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演義》第一百回 乞外援清軍定亂 覆半壁明史收場:自成亦驚歎不置,命即收葬。太子至周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明史演義》第一百回 乞外援清軍定亂 覆半壁明史收場

明史演義

第一百回 乞外援清軍定亂 覆半壁明史收場

卻說費宮人刺死羅賊,便即自刎,賊眾排闥入視,見二人統已氣絕,飛報自成。

自成亦驚歎不置,命即收葬。

太子至周奎家,奎閉門不納,由太監獻與自成,自成封太子為宋王。

既而永、定二王,亦為自成所得,均未加害。

當時外臣殉難,敘不勝敘,最著名的是大學士范景文,戶部尚書倪元潞,左都御史李邦華,兵部右侍郎王家彥,刑部右侍郎孟兆祥,左副都御史施邦曜,大理寺卿凌義渠,太常少卿吳麟征,右庶子周鳳翔,左諭德馬世奇,左中允劉理順,檢討汪偉,太僕寺丞申佳允,給事中吳甘來,御史王章、陳良謨、陳純德、趙譔,兵部郎中成德,郎中周之茂,吏部員外郎許直,兵部員外郎金鉉等,或自刎,或自經,或投井亡身,或闔室俱盡。

勳戚中有宣城伯衛時春,惠安伯張慶臻,新城侯王國興,新樂侯劉文炳,駙馬都尉鞏永固,皆同日死難。

襄城伯李國楨,往哭梓宮,為賊眾所拘,入見自成,自成令降,國楨道:「欲我降順,須依我三件大事。」

自成道:「你且說來!」國楨道:「第一件是祖宗陵寢,不應發掘;第二件是須用帝禮,改葬先皇;第三件是不宜害太子及永、定二王。」

自成道:「這有何難?當一一照辦!」遂命用天子禮,改葬懷宗。

國楨素服往祭,大慟一場,即自經死。

還有一賣菜傭,叫作湯之瓊,見梓宮經過,悲不自勝,觸石而死。

江南有一樵夫,自號髯樵,亦投水殉難。

又有一乞兒,自縊城樓,無姓氏可考,只衣帶中有絕命書,是:「身為丐兒,也是明民,明朝既亡,我生何為」十餘字。

正是忠臣死節,烈士殉名,樵丐亦足千秋,巾幗同昭萬古,有明一代的太祖太宗,如有靈爽,也庶可少慰了。

插此轉筆,聊為明史生光。

統計有明一代,自洪武元年起,至崇禎十七年止,凡十六主,歷十二世,共二百七十七年。

結束全朝。

李自成既據京師,入居大內,成國公朱純臣,大學士魏藻德、陳演等,居然反面事仇,帶領百官入賀,上表勸進。

文中有「比堯、舜而多武功,邁湯、武而無慚德」等語。

無恥若此,令人髮指。

自成還無暇登極,先把朱純臣、魏藻德、陳演諸人,拘繫起來,交付賊將劉宗敏營,極刑玠掠,追脅獻金。

就是皇親周奎,及豪Yan王之心各家,俱遣賊查抄。

周奎家抄出現銀五十二萬,珍幣也值數十萬,王之心家抄出現銀十五萬,金寶器玩,亦值數十萬。

各降臣傾家蕩產,還是未滿賊意,仍用嚴刑拷一逼一,甚至灼肉折脛,備極慘酷,那時求死不遑,求生不得,嗟無及了,悔已遲了。

賣國賊聽者!未幾自成稱帝,即位武英殿,甫升座,但見白衣人立在座前,長約數丈,作欲擊狀,座下制設的龍爪,亦躍躍欲動,不禁一毛一骨俱悚,立即下座。

又命鑄永昌錢,字不成文,鑄九璽又不成,弄得形神沮喪,不知所措,惟日在宮中一婬一樂,聊解愁悶。

一夕,正在歡宴,忽有賊將入報道:「明總兵平西伯吳三桂,抗命不從,將統兵來奪京師了。」

自成驚起道:「我已令他父吳襄,作書招降,聞他已經允諾,為什麼今日變卦呢?」

來將四顧席上,見有一個美人兒,斜坐自成左側,不禁失聲道:「聞他是為一個一愛一姬。」

自成會意,便截住道:「他既不肯投順,我自去親征罷!」來將退出,自成恰與諸美人,行樂一宵。

次日,即調集賊眾十餘萬,並帶著吳三桂父吳襄,往山海關去了。

看官聽著!這吳三桂前時入朝,曾向田皇親家,取得一個歌姬,叫作陳沅,小字圓圓,色藝無雙,大得三桂一寵一愛一。

嗣因三桂仍出鎮邊,不便攜帶一愛一妾,就在家中留著。

至自成入都,執住吳襄,令他招降三桂,又把陳圓圓劫去,列為妃妾,實地受用。

三桂得了父書,擬即來降,啟程至灤州,才聞圓圓被擄,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當即馳回山海關,整軍待敵。

可巧清太宗病殂,立太子福臨為嗣主,改元順治,命親王多爾袞攝政,並率大軍經略中原。

這時清軍將到關外,闖軍又一逼一關中,恁你吳三桂如何能耐,也當不住內外強敵。

三桂捨不掉一愛一姬,索一性一一不做,二不休,便遣使至清營求援。

為一美人,甘引異族,這便叫作倒行逆施。

多爾袞得此機會,自然照允,當下馳至關前,與三桂相見,歃血為盟,同討逆賊。

闖將唐通、白廣恩,正繞出關外,來襲山海關,被清軍一陣截擊,逃得無影無蹤。

多爾袞又令三桂為前驅,自率清軍為後應,與自成在關內交鋒。

自成兵多,圍住三桂,霎時間大風刮起,塵石飛揚,清軍乘勢殺入,嚇得闖軍倒退。

自成狂叫道:「滿洲軍到了!滿洲軍到了!」頓時策馬返奔,賊眾大潰,殺傷無算,溝水盡赤。

三桂窮追自成,到了永平,自成將吳襄家屬,盡行殺死,又走還京師。

怎禁得三桂一股銳氣,引導清軍,直薄京師城下。

自成料知難敵,令將所得金銀,熔鑄成餅,每餅千金,約數萬餅,用騾車裝載,遣兵先發,乃放起一把無名火來,焚去宮闕,自率賊眾數十萬,挾太子及二王西走。

臨行時,復勒索諸Yan藏金,金已獻出,令群賊一一杖逐。

Yan一黨一號泣徒跣,敗血流面,一半像人,一半像鬼。

Yan一黨一昧盡天良,狗彘不若,處以此罰,尚嫌太輕。

那時京師已無人把守,即由三桂奉著大清攝政王整轡入城。

三桂進了都門,別事都無暇過問,只尋那一愛一姬陳圓圓。

一時找不著美人兒,復趕出西門,去追自成。

闖軍已經去遠,倉卒間追趕不上,偏偏京使到來,召他回都,三桂無奈,只好馳回。

沿途見告示四貼,統是新朝安民的曉諭,他也無心顧及,但記念這圓圓姑一娘一,一步懶一步,挨入都中,覆命後返居故第,仍四處探聽圓圓消息。

忽有一小民送入麗姝,由三桂瞧著,正是那日夕思念的心上人,合浦珠還,喜從天降,還管他甚麼從賊不從賊,當下重賞小民,挈圓圓入居上房,把酒談心,格外恩一愛一,自不消說。

惟此時逆闖已去,圓圓如何還留?聞說由圓圓計騙自成,只說是留住自己,可止追兵。

自成信以為真,因將她留下。

這是前緣未絕,破鏡重圓,吳三桂尚饒艷福,清朝順治皇帝,也應該入主中原,所以有此尤物呢。

冥冥中固有天意,但實由三桂一人造成。

清攝政王多爾袞,既下諭安民,復為明故帝后發喪,再行改葬,建設陵殿,悉如舊制。

就是將死未死的袁貴妃,及長公主,也訪知下落,令她辟室自居。

袁貴妃未幾病歿,長公主曾許字周世顯,尋由清順治帝詔賜合婚,逾年去世。

獨太子及永定二王,始終不知下落,想是被闖賊害死了。

結過懷宗子女。

京畿百姓,以清軍秋毫無犯,與闖賊迥不相同,大眾爭先投附,交相稱頌。

於是明室皇圖,平白地送與滿清。

清順治帝年方七齡,竟由多爾袞迎他入關,四平八穩,據了御座,除封賞滿族功臣外,特封吳三桂為平西王,敕賜冊印。

還有前時降清的漢員,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洪承疇等,各封王拜相,爵位有差。

清廷遂進軍討李自成,自成已竄至西安,屯兵潼關。

清靖遠大將軍阿濟格,定國大將軍多鐸,分率吳三桂、孔有德諸人,兩路夾攻,殺得自成走投無路,東奔西竄,及遁至武昌,賊眾散盡,只剩數十騎入九宮山,村民料是大盜,一哄而起,你用鋤,我用耜,斫死了獨眼龍李自成,並獲住賊叔及妻妾,及死一黨一牛金星、劉宗敏等,送與地方官長,一併處死。

李巖已為牛金星所譖,早已被自成殺死,不在話下。

紅一娘一子未知尚在否?自成已斃,清廷又命肅親王豪格,偕吳三桂西徇四川,張獻忠正在西充屠城,麾眾出戰,也不值清軍一掃。

獻忠正要西走,被清將雅布蘭,一箭中額,翻落馬下。

清軍踴躍隨上,一陣亂刀,剁為肉漿。

闖、獻兩賊,俱惡貫滿盈,所以收拾得如此容易。

河北一帶,統為清有,獨江南半壁,恰擁戴一個福王由崧。

由崧為福王常洵長子,自河南出走,見九十六回。

避難南下。

潞王常,亦自衛輝出奔,與由崧同至淮安。

鳳一陽一總督馬士英,聯結高傑、劉澤清、黃得功、劉良佐四總兵,擁戴由崧,擬立為帝。

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秉一性一忠誠,獨言福王昏庸,不如迎立潞王。

偏這馬士英意圖擅權,正想利用這昏庸福王,借他做個傀儡,遂仗著四總兵聲勢,護送福王至儀真,列營江北,氣焰一逼一人。

可法不得已,與百官迎入南京,先稱監國,繼即大位,改元弘光,用史可法、高弘圖、姜曰廣、王鐸為大學士,馬士英仍督鳳一陽一,兼東閣大學士銜。

這諭甫下,士英大嘩,他心中本思入相,偏仍令在外督師,大違初願,遂令高傑等疏促可法誓師,自己擁兵入覲,拜表即行。

既入南京,便與可法齟齬,可法乃自請督師,出鎮淮揚,總轄四總兵。

當令劉澤清轄淮海,駐淮北,經理山東一路;高傑轄淮泗,駐泗水,經理開歸一路;劉良佐轄鳳壽,駐臨淮,經理陳杞一路;黃得功轄滁和,駐廬州,經理光固一路,號稱四鎮。

分地設汛,本是最好的佈置,怎奈四總兵均不相容,彼此聞揚州佳麗,都思駐紮,頓時爭奪起來。

還是可法馳往勸解,才各歸汛地。

未曾遇敵,先自忿爭,不亡何待?可法乃開府揚州,屢上書請經略中原。

弘光帝獨信任馬士英,一切外政,置諸不理。

士英本是魏Yan余一黨一,魏Yan得勢時,非常巴結魏Yan,到魏Yan失勢,他卻極力糾彈,做一個清脫朋友。

至一柄一政江南,又欲引用私親舊一黨一,作為爪牙。

會大學士高弘圖等,擬追諡故帝尊號,稱為思宗,士英與弘圖不合,遂運動忻城伯趙之龍,上疏糾駁,略言:「思非美謚,弘圖敢毀先帝,有失臣誼。」

乃改「思」為「毅」。

先是崇禎帝殉國,都中人士,私謚為懷宗,小子上文敘述,因均以懷宗相稱,至清廷命為改葬,加謚為莊烈愍皇帝,所以後人稱崇禎帝,既稱懷宗,亦稱思宗、毅宗,或稱為莊烈帝,這也不必細表。

且說馬士英既反對弘圖等人,遂推薦舊一黨一阮大鋮。

大鋮冠帶陛見,遂上守江要策,並自陳孤忠被陷,痛詆前時東林一黨一人。

他本有些口才,文字亦過得去,遂蒙弘光帝嘉獎,賜覆光祿寺卿原官。

大學士姜曰廣,侍郎呂大器等,俱言大鋮為逆案巨魁,萬難復用,疏入不報。

士英又引用越其傑、田卿、楊文驄等,不是私親,便是舊一黨一,呂大器上書彈劾,大為士英所恨,遂一陰一召劉澤清入朝,面劾大器,弘光帝竟將大器黜逐。

適左良玉駐守武昌,擁兵頗眾,士英欲倚為屏一蔽,請旨晉封良玉為寧南侯。

良玉與東林一黨一人,素來聯絡,聞士英斥正用邪,很以為非,即令巡按御史黃澍,入賀申謝,並偵察南都動靜。

澍陛見時,面數士英一奸一貪,罪當論死。

士英頗懼,潛賂福邸舊Yan田成、張執中等,替他洗刷,一面佯乞退休。

弘光帝溫諭慰留,且令澍速還湖廣。

澍去後,詔奪澍官,且飭使逮問。

良玉留澍不遣,且整兵待釁。

弘光帝是個糊塗蟲,專在酒色上用功,暗令內使四出,挑選淑女。

內使仗著威勢,見有姿色的女子,即用黃紙貼額,牽扯入宮。

居然用強盜手段。

弘光帝恣情取樂,多多益善。

且命太醫鄭三山,廣羅春方媚藥,如黃雀腦、蟾酥等,一時漲價。

阮大鋮又獨出心裁,編成一部《燕子箋》,用烏絲闌繕寫,獻入宮中,作為演劇的歌曲。

復採集梨園弟子,入宮演習。

弘光帝晝看戲,夜賞花,端的是春一光融融,其樂無極。

樂極恐要生悲,奈何?劉宗周在籍起用,命為左都御史,再三諫諍,毫不見從。

姜曰廣、高弘圖等,為了一個阮大鋮,不知費了多少唇一舌,偏弘光帝特別加一寵一,竟升任大鋮為兵部侍郎,巡閱江防。

曰廣、弘圖,及劉宗周等,不安於位,相繼引退。

士英且再翻逆案,重頒三朝要典,一意的斥逐正人,蒙蔽宮廷。

史可法痛陳時弊,連上數十本章疏,都是石沉大海,杳無復音。

清攝政王多爾袞聞可法賢名,作書招降,可法答書不屈,但請遣兵部侍郎左懋第等,赴北議和。

此時中原大勢,清得七八,哪肯再允和議?當將懋第拘住,脅令歸降。

懋第也是個故明忠臣,矢志不貳,寧死毋降,卒為所害。

清豫王多鐸,遂率師渡河,來奪南都,史可法飛檄各鎮,會師防禦。

各鎮多擁兵觀望,只高傑進兵徐州,沿河設戍,並約睢州總兵許定國,互相聯絡,作為犄角。

不意定國已納款清軍,反誘高傑至營,設宴接風,召一妓一侑酒,灌得高傑爛醉如泥,一刀兒將他殺死,翻天鷂做了枉死鬼,但未知邢氏如何?定國即赴清營報功。

清軍進拔徐州,直抵宿遷,劉澤清遁去。

可法飛書告急,南都反促可法入援。

原來寧南侯左良玉,以入清君側為名,從九江入犯,列舟三百餘里。

士英大恐,因檄令可法入衛。

可法只好奉命南旋,方渡江抵燕子磯,又接南都諭旨,以黃得功已破良玉軍,良玉病死,令他速回淮揚。

可法忙返揚州,尚擬出援淮泗,清兵已從天長、六一合,長驅而來。

那時揚州城內的兵民,已多逃竄,各鎮兵無一來援,只總兵劉肇基,從白洋河赴急,所部只四百人。

至清軍薄城,總兵李棲鳳,監軍副使高岐鳳,本駐營城外,不戰先降,單剩了一座空城,由可法及肇基,死守數日,餉械不繼,竟被攻入。

肇基巷戰身亡,可法自刎不死,被一參將擁出小東門。

可法大呼道:「我是史督師!」道言未絕,已為清兵所害,戎馬蹂一躪,一屍一骸隘變。

直至次年,家人用袍笏招魂,葬揚州城外的梅花嶺,明史上說他是文天祥後身,是真是偽,不敢臆斷。

南都殉難,以史公為最烈。

惟揚州已下,南都那裡還保得住?清兵屠了揚州,下令渡江,總兵鄭鴻逵、鄭彩守瓜州,副使楊文驄駐金山,聞清兵到來,只把炮彈亂放,清兵故意不進,等到夜深天黑,恰從上流潛渡。

楊、鄭諸位軍官,到了天明,方知清兵一齊渡江,不敢再戰,一哄兒逃走去了。

警報飛達南京,弘光帝還擁著美人,飲酒取樂,一聞這般急耗,方收拾行李,挈著一愛一妃,自通濟門出走,直奔蕪湖。

馬士英、阮大鋮等,也一併逃去。

忻城伯趙之龍,與大學士王鐸等,遂大開城門,恭迎清軍。

清像王多鐸,馳入南都,因是馬到即降,特別加恩,禁止殺掠。

休息一天,即進兵追弘光帝,明總兵劉良佐,望風迎降。

是時江南四鎮,只剩了一個黃得功,他前曾奉命攻左良玉,良玉走死,乃還屯蕪湖。

會值弘光帝奔到,不得已出營迎駕,勉效死力。

隔了一日,清兵已經追到,得功督率舟師,渡江迎戰,正在彼此鏖斗的時候,忽見劉良佐立馬岸上,大呼道:「黃將軍何不早降?」

得功不禁大憤,厲聲答道:「汝為明將,乃甘心降敵麼?」

正說著,突有一箭飛來,適中喉間左偏,鮮血直噴,得功痛極,料不可支,竟拔箭刺吭,倒斃舟中。

史公以外,要推黃得功。

總兵田雄,見得功已死,起了壞心,一手把弘光帝挾住,復令兵士縛住弘光一愛一妃,送至對岸,獻入清營,一位風一流天子,只享了一年艷福,到了身為俘虜,與一愛一妃同解燕京,眼見得犧牲生命,長辭人世。

江南一帶,悉屬清朝,遂改應天府為江寧府。

大明一代,才算得真亡了。

點醒眉目,作為一代的結局。

後來潞王常,流寓杭州,稱為監國,不到數月,清兵到來,無法可施,開門請降。

故明左都御史劉宗周,絕粒死節。

魯王以海,自山東航海避難,轉徙台州,由故臣張國維等,迎居紹興,亦稱監國,才歷一年,紹興為清兵所陷,以海遁入海中,走死金門。

唐王聿鍵,前因勤王得罪,幽居鳳一陽一,南都稱帝,將他釋放,他流離至閩,由鄭芝龍、黃道周擁立為帝,改元隆武。

明賊臣馬士英、阮大鋮二人,私降清軍,導入仙霞關,唐王被擄,自盡埃州。

馬、阮兩賊,也被清軍殺死。

馬、阮之死,亦特別提明,為閱者雪憤。

唐王弟聿,遁至廣州,由故臣蘇觀生等,尊他為帝,改年紹武,甫及一月,清軍入境,聿又被擄,解一帶自經。

桂王由榔,系神宗子常瀛次子,常瀛流徙廣西,寓居梧州,南都已破,在籍尚書陳子壯等,奉他監國,未幾病歿,子由榔曾封永明王,至是沿稱監國,尋稱帝於肇慶府,改元永歷。

這永歷帝與清兵相持,迭經苦難,自清順治三年起,直熬到順治十六年,方弄得寸土俱無,投奔緬甸。

居緬兩年,由清降將平西王吳三桂,用了兵力,硬迫緬人獻出永歷帝,把他處死。

明室宗支,到此始盡。

外如故明遺臣,迭起迭敗,不可勝記,最著名的是鄭芝龍子鄭成功,芝龍自唐王敗歿,降了清朝,獨成功不從,航海募兵,初奉隆武正朔,繼奉永歷正朔,奪了荷蘭人所佔的台灣島,作為根據,傳了兩世,才被清軍蕩平。

小子前編《清史通俗演義》,把崇禎以後的事情,一一敘及。

清史出版有年,想看官早已閱過,所以本回敘述弘光帝,及魯、唐、桂三王事,統不過略表大綱,作為《明史演義》的殘局。

百回已盡,筆禿墨的情景,小子不忍割一愛一,雜錄於後,以殿卷末。

詩曰:

盈廷拋舊去迎新,萬里皇圖半夕論。

二百餘年明社稷,一齊收拾是Yan人。

畫樓高處故侯家,誰種青門五色瓜?

春滿園林人不見,東風吹落故宮花。

風動空江羯鼓催,降旗飄颭鳳城開。

將軍戰死君王系,薄命紅顏馬上來。

詞客哀吟石子岡,鷓鴣清怨月如霜。

西宮舊事余殘夢,南內新詞總斷腸。

本回舉三桂乞援,清軍入關,闖、獻斃命,南都興廢,以及魯、唐、桂三王殘局,統行包括,計不過五千餘字,得毋嫌其略歟?曰非略也。

觀作者自道之言,謂已於《清史演義》中一一敘明,此書無庸複述。

吾謂即無清史之演成,就明論明,亦應如是而止,不必特別加詳也。

蓋明史盡於懷宗,《明史演義》,即應以懷宗殉國為止,後事皆與清史相關,當列諸清史中以分界限。

不過南都半壁,猶可為明室偏安之資,假令弘光帝勵一精一圖治,任賢去邪,則即不能規復中原,尚可援東晉、南宋之例綿延十百年,謂為非明不可得也。

自南都破而明乃真亡,故本回猶接連敘下。

至如魯、唐、桂三王,僻處偏隅,萬不足與滿清抗衡,約略敘及,所以收束全明宗室,簡而不漏,約而能賅,全書以此為終回,閱者至此,得毋亦歎為觀止乎?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明史演義
簡介目錄自序第一回 揭史綱開宗明義 困涸轍避難為僧第二回 投軍伍有幸配佳人 捍孤城仗義拯主帥第三回 攻城掠地迭遇奇材 獻幣釋嫌全資賢婦第四回 登雉堞語驚張天祐 探虎穴約會孫德崖第五回 郭家女入侍濠城 常將軍力拔採石第六回 取集慶朱公開府 陷常州徐帥立功第七回 朱亮祖戰敗遭擒 張士德縶歸絕粒第八回 入太湖廖永安陷沒 略東浙胡大海薦賢第九回 劉伯溫定計破敵 陳友諒挈眷逃生第十回 救安豐護歸小明王 援南昌大戰偽漢主第十一回 鄱陽湖友諒亡身 應天府吳王即位第十二回 取武昌移師東下 失平江闔室自焚第十三回 檄北方徐元帥進兵 下南閩陳平章死節第十四回 四海歸心誕登帝位 三軍效命直搗元都第十五回 襲太原元擴廓中計 略臨洮李思齊出降第十六回 納降誅叛西徼揚威 逐梟擒雛南京獻俘第十七回 降夏主蕩平巴蜀 擊元將轉戰朔方第十八回 下征書高人抗志 洩逆謀奸相伏誅第十九回 定雲南沐英留鎮 征漠北藍玉報功第二十回 鳳微德杳再喪儲君 鳥盡弓藏迭興黨獄第二十一回 削藩封諸王得罪 戕使臣靖難興師第二十二回 耿炳文敗績滹沱河 燕王棣詐入大寧府第二十三回 折大旗南軍失律 脫重圍北走還都第二十四回 往復貽書囚使激怒 倉皇挽粟遇伏失糧第二十五回 越長江燕王入京 出鬼門建文遜國第二十六回 拒草詔忠臣遭慘戮 善諷諫長子得承家第二十七回 梅駙馬含冤水府 鄭中官出使外洋第二十八回 下南交殺敵擒渠 出北塞銘功勒石第二十九回 徙樂安皇子得罪 鬧蒲台妖婦揭竿第三十回 窮兵黷武數次親征 疲命勞師歸途晏駕第三十一回 二豎監軍黎利煽亂 六師討逆高煦成擒第三十二回 棄交趾甘隳前功 易中宮傾心內嬖第三十三回 享太平與民同樂 儆權閹為主斥奸第三十四回 王驥討平麓川蠻 英宗敗陷土木堡第三十五回 誅黨奸景帝登極 卻強敵于謙奏功第三十六回 議和餞別上皇還都 希旨陳詞東宮易位第三十七回 拒忠諫詔獄濫刑 定密謀奪門復辟第三十八回 於少保沈冤東市 徐有貞充戍南方第三十九回 發逆謀曹石覆宗 上徽號李彭抗議第四十回 萬貞兒怙權傾正後 紀淑妃誕子匿深宮第四十一回 白圭討平鄖陽盜 韓雍攻破籐峽第四十二回 樹威權汪直竊兵柄 善譎諫阿丑悟君心第四十三回 悼貴妃促疾亡身 審聶女秉公遭譴第四十四回 受主知三老承顧命 逢君惡八豎逞讒言第四十五回 劉太監榜斥群賢 張吏部強奪彼美第四十六回 入檻車叛藩中計 縛菜廠逆閹伏辜第四十七回 河北盜橫行畿輔 山東賊畢命狼山第四十八回 經略西番鎮臣得罪 承恩北闕義兒導淫第四十九回 幸邊塞走馬看花 入酒肆游龍戲鳳第五十回 覓佳麗幸逢歌婦 罪直諫杖斃言官第五十一回 豢群盜寧藩謀叛 謝盛宴撫使被戕第五十二回 守安慶仗劍戮叛奴 下南昌發兵征首逆第五十三回 伍文定縱火擒國賊 王守仁押俘至杭州第五十四回 教場校射技擅穿楊 古沼觀漁險遭滅頂第五十五回 返豹房武宗晏駕 祭獸吻江彬遭囚第五十六回 議典禮廷臣聚訟 建齋醮方士盈壇第五十七回 伏朝門觸怒世宗 討田州誘誅岑猛第五十八回 胡世寧創議棄邊陲 邵元節祈嗣邀殊寵第五十九回 繞法壇迓來仙鶴 毀行宮力救真龍第六十回 遘宮變妃嬪罹重辟 跪榻前父子乞私情第六十一回 復河套將相蒙冤 擾都門胡虜縱火第六十二回 追狡寇庸帥敗還 開馬市藎臣極諫第六十三回 罪仇鸞剖棺正法 劾嚴嵩拚死留名第六十四回 卻外寇奸黨冒功 媚乾娘義兒邀寵第六十五回 胡宗憲用謀賺海盜 趙文華弄巧忤權奸第六十六回 汪寇目中計遭誅 尚美人更衣侍寢第六十七回 海剛峰剛方絕俗 鄒應龍應夢劾奸第六十八回 權門勢倒禍及兒曹 王府銀歸途逢暴客第六十九回 破奸謀嚴世蕃伏法 剿宿寇戚繼光衝鋒第七十回 誤服丹鉛病歸冥菉 脫身羈紲悵斷鼎湖第七十一回 王總督招納降番 馮中官訴逐首輔第七十二回 莽男子闖入深宮 賢法司力翻成案第七十三回 奪親情相臣嫉諫 規主闕母教流芳第七十四回 王宮人喜中生子 張宰輔身後籍家第七十五回 侍母膳奉教立儲 惑妃言誓神緘約第七十六回 據鎮城哱氏倡亂 用說客叛黨駢誅第七十七回 救藩封猛攻平壤 破和議再戰島山第七十八回 虎將征蠻破巢誅逆 蠹魚食字決策建儲第七十九回 獲妖書沈一貫生風 遣福王葉向高主議第八十回 審張差宮中析疑案 任楊鎬塞外覆全軍第八十一回 聯翠袖相約乞榮封 服紅丸即夕傾大命第八十二回 選侍移宮詔宣舊惡 庸醫懸案彈及輔臣第八十三回 大吃醋兩魏爭風 真奇冤數妃畢命第八十四回 王化貞失守廣寧堡 朱燮元巧擊呂公車第八十五回 新撫赴援孤城卻敵 叛徒歸命首逆伏誅第八十六回 趙中丞蕩平妖寇 楊都諫糾劾權閹第八十七回 魏忠賢喜得點將錄 許顯純濫用非法刑第八十八回 興黨獄緹騎被傷 媚奸璫生祠迭建第八十九回 排後族魏閹謀逆 承兄位信邸登基第九十回 懲淫惡闔家駢戮 受招撫渠帥立功第九十一回 徐光啟薦用客卿 袁崇煥入援畿輔第九十二回 中敵計冤沉碧血 遇歲饑嘯聚綠林第九十三回 戰秦晉曹文詔揚威 鬧登萊孔有德亡命第九十四回 陳奇瑜得賄縱寇 秦良玉奉詔勤王第九十五回 張獻忠偽降熊文燦 楊嗣昌陷歿盧象升第九十六回 失襄陽庸帥自裁 走河南逆闖復熾第九十七回 決大河漂沒汴梁城 通內線恭進田妃舄第九十八回 擾秦楚闖王僭號 掠東西獻賊橫行第九十九回 周總兵寧武捐軀 明懷宗煤山殉國第一百回 乞外援清軍定亂 覆半壁明史收場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