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通俗演義》第十回 戢兵變再定西川 興王師得平南漢:卻說宋太祖得了花一蕊夫人,冊封為妃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宋史通俗演義》第十回 戢兵變再定西川 興王師得平南漢

宋史通俗演義

第十回 戢兵變再定西川 興王師得平南漢

第十回戢兵變再定西川興王師得平南漢

卻說宋太祖得了花一蕊夫人,冊封為妃,待她似活寶貝一般,每當退朝餘暇,輒與花一蕊夫人調一情作樂。

這花一蕊夫人,卻是個天生尤物,不但工顰解媚,並且善繪能詩;太祖嘗令她詠蜀,她即得心應手,立成七絕數首,中有二語最為淒切,傳誦一時。

詩云:「十四萬人齊解甲,也無一個是男兒。」

太祖覽此二語,不禁擊節稱賞,且極口讚美道:「卿真可謂錦心繡口了。」

惟孟昶初到汴京,曾賜給新造大廈五百間,供帳俱備,俾他安居。

至孟昶與母李氏,次第謝世,花一蕊夫人已經入宮,太祖便命將孟宅供帳,收還大內。

衛卒等遵旨往收,把孟昶所用的溺器,也取了回來。

看官!試想這溺器有何用處,也一併取來呢?原來孟昶的溺器,系用七寶裝成,一精一致異常,要與花一蕊夫人相配,應該有此寶裝。

衛卒甚為詫異,所以取入宮中。

太祖見了,也視為希罕,便歎道:「這是一個溺器,乃用七寶裝成,試問將用何器貯食?奢一靡一至此,不亡何待!」即命衛卒將它撞碎,撲的一聲,化作數塊。

溺器可以撞碎,花一心奈何採用?既而見花一蕊夫人所用妝鏡,背後鐫有「乾德四年鑄」五字。

史稱蜀宮人入內,宋主見甚鏡背有乾德四年鑄五字,蜀宮人想即花一蕊夫人,第史錄諱言,故含混其詞耳。

不覺驚疑道:「朕前此改元,曾諭令相臣,年號不得襲舊,為什麼鏡子上面,也有乾德二字哩?」

花一蕊夫人一時失記,無從對答;乃召問諸臣,諸臣統不知所對,獨翰林學士竇儀道:「蜀主王衍,曾有此號。」

太祖喜道:「怪不得鏡上有此二字,鏡系蜀物,應紀蜀年,宰相須用讀書人,卿確具宰相才呢。」

竇儀謝獎而退。

自是朝右諸臣,統說竇儀將要入相,就是太祖亦懷著此意,商諸趙普。

普答道:「竇學士文藝有餘,經濟不足。」

輕輕一語,便將竇儀抹煞。

太祖默然。

竇儀聞知此語,料是趙普忌才,心中甚是怏怏,遂至染病不起,未幾遂歿。

太祖很是悼惜。

忽川中遞到急報,乃是文州刺史全師雄,聚眾作亂,王全斌等屢戰屢敗,向京乞授。

能平蜀主昶,不能制全師雄。

可見嗜殺好貪,終歸失敗。

太祖乃命客省使丁德裕,即前回之丁德裕,時已改任客省使。

率兵援蜀,並遙命康延澤為東川七州招安巡檢使,剿撫兼施。

看官道這全師雄何故作亂?原來王全斌在蜀,晝夜酣飲,不恤軍務,曹彬屢請旋師,全斌不但不從,反縱使部下擄掠子女,劫奪財物,蜀民鹹生怨望。

嗣由太祖詔令蜀兵赴汴,飭全斌優給川資。

全斌格外剋扣,以致蜀兵大憤,行至綿州,竟揭竿為亂,自號興國軍,脅從至十餘萬;且獲住文州刺史全師雄,推他為帥。

全斌遣將朱光緒,領兵千人,往撫亂眾,哪知光緒妄逞一婬一威,先訪拿師雄家族,一一殺斃,只有師雄一女,姿色可人,他便把她饒命,占為妾媵。

上行下效,捷於影響。

師雄聞報大怒,遂攻據彭州,自稱興蜀大王。

兩川人民,群起響應,愈聚愈眾。

崔彥進及弟彥暉等分道往討,屢戰不利,彥暉陣亡。

全斌再遣張廷翰赴援,亦戰敗遁回,成都大震。

時城中降兵,尚有二萬七千名,全斌恐他們應賊,盡誘入夾城中,一團一團一圍住,殺得一個不留。

於是遠近相戒,爭拒官軍,西川十六州,同時謀變。

全斌急得沒法,只好奏報宋廷,一面仍令劉光義、曹彬出擊師雄。

劉光義廉謹有法,曹彬寬厚有恩,兩人入蜀,秋毫無犯,軍民相率畏懷。

此次從成都出兵,仍然嚴守軍律,不准擾民。

沿途百姓,望著劉、曹兩將軍旗幟,都已額手相慶。

到了新繁,師雄率眾出敵,才一對壘,前隊多解甲往降,弄得師雄莫名其妙,沒奈何麾眾退回。

哪知陣勢一動,宋軍即如潮入,大呼:「降者免死!」亂眾拋戈棄械,紛紛投順,剩得若干悍目,來斗宋軍,不是被殺,就是受傷,眼見得不能支持,統回頭跑去。

師雄奔投郫縣,復由宋軍追至,轉走灌口。

此古人所謂仁者無敵也。

全斌聞劉、曹得勝,也星夜前進,至灌口襲擊師雄。

師雄勢已窮蹙,不能再戰,衝開一條血路,逃入金堂,身上已中數矢,鮮血直噴,仆地而亡。

亂一黨一退據銅山,改推謝行本為主。

巡檢使康延澤,用兵剿平,丁德裕亦已到蜀,分道招輯,亂眾乃定。

西南諸夷,亦多歸附。

捷報傳達汴京,太祖乃促全斌等班師,及全斌還朝,由中書問狀,盡得黷貨殺降諸罪。

因前時平蜀有功,姑從未減,只降全斌為崇義節度留後,崔彥進為昭化節度留後,王仁贍為右衛將軍。

仁贍對簿時,歷詆諸將,冀圖自免,惟推重曹彬一人,且對太祖道:「清廉畏慎,不負陛下,只有曹都監,此外都不及了。」

仁贍明知故犯,厥罪尤甚。

太祖查得曹彬行囊,止圖書衣衾,余無別物,果如仁贍所言,乃特加厚賞,擢為宣徽南院使。

並因劉光義持身醇謹,亦賞功進爵,蜀事至此告終,以後慢表。

且說西蜀既平,宋太祖以乾德年號,與蜀相同,決意更改,並欲立花一蕊夫人為後,密與趙普商議。

普言:「亡國一寵一妃,不足為天下母,宜另擇淑女,才肅母儀。」

太祖沈吟道:「左衛上將軍宋偓的長女,容德兼全,卿以為可立後否?」

普對道:「陛下聖鑒,諒必不謬。」

太祖乃決立宋女為後。

這宋女年未及笄,乾德元年,曾隨母入賀長春節,太祖生日為長春節。

太祖曾見她嬌一小如花,令人可一愛一。

越四年,復召見宋女,面賜冠帔,宋女年已二八,荳蔻芳年,芙蓉笑靨,模樣兒很是端妍,一性一情兒又很柔媚,當時映入太祖眼簾,便已記在心中;只因花一蕊夫人,專一寵一後宮,乃把宋女擱置一邊。

此次提及冊後事情,除了花一蕊夫人,只有這個宋女,尚是縈情,當下通知宋偓,擬召他長女入宮。

宋偓自然遵旨,當即將女兒送納。

哪個不要做國丈?乾德五年殘臘,有詔改元開寶,開寶元年二月,由太史擇定良辰,冊立宋氏為後。

是時宋氏年十七,太祖年已四十有二了。

老夫得了少妻,倍增恩一愛一。

宋氏又非常柔順,每值太祖退朝,必整衣候接,所有御饌亦必親自檢視,旁坐侍食,因此愈得太祖歡心。

俗語說得好:「癡心女子負心漢。」

那花一蕊夫人,本有立後的希望,自被宋女奪去此席,倒也罷了,誰知太祖的一愛一情,也移到宋女上去,長門漏靜,誰解寂寥?痛故國之雲亡,悵新朝之失一寵一。

因悲成怨,因怨成病,徒落得水流花謝,玉殞香消。

數語可抵一篇吊花一蕊夫人文。

太祖回念舊情,也禁不住涕淚一番,命用貴妃禮安葬。

後來境過情遷,也漸漸忘懷了。

會接得北方消息,北漢主劉鈞病歿,養子繼恩嗣立,太祖因有隙可乘,遂命昭化軍節度使李繼勳,督軍北征。

乘喪北伐,不得為義。

繼勳至銅鍋河,連破漢兵,將攻太原。

北漢主繼恩,忙遣使向遼乞援。

司空郭無為,與繼恩有嫌,竟密囑供奉官霸榮,刺死繼恩,另立繼恩弟繼元,太原危亂得很。

宋太祖得悉情形,一面促李繼勳進兵,一面遣使繼詔,諭令速降,擬封繼元為平盧節度,郭無為為邢州節度。

無為接詔,頗欲降宋,偏是繼元不從,可巧遼主兀律,發兵救漢,李繼勳恐孤軍輕進,反蹈危機,乃收兵南歸。

北漢兵反結合遼兵,進寇晉、絳二州,大掠而去。

太祖聞報大憤,下令親征,命弟光義為東京留守,自統兵進薄太原,圍攻三月,仍不能下。

漢將劉繼業,即楊業,詳見下文。

善戰善守,宋將石漢卿等陣亡。

遼復出兵來援,宋太常博士李光贊,勸太祖班師。

太祖轉問趙普,普意與光贊相同,乃分兵屯鎮潞州,回駕大梁。

此系開寶二年事,厥後蕩平北漢,在太宗太平興國四年,非太祖時事,故此處不得不敘入。

趙年,由道州刺史王繼勳上書,內稱:「南漢主劉鋹,殘暴不仁,屢出寇邊,請速興王師,弔民伐罪」等語。

太祖尚不欲用兵,遺書南唐,令唐主轉諭劉鋹,勸他稱臣。

這時唐主李景,已早去世,第六子煜繼立,煜仍事宋不怠,既得太祖詔書,即遣使轉告南漢。

劉鋹不服,反拘住唐使,馳書答煜,語多不遜。

煜乃將原書奏聞,太祖因命潭州防禦使潘美,朗州一團一練使尹崇珂,領兵南征。

小子欲敘南漢亡國,不得不略述南漢源流。

南漢始祖,叫作劉隱,朱梁時據有廣州,受梁封為南海王。

隱歿後,弟陟襲位,僭號稱帝,改名為。

讀若儼,古時字,書不載,想系劉陟杜撰。

傳子玢,玢為弟晟所弒。

晟子名鋹,一婬一昏失德,委政宦官龔澄樞,及才人盧瓊仙,鎮日裡深居宮中,荒眈酒色。

偶得一波斯女,豐艷善一婬一,曲盡房術,遂大加一寵一幸,賜號媚豬;更喜觀人交一媾,選擇美少年,配偶宮人,一裸一體相接,自與媚豬往來巡察,見男勝女,乃喜,見女勝男,即將男子鞭撻,或加Yan刑。

群臣有過,及士人釋道,可備顧問,概下蠶室,蠶室即Yan人之密室。

令得出入宮闈。

又作燒、煮、剝、剔、刀山、劍樹等刑,或令罪人斗虎抵象,輒為所噬。

每歲賦斂,異常煩重,所入款項,多築造離宮別館,及奇巧玩物。

內宦陳延壽,製作一精一巧,出入必隨。

延壽且勸鋹除去諸王,藉免後患,於是劉氏宗室,屠戮殆盡,故臣舊將,非誅即逃。

內侍監李托,有二女,均饒姿色,鋹選他長女為貴妃,次為才人。

進托任內太師,自是南漢宮廷,第一個有權力的就是李托,第二個有權力的要算龔澄樞。

至宋將潘美等,率兵進攻,龔澄樞方握兵權,無從推諉,只好出赴賀州,畫策守禦。

甫至中途,聞宋軍已至芳林,距賀州僅三十里,不禁大驚失色,慌忙引軍遁還。

畢竟是個Yan人,帶著一半女態。

漢主劉鋹急得沒法,大將伍彥柔自請督兵,乃命率水師援賀。

舟至城外,適當夜半,待至遲明,彥柔挾彈登岸,踞坐胡一床一,指揮兵士。

王昭遠第二。

不意宋軍已預伏岸側,突然殺出,把漢兵沖作數段,漢兵大亂,多半被殺。

彥柔不及遁走,被宋軍擒住,梟首懸竿,曉示城中。

守卒驚愕失措,遂於次日陷入。

劉鋹與李托等商議,李托等均束手無策。

或請起用故將潘崇徹,鋹意尚不欲用,無如警耗迭來,急不暇擇,沒奈何召入崇徹,命領兵三萬,出屯賀江。

崇徹本因讒被斥,居常怏怏,此時雖受命統軍,免不得心存芥蒂,坐觀成敗。

急時抱佛腳,尚有何益?宋軍連拔昭、桂、連三州,進一逼一韶州。

韶州系嶺南鎖鑰,此城一失,廣州萬不可守。

劉鋹令將國中銳卒,及所有馴象,悉數出發,遣都統李承渥為元帥,往韶防禦。

承渥至韶州城北,駐軍蓮花峰下,列象為陣,每象載十餘人,均執兵仗,氣勢甚盛。

宋軍猝睹此狀,也未免張皇起來。

潘美道:「這有甚麼可怕?眾將士可搜集強一弩一,盡力攢射,管教他眾象返奔,自遭殘害呢。」

將士得令,各用強弓勁矢,向前射去,果然像陣立解,各象向後返竄,騎象各兵,紛紛墜地。

宋軍乘勢掩擊,殺得漢兵七歪八倒。

承渥抱頭竄還,還算保全一性一命。

宋軍遂攻入韶州。

劉鋹聞報,戰慄失容,馴象失敗,何不遣媚豬去?環顧諸臣,統是面面相覷,沒人敢去打仗,不由的涕泣入宮。

宮媼梁鸞真,獨上前道:「妾有養子郭崇岳,頗嫻戰略,主上若任他為將,定可退敵。」

劉鋹大喜,亟命將崇岳召入,面加慰勞,授官招討使,令與大將植廷曉,統兵六萬,出屯馬徑。

這郭崇岳毫無智勇,專知迷信鬼神,日夜祈禱,想請幾位天兵天將,來退宋軍,想由梁鸞真所教導。

偏偏神鬼無靈,宋軍大進,英州、雄州均已失守,潘崇徹反顏降宋,大敵已進壓瀧頭。

郭崇岳返報劉鋹道:「宋軍已到瀧頭了,看來馬徑也是難保,應請固守城池,再圖良策!」劉鋹大懼,半晌才道:「不如著人請和罷!」當下遣使赴潘美軍,願議和約。

潘美不許,叱退來使,更進兵馬徑,立營雙女山下,距廣州城僅十里。

鋹逃生要緊,命取船舶十餘艘,裝載妻女金帛,擬航海亡命。

不意宦官樂范,先與衛卒千餘,盜船遁去。

鋹益窮追,復遣左僕射蕭漼,詣宋軍乞降。

潘美送漼赴汴,自率軍進攻廣州城。

劉鋹再欲遣弟保興,率百官出迎宋師,郭崇岳入阻道:「城內兵尚數萬,何妨背城一戰。

戰若不勝,再降未遲。」

乃與植廷曉再出拒戰,據水置柵,夾江以待。

宋軍渡江而來,廷曉、崇岳出柵迎敵。

怎奈宋軍似虎似熊,當著便死,觸著便傷,漢兵十死六七,廷曉亦戰歿陣中,崇岳奔還柵內,嚴行扼守,劉鋹又遣保興出助。

潘美語諸將道:「漢兵編木為柵,自謂堅固,若用火攻,彼必擾亂,這乃是破敵良策呢。」

遂分遣丁夫,每人二炬,俟夜靜近柵,乘風縱火,萬炬齊發,列焰衝霄,各柵均被燃著,可憐柵內守兵,都變作焦頭爛額,逃無可逃,連崇岳也被燒死,只保興逃回城中。

鬼神不為無靈,竟迎崇岳西去。

龔澄樞、李托,私自商議道:「北軍遠來,無非貪我珍寶財物,我不若先行毀去,令他得一空城,他不能久駐,自然退去了。」

呆極。

乃縱火焚府庫宮殿,一夕俱盡。

城內大亂,沒人拒守,宋軍到了城下,立即登城,入擒劉鋹,並龔澄樞、李托等,及宗室文武九十七人。

保興逃入民舍,亦被擒住,悉押送闕下。

媚豬曾否在內?有奄侍數百人,盛服求見。

潘美道:「我奉詔伐罪,正為此等,尚敢來見我麼?」

遂命一一縛住,斬首示眾,廣州乃平。

總計南漢自劉隱據廣州,至鋹亡國,凡五主,共六十五年。

當時廣州有童謠云:「羊頭二四,白天雨至」,人莫能解,至劉鋹亡國,適當辛未年二月四日,天雨二字,取王師如時雨的意思。

小子有詩詠道:

婦寺盈廷適召亡,王師南下效鷹揚。

羊頭戾氣由人感,童語寧真兆不祥?

劉鋹等解入汴京,能否保全首領,且待下回表明。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宋史通俗演義
第一回 河洛降神奇兒出世 弧矢見志遊子離鄉第二回 遇異僧幸示迷途 掃強敵連擒渠帥第三回 憂父病重托趙則平 肅軍威大敗李景達第四回 紫金山唐營盡覆 瓦橋關遼將出降第五回 陳橋驛定策立新君 崇元殿受禪登大位第六回 公主鍾情再婚誌喜 孤臣敗死一炬成墟第七回 李重進闔家投火窟 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第八回 遣師南下戡定荊湘 冒雪宵來商征巴蜀第九回 破川軍孱王歸命 受蜀俘美婦承恩第十回 戢兵變再定西川 興王師得平南漢第十一回 懸繪像計殺敵臣 造浮梁功成採石第十二回 明德樓綸音釋俘 萬歲殿燭影生疑第十三回 吳越王歸誠納土 北漢主窮蹙乞降第十四回 高梁河宋師敗績 雁門關遼將喪元第十五回 弄巧成拙妹倩殉邊 修怨背盟皇弟受禍第十六回 進治道陳希夷入朝 遁窮荒李繼遷降虜第十七回 岐溝關曹彬失律 陳家谷楊業捐軀第十八回 張齊賢用謀卻敵 尹繼倫奮力踹營第十九回 報宿怨故王索命 討亂黨宦寺典兵第二十回 伐西夏五路出師 立新皇百官入賀第二十一回 康保裔血戰亡身 雷有終火攻平匪第二十二回 收番部叛王中計 納忠諫御駕親征第二十三回 澶州城磋商和約 承天門偽降帛書第二十四回 孫待制空言阻西幸 劉美人徼寵繼中宮第二十五回 留遺恨王旦病終 坐株連寇准遭貶第二十六回 王沂公劾奸除首惡 魯參政挽輦進忠言第二十七回 劉太后極樂歸天 郭正宮因爭失位第二十八回 蕭耨斤挾權弒主母 趙元昊僭號寇邊疆第二十九回 中虜計任福戰歿 奉使命富弼辭行第三十回 爭和約折服契丹 除敵臣收降元昊第三十一回 明副使力破叛徒 曹皇后智平逆賊第三十二回 狄青夜奪崑崙關 包拯出知開封府第三十三回 立儲貳入承大統 釋嫌疑准請撤簾第三十四回 爭濮議聚訟盈廷 傳穎王長男主器第三十五回 神宗誤用王安石 種諤誘降嵬名山第三十六回 議新法創設條例司 讞疑獄狡脫謀夫案第三十七回 韓使相諫君論弊政 朱明府尋母竭孝思第三十八回 棄邊城撫臣坐罪 徙杭州名吏閒遊第三十九回 借父威豎子成名 逞兵謀番渠被虜第四十回 流民圖為國請命 分水嶺割地畀遼第四十一回 奉使命率軍征交趾 蒙慈恩減罪謫黃州第四十二回 伐西夏李憲喪師 城永樂徐禧陷歿第四十三回 立幼主高後垂簾 拜首相溫公殉國第四十四回 分三黨廷臣構釁 備六禮冊後正儀第四十五回 囑後事賢後升遐 紹先朝奸臣煽禍第四十六回 寵妾廢妻皇綱倒置 崇邪黜正黨獄迭興第四十七回 拓邊防謀定制勝 竊後位喜極生悲第四十八回 承兄祚初政清明 信閹言再用奸慝第四十九回 端禮門立碑誣正士 河湟路遣將復西蕃第五十回 應供奉朱勉承差 得奧援蔡京復相第五十一回 巧排擠毒死輔臣 喜招徠載歸異族第五十二回 信道教詭說遇天神 築離宮微行探春色第五十三回 挾妓縱歡歌樓被澤 屈尊就宴相府承恩第五十四回 造雄邦恃強稱帝 通遠使約金攻遼第五十五回 幫源峒方臘揭竿 梁山泊宋江結寨第五十六回 知海州收降及時雨 破杭城計出智多星第五十七回 入深巖得擒叛首 征朔方再挫王師第五十八回 誇功銘石艮岳成山 覆國喪身孱遼絕祀第五十九回 啟外釁胡人南下 定內禪上皇東奔第六十回 遵敵約城下乞盟 滿惡貫途中授首第六十一回 議和議戰朝局紛爭 誤國誤家京城失守第六十二回 墮奸謀闔宮被劫 立異姓二帝蒙塵第六十三回 承遺祚藩王登極 發逆案奸賊伏誅第六十四回 宗留守力疾捐軀 信王榛敗亡失跡第六十五回 招寇侮驚馳御駕 脅禪位激動義師第六十六回 韓世忠力平首逆 金兀朮大舉南侵第六十七回 巾幗英雄桴鼓助戰 鬚眉豪氣舞劍吟詞第六十八回 趙立中炮失楚州 劉豫降虜稱齊帝第六十九回 破劇盜將帥齊驅 敗強虜弟兄著績第七十回 岳家軍克復襄漢 韓太尉保障江淮第七十一回 入洞庭擒渠掃穴 返廬山奉櫬奔喪第七十二回 髯將軍敗敵揚威 愚參謀監軍遇害第七十三回 撤藩封偽主被縶 拒和議忠諫留名第七十四回 劉錡力捍順昌城 岳飛奏捷朱仙鎮第七十五回 傳偽詔連促班師 設毒謀構成冤獄第七十六回 屈膝求和母后返駕 刺奸被執義士喪生第七十七回 立趙宗親王嗣服 弒金帝逆賊肆淫第七十八回 金主亮分道入寇 虞允文大破敵軍第七十九回 誅暴主遼陽立新君 隳前功符離驚潰變第八十回 廢守備奸臣通敵 申和約使節還朝第八十一回 朱晦翁創立社倉法 宋孝宗重定內禪儀第八十二回 攬內權辣手逞兇 勸過宮引裾極諫第八十三回 趙汝愚定策立新皇 韓侂胄弄權逐良相第八十四回 賀生辰尚書鑽狗竇 侍夜宴艷後媚龍顏第八十五回 倡北伐喪師辱國 據西陲作亂亡家第八十六回 史彌遠定計除奸 鐵木真稱尊耀武第八十七回 失中都金丞相殉節 獲少女楊家堡成婚第八十八回 寇南朝孱主誤軍謀 據東海降盜加節鉞第八十九回 易嗣君濟邸蒙冤 逐制帥楚城屢亂第九十回 誅逆首淮南紓患 戕外使蜀右被兵第九十一回 約蒙古夾擊殘金 克蔡州獻俘太廟第九十二回 圖中原兩軍敗退 寇南宋三路進兵第九十三回 守蜀境累得賢才 劾史氏力扶名教第九十四回 余制使憂讒殞命 董丞相被脅罷官第九十五回 捏捷報欺君罔上 拘行人棄好背盟第九十六回 史天澤討叛誅李璮 賈似道弄權居葛嶺第九十七回 援孤城連喪二將 寵大憝貽誤十年第九十八回 報怨興兵蹂躪江右 喪師辱國竄殛嶺南第九十九回 屯焦山全軍告熸 陷臨安幼主被虜第一百回 擁二王勉支殘局 覆兩宮悵斷重洋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