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演義》第十四回 見角端西域班師  破欽察歸途喪將:諸將以窮寇被逃,不禁氣憤,爭欲赴水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元史演義》第十四回 見角端西域班師  破欽察歸途喪將

元史演義

第十四回 見角端西域班師  破欽察歸途喪將

卻說札蘭丁投入印度河,蒙古軍瞧著,總道他身入水中,一落數丈,不是跌死,也是淹死,誰料他卻不慌不忙,從水中卸了軍裝,鳧水逸去。

諸將以窮寇被逃,不禁氣憤,爭欲赴水追捕,還是成吉思汗力阻,並語諸子道:「好一個健兒,是我生平所未曾見過的!若竟被他漏網,必有後患!」部將八剌,願渡河窮追,成吉思汗允他前行。

八剌遂役令兵丁,斬木為筏,渡河南去。

成吉思汗復返攻哥疾寧城,城中守將,早已遁去,兵民開城迎降。

窩闊台奉成吉思汗密諭,偽查戶口,教兵民暫住城外,工匠婦女,不得同一居。

到了晚間,潛帶麾下出城,把哥疾寧的兵民,一一戮斃,只工匠婦女,留作軍中使用。

專用此計,毋乃殘酷。

成吉思汗再沿印度河西岸北行,捕札蘭丁余一黨一,聞阿格拉克與他族尋仇,已被殺死,遂乘機蕩平各寨,所有丑類,無一孑遺。

又因西域一帶,叛服無常,索一性一遣將分兵,四處巡行,遇著攜貳的部落,統加屠戮,共殺一百六十萬人,方才收刀!民也何辜,遭比荼毒。

嗣得八剌軍報,破壁耶堡,進攻木而攤城,因天氣酷暑,一時不便開仗,只好紮住營寨,靜待秋涼,札蘭丁不知去向,俟探實再報等語。

成吉思汗道:「我意在一勞永逸,所以征戰數年,並無退志。

現在餘孽在逃,不得不再行進取,為山九仞,功虧一簣,如何使得!」耶律楚材婉諫道:「札蘭丁柯身遠竄,諒他亦沒有甚麼能力,況我軍轉戰西陲,越四五年,威聲已經大震,得休便休,還求主子明察!」成吉思汗道:「我進彼退,我退彼進,奈何?」

耶律楚材道:「堅城置吏,要隘屯兵,就使死灰復燃,亦屬無妨!」成吉思汗半晌道:「且待哲別等軍報,再作計較。」

耶律楚材不便再說。

大眾休息數日,接到哲別軍消息,已西逾太和嶺,即高加索山。

戰勝欽察援軍,進兵阿羅思即俄羅斯。

去了。

成吉思汗道:「哲別等遠征得手,一時總未能回來,我軍守著這地,做甚麼事,不如渡河南行,接應八剌,平定印度方好哩!」隨即下令再進。

時方盛夏,暑氣一逼一人,印度地方,又在赤道下,益加炎熇,軍行數里,便覺氣喘神疲,汗流不止。

既到印度河,遙見水蒸氣磅礡天空,日光被它遮住,對面迷濛,不見有什麼影子。

軍士各下騎飲水,那水的熱度似沸,幾難入口,都皺著眉,蹙著額,恨不得立刻馳歸。

耶律楚材復思進諫,忽見河濱來一大獸,身高數丈,形似鹿,尾似馬,鼻上有一角,渾身綠色,不覺暗暗驚異。

成吉思汗也已瞧著,便語將士道:「這等大獸,見所未見,你等快用箭射它!」將士奉令,統執著弓矢,擬向大獸射去。

驀聽得一聲響亮,酷肖人音,彷彿有「汝主早還」四字。

耶律楚材即出阻弓箭手,令他休射,一面到成吉思汗面前。

方欲啟口,成吉思汗已問道:「這是何獸?」

耶律楚材道:「名叫角端,能作人言,聖人出世,這獸亦出現,它能日馳萬八千里,靈異如鬼神,矢石不能傷它。」

語至此,成吉思汗復問道:「據你說來,這可是瑞獸麼?」

耶律楚材道:「是的!這獸系旄星一精一靈,好生惡殺,上天降此,所以儆告主子。

主子是上天的元子,天下的百姓,統是主子的兒子,願主子上應天心,保全民命!」楚材所說,未必果真,但借異獸以規人主,可謂善諫。

成吉思汗方欲答言,又見大獸叫了數聲,疾馳而去。

隨向耶律楚材道:「天意如此,我亦不便進行,不若就此班師罷。」

耶律楚材道:「主子奉天而行,便是下民的幸福!」語雖近諛,然諛言最易動聽,善諫者宜知之。

當下命師返旆,並遣人渡印度河,促八剌旋師。

八剌即日北歸,想已眼望久了。

會著大軍,由北趨東,過阿母河,歷布哈爾,回民多叩謁馬首。

成吉思汗召主教入見。

主教名曷世哀甫,謁見畢,詳述教規。

成吉思汗道:「所言亦是,但我聞回民禮拜,必須赴教祖墓所,回教祖名摩罕默德墓在麥加城。

這也未免太拘。

上帝降鑒,何地不明,為甚麼限著地域呢?」

曷世哀甫不復再辯,唯唯聽命。

成吉思汗復道:「我已征服此處,此後祈禱,可用我名。

你為主教,還有各處教士,盡行豁免賦役,你可替一我申諭!」因勢利導,諒亦由耶律楚材所教。

成吉思汗便在布哈爾暫駐,一面遣使召術赤來會,一面遣使召哲別、速不台班師。

一住數日,復起行東歸,經撤馬爾干,渡忽章河,令謨罕默德母妻,辭別故土。

兩婦不能抗命,只好向著西方,慟哭一場,復隨大軍東行。

到了葉密爾河,皇孫忽必烈、《元史》作呼必賚。

旭烈兀《元史》作轄魯。

來迎。

成吉思汗大喜,命二孫侍著行圍。

二孫皆拖雷子,忽必烈才十一歲,旭烈兀才九歲,隨成吉思汗入圍場,統能騎馬彎弓,發矢命中,忽必烈射殺一兔,旭烈兀射殺一鹿,奉獻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喜上添花,遂命將捕獲各獸,及西域所得的財寶,大犒三軍。

嗣復住了數日,待長子術赤,及哲別、速不台,均尚未至,方徐徐的回國去了。

歸結成吉思汗西征。

且說哲別、速不台二將,北討欽察,引兵繞寬甸吉思海展轉至太和嶺,鑿山開道,俾通車騎,適遇欽察部頭目玉裡吉,及阿速、撤耳柯思等部,集眾來御,倉猝間不及整陣,幾被敵軍迫入險地。

哲別、速不台商定一策,遣西域降將曷思麥裡至玉裡吉軍,說是「我等同族,無相害意,不過西征到此,聞嶺北有數大部落,特來通好,請勿見疑!」玉裡吉等信以為真,麾兵退去。

哲、速二將,引軍出險,登高遙望,猶隱隱見阿速部旗旄。

速不台語哲別道:「敵軍信我偽言,統已退歸,在途必不防備,若就此掩將過去,殺他一個下馬威,可好麼?」

哲別連稱妙計,便飭兵士尾追前軍。

疾行數里,已至阿速部背後,一聲呼嘯,好似電劈雷轟,猛撲前去。

阿速部後隊,方欲返顧,不料身上都受著急痛,霎時暈厥,紛紛落馬。

力避俗套。

前隊尚莫名其妙,等到硬箭飛來,長槍戳一入,始知有敵到來。

正欲拔劍彎弓,那頭顱不知何故,已歪倒肩上,手臂不知何故,分作兩段,頓時你忙我亂,只好鞭著馬,飛著腿,四散奔逃!語語新穎。

阿速部已經潰散,前面就是欽察部眾。

玉裡吉聞著後面吶喊,驚問何事?大眾都摸不著頭腦,便命子塔阿兒領著數騎,向後探望,冤冤相湊,與蒙古軍相值。

方開口問著,已被一槍洞胸,墜騎死了。

餘騎不值一掃,統赴枉死城中。

此時玉裡吉待子未回,就勒馬懸望。

突然間來了蒙古軍,錯疑塔阿兒導他來會,笑顏迎著,蒙古軍不分皂白,槍起刀落,又將玉裡吉殺死。

父子同歸冥途,不寂寞了。

餘眾大駭,急忙奔潰,已被蒙古軍殺了一半。

蒙古軍再追數里,前面已寂無一人,料得撤耳柯思部已自颺去,略去撤耳柯思部,煩簡得宜。

當即擇地下營。

哲、速二將,雖已得勝,終恐深入重地,寡不敵眾,遂遣使至術赤處告捷,並請濟師。

術赤方攻下烏爾韃赤城,駐軍寬甸吉思海東部,俱回應前回。

閒暇無事,即分兵大半往援。

哲別等既得援師,北向至浮而嘎河,入裡海。

適值河冰凝沍,遂履冰徒涉,攻下阿斯塔拉干大埠,縱兵焚掠。

會得探報,欽察部酋霍脫思罕,領著部眾來了。

原來霍脫思罕系玉裡吉兄長,聞知弟侄陣亡,傾寨前來,意圖報復。

哲別命曷思麥裡誘敵,只准敗,不准勝,自與速不台分軍埋伏,專候欽察兵到,奮起廝殺。

說時遲,那時快,曷思麥裡方才出發,欽察兵已是馳到,望見曷思麥裡麾下不過數千人,衣履不整,器械無光,統呵呵大笑,不把他望在眼裡。

曷思麥裡恰突出陣前,指揮士卒與欽察前隊酣戰一場,不分勝負。

霍脫思罕,見前隊戰敵不下,便督軍齊上,擬包圍曷思麥裡軍,曷思麥裡恐陷入重圍,乃率兵退走。

曷思麥裡之徐徐退走,為哲、速二將埋伏起見,非違命也。

欽察部眾,只道是蒙古軍敗退,大眾趕先爭功,已無軍律,曷思麥裡令部下拋甲棄杖,惹得追軍眼熱,統下騎拾取,曷思麥裡復回軍來爭,與欽察部眾略鬥,便又退走。

恐他不追,所以回軍。

此退彼進,到了一座大山,峰崖險峻,嶺路崎嶇,曷思麥裡麾軍徑入,霎時間都進去了。

霍脫思罕報仇心切,又不防有他變,奮力追入。

到了山間,峰轉路迷,不辨去向。

正疑慮間,山上號炮齊起,矢石雨下,忙即下令退軍,把後隊當作前隊,覓路而出。

將出山口,被速不台一軍堵住,尚沒有甚麼恐慌,當下麾眾奪路,與速不台軍鏖戰起來,頗也有些起勁。

誰知曷思麥裡軍已從他背後殺到,霍脫思罕顧了前面,不能顧後,顧了後面,不能顧前,才覺手忙腳亂,只好拚了老命,衝開一條血路,出山急走。

前後夾攻的蒙古軍,只在山內屠一殺敵兵,一任霍脫思罕走脫。

霍脫思罕急行數里,才敢喘一息,檢閱兵馬,十成中少了六七成,便垂頭喪氣,向前再行。

途窮日暮,夜色淒其,猛聽得喊聲復起,前後左右,又是蒙古軍殺到,險些兒嚇落馬下!虧得手下尚有健卒數百,盡力保護,以一當百,等到殺透重圍,已經十有九死。

看官欲問這支蒙古軍,只教再閱前文,便自分曉。

不言而喻。

且說霍脫思罕走脫後,回入本部,恐蒙古軍進攻,無兵可敵,沒奈何遁入阿羅思境內。

阿羅思就是俄羅斯,唐懿宗初,在北海立國,拓地漸廣;北宋時,創行封建制度,分七十部,子孫相繼,日事爭奪。

南俄列邦,有哈力赤部,酋長名密只思臘,系霍脫思罕女夫,粗知兵事,嘗戰勝同族,意氣自豪。

聞妻父遠來,迎入城中,問明底細,即投袂道:「偌大蒙古,敢如此強橫!待我出兵與戰,怕不把它踏平呢。」

喜說大話的人,最不可靠。

霍脫思罕道:「蒙古將士,很有蠻力,並且詭計多端,防不勝防。

幸虧我走得快,才得保全一性一命,與你重逢。」

密只思臘笑道:「他來的只是孤軍,我等鄰部甚多,一經號召,立集千萬,總要與婦翁報仇哩!」於是遣使四出,召集各部酋長,會議發兵。

計掖甫部酋羅慕,扯耳尼哥部酋司瓦托司拉甫,與密只思臘最是莫逆,一聞消息,趕先馳到。

南方各部長,也陸續趨至。

大眾開議,定計出境迎擊,毋待敵至。

並遣告阿羅思首邦物拉的迷爾部,請他出師協助,分運軍糧。

部酋攸利第二,也即照允。

不到數日,各部兵均已會齊,共得八萬二千人,仗著一股銳氣,趨入欽察部。

復由霍脫思罕收集殘兵,專待蒙古軍至,一齊掩殺。

那時哲、速二將,已得知阿羅思會師來御,也未免有些膽怯。

是謂臨事而懼。

想了一計,復遣十人至阿羅思軍,由密只思臘召入,問明來意。

十人道:「欽察部容納叛眾,所以我軍前來,聲罪致討。

若與阿羅思諸部素無釁隙,定不相犯;況我國敬信天神,與阿羅思宗教相似,何不助我共敵仇人!」言未畢,霍脫思罕閃出道:「從前我弟玉裡吉,也信了他的詭話,遭他毒手,我婿千萬不可再信!」密只思臘道:「如此可惡,殺了來使再說!」便喝令左右,縛住八人,立即斬首,只令二人回報。

哲別又命二人至阿羅思軍,說是兩國相爭,不斬來使,今無端殺我行人,上天必不眷佑,速即約定戰期,與你決一勝負。

霍脫思罕又欲殺他,還是密只思臘道:「殺他一二人何用,不如借他的口,回報戰期!」隨命二使道:「饒你狗命!快叫你主將前來受死!」二使抱頭趨歸。

想是二人命不該絕,故一再得脫,不然,哲別前次已欺玉裡吉,此次又欲欺密只思臘,安得令人信用耶!

密只思臘遣還來使,即麾兵萬騎,東渡帖尼博耳河,巧值蒙古裨將哈馬貝,沿河探望,手下只帶數十騎,被密只思臘軍一鼓掩來,逃避不及,個個受縛,個個飲刀。

哲別聞報,亟命全軍東退,偽耶真耶?那時密只思臘越發趾高氣揚,追一逼一蒙古軍直至喀勒吉河,遇見蒙古軍列營東岸,便在河北紮住陣腳。

霍脫思罕亦引兵來會,還有計掖甫扯耳尼哥諸部眾,到了河濱,與密只思臘南北列陣。

密只思臘輕敵貪功,並未與南軍計議,獨率北軍渡河,來殺蒙古軍。

蒙古軍如何肯讓,就在鐵兒山附近,槍對槍,刀對刀,大戰起來。

自午至申,殺傷相當。

速不台見欽察軍也在敵陣,竟帶著銳卒,突入欽察軍中,去殺霍脫思罕。

欽察軍懲著前轍,未戰先慌,驀見蒙古軍衝入,立即驚潰。

霎時間陣勢大亂,密只思臘禁止不住,也只得奔還,急忙渡河西走,令將船隻鑿沉,人馬溺斃,不計其數,後隊兵士,不及渡河,眼見得是身首兩分,到鬼門關上掛號去了!妙語解頤。

蒙古軍乘勢渡河,逕攻計掖甫扯耳尼哥等部。

各部尚未知密只思臘的勝負,毫不設備,被蒙古軍掩至,把他圍住,衝突不出。

哲、速二將,料他窘迫,誘令納賄行成,暗中恰四面埋伏,待他出營,卻令伏兵齊起,見人便捉,捉不住的,便亂戳亂斫,俘獲甚眾,殲馘無算。

總計各部酋長,傷亡六人,侯七十,兵士十死八九。

於是蒙古軍置酒歡宴,把生擒的頭目,縛置地上,覆板為坐具。

哲別、速不台以下將領,統在板上高坐,飲酒至數小時,至興闌席散,板下的俘虜,已多壓死,只扯耳尼哥部酋,尚是活著,哲別令曷思麥裡,押送至術赤處,斬首示眾。

想是命中注定,必須過刀。

阿羅思首部攸利第二汗,正遣侄兒康斯但丁引兵南援,行至扯耳尼哥部,聞各部統已戰敗,慌忙逃歸。

阿羅思境內,全土震動。

哲別再擬進兵,不意二豎為災,竟染重疾。

何止二豎,恐各部枉死鬼都來纏擾。

不得已屯兵休養,適成吉思汗遣使亦至,促他班師,當即奉令回轅。

到了寬甸吉思海東部,將術赤部兵盡行交還,別後登程,哲別病勢越重,竟在中途謝世了!小子有詩詠哲別道:

百戰歸來力已疲,敘功未及竟長辭;

男兒裹革雖常事,死後酬庸總不知!

哲別逝世,速不台命部下舁一屍一。

率眾東歸,欲知後事,請閱下回。

----------

《元史》太祖十九年,帝至東印度國,角端見,班師。

《耶律楚材》傳,亦載及之,別史多辨其訛,且謂太祖未渡印度河,何由至東印度?是皆史家飾美之詞,不足為信。

本書兩存其說,謂見角端時,適在印度河濱,角端之能作人言與否,不下考實語,獨歸美於楚材之善諫。

是蓋獨具卓見,較諸坊間所行諸小說,於無可援證之中,且任情捏造者,固大相逕庭矣!下半回敘哲、速二將征欽察事,亦考據備詳,不稍夸誕,而演筆則又奇正相生。

作者兼歷史家小說家之長,故化板為活,不落恆蹊。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元史演義
第一回 感白光孀姝成孕  劫紅顏異兒得妻第二回 擁眾稱尊創始立國 班師奏凱復慶生男第三回 女丈夫執旗招叛眾 小英雄逃難遇救星第四回 追失馬幸遇良朋  喜乘龍送歸佳耦第五回 合浦還珠三軍奏凱 穹廬返幕各族投誠第六回 帖木真獨勝諸部  札木合復興聯軍第七回 報舊恨重遇麗姝  復前仇疊逢美婦第八回 四傑赴援以德報怨 一夫拚命用少勝多第九回 責汪罕潛師劫寨  殺脫裡恃力興兵第十回 納忽山孱主亡身  斡難河雄酋稱帝第十一回 西夏主獻女乞和  蒙古軍入關耀武第十二回 拔中都分兵南略  立繼嗣定議西征第十三回 回酋投荒竄死孤島 雄師追寇窮極遐方第十四回 見角端西域班師  破欽察歸途喪將第十五回 滅西夏庸主覆宗  遭大喪新君嗣統第十六回 將帥迭亡乞盟城下 后妃被劫失守都中第十七回 南北夾攻完顏赤族 東西遣將蒙古張威第十八回 阿魯思全境被兵  歐羅巴東方受敵第十九回 姑婦臨朝生暗釁  弟兄佐命立奇功第二十回 勤南略繼志告終  據大位改元頒敕第二十一回 守襄陽力屈五年  覆崖山功成一統第二十二回 漁色徇財計臣致亂 表忠流血信國成仁第二十三回 征日本全軍盡沒  討安南兩次無功第二十四回 海都汗連兵構釁  乃顏王敗走遭擒第二十五回 明黜陟權奸伏法  慎戰守老將驕兵第二十六回 皇孫北返靈璽呈祥 母后西巡台臣匿奏第二十七回 得良將北方靖寇  信貪臣南服喪師第二十八回 蠻酋成擒妖婦駢戮 藩王入覲雌後通謀第二十九回 誅奸慝懷寧嗣位  耽酒色嬖倖盈朝第三十回 承兄位誅逐奸邪  重儒臣規行科舉第三十一回 上彈章劾佞無功  信儉言立儲背約第三十二回 爭位弄兵藩王兩敗 挾私報怨善類一空第三十三回 隆孝養迭呈冊寶  洩逆謀立正典刑第三十四回 滿惡貫奸相伏冥誅 進良言直臣邀主眷第三十五回 集黨羽顯行弒逆  扈鑾蹕橫肆姦淫第三十六回 正刑戮眾惡駢誅  縱奸盜百官抗議第三十七回 眾大臣聯銜入奏  老平章嫉俗辭官第三十八回 信佛法反促壽征  迎藩王入承大統第三十九回 大明殿稱尊頒敕  太平王殺敵建功第四十回 入長城北軍敗潰  援大都爵帥馳歸第四十一回 倒剌沙奉寶出降  泰定後別州安置第四十二回 四女酬庸同時厘降 二使勸進剋日登基第四十三回 中逆謀途次暴崩  得御寶馳回御極第四十四回 懷妒謀毒死故後  立儲君驚遇冤魂第四十五回 平全滇諸將班師  避大內皇兒寄養第四十六回 得新懷舊人面重逢 納後為妃天倫誌異第四十七回 正官方廷臣會議  遵顧命皇侄承宗第四十八回 迎嗣皇權相懷疑  遭冥譴太師病逝第四十九回 履尊擇配後族蒙恩 犯闕稱兵豪宗覆祀第五十回 辱諫官特權停科舉 尊太后變例晉徽稱第五十一回 妨功害能淫威震主 竭忠報國大義滅親第五十二回 逐太后兼及孤兒  用賢相並征名士第五十三回 寵女侍僭加後服  聞母教才罷彈章第五十四回 治黃河石人開眼  聚紅巾群盜揚鑣第五十五回 失軍心河上棄師  逐盜魁徐州告捷第五十六回 番僧授術天子宣淫 嬖侍擅權丞相受禍第五十七回 朱元璋濠南起義  董搏霄河北捐軀第五十八回 掃強虜志決身殲  弒故主行兇逞暴第五十九回 阻內禪左相得罪  入大都逆臣伏誅第六十回 群寇蕩平明祖即位 順帝出走元史告終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