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通俗演義》第八十一回 朱晦翁創立社倉法 宋孝宗重定內禪儀:卻說太子(耆)歿後,慶王愷依次當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宋史通俗演義》第八十一回 朱晦翁創立社倉法 宋孝宗重定內禪儀

宋史通俗演義

第八十一回 朱晦翁創立社倉法 宋孝宗重定內禪儀

第八十一回朱晦翁創立社倉法宋孝宗重定內禪儀

卻說太子(耆)歿後,慶王愷依次當立,孝宗因第三子惇,英武類己,竟越次立為太子。

孝宗自己亦未見若何英武,所以子更不逮,後且為悍妻所制。

惟進封愷為魏王,判寧國府,命宰執設餞玉津園。

宴畢,送愷登車。

愷顧語虞允文道:「還望相公保全!」允文當然勸慰。

愷乃挈眷而去。

既而吳太后妹夫張說,攀援親屬,竟擢為簽書樞密院事。

詔命下後,朝議大嘩。

左司員外郎兼侍講張林。

遂上疏切諫,且詣朝堂責虞允文道:「宦官執政,自京、黼始。

近習執政,自相公始。」

允文不禁慚憤,入白孝宗,孝宗乃收回成命。

至乾道八年,改左右僕射為左右丞相,左相仍屬虞允文,右相任用梁克家,嗣復出張栻知袁州,仍命張說入樞密院。

侍御史李衡,右正言王希呂,又上書諫阻,直學士院周必大,不肯擬詔,給事中莫濟,封還錄黃,孝宗將他四人一齊罷免,都人士稱為四賢。

虞允文因諫院乏人,特薦用李彥穎、林光朝、王質三人,孝宗不報,獨用幸臣曾覿所薦的人員,於是允文力求去位,孝宗竟調他宣撫四川,但進封雍國公。

允文蒞任逾年,即疾終任所,詔贈太傅,賜謚忠肅。

他本隆州仁壽縣人,夙具智略,採石一戰,遂得成名。

入相後,遇事納忠,知無不言,也是一位救時良相。

梁克家外和內剛,自允文去後,獨相數月,旋與張說論及外交,語多未合,亦乞外調,遂出知建寧府。

說好為欺罔,漸被孝宗察覺,才加罷斥。

乾道八年殘臘,又擬改元,越日元旦,改為淳熙元年,左相虛位不設,右相亦屢有變更。

曾懷、葉衡等,忽進忽退,多半是庸庸碌碌,沒甚建樹。

葉衡且薦舉左司諫湯邦彥,為金國申議使。

邦彥至金,為金所拒,旬餘乃得引見,兩旁列著衛士,統是控弦露刃,耀武揚威,嚇得邦彥心驚膽戰,一語都不能發,竟匆匆辭歸。

孝宗恨他辱命,流戍新州。

自是申請陵寢的朝議,乃不再提及了。

徒向他人乞憐,究竟無益。

是年冬季,立貴妃謝氏為後,後本丹一陽一人氏,幼年喪父,寄養翟氏,因冒姓為翟。

及長,頗有容色。

入宮侍吳太后,太后轉賜孝宗,封為婉容,越年晉封貴妃。

淳熙三年,孝宗挈妃至德壽宮,謁見上皇,上皇見她端肅恭謹,因謂可繼位中宮。

孝宗仰承親命,乃立貴妃為後,複姓謝氏。

孝宗不喜漁色,宮闈裡面,除謝後外,只有蔡、李兩妃,此外不載史乘,小子據實敘明,不必多表。

惟當時有一位道學先生,遠師孔、孟,近法周、程,專講正心誠意的功夫,稱為南宋大儒,看官欲知此人姓名,就是上回敘及的朱熹。

鄭重出之。

從前北宋年間,有周敦頤、張載、邵雍及程顥、程頤等人,均以道學著名。

程門中有謝良佐、游酢、呂大臨、楊時四子,俱宗師說,稱為河南程氏學。

楊時授學羅從彥,從彥授學李侗。

婺源人朱松,曾為吏部員外郎,生子名熹,字元晦,幼即穎悟,甫能言時,松指天示熹道:「這就是天呢。」

熹問道:「天上尚有何物?」

松不覺驚異。

及就傅,授以《孝經》,熹題注書上,有「不若是非人也」六字。

暇時與群兒出遊,諸兒在沙上嬉嬲,獨熹擇僻處端坐,用手畫沙。

至群兒過視,乃畫的先天八卦圖,及後天八卦圖,大家有笑他的,有敬他的,他毫不動容。

敘熹幼時所為,可作兒童教育一則。

松與李侗本同學友,因遣熹從學,熹盡得師傳。

紹興十八年登進士第,任泉州同安縣主簿,日與秀民講論聖道,未幾卸職,改監潭州南嶽廟。

孝宗踐阼,詔求直言,熹上陳聖學,且力排和議。

孝宗頗為嘉納,擬加擢用。

湯思退等暗地阻撓,止授武學博士,熹即辭歸。

見前回。

後來陳俊卿、胡銓、梁克家等,相繼薦引,屢征不至。

會孝宗復懷念史浩,召為醴泉觀使,兼侍講,孝宗復召史浩,彷彿高宗再用秦檜。

浩欲延攬名人,借塞眾口,遂薦熹知南康軍。

熹再辭不許,沒奈何受命赴任。

適值南康大旱,乃力行荒政,民賴以生。

暇輒與士子講學,且訪唐李渤白鹿洞書院,奏復舊規。

儒學大興,一時稱最。

及史浩復入為相,曾覿、王、甘忭等,聯作一黨一援,招權納賄,任意黜陟。

繼而浩亦與有嫌,竟至罷相。

淳熙六年,夏日亢旱,又有詔訪求直言,朱熹自南康上疏道:

臣聞天下之務,莫大於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術以立紀綱,蓋紀綱不能以自立,必人主之心術,公平正大,無偏一黨一反側之私,然後有所繫而立。

君心不能以自立,必親賢臣,遠小人,講明義理,閉塞私邪,然後可得而正。

今宰相台省師傅賓友諫諍之臣,皆失其職,而陛下所與親密謀議者,不過二三近習之臣,上以盅惑陛下之心志,使陛下不信先王之大道,而悅於功利之卑說,不樂莊士之讜言,而安於私之鄙態,下則招集士大夫之嗜利無恥者,文武匯分,各入其門,所喜則一陰一為引援,擢置清顯,所惡則密行訾毀,公肆擠排。

交通貨賂,所盜者皆陛下之財,命卿置將,所竊者皆陛下之一柄一。

陛下所謂宰相師傅賓友諫諍之臣,或反出其門牆,承望其風旨,其幸能自立者,亦不過齪齪自守,而未嘗敢一言以斥之。

其甚畏公論者,乃能略警逐其徒一黨一之一二,既不能深有所傷,而終亦不敢正言,以搗其囊橐窟一穴一之所在。

勢成威立,中外一靡一然。

向之使陛下之號令黜陟,不復出於朝廷,而出於一二人之門,名為陛下獨斷,而實此一二人者,一陰一執其一柄一,蓋其所懷,非獨壞陛下之紀綱而已,並與陛下所以立紀綱者而壞之,使天下之忠臣義士,深憂永歎,不樂其生,而貪利無恥,敢於為惡之人,四面紛然,攘袂而起,以求逞其所欲,然則民安得而恤?財安得而理?軍政何自而修?土宇何自而復?宗社之仇恥,又何自而雪耶?臣且恐莫大之禍,必至之憂,近在朝夕,而陛下尚可不悟乎?臣應詔直陳,不知忌諱,幸乞睿鑒。

孝宗覽到此疏,不禁大怒道:「這是譏我為亡國主呢。」

幸樞密使趙雄在側,上前奏解道:「士人多半好名,若直諫被斥,反增其譽,不若格外包容,因長錄用,看他措置,是否合宜,那時優劣自見了。」

孝宗才覺霽顏,乃詔令熹提舉常平茶鹽。

未幾,即調任浙東。

浙右大饑,熹單車入闕,復面奏災異由來,請孝宗修德任人,且指陳時弊凡七事。

孝宗改容靜聽,並褒他切直。

熹乃陛辭至浙,甫下車,即移書他郡,募集米商,蠲免賦稅,米商大集,浙民始無憂乏食。

熹遂鉤訪民隱,按行境內,輕車簡從,所經各處,往往為屬吏所不及知。

郡縣有司,多憚他丰采,不敢為非。

才閱半年,政績大著。

乃進熹入直微猷閣。

時各地尚旱蝗相仍,民多艱食,熹尚在浙,上言:「乾道四年間,曾在鄉請諸官府,得常平米六百石,賑貸鄉民,夏受粟,冬加息,計米以償,逐年斂散,歲歉蠲半息,大饑將歲息盡蠲,先後歷十四年,除原數六百石還官外,積得三千一百石,立為社倉,不復收息,每石止收耗米三升,所以一鄉四十五里間,雖值荒年,民不歉食,此法可以推行」云云。

孝宗聞言稱善,因命熹草定規則,頒詔各路,一律仿行,當時號為社倉法,大略如下:

法以十家為甲,每甲推一人為首,五十家則推一人通曉者為社首。

其逃軍及無行之士,與有稅糧暨衣食者,並不得入甲。

其應入甲者,又問其願與不願,願者開其一家大小口若干,大口一石,小口五斗,五歲以下者不預,置籍以貸之。

其以濕惡不實還者有罰。

越年,熹按行至台州,適知州唐仲友為民所訟,熹察得實情,確係仲友貪妄,進上章彈劾,接連三疏,並不見答。

原來金華人王淮,累擢至左丞相,仲友與王淮同裡,且有戚誼,因此暗中庇護,所有朱熹奏本,概行藏匿,但調仲友為江西提刑。

熹不肯徇情,索一性一貽書王淮,但說是要入朝面陳,淮知不可匿,乃將熹疏進呈,仲友亦上疏自辯。

恐亦由王淮指導。

偏淮想了一法,竟將江西提刑一職,轉授朱熹,不令仲友蒞任,一面擢大府寺丞陳賈為監察御史,令他與熹反對。

一陽一示德,暗報怨,卻是個好法兒。

賈受職入朝,即奏言:「道學二字,無非假名售一奸一,願陛下悉心考察,擯棄勿用,免為所欺。」

這數語雖不指名斥熹,其實是為熹而發。

還有吏部尚書鄭丙,亦迎一合淮意,力詆二程學說。

借程傾熹,也是良策。

看官!你想朱晦翁並非笨伯,聞得這種蜚語,怎肯貿然拜受新命?遂累乞奉祠,詔令他主管台州崇道觀。

右文殿修撰張栻,幸與熹學說相合,甚為投契。

淳熙七年病歿,世稱為南軒先生。

熹與友書,謂為吾道益孤。

著作郎呂祖謙,為呂夷簡五世孫,與張栻、朱熹為友,熹嘗謂學如伯恭,方是能變化氣質。

伯恭即祖謙別字。

淳熙八年去世,世稱為東萊先生。

尚有婺州人陳亮,字同父,才氣豪邁,議論風生。

隆興初,曾上中興五論,未蒙見答。

淳熙中又詣闕上書,極言時事,孝宗擬加擢用,亮慨然辭歸。

嘗自言涵養功夫,應讓道學諸儒,惟推倒一世智勇,開拓萬古心胸,頗有所長。

後來策試進士,御筆擢為第一,授簽書建康判官,尋即病歿,也可謂一位志士了。

且說高宗自退居德壽宮後,自安頤養,不聞朝政。

經孝宗始終侍奉,未嘗失禮,頗也優遊自適,樂享天年。

至淳熙十四年間,已享壽八十一歲了。

秋季遇疾,孝宗輟朝入侍。

越月,高宗駕崩,孝宗號痛擗踴,二日不進膳,並諭宰相王淮道:「從前晉孝武、魏孝文二主,均實行三年喪服,素衣聽政。

司馬光通鑒中,紀載甚詳,朕亦欲遵行此制呢。」

淮答道:「晉孝武雖有此意,嗣在宮中,也止用深衣練冠。」

孝宗道:「當時群臣不能順上美意,所以見譏後世。」

淮不便再言,孝宗乃下詔道:

大行太上皇帝,奄奄至養,朕當衰服三年,群臣自遵易月之令。

特載此詔,以明孝宗之孝。

總計高宗在位,兩次改元,凡三十六年。

內禪後,安居德壽宮,又歷二十五年。

翰林學士洪邁,請廟號世祖。

直學士院尤袤,謂漢光武為長沙王后,布衣崛起,不與哀平相繼,所以稱祖無嫌。

上皇中興,雖同光武,實繼徽宗正號,以子繼父,非光武比,乃定號高宗。

高宗素一性一恭儉,器一具服飾,概從簡省。

就是晚年一愛一寵一的劉貴妃,恃色好奢,亦嘗一陰一加抑制。

劉貴妃系臨安人,初入宮為紅霞帔,系宋宮女使之稱。

艷麗軼群,大得一寵一幸,累遷婕妤婉容。

紹興二十四年,進為賢妃,嗣封貴妃。

從前金亮入寇,意圖掠取,便是這位劉麗妃。

補前文所未詳。

妃嘗因盛夏天署,用水晶作為腳踏,高宗取以作枕,妃乃稍加儆惕,不敢再踵舊飾。

但高宗一寵一眷,至老未衰。

貴妃去世,就在淳熙十四年間,高宗悲泣逾恆,因此得病,旋亦崩逝。

也算一對比翼鳥。

後人謂高宗偷安忍恥,慝怨忘親,初為汪、黃所惑,終為秦檜所制,李綱、趙鼎、張浚相繼被斥,岳飛父子冤死獄中,有可用的將相,有可乘的機會,終至臣事仇虜,殘喘苟延,這也所謂愚不可及哩。

總結高宗一朝行一事。

孝宗次子魏王愷,先高宗數年病歿,孝宗嘗泫然道:「前時越次立儲,正為此兒福薄,不料他果然蚤世了。」

究竟不足為訓。

因追贈徐、揚二州牧,謚惠寧。

恩平王璩,後高宗一年病歿,孝宗本待他甚厚,每召入內宴,呼官不呼名。

歿後追封信王,累贈太保太師。

這俱是銷納文字。

孝宗居高宗喪,白衣布袍,視事內殿,朔望詣德壽宮,仍然衰絰持杖,且詔皇太子參決庶務。

既而王淮罷相,右相周必大,仍薦朱熹為江西提刑,熹奉詔入朝,有熹友在途中相遇,語熹道:「正心誠意,上所厭聞,君此去幸勿再言!」熹慨然道:「我生平所學,只此四字,奈何入白大廷,反好隱默呢?」

及入對,即極言天理人欲,不能並容,孝宗也不加可否,徐語道:「久不見卿,浙東事朕早聞知,今當處卿清要,不再以州縣相煩了。」

時曾覿已死,王亦逐,獨內侍甘忭尚在,熹謂不應任用。

孝宗謂忭曾侍奉上皇,頗有才識,熹對道:「小人無才,怎能動人主歡心?」

孝宗默然。

越日,改授熹為兵部郎官,熹以足疾乞祠。

兵部侍郎林栗,劾熹托名道學,自高聲價,應亟予罷斥。

孝宗得栗言,顧語周必大道:「林栗所言,亦未免太甚了。」

必大道:「熹上殿時,足疾未瘳,勉強登對,並非敢托詞欺上呢。」

孝宗道:「朕亦見他跛曳,所以謂栗言過甚。」

左補闕薛叔似,太常博士葉適,均譽熹毀栗,陸續上奏。

侍御史胡晉臣,復劾栗喜同惡異,妄毀正士,乃出栗知泉州,改命熹主管西京嵩山崇福宮。

越月,復召熹為崇政殿說書。

熹仍固辭不受,孝宗也不復勉強,只命他奉祠罷了。

淳熙十六年,孝宗調周必大為左丞相,擢留正為右丞相。

必大入見,孝宗密給一紹興傳位親札。

留正愕然,孝宗道:「禮莫如重宗廟,朕當孟享,嘗因病分詣,孝莫若執喪,朕不得日至德壽宮,欲不退休,尚可得麼?卿可預擬草詔,擇日傳位。」

必大見上意已決,不再勸阻,遂退擬詔命。

過了數日,改德壽宮為重華宮,移吳太后居慈福宮。

必大進呈詔草,孝宗即命頒詔,傳位太子。

屆期由孝宗吉服御紫宸殿,行內禪禮。

太子惇出殿受禪,大致與孝宗受禪時,約略相同。

禮畢,孝宗入內,仍易喪服,退居重華宮。

太子惇即位,是為光宗皇帝,尊孝宗為壽皇聖帝,皇后謝氏為壽成皇后,皇太后吳氏為壽聖皇太后,大赦天下。

立元妃李氏為皇后,後系安一陽一人,慶遠軍節度使李道中女,生時有黑鳳集道營前,因名鳳一娘一。

道嘗以為異,聞道士皇甫坦善相術,特邀令入相諸人。

及鳳一娘一出見,坦驚起道:「此女當母天下,非善為撫視不可。」

後來坦入白高宗,高宗遂聘鳳一娘一為恭王妃,生嘉王擴,旋立為皇太子妃。

哪知這位鳳一娘一,貌雖軼群,一性一卻妒悍,嘗在高、孝二宮前,挑是翻非,屢言太子左右過失。

高宗不懌,私語吳後道:「是婦將種,不識柔道,我為皇甫坦所誤,悔無及了。」

誰叫你信方士。

孝宗亦屢加訓敕,令以皇太后為法,否則將要廢汝。

鳳一娘一不但不戒,反引為深恨。

及立為皇后,她遂一飛沖天,放出一番手段來了。

小子有詩詠道:

閫範無如宋六宮,刑於猶有聖王風。

何來黑鳳嬌癡甚,方士虛言誤阿蒙。

看官不必過急,還有金邦一段遺聞,須要先敘明白,然後述及李後鳳一娘一事,一切情跡,均至下回表明。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宋史通俗演義
第一回 河洛降神奇兒出世 弧矢見志遊子離鄉第二回 遇異僧幸示迷途 掃強敵連擒渠帥第三回 憂父病重托趙則平 肅軍威大敗李景達第四回 紫金山唐營盡覆 瓦橋關遼將出降第五回 陳橋驛定策立新君 崇元殿受禪登大位第六回 公主鍾情再婚誌喜 孤臣敗死一炬成墟第七回 李重進闔家投火窟 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第八回 遣師南下戡定荊湘 冒雪宵來商征巴蜀第九回 破川軍孱王歸命 受蜀俘美婦承恩第十回 戢兵變再定西川 興王師得平南漢第十一回 懸繪像計殺敵臣 造浮梁功成採石第十二回 明德樓綸音釋俘 萬歲殿燭影生疑第十三回 吳越王歸誠納土 北漢主窮蹙乞降第十四回 高梁河宋師敗績 雁門關遼將喪元第十五回 弄巧成拙妹倩殉邊 修怨背盟皇弟受禍第十六回 進治道陳希夷入朝 遁窮荒李繼遷降虜第十七回 岐溝關曹彬失律 陳家谷楊業捐軀第十八回 張齊賢用謀卻敵 尹繼倫奮力踹營第十九回 報宿怨故王索命 討亂黨宦寺典兵第二十回 伐西夏五路出師 立新皇百官入賀第二十一回 康保裔血戰亡身 雷有終火攻平匪第二十二回 收番部叛王中計 納忠諫御駕親征第二十三回 澶州城磋商和約 承天門偽降帛書第二十四回 孫待制空言阻西幸 劉美人徼寵繼中宮第二十五回 留遺恨王旦病終 坐株連寇准遭貶第二十六回 王沂公劾奸除首惡 魯參政挽輦進忠言第二十七回 劉太后極樂歸天 郭正宮因爭失位第二十八回 蕭耨斤挾權弒主母 趙元昊僭號寇邊疆第二十九回 中虜計任福戰歿 奉使命富弼辭行第三十回 爭和約折服契丹 除敵臣收降元昊第三十一回 明副使力破叛徒 曹皇后智平逆賊第三十二回 狄青夜奪崑崙關 包拯出知開封府第三十三回 立儲貳入承大統 釋嫌疑准請撤簾第三十四回 爭濮議聚訟盈廷 傳穎王長男主器第三十五回 神宗誤用王安石 種諤誘降嵬名山第三十六回 議新法創設條例司 讞疑獄狡脫謀夫案第三十七回 韓使相諫君論弊政 朱明府尋母竭孝思第三十八回 棄邊城撫臣坐罪 徙杭州名吏閒遊第三十九回 借父威豎子成名 逞兵謀番渠被虜第四十回 流民圖為國請命 分水嶺割地畀遼第四十一回 奉使命率軍征交趾 蒙慈恩減罪謫黃州第四十二回 伐西夏李憲喪師 城永樂徐禧陷歿第四十三回 立幼主高後垂簾 拜首相溫公殉國第四十四回 分三黨廷臣構釁 備六禮冊後正儀第四十五回 囑後事賢後升遐 紹先朝奸臣煽禍第四十六回 寵妾廢妻皇綱倒置 崇邪黜正黨獄迭興第四十七回 拓邊防謀定制勝 竊後位喜極生悲第四十八回 承兄祚初政清明 信閹言再用奸慝第四十九回 端禮門立碑誣正士 河湟路遣將復西蕃第五十回 應供奉朱勉承差 得奧援蔡京復相第五十一回 巧排擠毒死輔臣 喜招徠載歸異族第五十二回 信道教詭說遇天神 築離宮微行探春色第五十三回 挾妓縱歡歌樓被澤 屈尊就宴相府承恩第五十四回 造雄邦恃強稱帝 通遠使約金攻遼第五十五回 幫源峒方臘揭竿 梁山泊宋江結寨第五十六回 知海州收降及時雨 破杭城計出智多星第五十七回 入深巖得擒叛首 征朔方再挫王師第五十八回 誇功銘石艮岳成山 覆國喪身孱遼絕祀第五十九回 啟外釁胡人南下 定內禪上皇東奔第六十回 遵敵約城下乞盟 滿惡貫途中授首第六十一回 議和議戰朝局紛爭 誤國誤家京城失守第六十二回 墮奸謀闔宮被劫 立異姓二帝蒙塵第六十三回 承遺祚藩王登極 發逆案奸賊伏誅第六十四回 宗留守力疾捐軀 信王榛敗亡失跡第六十五回 招寇侮驚馳御駕 脅禪位激動義師第六十六回 韓世忠力平首逆 金兀朮大舉南侵第六十七回 巾幗英雄桴鼓助戰 鬚眉豪氣舞劍吟詞第六十八回 趙立中炮失楚州 劉豫降虜稱齊帝第六十九回 破劇盜將帥齊驅 敗強虜弟兄著績第七十回 岳家軍克復襄漢 韓太尉保障江淮第七十一回 入洞庭擒渠掃穴 返廬山奉櫬奔喪第七十二回 髯將軍敗敵揚威 愚參謀監軍遇害第七十三回 撤藩封偽主被縶 拒和議忠諫留名第七十四回 劉錡力捍順昌城 岳飛奏捷朱仙鎮第七十五回 傳偽詔連促班師 設毒謀構成冤獄第七十六回 屈膝求和母后返駕 刺奸被執義士喪生第七十七回 立趙宗親王嗣服 弒金帝逆賊肆淫第七十八回 金主亮分道入寇 虞允文大破敵軍第七十九回 誅暴主遼陽立新君 隳前功符離驚潰變第八十回 廢守備奸臣通敵 申和約使節還朝第八十一回 朱晦翁創立社倉法 宋孝宗重定內禪儀第八十二回 攬內權辣手逞兇 勸過宮引裾極諫第八十三回 趙汝愚定策立新皇 韓侂胄弄權逐良相第八十四回 賀生辰尚書鑽狗竇 侍夜宴艷後媚龍顏第八十五回 倡北伐喪師辱國 據西陲作亂亡家第八十六回 史彌遠定計除奸 鐵木真稱尊耀武第八十七回 失中都金丞相殉節 獲少女楊家堡成婚第八十八回 寇南朝孱主誤軍謀 據東海降盜加節鉞第八十九回 易嗣君濟邸蒙冤 逐制帥楚城屢亂第九十回 誅逆首淮南紓患 戕外使蜀右被兵第九十一回 約蒙古夾擊殘金 克蔡州獻俘太廟第九十二回 圖中原兩軍敗退 寇南宋三路進兵第九十三回 守蜀境累得賢才 劾史氏力扶名教第九十四回 余制使憂讒殞命 董丞相被脅罷官第九十五回 捏捷報欺君罔上 拘行人棄好背盟第九十六回 史天澤討叛誅李璮 賈似道弄權居葛嶺第九十七回 援孤城連喪二將 寵大憝貽誤十年第九十八回 報怨興兵蹂躪江右 喪師辱國竄殛嶺南第九十九回 屯焦山全軍告熸 陷臨安幼主被虜第一百回 擁二王勉支殘局 覆兩宮悵斷重洋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