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溪筆談
藝文二
切韻之學
【原文】
切韻之學1,本出於西域。
漢人訓字,止曰「讀如某字」,未用反切。
然古語已有二聲合為一字者,如「不可」為「叵」、「何不」為「盍」、「如是」為「爾」、「而已」為「耳」、「之乎」為「諸」之類,以西域二合之音,蓋切字之原也。
如「軟2」字,文從「而」、「犬」,亦切音也。
殆與聲俱生,莫知從來。
【註釋】
1切韻之學:指用反切法為漢字注音的學問。
反切法起於佛教傳入中國後,西域僧人以梵文與漢文互相標音的做法,後來逐漸創出用漢字表示的聲母和韻母,成為古人主流的拼音方式。
2軟:即「軟」字。
古籍中以這兩種寫法通用。
【譯文】
切韻這門學術,發源於西域語言學。
漢代學者為漢字注音,只稱「讀如某字」,還未曾用過反切的方法。
然而古漢語中已有用兩個字的發音拼合成一個字的,如「不可」拼合成「叵」字、「何不」拼合成「盍」字、「如是」拼合成「爾」字、「而已」拼合成「耳」字、「之乎」拼合成「諸」字之類,用的都是西域以兩個音(聲母和韻母)拼合成一個字的方法,這大概就是反切注音的源頭。
又如「軟」字,右旁由「而」、「犬」合成而表字音,也是一種拼音。
大約拼音是和語言一起產生的,人們無從知道它們起於哪個時代。
同甲會
【原文】
文潞公歸洛日1,年七十八,同時有中散大夫程珦2、朝議大夫司馬旦3、司封郎中致仕席汝言4,皆年七十八。
嘗為同甲會,各賦一首。
潞公詩曰:「四人三百十二歲,況是同生丙午年。
招得梁園5為賦客,合成商嶺6采芝仙。
清譚亹亹7風盈席,素發飄飄雪滿肩。
此會從來誠未有,洛中應作畫圖傳。」
【註釋】
1文潞公:即文彥博(1006—1097)。
子寬夫,介休(今屬山西)人。
歷事仁宗至哲宗四朝,為將相五十餘年。
封潞國公。
2程珦(1006—1090):字伯一溫一 ,洛陽人。
理學家程顥、程頤之父。
歷知州,因反對王安石變法,稱病致仕。
3司馬旦(1006—1087):字伯康,夏縣(今屬山西)人。
司馬光之兄。
以大中大夫致仕。
4席汝言:字從君,洛陽人。
元豐中以郎中致仕。
5梁園:即梁苑。
西漢梁孝王所建(在今河南開封東南),以為招延一時名士游賞之所。
6商嶺:即商山(在今陝西商縣東)。
相傳漢初「四皓」(以鬚髮皆白而稱)隱居於此。
7清譚:即「清談」。
亹亹(wěi wěi):形容議論引人入勝。
【譯文】
文潞公致仕回洛陽時,高年七十八,同時有中散大夫程珦、朝議大夫司馬旦、致仕司封郎中席汝言,都是七十八歲。
四人曾舉行同甲會,各賦詩一首。
潞公詩說:「四人三百十二歲,況是同生丙午年。
招得梁園為賦客,合成商嶺采芝仙。
清譚亹亹風盈席,素發飄飄雪滿肩。
此會從來誠未有,洛中應作畫圖傳。」
鸛雀樓詩
【原文】
河中府1鸛雀樓三層,前瞻中條,下瞰大河,唐一人留詩者甚多,唯李益、王之渙、暢諸2三篇能狀其景。
李益詩曰:「鸛雀樓西百尺牆,汀洲雲樹共茫茫。
漢家簫鼓隨流水,魏國山河半夕陽。
事去千年猶恨速,愁來一日即知長。
風煙並在思歸處,遠目非春亦自傷。」
王之渙詩曰:「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暢諸詩曰:「迥臨飛鳥上,高出世塵間。
天勢圍平野,河流入斷山。」
【註釋】
1河中府:治今山西永濟蒲州鎮。
2李益(748—829):字君虞,姑臧(今甘肅武威)人。
唐憲宗時官至禮部尚書。
王之渙(688—742):字季陵,晉陽(今山西太原)人。
歷文安縣尉。
暢諸:汝州(今河南臨汝)人。
歷許昌尉。
【譯文】
河中府的三層鸛雀樓,前望中條山,下瞰黃河,唐一人在此留詩的很多,而只有李益、王之渙、暢諸的三篇詩最能描繪出登樓的景象情懷。
李益詩說:「鸛雀樓西百尺牆,汀洲雲樹共茫茫。
漢家簫鼓隨流水,魏國山河半夕陽。
事去千年猶恨速,愁來一日即知長。
風煙並在思歸處,遠目非春亦自傷。」
王之渙詩說:「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暢諸詩說:「迥臨飛鳥上,高出世塵間。
天勢圍平野,河流入斷山。」
歐陽文忠推挽後學
【原文】
歐陽文忠好推挽後學。
王向少時為三班奉職1,干當滁州一鎮2,時文忠守滁州。
有書生為學子不行束脩3,自往詣之,學子閉門不接。
書生訟於向,向判其牒曰:「禮聞來學,不聞往教4。
先生既已自屈,弟子寧不少高?盍二物以收威5,豈兩辭而造獄6!」書生不直向判,逕持牒以見歐公。
公一閱,大稱其才,遂為之延譽獎進,成就美名,卒為聞人。
【註釋】
1王向:字子直,侯官(今福建閩侯)人。
嘉祐二年(1057)與兄王回同舉進士,歷官峽石主簿。
三班奉職:低級武階官名。
2干當:即勾當公事。
「勾當」為管理之意,南宋人避高宗諱改為「干當」。
一鎮:指滁州下屬的一個鎮(一般為小工商業聚集地點)。
3束脩(xiū):指一交一 學費入學。
4禮聞來學,不聞往教:此八字為《禮記·曲禮》之文,謂依據禮法,弟子應登師門求教,為師者則不應往弟子家授學。
5盍二物以收威:此用《禮記·學記》「夏楚二物,收其威也」之文。
二物,指梗條(楸樹條)、荊條,古時學塾用以處罰學生。
句意謂何不處罰學徒以保持為師的威儀。
盍,「何不」的合音字。
6豈兩辭而造獄:為何要雙方各執一詞來打官司?
【譯文】
歐陽修歐陽文忠公(修)喜歡提攜好學的年輕人。
王向年輕時以三班奉職的銜名,管理滁州一個鎮的公事,當時文忠公為滁州知州。
有個教書的儒生因為學生不一交一 學費入學,就親自到學生家授教,結果學生閉門不接納。
儒生就找王向遞狀子告這個學生,王向在他的狀子上批寫判詞說:「自古禮數,只聽說弟子來學,沒聽說先生往教。
先生既已自己屈尊前往,弟子又怎能不會慢待師道?何不行罰以收回你的師尊,哪用雙方爭競來對簿公堂!」儒生以為王向的判決不公正,就直接拿著狀子去找歐公。
歐公一看王向的判詞,對他的才華大為稱賞,因而為他傳佈名譽,鼓勵他進取,終於使他成就了功名,成為知名的人士。
「棗」與「棘」之別
【原文】
棗與棘1相類,皆有刺。
棗獨生,高而少橫枝;棘列生2,卑3而成林;以此為別。
其文皆從「朿4」,音刺,木芒刺也。
「束」而相戴5立生者,棗也。
「束」而相比6橫生者,棘也。
不識二物者,觀文可辨。
【註釋】
1棘:植物名,即酸棗,也泛指各種有刺草木。
酸棗,鼠李科,落葉灌木,有刺,常野生成叢莽狀,果實較棗小,味酸。
2列生:叢生。
列:排列成行,文中有「眾多」的意思。
3卑:低矮。
4朿:木芒,今作「刺」。
5戴:加在頭上,或用頭頂著,文中指棗樹的枝幹一層層往上長。
6比:挨著,緊靠著。
【譯文】
棗樹與酸棗樹很相似,都有刺。
棗樹是單株獨生的,樹幹高且橫生的樹枝較少;酸棗樹是多株叢生的,樹幹低矮且長成一片,這就是它們的區別。
棗和棘的字形都從「朿」,讀作「刺」,是「樹木所長的芒刺」的意思。
樹木的枝條一層層往上長的,就是棗樹;枝條叢生、相互緊挨著長成一片的,就是酸棗樹。
不認識這兩種樹的人,看看文字的字形也就能夠辨別了。
分類:未分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