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開國演義
第101回 假示弱燕王欺敵 恃英勇張玉陣亡
詞曰:
興亡即已曰天數,殺伐征誅、義是何緣故?若言戰勝方遭遇,所卜天心無乃誤。
誰知一定者吾素,擾攘紛紜、無非亂其度。
不然勝敗頃刻中,何以先知早回護。
卻說燕王既襲破了滄州,生擒了徐凱,報到德州,盛庸怒恨道:「朝廷用無能之將,不如無將!」因與鐵鉉商量道:「燕王出奇兵暗襲滄州,必乘勝而驕。
若與之戰,恐難大破。
莫若聲言乏糧,移營東昌以示弱,誘其深入,然後伏兵合擊之,未有不成功者。」
鐵鉉道:「移營東昌,伏兵合擊固是妙算,但燕王善戰,麾下將士,俱皆勇一猛。
伏兵必須多伏一精一銳,合擊必須遍合英雄,方能挫其狂鋒。
若突起不多,合圍單薄,擒捉不住,令其衝馳而去,豈不反為所輕。」
盛庸道:「公言是也。」
遂一面移營東昌,一面會合眾兵,一面聚集大兵,分列四境。
只候燕兵入境,交戰之時,號炮一響,即四面圍來,合擊燕兵,生擒燕王。
若有一路放走燕王者,斬。
分發已定,因宰牛宴犒將士,誓師勵眾,然後自率一精一兵,背城而陣,以待燕兵。
卻說燕王襲取滄州者,原為要震動德州。
今打探得盛庸移營東昌,因大喜謂諸將道:「盛庸亦易取耳。」
諸將問道:「大王何以知其易取?」
燕王道:「今盛庸無故而移營,必乏糧草。
彼既乏糧,而就東昌,豈知東昌素無積蓄,其何所恃乎?吾乘勝掩攻,破之必矣。」
眾將拜服。
燕王遂揮眾而進。
燕兵恃其屢勝,不復提防,望見庸軍,竟鼓噪而進。
不期將近營壘,忽一聲炮響,火器與矢石齊發,就如雨打來。
燕兵一時不曾準備,盡皆受傷。
燕王看見,吃了一驚,忙令後退。
而四面的伏兵,已一層一層,緊緊圍來。
平安與吳傑的兵又到,與盛庸兵合做一處,就圍了數重。
燕王與張玉、邱福等一班戰將,還認做是李景隆之師,一衝突便破。
不期盛庸的令嚴法重,將士有進無退。
任燕將左衝右突,戰了半晌,竟衝突不開。
燕王方才著急,因揮劍力戰道:「不努力破賊,不許生還。」
張玉應道:「今日正英雄效命之時,誰敢不努力?」
因躍馬提刀,東西馳擊。
盛庸看見燕將被困,猶敢戰不懼,恐怕戰久走脫,復又督兵緊圍急戰。
張玉見南兵苦戰,皆是盛庸督戰,暗想道:「要脫此圍,除非斬了盛庸,方才能彀。」
因大喝道:「盛庸一奸一賊,休要逞雄,且吃我一刀。」
遂舞刀直殺過來。
不期盛庸帖身,皆有一精一勇弓一弩一,護持看見張玉突來,一齊放箭。
張玉躲閃不及,左臂上早中了兩箭。
再欲回馬,而盛庸揮眾齊上,竟將張玉斬於馬下。
原來燕兵壯氣,全倚張玉,忽見張玉被斬,盡皆驚慌。
又見南兵喊聲動地,炮矢如雨,受傷者眾。
欲要逃走,卻又圍在垓心,無路可逃。
事急了,要保一性一命,只得解甲而降。
燕王戰到此時,四周衝突不出,未免力疲。
喜得是朱能、周長兵在後隊,未曾被圍,聞知燕王困在圍中,因率一隊兵,從東北角上,奮擊救援。
東北圍兵被擊的兇猛,漸漸有分開之勢。
盛庸者見,因撤西南圍兵,往救東北。
邱福看見,忙對燕王道:「東北上兵馬紛紜,想有外兵衝突。
大王何不乘此時,率眾往東北,內外夾攻,則此圍可脫。」
燕王道:「東北被擊,盛庸既調西南兵往救,則東北正其屬意之地,雖夾攻之,亦未易破。
莫若轉從西南乘其不意,突然衝擊,自可出也。」
邱福點頭道:「是。」
燕王遂揮眾兵,發一聲喊,直攻西南。
西南兵將,果被撤去,圍得單薄,竟被燕王率兵將衝開而去。
盛庸聽知,甚是懊惱,急急遣將來追,只殺了無數燕兵,而燕王已追之不及。
盛庸心不肯甘,猶絡繹不絕的遣將來追。
燕王此時,人困馬乏,不復交戰,惟向北奔。
盛庸追兵將及,忽燕王次子高煦,領兵前來策應。
看見追兵追趕燕王,因迎著說道:「父王請先行,待兒擒斬追將。」
因橫槊縱馬當先。
追兵不知,竟擁上來,早被高煦挺槊打死了數將,又生擒了指揮常榮而去。
追兵方知高煦之勇,漸漸退回。
燕王勒馬,看見大喜,深加贊獎道:「此兒肖我!」遂引殘兵回北平去。
只因這一去,有分教:
虎離陷阱依然猛,龍脫深淵照舊飛。
不知後來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分類: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