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後傳
第四十回 大聚會弟兄同宴樂 好結果君臣共賦詩
卻說燕青要國主推恩與眾功臣完娶,便道:「我們創業開基,國中舊日臣僚雖各供原職,一精一神到底未必十分融貫。
莫若遍選名門望族,與中士來的文武各官,或量品級尊卑,或論年紀大小,一邊求婚,一邊擇婿,務使門當戶對,兩相情願,彼此一家,陰陽合德,自此再無隔礙,必然感恩盡力,子嗣蕃衍,可繼宗祧,後來又好輔翼嗣君,真所謂一舉而三善備也。
就是軍士中無妻小的,不妨與暹羅國民家互相婚配,將見兵民相安,主客相忘,人懷土著之思,軍無逃伍之慮,所謂人倫始於夫婦,王化起於閨門。
周家八百年太平之基,全在『內無怨女,外無曠夫』八個字中做出。
當今要務,莫急於此。」
國主道:「賢弟既能定國安邦,又曉人情物理,實為可敬。
就煩四位一行。」
燕青道:「細微之事,何必丞相吏部,只消同樂參政去,倒要顧大一嫂來照驗。」
國主問:「要他何用?」
燕青道:「我兩個是大臣,怎好仔細端詳?倘有暗疾,何從而知?必須顧大一嫂詳察,庶幾遴選得真材。」
國主依言。
燕青、樂和出了曉諭,國中望族,家家願得中華人物為婿。
顧大一嫂從中選擇數十家,每位聘金三百兩,彩段二十端,釵環衣服,另自製送。
擇日用肩輿送到宮中,國主同聞妃看見,一個個秀美端莊,都是夫人材料,歡喜不勝。
傳令文武功臣,各人自去配合八字,娶親的男家,選不將吉日;入贅的女家,看納婿周堂。
一國之中,大半是新郎、新婦,真覺氣象融和,君臣同魚一水之歡,男婦有及時之樂。
選遍天下,再沒有這樣快活世界了。
只有公孫勝、朱武、樊瑞,苦辭了這番喜事,說道:「出家人一心修煉,已掃塵緣,何須眷屬。」
國主亦不好再三相強。
卻說國中一個通事官的女兒,許配了狄成,因清水澳間遠,不敢輕離汛地,自備船隻送去。
那白石島關勝原有家眷,國主差人取楊林、高青,回國完婚。
高青欣然領命,楊林只管沉吟。
關勝道:「這是國主美意,體悉人情。
賢弟為何遲疑?」
楊林道:「前日攻這白石島,若無方明,不能成功。
他的女兒,雖被屠崆所辱,頗生得秀淑。
方明幾番要將女兒隨我,恐怕涉私,堅拒了他。
今若另娶,辜負方明這片真心;不去,又違國主的美意。
故此事在兩難。」
關勝道:「這個不難,待我申文替你出辭婚表便是。」
就喚方明到來,說道:「你有破白石島之功,還要升擢,女兒可與楊將軍做夫人,一同鎮守。」
方明道:「久有此心,只因楊將軍堅辭,故此不敢。
今承將軍台旨,即刻送來。」
關勝置酒,與楊林結親。
申文回了不題。
卻說花逢春來稟道:「小侄蒙樂叔叔大恩,未曾報得。
當初樂嬸嬸亡後,至今尚無夫人。
曉得樂叔叔一性一格極雅致的,未必要娶這裡人。
公主身旁有一宮娥,原是潮州人,名吳采仙,姿容艷麗,德一性一端莊,公主待他和姐妹一般,年已二旬,意欲送與樂叔叔做夫人,特來稟知伯父。」
國主道:「樂參政自從昆陵救我出獄,平定金鰲島,結好暹羅國,多是他的大功。
今一例相待,甚覺歉然。
只是一時聘不出夫人,賢侄有此盛意,可謂報德了。
必要燕少師作合。」
就傳燕青來,說知此意。
燕青道:「此是美事,待我去與他說知。
駙馬,你竟送到孫立府中便了。」
燕青去會孫立、樂和,茶罷閒談。
燕青道:「那楊林倒會使乖,娶方明的女兒,是揚州瘦馬出身,好不在行。
只是與屠崆澆殘。」
樂和道:「情之所鍾,也不妨得。」
燕青攢著眉說道:「國主又要我臨安走一遭。」
樂和道:「為著何事?」
燕青道:「國主專為參政的大功未曾酬得,一例施行,心上不安,要我去京中聘一位千金小一姐,送作夫人。」
樂和認著真道:「豈有此理?有人侍奉枕席已為過分,怎要勞少師遠涉!國主平日如骨肉一般,怎麼正了位就客套起來,待我自去辭謝。」
孫立道:「這不是軍國大事,論起來何苦萬里航海?」
燕青道:「既然參政力辭,有一位現成夫人,就送來了。」
樂和道:「少師又來取笑,夫人那有現成的?」
正說間,只見花駙馬引一乘大轎,四個宮娥隨著,後面抬千金嫁妝,大吹細樂,一行人到來。
孫立、樂和見了愕然,花逢春道:「樂叔叔大恩未曾報得,公主身旁有一宮娥,名吳彩仙,是潮州人,德容俱備。
國主特托燕少師致意送來,權作夫人,以表一點微忱。」
孫立道:「方纔少師說要到臨安聘娶,萬分使不得。
若駙馬盛意,樂舅就可拜領了。」
燕青笑道:「我說是現成的。
請夫人出轎。」
吳彩仙出轎,果然風姿絕世,孫立大喜,自請夫人接進,就設酒待燕青、花逢春。
酒散之後,孫立料理花燭,與樂和結親。
分明韓夫人遇著於佑,樂不可言。
次日孫立、樂和來謝國主並駙馬。
燕青、裴宣、柴進俱在殿上,稱謝過了。
國主喚宣呼延鈺到來,道:「賢侄,你前日叫留共濤之女,今已有了夫人,領去做副室罷。」
呼延鈺道:「小侄哪有此意!因共濤篡弒,全家誅戮,此女無辜受薩頭陀狼藉。
律上有出嫁之女免死一款,留著有一用處,今日也該著落了。
那鄆哥雖是小人,到也耿直,有救小侄、宋安平、徐晟之力,破鄆城縣的功。
意欲賞他為妻,不知可否?」
國主道:「有罪則誅,有功則賞,賢侄此舉,極是公道。
我還有幾個人不曾賞得。」
傳喚熊勝、許義、唐牛兒、吉孚、和合兒、花信、方明等到。
方明在白石島,不能即至。
熊勝等俱來叩頭。
國主道:「熊勝有破龍角寨之功,許義有招降韭山門之力,吉孚、唐牛兒救出柴丞相,鄆哥有還道村之功,和合兒內應破共濤,方明有攻白石島之績,花信三世忠勤,並乃可嘉,量授統制之職。」
將公孫勝等苦辭那幾頭親事,又選三四家,送熊勝等去招贅成婚。
鄆哥自給共濤之女,令隨呼延鈺、唐牛兒、吉孚在丞相府效用。
花信年老,辭了續絃,駙馬府總管。
方明自在白石島,熊勝監守城門,許義領船巡海,各各謝恩而出。
正是微功必祿,恩澤普遍,無不稱功頌德,萬事就理。
忽有報來:「高麗國王親來聘問,已在青霓島相近。」
國主即差童威、童猛先去遠接,再差孫新、蔡慶、宋清、杜興到海岸伺候。
過了一日,那邊官員先繼高麗紙大紅全帖,上面寫道:「宗弟保頓首拜。」
這裡探事官報道到了。
國主喚排鑾駕,同丞相柴進、少師燕青、參政樂和、吏部裴宣到皇華館迎入。
那高麗國王李俁只帶兩員大臣,四員內監,五百名羽林軍護駕。
相見之時,各敘景仰之意。
高麗王道:「僻處海隅,蕞爾小國,久企老宗兄天縱之資,統理大邦,特覲龍光,祗領清誨。」
國主答道:「樗櫟之材,承乏小國,屢欲恭詣闕延,反蒙先顧,何以克當!」兩位國王並輦而行。
到金鑾殿上,柴進等一同拜謁,高麗王連忙回禮道:「各位俱是伊呂之材,如雷灌耳。
宗兄得此良佐,自然光被四海。
若某小邦,並無濟時之才,深懼隕越。」
國主道:「上國是箕子開基,文明禮樂,自漢唐以來,世多碩輔。
這幾人都是昔日盟友,相助分理,以匡不逮。」
光祿寺排設筵宴,水陸畢陣,笙簧迭奏。
飲酒中間,高麗王道:「小邦始號朝鮮,頗以禮義自持,為大宋東藩。
倭王自恃其強,長來侵犯。
前承使臣頒令,約共提防,奈弟齒衰邁,又且善病,已傳位小兒,恐他愚弱不能料理。
宗兄威行海外,文武忠良成救駕之功,建不世之業。
欲結為兄弟,為唇齒之邦,想蒙宗兄不棄。」
國主道:「前日三島倡亂,革鵬借兵,倭王遣關白將萬人來攻,已見只輪不返。
若二國結連,如左右手,倭國擊東則弟從西救,擊西則兄必從東應,哪敢再肆荼毒?若得俯納為弟,叨荷實多。」
高麗王大喜,當夕酒散。
次晨焚起一爐好香,高麗國王李俁、暹羅國王李俊共拜天地,然後交拜。
高麗國王年長為兄,暹羅王為弟。
兩國大臣各相文拜。
對天設誓道:「李俁,李俊忝為同姓,二國相鄰,結為兄弟。
盡忠天朝,撫牧萬姓。
若有外侮,併力捍御;倘生內亂,亟為剿除。
吉凶聘問,災豐相恤。
自盟之後,永以為好。
若有背違,天必厭之。」
自此之後,兄弟稱呼。
高麗王道:「前日蒙道君皇帝差御醫安道全療愈我病,再生之德,未曾酬報。
方才奉使到敝邦,為國事倥惚,不及請教。
今欲再求診視,不知在否?」
李國主道:「安道全原是梁山泊聚義的。
因欽差治長兄的病,回到金鰲島,遇颶風翻了船。
小弟救出,送到東京,被盧師越所譖,蔡京欲置重罪。
幸宿太尉救解,逃到登雲山,得保一性一命。
聞得宿太尉說,那盧師越投順金朝,診錯了病,被翰離不所殺,安道全這口氣洩一了。」
傳旨宣了安道全來到,拜見高麗王,謝前日厚貺。
高麗王道:「承先生神術,重得延生。
只是賤體尚弱,欲再求良方。」
安道全凝神定慮,診了高麗王太素脈,稟道:「殿下一精一神雖弱,脈氣甚清,定享遐齡,兼有神仙之分,當斟酌一方呈上。」
高麗王道:「寡人已傳位世子,庶務一應不理,正欲息慮修真,聞得吾弟處有一公孫先生,欲求一見,可得瞻禮否?」
國主道:「公孫先生在丹霞宮修道,小弟正要去候見他,不如同往。」
高麗王大喜,不用儀從,二王並馬而行。
柴進、安道全隨行。
到了丹霞山,高麗王見山景清幽,不勝欣然,道:「敝邦只有濁一浪一頑山,哪裡得此仙景!」公孫勝聞知,同朱武、樊瑞出來迎接。
到大殿,先拜了三清,公孫勝等朝見。
高麗王道:「正欲投在門下,豈敢當此?」
行了稽首禮,接到秋濤軒獻茶。
各處遊玩,又登海天閣,見萬頃銀濤,千山削翠,心曠神怡。
國主道:「欲與先生計議,建一壇羅天大醮,報答神明,追薦宋公明等並陣亡將士,不識幾時好起道場?」
公孫勝命朱武開了科儀,國主即敕有司理辦。
選七七四十九員得道高真做七日道場。
公孫勝主壇,都披錦襴鶴氅,星冠象簡,一日三朝,唪誦經文,施符設咒。
殿前立兩長幡,幡上寫道:
一靈秉正,縱然鐵額銅頭,盡作忠臣孝子。
萬注融時,任他刀山劍樹,化為玉壘瓊葩。
殿上擺設得十分莊嚴。
國主與眾文武齋戒沐浴,朝夕禮拜。
到圓滿這日,國母、聞妃、公主、花太夫人等都來朝禮。
縱百姓觀仰。
到三更時分,公孫勝虔心發表,專求顯應。
其時,一輪皓月當空,萬里無雲,微風不動。
忽聽得西北天門上一聲響亮,推出萬朵彩雲,霞光絢爛,半空裡仙樂鏗鏘,異香馥郁。
國主同眾人不勝駭異。
雲過處閃出朱幡絳節,玉女金童,宋公明等俱立雲端。
後邊又有一小隊,卻是舊國主馬賽真。
萬目同見,一齊下拜,逾時冉冉而去。
盡道虔誠所感,道法高妙所致,無不歡忻皈依。
高麗王見這般顯應,喚內監備了蟄儀,拜公孫勝為師。
別國主道:「承老弟不棄,得聯宗譜,榮幸之至。
今返小邦,看小兒綜理國政,稍得就緒,明春即到丹霞宮出家。」
國主款留,又設宴錢別,命童威、童猛送至界口而還。
自此無事。
不覺臘盡春回,上元將到。
國主傳令,請金鰲四島、清水澳將領並國中文武慶賞元宵,搭三座鰲山,金鑾殿殿前一座,朝京樓下一座,宮中一座,廣放花燈,與民同樂。
設三處大酒館,戶部給下錢糧,備辦酒饌,自十三夜起至十五夜止,效唐朝大脯三日,凡有職官員並禁林兵役,都掛牙牌,竟到館中吃酒,不要會鈔。
公卿宅眷,俱入宮門陪侍國母,宮中賞燈,聞妃為首,顧大一嫂押班。
笙歌細樂,煙火花炮,通宵徹夜不休。
朝門前設兵護衛,國主同丞相柴進以下文武各官俱上朝京樓宴會。
樂和把初出海時花逢春射死鯨魚那兩個魚珠鏤空了,點上蠟燭,如巴斗大兩顆水晶丸,銀光閃閃,人都猜不出,真是奇觀。
公孫勝等也到。
國主正坐,其餘四十二人序爵安位。
國主舉杯道:「幸得皇天護佑,朝廷賜恩,眾兄弟同心輔助,得成此大事。
思量在常州看燈,被呂太守拿了,樂兄弟用計救出得來,海外稱尊,正所云:『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今遇上元佳節,不可不慶,只不宜荒一婬一。
一年一次,與眾兄弟暢敘歡情。」
飲到半酣,喝那奏樂的住了。
國主道:「我雖粗鄙,雅好文墨,今夕勝集,不可無詩以紀其盛。
記得重陽賞菊,宋公明有《滿江紅》一闋。
若只是大塊肉大碗酒,依舊梁山泊上故事了。
如不能者,罰依金谷酒數。
我先罰起。」
喚內侍斟上三大犀懷吃了,取文房四寶,放在閒桌上。
互相推讓。
丞相柴進拂拭花箋,吟成一首呈上:
氣象巍巍大國風,元宵樂事賞心同。
冰輪湧一出金色背,萬載千秋一照中。
國主眾人看了,稱讚道:「台閣氣象,燕許手筆,可卜將來相業。」
聞煥章吟道:
柳梢殘雪拂東風,燈月交輝瑞靄同。
聖世必須興禮樂,薰陶養育辟雍中。
柴進道:「足微國丈教胄子育人材雅化。」
蕭讓把酒,吟成一首:
太史由來采國風,賡歌又與舜廷同。
萬花明月元宵夜,杯酒君臣一氣中。
聞煥章道:「好個『杯酒君臣一氣中』,真是盛世明良。」
燕青作言志詩道:
少年一浪一跡似飄風,曾記東京此夜同。
知己君臣難拂袖,且酣煙月五湖中。
樂和道:「燕少師要扁舟五湖,有盧小一姐作西施了。
只是國主是可同安樂的。」
蔣敬手裡像打算子一般,停了片時,也做一首道:
瀛海澄波無疾風,洞庭秋月一般同。
笙歌鼎沸瓊筵盛,映徹銀花綠酒中。
燕青道:「洞庭秋月是瀟湘八景之一,可知是潭州人哩。」
宋安平矢口成章道:
物華天寶動和風,一派蕭韶仙苑同。
宣到玉堂傳草詔,金蓮兩炬落梅中。
裴宣道:「宋學士此詩自是翰苑仙班,移動不得。」
花逢春不假思索,把錦箋起稿道:
玉街十里颭香風,長喜元宵佳節同。
走馬夜深金埒上,絲鞭遙指風樓中。
眾人盡讚道:「駙馬應教之作,古來甚少,花公子此詩稱絕唱了。」
燕青又問柴進道:「柴丞相,你是做過方臘駙馬的,那時曾做詩麼?」
合席拍手大笑。
公孫勝道:「貧道不曉得吟詩,唱個道情罷。」
敲著漁鼓簡板,唱《西江月》道:
回首風塵自遠,息機萬慮俱忘。
功名富貴霎時忙,走馬燈邊一樣。
美酒三杯沉醉,白雲一枕清涼。
蓬萊閬苑可翱翔,早渡洪波弱一浪一。
國主大喜,合席斟上大觥。
阮小七道:「國主的令,不能詩者罰三大杯。
我連字也不認得,該吃六大杯!」眾人皆笑起來。
梨園子弟呈上院本。
柴進翻了幾頁,見有《水滸記》,問是恁麼故事。
那副末稟道:「此是千歲與各位爺的出處,是周美成學土填詞。」
國主道:「我們所做的事,難道就有戲文?就演他。」
梨園道:「恐內中有不便,小的們不敢。」
國主道:「何妨?你不見關聖帝君的獨行千里,五關斬六將,常是扮的,不要忌諱,盡情做來。」
梨園下去,鬧了三通場,先是吏巾圓領,宋公明登場,到智取生辰槓,阮小七不覺指手劃腳起來:「宋公明到歸後,是怒殺閻婆惜。」
國主拍案道:「那一婬一婦該殺!」演至江州劫法場,戴宗道:「我那時已是死數了,不料尚有今日。」
做出時遷盜甲,呼延灼道:「若無徐寧上山,怎破連環馬?」
鑼鼓震天價響,黑旋風大鬧東京了,徐晟道:「這李師師便是西湖上的麼?」
樂和笑道:「你還記得潑翻茶在袍子上?」
慢慢做到燕青打擂台,國主道:「少師那時手腳還利便。」
直演到宋公明衣錦還鄉,柴進道:「虧他情節件件做到!回想起來,真是一夢。
再有誰人把後本接上,我們今日同賞元宵,大一團一圓了。」
正是歡娛嫌夜短,已是雞鳴四野,撤席歸宮。
一連三夜,各各謝恩而散。
自後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物康阜,真是昇平世界。
國主次年生下世子,因徐神翁之言,若要卸擔,須待登來,遂取名李登。
公卿中大半生子,互結婚姻,每年差官進貢朝廷。
果然高麗王換了道妝,只帶兩名內監,兩個行童,到丹霞宮修道,壽至八十,無疾而終。
眾公卿盡享高年。
獨有公孫勝到一百二十歲,一屍一解而去。
世子用宋安平為相,花逢春、呼延鈺、徐晟為將,公卿之子皆為世臣。
李登仁慈守成,又傳數世,與南宋國運共終始雲後世有詩兩首歎道:
儒者空談禮樂深,宋朝氣運屬純陰。
不因一奸一佞污青史,那得雄姿起綠林。
報國一身都是膽,交情千載只論心。
無端又續英雄譜,醉墨淋一漓不自禁。
其二:
鄆城小吏志翩翩,白骨封候亦可憐。
未到死生休遽信,漫誇富貴不相捐。
古來凡事多曾有,世上如君亦覺賢。
司馬感懷成史記,一篇遊俠最流傳。
分類:古典俠義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