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公案》第26回 遭誣陷無辜被逮 得真情奮勇緝兇:因寫狀人根據翠和報告,當然不負責任。那翠和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林公案》第26回 遭誣陷無辜被逮 得真情奮勇緝兇

林公案

第26回 遭誣陷無辜被逮 得真情奮勇緝兇

且說竹鎮集蕭成記魚行中慘殺四人,前回早已敘明,是鎮一江一 後幫糧船頭閻大漢及水手丁朋鈴、王七、韓老等四人所殺,何以蕭金生向林公攔輿喊冤,狀詞中說是湖州幫頭王安福所殺?

因寫狀人根據翠和報告,當然不負責任。

那翠和與王安福面不相識,都是閻大漢素與湖州幫積下深仇,存心誣陷,自與翠和有了私情,翠和問他姓名,他就謊稱我是湖州糧船幫頭王安福,翠和信以為真,故等到寫狀時,翠和見父嫂被殺,事關重大,不得不直說了。

林公既無先見之明,何從得悉個中真相,當下收狀回轅,親筆書寫密札,著常鎮道李彥章密拿湖州幫頭王安福解轅。

那王安福年紀已有四十多,少年時候也是凶悍絕倫,近年來抱定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平生最喜杯中物,素來不貪女色。

此次回空南歸,仰仗林公先事預防,把挾仇的幫船分道而行,並且每段派有武職人員,帶兵彈壓,所以一路很平安的由橫閘進口,行抵丹徒縣境泊夜。

不料常鎮道派干役童茂,到船傳喚王安福進署問話。

安福自以為安分守己,跟著童茂到道台衙門。

彥章傳到簽押房,向他問明姓名年歲,然後說道:「巡撫林大人有密札來要你,你到行轅中去候審罷!」說著派八個親兵,把王安福解到林公行轅。

林公升堂提訊,問過姓名年歲 籍貫,見他面貌很誠實,不像殺人凶首,便向他問道:「你停泊在竹鎮集的當兒,為什麼要把蕭成記魚行中的年輕媳婦殺死,連傷四命,苦主已在本部院案下告發,快快從實供來!」王安福聽了這一番說話,如聞青天裡霹雷,極口呼冤道:「青天大人在上,小民的船隻確在竹鎮集停泊過四天,至於殺死蕭家四命,實在不曉得,這必是仇幫有心誣陷,懇求大人詳細查察,以求水落石出。」

林公又問道:「你們幫中水手人多,作興水手們瞞了你幹了這件案子,你至今尚未知曉,也是有的。」

安福供道:「我們湖州幫人數雖然眾多,過分凶悍的水手早已剔除,偶然和人打架是有的,至於持刀殺人,卻向來從未有過;因為我們船上,不准有人私帶刀槍,既無利刃,當然不能殺人。

小民遭此誣陷,性命攸關,還求青天大人明鑒!」說時伏地叩頭如搗蒜。

林公吩咐帶去,暫一交一 丹徒縣看管,俟查明案情,再行定奪。

安福又叩了三個頭,立起身來,跟著當差的到丹徒縣奇監。

林公飭差到竹鎮集,把原告蕭成記魚行中的男女一併傳來,與被告對質。

蕭金生就挈同母、妹,跟著來差渡一江一 ,到行轅候審。

公差到簽押房稟覆,林公立刻升堂,一面飭提王安福到案,叫他假充看審閒人,站在堂下,一面先提原告金生上堂,問他案情。

金生供道:「當時民人到鄉間養魚人家接洽進貨,直到家中派人前來報信,方知父親和老婆及兩個夥計,皆於前晚被糧船水手殺死。」

林公又問道:「如此說來你既未曾目見殺人凶首,狀子上豈可任意亂寫?」

金生供道:「胞妹翠和在家親眼看見,民人根據胞妹口述而寫的。」

林公命他退立一邊,又提翠和上堂。

林公見她修飾得妖妖嬈嬈,舉止輕薄,一望而知是個輕賤女子,先向她問明年歲及已否出嫁?翠和照實供明。

林公聽她供稱二十一歲,尚未對親,照她的言詞舉止,老練異常,全然不像黃花閨女,就問道:「殺人凶首就算是你親眼看見的,卻又何從而知他是湖州幫頭王安福呢?」

翠和供道:「湖州幫船停在我家屋後四五天,小女子無意中詢問幫頭姓名,他自稱叫王安福。」

林公說道:「如此說來,你與王安福是認得的了。

現在本部院已把王安福捉拿到案,此時亦在堂上,著你在觀審人眾中,去指明哪個是王安福。

事關人命,非同兒戲,你須得仔細認清,如有妄指,須不穩便。」

翠和就退到左邊,把站堂執事親兵及觀審人逐一細看,只是搖頭說沒有!再走到右邊,仔細打量了一回,也說沒有!林公到此知道其中另有曲折,便先指一公差向翠和問道:「這個是不是王安福?」

翠和注視了一回,答稱不是。

林公見王安福就立在側首,就指著王安福向翠和問道:「這一個是不是殺人凶首?仔細認來!」翠和望了一眼答道:「益發不是了!殺人凶首只有二十多歲,光面無須,他是麻面烏須,年紀也老少懸殊,怎說就是王安福?」

林公大怒道:「你和王安福見面不相識,何得誣陷他是凶首?從實供來,免受刑罰。」

翠和連忙跪地供道:「小女子怎敢誣陷王安福,不過當日停泊在行後的那個幫首,自己告訴我他名喚王安福,後來看見殺死父親的,就是那人,或者有兩個王安福,也未可知?」

林公就命安福與翠和對質。

翠和只說這個並不是凶首,也向來不曾見過。

林公道:「此人便是湖州幫糧船頭王安福,經你哥哥將他告下,本撫就將他傳到,他既非殺人凶首,不能拖累無辜。」

林公就向安福說道:「現在准你無罪開釋,且退過一邊,少頃另有公事向你查詢。」

安福叩謝,退立一邊。

林公又向翠和追問道:「你是魚行閨女,如何與素不相識的糧船水手攀談講話,通名道姓起來?此中當然另有別情,從實招來,免受刑訊。」

翠和道:「因水手天天到行中買魚,故爾和他接談,才曉得他姓名。」

林公笑道:「如此說來,你是在行照管生意的了!你們行中一共 有多少主顧,你可一一知道他們的姓名?好一個善於管主顧的女子,還不將過去真情從實供來。」

翠和被林公如此一逼,弄得目瞪口呆,只是叩頭。

林公見她情虛,便笑說道:「你的父親與嫂子雖然不是你親手所殺,卻是在你身上死的,故你實是本案的罪魁禍首,本部院已訪察清楚,你再不把實在情形供明,叫你皮肉受苦!來,看大刑侍候。」

兩旁執事一聲吆喝,大家揎拳捋臂,只待動手。

翠和雖然老練,究竟未曾見過這種世面,早已嚇得魂飛天外,面如土色,叩頭說道:「大人開恩,待小女子實供便了。」

說到這裡,卻又漲紅著臉,半晌說不出話來。

林公明知她羞於自暴私情,暗想她究竟是個閨女,在法堂上理該留還她些體面,就向她說道:「你要替父親伸冤,快把凶首的面貌詳細供來,共有幾個人動手幫兇,以外不必多說。」

接著傳王安福到案下,向他說道:「你是糧船幫中的前輩,各幫頭的面貌,必然多所知曉,你站立一旁聽仔細了。」

安福答應一聲,仍然站過一旁。

當下翠和就供道:「殺我父親的凶首,年紀約摸二十六七歲,七尺向外,淡黃臉膛,掃帚眉,三角眼,招風耳,塌鼻樑,尖嘴削腮,面上還有幾點麻斑,這個就是自稱湖州幫首王安福的。

殺我嫂子的凶首,是個黑臉大漢,年紀約摸三十向外,生得獐頭鼠目,右邊面頰上有個刀疤的;還有殺死我們兩個夥計的,一個是五短身材,黑面孔,缺嘴;還有個瘌痢頭,青面孔,這四個人都是拿著鋼刀殺人的。

究竟他們真名實姓卻不知道。」

林公向王安福問道:「你可有些端倪?」

王安福說道:「稟大人,這四個凶首,小民都相認識,殺死蕭成德的極像鎮一江一 後幫幫首閻大漢,還有三個都是他船上的水手,叫做丁朋鈴、王七、韓老,照她所供相貌,大致不致有誤。

至於他們所以冒小人姓名,也是有緣故,因為從前姓閻的強搶人家女子,被小人阻止,因此結下仇恨,今番有心誣陷我,幸遇青天大人秦鏡高懸,不曾被累,小民情願做眼線領捉。」

林公聽說,便道:「如此甚好。」

馬上派旗牌帶了公事,同王安福徑往魚套去見過鎮一江一 營參將,著即就近拿捉閻大漢等一干人犯。

一面吩咐退堂,著原告明日候審。

金生就同母、妹退出,投寓安歇。

且說鎮一江一 前後幫船歸次,並不在魚套,林公為防他們與浙一江一 幫船半途相通,冤家路狹,又要尋仇械鬥,特命鎮一江一 幫先進魚套寄泊,該處為浙船不經之地,等浙一江一 幫船由運河全行出境後,然後命鎮一江一 幫船開歸兌糧水次,以免尋仇互鬥,並委參將繼倫帶兵駐紮魚套,以資彈壓。

此次回空幫船,經林公防患未然,絕無仇殺案件發生。

再說鎮一江一 營參將繼倫,接到林公的公事,馬上不動聲色,命王安福做眼線,到糧船上把閻大漢、丁朋鈴、王七、韓老等,一起拿住。

閻大漢料必是東窗事發,兼之有一排步兵站立岸上,料難拒捕逃遁,只好束手就縛,由繼倫帶隊押解巡撫行轅。

林公傳齊原告,升堂審訊,先提閻、丁、王、韓四犯上堂,問過姓名年歲及糧船幫名,次提蕭翠和上堂指認凶首。

翠和走到堂上,瞥見閻大漢跪在案下,就向林公稟道:「這個正是殺死父親的凶首,自稱王安福的。」

接著把丁朋鈴、王七、韓老逐一指明。

林公命她退過一邊。

然後嚴訊閻大漢等,四犯無可抵賴,只得承認。

林公又追問他們歷年來做過多少案子?大漢心想,供認一案是死罪,供認百家也是一個死罪,好漢做得清脫又何必抵賴,想到這裡,從容地供出二十六起械鬥仇殺重案,丁朋鈴、王七、韓老等,也各直認犯過血案若干次,林公命四犯畫供,釘鐐寄監。

原告和王安福叩謝退出。

林公退堂,擬就四犯罪大惡極,處以就地梟斬,次日恭請王命,把閻大漢等四犯,押赴出事地點,梟首示眾。

要知後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分類:公案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林公案
第1回 試秋闈良材獲售 參縣幕奇案親查第2回 片言折獄名重公卿 老役緝捕石打太守第3回 身入諫台揭參降將 心存叵測謀刺賢臣第4回 愛賢才老師薦幕友 入險境俠女救書生第5回 長途僕僕響馬追蹤 良夜迢迢霜鋒飛至第6回 以德服人釋放刺客 告養歸里飽受虛驚第7回 訪能人酒客說真話 受愚弄乾役入牢籠第8回 捉鹽梟老謀深算 訪惡霸微服私行第9回 金雞湖惡霸行兇 白石洞賢臣受困第10回 遇義俠林公脫險 入江湖惡霸棄家第11回 俠恩爵討差拿要 莽楊彪出手打高僧第12回 首凶正法大快人心 義士探莊共商良策第13回 探葛莊楊彪陷機關 拿惡棍幼德奮神勇第14回 史大娘報德追贓 邱船主以寡勝眾第15回 巧遇兇徒甕中捉鱉 私通寡婦海底翻瀾第16回 宿山村俠士鋤強 奉上諭賢臣升任第17回 酒客說出逃荒惡習 吏胥串吞賑濟巨金第18回 親勘災荒掃除積弊 略施小技驚走群雄第19回 赴東河巡三門砥柱 登北岸睹只手拔船第20回 獲正犯解案銷差 吐真情同仇敵愾第21回 利國驛巡撫被擄 抱犢峪名捕購線第22回 史林恩棄暗投明 張保仔獸心人面第23回 任封圻保障東南 查漕弊救濟州縣第24回 買缸尋釁巧遇名家 聚眾復仇又逢大吏第25回 撈淺拉舟運河冰凍 奸姑殺嫂命案奇冤第26回 遭誣陷無辜被逮 得真情奮勇緝兇第27回 幫匪囊空劫漁船 令尹幕客弄玄虛第28回 充巡捕化裝查案 接公文添差緝兇第29回 王安福奮勇捉幫頭 史林恩渡江獲要犯第30回 訪命案跑堂洩真相 緝兇首縣署請添差第31回 悍幫頭菜館遭擒獲 小糧戶茶肆發牢騷第32回 茶肆無聊暢談漕弊 謾藏誨盜忽見奇人第33回 俠丐冰筵悵懷陳跡 賢臣規劃重整漕規第34回 秋汛屆期履勘險要 堤防鞏固江漢安瀾第35回 施老海小試富陽法 黃爵滋請禁鴉片煙第36回 厲煙禁加重論罪 擬復奏附列良方第37回 陳錦堂戒煙得美缺 楊天德匿怨訪同僚第38回 至友告訐變生意外 美姬設計妙絕人寰第39回 助力感恩委身擅寵 失官盜印報怨相當第40回 奏請禁煙維持銀價 拿獲販土重擬罪名第41回 美鳳姑喬裝護親夫 賢觀察奉委訪猾吏第42回 遇樵夫問路歷險境 見逃犯假意說卑詞第43回 繳煙槍當場燒燬 施丸藥普渡眾生第44回 論煙害追源往事 聞嚴禁運動權奸第45回 權奸得賄倒行逆施 公憤難平上疏抗議第46回 尤協鎮狂妄辱欽差 鄧制軍直言論權相第47回 移檄英主會禁種煙 傳諭夷販呈繳存土第48回 絕供給降服英領事 繳鴉片稟覆林欽差第49回 移節虎門收繳煙土 激惱領事遣回夷船第50回 撒鹽灰銷毒務盡 驗水量夾帶難瞞第51回 傷人命嚴正交涉 關天培添建炮台第52回 義律霸阻夷船入口 英皇怒派軍艦示威第53回 輕啟兵端損船折將 火攻匪艇焦頭爛額第54回 澳門交兵英將逃遁 定海失守林公見疑第55回 功罪倒持林公去位 昏庸瀆職琦善私和第56回 失虎門關提督殉國 戰省河楊參贊揚威第57回 賠兵費捏詞蒙聽 墾邊疆遣戍立功第58回 長都統殉難乍浦城 陳提督炮毀英兵艦第59回 良將陣亡議和辱國 賢臣開復奉旨平番第60回 化民釋怨匪患肅清 暴病歸真全書結束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