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詩話總龜後集》卷六:唐文宗夏日聯句,東坡謂宋玉對楚王雄風,譏其知己不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百家詩話總龜後集》卷六

百家詩話總龜後集

卷六

諷諭門

唐文宗夏日聯句,東坡謂宋玉對楚王雄風,譏其知己不知人也。

公權小子,有美而無規,為續之云:「一為居所移,苦樂永相忘。

願言均此施,清一陰一分(及)四方。」

或謂五弦之薰[風]解慍阜財,已有陳善責難[之]意。

余謂不然。

凡規諫之辭,須切直分明,乃可以感悟人主。

故盜言孔甘,良藥苦口。

若以「薰風自南來」為陳善閉邪,但恐後世導諛側媚,[說]持兩可者,皆得以冒敢諫之名也。

《溪》[卷一]

一陽一城德行道義為士林之所敬服。

德宗以銀印赤紱起於隱所,驟拜諫官,可謂賢且遇矣。

故學生聞道州之貶,投業而叫閽;賢士愴驛名之同,摛辭而頌德:可以知其賢不誣也。

然退之《諍臣論》乃極口貶之,何哉?其言曰:「今一陽一子實一匹夫,在諫位不為不久,而未嘗一言及於政。

視政之得失,若越人之視秦人之肥瘠。

問其官,則曰諫議也;問其政,則曰:『我不知也。

』有道之士,固如是乎?」

考之本傳,以謂他諫官論事苛細,帝厭苦。

城漫(浸)聞得失且熟,猶未肯言。

客屢諫之,第醉以酒而不答。

蓋其意有所待矣(也)。

至德宗逐陸贄,欲相裴延齡,而城伏蒲之說(疏)始上,廷爭懇至,累日不解。

故元微之詩云:「貞元歲雲暮,朝有曲如鉤。」

「飛章八九上,皆若珠暗投。」

「且曰事不止,臣諫誓不休。」

而白樂天亦云:「一陽一城為諫議,以正事其君。

其手如屈軼,舉必指佞臣。

卒使不仁者,不得秉國鈞。」

柳子厚亦云:「抗志厲義,直道是陳。」

蓋退之《諫[臣]論》乃在止裴延齡為相之前,而三子頌美之言,乃在一陽一城極諫之後也(爾)。

《丹一陽一集》[《韻語一陽一秋》卷七]

[《漁樵閒話》載]唐末有宜春人王轂,以歌詩擅名,嘗作《玉樹曲》,略云:「璧月夜,瓊樓春。

匣(蓮)舌泠泠詞調新。

當時狎客盡封(豐)祿,直諫犯顏無一人。

歌未闋,晉王劍上粘腥血。

君臣猶在醉鄉中,一面已無陳日月。」

此調大播人口。

轂未第時,嘗於市廛中見有同人被無賴輩歐擊,轂前救之,[揚聲]曰:「莫無禮,便是解道『君臣猶在醉鄉中,一面已無陳日月』者。」

無賴聞之,慚謝而退,蓋譏當時士大夫掩蔽人善,殆此小人不若。

愚謂[《漁樵》]特假以自諭爾。

無賴所以悔過從善,頓革凶暴之氣者,非重其才也,非重其名也,蓋重其言有補於治亂安危者也。

[《溪詩話》卷二]

蔡寬夫云:「江湖多白鳥,天地有青蠅。」

人遂以白鳥為鷺。

[而]《禮記·月令》:群鳥養羞。

鄭氏乃引《夏小正》丹鳥白鳥之說,謂白鳥為蚊蚋。

則知以對青蠅,意亦深矣。

不然,江湖多白鷺,有何說耶?《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一三]

子美詩:「草有害於人,曾何生阻修。

芒刺在我眼,焉能待時(高)秋。」

其憤邪嫉惡,欲芟夷蘊崇之以肅清王室者,抱懷(懷抱)可見。

臨川有:「勿去草,草無惡,如比世俗俗浮薄。」

此方外之語,異乎農夫之務[去]者也。

《黃常明》[《溪詩話》卷三]

子美[《觀打魚》]云:「設網萬魚急。」

蓋指聚斂之臣,苛法侵漁,使民不聊生,乃萬魚急也。

又云:「能者一操一舟疾若風,撐突波濤挺叉入。」

小人舞智趨時巧宦數遷,所謂疾若風也。

殘民以逞不顧傾覆,所謂挺叉入也。

「日暮蛟龍改窟一穴一,山根鱸(鱣)鮹隨雲雷。」

魚不得其所,龍豈能安居!君與民猶是也。

此與六義比興何異?「吾徒何為縱此樂,暴戾天物聖所哀。」

此樂而能戒,又有仁厚意,亦如「前王作網罟,設法害生成」,不專為取魚也。

退之《叉魚》曰:「觀樂憶吾僚。」

異此意矣。

亦如蘄簟云:「卻(但)願天日常炎曦。」

故後人改之云:「豈比法曹空自私,卻願天日長炎赫。」

《黃常明》[同上]

唐子西《上張天覺內前行》云:「內前車馬撥不開,文德殿下宣麻回。

紫薇侍郎拜右相,中使押赴文昌台。」

此語善於敘事,質而不俚。

又云:「周公禮樂未要作,致身姚宋亦不惡。

向來兩翁當國年,民間斗米才四錢。」

此語善於諷諭,當而有理,皆可法也。

《湖上》云:「佳月明作哲,好風聖之清。」

《棲禪[暮]歸》云:「草青仍過雨,山紫更斜一陽一。」

語意俱新[矣]。

[《漁隱叢話》後集卷三四]

李一陽一冰云:「太白不讀非聖[人]之書,恥為鄭、衛之作。

故其言多似天仙之辭。

凡所著述,言多諷興。

自三代以來,《風》《一騷一》之後,馳驅屈、宋,鞭撻揚、馬。

千載獨步,唯公一人。

故王公趨風,列岳(侯)結軌,群賢翕一習一 ,如鳥歸鳳。

盧黃門云:陳拾遺橫制頹波,天下質文翕然一變。

至今朝詩體,尚有梁、陳宮掖之風,至公大變,掃地並盡,今古文集遏而不行;唯公文章橫被六一合 ,可謂力敵造化歟!」[同上卷四]

達理門

苕溪漁隱曰:裴說云:「讀書貧裡樂,搜句靜中忙。」

此二事乃餘日用者。

甘貧守靜,自少至老,飽諳此味矣。」

[《漁隱叢話》後集卷一七]

《許彥周詩話》云:羅隱詩云:「只知事逐眼前過,不覺老從頭上來。」

此殊有味。

[同上卷一八]

朱氏《復齋偶題》詩曰:「出入無時是此心,豈知雞犬易追尋。

請看屏上初爻旨,便識名齋用意深。」

[《朱文公集》卷二]

東坡云:「『秋菊有佳色,挹露掇其英。

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

一觴雖獨進,杯盡壺自傾。

日入群動息,歸鳥趨林鳴。

笑傲東軒下,聊復得此生。

』靖節以無事為得此生,則見役於物者,非失此生耶!」[《漁隱從話》前集卷四]

東坡《送山(小)本禪師赴法雲》云:「是身如浮雲,安得限南北。」

此二句乃老杜《別贊上人》詩中全語,豈偶然用之耶?《題碧落洞》詩云:「小語輒響答,空山白雲驚。」

此語全類李太白。

今印本誤作「自雷驚」,不惟無意味,兼與上句重疊也。

後自嶺外歸,《次韻一江一 晦叔》詩云:「浮雲時事改,孤月此心明。」

語意高妙,如參禪悟道之人,吐露胸襟,無一毫窒礙也。」

[《漁隱從話》後集卷二六]

康節《天津感事吟》:「水流任急境常靜,花落雖頻意自閒。

不似世人忙裡老,生來(平)未始得開顏。」

《擊壤集》[卷四]

《先天吟》:「先天天弗為(違),後天奉天時。

弗違無時虧,奉時有時疲。」

同上[卷一六]

《身心(自余)吟》:「身生天地後,心在天地前。

天地自我出,自余何足言!」同上[卷一九]

康節《無憂吟》:「人生長有兩般愁,愁死愁生未易休。

或向利中窮力取,或於名上盡心求。

多思惟恐晚得手,未老已聞先白頭。

我有何功居彼上,其間攘(掉)臂獨無憂。」

《擊壤集》[卷一三]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百家詩話總龜後集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