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詩話總龜後集》卷三十八:東坡《山村》詩云:「煙雨濛濛雞犬聲,有生何處不安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百家詩話總龜後集》卷三十八

百家詩話總龜後集

卷三十八

箴規門

東坡《山村》詩云:「煙雨濛濛雞犬聲,有生何處不安生。

但教黃犢無人佩,布谷何勞也勸耕?」

意言是時販私鹽者多帶刀杖,故取前漢龔遂令人賣劍買牛、賣刀買犢,曰:「何為帶刀(牛)佩犢?」

意言但得鹽法寬平,令民不帶刀劍而買牛犢,則民自力耕,不勞勸督,以譏鹽法太峻不便也。

又云:「老翁七十自腰鐮,慚愧春山筍蕨甜。

豈是聞《韶》解忘味?爾來三月食無鹽。」

意言山中之人饑貧無食,雖老猶自采筍蕨[充]譏(饑)。

時鹽法峻急,僻遠之人無鹽食用,動經數月,若古之聖賢,則能聞《韶》忘味,山中小民豈能食淡而樂乎?以譏鹽法太急也。

又云:「杖藜裹飯去匆匆,過眼青錢□(轉)手空。

贏得兒童語音好,一年強半在城中。」

意言百姓請得青苗錢,立便於城中浮費使卻。

又言鄉村之人,一年兩度夏秋稅及數度請納和預買錢,今來更添青苗助役錢,因此莊家幼小子弟,多在城市,不著次第,但學得城中人語音而已,以譏新法青苗助役不便也。

[《漁隱叢話》前集卷四二]

東坡《開運鹽河》詩云:「居官不任事,消(蕭)散羨長卿。

一胡一 不歸去來?滯留愧淵明。

鹽事星火急,誰能恤農耕!薨薨曉鼓動,萬指羅溝坑。

天雨助官政,泫然淋衣纓。

人如鴨與豬,投泥相濺驚。

下馬荒堤上,四顧但湖泓。

線路不容足,又與牛羊爭。

歸田雖賤辱,豈失泥中行?寄語故山友,謹勿[厭]藜羹。」

是時盧秉提舉鹽事,擘畫開運鹽河,差夫千餘人,某於大雨中部役。

其河只為般鹽,既非農事而役農民,秋田未了,有妨農事。

又其河中間有湧沙數里,意言開得不便。

自歎泥雨勞苦,羨司馬長卿居官而不任事,又愧陶淵明不早棄官歸去也。

農事未休,而役千餘人,故云:「鹽事星火急,誰能恤農耕。」

又言百姓已勞苦不易,天雨又助官政之勞民,轉致百姓疲弊。

役人在泥水中,辛苦無異鴨與豬。

又言某亦在泥中與牛羊爭路而行,若歸田,豈失(至)此哉!故雲寄語故山友,謹不可厭藜羹而思仕宦,以譏開運鹽河不當,又妨農事也。

[同上卷四三]

蘇東坡《八月十五日觀潮作》詩云:「吳兒生長狎濤淵,冒利忘生不自憐。

東海若知明主意,應教斥鹵變桑田。」

時新有旨禁弄潮,故云:「吳兒生長狎濤淵,冒利輕生不自憐。」

蓋言弄潮之人,為貪一官中利物,致其間有溺死者,故朝旨禁斷。

某為其時又(三字作「主上」)好興水利,因作此詩,言「東海若知明主意,應教斥鹵變桑田」,意言東海著知此意,當令斥鹵地盡變桑田,此事之必不可成者,以譏興水利之難成也。

[同上]

子瞻任杭州通判日,轉運司差往湖州相度堤岸利害,因與知湖州孫覺相見,作詩與孫覺云:「嗟余與子久離群,耳冷心灰百不聞。

苦(若)對青山談世事,當須舉白便浮名(君)。」

某是時約孫覺並坐客,如有言及時事者,罰一大盞。

雖不指言時事是非,意言時事多不便,不得說也。

又云:「天目山前淥浸裾,碧瀾堂下看銜艫。

作堤捍水非吾事,閒送苕溪入太瑚。」

某為先曾言水利不便,卻被轉運司差相度堤岸。

又云「作堤捍水非吾事」,意言本非興水利之人,以譏諷水利之不便也。

[同上卷四四]

王詵送韓干畫馬十二匹求跋尾,子瞻作詩云:「南山之下,汧渭之間,想見開元天寶年。

八坊分屯隘秦川,四十萬匹如雲煙。

騅駓駰駱驪騮騵。

白魚赤兔騂皇鶾。

龍顱鳳頸獰且妍。

奇姿逸德隱駑頑。

碧眼一胡一 兒手足鮮。

歲時剪刷供帝閒。

柘袍臨池侍三千。

紅妝照日光流淵。

樓下玉螭吐青寒。

往來蹙踏生飛湍。

眾工甜(一舐一)筆和朱鉛。

先生曹霸弟子韓。

廄馬多一肉一尻一脽圓。

肉中畫骨誇尤難。

金羈玉勒繡羅鞍。

鞭棰刻烙傷天全。

不如此圖近自然。

平沙細草荒芊綿。

驚鴻脫兔爭後先。

王良挾策飛上天,何必俯首服短轅。」

意以騏驥自比,譏執政大臣無能盡我才如王良之御者,何必折節干求進用也![同上卷四三]

子瞻《臘月游孤山詩》云:「獸在藪,魚在湖,一入池檻歸期無。

誤隨弓旌落塵土,坐使鞭棰環呻呼。

追胥連保罪及孥,百日愁歎一日娛。

白雲舊有終老約,朱綬豈合幽(山)人紆。

人生何者非蘧廬,故山鶴怨秋猿孤。

何時自駕鹿車去,掃除白髮煩菖蒲。

麻鞋短褐(後)隨獵夫,射弋狐兔供朝晡。

陶潛自作《五柳傳》,潘閬畫入《三峰圖》。

吾年凜凜今幾余,知非不去慚衛蘧。

歲荒無術歸亡逋,鵠則畫虎為(易畫虎)難摹。」

此詩云「誤隨弓旌落塵土,坐使鞭棰環呻呼」,以譏新法行後公事鞭棰多也。

[又云「追胥連保罪及孥」,以譏鹽法收坐同保妻子移鄉法太急也。

又云:「歲荒無術歸亡逋,鵠則易畫虎難摹。」

意取馬援言「畫鵠不成猶類鶩,畫虎不成反類狗」,言歲既饑荒,我欲出奇擘畫賑濟,又恐不從,恐似「畫虎不成反類狗」也。

][同上卷四二]

詼諧門

老杜《贈韋左丞》有「朝叩富兒門,暮隨肥馬塵」,至為殘杯冷炙之語,及姜少府為清觴異味即云「新歡使(便)飽姜侯德」,王倚為沽酒割鮮,即云「故人情義晚誰似」:豈附炎老饕如是哉?蓋托文字戲謔也。

然又不可不慮,故有「褊一性一貪(合)幽棲」〈干謁傷〉,直恥事幹謁[之什],以自見其志。

亦如《示侄佐》云:「甚聞霜薤白,重惠意如何?」

「已應舂得細,頗覺寄來遲。」

皆戲言也。

終慮癡人以夢為實,故《示侄濟》云:「所來為宗族,亦不為盤飧。

小人利口實,薄俗難可論。」

正如淵明《乞食》篇云:「饑來驅我去,不知意何之。

行行正(至)斯裡,扣門拙言辭。」

其卑污乃爾。

不肯為五斗折腰,殆與(無)異矣。

[《溪詩話》卷二]

[坡有]「試問高呼(吟)二十首,何如低唱兩三杯。」

又:「譬如長大(鬣)人,不以長為苦。

歸來被上下,一夜 著無處。」

《天覺真贊》云:「書生大抵多窮相,金眼除非是一黨一 公。」

皆《笑林》語也。

[同上卷四]

《北夢瑣言》載:一江一 陵[在唐]世,號衣冠藪澤,人言琵琶多如飯甑,措大多如鯽魚。

退之《酬崔少府伊一陽一》詩云:「下言人吏希,惟足彪與虥」。

余官辰溪時,士人皆可喜而不多得,近城人虎雜居,戲為對云:「固(圓)冠思得多於鯽,[士人]刻木惟宜少似彪。

[吏人]」[同上卷五]

某(嘗)見同儕因行飲令,人索一魚名。

有浙人一大唱云:「周公魚。」

余謂客坐(坐客):「且喜召伯鮓有對矣。」

滿堂蘆一胡一 (一胡一 盧)不止。

因戲為足成其語云:「京語鮓先誇召伯,浙音魚或號周公。」

《溪》[卷八]

文潛詩:「兒曹鞭笞學官府,翁憐兒癡旁笑侮。

平明坐衙鞭復呵,賢於群兒能幾何?兒曹鞭笞以為戲,翁怒鞭人血流地。

一種戲劇誰後先?我笑為(謂)公兒更賢。」

余謂此詩亦不可不令一操一權者知也。

坡云:「不辭脫褲溪水寒,中水(水中)照見催租瘢。」

等閒戲語,亦有所補。

[同上]

《後山詩話》云:楊大年《傀儡詩》云:「鮑老當筵笑郭郎,笑他舞袖太琅璫。

若教鮑老當筵舞,轉更琅璫舞袖長。」

語俚而意切,相傳以為笑。

[《漁隱叢話》前集卷五五]

《後山詩話》云:《乞貓詩》:「秋來鼠輩欺貓死,窺甕翻盤攪夜眠。

聞道狸一奴一將數子,買魚穿柳聘銜蟬。」

雖滑稽而可喜,千歲而下,讀者如新。

[同上卷四七]

《王直方詩話》云:《謝王炳之惠玉板紙》詩云:「王侯鬢若緣坡竹。」

此出《髯一奴一傳》,炳之大以為憾。

《送零陵主簿夏君玉》詩末云:「因行訪幽禪,頭陀煙雨外。」

蓋君玉頭甚大,故以此戲之。

[同上卷四八]

《東軒筆錄》云:陶谷久在翰林,意希大用,仍俾其一黨一 因事薦引,言谷在詞禁,宣力實多,微伺上旨。

太祖笑曰:「翰林草制,皆檢前人舊本,改換詞語,所謂依樣畫葫蘆耳,何宣力之有?」

谷聞之,作詩曰:「官職須由生處有,文章不管用時無。

堪笑翰林陶學士,年年依舊(樣)畫葫蘆。」

太祖薄其怨望,遂決意不用矣。

[同上卷五五]

《西清詩話》云:高英秀者,吳越國人,與贊寧為詩友,口給好罵,滑稽,每見眉目有異者,必噂短於其後,人號惡喙薄徒。

嘗譏名人詩病云:李山甫《覽漢史》云「王莽弄來曾半破,曹公將去便平沉」,定是破船詩。

李群玉《詠鷓鴣》云「方穿詰曲崎嶇路,又聽鉤輈格磔聲」,定見(是)梵語詩。

羅隱云「雲中雞犬劉安過,月裡笙歌煬帝歸」,定見[是]鬼詩。

杜荀鶴云「今日偶題題似著,不知題後更誰題」,此衛子詩也,不然安有四蹄?贊寧笑謝而已。

[同上]

苕溪漁隱曰:劉義《落葉詩》云:「返蟻難尋一穴一,歸禽易見窠。

滿廊僧不厭,一片俗嫌多。」

鄭谷《柳詩》云:「半煙半雨溪橋畔,間杏間桃山路中。

會得離人無限意,千絲萬絮惹春風。」

或戲謂此二詩乃落葉及柳謎子。

觀者試一思之,方知其善謔也。

[同上]

《隱居詩話》云:「昨夜一陰一山吼賊風,帳中驚起黑(紫)髯翁。

平明不待全師出,連把金鞭打鐵驄。」

不知何人之詩,頗為邊人傳誦。

有張師雄者,居洛中,好以甘言悅人,晚年尤甚。

洛人目為蜜翁翁。

會官於塞上,一夕,傳一胡一 騎犯邊,師雄倉惶震恐,衣皮裘兩重,伏於土一穴一中,神如癡矣。

秦人呼土窟為土空,遽為無名子改前詩以嘲之曰:「昨夜一陰一山賊吼風,帳中驚起蜜翁翁。

平明不待全師出,連著皮裘入土空。」

[同上]

「許身一何愚,自比稷與契。」

「杜陵布衣老且愚,信口自比稷與契。」

其平居趨超(造),自是唐虞上人。

時誇儀秦,似不可曉。

「飄飄蘇季子,六印佩何遲!」「敝裘蘇季子,歷國未知還。」

「季子黑貂敝,得無妻嫂欺!」戰國一奸一民(臣),蘇、張為渠[魁]。

此老不應未喻。

及觀「薇蕨餓首一陽一,裘馬資歷聘,賤子欲適從,疑誤此二一柄一」,其意甚明,前言蓋戲耳。

《溪》[卷六]

《許彥周詩話》云:「黃魯直一愛一與郭功甫戲謔嘲調,雖不當盡信,至如曰:『公做詩費許多氣力做甚?』此語切當,有益於學者,不可不知也。」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百家詩話總龜後集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