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詩話總龜後集》卷二十六:徽宗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敕(就)睿謨殿張燈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百家詩話總龜後集》卷二十六

百家詩話總龜後集

卷二十六

節候門

徽宗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敕(就)睿謨殿張燈,預賞元霄(宵),曲燕近臣。

命左丞王安中、中書侍郎馮熙載為詩以進。

安中云:「上帝通明闕,神霄廣一愛一天。

九光環日月,五色麗雲煙。

紫袖開三極,瓊璈列萬仙。

希夷塵境斷,彷彿玉經傳。

妙道逢昌運,真王撫契賢。

龜圖規《大壯》,龍位正純《乾》。

穹昊親無間,皇居掇自然。

剛風同變化,祥氣共陶甄。

層觀星潢上,重闉斗一柄一邊。

摩空七雉峻,冠嶠六鰲連。

夢想何嘗到,階升信有緣。

昕朝初放仗,密宴忽聞宣。

清禁來鳴珮,修廊入並肩。

獸鋪金半闔,鸞障繡微褰。

霽景留庭砌,雷文繪桷梴。

宮簾波錦漾,殿榜字金填。

花擁巍巍座,香浮秩秩筵。

高呼稱萬億,《韶》奏侍三千。

華歲推堯歷,玄璣候舜璇。

冰霜知臘後,梅柳認春前。

造化應呈巧,芳菲已鬥妍。

樛枝雕檻小,多葉露桃鮮。

錯落飛杯斝,鏘洋雜管弦。

承雲歌歷歷,回雪舞翩翩。

黼幄祥氛合,銅壺永漏延。

鎬京方置醴,羲馭自停鞭。

上(乃)聖情深渥,諸臣意更虔。

宗藩親魯衛,相芾拱閎顛。

側弁恩光浹,中觴詔蹕旋。

寶熏攜滿袖,御果得加邊(籩)。

要賞嬉游盛,儀追步武遄。

騰身復道表,送日夾城暖(堧)。

仰揖蒼龍象,旁臨艮岳顛。

謳歌紛廣陌,簫鼓樂豐年。

赫奕攢輕幰,珍奇集市廛。

博盧多袒跣,飲肆競翩躚。

蕃衍開朱邸,崔嵬照彩椽。

橋虹彎矗矗,一江一 練泮濺濺。

擊柝周廬晚,張燈別院先。

余霞搖綺暈,列宿舍珠躔。

浩蕩三山島,稜層十丈蓮。

再趨天北極,卻立榻東偏。

既用家人禮,仍占聖制篇。

兕觥從酩酊,蟾魄待嬋娟。

轉盼隨親指,環觀得從穿。

曲屏一江一 一浪一蹙,巨柱赤虯纏。

光透垂枝井,晶銜帶壁錢。

蕭台千級峻,重屋八窗全。

就席花墩匝,行樽紫袖揎。

一交一 輝方爍爍,起立復闐闐。

邃宇會寧過,中宵勝賞專。

鋪陳尤有韻,清雅不相沿。

戶箔明珠串,欄缸水碧棬。

規模商甗鑄,款識魯壺鐫。

秦曲移箏柱,唐妝儼鬢蟬。

窄襟珠綴領,高朵翠為鈿。

喜氣排寒沍,輕颸洗靜便。

層琳籍璣組,方鼎炷龍涎。

瑪瑙供盤大,玻璃琢盞圓。

暖金傾小榼,屑玉釀新泉。

帝子天才異,英姿棣萼聯。

頻看揮斗碗,端是吸鯨川。

推食俱均逮,攘餐及墜捐。

海螯初破殼,一江一 柱乍離淵。

寧數披綿雀,休論縮頸鳊。

南珍誇飣餖,北饌厭烹煎。

賜桔懷赬一卵一,酡顏釂寶船。

言歸荷慈惠,末節笑拘攣。

放鑰嚴扃啟,籠紗逸足牽。

冰輪掛銀漢,夜色映華韉。

人識重熙象,功參獨斷權。

五辰今不忒,六氣永無愆。

天紀承三古,時雍變八埏。

比閭增板籍,疆場罷戈鋋。

文軌包夷夏,絃歌遍幅員。

恢儒榮藻薦,作士極魚鳶。

慶胄貽謀顯,多男景福綿。

迓衡常穆穆,遵路益平平。

亭障今逾隴,耕耘久際燕。

信通鵬海漲,威竄犬戎膻。

東擬封雲岱,西將款澗瀍。

琳科宣蕊笈,玉府下雲軒。

帝籍勤初播,宮蠶長自眠。

繭絲登六寢,稃米秀中田。

廟鶴垂昭格,壇光監吉蠲。

靈芝滋菌蠢,甘醴湧潺湲。

合教龐風革,頒經眾疾痊。

雨隨親禱降,河避上流遷。

執契皇猷洽,波(披)圖福物駢。

太和輸橐籥,妙用絕蹄筌。

此際君臣悅,應先簡冊編。

《雅》稱魚罩罩,《頌》述鼓咽咽。

詎比千齡遇,猶聞四始箋。

羈臣起韋布,陋質愧駑鉛。

驟俾陪機政,由來出眷憐。

恩方拜綸綍,報未效塵涓。

密席叨臨勸,凡蹤穿曲拳。

雖無三峽水,曾步八花磚。

渝望知難稱,才慳合勉旃。

鈞天思盡賦,剩續白雲箋。」

熙載云:「化工欲放一陽一春到,先教玄冥戮衰草。

凝冰封地萬木僵,誰向雪中探天巧!璇璣星回斗指寅,群芳未知時已春。

人心蕩漾趁佳節,燈夕獨冠年華新。

昇平萬里同文軌,井邑相連通四裔。

蘭膏競吐夜烘春,和叔回車避羲轡。

巍巍九禁倚天開,一溫一 風更覺先春來。

試燈不用雨花落(俗),迎一陽一為卻寒崔嵬。

宣和初載元冬尾,瑞白才消塵不起。

穆清光賞屬欽鄰,錦繡雲龍頒宴喜。

初聞傳詔開睿謨,步障幾里承金鋪。

調音度曲三千女,正似廣樂陳清都。

遏雲妙唱韓娥侶,回雲(雪)飛花稱獨步,千春蟠木效紅英,獻壽當筵豈金母!上林晚色煙靄輕,景龍遊人歡笑聲。

霞裾月珮擁仙仗,翠鳳挾輦趨平成。

銅華金掌散晶彩,翠碧重重簇珠琲。

先從前殿望修廊,日出綺霞紅滿海。

神光通透雲母屏,驪龍出舞波濤驚。

煌煌黼座承天命,座下錯落如明星。

榻前玉案真核旅,獸炭銀爐夜初鼓。

憲天重屋訝雲屯,崇道簫台疑蜃吐。

前楹火一柱回萬牛,藺卿璧碎色光浮。

周圍照耀眼界徹,冰壺漾月生珠流。

點點金錢盡御(銜)璧,豹髓騰輝粲銀礫。

絲篁人籟有機緘,繳繹清音傳屋壁。

須臾隨蹕登會寧,如驂鸞鶴游紫清。

彩蟾倒影上浮空,纖雲不點惟光明。

四壁垂簾[玉非]玉,銀釭吐艷相連屬。

棼楣橫帶碧玻璃,一朵翠雲承日轂。

萬光閃爍爭吐吞,燭龍銜耀輝四昆。

又如電母神鞭馳,金蛇省(著)壁不可捫。

端信奇工通造化,豈比一胡一 人能幻假?丹青漫數顧虎頭,盤礡解一衣催(未)容寫。

此時帝御鈞天台,紫垣兩兩明三台。

尚方飲器萬金寶,古玉未足誇雲雷。

帝旁侍女雲華品,玉立仙標及時韻。

四音促柱泛笙簫,應有翔鸞落千仞。

龍瓶瀉酒如流泉,御廚絡繹紛珍鮮。

塌(榻)邊爭欲供天笑,快倒頗類虹吸川。

厭厭夜飲方歡浹,玉漏頻催鼓三疊。

金門初下醉歸時,正見冰輪上城堞。

微臣去歲陪清班,惡詩誤辱重瞳觀。

小才易窮真鼠技,再賦愈覺相如慳。」

履道、彥為二集中今不複印行,故錄於此。

《揮麈》[後錄卷四]

《荊楚記》云: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人傷之,以舟楫拯焉。

故武陵競渡用五月五日,蓋本諸此。

劉夢得云:今舉楫相和之音皆曰「何在」,蓋所以招屈原也。

詩曰:「湘一江一 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將浮采舟。

靈均何在歌已矣,哀謠振楫從此起。」

又有《招屈亭詩》,所謂「曲終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東注」是也。

今一江一 浙間競渡多用春月,疑非招屈之義。

及考沈佺期《三月三日獨坐驩州》詩云:「誰念招魂節,翻為御魅囚。」

王績《三月三日賦》亦云:「新開避忌之席,更作招魂之所。」

則以上巳為招屈之時,其必有所據也。

予觀《琴一操一》云:介子推五月五日焚林而死,故是日不得發火。

而《異苑》以謂寒食始禁煙,蓋當時五月五日以周正言之爾。

今用夏正,乃三月也。

屈原以五月五日死,而佺期、王績以上巳為招魂之節者,亦豈是耶,[《韻語一陽一秋》卷一九]

歲時有祓除不祥之具,而元日尤多,如桃版、葦索、磔雞之類是也。

飲屠蘇酒亦所以祓瘟攘惡,而法必自幼飲,何耶?顧況《歲日口號》云:「還丹寂寞羞明鏡,手把屠蘇先少年。」

白樂天《元日贈劉夢得》詩亦云:「與君同甲子,歲酒合誰先?」

元日飲酒則先卑而後尊,自唐以來已如此矣。

《四時月令》云:進椒酒次第當從小起。

而董勳告晉海西公云:小者得歲,故先酒賀之;老者失歲,故後與酒。

似亦不為無理。

並《丹一陽一集》[同上]

先文康公晚歲卜居於寶溪之上,建觀禊堂於水濱。

紹興癸丑,與客泛舟修禊甚樂,距永和癸丑,不知其幾癸丑也,因與客相與推算。

自永和九年歲,甲子一周為晉義熙九年,又一周為宋元徽元年。

自後梁大通五年,隋開皇十三年,唐永徽四年〈間〉、開元元年、大歷八年、大和七年、景福二年,周顯德二年,本朝祥符六年、熙寧六年皆歲在癸丑,凡七百八十年矣。

乃作詩以紀其事云:「快雨霽亭午,晴曦作春妍。

鄰曲饒勝士,共開浮棗筵。

中流愜嘯詠,隱一浪一金壺偏。

紅芰初出一水,捧劍疑來前。

緬懷蘭亭會,七百八十年。

可憐右軍癡,生死情纏一綿。

由來彭殤齊,顧或謂不然。

吾一黨一 殆天放,卜夜就管弦。

尺六細一腰女,舞袖輕迴旋。

且畢今日歡,不期來者(日)傳。」

同上[同上]

上巳日於流水上洗濯祓除去宿垢,故謂之祓禊。

禊者潔也。

王逸少作《蘭亭記(序)》云:「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會於山一陰一之蘭亭,修禊事也。」

當其群賢畢集遊目騁懷之際,而感慨系之,乃有「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之語,議者以此咎羲之之未達也。

同上[同上]

自冬至一百五日至寒食,故世言寒食皆稱一百五。

杜子美《一百五日夜對月》云:「無家對寒食,有淚如金波。」

姚合《寒食書事》詩云:「今朝一百五,出戶雨初晴。」

則是詩人例以百五日為寒食也。

或者乃謂自冬至至清明凡七氣,至寒食[止]一百三日,殊不知歷家以余分演之也。

司馬彪《續漢書》雲,介子推焚林而死,故寒食不忍舉火,至今有禁煙之說。

盧象所謂「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一身,四海同寒食,千秋為一人」是也。

太原一郡舊俗禁煙一月,周舉為郡守,以人多死,移書[子]推只禁煙三日。

子美《清明詩》云:「朝來新火起」,又「家人鑽火用青楓」,皆在寒食三日之後,則知禁煙止於三日也。

而韓翃有《寒食即事》詩乃云:「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臘燭,青(輕)煙散入五侯家。」

不待清明而已傳新火,何耶?元微之《連昌宮詞》云:「初過寒食一百六,店捨無煙宮樹綠。」

「念一奴一覓得又連催,特敕宮中許燃燭。」

一百六在清明前寒食之後,是時店捨已無煙,而宮中燃燭乃一時之權宜爾。

或雲,龍星,木之位也,春屬東方,心為大火,懼火盛故禁火,是以寒食有龍忌之禁,則所謂禁煙,又未必為子推設也。

同上[同上]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百家詩話總龜後集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