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開國演義》第030回 康茂才夜換橋樑:帳中杯酒且相歡,指顧山川陣裡看。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明朝開國演義》第030回 康茂才夜換橋樑

明朝開國演義

第030回 康茂才夜換橋樑

詩曰:

帳中杯酒且相歡,指顧山川陣裡看。

飛檄大江伸王氣,談兵幕府羨儒冠。

天回睥睨征帆出,潮起魚龍金甲寒。

共羨帷中多妙算,彩雲隨日滿長安。

那康茂才領了太祖軍令,即到本帳修起一封書來,付與康玉,叫他小心前去不題。

卻說李善長見太祖如此傳令,便問說:「太祖方以寇來為憂,今反誘渠早至,卻是為何?」

太祖說:「大凡禦敵,促則變小,久則患深。

倘二賊合併來攻,吾決難支。

今如此計誘他,友諒必貪得,連夜前來,我自有計破之。

士誠聞風膽落矣!」善長極口稱妙。

再說康玉繼了書,逕到友諒營前,見了守營士卒,備細說有密事上奏漢王。

守卒報知。

友諒認得是康玉,便驚問說:「你今隨爾主在金陵,欲報何事?」

康玉不說,假為左右顧盼之狀。

友諒知他意思,即令諸人退出帳外,止留張定邊、陳英傑二人在旁。

康玉見人已退,遂在懷中取書遞與友諒。

友諒拆開讀曰:

負罪康茂才頓首,奉啟漢王殿下:嘗思昔日之恩,難忘頃刻。

今聞師取金陵,雖金陵有兵三十萬,然諸將分兵各去鎮守,已去十分之八。

城中所存僅萬,半屬老羸,人人驚恐。

今主公令臣據守東北門江中大橋,乞殿下乘此虛空,即晚親來攻取,當獻門以報先年恩德。

倘遲多日,恐常遇春、胡大海等兵還,勢難即得。

特此奉文,千萬台照。

友諒見書大喜,便問:「江東橋是木是石?」

康玉說:「是木的。」

友諒說:

「你可即回報與主人,吾今半夜領兵到橋邊,以呼老康為號,萬勿有誤。

事成之日,富貴同之。」

因賞康玉金銀各一大錠。

康玉叩首而歸。

張定邊說:

「此書莫非有詐麼?」

友諒說:「茂才與我道義至交,必無有詐。

今夜止留陳英傑守營,卿等隨孤領兵二十五萬,潛取金陵。」

吩咐已定,只待晚來行一事。

且說康玉回見太祖,具言前事。

太祖拍手說:「入吾掌中矣。」

李善長進奏:「此事尚未萬全。

若友諒引三十萬一精一銳,逕過江東橋,來攻清德門,亦是危事!據臣愚昧,不若即刻將橋換砌鐵石,使友諒到此,頓起疑心,不敢前進。

又於橋西設一空寨,他望見營寨,必來劫寨。

及至寨中,一無所有,令彼驚疑奔潰,然後四圍用火攻擊,可得全勝。」

太祖大喜,即令李善長如法佈置,仍聽軍師劉基調遣。

劉基便登將台,把五萬旗號,按方運動,發了三聲號,擂了三通鼓,諸將都到台下聽令。

劉基傳下軍令:「今夜廝殺,不比等閒,助主公混一中原,廓清妖穢,踏平山海,俱是今日打這一戰。

爾得顯親揚名,封妻蔭子,帶礪山河,也俱在今日!施展手段,稍不小心,有違軍令,決當斬首不饒!」諸將一一跪說:「願領鈞旨。」

便令馮國勝、馮國用、丁德興、趙德勝四將,領兵二千,埋伏江東橋,據虎口城諸處險隘,只等待友諒陣中馬亂,便用神槍、硬一弩一、火炮等物,一齊擊殺,任他奔走,不得阻攔,都只在後追趕。

再令華高、曹良臣、茅成、孫興祖、顧時、陸仲亨、王志、鄭遇春、薛顯、周德興、吳復、金朝興十二員將佐,領兵二萬,在正中深處埋伏,西對龍江,漢兵若敗,他必沿江北走,便可率兵從東攻殺。

又令鄧愈領兵三萬,待友諒兵來,便去劫他老營,截他歸路。

又令李文忠領兵二萬,即刻抄龍江竟入大洋,將漢兵所有船隻,盡行拘掠,止留破船三百隻,於江岸邊待他敗兵奔渡。

太聽令,便在台下稱說:「此舉宜令片甲不存,軍師何以留船與渡?」

劉基說:「兵法云:『陷之死地,必有生路。

』昔者項羽渡河,破釜沉舟,以破章邯;韓信背水列陣,以破趙軍,俱是此法。

倘漢兵二十萬逃奔採石,無舟可渡,彼必還兵死戰,勝敗又未可知。

惟留此破船,待他爭先逃渡,若至江心,我軍奮力追趕,破船十無一存,始為全勝。」

分撥已定,諸將各自聽令行一事不題。

卻說陳友諒親督元帥張定邊,及一精一銳二十萬,待到酉牌時候,都向東南金陵進發。

僵旗息鼓,倍道而行,將及半夜,方到江東橋。

友諒便問:「橋是何如?」

只聽前哨報說:「是鐵石造成的。」

友諒驚說:「康玉分明說是木頭的,何故反是鐵石?可再探到前面還有木橋否?」

那哨子上前探著長久,回報說:「此橋長二十步,儘是鐵石甃砌,上前去探,更無木橋。」

(按此橋太祖定天下,既因命名鐵石橋,與北京城外蘆溝橋,為天下之冠。

)友諒心疑,便自領兵前行數百餘步,只見營鼓頻敲,友諒喜曰:「此必茂才紮下營寨。」

即令張志雄領兵前往,密呼「老康」以為內應。

誰想志雄前至寨口,隔柵遙望,營中並無一個士卒,止是懸羊駕犬,擊鼓如雷。

領兵急回阻住,備說前事,「不可前往,必有伏兵在彼,勿墮一奸一計!」友諒大驚說:「吾被茂才誘矣!」下令急回兵北走。

眾軍心驚膽碎,兵潰爭先。

看官看到此,想說:「若是友諒果有智量,且按兵不動,列陣先迎,雖有伏兵,見如此強盛,也決不敢輕犯。」

誰知智不及此,只是鼠竄狼奔,那裡擋得住?此時正值暑熱,太祖穿著紫衣玉甲,張著黃羅大蓋,與軍師登城,坐敵樓中細望。

眾將見友諒兵馬奔潰,渴欲出戰。

軍師且下令說:「紅日雖升,大雨立至。

諸將且宜飽食,當乘勢而擊!」說話未完,果然風雨蔽天而來。

太祖便擊鼓為號,只聽得信炮震天,伏兵並起。

馮國勝、馮國用、趙德勝、丁德興四將,把那火器追擊,驅兵投來。

友諒陣中,惟要各逃一性一命,人上踏人的逃走。

張定邊見事危急,高叫說:「三軍休恐,當併力攻出!」這些軍士那裡聽令。

四將因他高叫,心中轉說:「軍令亦要如此,也分兵兩翼而攻,容賊兵奪路而走,只是隨後追殺。」

友諒急奔走本營。

那本營已被鄧愈殺入,四圍放火,黑焰迷天,十萬之師,都皆逃散。

友諒領了殘兵,只得沿大江岸邊奔走。

正行之際,當先一路兵截住,為首大將正是康茂才,高叫:「友諒可速來,老康等候多時了!」友諒聽了大怒而罵,便叫:「眾將若能擒得此賊,富貴同之!」張定邊拍馬來迎,趙德勝便橫前抵住,從中大叫麾軍奮擊。

定邊力不能支,勒馬轉走。

茂才乘勝追來,活縛將士共二萬餘人。

張志雄、梁鉉、俞國興,遂解甲投降。

友諒引兵突圍北走。

約有二十餘里,忽見旌旗蓋天,四下金鼓齊鳴,當先擺著華高、曹良臣、茅成、孫興祖等十二員大將,從東驅兵搶殺過來。

友諒不敢戀戰,便與張定邊斜刺殺出,恰遇著李文忠、俞通淵拘掠友諒戰船方回,路至慈湖,又是一番鏖戰,擒他副將張世方、陳玉等五人。

此時友諒軍人已死大半,約剩十萬有零,沿岸奔走,自分到江邊另作區處。

那想從江一望,樓船戰艦十無一全。

訪問舟人,說李文忠帶了一精一銳焚掠船盡。

友諒仰天捶胸忿叫說:「早不聽楊從政之言,竟至於此!」腰間拔開寶劍,將要自刎,那張定邊忙來抱定,勸說:「古來聖人,俱遭顛沛。

臣願殿下忍一時之小忿,圖後日之大功,未為晚也!」友諒只得上馬再行,料得來路已遠,再無伏兵,庶可從容而行。

那想採石磯邊,扎駐大營,正是常遇春、沐英、郭子興、廖永忠、朱亮祖、俞通海、張德勝,倍道從僻路在此阻截,殺得友諒單騎而奔。

恰又遇著周顯兵到,大殺一陣,活捉了賊將僧家奴等一十五人。

止有張德勝深入賊隊,面中流矢而死。

友諒慌忙同張定邊逃走,幸得陳英傑領殘兵亦至採石合做一處。

止見破船二三百隻,泊在江岸。

不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明朝開國演義
第001回 元順帝荒淫失政第002回 開浚河毀拆民居第003回 專朝政群奸致亂第004回 真明主應瑞濠梁第005回 牧牛童成群聚會第006回 伽藍殿暗卜行藏第007回 販烏梅風留龍駕第008回 郭光卿起義滁陽第009回 訪徐達禮賢下士第010回 定滁州神武威揚第011回 興隆會吳禎保駕第012回 孫德崖計敗身亡第013回 牛渚渡元兵大敗第014回 常遇春採石擒王第015回 陳也先投降行刺第016回 定金陵黎庶安康第017回 古佛寺周顛指示第018回 劉伯溫法伏猿降第019回 應徵聘任人虛己第020回 棟樑材同佐賢良第021回 王參軍生擒士德第022回 徐元帥被困牛塘第023回 郭先鋒活捉吳將第024回 趙打虎險受災殃第025回 張德勝寧國大戰第026回 釋亮祖望風歸降第027回 取樊嶺招賢納士第028回 誅壽輝友諒稱王第029回 太平城花雲死節第030回 康茂才夜換橋樑第031回 不惹庵太祖留句第032回 張金箔法顯街坊第033回 胡大海被刺殞命第034回 張虯飛錘取二將第035回 朱文正南昌固守第036回 韓成將義死鄱陽第037回 丁普郎假投友諒第038回 遣四將埋伏禁江第039回 陳友諒鄱陽大戰第040回 朱太祖誤入廬山第041回 熊天瑞受降復叛第042回 羅睺星魂返天堂第043回 損大將日現黑子第044回 常遇春收伏荊襄第045回 擊登聞斷明冤枉第046回 幸濠州共沐恩光第047回 薛將軍生擒周將第048回 殺巡哨假擊鑼梆第049回 張士誠被圍西脫第050回 弄妖法虎豹豺狼第051回 朱亮祖連剿六叛第052回 潘原明獻策來降第053回 連環敵徐達用計第054回 俞通海削平太倉第055回 張豹排八門陣法第056回 二城隍夢告行藏第057回 耿炳文殺賊祭父第058回 熊參政捷奏封章第059回 破姑蘇士誠命殞第060回 啞鐘鳴瘋僧顛狂第061回 順天心位登大寶第062回 方國珍遁入西洋第063回 征福建友定受戮第064回 元兵敗直取汴梁第065回 攻河北大梁納款第066回 克廣西劍戟輝煌第067回 元宮中狐狸自獻第068回 燕京破順帝奔亡第069回 豁鼻馬裡應外合第070回 追元兵直出咸陽第071回 常遇春柳州棄世第072回 高麗國進表稱臣第073回 獲細作將計就計第074回 現銅橋天賜奇祥第075回 賜鐵券功臣受爵第076回 取四川劍閣兵降第077回 練猢猻成都大戰第078回 帝王廟祭祀先皇第079回 鐵道士雲中助陣第080回 定山河慶賀唐虞第081回 幸城南面試皇孫 承聖諭沮止傳賢第082回 劉基就人論興衰 太祖順天傳大位第083回 姚廣孝生逢殺運 袁柳莊認出奇相第084回 席道士傳授秘術 宗和尚引見英君第085回 姚道衍借卜訪主 黃子澄畫策勸君第086回 建文帝仁義治世 程教諭術數談兵第087回 葛誠還燕復王命 齊黃共謀削諸藩第088回 徐輝祖請留三子 袁忠徹密相五臣第089回 避詔書假裝病體 湊天時暗接龍鬚第090回 北平城燕王起義 奪九門守將降燕第091回 攻王城馬俞敗走 奪居庸二將成功第092回 設奇計先散士卒 逞英雄殺入懷來第093回 燕王定計取兩城 炳文戰敗回真定第094回 李元帥奉詔北征 韓御史上疏直言第095回 燕王智襲大寧城 劉貞誤墜反間計第096回 李元帥屯師北地 瞿都督保帥南奔第097回 掩敗跡齊黃征將 爭戰功南北交兵第098回 燕王乘風破諸將 景隆星夜奔濟南第099回 鐵鉉盡力守孤城 盛庸恢復諸郡縣第100回 燕王託言征遼東 張玉暗襲滄州城第101回 假示弱燕王欺敵 恃英勇張玉陣亡第102回 聞捷報滿朝稱賀 重起義北平誓師第103回 明降詔暗調兵馬 設毒謀縱火焚糧第104回 間計不行於父子 埋伏竟困彼將士第105回 梅駙馬淮上傳言 何將軍小河大捷第106回 魏國公奉旨助戰 李都督恃勇身亡第107回 燕大王料敵如神 何將軍單騎逃脫第108回 燕王耀兵大江上 建文計窮思出亡第109回 欲滅跡縱火焚宮 遵遺命祝發遁去第110回 夢先帝駕舡伺候 即君位殺戮朝臣第111回 一時失國東入吳 萬里無家西至楚第112回 士卒奉命嚴盤詰 君臣熟視竟相忘第113回 耶水難留再至蜀 西平多故遁入山第114回 忠心從亡惜身亡 立志遜國終歸國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