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溪筆談》人事一:【原文】景德1中,河北用兵,車駕欲幸澶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夢溪筆談》人事一

夢溪筆談

人事一

寇准鎮物

【原文】

景德1中,河北用兵,車駕欲幸澶淵2,中外之論不一,獨寇忠愍3贊成上4意。

乘輿方渡河,虜騎充斥,至於城下,人情恟恟5。

上使人微6覘7准所為,而准方酣寢於中書,鼻息如雷。

人以其一時鎮物8,比之謝安9。

【註釋】

1景德:宋真宗趙恆年號(1004—1007年)。

2澶(chan)淵:古代湖泊名,故址在今河南濮陽西。

3寇忠愍:寇准,字平仲,宋華州下邽(今陝西渭南)人。

4上:封建時代稱君主為上,文中指宋真宗。

5恟(xiōnɡ)恟:同「洶洶」,也寫作「匈匈」,騷擾不安的樣子,這裡是「驚恐不安」的意思。

6微:秘密,暗中。

7覘(chān):看,窺視,文中是「窺探」的意思。

8鎮物:使眾人鎮定,文中指能控制局面、穩定人心。

9謝安:東晉人,字安石,孝武帝時曾任宰相,以有「雅量」、處變不驚著稱。

《世說新語·雅量》中就有幾處談到謝安「鎮物」的故事,如:「謝太傅(按:即謝安)盤桓東山時,與孫興公諸人泛海戲。

風起浪湧,孫、王諸人色並遽,便唱使還。

太傅神情方王,吟嘯不言。

舟人以公貌閒意說,猶去不止。

既風轉急,浪猛,諸人皆喧動不坐。

公徐云:『如此,將無歸。

』眾人即承響而回。

於是審其量,足以鎮安朝野。」

【譯文】

宋景德年間,在河北(與契丹)發生了戰爭,宋真宗想親自到澶淵前線督戰,朝廷內外都不贊成,只有寇准贊成皇帝的想法。

皇帝與隨行車駕剛剛渡過黃河,敵方的騎兵便蜂擁而至,圍到城下,宋人一個個驚恐不安。

皇帝派人暗暗觀察寇准在做什麼,(發現)寇准此時正在中書官署裡酣睡,鼾聲如雷。

人們因為寇准當時能夠鎮定自若、穩定軍心,就把他比作東晉時以處變不驚而聞名的謝安。

打關節秀才

【原文】

許懷德1為殿帥2。

嘗3有一舉人,因4懷德乳姥求為門客,懷德許之。

舉子曳襴5拜於庭下,懷德據座6受之。

人謂懷德武人,不知事體7,密8謂之曰:「舉人無沒階之禮9,宜少降十接也。」

懷德應之曰:「我得打乳姥關節秀才,只消如此待之!」

【註釋】

1許懷德:字師古,宋代祥符(今河南開封)人,曾任殿前指揮使。

2殿帥:職官名,即殿前指揮使。

3嘗:曾經。

4因:通過,依托。

5襴:古時上下衣相連的服裝。

6據座:這裡指坐在座位上。

7事體:這裡指事理、禮儀。

8密:暗地裡,悄悄地。

9無沒階之禮:是指接見舉人時,主人雖然不必從庭堂的台階上完全走下來,但應該從庭堂的台階上往下走幾節,以示尊重。

十少降:略微從庭堂的台階上往下走一點。

關節:指通賄請托,即「托關係」、「說人情」的意思。

【譯文】

許懷德在做殿帥時,曾經有一個舉人,通過許懷德的乳母說情,請求做許懷德的門客,許懷德同意了。

那個舉人身著長裝在庭下行拜見之禮,許懷德坐在堂上坦然接受。

別人以為許懷德是一員武將,不懂得禮儀方面的規矩,就悄悄提醒他說:「接見舉人雖然不必從台階上走到底,但也不能這樣,你應該稍微往下走幾節台階去受拜。」

許懷德卻說:「我得到了一個通過奶媽說情的舉人,只要這樣對他就夠了。」

主考官判卷

【原文】

鄭毅夫1自負時名,國子監以第五人選,意甚不平。

謝主司啟2詞,有「李廣事業,自謂無雙;杜牧文章,止得第五」之句。

又云:「騏驥已老,甘駑馬以先之;巨鰲不靈,因頑石之在上。」

主司深銜3之。

他日廷策4,主司復為考官,必欲黜落5,以報其不遜。

有試業似獬者,枉遭斥逐;既而發6考卷,則獬乃第一人及第。

又嘉祐中,士人劉幾,累7為國學第一人。

驟為怪嶮8之語,學者翕然9效之,遂成風俗。

歐陽公深惡之。

會公主文,決意痛懲,凡為新文者一切棄黜。

時體十為之一變,歐陽之功也,有一舉人論曰:「天地軋,萬物茁,聖人發。」

公曰:「此必劉幾也。」

戲續之曰:「秀才刺,試官刷。」

乃以大硃筆橫抹之,自首至尾,謂之「紅勒帛」,判大紕繆字榜之。

既而果幾也。

複數年,公為御試考官,而幾在庭。

公曰:「除惡務本,今必痛斥輕薄子,以除文章之害。」

有一士人論曰:「主上收一精一藏明於冕旒之下。」

公曰:「吾已得劉幾矣。」

既黜,乃吳人蕭稷也。

是時試《堯舜性仁賦》,有曰:「故得靜而延年,獨高五帝之壽;動而有勇,形為四罪之誅。」

公大稱賞,擢為第一人,及唱名,乃劉輝。

人有識之者曰:「此劉幾也,易名矣。」

公愕然久之。

因欲成就其名,小賦有「內積安行之德,蓋稟於天」,公以謂「積」近於學,改為「蘊」,人莫不以公為知言。

【註釋】

1鄭毅夫:即鄭獬(xie),字毅夫,宋時安陸(今屬湖北)人,少負才氣,後中進士,宋神宗時為翰林學士,知開封府,後因不肯用新法,開罪王安石,出徙杭州,後又徙青州。

鄭獬撰有《鄖溪集》三十卷。

2啟:陳述,也有「書函」的意思。

3銜:藏在心裡,文中是「懷恨」的意思。

4廷策:廷試。

5黜落:使之落選。

6發:啟封公佈。

7累:多次。

8怪嶮(xiǎn):指語詞怪異艱澀。

嶮:同「險」。

9翕然:書面語,形容言論、行為一致。

十時體:指當時的文體、文風。

紕繆:錯誤。

冕旒(miǎn liu):古代皇帝的禮帽和掛於禮帽前後的玉串。

擢(zhuo):拔,提拔。

愕然:吃驚的樣子。

【譯文】

鄭獬仗著自己小有名氣而自負得很,在參加國子監考試時被定為第五名,為此他心裡很不服氣。

在給主考官的答謝辭中,竟寫出了「功業如同李廣,自感舉世無雙;文章可比杜牧,卻只得個第五」這樣的句子。

並且還說:「駿馬已經老了,情願讓那些劣馬跑到前面去;鰲龍已經不靈了,原來是有頑石壓在身上。」

主考官為此非常忌恨(他)。

後來到了廷試的時候,那個主考官恰巧又主持考試,發狠一定要讓鄭獬落榜,以報復他的出言不遜。

凡有試卷內容、風格與鄭獬相似的,都枉遭貶斥落榜。

不久到了發榜時,鄭獬卻以第一名及進士第。

另外,在宋嘉祐年間,有個叫劉幾的士人,多次在國子監考試中得第一名。

他屢屢寫出詭譎險怪的文句,學子們紛紛跟著倣傚,一時形成了風氣。

歐陽修非常憎惡這種文風。

恰逢由歐陽修來主持考試,於是便下決心狠狠懲治一番,凡是寫這種艱澀險怪文章的考生一概不取。

因此文風為之一變,這實在是歐陽修的功勞。

有個舉人在文章中議論道:「天地軋,萬物茁,聖人發。」

(意思是:天地初分時,萬物始生長,偉人方問世。

)歐陽修說:「這個人一定就是那個劉幾!」於是戲謔地在其後續寫道:「秀才刺,試官刷。」

(意思是:你秀才的文章違背事理,我考官就把你刷掉!)還用大紅筆把文章從頭到尾橫塗一道,稱作「紅勒帛」,批上「大紕繆」三個字張榜公佈。

後來發現這個人果然就是劉幾。

過了幾年,歐陽修擔任廷試考官,發現劉幾也來參加考試。

歐陽修說:「清除邪惡一定要徹底,今天一定要狠狠斥責這些個輕浮學子,以便剷除文壇禍患。」

發現試卷中有一個人議論道:「主上收一精一藏明於冕旒之下。」

(意思是:皇上將精明強幹的人都收到了禮帽之下。

)歐陽修說:「我已經找到劉幾了!」於是就把這個人刷掉了不予錄取,可是這個人卻是吳地一個叫蕭稷的。

當時廷試《堯舜性仁賦》,有考生寫道:「故得靜而延年,獨高五帝之壽;動而有勇,形為四罪之誅。」

(意思是:所以能得寧靜就可以養生,可以比五帝還高壽;如果易衝動而莽撞,就會受到意想不到的懲罰。

)歐陽修對此大加讚賞,將這個考生定為第一名。

等到公佈姓名時,發現這個考生叫劉輝。

有認識劉輝的人告訴歐陽修:「他就是劉幾,改名字了。」

歐陽修委實吃了一驚。

於是歐陽修也就有了成全劉輝名聲的想法。

劉輝原賦中有「內積安行之德,蓋稟於天」的句子,歐陽修認為這當中的「積」字有類似於「學」的意思,就將它改為「蘊」字,沒有人不稱讚歐陽修精通語言、改得恰當。

王文正局量寬厚

【原文】

王文正1太尉局量2寬厚,未嘗見其怒。

飲食有不一精一潔者,但3不食而已。

家人欲試其量,以少埃墨投羹4中,公唯啖5飯而已。

問其何以不食羹,曰:「我偶不喜肉。」

一日又墨6其飯,公視之曰:「吾今日不喜飯,可具粥。」

其子弟愬7於公曰:「庖肉為饔人8所私,食肉不飽,乞治之。」

公曰:「汝輩人料9肉幾何?」

曰:「一斤,今但得半斤食,其半為饔人所廋十。」

公曰:「盡一斤可得飽乎?」

曰:「盡一斤固當飽。」

曰:「此後人料一斤半可也。」

其不發人過皆類此。

嘗宅門壞,主者徹屋新之,暫於廊廡下啟一門以出入。

公至側門,門低,據鞍俯伏而過,都不問。

門畢,復行正門,亦不問。

有控馬卒,歲滿辭公,公問:「汝控馬幾時?」

曰:「五年矣。」

公曰:「吾不省有汝。」

既去,復呼回曰:「汝乃某人乎?」

於是厚贈之。

乃是逐日控馬,但見背,未嘗視其面;因去見其背,方省也。

【註釋】

1王文正:即王旦,字子明,謚文正,北宋大名莘縣(今屬山東)人,宋太平興國五年舉進士,曾以著作佐郎參與編修《文苑英華》。

宋真宗時,王旦先後知樞密院、任宰相,很受宋真宗信任。

2局量:這裡指一個人的器量、度量。

3但:僅僅,只。

4羹:帶汁的肉,類似於現今之紅燒肉,而非肉湯。

5啖:吃。

6墨:這裡用作動詞,是「將飯弄黑」的意思。

7愬(su):同「訴」,告訴,這裡有「投訴」、「告狀」的意思。

8饔人:這裡指負責烹調菜餚的廚人。

饔:烹調菜餚。

9料:量,稱量。

十廋(sōu):藏,隱藏。

去:離開。

省:明白,醒悟過來。

【譯文】

王文正太尉為人寬厚有度量,從未見他發脾氣。

飲食有不太乾淨的,他也只是不吃而已。

家人想試試他的度量,以少許鍋灰投到肉湯中,他就只吃米飯而已。

問他何以不喝湯,他說:「我今天偶爾不喜歡肉。」

有一天,家人又在他的米飯裡弄了點灰,他看到後說:「我今天不想吃飯,可端上點粥來。」

他的子弟們曾向他訴說:「廚房的肉叫廚子給私佔了,肉吃不飽,請懲治廚子。」

王公說:「你們每人一天該給的肉是多少?」

子弟們說:「一斤。

現在只能吃到半斤,另外半斤讓廚子給藏起來了。」

王公說:「給足你們一斤可以吃飽嗎?」

子弟們說:「給足一斤當然可以吃飽。」

王公曰:「今後每人一天可以給你們一斤半。」

他不願揭發別人的過失都像這例子。

他宅子的大門曾壞了,管家拆除門房新修,暫時從門廊下開了一個側門出入。

王公至側門,門太低,就在馬鞍上伏下身子過去,什麼都不問。

大門修好了,再從正門走,他也還是什麼都不問。

有個牽馬的兵卒,服役期滿向王公辭行,王公問:「你牽馬多長時間了?」

兵卒說:「五年了。」

王公說:「我怎麼不記得有你?」

兵卒轉身離去時,王公又把他喚了回來,說:「你是某某吧?」

於是贈送他不少財物。

原來是兵卒每日牽馬,王公只看見他的背,不曾看過他的臉;當兵卒離去時又看到他的背,這才省悟過來。

李士衡不重財物

【原文】

李士衡1為館職,使高麗,一武人為副。

高麗禮幣贈遺2之物,士衡皆不關意,一切委於副使。

時船底疏漏,副使者以士衡所得縑帛藉3船底,然後實以己物,以避漏濕。

至海中,遇大風,船欲傾覆。

舟人一大恐,請盡棄所載,不爾船重,必難免。

副使倉惶,取船中之物投之海中,便不暇揀擇。

約投及半,風息船定。

既而點檢所投,皆副使之物,士衡所得在船底,一無所失。

【註釋】

1李士衡(959—1032):字天均,秦州成紀(今甘肅天水)人。

官至尚書左丞。

2幣:絲織品禮物。

遺(wei):贈送。

3藉:墊。

【譯文】

李士衡為館職時,出使高麗,一武人為副使。

高麗贈送給他們的禮品和其他物品,士衡都不在意,一切都讓副使去管。

當時船底不嚴密,有些滲水,做副使的人就把高麗送給士衡的絲織品墊在船底,然後把自己所得的禮品放在上面,以防備被滲水打濕。

到了海上,遇到大風,船將要傾覆。

駕船的人一大為恐慌,請求把船上所載的物品全部棄掉,不然船太重,必難免沉船一死。

副使倉皇不知所措,即取船中的財物投進海裡,也來不及挑選。

約投了一半,風停了,船又穩定下來。

隨即點檢所投,發現都是副使的物品,士衡所得禮物在船底,一無所失。

貢舉人群見不成班

【原文】

舊制,天下貢舉人到闕,悉皆入對,數不下三千人,謂之「群見」。

遠方士皆未知朝廷儀範,班列紛錯,有司不能繩勒1,見之日先設禁圍於著位2之前,舉人皆拜於禁圍之外。

蓋欲限其前列也,至有更相抱持,以望黼座3者。

有司患之,近歲遂止令解頭4入見,然尚不減數百人。

嘉祐中,予忝在解頭,別為一班,最在前列,目見班中唯從前一兩行稍應拜起之節,自余亦終不成班綴而罷。

每為閤門5之累,常6言殿庭中班列不可整齊者唯有三色,謂舉人、蕃人、駱駝。

【註釋】

1繩勒:依例控制。

2著位:指事先安排好的舉人拜見皇帝時的站位。

3黼座:皇帝的座位。

代指皇帝。

4解頭:亦稱解元、解首,鄉試的第一名。

5閤(he)門:閤門司,掌禮儀的機構。

6常:通「嘗」。

【譯文】

本朝舊例,天下參加貢舉的舉人到京城應試,全都一起受到皇上的接見,總數不下三千人,被稱為「群見」。

邊遠地區的士人都不懂朝廷的禮儀規範,列班排隊紛然雜亂,有關部門不能控制,於是在皇上接見的當天,先設圍欄於舉人的站位之前,舉人都在圍欄之外行拜禮。

這本來是想限制前面的行列向前擠,結果導致後面的人更互相抱持,以求能看到皇上。

有關部門頭疼這種局面,所以近年就只讓解頭入見,然而仍不下數百人。

嘉祐年間,我有幸在解頭之列,另被分到一隊,站在最前列,親眼看到班中只有前一兩行稍能隨著禮儀人員的贊呼行拜禮,其餘還是終不能連綴成班而罷。

這事常為閤門司的牽累,曾說殿庭中的班列無法整齊的只有三種,這就是舉人、外邦人和駱駝。

孫之翰不受硯

【原文】

孫之翰1,人嘗與一硯,直三十千。

孫曰:「硯有何異,而如此之價也?」

客曰:「硯以石潤為貴,此石呵之則水流。」

孫曰:「一日呵得一擔水,才直三錢,買此何用?」

竟不受。

【註釋】

1孫之翰:即孫甫(998—1057)。

字之翰,陽翟(今河南禹縣)人。

官至三司度支副使。

【譯文】

有人曾送孫之翰一方硯台,據說值三十千錢。

孫說:「這硯台有何特別之處,而值這麼多錢?」

這人說:「硯台以石料的潤澤為貴,對著石料呵口氣,就會有水在上面流。」

孫說:「一日呵得一擔水,才值三錢,買這玩意兒何用?」

竟不接受。

王荊公不受紫一團一 參

【原文】

王荊公1病喘2,藥用紫一團一 山人參3,不可得。

時薛師政4自河東還,適5有之,贈公數兩,不受。

人有勸公曰:「公之疾非此藥不可治,疾可憂,藥不足辭。」

公曰:「平生無紫一團一 參,亦活到今日。」

竟不受。

公面黧6黑,門人憂之,以問醫。

醫曰:「此垢污7,非疾也。」

進澡豆8令公颒9面。

公曰:「天生黑於予,澡豆其如予何!」

【註釋】

1王荊公:即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字介甫,號半山,宋神宗熙寧年間任宰相,後退居一江一 寧,封荊國公,因此世稱荊公。

2喘:哮喘。

3藥用紫一團一 山人參:這裡指藥方中需要用到紫一團一 山出產的人參。

4薛師政:人名,即薛向,字師政,謚恭敏,宋元豐年間知樞密院,書稱其善於經商和管理財務。

5適:剛巧,正巧。

6黧(li):黑。

7垢污:即污垢。

8澡豆:古代用來供洗滌用的粉劑,以豆末配合其他藥物製成,用來洗臉洗手,據說可以使皮膚光潔潤滑。

9颒(hui):洗臉。

【譯文】

王荊公(安石)有哮喘病,用藥需要紫一團一 山人參,買不到。

其時薛師政自河東還朝,正好有這藥,就送給荊公幾兩,荊公不接受。

有人勸荊公說:「您的病,非這藥不能治。

病是可憂慮的,這點藥物不值得推辭。」

荊公曰:「平生沒有紫一團一 參,也活到今天。」

竟不接受。

荊公臉面有些黑黃,門人憂慮,去問醫生。

醫生說:「這是污垢,不是疾病。」

門生送澡豆叫荊公洗臉,荊公說:「天生黑於予,澡豆其如予何?」

王子野喜素食

【原文】

王子野1生平不茹2葷腥,居之甚安。

【註釋】

1王子野:即王質,字子野,宋代莘縣(今山東莘縣)人,曾任天章閣待制,知陝州。

據說王質雖然家富、待客熱情,但自己的生活卻很簡樸,以素食為樂。

2茹:吃。

【譯文】

王質這個人一輩子不吃葷食,生活得十分安逸。

孔旻仁慈

【原文】

淮南孔旻1,隱居篤行2,終身不仕,美節甚高。

嘗有竊其園中竹,旻愍3其涉水冰寒,為架一小橋渡之。

推此則其愛人可知。

然余聞之,莊子妻死,鼓盆而歌。

妻死而不輟4鼓可也,為其死而鼓之,則不若不鼓之愈也。

猶邴原5耕而得金,擲之牆外,不若管寧不視之俞也。

【註釋】

1孔旻(min):字寧極。

據王安石《孔處士墓誌銘》,孔旻隱居汝州(今河南臨汝),他待人寬厚,即使對一奴一僕也不忍心加重語氣說話,糧食、衣物、田地有多餘時,就贈送給鄉里人,向他借貸而不能歸還的,他也不加追問。

2篤行:行為惇厚。

篤:忠誠,厚道,堅定。

3愍(mǐn):同「憫」,哀憐,憐憫。

4輟:中止,停止。

5邴(bǐnɡ)原:人名,字根矩,又稱邴君,東漢北海人,與華歆、管寧齊名,時稱三人為一龍,以年齡排序,「謂歆為龍頭,寧為龍腹,原為龍尾」。

《世說新語》中載有三人事跡,如《德行》篇中有「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無異,華捉而擲去之」,以此認為華歆的德行不及管寧。

據此,「得金捉而擲之」的應該是華歆,而不是邴原。

但在這條筆記裡,沈括將「得金捉而擲之」一事記在了邴原賬上,不知所本為何,也許是因為事近而誤吧!

【譯文】

淮南的孔旻隱居汝州,為人惇厚仁慈,終身不願做官,節操美好而高潔。

曾有人去偷他家園子裡的竹子,孔旻憐憫偷竹子的人要涉水來去太冷了,就架起一座小橋讓其順利通過。

由此可以推知孔旻的仁愛之心。

不過我聽說,莊子的妻子死了,(莊子)敲起盆子唱起歌來。

妻子死了而不中止敲盆子是可以的,但如果是因為妻子死了而敲,反而不如不敲的好。

就像邴原耕地時看到一塊金子,撿起來以後再扔出牆外,反倒不如管寧那樣看都不看的好。

造宅與賣宅

【原文】

郭進1有材略,累有戰功,嘗刺邢州2。

今邢州城乃進所築,其厚六丈,至今堅完。

鎧仗一精一巧,以至封貯亦有法度。

進於城北治第,既成,聚族人賓客落3之,下至土木之工皆與。

乃設諸工之席於東廡,群子之席於西廡。

人或曰:「諸子安可與工徒齒4?」

進指諸工曰:「此造宅者。」

指諸子曰:「此賣宅者,固宜坐造宅者下也。」

進死未幾,果為他人所有,今資政殿學士陳彥升5宅,乃進舊第東南一隅也。

【註釋】

1郭進(922—979):宋初將領。

博野(今河北蠡縣)人。

官至都部署。

2刺邢州:為邢州(今河北邢台)刺史。

3落:行落成典禮。

4齒:並列。

5陳彥升:即陳薦。

字彥升,邢州人。

官至資政殿學士。

【譯文】

郭進有幹材謀略,屢立戰功,曾為邢州刺史。

現在的邢州城即郭進所築,城牆厚六丈,至今堅固完好。

城中鎧甲兵器一精一致,以至封存貯備也有制度。

郭進在城北建宅第,施工結束後,聚集族人和賓客舉行落成之禮,下至土工、木工都參加。

於是設工人的宴席於東廡,兒子們的宴席於西廡。

有人說:「諸公子怎麼能與工匠並列?」

郭進指著工人們說:「這些是造宅子的人。」

又指著兒子們說:「這些是賣宅子的人,當然應該坐在造宅子的人之下。」

郭進死後沒多久,他的宅子果然為他人所有,現在資政殿學士陳彥升的宅子,就是郭進舊府第的東南角。

向文簡拜右僕射

【原文】

真宗皇帝時,向文簡1拜右僕射。

麻下2日,李昌武3為翰林學士,當對4。

上謂之曰:「朕自即位以來,未嘗除僕射。

今日以命敏中,此殊命也,敏中應甚喜。」

對曰:「臣今自早候對,亦未知宣麻,不知敏中何如。」

上曰:「敏中門下,今日賀客必多。

卿往觀之,明日卻對來,勿言朕意也。」

昌武候丞相歸,乃往見。

丞相方謝客,門闌5悄無一人。

昌武與向親近,逕入見之。

徐賀曰:「今日聞降麻,士大夫莫不歡慰,朝野相慶。」

公但唯唯。

又曰:「自上即位,未嘗除端揆6,此非常之命。

自非勳德隆重,眷倚殊越,何以至此?」

公復唯唯,終未測其意。

又力陳前世為僕射者勳勞德業之盛、禮命之重,公亦唯唯,卒無一言。

既退,復使人至庖廚中,問今日有無親戚賓客飲食宴會,亦寂無一人。

明日再對,上問:「昨日見敏中否?」

對曰:「見之。」

「敏中之意何如?」

乃具以所見對。

上笑曰:「向敏中大耐官職。」

(向文簡拜僕射年月,未曾著於國史。

熙寧中,因見《中書題名記》:「天禧元年八月,敏中加右僕射。」

然《樞密院題名記》:「天禧元年二月,王欽若加右僕射。」

【註釋】

1向文簡:即向敏中(949—1020)。

字常之,開封人。

官至宰相,進右僕射。

2麻下:指宣佈任命書。

唐宋皇帝詔書用麻紙書寫,頒詔又稱「降麻」。

任命宰相用白麻紙。

3李昌武:即李宗諤(965—1013)。

字昌武,饒陽(今屬河北)人。

官至翰林學士。

4對:入對,晉見皇帝。

5門闌:大門前的柵欄。

6端揆:指尚書省長官,即僕射。

【譯文】

真宗皇帝時,向文簡拜右僕射。

任命書下達之日,李昌武為翰林學士,正當入對皇上。

皇上對他說:「朕自即位以來,未嘗除授僕射之官。

今天任命敏中為此官,這是不尋常的任命,敏中應該很高興。」

昌武回答說:「臣今天從一大早就等候入對,也不知道宣佈任命詔書的事,不知敏中現在是什麼情況。」

皇上說:「敏中門下,今天祝賀的客人一定不少。

您去看看,明天再來告訴我,不要說是朕的意思。」

昌武等丞相回府,就去見他。

丞相正謝絕客人,門欄內悄無一人。

昌武與向公親近,逕直入府中見他。

說了會話,才慢慢祝賀說:「今天聽說降麻,士大夫莫不歡喜欣慰,朝野相慶。」

向公不表態,只是唯唯諾諾地漫應著。

昌武又說:「自皇上即位以來,未嘗除授僕射,這是不同尋常的任命。

除非功勳德望隆重,皇上眷顧依靠不同一般,又怎能有這樣的任命?」

向公還是不置可否地漫應著,昌武到底揣摩不透他的心情。

昌武又力陳前世為僕射者的勳勞德業之盛、禮遇受命之重,向公仍然唯唯不做聲,最終也沒有一句反映他心情的話。

昌武出來以後,又讓人到向公的廚房中,問今天有沒有親戚朋友的飲食宴會,也寂靜無一人。

第二天昌武再入對,皇上問:「昨天見到敏中了嗎?」

昌武回答說:「見到了。」

皇上又問:「敏中的心情怎樣?」

昌武就詳細地回答了他所見到的情況。

皇上笑笑說:「向敏中大耐官職。」

(向文簡拜僕射的年月,未曾著錄於國史。

熙寧年間,有機會見到《中書題名記》載:「天禧元年八月,敏中加右僕射。」

然而《樞密院題名記》又載:「天禧元年二月,王欽若加右僕射。」

晏元獻誠實不隱

【原文】

晏元獻公1為童子時,張文節2薦之於朝廷,召至闕下3。

適值御試進士,便令公就試。

公一見試題,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賦,有賦草4尚在,乞別命題。」

上極愛其不隱。

及為館職時,天下無事,許臣寮5擇勝燕飲6。

當時侍從文館士大夫為燕集,以至市樓酒肆,往往皆供帳7為游息之地。

公是時貧甚,不能出,獨家居,與昆弟8講一習一 。

一日選東宮官,忽自中9批除十晏殊。

執政莫諭所因,次日進覆,上諭之曰:「近聞館閣臣寮,無不嬉游燕賞,彌日繼夕。

唯殊杜門,與兄弟讀書。

如此謹厚,正可為東宮官。」

公既受命,得對,上面諭除授之意,公語言質野,則曰:「臣非不樂燕遊者,直以貧,無可為之。

臣若有錢,亦須往,但無錢不能出耳。」

上益嘉其誠實,知事君體,眷注日深。

仁宗朝,卒至大用。

【註釋】

1晏元獻公:晏殊,字同叔,宋臨川(今一江一 西撫州)人,景德年間進士,慶歷年間任集賢殿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謚元獻。

晏殊是北宋著名詞人,尤擅長小令。

2張文節:即張知白,字用晦,宋滄州清池(今河北滄州東南)人,宋仁宗時以工部尚書同平章事,謚文節。

3闕下:京城。

闕:皇宮門前兩邊的樓。

4賦草:所作賦的草稿。

5臣寮(liao):文中指群臣。

寮:通「僚」。

6燕飲:舉辦宴會,聚在一起喝酒吃飯。

燕:同「宴」。

7供帳:這裡是「張掛帷帳以供人舉辦宴會」的意思。

8昆弟:兄弟。

昆:哥哥。

9中:這裡指禁中、皇宮內。

十批除:這裡是(皇帝)下手諭晉陞(某人官職)的意思。

批:公文的一種。

除:拜官授職。

諭:明白。

覆:回復,覆命。

彌日繼夕:整天,夜以繼日。

杜門:閉門。

東宮官:輔導皇太子的官職。

質野:樸實率直,不加文飾。

直:這裡用作副詞,是「僅僅」的意思。

須:應當。

眷註:垂愛關注。

【譯文】

晏元獻公還是童子時,張文節就把他推薦給朝廷,召至京城。

正值殿試進士,皇上便令晏公就試。

晏公一見試題,就說:「臣十天前已作過此賦,有賦的草稿還在,請另外命題。」

皇上極喜歡他的不隱瞞。

等到晏公為館職,當時天下太平,允許各部門臣僚同事選擇勝地聚會宴飲。

當時文館的侍從士大夫各為宴集,以至街市樓堂酒肆,往往都供設帷帳成為遊樂憩息之所。

宴公是時貧困異常,不能出遊,獨自在家中與兄弟們講學讀書。

有一天,朝廷選東宮官,忽然宮中傳出皇上的批示,授晏殊為此官。

執政大臣不明白其中的緣由,第二天入見皇上核實,皇上解釋說:「近來聽說館閣臣僚無不嬉戲遊樂、宴會賞景,流連盡日又繼以夜晚,只有晏殊閉門不出而與兄弟們讀書。

如此謹厚,正可為東宮官。」

晏公既受命為此職,得以入見皇上,皇上當面向他說明除授他為東宮官的用意。

晏公語言質樸,就說:「臣並非不喜歡宴集遊樂,僅僅是因為貧困,沒有遊樂的條件。

臣要是有錢,也會參加,只是無錢不能出門。」

皇上更欣賞他的誠實,認為他懂得事君的大體,眷顧關注日益深厚。

到仁宗朝他終於獲得重用。

石曼卿戒酒而卒

【原文】

石曼卿1喜豪飲,與布衣劉潛2為友。

嘗通判海州3,劉潛來訪之,曼卿迎之於石闥堰4,與潛劇飲。

中夜5酒欲竭,顧船中有醋斗余,乃傾入酒中並飲之。

至明日6,酒醋俱盡。

每與客痛飲,露發跣足7,著械8而坐,謂之「囚飲」。

飲於木杪9,謂之「巢飲」。

以稿十束之,引首出飲,復就束,謂之「鱉飲」。

夜置酒空中,謂之「徒飲」。

匿於四旁,一時入出飲,飲已復匿,謂之「鬼飲」。

其狂縱大率如此。

廨後為一庵,常臥其間,名之曰「捫虱庵」。

未嘗一日不醉。

仁宗愛其才,嘗對輔臣言,欲其戒酒。

延年聞之,因不飲,遂成疾而卒。

【註釋】

1石曼卿:即石延年(994—1041年),字曼卿,宋時宋城(今河南商丘)人。

據《宋史·石曼卿傳》記載,石延年官至中允、秘閣校理,與歐陽修一交一 友甚篤,喜飲酒,讀書通大略,為文勁健,工善書,有《石曼卿詩集》。

2劉潛:石曼卿的朋友,字仲方,宋時定陶人,少卓逸,有大志,好為古文,後舉進士,知蓬萊縣。

文中稱其為布衣,當指劉潛尚未為官時。

3通判海州:擔任海州通判。

4石闥(ta)堰:地名。

5中夜:半夜時分。

6明日:第二天。

7跣(xiǎn)足:光著腳。

8著(zhuo)械:戴上枷鎖。

械:鐐銬、枷鎖之類的刑具。

9木杪(miǎo):樹枝的細梢。

十稿:穀類植物的莖稈。

引首:文中指伸出腦袋。

夜置酒空中:此句至「謂之『鬼飲』」26字,系一胡一 道靜先生據《紺珠集》卷12引補。

(一胡一 道靜《新校正夢溪筆談》第113頁,中華書局1957年11月第1版。

大率:大概,大致。

廨(xie):古代官署的通稱。

愛:這裡是「憐惜」的意思。

【譯文】

石曼卿(延年)嗜酒而喜歡豪飲,與平民劉潛為友。

在曼卿為海州通判時,劉潛曾去拜訪他,他到石闥堰迎接,遂與劉潛痛飲。

半夜酒要喝光了,他見船中有一斗多的醋,就倒入酒中,一併飲了起來。

到第二天,酒和醋都喝了個光。

他每與客人痛飲,或披散著頭髮赤著腳,自戴枷鎖而就座,稱之為「囚飲」;或爬到樹梢上喝酒,稱之為「巢飲」;或用禾秸把身子捆起來,伸出頭喝酒,喝完一杯再把頭縮回去,稱之為「鱉飲」。

其狂蕩放縱大都像這樣子。

他的官署後面有個小廟,他常常躺在那裡,名之為「捫虱庵」。

沒有一日不醉。

仁宗愛惜其才能,曾對輔政大臣說,希望延年戒酒。

延年聞知,就不再飲酒,竟因此成疾而卒。

劉廷式不負婚約

【原文】

朝士1劉廷式2,本田家。

鄰舍翁甚貧,有一女,約與廷式為婚。

後契闊3數年,廷式讀書登科4,歸鄉閭5。

訪鄰翁,而翁已死;女因病雙瞽6,家極困餓。

廷式使人申7前好,而女子之家辭以疾,仍8以傭耕,不敢姻士大夫。

廷式堅不可:「與翁有約,豈可以翁死子疾而背之?」

卒與成婚。

閨門極雍睦9,其妻相攜而後能行,凡生數子。

廷式嘗坐小譴,監司欲逐之,嘉其有美行,遂為之闊略十。

其後廷式管干一江一 州太平宮而妻死,哭之極哀。

蘇子瞻愛其義,為文以美之。

【註釋】

1朝士:泛指在朝廷任職的官員。

2劉廷式:字得之,宋齊州(今山東濟南)人,進士出身,曾任齊州通判,後監一江一 州太平宮,老於廬山。

3契(qie)闊:離合,聚散,偏指離散。

4登科:科舉時代指考中進士為登科,也稱登第。

5鄉閭:猶鄉里,指家鄉、故鄉。

6瞽(ɡǔ):瞎,眼睛失明。

7申:陳述,說明,這裡是「重新提起」的意思。

8仍:依舊,仍然。

9雍睦:和睦。

十闊略:寬恕。

管干:管理。

蘇子瞻:即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

【譯文】

朝廷命官劉廷式本為農家子。

鄰居家老翁很貧窮,有一女兒,與廷式約為婚姻。

後離別多年,廷式讀書考中進士科,回鄉里尋訪鄰家老人而老人已去世,其女兒也因病而雙目失明,家中極為困苦饑荒。

廷式托人到鄰家重申以前的婚約,而女子的家人以女子的疾病推辭,且以為靠傭耕為生的人家,也不敢與士大夫通婚姻。

廷式堅持不退婚,以為先前與老人有約定,怎麼能因為老人去世、女兒有疾病就違背婚約呢?最終還是與她成了婚。

婚後夫妻關係極為和睦,他妻子要攙扶著才能行走,生了幾個孩子。

廷式曾因過錯而當小有貶謫,監司本欲罷其官,因讚賞他的美德行事,遂寬免了他。

後來廷式管理一江一 州太平宮而妻子去世,他哭得很哀傷。

蘇子瞻(軾)欣賞他的行義,曾專門撰文給以表彰。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夢溪筆談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