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公大紅袍全傳》第一回 海夫人和丸畫荻:百代興亡朝復暮,一江一 風吹倒前朝樹。功名貴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海公大紅袍全傳》第一回 海夫人和丸畫荻

海公大紅袍全傳

第一回 海夫人和丸畫荻

人生南北多歧路,將相神仙,也要凡人做。

百代興亡朝復暮,一江一 風吹倒前朝樹。

功名貴顯無憑據,費盡心機,總把流光誤。

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

這幾句鄙詞,不過說人生世上,承父母一之 精血,秉天地之靈氣,生而為人。

人為萬物之靈,自當做一場刮目驚人的事業。

雖不能流芳百世,中正綱常,使人志而不忘,以為君子;即不能與世爭光,亦當遺臭萬年,此亦君子小人之兩途也。

然君子之流馨,事愈遠而人心愈近;小人之遺臭,事雖近而人心欲遠之,惟恐其稍近也。

君子觀之,能不驚然而懼乎?我於是有說。

卻說前明正德間,粵省瓊南有海璇者,字玉衡,世居瓊之睦賢鄉,離瓊山縣治不過數里。

玉衡娶繆氏,乃同縣繆廩生之妹也。

繆氏生於詩書之家,四德三從,是所稔悉。

自適海門以來,夫妻和順,相敬如賓,真不愧梁鴻之配孟光也。

玉衡屢試不中,遂無意功名,終日在家詩書自娛,行善樂施而已。

又過數年,玉衡已是四十三歲,膝下無兒。

夫人繆氏,每以為憂,常勸丈夫立妾,以廣子嗣。

玉衡正色道:「我與你素行善事,況海氏祖宗皆讀儒書,歷行陰德,今我諒不至絕嗣,姑待之。」

繆氏道:「相公之言,可謂不礙於理者。

然妾今年四十,天癸將止,誕育之念已灰,不復望弄璋、弄瓦矣。

故勸相公立妾者,乃是為海氏祖宗起見,相公何故不以為然?」

玉衡笑道:「夫人所知者,情與理也。

但今之世,人心澆薄,循理者少,悖理者多。

但見人家妻妾滿室,妒急紛然。

何者?為丈夫者不無偏愛,本欲取樂而反增懊惱,我不忍見之。

使璇命果有子,夫人年尚壯健,豈不能育子耶?璇如合絕嗣,即使姬妾羅列,亦不過徒事酒色而已,何益之有?」

夫人看見丈夫如此堅執,也不再說。

此後夫婦更加相愛。

玉衡歷行善事,家雖不豐,而慷慨勇任。

凡有親友鄰里稍可資助者,無不竭力為之。

於是又過三年,繆氏夫人年已四十三歲。

一日,天忽大雨,雷電一交一 加,陰雲四起,暴雨奔騰。

玉衡正在書房閒坐,忽見一物從上而下,惡貌猙獰,渾身毛一片,金光奪目,奔向玉衡書案之下,倏忽不見。

玉衡知是怪異避劫,乃任其躲藏,反以身障翼書案。

少頃,雷電之光直射入書房,向著玉衡身上射來。

這也古怪,那雷火一到玉衡身旁便滅。

如是者約有半個時辰,那雷聲漸漸退去,火光亦熄。

玉衡不勝驚惶,隨走開書案。

此時天氣復亮,雨止雷收。

只見那怪獸從案下出來,向著玉衡作叩首之狀。

玉衡明知其故,乃叱之去。

那物出了書房、不向外邊,卻往裡面去了。

玉衡誠恐夫人受驚,隨即跟進,方至內堂,就不見了。

心中好生疑惑,只是事屬怪誕,隱而不言。

未及半月,夫人竟然癸水不至。

初時尤以為年老當止,三五月間,不覺腹中隆然矣,此際方知繆氏懷孕。

玉衡大喜,對繆氏道:「天庇善人,今日信否?」

繆氏亦笑道:「此乃相公福德所至,妾藉有賴矣。」

玉衡道:「凡人好善,天必佑之。

況夫人貞淑賢德,幽閒婉靜,不才亦拳拳好善,感格上天,憐於海氏,待賜麟兒矣!」從此心中歡喜,更勇於為善。

光陰迅速,日月如梭,不覺將近十月,胎期滿足,早晚就要分娩。

海公預早雇了乳母、穩婆,在家伺候。

一夜 ,海公方才合眼睡熟,忽見三人身穿青衣,手持金節,向前揖曰:「奉玉帝敕,賜你一子,你其善視之!」旋有人擁一怪獸人。

海公見其與前次避雷之獸無異,便問道:「既蒙玉帝賜子,怎麼將這獸物帶來?」

持金節者笑道:「你那裡知道,此乃五指山之豸獸也,性直而喜啖猛虎,衛弱鳥,在山修煉七百餘年,數當遭劫,故彼曾避於君家書案之下。

君乃善人,神鬼所欽,故雷火不敢近君,即回復玉旨,此獸因君得免其劫。

然上天有制,凡羽毛苦修,性未馴善,不遭雷劫,即當過胎出世,先成一人 形,後歸正果。

今上帝憐你行善有功,故特賜與你為之。

日後光大海氏門戶者,誠此子也。」

說畢,將那獸推到內堂去了。

忽聽得霹雷一聲,玉衡吃了一驚,不覺醒來,卻是南柯一夢。

忽見丫鬟來報:「夫人產下一位小相公!」玉衡聞言大喜,正應夢中之事。

急急來到房中,見嬰兒已經斷臍,包裹停當。

玉衡持燭一看,果然生得眉清目秀,心中大喜,口中不言。

一面安慰妻子好生調養,吩咐丫鬟們小心服侍。

三朝洗兒,彌月請酒,自不必說。

乃取名海瑞,這也不在話下。

且說玉衡因有了兒子,萬事俱足,遂飄然有世外之想,把「功名」二字真是置之度外。

正是:有子萬事足,無官一身輕。

海公無事,以兒為樂,或到名山勝境去遊玩,也覺優遊。

時光易過,又是幾年。

海瑞已經七歲,雖在孩提之中,性至孝友,更兼資質聰明,耿直無私。

每與鄰兒共游,飲食之物,必要公同分食。

若有多取者,瑞必詈之。

玉衡教他讀書,過目輒能成誦。

又過了三年,海瑞年已十歲。

無書不讀,詩詞歌賦,靡有不通。

是年玉衡一病身亡,海瑞哀痛欲絕,夫人亦痛哭不已。

瑞痛父身亡,未能盡子道,意欲結廬於墓側,少展孝思。

夫人勸阻曰:「你雖性至孝順,但你年紀幼稚,郊外無靖,倘有不測,我何賴焉?此欲盡孝而反增不孝也。」

瑞聞母諭遂止,在家守制。

夫人便晝夜令他誦讀,雖夏暑不輟。

未幾服滿,瑞年已十三。

或有勸瑞應童子試者,瑞對曰:「我年尚幼,經史未通,若出應試,必被人笑,徒費筆墨。

不如閉門苦讀,待我淹貫了,然後去也未為遲。」

夫人聞瑞在外答友之言,私喜曰:「此兒不務矜浮,日後必有實學。」

於是更加約束,母子二人,切磋嚴如師弟一般。

瑞性做好菊,不喜趨承。

嘗有《品菊》詩曰:繞籬一二費平章,五色迷一離 滿徑香。

晚節豈容分上下,蓬門畢竟育低昂。

范村譜訂名多誤,酈水空傳種最良。

欲向澹中尋更澹,鬢絲愁落滿頭霜。

《伴菊》詩云:柴門重聞日悠悠,願向閒花穩臥游。

俗骨不堪同入夢,芳心曾許獨探幽。

性情淡處常相對,靖冷香中過此秋。

莫遣風仙借婢職,夜深牆角已低頭。

夫人見其詩雅淡,知瑞他日晚節獨堅,必為一代忠臣者,嘗謂之曰:「你終日讀書,不求聞達,究有何益哉?」

瑞曰:「兒苦讀書,非不欲進取。

但念母親年屆喜懼,兒恐一旦成名,就要遠離膝下,故此忍隱,不欲為母親憂也。」

夫人怒曰:「為人子者,不欲揚名顯親,豈欲我死後你方進取耶?馬鬣雖封,銘旌七尺,我亦不得親見也!」瑞聞母怒,跪而慰之,謝罪不迭,夫人怒始稍息。

瑞從此益勵詩書,以圖進取。

次年學院按臨,瑞便出應試,果掇芹香。

夫人喜曰:「你得一衿,我死瞑目矣。」

簪笑同庠諸友勸同赴省,以奪秋魁。

瑞每以母在家無人侍奉終日,不欲行。

及至其母聽了瑞答友之言,遂勉之曰:「你每以我在家,無人侍奉為辭,不欲相離左右。

但功名大事,我尚強健,你可前去,不必掛念。」

瑞見母如此吩咐,不敢有違,遂打點行李,會齊諸友,望著海康而去。

到了雷州,捨舟登岸趕路。

一夜 ,月明風輕,瑞在旅店裡睡不著,偶步園中。

時已三更向後,店中諸客俱已熟睡。

仰望星斗滿天,萬籟俱寂。

忽聞有人說道:「昨夜前村張家祭鬼,我們正好前去尋些飲食,偏偏又碰著這位海少保在此。

土地爺好沒來由,卻要派我們在此伺候,他老人家便安然坐著,好不教人忿氣呢!」一人道:「你莫怨他,他乃是一方之主,你我都是受他管的,怎麼不聽使令?這是應該的,不必多說。

恐怕這老兒聽見了,又要責罰呢。」

一人道:「怕什麼?此老太不公道,但是有得奉承他的,便由人去橫行滋擾;若是我等窮鬼,他便專以此勞苦的事來派著呢!」一人道:「你且說他怎的不公平呢?」

那人道:「即此張家一事,就可見其不公矣。

張家的女兒,昨因上墓拜掃,遇了這個王小三,在路上撞見了。

欺她孤兒寡一婦 ,隨就跟了回去,作起祟來。

她家好不驚慌,不知被他弄了飲食。

那日,張寡一婦 到此老兒處禱告,求他驅除。

這老兒初時甚怒,立刻拘了王小三到廟,說什麼要打、要罰他。

後來王小三慌了,即忙應許了些金帛。

這老兒便喜歡到極處,不但不責罰他,反助紂為虐,任他肆擾呢!」一人道:「怪不得張家今夜大設飲食,他便安安穩穩的前去受領,卻遣我們在此伺候這海少保呢。」

一人道:「怪不得你說他。」

海瑞聽得明白,才知是鬼在此議論,暗喜自己有了少保的身份,不覺咳嗽一聲,倏而寂然,海瑞亦回房中安息,自思土地亦受鬼賄,心中大怒。

至天明起來,梳洗了,諸友便要起程。

海瑞道:「且慢著。

今日有一奇事,待我弄來你們看看。」

諸友不解其故,快問道:「荒郊野店,有什麼奇事?不如莫管閒事,趕路要緊呢!」海瑞道:「列位有所不知。

這裡有一張家,她是個寡一婦 ,有一女兒,被野鬼王小三作祟,大索祭祀。

本坊土地反與鬼通同擾攪,你道奇麼?」

諸友問道:「你怎的知道?」

海瑞便將夜聞鬼言備細告知,但不說鬼稱自己是少保。

諸友聽了,各各驚異。

況且都是少年,未免好事,各人都慫恿海瑞,要看他怎麼處置那土地。

海瑞便向店主人問明,哪裡是土地廟並張家的住址。

用了早飯,便望著那土地廟而來。

正是:正氣能驅魅,無私可服神。

畢竟海公到了那裡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分類:公案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海公大紅袍全傳
第一回 海夫人和丸畫荻第二回 張寡婦招婿酬恩第三回 喜中雀屏反悲失路第四回 圖諧鴛枕忽感居喪第五回 嚴嵩相術媚君第六回 海瑞正言服盜第七回 奸人際會風雲第八回 正士遭逢坎坷第九回 張老兒借財被騙第十回 家人見色生奸第十一回 張仇氏卻媒致訟第十二回 徐指揮守法嚴刑第十三回 三部堂同心會審第十四回 大總裁私意污文第十五回 張貴妃賣履訪恩第十六回 海剛峰窮途受敕第十七回 索賄枉誅縣令第十八回 抗權辱打旗牌第十九回 贓國公畏賢起敬第二十回 聖天子聞奏擢遷第二十一回 海瑞竭宦囊辱相第二十二回 嚴嵩獻甥女惑君第二十三回 張志伯舉薦庸才第二十四回 海主事奏陳劣跡第二十五回 青史筆而戮首第二十六回 紅袍諷以復儲第二十七回 賢皇后重慶承恩第二十八回 奸相國青宮中計第二十九回 怒杖奸臣獲罪第三十回 恩逢太子超生第三十一回 馮太監笞杖討情第三十二回 鄧郎中囹圄救餓第三十三回 赦宥脫囚簡授縣令第三十四回 訪查赴任票捕土豪第三十五回 酬禮付謀窺惡徑第三十六回 竊書失檢受奸殃第三十七回 機露陷牢冤屍求雪第三十八回 案成斬暴奉旨和番第三十九回 詐投遞入寨探情形第四十回 計燒糧逼營賜敕璽第四十一回 設毒謀私恩市刺客第四十二回 施辣手藥犯滅口供第四十三回 畏露奸邪奏離正直第四十四回 賣兇殺害被獲依投第四十五回 催貢獻折服安南第四十六回 捏本章調巡湖廣第四十七回 巡撫台獨探虎穴第四十八回 黃堂守結連賊魁第四十九回 逃性命會司審案第五十回 登武當誠意燒頭香第五十一回 小嚴賊行計盜孌童第五十二回 老國奸誣奏害皇叔第五十三回 禮聘西賓小嚴設計第五十四回 雞姦庠士太守逃官第五十五回 王太監私黨欺君第五十六回 海尚書奏閹面聖第五十七回 剛峰搜宦調任去釘第五十八回 繼盛劾奸矯詔設禍第五十九回 僕義妾貞千秋共美第六十回 臣忠士鯁萬古同芳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