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公案》第2回 片言折獄名重公卿 老役緝捕石打太守:知縣謝選門終覺情節離奇,不敢冒昧定案上詳,便與林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林公案》第2回 片言折獄名重公卿 老役緝捕石打太守

林公案

第2回 片言折獄名重公卿 老役緝捕石打太守

且說陸大受刑不起,只好供認殺死倪根,許氏為幫兇;一屍一身肢解飼豬,無從檢查。

知縣謝選門終覺情節離奇,不敢冒昧定案上詳,便與林公商議。

林公把陸大與許氏的前後供詞披閱一過,向選門說道:「此案情節離奇。

據常理而論,陸大如果真是凶首,早已遠走高飛,豈肯反做見證,同倪大來縣告發?可疑者一。

世間只有淫婦戀姦情切,謀殺親夫,而許氏偏偏回護親夫,可疑者二。

此中頗有不盡不實之處,還須密查暗訪,求個水落石出,且慢申詳。」

選門就將訪案之事,托了林公。

林公允諾,即日出衙,到杜成家近鄰借端探問,四鄰答話,各不相同。

陳大松當然庇護杜成,回答林公說:「杜成是二月初旬赴福安去的。」

有的說四月下旬出門的,有的回答不曉得。

當下林公探不出端倪,回到衙門,派干役到福安裕康米鋪中,查問杜成到店日期。

不料經理何榮早已接到杜成來信,便也不肯吐實,只對公差說二月初五到此的。

公差回復林公。

林公見查不到證據,只好從犯人身上著想,便叫選門賞一席酒菜給陸大與許氏,吩咐看役引二犯到空室中同飲,不許有人在旁照料,選門依言。

林公跟著挑酒菜的到監獄中,潛伏在空室隔牆竊一聽 。

差役引男女二犯到得室中,說明你倆已經定案,明天就要處決,我們牢頭因你們多有孝敬,於心不忍,故特備這一桌酒菜,請你二人吃喝,也不枉生受你們的孝敬。

如今我還有事出去,你二人且開懷暢飲,敘敘舊情。

說著竟自去了!

那陸大長歎一聲,對許氏說道:「你這淫婦害得咱苦也!本來咱不曉得倪根是誰所殺,只因杜成還家那天,聽你在房中一五一十地告訴他,殺人凶首明明是杜成,你如今竟含血噴人,一口咬定咱是凶首,你真心毒極了!」許氏很自在地說道:「偏你的心不毒,你下此毒手,欲置咱們夫婦倆於死地,你要咱的性命,咱才一口咬定你爭風殺人。

事到今日,你終究害了自己。

腦袋搬場,也是很爽快的事啊!」陸大怒道:「好好好,你這淫婦,既如此狡獪,咱明日死了,也不能放過你,閩清縣堂上,容你扯謊,森羅殿上,看你躲賴得過?」

二人正自你一言我一語說著,不防此時林公推門而入,嚇得許氏面如土色。

陸大卻一驚一喜,認了林公一眼,連忙起立說道:「大老爺!許氏已經說出凶首是杜成,想大老爺也當聽見,還望大老爺伸冤。」

林公一邊點頭,一邊向許氏說道:「你二人的說話,我都聽得,你也不用誣攀。

要知杜成殺奸,罪或可恕,你以前的行為雖不正當,此次回護親夫,情本可原,只不該誣攀陸大。

且待縣尊酌議定案。」

說著便出獄往告選門,選門立刻傳齊差役,提出陸大、許氏、杜成等審訊。

先問許氏,許氏知難狡賴,照實供招。

杜成也照直供認。

陸大無罪,當堂開釋。

杜成、許氏還押。

選門退入簽押房,即請林公主稿申詳,擬定杜成、許氏徒罪,成全了二人性命。

因此都稱謝選門為謝青天。

卻不知出自林公一手。

隔了半年,閩清西鄉朱村,有寡一婦 王周氏,膝下無兒,單生一女,名叫秀姑,愛若掌上明珠。

贅婿何金生,素性剛強,夫婦時常口角。

周氏本欲以婿做子,見他脾氣太壞,由此不愛,遂過繼族侄永福為嗣子,金生也並不介意。

時值新年,小夫婦倆又因細事口角,永福竭力勸解,即邀金生同往鎮上遊玩解悶。

恰巧鎮上敬神演戲,郎舅二人擠入人叢中觀看,一剎時金生忽失所在,永福只道他往別處,不以為異,晚間獨自回去,並不見金生蹤影。

一連隔了三日,不見金生歸來,始出尋訪,杳無蹤跡。

村中好事的人因金生夫婦口角之後,又與繼子同出,就發生出了種種懷疑,茶坊酒肆中,竊竊談論此事。

後來被金生父何子青所知,托訟師撰狀捏詞赴縣控訴,稟稱繼子永福與妹通姦,恐婿金生顯揚醜事,共同謀殺。

時值選門入秋闈為分校官,由代理知縣許鼎閱狀批准,提王寡一婦 及秀姑、永福到案,嚴加鞫訊。

三人初時極口叫屈,一無供述,遂用刑訊。

唉!三木之下,何求而不得,況婦老女弱,哪裡耐得住痛苦,只好誣服,永福亦惟有含淚供認。

選門回署,林公將此案告知,選門提王氏及子女三人審訊,公立屏後竊一聽 ,三人供詞如一,並無翻供。

選門向林公問道:「三人供詞合一,似無可疑之處。」

林公答道:「三人供詞合一,雖無可疑,但原告訴稱赴鎮觀劇後謀殺,次日假稱失蹤,至今一屍一骸未得,生死未明。

倘冒昧定案,一旦何金生復出,又將如何?」

選門深韙公言,正擬詳加訊問,忽接臬司來文,飭提此案解省。

原來錢臬司與許鼎有些親戚,許鼎一交一 卻閩清縣事,晉謁縣司,自炫其能,詳述審明此殺婿案。

錢臬司信以為真,日久不見解省,只道已受賄私和,姑用札飭提省。

選門飭吏檢齊案卷,由林公主稿,詳述此案疑點,連同三被告一併解省。

臬司批閱全卷及詳文,即送發審局細心研訊。

該局委員都是具有斷獄經驗的,一經審訊,即知有冤,連問幾堂,仍無確實供詞,只好發回原縣。

選門即委林公代審。

林公將三人隔別,不容見面,逐一詢問:一屍一首飼豬狗,腦袋曾否割下?三人供詞各異,王嫗供不曾割;秀姑供割下;永福供由母親經手,咱不曉得。

林公不加追問,但說人命非同兒戲,你們豈可隨口亂供,仍命還押。

林公退語選門道:「案情不實,已見端倪,否則共同殺人,安有割頭與否,供詞各異之理?」

選門問道:「三人自甘誣服,將何以雪此奇冤?」

林公道:「欲雪此奇冤,非何金生到案不可。

當懸重賞以求之。」

選門依言,懸賞二百兩找尋金生,賞格上卻註明王氏母女為他失蹤,誣服殺人,金生到案,可救王氏全家云云。

賞格遍貼通衢,適為永泰縣木客陳小亭所見,想起行中新近用一夥計,面貌口音與賞格所載相同,自稱金何生,定是何金生化名,立即回到行中,一見何金生,劈口就問道:「你要害死王姓母女三人了!還不趕快回去?」

此人當真就是金生,聞言嚇得目瞪口呆。

小亭即出抄錄賞格,給他閱看。

金生披閱一過,大驚失色!立即辭謝行主,星夜趕回閩清,自行投案。

差役入內稟明。

選門立傳金生到簽押房詢問,金生道:「此次出門,並無別意,只因吾妻憎厭我是窮措大,屢屢口角,心中氣憤,打算出去做夥計,省吃儉用,積蓄了幾百金,然後回去,免受床 頭人憎厭,不意累及他家蒙此不白之冤,真非我始料所及的。」

選門即將王氏母女及永福一併開釋。

秀姑一見金生,淚如泉湧,泣不成聲。

選門慰諭了幾句,四人拜謝而歸。

從此秀姑與金生和好如初。

選門因事晉省,謁見臬司,稟明此案結果。

臬司讚道:「你真幹練明白,若憑許縣尊之言,貿然定案,一旦金生出首,那就非同兒戲了!」選門說道:「此非卑職的明達,實賴林元撫孝廉襄助之力。」

選門以後到處替林公揄揚。

關撫張思誠慕林公才名,延入幕府,辦理折奏。

張撫知林公有斷獄奇才,遇有疑案,必與公商酌辦理。

旋有龍溪巨紳郭太史晉謁張撫,面稟龍溪迭出盜案,郭家也屢次失去珠玉金銀,請張撫嚴限破案,以靖地方。

張撫即飭漳州知府李棟勒限嚴緝。

日久一無所獲,被盜紳商具稟向撫轅申訴,陸續不絕共有二十七起,失贓俱在萬金以外。

張撫與林公磋商辦法。

林公答道:「龍溪為漳州府治,富商極多,以致劇賊生了覬覦之心,既經勒限追緝,案仍不破,惟有選派名捕,不動聲色,密往該縣踩緝。

閩清有捕役童順,歷破巨案,才識過人,諒能勝任。」

張撫即命林公致函閩清知縣謝選門,傳命童順到省,聽候差遣。

童順年紀已有五十多,本已退卯;選門得了林公手書,便將童順喚到簽押房,說明就裡,童順只好答應。

帶著兩個副手,同到省中,上轅門報到,見過了撫台,張撫說明龍溪劫案,發下捕盜文書,命他秘密往拿。

林公吩咐了童順幾句,退出即同副手扮作小販,趕往龍溪城內,落了客店,日間睡覺,夜間分途查緝。

兩個副手專向大中人家左右邏守,一連數日,毫無影響。

童順預料此案。

必非尋常盜賊所為,或竟與公門中人有關,因此注意幾座衙門,每晚在府署縣署及武衙門左右,來往密查。

那一夜 三更時分,正走到府署後面,瞥見一人迎面而來。

急閃身牆角,暗中窺視,只見身穿藍綢袍,面貌看不清楚,走路的模樣頗覺大方。

當時不敢冒昧下手,躡足遠遠跟著。

見他行至一座巨宅後止步,其地有井一口。

那人解下藍袍,用帶扎縛,垂於井中,裡邊卻現出一身皂色夜行衣靠,踅至高牆下,使個旱地拔蔥家數,將身一躍,身輕若燕,已上牆頭,接著向下一躍,人影全無。

童順自知年老力衰,不敢上牆追捕,潛伏在牆下守候。

正自思打量捉拿飛賊的方法,沉思了半晌,忽見眼前一閃,那人已從牆上躍下,背上負一小包,走到井邊,取出藍袍,飛步而走。

童順緊緊跟隨。

直到府衙左近,那人忽抄 到後門圍牆跟首,將身一蹲,似乎又想躍入府中。

童順到此,心中已有八分明白,暗想府衙重地,被他人躥入,就難以追捕,於是乘那人向上躍起之時,把手一揚,一飛蝗石正中那人腦殼,再看時已躍入府衙圍牆去了。

童順對於此事,早有成竹在胸,便回到客店,和兩個副手說明飛石傷盜情形,商議捕拿方法。

兩副手主張日間到府前密查,如見有傷頭人走出,即可動手拿捉。

童順說道:「此計不妥。

倘該盜因傷頭潛匿不出,豈非白吃辛苦?還是去稟見縣太爺說明經過情形,請他做主,定能水落石出。」

計議已定,童順還防劇盜潛逃,即遣副手至府前茶坊中邏察,自己徑投龍溪縣衙門,稟見知縣蘇希東,說明來意。

希東為了許多盜案不破,已受了革職留任的處分,現在聽得案情已有端倪,正是喜出望外,立刻同至府衙請見。

門役入內稟報,不多時出來回說,本府大爺有病擋駕。

希東聽說,甚覺可疑,就對門役說:「今日實有要公,必須面見,還望再去通報,並且本縣素精醫道,還可替你們老爺治病呢!」門役不敢怠慢,入內稟白,李太守便說內花廳相見。

門役出來,引希東到了內花廳,行過了禮,希東便隨意回了兩樁公事,一面冷眼看太守時,只見他冠帽之內,纏有白布,一角露在外面,面部稍現浮腫,不似內病,心中已知他是額受石創所致,有八九分料到,只因身為下屬,不敢冒昧行事。

一面又替李太守診脈,隨意定了一張方案,只說是略受感冒,並無妨礙,數日即當痊癒,隨即告辭而出。

回到縣衙,便傳見童順,告知一切。

大家一計議,使定下一策,要捉拿積案如山的劇賊。

欲知如何下手,劇賊是誰,且待下回分解。

分類:公案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林公案
第1回 試秋闈良材獲售 參縣幕奇案親查第2回 片言折獄名重公卿 老役緝捕石打太守第3回 身入諫台揭參降將 心存叵測謀刺賢臣第4回 愛賢才老師薦幕友 入險境俠女救書生第5回 長途僕僕響馬追蹤 良夜迢迢霜鋒飛至第6回 以德服人釋放刺客 告養歸里飽受虛驚第7回 訪能人酒客說真話 受愚弄乾役入牢籠第8回 捉鹽梟老謀深算 訪惡霸微服私行第9回 金雞湖惡霸行兇 白石洞賢臣受困第10回 遇義俠林公脫險 入江湖惡霸棄家第11回 俠恩爵討差拿要 莽楊彪出手打高僧第12回 首凶正法大快人心 義士探莊共商良策第13回 探葛莊楊彪陷機關 拿惡棍幼德奮神勇第14回 史大娘報德追贓 邱船主以寡勝眾第15回 巧遇兇徒甕中捉鱉 私通寡婦海底翻瀾第16回 宿山村俠士鋤強 奉上諭賢臣升任第17回 酒客說出逃荒惡習 吏胥串吞賑濟巨金第18回 親勘災荒掃除積弊 略施小技驚走群雄第19回 赴東河巡三門砥柱 登北岸睹只手拔船第20回 獲正犯解案銷差 吐真情同仇敵愾第21回 利國驛巡撫被擄 抱犢峪名捕購線第22回 史林恩棄暗投明 張保仔獸心人面第23回 任封圻保障東南 查漕弊救濟州縣第24回 買缸尋釁巧遇名家 聚眾復仇又逢大吏第25回 撈淺拉舟運河冰凍 奸姑殺嫂命案奇冤第26回 遭誣陷無辜被逮 得真情奮勇緝兇第27回 幫匪囊空劫漁船 令尹幕客弄玄虛第28回 充巡捕化裝查案 接公文添差緝兇第29回 王安福奮勇捉幫頭 史林恩渡江獲要犯第30回 訪命案跑堂洩真相 緝兇首縣署請添差第31回 悍幫頭菜館遭擒獲 小糧戶茶肆發牢騷第32回 茶肆無聊暢談漕弊 謾藏誨盜忽見奇人第33回 俠丐冰筵悵懷陳跡 賢臣規劃重整漕規第34回 秋汛屆期履勘險要 堤防鞏固江漢安瀾第35回 施老海小試富陽法 黃爵滋請禁鴉片煙第36回 厲煙禁加重論罪 擬復奏附列良方第37回 陳錦堂戒煙得美缺 楊天德匿怨訪同僚第38回 至友告訐變生意外 美姬設計妙絕人寰第39回 助力感恩委身擅寵 失官盜印報怨相當第40回 奏請禁煙維持銀價 拿獲販土重擬罪名第41回 美鳳姑喬裝護親夫 賢觀察奉委訪猾吏第42回 遇樵夫問路歷險境 見逃犯假意說卑詞第43回 繳煙槍當場燒燬 施丸藥普渡眾生第44回 論煙害追源往事 聞嚴禁運動權奸第45回 權奸得賄倒行逆施 公憤難平上疏抗議第46回 尤協鎮狂妄辱欽差 鄧制軍直言論權相第47回 移檄英主會禁種煙 傳諭夷販呈繳存土第48回 絕供給降服英領事 繳鴉片稟覆林欽差第49回 移節虎門收繳煙土 激惱領事遣回夷船第50回 撒鹽灰銷毒務盡 驗水量夾帶難瞞第51回 傷人命嚴正交涉 關天培添建炮台第52回 義律霸阻夷船入口 英皇怒派軍艦示威第53回 輕啟兵端損船折將 火攻匪艇焦頭爛額第54回 澳門交兵英將逃遁 定海失守林公見疑第55回 功罪倒持林公去位 昏庸瀆職琦善私和第56回 失虎門關提督殉國 戰省河楊參贊揚威第57回 賠兵費捏詞蒙聽 墾邊疆遣戍立功第58回 長都統殉難乍浦城 陳提督炮毀英兵艦第59回 良將陣亡議和辱國 賢臣開復奉旨平番第60回 化民釋怨匪患肅清 暴病歸真全書結束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