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誌異》長亭:有道士遇之,賞其慧,納為弟子。啟牙籤,出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聊齋誌異》長亭

聊齋誌異

長亭

石太璞,泰山人,好厭禳之術。

有道士遇之,賞其慧,納為弟子。

啟牙籤,出二卷,上卷驅狐,下卷驅鬼,乃以下卷授之,曰:「虔奉此書,衣食佳麗皆有之。」

問其姓名,曰:「吾汴城北村玄帝觀王赤城也。」

留數日,盡傳其訣。

石由此一精一於符菉,委贄者踵接於門。

一日,有叟來,自稱翁姓,炫陳幣帛,謂其女鬼病已殆,必求親詣。

石聞病危,辭不受贄,姑與俱往。

十餘里入山村,至其家,廊捨華好。

入室,見少女臥縠幛中,婢以鉤掛帳。

望之年十四五許,支綴於床 ,形容已槁。

近臨之,忽開目云:「良醫至矣。」

舉家皆喜,謂其不語已數日矣。

石乃出,因詰病狀。

叟言:「日晝見少年來,與共寢處,捉之已杳,少間復至,意其為鬼。」

石曰:「其鬼也,驅之匪難;恐其是狐,則非余所敢知矣。」

叟云:「必非必非。」

石授以符,是夕宿於其家。

夜分,有少年入,衣冠整肅。

石疑是主人眷屬,起而問之。

曰:「我鬼也。

翁家盡狐。

偶悅其女紅亭,姑止焉。

鬼為狐祟,一陰一騭無傷,君何必離人之緣而護之也?女之姊,光艷尤絕。

敬留全壁,以待高賢。

彼如許字,方可為之施治;爾時我當自去。」

石諾之。

是夜,少年不復至,女頓醒。

天明,叟喜,以告石,請石入視。

石焚舊符,乃坐診之。

見繡幕有女郎,麗若天人,心知其也。

診已,索水灑幛。

女郎急以碗水付之,蹀躞之間,意動神流。

石生此際,心殊不在鬼矣。

出辭叟,托製藥去,數日不返。

鬼益肆,除外,子婦婢女,俱被一婬一惑。

又以僕馬招石,石托疾不赴。

明日,叟自至。

石故作病股狀,扶杖而出。

叟拜已,問故。

曰:「此鰥之難也!曩夜婢子登榻,傾跌,墮湯夫人泡兩足耳。」

叟問:「何久不續?」

石曰:「恨不得清門如翁者。」

叟默而出。

石走送曰:「病瘥當自至,無煩玉趾也。」

又數日,叟復來;石跛而見之。

叟慰問三數語,便曰:「頃與荊人言,君如驅鬼去,使舉家安枕,小女,年十七矣,願遣奉事君子。」

石喜,頓首於地。

乃謂叟:「雅意若此,病軀何敢復愛。」

立刻出門,並騎而去。

入視祟者既畢,石恐背約,請與媼盟。

媼遽出曰:「先生何見疑也?」

即以所插金簪,授石為信。

石朝拜之。

已,乃遍集家人,悉為祓除。

惟深匿無跡;遂寫一佩符,使人持贈之。

是夜寂然,鬼影盡滅,惟紅亭呻吟未已,投以法水,所患若失。

石欲起辭,叟挽止殷懇。

至晚,餚核羅列,勸酬殊切。

漏二下,主人乃辭客去。

石方就枕,聞叩扉甚急;起視,則掩入,辭氣倉皇,言:「吾家欲以白刃相仇,可急遁!」

言已,逕返身去。

石戰懼無色,越垣急竄。

遙見火光,疾奔而往,則裡人夜獵者也。

喜。

待獵畢,乃與俱歸。

心懷怨憤,無之可伸,思欲之汴城尋赤城,而家有老父,病廢已久,日夜籌思,莫決進止。

忽一日,雙輿至門,則翁媼送至,謂石曰:「曩夜之歸,一胡一 再不謀?」

石見,怨恨都消,故亦隱而不發。

媼促兩人庭拜訖。

石將設筵,辭曰:「我非閒人,不能坐享甘旨。

我家老子昏髦,倘有不悉,郎肯為一念老身,為幸多矣。」

登車遂去。

蓋殺婿之謀,媼不之聞;及追之不得而返,媼始知之。

頗不能平,與叟日相詬誶;亦飲泣不食。

媼強送女來,非翁意也。

入門,詰之,始知其故。

過兩三月,翁家取女歸寧。

石料其不返,禁止之。

女自此時一涕零。

年餘,生一子,名慧兒,買乳媼哺之。

然兒善啼,夜必歸母。

一日,翁家又以輿來,言媼思女甚。

益悲,石不忍復留之。

欲抱子去,石不可,乃自歸。

別時,以一月為期,既而半載無耗。

遣人往探之,則向所僦宅久空。

又二年餘,望想都絕;而兒啼終夜,寸心如割。

既而石父又病卒,倍益哀傷;因而病憊,苫次彌留,不能受賓朋之吊。

方昏憒間,忽聞婦人哭入。

視之,則縗絰者也。

石大悲,一慟遂絕。

婢驚呼,女始啜泣,撫之良久,始漸蘇。

自疑已死,謂相聚於冥中。」

女曰:「非也。

妾不孝,不能得嚴父心,尼歸三載,誠所負心。

適家人由海東經此,得翁凶問。

妾遵嚴命而絕兒女之情,不敢循亂命而失翁媳之禮。

妾來時,母知而父不知也。」

言間,兒投懷中。

言已,始撫之,泣曰:「我有父,兒無母矣!」兒亦噭啕,一室掩泣。

女起,經理家政,柩前牲盛潔備,石乃大慰。

而病久,急切不能起。

女乃請石外兄款洽弔客。

喪既閉,石始杖而能起,相與營謀齋葬。

葬已,女欲辭歸,以受背父之譴。

夫挽兒號,隱忍而止。

未幾,有人來告母病,乃謂石曰:「妾為君父來,君不為妾母放令去耶?」

石許之。

女使乳媼抱兒他適,涕洟出門而去。

去後,數年不返。

石父子漸亦忘之。

一日,昧爽啟扉,則飄入。

石方駭問,女慼然坐榻上,歎曰:「生長閨閣,視一里為遙;今一日夜而奔千里,殆矣!」細詰之,女欲言復止。

請之不已,哭曰:「今為君言,恐妾之所悲,而君之所快也。

邇年徙居晉界,僦居趙搢紳之第。

主客一交一 最善,以紅亭妻其公子。

公子數逋蕩,家庭頗不相安。

妹歸告父;父留之,半年不令還。

公子忿恨,不知何處聘一惡人來,遣神綰鎖,縛老父去。

一門大駭,頃刻四散矣。」

石聞之,笑不自禁。

女怒曰:「彼雖不仁,妾之父也。

妾與君琴瑟數年,止有相好而無相尤。

今日人亡家敗,百口流離,即不為父傷,寧不為妾吊乎!聞之忭舞,更無詞組相慰藉,何不義也!」拂袖而出。

石追謝之,亦已渺矣。

悵然自悔,拚已決絕。

過二三日,媼與女俱來,石喜慰問。

母女俱伏。

驚而詢之,母子俱哭。

女曰:「妾負氣而去,今不能自堅,又卻求人,復何顏矣!」石曰:「岳固非人;母一之 惠,卿之情,所不忘也。

然聞禍而樂,亦猶人情,卿何不能暫忍?」

女曰:「頃於途中遇母,始知縶吾父者,蓋君師也。」

石曰:「果爾,亦大易。

然翁不歸,則卿之父子離散;恐翁歸,則卿之夫泣兒悲也。」

媼矢以自明,女亦誓以相報。

石乃即刻治任如汴,詢至玄帝觀,則赤城歸未久。

入而參之。

便問:「何來?」

石視廚下一老狐,孔前股而系之。

笑曰:「弟子之來,為此老魅。」

赤城詰之,曰:「是吾岳也。」

因以實告。

道士謂其狡詐,不肯輕釋。

固請,乃許之。

石因備述其詐,狐聞之,塞身入灶,似有慚狀。

道士笑曰:「彼羞惡之心,未盡亡也。」

石起,牽之而出,以刀斷索抽之。

狐痛極,齒齦齦然。

石不遽抽,而頓挫之,笑問曰:「翁痛之,勿抽可耶?」

狐睛睒閃,似有慍色。

既釋,搖尾出觀而去。

石辭歸。

三日前,已有人報叟信,媼先去,留女待石。

石至,女逆而伏。

石挽之曰:「卿如不忘琴瑟之情,不在感激也。」

女曰:「今復遷還故居矣,村舍鄰邇,音問可以不梗。

妾欲歸省,三日可旋,君信之否?」

曰:「兒生而無母,未便殤折。

我日日鰥居,一習一 已成慣。

今不似趙公子,而反德報之,所以為卿者盡矣。

如其不還,在卿為負義,道裡雖近,當亦不復過問,何不信之與有?」

女次日去,二日即返。

問:「何速?」

曰:「父以君在汴曾相戲弄,未能忘懷,言之絮絮;妾不欲復聞,故早來也。」

自此閨中之往來無間,而翁婿間尚不通吊慶雲。

異史氏曰:「狐情反覆,譎詐已甚。

悔婚之事,兩女而一轍,詭可知矣。

然要而婚之,是啟其悔者已在初也。

且婿既愛女而救其父,止宜置昔怨而仁化之;乃復狎弄於危急之中,何怪其沒齒不忘也!天下之有冰玉之不相能者,類如此。」

分類:古典神魔志怪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聊齋誌異
考城隍耳中人屍變噴水瞳人語畫壁山魈咬鬼捉狐蕎中怪宅妖王六郎偷桃種梨勞山道士長清僧蛇人斫蟒犬奸雹神狐嫁女嬌娜僧孽妖術野狗三生狐入瓶鬼哭真定女焦螟葉生四十千成仙新郎靈官王蘭鷹虎神王成青鳳畫皮賈兒蛇癖金世成董生齕石廟鬼陸判嬰寧聶小倩義鼠地震海公子丁前溪海大魚張老相公水莽草造畜鳳陽士人耿十八珠兒小官人胡四姐祝翁豬婆龍某公快刀俠女酒友蓮香阿寶九山王遵化署狐張誠汾州狐巧娘吳令口技狐聯灘水狐紅玉林四娘江中魯公女道士胡氏戲術丐僧伏狐蟄龍蘇仙李伯言黃九郎金陵女子湯公閻羅連瑣單道士白於玉夜叉國小髻西僧老饕連城霍生汪士秀商三官於江庚娘宮夢弼鴝鵒劉海石諭鬼泥鬼夢別犬燈番僧狐妾雷曹賭符阿霞李司鑒五羖大夫毛狐翩翩黑獸余德楊千總瓜異青梅羅剎海市田七郎產龍保住公孫九娘促織柳秀才水災諸城某甲庫官酆都御史龍無目狐諧雨錢妾杖擊賊秀才驅怪姊妹易嫁續黃粱龍取水小獵犬棋鬼辛十四娘白蓮教雙燈捉鬼射狐蹇償債頭滾鬼作筵胡四相公念秧蛙曲鼠戲泥書生土地夫人寒月芙蕖酒狂陽武侯趙城虎螳螂捕蛇武技小人秦生鴉頭酒蟲木雕美人封三娘狐夢布客農人章阿端餺飥媼金永年花姑子武孝廉西湖主孝子獅子閻王土偶長治女子義犬鄱陽神伍秋月蓮花公主綠衣女黎氏荷花三娘子罵鴨柳氏子上仙侯靜山錢流郭生金生色彭海秋堪輿竇氏梁彥龍肉潞令馬介甫魁星厙將軍絳妃河間生雲翠仙跳神鐵布衫法大力將軍白蓮教顏氏杜翁小謝縊鬼吳門畫工林氏胡大姑細侯狼三則美人首劉亮采蕙芳山神蕭七亂離二則豢蛇雷公菱角餓鬼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