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儒學案》明儒學案序:後之學者,錯會前賢之意,以為此理懸空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明儒學案》明儒學案序

明儒學案

明儒學案序

盈天地間[1]皆心也,人與天地萬物為一體,故窮天地萬物之理,即在吾心之中。

後之學者,錯會前賢之意,以為此理懸空於天地萬物之間,吾從而窮之,不幾於義外乎?此處一差,則萬殊不能歸一。

夫茍工夫著到,不離此心,則萬殊總為一致。

學術之不同,正以見道體之無盡[2]也。

奈何今之君子,必欲出於一途,勦其成說,以衡量古今,稍有異同,即詆之為離經畔道,時風眾勢,不免為黃芽白葦[3]之歸耳。

夫道猶海也,一江一 、淮、河、漢以至涇、渭蹄?,莫不晝夜曲折以趨之,其各自為水者,至於海而為一水矣。

使為海若者,汱然自喜,曰:「咨爾諸水,導源而來,不有緩急平險、清濁遠近之殊乎?不可謂盡吾之族類也,盍各返爾故處!」如是則不待尾閭之洩,而蓬萊有清淺之患矣。

今之好同惡異者,何以異是?

有明事功文章,未必能越前代,至於講學,余妄謂過之。

諸先生學不一途,師門宗旨,或析之為數家,終身學術,每久之而一變。

二氏之學,程、朱闢之,未必廓如,而明儒身入其中,軒豁呈露。

用家倒倉之法,二氏之葛籐,無乃為焦芽乎[4]?諸先生不肯以朦?一精一袖冒人糟粕,雖淺深詳略之不同,要不可謂無見於道者也。

余於是分其宗旨,別其源流,與同門姜定庵、董無休操[5]其大要,以著於篇,聽學者從而自擇。

中衢之?,持瓦甌樿杓而往,無不滿腹而去者。

湯潛庵曰:「《學案》宗旨雜越,茍善讀之,未始非一貫也。」

陳介眉曰:「《學案》如《王會圖》洞心駭目,始見天王之大,總括宇宙。」

書成於丙辰之後,許酉山刻數卷而止,萬貞一又刻之而未畢。

壬申七月,余病幾革,文字因緣,一切屏除,仇滄柱都中寓書,言北地賈若水見《學案》而歎曰:「此明室數百歲之書也,可聽之埋沒乎!」亡何賈君亡[6],其子醇庵承遺命刻之。

嗟乎!余於賈君,邈不相聞,而精神所感,不異同室把臂。

余則何能,顧賈君之所以續慧命者,其功偉矣。

黃宗羲序。

康熙三十二年癸酉歲,德輝堂謹梓。

[1]《黃梨洲文集》(中華書局一九五九年出版。

以下簡稱《文集》。

)無「間」字。

[2]《文集》「盡」下作「即如聖門,師、商之論一交一 ,游、夏之論教,何曾歸一?終不可謂此是而彼非也」。

[3]《文集》作「黃茅白葦」,是。

[4]《文集》「法」下有「也」字,無「二氏之葛籐,無乃為焦芽乎」句。

[5]《文集》「操」作「撮」。

[6]《文集》「亡」作「死」。

分類:公案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明儒學案
鄭性序黃千秋跋馮全垓跋於准序仇兆鰲序明儒學案序黃梨洲先生原序賈潤序賈樸跋賈念祖跋莫晉序《明儒學案》發凡師說卷一 崇仁學案一卷三 崇仁學案三卷四 崇仁學案四卷五 白沙學案上卷六 白沙學案下卷七 河東學案上卷八 河東學案下卷九 三原學案卷十 姚江學案卷十一 浙中王門學案一卷十二 浙中王門學案二卷十三 浙中王門學案三卷十四 浙中王門學案四卷十五 浙中王門學案五卷十六 江右王門學案一卷十七 江右王門學案二卷十八 江右王門學案三卷十九 江右王門學案四卷二十 江右王門學案五卷二十一 江右王門學案六卷二十二 江右王門學案七卷二十三 江右王門學案八卷二十四 江右王門學案九卷二十五 南中王門學案一卷二十六 南中王門學案二卷二十七 南中王門學案三卷二十八 楚中王門學案卷二十九 北方王門學案卷三十 粵閩王門學案卷三十一 止修學案卷三十二 泰州學案一卷三十三 泰州學案二卷三十四 泰州學案三卷三十五 泰州學案四卷三十六 泰州學案五卷三十七 甘泉學案一卷三十八 甘泉學案二卷三十九 甘泉學案三卷四十 甘泉學案四卷四十一 甘泉學案五卷四十二 甘泉學案六卷四十三 諸儒學案上一卷四十四 諸儒學案上二卷四十五 諸儒學案上三卷四十六 諸儒學案上四卷四十七 諸儒學案中一卷四十八 諸儒學案中二卷四十九 諸儒學案中三卷五十 諸儒學案中四卷五十一 諸儒學案中五卷五十二 諸儒學案中六卷五十三 諸儒學案下一卷五十四 諸儒學案下二卷五十五 諸儒學案下三卷五十六 諸儒學案下四卷五十七 諸儒學案下五卷五十八 東林學案一卷五十九 東林學案二卷六十 東林學案三卷六十一 東林學案四卷六十二 蕺山學案卷六十三 附案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