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詩話總龜後集》卷二十四:子美有「同學少年多不賤」,「小徑升堂舊不斜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百家詩話總龜後集》卷二十四

百家詩話總龜後集

卷二十四

用字門

子美有「同學少年多不賤」,「小徑升堂舊不斜」,「群仙不愁思」,「夕烽來不近」,皆人所不敢用,甚類《周禮》「凡師不功」,《左傳》「仁而不武」,「晉人聞有楚師,師曠曰不害。」

「楚歸而動不後。」

才(本)以易無字爾,而語勢頓壯。

《黃常明》[《溪詩話》卷七]

杜詩有用一字凡數十處不易者,如「緣一江一 路熟俯青郊」,「傲睨俯峭壁」,「展席俯長流」,「杖藜俯沙渚」,「此邦俯要衝」,「四顧俯層顛」,「旄頭俯淵(澗)瀍」,「層台俯風渚」,「遊目俯大一江一 」,「汀檻俯鴛鴦」,其餘一字屢用若此類[甚]多,不可(能)[具]述。

同上[同上]

張文潛《法雲懷無咎》云:「獨覺欠此公。」

或傳其(某)生語文潛獨(自)以欠字為得意。

然夢得《送皇甫》云:「從茲洛一陽一社,吟詠欠書生。」

樂天:「可憐閒氣味,惟欠與君同。」

「得君更有無厭意,猶恨尊前欠老劉。」

退之云:「今者誠自幸,所懷無一欠。」

張何得意之有!同上[同上卷三]

賈島攜新文謁韓愈,云:「青竹未生翼,一步萬里道。

安得西北風,身願變蓬草。」

可見急於求師。

愈贈詩云:「家住幽都遠,未識氣先感。

來尋吾何能,無殊嗜昌歜。」

可見謙於授業。

此皆島未儒服之時也。

洎愈教島為文,遂棄浮屠學,舉進士。

《摭言》載島初赴名場,於驢上吟「鳥宿池中樹,僧敲月下門」。

遇權京尹韓吏部呵喝(呼唱)而不覺,洎擁至馬前,則曰:「欲作敲字,又欲作推字。

神遊詩府,致沖大官。」

愈曰:「作敲字佳矣。」

是時島識韓已久矣。

使未相識,愈豈肯教其作敲字耶?《丹一陽一集》[《韻語一陽一秋》卷三]

凡聚落相近,期某旦集,一交一 易哄然,其名為虛。

柳云:「[綠荷]包飯乘虛人。」

臨川云:「花間人語趁朝虛。」

山谷[云:「筍]葉裹鹽同趁虛」,「[趁虛]人集春蔬好〈趁虛〉。」

《黃常明》[《溪詩話》卷五]

數物以個,謂食為吃,甚近鄙俗。

獨杜屢用。

「峽口驚猿聞一個」,「兩個黃鸝鳴翠柳」,「卻繞井邊(欄)添個個」。

《送李校書》云「臨歧意頗切,對酒不能吃」,「樓頭吃酒樓下臥」,「但使殘年飽吃飯」,「梅熟許同朱老吃」。

蓋篇中大概奇特可以映帶者也。

坡云:「筆工效諸葛散筆(卓),反不如常筆,正如人學老杜詩,但見其粗俗耳。」

同上[同上卷七]

「野飯射麋新」,本名狀郊居。

然《左氏》楚人致晉師,晉人逐楚,樂伯余一矢,糜射(射麋)以獻。

又晉師及熒澤,魏錡射麋以獻楚潘一黨一 ,曰:「子有軍功(事),無乃不給於鮮?」

皆飯於野而射〈麋〉新事也。

又「市喧宜近利」,亦止(指)稱東屯所居。

蓋齊侯欲更晏子宅曰:「湫溢(隘)囂塵。」

晏子辭曰:「近市,小人之利也。」

市(亦)喧而近利事。

[其]余惟(雖)一兩字暗貫經傳者,可勝數哉!同上[同上]

杜云:「南風作秋聲,殺氣薄炎熾。」

蓋用《易》「雷風相薄」,《左氏》「寧我薄人,無人薄我」,《軍志》「先人有奪人之心;薄之也」。

同上[同上]

劉禹錫謫連州,作《畬田行》云:「何處好畬田,一團一 一團一 縵山腹。

下種暖灰中,乘一陽一拆芽孽(櫱)。」

又作《竹枝詞》云:「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畬。」

嘗觀辰、沅亦然。

瘠土之民,亦(宜)倍其勞,而耕反鹵莽也。

夢得《蠻子歌》云:「蠻貊(語)鉤輈音,蠻衣[斑]爛布。

熏狸掘沙鼠,時節祠盤瓠。

忽逢乘馬客,恍若驚麇顧。

腰斧上高山,意行無舊路。」

賓客謫居朗州,而五溪一習一 俗,盡得之矣。

黃常明[同上]

《杜集》多用經書語,如「車轔轔,馬蕭蕭」未嘗外入一字。

如「天屬尊《堯典》,神功協《禹謨》」;「卿月升金掌,王春度玉墀」;「濟(霽)潭鱣潑潑(發發),春草鹿呦呦」:皆渾然嚴重。

如天陛赤墀,植璧鳴玉,法度森嚴(鏘)。

然後人不敢用者,豈所造語膚淺不類耶?同上[同上]

作詩在於練字,如老杜「飛星過水白,落月動沙虛」,是練中間一字。

「地拆一江一 帆隱,天清木葉聞」,是練末後一字。

《酬李都督早春》詩云:「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

若非「入」與「歸」二字,則與兒童之詩何異?《葛常之詩話》

「霄漢瞻佳士,泥途任此身。」

只任字即人不到處。

自眾人必曰歎曰愧,獨無心任之,所謂視如浮雲不易其介者也。

繼云:「秋天正搖落,回首大一江一 濱。」

不(大)知大(並)觀,傲睨天地,汪汪萬頃,奚足雲哉![《溪詩話》卷一]

坡有「白衣送酒舞淵明」,人有疑舞字太過者。

及觀庾信《答王褒餉酒》云:「未能扶畢卓,尤足舞王戎。」

蓋有所本。

《黃常明》[同上卷八]

杜子美《西郊》詩云「無人競來往」,或云「無人與來往」,或云「無人覺來往」,「競」、「與」皆常談,「覺」字非子美不能道也。

蓋煬者避灶,有道者之所驚;捨者爭席,隱居者之所貴也。

《丹一陽一集》

舊[說]賈一浪一仙抒思「僧敲月下門」,或引推(手)作推勢,遂沖尹節,世傳為美談。

舊於太學得一江一 御史詩一軸,有督人和詩云:「直饒鍛煉(公補)經時序,若是推敲總可刪。」

以是知雷同[相]從,非善學也。

《溪》[卷四]

舊觀《臨川集》「肯顧北山如慧約,與公西崦斸莓苔。」

嘗一愛一其斸字最有力,後讀《[杜]集》「當為斸青冥」,「藥許鄰人斸」,退之「詩翁憔悴斸荒棘」,「窖谿斸株橛」,子厚「戒徒斸雲根」,雖一字之法,不無所本。

同上[卷四]

杜詩四韻並絕句,味之皆覺字多,以字字不閒故也。

他人雖長篇若無可讀,正如賢人君子並處朝廷,但一二相助,已號〈為〉得人。

若不能為有無者,縱累個百輩蔑如也。

[同上]

秦少游「雨砌墮危芳,風軒納飛絮」之類,李公擇以為謝家兄弟得意不能過也。

[《漁隱叢話》前集卷五○]

潘邠老云:「七言詩第五字要響,如『返照入一江一 翻石壁,歸雲擁樹失山村』,翻字、失字是響字也。

五言詩第三字要響,[如]『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浮字、落字是響字也。

所謂響者,致力處也。」

予竊以為字字當活,活則字字自響。

《呂氏童蒙訓》[同上卷一三]

押韻門

《孔毅夫雜記》云:「退之詩好押狹韻累句以示工,而不知重疊用韻之為病也。

《雙島》詩押兩韻(頭)字,《李花》詩押兩花字。」

苕溪漁隱曰:「《讀皇甫湜公安園池詩》亦押兩閒字:『日夜不得閒』,『君子不可閒』。

蓋退之好重疊用韻以盡己之詩意,不恤其為病也。」

[《漁隱叢話》前集卷一七]

《學林新編》云:杜子美《飲中八仙歌》曰:「知章騎馬似乘船」,又曰「天子呼來不上船」;一曰『眼花落井水底眠』,又曰「長安市上酒家眠」;一曰「汝一陽一三斗始朝天」,又曰「舉觴白眼望青天」;一曰「皎如玉樹臨風前」,又曰「蘇晉長齋繡佛前」,又曰「脫帽露頂王公前」。

此歌三十二句,而押二船字,二眠字,二天字,三前字。

近時論詩者曰:「此歌一首是八段,不嫌於重用韻也。」

某案子美此歌,以《飲中八仙歌》五字為題,則是一歌也。

此歌首尾於船字韻中押,未嘗移別韻,則非分為八段。

蓋子美古律詩重用韻者亦多,況於歌乎!如《園人送瓜》詩曰:「沈浮亂水王(玉),一愛一惜如芝草。」

又曰:「園人非故侯,種此何草草!」一篇押二草字也。

《上後園山腳》詩曰:「蓐收困用事,玄冥蔚強梁。」

又曰:「登高欲有往,蕩析川無梁。」

一篇押二梁字也。

《北征》詩曰:「維時過(遇)艱[虞],朝野少暇日。」

又曰:「老夫情懷惡,嘔洩臥數日。」

一篇押二日字[也]。

《夔府詠懷》詩曰:「雖雲隔禮[數],不敢墜周旋。」

又曰:「淡一交一 隨聚散,澤國繞迴旋。」

一篇押二旋字也。

《贈李八秘書》詩曰:「事殊迎代邸,喜異賞朱虛。」

又曰:「風煙巫峽遠,台榭楚宮虛。」

一篇押二虛字也。

贈李邕詩曰:「放逐早聯翩,低垂困炎厲。」

又曰:「哀贈終消(蕭)條,恩波延揭厲。」

一篇押二厲字也。

《贈汝一陽一王》詩曰:「自多親棣萼,誰敢問山陵!」又曰:「《鴻寶》全(今)寧秘,丹梯庶可陵。」

一篇押二陵字也。

《喜薛璩岑參遷官》詩曰:「棲遲分半菽,浩蕩逐浮萍。」

又曰:「仰思調玉燭,誰定握青萍?」

一篇押二萍字也。

《寄賈岳州嚴巴州兩閣老》詩曰:「討一胡一 愁李廣,奉使待張騫。」

又曰:「如公盡雄雋,志必在騰騫。」

一篇押二騫字也。

子美詩如此類甚多。

雖然,子美非創意為此者,蓋有所本也。

按《文選》載《古詩》曰:「《晨風》懷苦心,《蟋蟀》傷侷促。」

又曰:「音響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一篇押二促字也。

曹子建《美一女 篇》曰:「明珠一交一 玉一體,珊瑚間木難。」

又曰:「佳人慕高義,求賢良獨難。」

一篇押二難字也。

謝靈運《述祖德》詩曰:「段生蕃魏國,展季救魯人。」

又曰:「外物辭所賞,勵志故絕人。」

一篇押二人字也。

又《南圃》詩曰:「樵隱俱在山,由來事不同。」

又曰:「賞心不可忘,妙善冀能同。」

一篇押二同字也。

又《初去郡》詩曰:「或可優貪競,豈足稱達生。」

又曰:「畢娶類尚子,薄游似邴生。」

一篇押二生字也。

陸士衡《擬古》詩曰:「此思亦何思,思君徽與音。」

又曰:「驚飆褰反信,歸雲難寄音。」

一篇押二音字。

又《豫章行》曰:「泛舟清川渚,遙望一江一 山一陰一。」

又曰:「寄世將幾何,日昃無停一陰一。」

一篇押二一陰一字也。

阮嗣宗《詠懷詩》曰:「何當行路子,磬折忘所歸。」

又曰:「黃鵠游四海,中路將安歸!」一篇押二歸字。

一江一 淹《雜體詩》曰:「韓公論(淪)賣藥,梅生隱市門。」

又曰:「太平多歡娛,飛蓋東都門。」

一篇押二門字。

王仲宣《從軍詩》曰:「連舫逾萬艘,帶甲千萬人。」

又曰:「我有素餐責,誠愧《伐檀》人。」

一篇押二人字。

古人詩自有體格,杜子美亦效古人之作耳。

韓退之《贈張籍》詩一篇押二更字、二一陽一字。

又《岳一陽一樓別竇司直》詩押二向字。

又《李花》詩押二花字。

又《雙鳥》詩押二州字、二頭字、二秋字、二休字。

又《和盧郎中送盤谷子詩》押二行字。

又《示爽》詩押二愁字。

又《叉魚》詩押二銷字。

《寄孟郊》詩押二奧字。

《此日足可惜詩》押二光字。

白樂天《渭村退居》詩押二房字。

《夢遊春》詩押二行字。

《寄元微之》詩押二夷字。

《出守杭州路次藍溪》詩押二水字。

《游悟真寺》詩押二槃字。

其餘詩人如此疊用韻者甚多,不可具舉,意到即押耳,奚獨於《飲中八仙歌》而致怪耶?子瞻《送一江一 公[著]》詩曰:「忽憶釣台歸洗耳。」

又曰:「亦念人生行樂耳。」

自注曰:「二耳義不同,故得重用。」

蓋子瞻自不必注。

[同上]

聖祖上自嫌名書(七字作「縣字有平去二音」)。

如宮縣之縣者言(樂)架也。

若州縣之縣,則別無他音。

嘗觀顏延之《侍皇太子釋奠宴詩》曰:「獻終襲吉,郎宮廣宴。

堂設象筵,庭宿金縣。」

沈約《侍宴詩》曰:「迴鑾獻爵,摐金委奠。

肆士辨儀,胥人掌縣。」

二人押韻皆作州縣之縣用,何耶?沈佺期《哭蘇眉州詩》云:「家一愛一(憂)方休杼,皇慈更徹縣。」

則當作平聲押。

《丹一陽一集》[《韻語一陽一秋》卷六]

《劉禹錫嘉話詩(錄)》云:作詩押韻須要有出處,近欲押一餳字,六經中無此字,唯《周禮》吹一簫處注有此一字,終不敢押。

予按禹錫《歷一陽一書事》詩云「湖魚香勝肉,官酒重於餳。」

則何嘗按《六經》所出耶?《洛一陽一伽藍記》載河東人劉白墮善釀酒,盛暑曬(曝)之日中,經旬不壞,當時謂之鶴觴。

白墮乃人名。

子瞻詩云:「獨看紅蕖傾白墮。」

《石林避暑錄》云:「若以白墮為酒,則醋浸曹公、湯燖右軍可也。」

予按《文選》魏武帝《短歌行》云:「何以解憂,惟有杜康。」

康亦作酒人,而《選》詩遂以為酒用,東坡豈祖是耶。

《溪》[同上卷五]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百家詩話總龜後集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