微?徒守此義理之心,不能擴充,不發於四支,不見於事業,但隱然於念慮之間,未甚顯明,故曰微。

惟一精一是察,二者之間,不使混雜;惟一是形氣之所用也。

皆從道而出,合為一片。」

本泰問「夜氣」。

曰:「有夜氣,有旦氣,有晝氣。

晝氣之後有夜氣,夜氣之後有旦氣,旦氣不牿於晝氣,則充長矣。

孟子此言氣字,即有性字在。

蓋性字何處尋?只在氣字求。

但有本體與役於氣之別耳,非謂性自性、氣自氣也。

彼惻隱是性,發出來的情也能惻隱,便是氣做出來,使無是氣,則無是惻隱矣。

先儒喻氣猶舟也,性猶人也,氣載乎性,猶舟之載乎人,則分性氣為二矣。

試看人於今何性不從氣發出來?」

永年問「配義與道」。

先生曰:「言此氣是搭合著道義說,不然則見富貴也動,見貧賤也動而餒矣。」

問「近讀《大禹謨》得甚意思」?「且不要說堯、舜是一個至聖的帝王,我是一個書生,學他不得。

只這不虐無告,不廢困窮,日用甚切。

如今人地步稍高者,遇一人地步稍低者,便不禮他,雖有善亦不取他,即是虐無告,廢困窮。」

陶說九德,皆就氣質行事上說,至商、周始有禮義性命之名。

宋人卻專言性命,謂之道學,指行事為粗,不知何也?

何廷仁言「一陽一明子以良知教人,於學者甚有益」。

先生曰:「此是渾淪的說話,若聖人教人,則不然。

人之資質有高下,工夫有生熟,學問有淺深,不可概以此語之。

是以聖人教人,或因人病處說,或因人不足處說,或因人學術有偏處說,未嘗執定一言。

至於立成法,詔後世,則曰格物致知,博學於文,約之以禮。

蓋渾淪之言,可以立法,不可因人而施。」

或問:「朱子以誠意正心告君如何?」

曰:「雖是正道,亦未盡善。

人君生長深宮,一下手就教他做這樣工夫,他如何做得?我言如何能入得?須是或從他偏處一說,或從他明處一說,或從他好處一說,然後以此告之,則其言可入。

若一次聘來,也執定此言,二次三次聘來,也執定此言,如何教此言能入得?告君須要有一個活法,如孟子不拒人君之好色、好貨便是。」

問「慎獨工夫」。

曰:「此只在於心上做,如心有偏處,如好欲處,如好勝處,但凡念慮不在天理處,人不能知而己所獨知,此處當要知謹自省,即便克去。

若從此漸漸積累,至於極處,自能勃然上進。

雖博厚高明,皆是此積。」

問「存心之說」。

曰:「人於凡事皆當存一個心,如事父母兄長不待言矣。

雖處卑幼,則存處卑幼之心;處朋友,則存處朋友之心。

至於外邊處主人,亦當存處主人之心。

以至一奴一僕,亦要存一點心處之。

皆不可忽略,只如此便可下學上達。

《易》之理,只是變易以生物,故君子變易以生民。」

東郭子曰:「聖人教人只是一個行,如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

皆是行也,篤行之者,行此數者不已是也,就如篤恭而天下平之篤。」

先生曰:「這卻不是聖人言。

學字有專以知言者,有兼知行言者,如『學而時一習一 之』之學字,則兼言之。

若博學之對篤行之而言,分明只是知,如何是行?如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亦如是。

此篤恭之篤,如雲到博厚而無一毫人欲之私之類。

若篤行之篤,即篤志努力之類,如何相比得?夫博學分明是格物致知的工夫,如何是行?」

東郭子曰:「大抵聖人言一學字,則皆是行,不是知。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

及之亦是行,如日月至焉,至字便是一般。

守之是守其及之者,常不失也。

如孔門子路之徒,是知及之者;如顏子三月不違,則是仁能守之者。」

先生曰:「知及之分明只是知,仁守之纔是行。

如何將知及之亦為行乎?予之所未曉也。」

東郭子曰:「程子謂《大學》乃孔氏之遺書,謂之遺書,正謂其言相似也,然聖人未嘗言之。

若以格物為窮理,則與聖言不相似,何以謂之遺書?」

先生曰:「謂之遺書者,指理而言,非謂其言相似也。

且曰聖人未嘗言之,甚害事。

某也愚,只將格物作窮理,先從知止致知起。

夫知止致知首言之,而曰未嘗言之,何也?」

東郭子曰:「我初與一陽一明先生講格物致知,亦不肯信。

後來自家將《論》、《孟》、《學》、《庸》之言各相比擬過來,然後方信一陽一明之言。」

先生曰:「君初不信一陽一明,後將聖人之言比擬過方信,此卻喚做甚麼?莫不是窮理否?」

東郭子笑而不對。

先生曰:「汝輩做工夫,須要有把柄,然後纔把捉得住,不然,鮮不倒了的。

故叉手不定,便撒擺;立腳不定,便那移。」

先生曰:「學者必是有定守,然不好的事不能來就我。

《易》曰『鼎有實,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

』若我無實,則這不好的事,皆可以來即我也。」

邦儒問:「近日朋友講及《大學》,每欲貫誠意於格物之前,蓋謂以誠意去格物,自無有不得其理者,如何?」

先生曰:「格致誠正雖是一時一串的工夫,其間自有這些節次。

且如佛子寂滅,老子清靜,切切然,惟恐做那仙佛不成,其意可為誠矣,然大差至於如此,正為無格物之功故也。

但格致之時,固不可不著實做去,格致之後,誠意一段工夫亦是不可缺也。」

呂潛問:「欲根在心,何法可以一時拔得去?」

先生曰:「這也難說。

一時要拔去,得須要積久工夫才得就。

且聖如孔子,猶且十五志學,必至三十方能立,前此不免小出入,時有之。

學者今日且於一言一行差處,心中即便檢制,不可復使這等。

如或他日又有一言一行差處,心中即又便如是檢制。

此等處人皆不知,己獨知之,檢制不復萌,便是慎獨工夫。

積久熟後,動靜自與理俱,而人欲不覺自消。

欲以一時一念的工夫,望病均盡去,卻難也。」

李樂初見先生,問:「聖學工夫如何下手?」

先生曰:「亦只在下學做去。」

先生因問:「汝平日做甚工夫來?」

和仲默然良久不應。

先生曰:「看來聖學工夫只在無隱上就可做得。

學者但於己身有是不是處,就說出來,無所隱匿,使吾心事常如青天白日纔好。

不然,久之積下種一子,便陷於有心了。

故司馬一溫一 公謂『平生無不可對人說得的言語』,就是到建諸天地不悖,質之鬼神無疑,也都從這?起。」

先生曰:「鄒東郭云:『聖賢教人只在行上,如《中庸》首言天命之性,率性之道,便繼之以戒慎不睹,恐懼不聞,並不說知上去。

』予謂亦須知得何者是人欲,不然戒慎恐懼個甚麼?蓋知皆為行,不知則不能行也。」

康恕問:「戒慎恐懼是靜存,慎獨是動察否?」

先生曰:「只是一個工夫,靜所以主動,動所以合靜。

不睹不聞靜矣,而戒慎恐懼便惺惺,此便屬動了。

如大《易》『閒邪存其誠』一般,邪閒則誠便存,故存養省察工夫,只是一個,更分不得。」

章詔問「格物」。

先生曰:「這個物,正如《孟子》云『萬物皆備於我』物字一般,非是泛然不切於身的。

故凡身之所到,事之所接,念慮之所起,皆是物,皆是要格的。

蓋無一處非物,其功無一時可止息得的。」

聶靳曰:「某夜睡來有所想像,念頭便覺萌動,此處亦有物可格否?」

先生曰:「怎麼無物可格?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亦皆是格物。」

章詔因曰:「先生格物之說切要,是大有功於聖門。」

先生曰:「也難如此說,但這等說來,覺明白些,且汝輩好去下手做工夫矣。」

先生曰:「聖賢每每說性命來,諸生看還是一個、是兩個?」

章詔曰:「自天賦與為命,自人稟受為性。」

先生曰:「此正是《易》『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之謂道』一般。

子思說『自天命便謂之性』,還只是一個。

朱子謂『氣以成形而理亦賦』,還未盡善。

天與人以一陰一陽一五行之氣,理便在?面了,說個亦字不得。」

陳德夫因問:「夫子說性相近處,是兼氣質說否?」

先生曰:「說兼亦不是,卻是兩個了。

夫子此語與子思元是一般。

夫子說性元來是善的,便相近,但後來君著一習一 染便遠了;子思說性元是打命上來的,須臾離了,便不是。

但子思是恐人不識性的來歷,故原之於初,夫子因人墮於一習一 染了,故究之於後,語意有正反之不同耳。」

詔問:「修道之教如何?」

先生曰:「修是修為的意思,戒懼慎獨便是修道之功。

教即『自明誠謂之教』一般。

聖人為法於天下,學者取法於聖人皆是。

橫渠不云『糟粕煨燼,無非教也』?他把這極粗處,都看做天地教人的意思,此理殊可觀。」

問:「戒懼慎獨,分作存天理、遏人欲兩件看,恐還不是。」

先生曰:「此只是一個工夫,如《易》『閒邪則誠自存』。

但獨處卻廣著,不但未與事物接應時是獨,雖是應事接物時也有獨處。

人怎麼便知?惟是自家知得,這?工夫卻要上緊做。

今日諸生聚講一般,我說得有不合處,心下有未安,或只是隱忍過去;朋友中有說得不是處,或亦是隱忍過去,這等也不是慎獨。」

先生語意猶未畢,何堅遽問:「喜怒哀樂前氣象如何?」

先生曰:「只此便不是慎獨了。

我纔說未曾了,未審汝解得否?若我就口答應,亦只是空說。

此等處須是要打點過,未嘗不是慎獨的工夫。」

堅由是澄思久之。

先生始曰:「若說喜怒哀樂前有個氣象便不是,須先用過戒懼的工夫,然後見得喜怒哀樂未發之中,若平日不曾用工夫過來,怎麼便見得這中的氣象?」

問:「孟子說個仁義禮智,子思但言喜怒哀樂,謂何?」

先生曰:「人之喜怒哀樂,即是天之二氣五行,亦只是打天命之性上來的。

但仁義禮智隱於無形,而喜怒哀樂顯於有象,且切緊好下手做工夫耳。

學者誠能養得此中了,即當喜時體察這喜心,不使或流,怒時體察這怒心,不使或暴,哀樂亦然,則工夫無一毫滲漏,而發無不中節,仁義禮智亦自在是矣。」

叔節又問:「顏子到得發皆中節地位否?」

先生曰:「觀他怒便不遷,樂便不改,卻是做過工夫來的。」

詔云:「近日多人事,恐或廢學。」

先生曰:「這便可就在人事上學。

今人把事做事,學做學,分做兩樣看了,須是即事即學,即學即事,方見心事合一,體用一原的道理。」

因問:「汝於人事上亦能發得出來否?」

詔曰:「來見的亦未免有些俗人。」

先生曰:「遇著俗人,便即事即物,把俗言語譬曉得他來,亦未嘗不可。

如舜在深山、河濱,皆俗人也。」

詔顧語象先曰:「吾輩今日安得有這樣度量!」

呂沍野先生語錄

先生語學者曰:「近日做甚工夫來?」

曰:「只是做得個矜持的工夫,於道卻未有得處。」

先生曰:「矜持亦未嘗不好,這便是『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戒慎不睹,恐懼不聞的工夫。

但恐這個心未免或有時間歇耳。」

曰:「然非有間歇的心,只是忘了。」

先生曰:「還是不知。

如知得身上寒,必定要討一件衣穿,知得腹中饑,必定要討一盂飯吃,使知得這道如饑寒之於衣食一般,不道就罷了。

恁地看來,學問思辨的工夫,須是要在戒慎恐懼之前,方能別白得天理,使做將去,是人欲,即便斬斷,然後能不間歇了。

故某常說聖門知字工夫,是第一件要緊的,雖欲不先,不可得矣。」

吳佑問?「人心下多是好名如何?」

先生曰:「好名亦不妨,但不知你心下好甚麼名來。

若心下思稷只是個養民的名,契只是個教民的名,怎麼便能千萬世不泯?把這個名之所以然上求則得之,未嘗不善。

若只空空慕個名,不肯下手去做,卻連名也無了。」

何廷仁來見,問:「宣之在京一年,亦可謂有志者?」

先生曰:「宣之甘得貧,受得苦。

七月間其僕病且危,宣之獨處一室,躬執爨,自勞筋骨,未嘗見其有慍色,可以為難矣。」

廷仁對曰:「孔明、淵明非無才也,而草廬田園之苦,顏子非無才也,而簞瓢陋巷之窮,看來君子之學,惟重乎內而已。」

先生曰:「然。

古人做工夫,從飲食衣服上做起,故顏子之不改其樂,孔明、淵明之所以獨處,皆其志有所在,食無求飽,居無求安耳。

某常云『季氏八佾舞於庭』,『三家以《雍》徹』,犯分不顧,都只是恥惡衣惡食一念上起。

此處最要見得,則能守得。」

惟時問:「先生常論尹彥明、朱元晦不同者何?」

先生曰:「得聖門之正傳者,尹子而已,其行愨而直,其言簡而易。

若朱子大抵嚴毅處多,至於諫君,則不離格致誠正。

人或問之,則曰『平生所學,惟此四字』。

如此等說話,人皆望而畏之,何以見信於上耶!」因論後世諫議多不見信於人君者,亦未免峻厲起之也。

又問:「朱子與二程何如?」

先生曰:「明道為人,盎然一陽一春之可掬,故雖安石輩,亦聞其言而歎服。

至於正叔,則啟人偽學之議,未必無嚴厲之過耳。」

頃之歎曰:「凡與人言,貴春一溫一 而賤秋殺。

春一溫一 多,則人見之而必敬,愛之而必親,故其言也,感人易而入人深,不求其信,自無不信也。

秋殺多,則人聞之而必畏,畏之而必惡,畏惡生則言之入人也難,將欲取信而反不信也。」

先生曰:「父母生身最難,須將聖人言行,一一體貼在身上,將此身換做一個聖賢的肢骸,方是孝順。

故今置身於禮樂規矩之中者,是不負父母生身之意也。」

問:「格物之格,有說是格式之格,謂致吾之良知在格物,格字不要替他添出窮究字樣來,如何?」

先生曰:「格物之義,自伏羲以來未之有改也。

仰觀天文,俯察地理,遠求諸物,近取諸身,其觀察求取即是窮極之義。

格式之格,恐不是孔子立言之意,故曰自伏羲以來未之有改也。」

楷問:「求仁之要在放心上求否?」

先生曰:「放心各人分上都不同,或放心於貨利,或放心於飲食,或放心於衣服,或於放心於宮室,或放心於勢位。

其放心有不同,人各隨其放處收斂之,便是為仁。」

先生曰:「諸君求仁,須要見得天地萬物皆與我同一氣,一草一木不得其所,此心亦不安,始得。

須看伊尹謂『一夫不獲,若己推而內之溝中』。

是甚麼樣心?」

王言曰:「此氣象亦難。

今人於父母兄弟間,或能盡得,若見外人,如何得有是心。」

曰:「只是此心用不熟,工夫只在積累。

如今在旅次,處得主人停當,惟恐傷了主人;接朋友務盡咖敬,惟恐傷了朋友;處家不消說,隨事皆存此心。

數年後,自覺得有天地萬物為一體氣象。」

先生曰:「人能反己,則四通八達皆坦途也。

若常以責人為心,則舉足皆荊棘也。」

問「無事時心清,有事時心卻不清」。

曰:「此是心作主不定,故厭事也。

如事不得已,亦要理會。」

教汝輩學禮,猶隄防之於水,若無禮以隄防其身,則滿腔一一團一 私意,縱橫四出矣。

問「堯、舜氣象」。

曰:「求這氣象,不在高遠,便就汝一言一動處求之,則滿目皆此氣象矣。」

子貢言「夫子之聖又多能也」,則以多能為聖之外。

夫子乃謂「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言不是多,皆性分中事,則多能又不在聖之外矣。

斯可見灑掃應對,一精一義入神,無二也。

問「修詞立誠」。

曰:「如所說的言語,見得都是實理所當行,不為勢所撓,不為物所累,斷然言之,就是立誠處。

如行不得的,言之,即是偽也」。

諸生有言及氣運如何,外邊人事如何者。

曰:「此都是怨天尤人的心術。

但自家修為,成得個片段,若見用,則百姓受些福;假使不用,與鄉一黨一 朋友論些學術,化得幾人,都是事業,正所謂暢於四肢,發於事業也,何必有官做,然後有事業。」

司務呂愧軒先生潛

呂潛字時見,號愧軒,陝之涇一陽一人。

師事呂涇野,一言一動,鹹以為法。

舉嘉靖丙午鄉書,卒業成均。

時朝紳有講會,先生於其間,稱眉目焉。

母病撅,欲識其婦面,命之娶。

先生娶而不婚,三年喪畢,然後就室。

父應祥,禮科都給事中,既卒而封事不存。

先生走闕下,錄其原稿,請銘於馬文莊。

與郭蒙泉講學谷口洞中,從學者甚眾。

涇野之傳,海內推之,薦授國子監學正,舉行涇野祭酒時,學約,調工部司務。

萬曆戊寅卒,年六十二。

張石谷先生節

張節字介夫,號石谷,涇一陽一人。

初從湛甘泉游,繼受學於涇野。

涇野贈詩,稱其守道不回。

嘗語學者:「先儒云:『默坐澄心,體認天理。

』又云:『靜中養出端倪。

』吾輩須理會得此,方知一貫真境,不爾,縱事事求合於道,終難湊泊,不成片段矣。」

萬曆壬午,年八十卒。

李正立先生挺

李挺字正立,咸寧人。

正、嘉間諸生,從涇野學,孤直不隨時俯仰。

嘗自誦云:「生須肩大事,還用讀《春秋》。」

往馬谿田所講學,死於盜,人皆惜之。

郡守郭蒙泉

巋郛字惟藩,號蒙泉,涇一陽一人。

嘉靖戊午舉於鄉,選獲嘉教諭,轉國子助教,陞戶部主事。

出守馬湖,年八十八。

先生與呂愧軒同學,愧軒之父,其師也。

辛酉計偕,因呂師會葬,遂不行,有古師弟之風。

其學以持敬為主,自少至老,一步不敢屑越。

嘗有詩云:「道學全憑敬作箴,須臾離敬道難尋。

常從獨木橋邊過,惟願無忘此際心。」

又云:「近名終喪己,無慾自通神。

識拄乾坤闊,心空意見新。

閉門只靜坐,自是出風塵。」

舉人楊天游先生應詔

楊應詔,號天游,閩之建安人。

嘉靖辛卯舉於鄉,卒業南雍。

時甘泉、涇野諸公皆講學,先生獨契涇野,出其門下。

歸作道宗堂於華一陽一山中,祀濂溪以及涇野,動止必焚香稟命。

當世講學者無不與往復,而於心齋、龍溪,為一陽一明之學者,皆有微疵。

先生之學,以寡慾正心為主本,不愧天為歸的,一切清虛玄遠之言,皆所不喜。

然其言多自誇大,而雌黃過甚,亦非有道氣象。

如「工夫即本體」,此言本自無弊,乃謂「本體光明,猶鏡也;工夫,刮磨此鏡者也」。

若工夫即本體,謂刮磨之物即鏡,可乎?此言似是而非。

夫鏡也,刮磨之物也,二物也,故不可以刮磨之物即鏡。

若工夫本體,同是一心,非有二物,如欲岐而二之,則是有二心矣。

其說之不通也。

楊天游集

聖人之所以能全其本體者,不過能無慾耳。

吾人不能如聖人之無慾,只當自寡慾入。

欲,不獨聲色貨利窠臼而已,凡一種便安忻羨,自私自利心,皆是欲。

將此斬斷,方為寡慾,則漸可進於無慾。

聖人亦豈逃人絕世,始稱無慾哉?聖人所欲,在天理上用事,有欲與無慾同。

雖其有涉於嚮慕,有涉於承當,所欲處無一非天理天機之流行矣。

吾人之學,不在求事物之侵擾我不侵擾我,只在處事物道理能盡不能盡,是故居處時則不免有居處事之侵擾,然吾只在恭上做工夫,即其侵擾,亦天機之流行矣。

執事不免有執事之侵擾,與人不免有與人之侵擾,吾只在敬上、忠上做工夫,即其侵擾,亦無非天機之流行矣。

從古聖賢處世處常處變,其誰不自侵擾中來?若惡其侵擾而生厭怠,便非學也。

朱、陸之所可辨所可議者,其言也。

朱、陸之不可辨不可議者,其人也。

道之存於人,不貴於言久矣。

苟不以人論學,而以言論學,不以人求朱、陸,而以言語求朱、陸,則今之紛紛、無怪其然。

今之學者,出處無朱、陸三揖一辭之耿拔,取予無朱、陸裂石斷金之果決,義利不分,聲色不辨,無朱、陸青天白日之光明,而所為黯闒垢濁,自以為心傳乎孔、孟,而胸次則鬼魅跖尤,蠅營狗苟,入儀、秦、申、商之奸橐,而反呶呶於朱、陸之短長,可悲也夫!

平生矻矻,苦力於學,固以收放心為事也。

然思索義理,有未會心處,或至忘寢忘食,當食當寢,亦不知所食何物,所寢何地,此皆過用其心而不覺。

至於詩文尤甚。

吾之心,已放於詩之思索上去矣。

生平負性氣,每觸時艱,不覺感歎不樂,對友朋呶呶大言,此皆出於一時感憤意氣之私,吾之心已放於世變意氣上去矣。

今之學者,不能實意以積義為事,乃欲懸空去做一個勿忘勿助;不能實意致中和,戒懼乎不不聞,乃欲懸空去看一個未發氣象;不能實意學孔、顏之學,乃欲懸空去尋孔、顏之樂處。

外面求討個滋味快樂來受用,何異卻行而求前者乎?茲所謂舛也。

聖人之心,如明鏡止水,故此心本體光明,猶鏡也;工夫,磨刮此鏡者也。

謂工夫即本體,謂磨刮之物即鏡,可乎?鏡光明,不能不為塵垢所慁;人心光明,不能不為物慾所雜。

謂克治物慾,還吾心之光明,則可;謂克治工夫,即吾心之本體,則不可。

謂刮磨塵垢,還吾鏡之光明,則可;謂磨刮工夫,即吾鏡之本體,則不可。

何也?工夫有積累之漸,本體無積累之漸,工夫有純駁偏全不同,本體無偏全,無純駁也。

龍溪曰:「學者只要悟。」

余謂:「不解辯吾道禪說是非,不算作真悟。」

龍溪曰:「學者只要個真種一子方得。」

余謂:「不能透得聲色貨利兩關,不算作真種一子。」

今世學者,病於不能學顏子之學,而先欲學曾點之狂,自其入門下手處便差;不解克己復禮,便欲天下歸仁;不解事親從兄,便欲手舞足蹈;不解造端夫婦,便欲說鳶飛魚躍;不解衣錦尚絅,便欲無聲無臭;不解下學上達,便自謂知我者其天。

認一番輕率放逸為天機,取其宴安磐樂者為真趣,豈不舛哉?故余嘗謂學者,惟在日用平實倫紀處根求,不在玄虛誇大門戶處尋討;惟在動心忍性苦楚中著力,不在擺脫矜肆灑落處鋪張。

靜坐者,或流於禪定;操存者,或誤於調息;主敬者,或妄以為惺惺;格物窮理者,或自溺於圓覺;存心養性者,或陷於即心見性。

分類:公案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明儒學案
鄭性序黃千秋跋馮全垓跋於准序仇兆鰲序明儒學案序黃梨洲先生原序賈潤序賈樸跋賈念祖跋莫晉序《明儒學案》發凡師說卷一 崇仁學案一卷三 崇仁學案三卷四 崇仁學案四卷五 白沙學案上卷六 白沙學案下卷七 河東學案上卷八 河東學案下卷九 三原學案卷十 姚江學案卷十一 浙中王門學案一卷十二 浙中王門學案二卷十三 浙中王門學案三卷十四 浙中王門學案四卷十五 浙中王門學案五卷十六 江右王門學案一卷十七 江右王門學案二卷十八 江右王門學案三卷十九 江右王門學案四卷二十 江右王門學案五卷二十一 江右王門學案六卷二十二 江右王門學案七卷二十三 江右王門學案八卷二十四 江右王門學案九卷二十五 南中王門學案一卷二十六 南中王門學案二卷二十七 南中王門學案三卷二十八 楚中王門學案卷二十九 北方王門學案卷三十 粵閩王門學案卷三十一 止修學案卷三十二 泰州學案一卷三十三 泰州學案二卷三十四 泰州學案三卷三十五 泰州學案四卷三十六 泰州學案五卷三十七 甘泉學案一卷三十八 甘泉學案二卷三十九 甘泉學案三卷四十 甘泉學案四卷四十一 甘泉學案五卷四十二 甘泉學案六卷四十三 諸儒學案上一卷四十四 諸儒學案上二卷四十五 諸儒學案上三卷四十六 諸儒學案上四卷四十七 諸儒學案中一卷四十八 諸儒學案中二卷四十九 諸儒學案中三卷五十 諸儒學案中四卷五十一 諸儒學案中五卷五十二 諸儒學案中六卷五十三 諸儒學案下一卷五十四 諸儒學案下二卷五十五 諸儒學案下三卷五十六 諸儒學案下四卷五十七 諸儒學案下五卷五十八 東林學案一卷五十九 東林學案二卷六十 東林學案三卷六十一 東林學案四卷六十二 蕺山學案卷六十三 附案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