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公大紅袍全傳》第十六回 海剛峰窮途受敕:張貴妃看過,果是原物。乃吩咐馮保道:「你可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海公大紅袍全傳》第十六回 海剛峰窮途受敕

海公大紅袍全傳

第十六回 海剛峰窮途受敕

卻說馮保取了鞋兒,急忙來到宮中,見了張貴妃,將鞋兒呈上。

張貴妃看過,果是原物。

乃吩咐馮保道:「你可去傳我的話,稱他作『海恩人』,請他暫且安心住下。

旬日之間,必有好音報他就是。」

馮保領命,復到海瑞店中,口稱:「海恩人老爺,娘娘見了鞋兒,認得是自己原物。

叫我來對恩人說暫且安居。

旬日之間,自有佳音相報等語。」

海瑞謝道:「下士鄉愚,有何德能,敢望娘娘費心?相煩公公代奏,說我海瑞多承娘娘錦念,已是頂當不起,焉敢再廑清懷!善為我辭,則感激不盡矣。」

馮保道:「咱家娘娘是個知恩報恩的人,老爺只管寬心住著,咱家告辭了。」

海瑞送出店門,馮保又叮嚀了一番,方才回宮覆命不表。

元春此時既知海瑞下落,便欲對嘉靖皇帝說知,求賜一官半職,以報厚恩。

只是海瑞與己無親,如何敢奏?左思右想,忽然叫道:「有了,有了!就是這個主意。」

少頃,駕臨西院,元春接駕。

山呼畢,帝賜平身,令旁坐下。

內侍把三峽水泡上龍一團一 香茗。

帝飲畢,對元春說道:「今天天氣炎熱,揮汗不止。

與卿到荷花香亭避暑,看宮女採蓮罷。」

元春道:「臣妾領旨,謹隨龍駕。」

內侍們一對對的擺隊,一派鼓樂之音,在前引導。

帝與元春攜手,來到荷花香亭上坐著。

那亭子是白石雕砌成的高廠,四面儘是玲瓏窗格,對著荷池。

那池裡的荷花,紅白相間,下面有數十對鴛鴦,往來遊戲。

又有畫舫數對,是預備宮娥採蓮的。

此時帝與張妃坐於亭上,只見清風徐來,遍體皆爽。

即令宮女取瓜果雪藕之類及美酒擺在亭中,與妃共飲,帝在居中坐。

張妃再拜把盞,帝飲數杯,令官娥彈唱一曲。

只見張妃眉頭不展,帝笑問道:「卿往日見朕,歡容笑語,為甚今日愁眉不展,卻是為何?莫非有甚不足之意麼?」

元春連忙俯伏,口稱:「妾該萬死。

臣妾市井下賤,蒲柳之姿,蒙陛下不棄,列以嬪妃之職,則恩施二天,妾實出望外。

受恩既深,常恐不足以報高厚。

臣妾實有下情,敢冒奏天顏,伏乞恕罪。」

帝笑令官娥挽起,道:「卿且坐下,有事告朕,朕當為卿任之。」

元春再拜奏道:「臣妾本乃下賤之輩,昔在父母豆腐店中,饑寒莫甚。

上年一家俱病,父母將危。

幸有廣東瓊山舉人海瑞,在妾店中作寓,見妾一家無依,虧他慷慨,屢捐客囊,為妾一家醫藥,遂得生全。

今妾得侍至尊,父母俱貴,惟海瑞落魄京城,不得歸家。

妾聞此情,心中實不忍。

自恨弱質,不能少報其德,故此悶悶不樂。

不虞為陛下察覺,妾萬死不容辭矣。」

帝聽罷大笑道:「朕只道卿為著什麼,卻原來為此。

這乃小事,何須介意?他既是舉子,怎不赴試,甘於落魄呢?」

元春復奏道:「彼曾入闈,怎奈名落孫山。」

備將海瑞初次入京誤過場期,逐細奏知。

帝道:「此人功名不偶,命運坎坷。

朕當與卿代為報德就是。」

元春連忙謝恩,歡呼萬歲。

帝即令取了紙筆,親書道:海瑞懷才不售,功名不偶,此你命數使然。

朕特起之,著賜進士及第。

吏部知照,即以儒學提舉銓用。

欽此。

寫畢,遞與元春看道:「卿意雲何?」

元春復山呼拜謝。

帝令內侍即將上諭發與吏部知道。

隨與元春共飲數杯,方才散席回宮。

再說海瑞在店中,思想馮保取鞋去了,不知作何景況?正在沉思之際,忽聞外面一片聲喧,瑞急令海安出看。

海安走出店來,只見幾個報錄的,內中一個手捧報條一張道:「哪位是新進士海老爺?快請出來,待我們叩賀。」

滿店人都道他是瘋顛的,這個時節連殿試都過了,武闈又沒有恁早,報什麼進士?

大家都笑起來。

海安道:「我家老爺姓海,既是中了進士,可拿報條來看。」

那人便將手中的報條展開,只見寫道:「捷報貴寓大老爺海印瑞,蒙旨特賜額外進士及第。」

海安看了,心中暗暗稱奇。

便把報條拿進裡面,對海瑞說知。

海瑞大喜,即望闕謝恩。

打發報子去了,正欲回身,又見有人來報說:是吏部差來的。

海瑞接了展看,原來是簽授浙一江一 淳安縣儒學。

海瑞心中不勝大喜,即打發了報人。

次日冠帶伏闕謝恩,隨到吏部拜謝。

那吏部看見海瑞是格外恩賜的人,料為天子所知的,便加意相待,自不必說。

次日即令人送其文憑到寓。

海瑞此際既得了文憑,只是苦無盤費,不得赴任。

想起李純陽與他最厚,便連夜來見純陽,欲借銀子赴任。

李純陽笑道:「似此小弟實屬不情了!弟自到京以來,今已六載,家中付過兩次銀來京。

現在拮据之狀,莫可名言。

但弟與兄相一交一 最厚,義不容辭,十兩之資,可以勉為應命。

幸故人勿以不情見怪也。」

海瑞道:「弟亦知兄拮据,但事在燃眉,不得已而犯夜行之戒。」

純陽道:「兄莫言此,令人慚愧。」

遂令人取十兩銀子出來,親手遞與海瑞道:「微敬勿哂。」

海瑞再拜稱謝道:「蒙兄分用,此德當銘五中。」

閒話一回,方才別去。

回至寓中,只見馮保手捧一個黃錦包袱坐在店裡。

一見了海瑞,喜笑相迎,說道:「恭喜老爺榮任,娘娘特著咱來道喜,並有程贐相賜呢!」說罷,把包袱雙手送與海瑞。

海瑞接來,覺得沉重,說道:「海瑞何德何能,屢費娘娘厚意?」

便望闕謝恩,然後收下。

馮保道:「娘娘說,恩人老爺路上須要保重。

蒞任放心做官,有甚事情,自有娘娘擔當。」

說罷,起身告辭。

海瑞囑道:「煩公公代奏,說海瑞不能面謝娘娘恩典,惟有朝夕焚香頂祝,願娘娘早生太子。」

馮保應諾而歸。

少頃,人報張大人到。

海瑞急急出迎,卻原來是張老兒前來道喜,並送程儀。

彼此閒談了一番,方才別去。

海瑞將張妃錦袱打開看時,卻是三百餘兩紋銀。

又將張老兒的拆看,是一百兩元絲。

此時海瑞有了四百兩銀子,計及到浙盤費之外,尚剩三百餘兩。

滿心歡喜,急將適間所借李翰林十兩銀子,原封包好。

另將一百兩銀子,包在一處。

作書一札,其意略云:異鄉拮据,形倍淒然。

弟以冷曹累兄,實不得已而為之也。

幸而天假我便,承西院張貴妃惠我三百金。

又叨張貴妃父張公惠我百兩。

值此涸轍之際,忽西一江一 之水直蘇救涸魚。

除應用費用外,尚餘三百兩奇。

故人亦在涸竭之候,我敢不施一西一江一 水而蘇涸鮒乎?除將原銀歸趙外,另具百數,少表故人之情,幸勿見卻。

專候升祺不備。

海瑞恭拜寫畢,將原銀並百兩一包的,連書著海安送去。

隨又修下家信,亦是一百兩銀子,令海雄一交一 與千里馬,附回粵東省城,轉寄瓊州。

打點明白,立即收拾行李起程,主僕三人出京去了。

再說嚴嵩自從開復以來,百計夤緣,每在帝前獻媚,今日暗奏這一部大臣貪贓,明日冒奏那一班武將怠玩。

帝無不准,不知黜革了多少官員。

帝十分一寵一 他,不數月就升了刑部侍郎。

嚴嵩威權愈大,勢焰愈熾,心恨張老兒不死,反得大官,身為內戚,每每思欲中傷之。

豈知天不從人,海瑞去後,張老兒一病不起,數日便死了。

帝念其國戚之貴,賜銀開喪,贈太師,謚貞侯,嚴嵩愈加惱恨。

此時嚴嵩威權日盛,文武多有依附其勢者。

步軍統領張志伯,因嵩得封國公。

嵩生子名世蕃,未週歲,張志伯即以幼一女攀親,其女長世蕃一歲。

二人即訂了親,彼此勾結作奸,鬻爵賣官,種種不法。

帝頗有所聞,而不一問。

嵩又建造府第,闊十頃,其中花園亭榭,與宮中相等。

正是:天上神仙府,人間宰相家。

嵩又以美一女 十名,教以歌舞,各穿五彩雲衣,每當筵前舞蹈,望之如五色雲錦,燦爛奪目,名為「霓裳舞」。

唱演既精,送嘉靖帝作樂。

帝愈一寵一 貴,即加太保銜,升吏部尚書,兼協辦大學士。

張志伯在京既久,意欲討個外差,出去快活快活,就來央求嚴嵩。

嵩道:「外差不過指揮、巡按,公乃一品武職,兩缺俱不合例。

除非欽差方好。」

張志伯道:「近聞各省多有侵銷帑項,庫中多有虧空者。

大人何不奏請聖旨,差某前往清查,藉此可以少伸心志。

倘有所入,敢不與大人南北麼?」

嚴嵩點頭稱善,即日具疏入奏,以各省虧空太多,非專差大臣清查不可。

倘用文臣,未免官官相衛。

武職出巡,則有公無私。

查步軍統領為人忠厚廉明,可充此職,帝即允奏。

正是:一封朝奏入,百害日滋生。

畢竟張志伯可得外差否,且聽下回分解。

分類:公案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海公大紅袍全傳
第一回 海夫人和丸畫荻第二回 張寡婦招婿酬恩第三回 喜中雀屏反悲失路第四回 圖諧鴛枕忽感居喪第五回 嚴嵩相術媚君第六回 海瑞正言服盜第七回 奸人際會風雲第八回 正士遭逢坎坷第九回 張老兒借財被騙第十回 家人見色生奸第十一回 張仇氏卻媒致訟第十二回 徐指揮守法嚴刑第十三回 三部堂同心會審第十四回 大總裁私意污文第十五回 張貴妃賣履訪恩第十六回 海剛峰窮途受敕第十七回 索賄枉誅縣令第十八回 抗權辱打旗牌第十九回 贓國公畏賢起敬第二十回 聖天子聞奏擢遷第二十一回 海瑞竭宦囊辱相第二十二回 嚴嵩獻甥女惑君第二十三回 張志伯舉薦庸才第二十四回 海主事奏陳劣跡第二十五回 青史筆而戮首第二十六回 紅袍諷以復儲第二十七回 賢皇后重慶承恩第二十八回 奸相國青宮中計第二十九回 怒杖奸臣獲罪第三十回 恩逢太子超生第三十一回 馮太監笞杖討情第三十二回 鄧郎中囹圄救餓第三十三回 赦宥脫囚簡授縣令第三十四回 訪查赴任票捕土豪第三十五回 酬禮付謀窺惡徑第三十六回 竊書失檢受奸殃第三十七回 機露陷牢冤屍求雪第三十八回 案成斬暴奉旨和番第三十九回 詐投遞入寨探情形第四十回 計燒糧逼營賜敕璽第四十一回 設毒謀私恩市刺客第四十二回 施辣手藥犯滅口供第四十三回 畏露奸邪奏離正直第四十四回 賣兇殺害被獲依投第四十五回 催貢獻折服安南第四十六回 捏本章調巡湖廣第四十七回 巡撫台獨探虎穴第四十八回 黃堂守結連賊魁第四十九回 逃性命會司審案第五十回 登武當誠意燒頭香第五十一回 小嚴賊行計盜孌童第五十二回 老國奸誣奏害皇叔第五十三回 禮聘西賓小嚴設計第五十四回 雞姦庠士太守逃官第五十五回 王太監私黨欺君第五十六回 海尚書奏閹面聖第五十七回 剛峰搜宦調任去釘第五十八回 繼盛劾奸矯詔設禍第五十九回 僕義妾貞千秋共美第六十回 臣忠士鯁萬古同芳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