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公大紅袍全傳》第十八回 抗權辱打旗牌:再說那海瑞領了文憑,帶著海安、海雄一路上水陸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海公大紅袍全傳》第十八回 抗權辱打旗牌

海公大紅袍全傳

第十八回 抗權辱打旗牌

卻說張志伯擅作威福,枉殺了薛知縣,暫且按下不表。

再說那海瑞領了文憑,帶著海安、海雄一路上水陸繼進,不一日來到省垣。

先到藩司處稟見,驗看過了,然後到任,望著淳安縣內來。

那學裡的生員、同寅,都來迎接。

海瑞一一相見過了,上任視事。

在學裡也沒甚的事情,只好邀了那些生員到來訓遵經義。

所以生員們都喜愛他,說他認真司鐸。

一日,海瑞偶然想起:我今已得一職在此為官,卻把妻子拋棄在岳母處,心中有所不忍。

乃修書一札,取了五十兩銀子,一交一 與海雄回粵,迎接家眷。

海雄領了銀札,拜辭海瑞,搭了海船,望粵東南而來。

又說那張氏夫人,自從丈夫入京之後,就在娘家過活。

誰知身中已懷六甲,到了十個月足,生下一女。

張太夫人好不歡喜,諸事親為料理。

滿月之後,取名金姑。

此際張氏一面撫育女兒,專盼丈夫的捷報。

到了次年五月以後,還不見一些聲息。

及閱南宮試錄,方知海瑞名落孫山。

未幾有書寄回,稱說留京宿科。

張氏又只得安心守待。

至本年的七月內接得京中家信,始知丈夫不曾得中正榜,不知為何叨蒙朝廷特賜進士,改授淳安儒學,又有百兩銀子付來安家。

此時張氏母女喜得眉開眼笑。

張氏夫人說道:「女婿是終不在人下者,今日果然。

但他如今到任上去了,諒不日會來接你。」

過了數月,忽然海瑞差了海雄持書而回,稱說奉命來接家屬,並有書信與太夫人請安。

張氏大喜,即拆書札來看。

其略云:別卿數載,裘葛四更。

幸借福蔭,博得一官。

現在分發浙一江一 淳安縣儒學,雖屬冷曹,亦感朝廷格外之典。

茲已抵任,身子幸獲粗安。

古人云:富貴不忘貧賤友,身榮敢棄糟糠妻?特遣海雄來家迎接,幸即隨同到任,俾得一酬杵臼之勞,亦少慰夫妻之意。

書到之日,即便束裝。

岳母大人處,另有稟帖請安,毋庸多及。

此字。

張氏賢夫人妝次。

剛峰手書太夫人亦將書信看了。

海雄道:「小的來時,老爺有五十兩銀子一交一 付小的,以作太夫人路費,此項卻不用過慮了。

但不知太夫人何日起身?待小的好去雇備船隻。」

張夫人道:「擇吉起程就是。」

海雄應諾,便先行雇備了船隻,專待吉日解纜不提。

再說海瑞自到學任以來,用心訓迪,又稟知上司,除了學中幾處陋規。

上憲嘉其廉能,大加歎賞說:「海提學才幹卓異,可司民牧。」

為他具題,請改授州縣以資委用。

本下,帝批准了,發回本省。

該撫即便拆開來看。

只見朱批是:奉旨:該撫所題淳安儒學海瑞,才幹卓異,堪為民牧,乞改授州縣,以資委用。

所奏如果屬實,著即出具考語具題,遇有州縣缺出,即行委署。

如堪治理,另題實授,欽此。

該撫看了朱批,即時發下藩司,著將海瑞改注候委縣冊內,聽候委用。

未幾,淳安縣知縣以貪墨被百姓上控免職,該撫就以海瑞委署淳安縣知縣事。

海瑞此際身膺民社,益勵精忱。

凡有興利除害之事,無有不為。

不避怨嫌,只顧為民為國,一清如水,那些百姓愛之有如父母。

上任不一月,盜賊頓息,民歌樂業,竟然有路不拾遺之風。

海瑞不憚勞苦,每夜帶領二僕改裝訪察,不知拿了多少匪人,審判如神。

書差畏其明察,不敢欺隱。

百姓號之為海爹,如嬰兒之呼父也,其依之如此。

未幾,海雄接家眷至任所,夫妻相會,又見了四歲的女兒,海瑞之歡喜,自不必說。

過了兩月,人傳朝廷差張國公稽查各省錢糧案牘,糾察官吏廉墨,頭旗大書「奉天糾察」四字。

現在朝廷賜他尚方寶劍,十分威肅,一路盤查將來。

聞得山東歷城縣知縣薛禮勤,一言不合,為他所殺。

所過地方供一應快馬,十分煩劇。

倘有怠慢,立時有事。

海瑞聽了歎道:「天子為何差這樣的人來此,適足以擾民矣!且自一由 他,我這裡是沒有許多供一應的。」

過了幾日,鄰縣就有文書移知,並有私說,說是國公之意,如此如此,否則必遭參革。

海瑞笑道:「豈有此理!我一毫也不備辦,看他奈何。」

遂命人於前途哨探。

果然不三日,張府的家人頭船來到,只見淳安縣城中,十分冷落,並沒有半個人兒在外招呼。

怎怪那張府的家人氣惱,盛怒而來,走到縣裡,仍是這般冷悄悄的,那家人就是湯星槎。

當下湯星槎怒氣不卻,來到二堂,坐在一把椅子上,大聲道:「怎麼國公的差事都不備辦?知縣到底往哪裡去了?」

海安、海雄忍耐不住,便齊聲問道:「駕上是哪裡來的?請道其詳。」

星槎冷笑道:「你們在此做什麼的?」

海安道:「是跟隨海太爺辦事的。」

星槎笑道:「卻原來你們既是充當縣裡的長,就該曉得官一場中禮套的。

我們國公是奉旨來稽查糾察的欽差,鄰縣諒有文移知。

你等怎麼這般冷落,莫非欺藐我們麼?」

海安道:「我們這裡乃是一個極貧極苦的縣份,現在衙中米薪都不敷用,哪裡還有餘項來供一應差務?只請駕上方便些須就是。」

湯星槎聽了大怒,忿然而去。

臨行恨恨的說道:「你們且看仔細,少頃便是了。」

遂悻悻而去。

再說海瑞在內廳,聽得外面喧嚷,心中大怒,遂悄悄的走在屏風後竊一聽 。

正聽得海安與星槎問答,不覺的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

親聽得星槎含恨而去,隨即喚了海安、海雄入內,吩咐道:「適間來的就是張巡按的家丁,方纔你們與他口角,彼必然迎上前途,搬弄是非,要來我縣糟蹋了。

你等且到外邊私行打探,國公船隻車輛共有多少,急來回復,不得有誤。」

海安、海雄二人領命飛奔而去,小心打探。

去了二十餘里,正好迎著張志伯的坐船蔽天而來。

海安等故意坐在一隻漁船之內,只顧跟著官船而走。

原來張志伯的船隻,除官船之外,大小共三十餘號,每一船都是沉重滿載的。

海安、海雄二人看在眼裡,急急走來回報。

海瑞聽了,自忖他是從京中出來的欽差,又沒家眷,隨來不過一兩隻船就夠了,為什麼有許多船隻?想必是裝載贓物的了。

且自一由 他,看他來意如何,再作區處。

正說之間,人報張國公差旗牌官一胡一 英來到,稱:「奉令箭到此,請爺出去迎接。」

海瑞道:「國公奉旨而來稽查地方,本縣理應迎接,亦不過護送出境而已。

怎麼差來的賤役,也要本縣去迎,這款是何人設的?」

衙役稟道:「歷經州縣,都是這般迎候,老爺不可抗違,國公是不好惹的呢!如今旗牌現在衙前,專等老爺迎候。」

海瑞不覺勃然大怒,就吩咐三班衙役,排班升堂。

這話一傳出去,那三班的差役,各房書吏,俱各紛紛上堂站立,分列兩邊。

三梆已罷,海瑞升堂於暖閣之內,書差們陸續參叩畢,海瑞道:「今日本縣特為本衙門與萬民爭一口氣的,你等休要畏縮,須要照依本縣眼色行事,如違,責革不貸。」

兩旁書差唯唯聽命。

海瑞吩咐開門,傳旗牌入見。

左右答應一聲,把頭、儀兩度大門開了,大聲喚叫:「本縣太爺,著來差報名進見。」

那差官是慣受人家奉承的,所過州縣,無不諂諛之,滿以為知縣出來迎接,得意洋洋的站在署門。

初聽此言,猶以為喚別處的差官。

未半刻,只見兩個衙役走上前來說道:「差官,你怎麼耳聾了麼?如此呼喚,你卻不聽見?如今老爺現在堂上,立喚你進去說話呢!」那旗牌聽了此言,不覺三一屍一神暴跳,七竅內生煙,勃然大怒,道:「狗一奴一才,你在這裡絮絮叨叨的,叫哪一個?」

衙役道:「是特喚你進去,俺家太爺坐了堂,等你呢!」

那旗牌冷笑道:「好大的知縣!待我進去看他怎的!」遂大踏步盛怒而入。

海瑞見他手持令箭,乃起身離座,對著令箭拜了兩拜,請過一邊供著。

然後復行升座。

旗牌看見知縣復行從容的升座,心中大怒,道:「請問貴縣高姓大名?」

海瑞笑道:「你既為差役,不向本縣報名叩見,倒也罷了,怎麼反來問起本縣的姓名?本縣的姓名,已有在那萬歲爺前傳臚冊上,諒不用說你亦知道。

你今至此何事,可對本縣說知。」

那旗牌笑道:「俺奉了國公令旨,特來著你等預備夫馬、供一應船隻、縴夫、水手等項。

毋得刻延,如違聽參。」

海瑞道:「這話是國公說的,還是你說的?」

旗牌笑道:「令在手上,就是我說的。」

海瑞道:「原來如此。

我們縣中大荒之後,百姓死亡者半。

現在力田之際,那有閒丁當役?且請國公自便罷。」

旗牌道:「怎麼說『自便』兩字?你這廝想必做厭了這知縣麼?只顧彌天的大膽,一胡一 言亂語冒瀆。

我亦管不得許多,只要立刻取齊一百名縴夫,又要五十號大船,前去繳令就是。」

海瑞道:「國公的坐船不過一隻,那用得百名縴夫,又要五十號大船何用?」

旗牌道:「你只管預備就是,哪裡管得許多閒事!」海瑞笑道:「本縣自蒙聖恩授此縣以來,所用一文皆動支庫項。

今你勒要如許船隻,將來的開銷卻在哪一項上?這卻不能從命。

若是國公的坐船需人牽纜,本縣就立刻督率眾役當差便了。」

旗牌哪裡肯依,罵道:「放屁!哪裡來的偌大瘟官,誰敢抗違國公令旨?你敢下座來,與我去見國公,算你是個好漢兒的!」說罷哈哈大笑。

海瑞聽了大怒,說道:「哪有如此大膽藐法的差役,膽敢在本縣公堂之上大模大樣?左右,與我拿將下去,重打四十!」兩旁差役答應一聲,齊來扯旗牌下去。

正是:福由人自作,一旦失威嚴。

畢竟海瑞可能打得那旗牌否?且聽下回分解。

分類:公案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海公大紅袍全傳
第一回 海夫人和丸畫荻第二回 張寡婦招婿酬恩第三回 喜中雀屏反悲失路第四回 圖諧鴛枕忽感居喪第五回 嚴嵩相術媚君第六回 海瑞正言服盜第七回 奸人際會風雲第八回 正士遭逢坎坷第九回 張老兒借財被騙第十回 家人見色生奸第十一回 張仇氏卻媒致訟第十二回 徐指揮守法嚴刑第十三回 三部堂同心會審第十四回 大總裁私意污文第十五回 張貴妃賣履訪恩第十六回 海剛峰窮途受敕第十七回 索賄枉誅縣令第十八回 抗權辱打旗牌第十九回 贓國公畏賢起敬第二十回 聖天子聞奏擢遷第二十一回 海瑞竭宦囊辱相第二十二回 嚴嵩獻甥女惑君第二十三回 張志伯舉薦庸才第二十四回 海主事奏陳劣跡第二十五回 青史筆而戮首第二十六回 紅袍諷以復儲第二十七回 賢皇后重慶承恩第二十八回 奸相國青宮中計第二十九回 怒杖奸臣獲罪第三十回 恩逢太子超生第三十一回 馮太監笞杖討情第三十二回 鄧郎中囹圄救餓第三十三回 赦宥脫囚簡授縣令第三十四回 訪查赴任票捕土豪第三十五回 酬禮付謀窺惡徑第三十六回 竊書失檢受奸殃第三十七回 機露陷牢冤屍求雪第三十八回 案成斬暴奉旨和番第三十九回 詐投遞入寨探情形第四十回 計燒糧逼營賜敕璽第四十一回 設毒謀私恩市刺客第四十二回 施辣手藥犯滅口供第四十三回 畏露奸邪奏離正直第四十四回 賣兇殺害被獲依投第四十五回 催貢獻折服安南第四十六回 捏本章調巡湖廣第四十七回 巡撫台獨探虎穴第四十八回 黃堂守結連賊魁第四十九回 逃性命會司審案第五十回 登武當誠意燒頭香第五十一回 小嚴賊行計盜孌童第五十二回 老國奸誣奏害皇叔第五十三回 禮聘西賓小嚴設計第五十四回 雞姦庠士太守逃官第五十五回 王太監私黨欺君第五十六回 海尚書奏閹面聖第五十七回 剛峰搜宦調任去釘第五十八回 繼盛劾奸矯詔設禍第五十九回 僕義妾貞千秋共美第六十回 臣忠士鯁萬古同芳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