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後傳》第三十六回 振國威勝算平三島 建奇功異物貢遐方:革鵬已戮,並無勾一引之人,只是青霓島鐵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水滸後傳》第三十六回 振國威勝算平三島 建奇功異物貢遐方

水滸後傳

第三十六回 振國威勝算平三島 建奇功異物貢遐方

卻說關白倭兵,盡皆凍死,後來倭王聞得,知道天命有歸,再不敢來侵犯。

革鵬已戮,並無勾一引之人,只是青霓島鐵羅漢、白石島屠崆、釣魚島餘漏天這三個跋扈自恣,不奉約束。

朱武勸大將軍出師征討,就命欒廷玉、扈成、童威領兵一千,戰船二十號,征青霓島;關勝、楊林、童猛領兵一千、戰船二十號,去征白石島;朱仝、黃信、穆春領兵一千、戰船二十號,去征釣魚島。

傳下號令,各自整兵不題。

卻說鐵羅漢三人,因破了水寨,各自逃回本島。

聞得革鵬被殺,關白倭兵盡皆凍死,鐵羅漢心內躊躇道:「我歃盟煽亂,不料潰敗。

李俊必興兵要來,所有雄兵都殺死了,存者不過數百老弱,哪裡敵得過?再要去日本借兵,那倭王必不肯發。

欲要逃去,又捨不得這好基業。

若是投降,被他恥辱。

大丈夫寧死,豈可屈膝於人!且待他來。」

把島中百姓強壯的都拿來,面上刺字充了兵,也有一千多名,準備抵敵。

那青霓島無險阻可恃,平疇沃野,田地肥饒,廣出五穀。

各島無田的都來販糴,若是不肯賣,盡要饑餒了。

況鐵羅漢又生一性一強悍,力敵萬人,好不好就要廝殺,所以各島俱畏懼他。

島中有座鐵羅山,出得好鑌鐵,打起刀來,鋒利異常,再不肯輕易與人,所以他自號鐵羅漢。

山腳下有一石潭,看來澄清,其實有毒,這是鐵汁浸一潤的。

若誤吞一口,即時肚疼,到一周時,潰腹爛腸而死。

鐵羅漢的法度,若有犯法的,也不加刑,把一碗灌下,其人立死。

島人因此不敢犯法。

先說欒廷玉、扈成、童威,到了青霓島,並無城郊,都是沃野。

村落中,百姓人家收割稻子上場。

欒廷玉傳令,不許動一草一木。

領兵進去,到鐵羅山下,見鐵羅漢屯在山頂,四圍俱用木柵。

欒廷玉見天色將晚,不知上山路徑,且紮下寨柵,明日進兵,遂埋鍋造飯。

見石潭的水清潔,就汲起煮飯。

不吃萬事全休,一吃下去,軍士都叫肚疼,欒廷玉、扈成、童威還在飲酒,不曾用飯,所以不曾中毒。

欒廷玉道:「偶然肚疼,這是常有的,怎麼一千人都疼起來,必然中毒。

恐是這石潭裡的水緣故。」

急尋土人查問,果然水吃不得的,到周時腹爛而死。

欒廷玉心慌,即使童威到國中問安道全解法。

童威駕船飛也似去了,那些軍士沉重起來,一個個彎著腰,攢眉叫若。

欒廷玉無可奈何。

只聽得鼓角齊鳴,鐵羅漢率領蠻兵各執長刀,潑風也似捲來。

軍士哪裡廝殺得?欒廷玉忙叫退軍,自與扈成斷後,走得遲的已被殺了一百多人。

回到船中,見軍士盡皆要死,心焦得緊。

到晌午,童威領五百生力軍來,說道:「安道全說甘草湯可解。

盒著一大盤藥未,叫把清水調服。」

軍士各吃幾大碗,吐出無數黑水,方才疼止,且在船中養病。

欒廷玉、扈成引了生力軍重來交戰。

這番鐵羅漢不屯在山上了,一片平洋地上,鐵羅漢把蠻兵擺開,在哪裡毒罵。

欒廷玉大怒,挺點鋼槍,領兵趕去,只聽天崩地裂一聲響,都跌下陷坑,兩邊伸出撓鉤來捉人。

欒廷玉拔一出腰刀,斬斷撓鉤,踴身一跳,跳出陷坑。

扈成、童威連忙收步,不致跌下。

欒廷玉復挺槍刺去,鐵羅漢將銅槌抵住,鬥了十餘合,扈成、童威大寬轉趕到,挺槍助戰。

鐵羅漢雖勇,當不得三條槍,敗陣而走。

欒廷玉緊緊追著,到一洞一口,鐵羅漢便鑽入洞去。

蠻兵鑽不及的,砍殺幾個,四散逃走。

拿著一個,正要砍下,大叫道:「我不是蠻兵,百姓充做的。」

欒廷玉喝道:「既是百姓,怎麼助這逆賊造反?」

答道:「鐵羅漢因兵少,拿我百姓臉上刺字充兵。」

欒廷玉道:「且饒了他,今後遇臉上刺字的,不許殺害。

且問你,這是甚麼洞?深淺何如?」

百姓道:「此名烏龍洞,洞一口甚窄,只可一人鑽進。

裡面寬大,能容二三百人。

晝夜點火,預備乾糧。

一塊大石生成,打鑿不開。

鐵羅漢把金銀珍寶藏著,將鐵門關上,任有千軍萬馬,也攻不開。

一應家眷都在裡面。」

欒廷玉想道:「他躲在洞裡,也不算好漢。」

喚軍士取炭,堆在鐵門邊,用火煽著。

不消半日,鐵門熔開了,只是不能進去。

又喚將柴草燒著,用長又推進。

那洞裡煙氣灌滿,火焰衝進,焦渴煩悶,怎生過得。

外面只管把柴燒進,一晝夜光景,鐵羅漢已熔成汁了。

欒廷玉還撥兵守定,出榜安民,將所積的稻穀散與刺字的百姓。

蠻兵俱准投降。

革除了飲潭水酷政,百姓以後不消乾這杯酒了,都來拜謝。

到三日後,叫軍士鑽進。

那死一屍一如墨炭一般,一個個抬了出來,把鐵羅漢首級割下,放在木桶裡。

又搜出金銀十萬餘兩,遣童威解去報捷。

大將軍就命欒廷玉、扈成鎮守不題。

再說朱仝、黃信、穆春,到釣魚島。

那島對面兩座小山,對著山腰裡架一座石橋,通人往來。

石橋上造一敵樓,佘漏天聞有兵到,先領蠻兵守在敵樓上。

橋底下排了鐵楞,進去不得。

朱仝到了兩日,佘漏天不來交戰。

若近橋邊,用竹一弩一打來。

那竹一弩一利害,用石炮壓住,機彀一發,打到三百步之外,一一弩一定傷十多個人,所以船近不得。

朱仝焦躁,把船移到東邊三里之遙,有路可登。

同黃信、穆春上岸,走上岡子一看,有座天生石台,直靠在海外,如建康燕子磯一樣,玲瓏剔透,文采可觀,遍生琪花瑤草,石壁上鐫下六個大字,雖然風雨剝落,還認得出是「任公子釣魚處」。

朱仝道:「原來有此古跡,所以得名。」

一帶岡子,天然一座城垣,望見島內,田疇屋宇,雞犬桑麻,甚是蔥鬱。

一路隨小岡走出,都是荊棘葛籐,糾結盤繞,刀斧砍不進。

穆春道:「銅牆鐵壁,也要設法開來,何況這些葛籐!朱提督你且到前邊拒住,我同黃提督領兵到山後,用鐵剪子慢慢剪開來,從背後殺進。

他一定守不住。」

朱仝依計,先下船,分三百兵隨黃信、穆春揀一幽僻之所,剪開荔薜,等到夜深,爬下山岡。

那佘漏天是一勇之夫,只管其前,不顧其後,況且兵少,分撥不開。

黃信、穆春點了十數個人,把民房燒起,火光沖天,佘漏天見了,急下敵樓,看哪裡失火。

不防黃信趕到,一刀砍為兩段。

蠻兵盡拜伏降順,一個也不殺。

朱仝見裡面火起,亦上岸進來,搜出家口誅戮。

事已大定。

那釣魚島不比青霓島富盛,卻是民風樸素,家給人足,倒是安樂之上。

佘漏天為人刻薄,凌虐小民,百姓見滅了,無不歡喜。

朱仝出榜安一撫,將金銀之物並首級命穆春解去報捷,所存米麥,亦皆分散。

百姓感激,抬一件東西來,送與朱提督。

朱仝、黃信、一看,原來是條大蛇,有十丈多長,三百斤多重,垂首喪氣,似將死的一般。

朱仝道:「要這大蛇何用?」

百姓稟道:「此名巴豕,其肉甚美,食之益一精一延壽。

那膽如鴨一卵一大小,價值百金。

一應風疾服之立愈。

兼能消痰、定喘,壯人筋骨,平時不易得的。

勇健如飛,螫人立死。

四季來朝任公子,預先張網,方可捕得。

將藥酒每日灌他,似醉一般。

十日之外,毒氣全無。

或糟或臘,甘美異常。

馬國主在日,佘漏天不肯貢獻,唯共濤丞相送他一瓶。

佘漏天每年責限收捕,不知受了幾多屈棒,也沒有這樣大的。

老爺是中華福人,故有此異物出現。」

朱仝喚主人割開,果然膽似鴨子,金光閃閃。

將炭火一逼一干,貯在磁罐。

自有別島人來求買。

把肉煮起來,肥甘如熊掌。

與黃信同嘗了些,將去送與國母、李大將軍。

安道全道:「此蛇之膽,真與黃金同價,沉痾立起。

前日療高麗王的病,全賴此品。

肉亦有益於人。」

大將軍便分給與眾位。

就命朱仝、黃信鎮守釣魚島不題。

再說那白石島,境界更奇。

天生成這石島,雪也似白,光一溜一溜並不生草木。

屏風峭壁,四面環繞,出入傍海。

一個大洞,中央一片平地。

方幅百里,地極肥饒,出一種香糯,如桐子大。

取島中金沙泉釀起酒來,香甜濃馥,容易上口。

醉了三日方醒,又不壞人,名為香雪春。

還有一件珍物,形如鷓鴣,在竹林中哺出來的。

春時極肥,用米粉蒸熟,骨脆肉腴,名為竹鳩。

此兩種是白石島進貢的方物。

那屠崆兇惡,比鐵羅漢、佘漏天更加貪一婬一縱酒,島中的人,無不切齒的。

屠崆聞有兵到,把洞門下了鐵板,隨你攻打不開,島中錢糧廣有,無求於外,兩三年也守得定。

關勝、楊林、童猛,領兵到了,並不見一人。

洞門鐵板閘定,那石壁從海底生起來,無陸路可登。

那股海水流入洞裡,船進方可登岸。

石壁有三丈多高,像白玉碾成,沒有痕跡可用手腳。

將船周回搖轉看時,多是一樣。

楊林道:「天生的石壁,哪裡破得!聞得欒廷玉用炭熔開烏龍洞鐵門,我這裡也用幾萬柴炭熔開。」

童猛道:「洞是海底下環起的,把柴炭放在哪裡煽火?若在船上,船先燒了。」

皆笑起來。

楊林道:「到國中再請兵將來商議。」

關勝道:「這裡兵將盡足,只是無可用力。

青霓、釣魚皆已攻破,同發三枝兵,若我們破不得,有何面目去見大將軍!」關勝坐臥不安。

只見有只小船海面上蕩來,兵卒把撓鉤挽住,只有兩個船家,一個坐艙。

關勝看那坐艙的相貌古樸,年紀有五旬,不像外洋人。

問道:「你是什麼人,來做一奸一細?」

那人道:「小的是揚州人,喚做方明,不是一奸一細。」

關勝道:「到此何干?」

方明道:「小人十年前合夥到此貿易,翻了船,夥計皆死,回去不得。

流落在這裡一個小澳裡,地名黃沙洲,賣些草藥度命。

有個女兒年方八歲,一乳一名秀姑。

因喪了母無人看管,就帶在身邊,今年十六歲了,有些姿色。

因這屠崆一婬一徒聞知了,一月前被他搶去。

那蠻婆又極厲害,生一性一妒忌,島中婦女不知坑陷多少。

不知我的女兒死活存亡,故來探望,不曉得將軍在此,有失迴避。」

關勝道「那屠崆武藝何如?有多少蠻兵?錢糧支持得幾時?」

方明道:「那廝沒甚本事,蠻兵不過四五百,只有錢糧充足,便十年不出來也不打緊。

馬國主嗔他不貢香雪春,興兵來征。

他閉了洞一口,奈何他不得。

若見有兵,便縮了進去,所以喚做石烏龜。」

關勝道:「我奉暹羅國李大將軍之令,因他借日本國兵來煽亂,差來征討,只是攻打不開,你有甚麼算計?」

方明想了想道:「將軍差兩個人進去,在裡面做細作,就可破了。」

關勝道:「洞門緊閉,如何叫得開?」

方明道:「將軍把船移過,那洞邊峭壁上有一小孔如錢眼大,他把千里鏡照看,見外面兵退,自然開洞。」

關勝大喜道:「若成了功,封你官職,將女兒還你。」

賞以酒食。

命楊林、童猛藏了暗器隨方明進去,就把戰船移在側邊,果然不消半日,洞門開了。

楊林、童猛在方明船裡,搖進洞一口。

只容一船,裡面一條大溪,直貫上去,接那山水下來,清沏見底,多是五色石子。

兩岸田園屋舍,茂林修竹,竟是個桃源。

沿溪行了五七里,方到屠崆的住所。

高廳邃閣,極是齊整。

門邊有四五十蠻兵站著。

方明向前通了來意,蠻兵搖手道:「進去不得。」

方明正要再問備細,只見屠崆氣烘烘走出來,上南飛跑。

後面一片喊聲,蠻姿手執雙刀,五六個蠻婦跟出來。

楊林、童猛閃在一邊,看那蠻婆怎生模樣:

頭結黃一毛一髻,珠翠鋪勻。

身穿毳紅衫,絨絛柬緊。

眉濃眼大搽膩粉,如初放繡球花;喉破軀雄展嬌一聲,似出林獅子吼。

不是吃人羅剎女,定為縛鬼夜叉婆。

那蠻婆舞著雙刀,一頭趕一頭罵。

罵道:「你這石烏龜,偏向那小妖一精一,做我老一娘一不著,今日一同殺了你。」

屠崆只是飛跑,再不回頭。

蠻婆趕不著,喘噓噓的指著罵。

蠻婦勸轉,們著胸脯進去,楊林暗笑道:「直得甚麼,原來是怕老婆的元帥。」

方明再細問蠻兵,答道:「為你這女兒,島主一寵一愛一他,另住在上面一所房子內。」

指裡邊道:「那個主兒不忿,終日廝鬧。」

方明問道:「另住在哪裡?」

蠻兵努嘴道:「不上一里路,我引你去。」

方明、楊林、童猛隨蠻兵走去,有一小門樓,進去,見屠崆呆著臉坐在紅毯上。

方明向前施禮。

屠崆也不起身,叫他坐下,問道:「這兩個是誰?」

方明道:「一般的親眷。」

屠崆也叫坐了,說道:「你的女兒在這裡,安享富貴,你來瞧甚麼?只笑那婆一娘一不一良,要和我廝並,少不得殺了他,同你女兒快活。

你不要回去了。」

叫喚小夫人出來,楊林偷看時:

芙蓉為面柳為腰,人在楊州廿四橋。

何事飄零東海外,石龜深洞鎖妖嬈。

那秀姑見了父親,道個萬福。

睃那楊林、童猛,卻不認得,也道萬福。

楊林、童猛起身回禮。

屠崆扯秀姑坐在方明肩下,秀姑與方明說些家常話,不覺流淚。

蠻女捧出兩個蹄膀,一隻熟鵝,大盤肉包子,斟上香雪酒。

屠崆並不讓客,把解手刀割那鵝肉,大碗酒只管吃。

楊林、童猛聞得馨香,也便大吃。

吃了多時,屠崆大醉,蠻女扶進去睡了。

秀姑哭道:「蠻婆日日要來殺我,一性一命決然不保,今日得見父親一面,死也甘心了。」

方明附耳說道:「我兒不要憂心,這兩位將軍是暹羅國差來的,今晚就要開除,你躲開些。」

秀姑道:「他醉了,明日晌午方醒,臥房只有幾個蠻女,進來不妨。

我且進去,伏事他睡好,再叫拿酒來。」

秀姑自進去,蠻女又拿酒來,童猛道:「這酒果是好滋味,不要也醉了,耽誤正事。」

楊林道:「屠蠻倒是直漢子,並不疑心。」

童猛道:「見丈人引來,是內親了,故此托膽。

少停下手,只要蠻婆不知覺,便不妨事。」

又吃了一回,起來看了出入的路。

候到三更,方明引童猛、楊林踅進臥房,見秀姑對著孤燈而坐,那屠崆鼾聲如雷,兩眼閉著。

楊林、童猛拔一出短刀,揭開錦被,按著脖頸割下首級。

四個蠻女都倚壁而睡,童威也要動手。

秀姑道:「不可!這是伏事我的。」

楊林提了首級,叫秀姑出來,把臥房鎖著,等到天明,對方明道:「你同女兒在此,不要走漏消息。

待我們去接關提督來,殺那蠻婆。」

放首級在船頭內,叫水手搖船到洞一口,喚拽起鐵板,放我們回去。

守洞的蠻兵曉得小夫人的親戚,便開閘板。

楊林道:「還要轉來,且開著。」

到戰船邊,關勝懸懸而望。

楊林提了首級跨上船來,說了一遍。

關勝大喜,叫快把船放進。

先是一隻進了,後面的魚貫而入。

守門的兵攔擋不住。

直到裡面,蠻婆還不知覺。

關勝把兵圍住,蠻婆披頭散髮,舞雙刀而出。

關勝一青龍刀劈去,蠻婆倒地,兵卒也把來割了首級。

蠻兵盡來投伏,喚把屠崆夫婦一屍一骸掘地埋了。

出榜安民,謝方明道:「全虧你得破此島,待申過大將軍,重重賞你。」

方明道:「將軍與島民除害,又救了小女,老漢何功之有。」

關勝查點倉庫,也有金銀、米谷、珍異之物,香雪春堆滿一屋,竹鳩還有醉的在哪裡。

開了酒,與楊林、童猛、方明一同享用,大賞軍士。

申文開方明功績,並解香雪春、竹鳩、屠崆首級。

過兩三日回文轉來,留關勝、楊林鎮守,方明授守備職銜,一同協理,掣童猛回去。

童猛辭了關勝等,回到國中。

大將軍道:「兄弟多有功績了。

那香雪春你們先吃了幾多?解來的送十瓶到宮中,餘下的與眾兄弟同吃,還不勾。」

阮小七道:「我一生當得兩番好酒滋味,這香雪春是一番了。

前在梁山泊,太尉陳宗善來招降,龍鳳擔內裝十瓶御酒,被我偷吃了六瓶,也還不如得這香雪春哩。」

童猛道:「那島果然生得奇特,真如白玉琢成,閘了鐵板,再進去不得。

幸遇方明,跟了進去,那屠崆是酒色之徒,我與楊林認做小夫人親戚,一同坐下,斟下香雪春,不敢多吃,恐誤正事。

昨日回來,方與關勝、楊林吃得暢快。

如今香稻新熟,已喚島民釀來了。

那屠崆先倒了運,被蠻婆趕殺,不敢回拳。

可見怕老婆的不是好漢。」

眾人皆笑起來,大將軍道:「自從共濤篡位以來,有大半年征戰,日夜一操一心。

幸喜關白、革鵬就戮,三島戡平,可以高枕無憂,且與眾兄弟快樂,過此殘冬。」

燕青道:「安不忘危,有國家的不比庶民,須兢兢業業,若偷安縱逸,大則喪國,小則亡身。

如道君皇帝,用蔡京為相,一奸一黨一互結,上下蒙蔽,不親政務,致陷了汴京,父子北狩。

馬賽真優柔不斷,權歸共濤,有篡弒之禍。

大將軍初開國基,務須勵一精一圖治,不宜自耽逸樂。

目下有件震威柔遠之事,可宜速行。」

正是:家破必因浮蕩子,國興知有讜言人。

不知燕青說出甚麼事來,且聽下回分解。

歷敘三島山川形勢方物,俱有儷語鋪綴,並不雷同合掌。

可作三島小記。

敘用兵處,不甚費力,此處文體,只合如此。

分類:古典俠義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水滸後傳
第一回 阮統制感舊梁山泊 張別駕激變石碣村第二回 毛孔目橫吞海貨 顧大嫂直斬豪家第三回 病尉遲閒住受餘殃 欒廷玉失機同入伙第四回 鬼臉兒寄書罹重禍 趙玉娥錯配遇多情第五回 老管營少妾殺命 補天雕舊僕株連第六回 飲馬川群英興舊業 虎峪寨鬥法辱黃冠第七回 李良嗣條陳因賜姓 鐵叫子避難暫更名第八回 燕子磯玉貌惹奇殃 寶帶橋金蘭逢故友第十回 墨吏貪贓賠錢縱獄 豪紳聚斂加利償民第十一回 駕長風群雄開霸業 射鯨魚一箭顯家傳第十二回 金鰲島興兵圖遠略 暹羅城危困乞和親第十三回 翻海舶天涯遇知己 換良方相府藥佳人第十四回 安太醫遭讒先避跡 聞參謀高隱款名賢第十五回 大征戰耶律淳奔潰 小割裂左企弓獻詩第十六回 潯陽江悶和酒樓詩 柳塘灣快除雪舟恨第十七回 穆春血濺雙峰廟 扈成計敗三路兵第十八回 鎮三山遭冤入登雲 焦面鬼謀妻落枯井第十九回 啟兵端輕納平州城 逞神力奪轉唐猊甲第二十回 呼延灼父子透重圍 美髯公良朋解險厄第二十一回 撲天雕火燒萬慶寺 小旋風冤困滄州牢第二十二回 破滄州豪傑重逢 困汴京奷雄遠竄第二十三回 跨青騾英雄尋退步 演六甲兒戲陷神京第二十四回 換青衣二帝慘蒙塵 獻黃柑孤臣完大義第二十五回 野狐鋪正言折王進 大名府巧計救關勝第二十六回 小相逢古殿話新悉 大征戰松坡獲全勝第二十七回 渡黃河叛臣因授首 進鴆酒狹路巧相逢第二十八回 橫衝營良馬識故主 靖忠廟養卒奉英靈」第二十九回 還道村法斬郭道士 紫髯伯術護美髯公第三十回 陰陽設計鐵扇離殃 南北兩寨金髹義第三十一回 馬國主游春逢羽客 共丞相訪道遇番僧第三十二回 慶生辰龍舟觀競渡 篡寶位綺席進霞丹第三十三回 薩頭陀役鬼燒海船 混江龍誓志守孤城第三十四回 大復仇二凶同授首 權統攝傑士盡歸心第三十五回 日本國借兵生釁 青霓島煽亂興師第三十六回 振國威勝算平三島 建奇功異物貢遐方第三十七回 徐神翁詩驗金鰲島 宋高宗駕困牡蠣灘第三十八回 武行者敘舊六和塔 宿太慰敕封暹羅第三十九回 丹霞宮三真修靜業 金鑾殿四美結良緣第四十回 大聚會弟兄同宴樂 好結果君臣共賦詩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