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公大紅袍全傳》第五十七回 剛峰搜宦調任去釘:行文到大興縣裡,去相借得精壯差役六十名,前來供役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海公大紅袍全傳》第五十七回 剛峰搜宦調任去釘

海公大紅袍全傳

第五十七回 剛峰搜宦調任去釘

卻說書吏領了海瑞言語,立將應行事宜,逐一備辦。

行文到大興縣裡,去相借得精壯差役六十名,前來供役。

書吏遂將牌示送來,剛峰簽押畢,接了出去,懸在那午門之外。

此際驚動許多內監,前來觀看。

人人無不吐舌皺眉,都道:「好厲害!」

惟有歎氣而已。

其牌示云:欽差查檢海為曉諭事:照得本院恭奉聖旨,查驗內外宮監,如有應再閹割者,即行閹割。

如不需閹割者,即行註冊免割,欽遵在案,合行牌示內監等知悉:凡有你等應行再割者,於某月日齊赴本堂衙門東邊站立,聽候親行查驗再割。

如無需復閹者,亦如應割之內侍,齊集西邊,站立聽驗,註冊免割。

如有一名不到,即系抗違聖旨,本部堂即以違制律處之。

各宜凜遵毋違,特示。

眾內侍看了,人人愁悶,個個吃驚。

其時王惇亦已知曉。

那小太監道:「明日海蠻子要將咱們再行閹割,不知為何這樣冤業呢?王惇道:「他們自有他們的事,再不干連咱們的。

前日老沙造花名冊子時,也著小廝前來這裡知會,被咱搶白了幾句。

後來又著人來說,卻不敢把咱們這裡的人名字上冊,恁他怎的?」

不表王惇自固,再說海瑞將冊子反覆細看,卻不見有王惇名字,尋思道:「這沙惠元亦怕這個人,連『王惇』二字也不敢上冊子。

我正要收拾這廝,今日怎肯由他漏網?明日要他知我這海蠻子的厲害呢!」即時吩咐海安道:「你明日伺候時節,將聖旨以及萬歲龍牌,供在當中,吩咐刀斧手、皂隸、人役等,俱要齊集。

我一喝打,立即拿下,決不容情。」

海安聽命自去備辦,且不必說。

海瑞又想道:「他們到底是天子的親近家一奴一,我若遽然行刑,須有礙他們體面。」

思忖已定,急急入宮見帝。

帝問海瑞進宮何干,海瑞奏道:「臣奉命明日查驗諸宦官,但恐有躲匿不到、畏懼再割者,臣即當拘提。

此輩乃陛下家一奴一,若不繩之以法,則不成憲典。

臣若行刑,則手亦不便,故臣特來請旨。」

帝道:「這是朕躬所行之事,他們何敢不遵?彼輩如有躲匿不遵者,卿即以法律繩之,休得容情!」海瑞謝恩。

天子又恐他們恃強不服,乃點了四名御前侍衛,如有諸宦不遵,你等立即拘提,便宜行事。

當下四名御前侍衛,隨著海瑞出宮而來,聽候差遣。

海瑞回到衙門中,即令廚下備了一席酒筵,特請了四名侍衛進內共飲。

飲至半酣,海瑞道:「四位是奉了聖旨來的,他們如有藏匿,怕再割者,諸位不須畏懼,只管前往拘提就是。」

侍衛道:「俺等受足了這班狗子的污氣非止一日,明日他們不犯便罷,若稍有犯,俺等怎肯依他?」

海瑞道:「如此方才是與天子辦事的。」

當時相與盡歡而散。

次日清早,海瑞升堂坐下,沙惠元早已伺侯。

海瑞念其年老,厚禮待之,令取椅來讓他旁坐。

沙惠元道:「大人不再閹咱就夠,怎敢邀坐?」

海瑞道:「哪裡說來這話?都是與朝廷出力,焉有不坐之理?」

沙惠元再謝而坐。

當下海瑞就問惠元道:「他們曾來否?」

惠元道:「俱已到齊,聽候大人查驗!」

吩咐閹割手,前來伺候。

隨令應再閹割者進。

須臾,五百餘人,一齊進來,立於東邊,個個面如土色。

海瑞看了笑道:「不必憂,割過的就永不用割了。」

隨令六十名書吏,分作六隊,每名領著內侍五名,詳加搜驗。

六十名差役,督率閹割手用刀,不得私徇,如違者立斃杖下。

一面點名,一起起的叫了過堂,押去驗割。

須臾,聽得東廡下喊疼之一聲 大作。

沙惠元聽了,不覺手塞了兩耳,合了雙眼,恰似呆的一般。

真免死狐悲,無不淒然。

海瑞談笑自若!不上兩個時辰,早已閹割完了。

一個個捧著陽具,候示而行。

隨又傳進不應割的來到,仍令吏著差役督率查驗,一面註冊,不一時完了。

海瑞問道:「惟有東廠王惇,西廠柏霜,為何不到?」

沙惠元道:「他二人咱也曾遣人前去知會,奈彼不肯註冊,稱是廠臣,不到內院,不須過驗。」

海瑞聽了,怒道:「豈有此理!他雖在廠?亦是家一奴一一例,怎敢違抗聖旨?」

即吩咐侍衛官四名,立刻分提二人到來問話。

四人聽了如飛的前往。

恰好王惇這日原是要躲這厄,走到嚴府裡下棋去了。

侍衛官到東廠、西廠二處,只看見柏霜,不見王惇,二人將柏霜擁去,餘者二人尋覓殆遍,卻不見王惇,只得回復。

海瑞道:「他沒什麼地方去躲,只在嚴府裡面。

你等可到嚴府內去尋,必然見的。」

當下四個侍衛官如飛而去。

海瑞指著柏霜道:「你這狗一奴一才!本部堂今日欽奉聖旨查驗,你等竟敢不來伺候麼?」

柏霜笑道:「我只道是甚麼事情!咱乃侍奉皇上的人,怎麼受你的約束?你小小的一個尚書,也不受咱節制,怎麼這等大模大樣的?」

海瑞大怒,吩咐海安備下香案,請過聖旨、龍牌,供在當中。

海瑞與沙惠元皆退坐一旁。

柏霜方才朝著聖旨跪下。

海瑞道:「本部堂面承聖諭,如諸宦官不遵查驗者,立行提拘究懲。

今你敢在本部堂面前違抗,就與違旨的一般罪名。」

吩咐左右拖下,先打八十板,再行驗割。

柏霜此際知道上了當,也不敢矯強,只得哀求海瑞道:「望大人施恩!」海瑞道:「那裡施恩於你這等殘人?左右,速速行杖!」左右答應一聲,不由分說,竟將柏霜剝去冠袍,扯到丹墀之下,重重地打了四十大板。

柏霜早已失聲。

海瑞叱令止杖,以冷水噴其面,須臾復甦。

海瑞叱令按著在地驗過。

只見陽具稍長一寸有餘,海瑞即令閹割手齊根割去。

可憐那柏霜咬牙暈去,鮮血迸流。

海瑞令抬過一邊,急見四個侍衛,簇擁著王惇而來。

王惇一眼看見了柏霜這般光景,又見有聖旨供在當中,急急跪下認罪。

海瑞道:「為什麼不早來伺候?」

王惇道:「只因今早皇上召進宮去問話,是以來遲,伏乞恕罪!」海瑞道:「也罷,既是皇上那裡宣召,卻還恕得過。」

吩咐帶將下去驗割。

王惇叩頭道:「求大人看在廠臣面上免驗罷!」海瑞道:「這是朝廷公事,海某怎敢以私廢公?這卻斷使不得的。」

吩咐帶轉來親驗,此時王惇也不敢則聲,一任由他。

海瑞親自走下座來,仔細驗過,只見本不甚長,只有一寸突出。

海瑞隨令齊根割了。

王惇痛不可忍,大呼幾聲,登時暈了過去。

海瑞道:「不割死這廝,留他在朝何用?」

約有半個時辰之久,方才甦醒。

海瑞道:「今番你卻自在了。

本部堂有幾句言語,你且聽著,則永無憂矣。」

王惇道:「敬聽教訓。」

海瑞在座上吟了八句詩道:自作孽來還自受,奸謀到底遇天收。

罰俸革職存留任,枉法偏徇可知否?

莫言暗室相欺慣,上天視聽豈能休?

金刀一割邪心事,回去還思早回頭!

王惇聽了這幾句言語,方才悔悟。

知是海瑞為著自己庇護嚴世蕃一案所致,乃悔悟道:「從今以後,咱再不去管閒事了,伏乞大人開恩一線,於咱自新,以圖報效罷。」

海瑞笑道:「你且依著我的好言語,自然做了好人。

你且去罷。」

王惇這次被海瑞去了他的八分威風,從此不敢作威,專門守分,安命度日。

後人有詩八句,單道海公能以正氣化人,而王惇亦可謂善於改過者,雖有前愆,亦足宥之。

詩云:聖言有過休憚改,善能補過即為賢。

芝蘭香久熏身德,鮑廁聞深不覺然。

若使早能遷善日,免教此際受沌難。

如今並看王惇者,且自先教用洗煎。

當下海瑞把諸宦官閹割訖,進宮覆旨,且奏知王惇善於改過,堪嘉。

帝道:「卿可謂『正能逐邪』者也。」

欽賜匾額,以旌其忠,而御筆親書「盛世直臣」四字。

海瑞謝恩出朝。

嚴嵩聞知,心中愈怒,又見王惇如此光景,如失左右手一般。

張居正、趙文華等日夜要害海瑞,只恨皇上又賜匾額,一寵一 任正重,無計可施。

日夕思維,並無計策。

忽然南京戶部尚書員缺,嚴嵩便與三司聯奏,保舉海瑞前往。

只因這南京乃是當日太祖建都之處,後因永樂皇帝遷過北燕,改為北京。

那金陵現改為南京,仍有宮殿,以及諸王府第並先帝陵,故尚設五部尚書在此,所缺的就是吏部,惟戶、禮、兵、刑、工五部是實。

這南京就是諸親王在此居住,事務極煩,責任甚重,人人都不願到彼做官。

然非才幹廉能者,不克此任。

當下天子見了奏章,尋思南京重地,非海瑞前去不可。

乃批了一道聖旨云:南京戶部尚書員缺,該處重地,非才學優長、廉能耿介者,不可當此重任。

現據大師聯同三司會奏議,調現任盛京戶部尚書海瑞以之調補,則地方庶有裨益。

著海瑞立即前往補授可也。

欽此!

聖旨一下,嚴嵩與張、趙二人一大喜,即到吏部那裡會知。

吏部領了旨意,即把海瑞改注了南京戶部尚書冊名。

海瑞受了恩命,只得即日離任就道。

一路上好不嚴肅,帶領著海安及張氏夫人,一路餐風宿水而來。

正是:多能多干多奔逐,那得偷安半刻閒?

畢竟海公此去南京,吉凶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分類:公案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海公大紅袍全傳
第一回 海夫人和丸畫荻第二回 張寡婦招婿酬恩第三回 喜中雀屏反悲失路第四回 圖諧鴛枕忽感居喪第五回 嚴嵩相術媚君第六回 海瑞正言服盜第七回 奸人際會風雲第八回 正士遭逢坎坷第九回 張老兒借財被騙第十回 家人見色生奸第十一回 張仇氏卻媒致訟第十二回 徐指揮守法嚴刑第十三回 三部堂同心會審第十四回 大總裁私意污文第十五回 張貴妃賣履訪恩第十六回 海剛峰窮途受敕第十七回 索賄枉誅縣令第十八回 抗權辱打旗牌第十九回 贓國公畏賢起敬第二十回 聖天子聞奏擢遷第二十一回 海瑞竭宦囊辱相第二十二回 嚴嵩獻甥女惑君第二十三回 張志伯舉薦庸才第二十四回 海主事奏陳劣跡第二十五回 青史筆而戮首第二十六回 紅袍諷以復儲第二十七回 賢皇后重慶承恩第二十八回 奸相國青宮中計第二十九回 怒杖奸臣獲罪第三十回 恩逢太子超生第三十一回 馮太監笞杖討情第三十二回 鄧郎中囹圄救餓第三十三回 赦宥脫囚簡授縣令第三十四回 訪查赴任票捕土豪第三十五回 酬禮付謀窺惡徑第三十六回 竊書失檢受奸殃第三十七回 機露陷牢冤屍求雪第三十八回 案成斬暴奉旨和番第三十九回 詐投遞入寨探情形第四十回 計燒糧逼營賜敕璽第四十一回 設毒謀私恩市刺客第四十二回 施辣手藥犯滅口供第四十三回 畏露奸邪奏離正直第四十四回 賣兇殺害被獲依投第四十五回 催貢獻折服安南第四十六回 捏本章調巡湖廣第四十七回 巡撫台獨探虎穴第四十八回 黃堂守結連賊魁第四十九回 逃性命會司審案第五十回 登武當誠意燒頭香第五十一回 小嚴賊行計盜孌童第五十二回 老國奸誣奏害皇叔第五十三回 禮聘西賓小嚴設計第五十四回 雞姦庠士太守逃官第五十五回 王太監私黨欺君第五十六回 海尚書奏閹面聖第五十七回 剛峰搜宦調任去釘第五十八回 繼盛劾奸矯詔設禍第五十九回 僕義妾貞千秋共美第六十回 臣忠士鯁萬古同芳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