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世通言》第三十五卷 況太守斷死孩兒:試把人心比松柏,幾人能為歲寒留?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警世通言》第三十五卷 況太守斷死孩兒

警世通言

第三十五卷 況太守斷死孩兒

春花秋月足風一流 ,不分紅顏易白頭。

試把人心比松柏,幾人能為歲寒留?

這四句詩泛論春花秋月,惱亂人心,所以才子有悲秋之辭,佳人有傷春之詠。

往往詩謎寫恨,目語傳情 ,月下幽期,花間密約,但圖一刻風一流 ,不顧終身名節。

這是兩下相思,各還其債,不在話下。

又有一等男貪而女不愛,女愛而男不貪,雖非兩相情願,卻有一片一精一誠。

如冷廟泥神,朝夕焚香拜禱,也少不得靈動起來。

其緣短的,合而終暌;倘緣長的,疏而轉密。

這也是風月場中所有之事,亦不在話下。

又有一種男不慕色,女不懷春,志比一精一金,心如堅石。

沒來由被旁人播弄,設圈設套,一時失了把柄,墮其術中,事後悔之無及。

如宋時玉通禪師,修行了五十年,因觸了知府柳宣教,被他設計,教妓十女紅蓮假扮寡一婦 借宿,百般誘引,壞了他的戒行。

這般會合,那些個男歡女愛,是偶然一念之差。

如今再說個誘引寡一婦 失節的,卻好與玉通禪師的故事做一對兒。

正是:

未離恩山休問道,尚沉慾海莫參禪。

話說宣德年間,南直隸揚州府儀真縣有一民家,姓丘名元吉,家頗饒裕。

娶妻邵氏,姿容出眾,兼有志節。

夫婦甚相愛重,相處六年,未曾生育,不料元吉得病身亡。

邵氏年方二十三歲,哀痛之極,立志守寡,終身永無他適。

不覺三年服滿。

父母家因其年少,去後日長,勸他改嫁。

叔公丘大勝,也叫阿一媽一來委曲譬喻他幾番。

那邵氏心如鐵石,全不轉移,設誓道:「我亡夫在九泉之下,邵氏若事二姓,更二夫,不是刀下亡,便是繩上死!」眾人見他主意堅執,誰敢再去強他。

自古云:「呷得三斗醋,做得孤孀婦。」

孤孀不是好守的。

替邵氏從長計較,到不如明明改個丈夫,雖做不得上等之人,還不失為中等,不到得後來出醜,正是:

作事必須踏實地,為人切莫務虛名。

邵氏一口說了滿話,眾人中賢愚不等,也有嘖嘖誇獎他的,也有似疑不信睜著眼看他的。

誰知邵氏立心貞潔,閨門愈加嚴謹。

止有一侍婢,叫做秀姑,房中作伴,針指營生;一小廝,叫做得貴,年方十歲,看守中門。

一應薪水買辦,都是得貴傳遞。

童僕已冠者,皆遣出不用。

庭無閒雜,內外肅然。

如此數年,人人信服。

那個不說邵大一娘一少年老成,治家有法。

光陰如箭,不覺十週年到來。

邵氏思念丈夫,要做些法事追薦,叫得貴去請叔公丘大勝來商議,延七眾僧人,做三晝夜功德。

邵氏道:「一奴一家是寡一婦 ,全仗叔公過來主持道場。」

大勝應允。

語分兩頭,卻說鄰近新搬來一個漢子,姓支名助,原是破落戶,平昔不守本分,不做生理,專一在街坊上趕熱管閒事過活。

聞得人說邵大一娘一守寡貞潔,且是青年標緻,天下難得。

支助不信,不論早暮,常在丘家門首閒站。

果然門無雜人,只有得貴小廝買辦出入。

支助就與得貴相識,漸漸熟了。

閒話中,問得貴:「聞得你家大一娘一生得標緻,是真也不?」

得貴生於禮法之家,一味老實,遂答道:「標緻是直。」

又問道:「大一娘一也有時到門前看街麼?」

得貴搖手道:「從來不曾出中門,莫說看街,罪過罪過!」

一日得貴正買辦素齋的東西,支助撞見,又問道:「你家買許多素品為甚麼?」

得貴道:「家主十週年,做法事要用。」

支助道:「幾時?」

得貴道:「明日起,三晝夜,正好辛苦哩!」支助聽在肚裡,想道:「既追薦丈夫,他必然出來拈香。

我且去偷看一看,什麼樣嘴臉?真像個孤孀也不?」

卻說次日,丘大勝請到七眾僧人,都是有戒行的,在堂中排設佛像,鳴鐃擊鼓,誦經禮懺,甚是志誠。

丘大勝勤勤拜佛。

邵氏出來拈香,晝夜各只一次,拈過香,就進去了。

支助趁這道場熱鬧,幾遍混進去看,再不見邵氏出來。

又問得貴,方知日間只晝食拈香一遍。

支助到第三日,約莫晝食時分,又踅進去,閃在隔子傍邊隱著。

見那些和尚都穿著袈裟,站在佛前吹打樂器,宣和佛號。

香火道人在道場上手忙腳亂的添香換燭。

本家止有得貴,只好往來答應,那有工夫照管外邊。

就是丘大勝同著幾個親戚,也都呆看和尚吹打,那個來稽查他。

少頃邵氏出來拈香,被支助看得仔細。

常言:「若要俏,添重孝。」

縞素妝束,加倍清雅。

分明是:

廣寒仙子月中出,姑射神人雪裡來。

支助一見,遍體酥麻了,回家想念不已。

是夜,道場完滿,眾僧直至天明方散。

邵氏依舊不出中堂了。

支助無計可施,想著:「得貴小廝老實,我且用心下釣子。」

其時五月端五日,支助拉得貴回家吃雄簣E酒。

得貴道:「我不會吃酒,紅了臉時,怕主母嗔罵。」

支助道:「不吃酒,且吃只粽子。」

得貴跟支助家去。

支助教渾家剝了一盤粽子,一碟糖,一碗肉,一碗鮮魚,兩雙箸,兩個酒杯,放在桌上。

支助把酒壺便篩。

得貴道:「我說過不吃酒,莫篩罷!」支助道:「吃杯雄簣E酒應應時令。

我這酒淡,不妨事。」

得貴被央不過,只得吃了。

支助道:「後生家莫吃單杯,須吃個成雙。」

得貴推辭不得,又吃了一杯。

支助自吃了一回,夾七夾八說了些街坊上的閒話。

又斟一杯勸得貴,得貴道:「醉得臉都紅了,如今真個不吃了。」

支助道:「臉左右紅了,多坐一時回去,打甚麼緊?只吃這一杯罷,我再不勸你了。」

得貴前後共吃了三杯酒。

他自幼在丘家被邵氏大一娘一拘管得嚴,何曾嘗酒的滋味?今日三杯落肚,便覺昏醉。

支助乘其酒興,低低說道,「得貴哥!我有句閒話問你。」

得貴道:「有甚話盡說。」

支助道:「你主母孀居已久,想必風情亦動。

倘得個漢子同一眠 同睡,可不喜歡?從來寡一婦 都牽掛著男子,只是難得相會。

你引我去試他一試何如?若得成事,重重謝你。」

得貴道:「說甚麼話!虧你不怕罪過!我主母極是正氣,閨門整肅,日間男子不許入中門,夜間同使婢持燈照顧四下,各門鎖訖,然後去睡。

便要引你進去,何處藏身地上?使婢不離身畔,閒話也說不得一句,你卻恁地亂講!」支助道:「既如此,你的門房可來照麼?」

得貴道:「怎麼不來照?」

支助道:「得貴哥,你今年幾歲了?」

得貴道:「十七歲了。」

支助道:「男子十六歲精通,你如今十七歲,難道不想婦人?」

得貴道:「便想也沒用處。」

支助道:「放著家裡這般標緻的,早暮在眼前,好不動興!」得貴道:「說也不該,他是主母,動不動非打則罵,見了他,好不怕哩!虧你還敢說取笑的話。」

支助道:「你既不肯引我去,我教導你一個法兒,作成你自去上手何如?」

得貴搖手道:「做不得,做不得,我也沒有這樣膽!」支助道:「你莫管做得做不得,教你個法兒,且去試他一試。

若得上手,莫忘我今日之恩。」

得貴一來乘著酒興,二來年紀也是當時了,被支助說得心癢,便問道:「你且說如何去試他?」

支助道:「你夜睡之時,莫關了房門,由他開著。

如今五月,天氣正熱,你卻赤身仰臥,待他來照門時,你只推做睡著了。

他若看見,必然動情。

一次兩次,定然打熬不過,上門就你。」

得貴道:「倘不來如何?」

支助道:「掑得這事不成,也不好嗔責你,有益無損。」

得貴道:「依了老哥的言語,果然成事,不敢忘報。」

須臾酒醒,得貴別了,是夜依計而行。

正是:

商成燈下瞞天計,撥轉閨中匪石心。

論來邵氏家法甚嚴,那得貴長成十七歲,嫌疑之際,也該就打發出去,另換個年幼的小廝答應,豈不盡善?只為得貴從小走使服的,且又粗蠢又老實。

邵氏自己立心清正,不想到別的情節上去,所以因循下來。

卻說是夜邵氏同婢秀姑點燈出來照門,見得貴赤身仰臥,罵:「這狗一奴一才,門也不關,赤條條睡著,是甚麼模樣?」

叫秀姑與他扯上房門。

若是邵氏有主意,天明後叫得貴來,說他夜裡懶惰放肆,罵一頓,打一頓,得貴也就不敢了。

他久曠之人,卻似眼見希奇物,壽增一紀,絕不做聲。

得貴膽大了,到夜來,依前如此。

邵氏同婢又去照門,看見又罵道:「這狗才一發不成|人了,被也不蓋。」

叫秀姑替他把臥單扯上,莫驚醒他。

此時便有些動情,奈有秀姑在傍礙眼。

到第三日,得貴出外撞見了支助。

支助就問他曾用計否?得貴老實,就將兩夜光景都敘了。

支助道:「他叫丫頭替你蓋被,又教莫驚醒你,便有愛你之意,今夜決有好處。」

其夜得貴依原開門,假睡而待。

邵氏有意,遂不叫秀姑跟隨。

自己持燈來照,逕到得貴床 前,看見得貴赤身仰臥,禁不住春心蕩漾,慾火如焚。

自解去小衣,爬上床 去。

還只怕驚醒了得貴,悄悄地跨在身上。

得貴忽然抱住,番身轉來,與之雲雨:

一個久疏樂事,一個初試歡情。

一個認著故物,肯輕拋?一個嘗了甜頭,難遽放。

一個飢不擇食,豈嫌小廝粗丑;一個狎恩恃愛,那怕主母威嚴。

分明惡草籐羅,也共名花登架去;可惜清心冰雪,化為春水向東流。

十年清白已成虛,一夕垢污難再說。

事畢,邵氏向得貴道:「我苦守十年,一旦失一身 於你,此亦前生冤債。

你須謹口,莫洩於人,我自有看你之處。」

得貴道:「主母分付,怎敢不依!」自此夜為始,每夜邵氏以看門為由,必與得貴取樂而後入。

又恐秀姑知覺,到放個空,教得貴連秀姑奸騙了。

邵氏故意欲責秀姑,卻教秀姑引進得貴以塞其口。

彼此河同水密,各不相瞞。

得貴感支助教導之恩,時常與邵氏討東討西,將來奉與支助。

支助指望得貴引進,得貴怕主母嗔怪,不敢開口。

支助幾遍討信,得貴只是延捱下去。

過了三五個月,邵氏與得貴如夫婦無異。

也是數該敗露。

邵氏當初做了六年親,不曾生育,如今才得三五月,不覺便胸高腹大,有了身孕。

恐人知覺不便,將銀與得貴教他悄地贖貼墮胎的藥來,打下私胎,免得日後出醜。

得貴一來是個老實人,不曉得墮胎是甚麼藥;二來自得支助指教,以為恩人,凡事直言無隱。

今日這件私房關目,也去與他商議。

那支助是個棍徒,見得貴不肯引進自家,心中正在忿恨,卻好有這個機會,便是生意上門。

心生一計,哄得貴道:「這藥只有我一個相識人家最效,我替你贖去。」

乃往藥鋪中贖了固胎散四服,與得貴帶回,邵氏將此藥做四次吃了,腹中未見動靜,叫得貴再往別處贖取好藥。

得貴又來問支助:「前藥如何不效?」

支助道:「打胎只是一次,若一次打不下,再不能打了。

況這藥只此一家最高,今打不下,必是胎受堅固。

若再用狼虎藥去打,恐傷大人之命。」

得貴將此言對邵氏說了。

邵氏信以為然。

到十月將滿,支助料是分娩之期,去尋得貴說道:「我要合補藥,必用一血孩子。

你主母今當臨月,生下孩子,必然不養,或男或女,可將來送我。

你虧我處多,把這一件謝我,亦是不費之惠,只瞞過主母便是。」

得貴應允。

過了數日,果生一男,邵氏將男溺死,用蒲包一皮裹來,教得貴密地把去埋了。

得貴答應曉得,卻不去埋,背地悄悄送與支助。

支助將死孩收訖,一把扯住得貴,喝道:「你主母是丘元吉之妻。

家主已死多年,當家寡一婦 ,這孩子從何而得?今番我去出首。」

得貴慌忙掩住他口,說道:「我把你做恩人,每事與你商議,今日何反面無情?」

支助變著臉道:「幹得好事!你****主母,罪該凌遲,難道叫句恩人就罷了?既知恩當報恩,你作成得我什麼事?你今若要我不開口,可問主母討一百兩銀子與我,我便隱惡而揚善;若然沒有,決不干休。

見有血孩作證,你自到官司去辨,連你主母做不得人。

我在家等你回話,你快去快來。」

急得得貴眼淚汪汪,回家料瞞不過,只得把這話對邵氏說了。

邵氏埋怨道:「此是何等東西,卻把做禮物送人!坑死了我也!」說罷,流淚起來。

得貴道:「若是別人,我也不把與他,因他是我的恩人,所以不好推托。」

邵氏道:「他是你什麼恩人?」

得貴道:「當初我赤身仰臥,都是他教我的方法來調引你。

沒有他時,怎得你我今日恩愛?他說要血孩合補藥,我好不奉他?誰知他不懷好意!」邵氏道:「你做的事,忒不即溜,當初是我一念之差,墮在這光棍術中,今已悔之無及。

若不將銀買轉孩子,他必然出首,那時難以挽回。」

只得取出四十兩銀子,教得貴拿去與那光棍贖取血孩,背地埋藏,以絕禍根。

得貴老實,將四十兩銀子雙手遞與支助,說道:「只有這些,你可將血孩還我罷!」支助得了銀子,貪心不足,思想:「此婦美貌,又且囊中有物。

借此機會,倘得捱身入馬,他的家事在我掌握之中,豈不美哉!」乃向得貴道:「我說要銀子,是取笑話。

你當真送來,我只得收受了。

那血孩我已埋訖。

你可在主母前引薦我與他相處,倘若見允,我替他持家,無人敢欺負他,可不兩全其美?不然,我仍在地下掘起孩子出首,限你五日內回話。」

得貴出於無奈,只得回家,述與邵氏。

邵氏大怒道:「聽那光棍放屁,不要理他!」得貴遂不敢再說。

卻說支助將血孩用石灰醃了,仍放蒲包一皮之內,藏於隱處。

等了五日,不見得貴回話。

又捱了五日,共是十日。

料得產婦也健旺了,乃往丘家門首,伺候得貴出來,問道:「所言之事濟否?」

得貴搖頭道:「不濟,不濟!」支助更不問第二句,望門內直闖進去。

得貴不敢攔阻,到走往街口遠遠的打聽消息,邵氏見有人走進中堂。

罵道:「人家內外各別,你是何人,突入吾室?」

支助道:「小人姓支名助,是得貴哥的恩人。」

邵氏心中已知,便道:「你要尋得貴,在外邊去,此非你歇腳之所!」支助道:「小人久慕大一娘一,有如飢渴。

小人縱不才,料不在得貴哥之下,大一娘一何必峻拒?」

邵氏聽見話不投機,轉身便走。

支助趕上,雙手抱住,說道:「你的私孩,現在我處。

若不從我,我就首官。」

邵氏忿怒無極,只恨擺脫不開,乃以好言哄之。

道:「日裡怕人知覺,到夜時,我叫得貴來接你。」

支助道:「親口許下,切莫失信。」

放開了手,走幾步,又回頭,說道:「我也不怕你失信!」一直出外去了。

氣得邵氏半晌無言,珠淚紛紛而墜。

推轉房門,獨坐凳子上,左思右想,只是自家不是。

當初不肯改嫁,要做上流之人,如今出乖露醜,有何顏見諸親之面?又想道:「日前曾對眾發誓:『我若事二姓,更二夫,不是刀下亡,便是繩上死。

』我今拚這性命,謝我亡夫於九泉之下,卻不乾淨!」秀姑見主母啼哭,不敢上前解勸,守住中門,專等得貴回來。

得貴在街上望見支助去了,方才回家,見秀姑問:「大一娘一呢?」

秀姑指道:「在裡面。」

得貴推開一房門看主母。

卻說邵氏取床 頭解手刀一把,欲要自刎,擔手不起。

哭了一回,把刀放在卓上。

在腰間解下八尺長的汗巾,打成結兒,懸於樑上,要把頸子套進結去。

心下展轉淒慘,禁不住嗚嗚咽咽的啼哭。

忽見得貴推門而進,抖然觸起他一點念頭:「當初都是那狗才做圈做套,來作弄我,害了我一生名節!」說時遲,那時快,只就這點念頭起處,仇人相見,分外眼睜,提起解手刀,望得貴當頭就劈。

那刀如風之快,惱怒中氣力倍加,把得貴頭腦劈做兩界,血流滿地,登時嗚呼了。

邵氏著了忙,便引頸受套,兩腳蹬開凳子,做一個鞦韆把戲:

地下新添冤恨鬼,人間少了俏孤孀。

常言:「賭近盜,一婬一近殺。」

今日只為一個「一婬一」字,害了兩條性命。

且說秀姑平昔慣了,但是得貴進房,怕有別事,就遠遠閃開。

今番半晌不見則聲,心中疑惑。

去張望時,只見上吊一個,下橫一個,嚇得秀姑軟做一一團一 。

按定了膽,把房門款上。

急跑到叔公丘大勝家中報信。

丘大勝大驚,轉報邵氏父母,同到丘家,關上大門,將秀姑盤問致死緣由。

原來秀姑不認得支助,連血孩詐去銀子四十兩的事,都是瞞著秀姑的。

以此秀姑只將邵氏得貴平昔姦情敘了一遍。

「今日不知何故兩個都死了?」

三番四復問他,只如此說。

邵公邵母聽說姦情的話,滿面羞慚,自回去了,不管其事。

丘大勝只得帶秀姑到縣裡出首。

知縣驗了二一屍一,一名得貴,刀劈死的;一名邵氏,縊死的。

審問了秀姑口辭,知縣道:「邵氏與得貴姦情是的;主僕之分已廢,必是得貴言語觸犯,邵氏不忿,一時失手,誤傷人命,情慌自縊,更無別情。」

責令丘大勝殯殮。

秀姑知情,回杖官賣。

再說支助自那日調戲不遂回家,還想赴夜來之約。

聽說弄死了兩條人命,嚇了一大跳,好幾時不敢出門。

一日早起,偶然檢著了石灰醃的血孩,連蒲包一皮拿去拋在一江一 裡。

遇著一個相識叫做包一皮九,在儀真閘上當夫頭,問道:「支大哥,你拋的是什麼東西?」

支助道:「醃幾塊牛肉,包一皮好了,要帶出去吃的,不期臭了。

九哥,你兩日沒甚事?到我家吃三杯。」

包一皮九道:「今日忙些個,蘇州府況鍾老爺馳驛復任,即刻船到,在此趲夫哩!」支助道:「既如此,改日再會。」

支助自去了。

卻說況鍾原是吏員出身,禮部尚書一胡一 榮薦為蘇州府太守,在任一年,百姓呼為「況青天」。

因丁憂回籍,聖旨奪情起用,特賜馳驛赴任。

船至儀真閘口,況爺在艙中看書,忽聞小兒啼聲出自一江一 中,想必溺死之兒。

差人看來,回報:「沒有。」

如此兩度。

況爺又聞啼聲,問眾人皆雲不聞。

況爺口稱怪事,推窗親看,只見一個小小蒲包一皮,浮於水胊e。

況爺叫水手撈起,打開看了,回復:「是一個小孩子。」

況爺問:「活的死的?」

水手道:「石灰醃過的,像死得久了。」

況爺想道:「死的如何會啼?況且死孩子,拋掉就罷了,何必灰醃,必有緣故!」叫水手,把這死孩連蒲包一皮放在船頭上:「如有人曉得來歷,密密報我,我有重賞。」

水手奉鈞旨,拿出船頭。

恰好夫頭包一皮九看見小蒲包一皮,認得是支助拋下的。

「他說是臭牛肉,如何卻是個死孩?」

遂進艙稟況爺:「小人不曉得這小孩子的來歷,卻認得拋那小孩子在一江一 裡這個人,叫做支助。」

況爺道:「有了人,就有來歷了。」

一南差人密拿支助,一南請儀真知縣到察院中同問這節公事。

況爺帶了這死孩,坐了察院。

等得知縣來時,支助也拿到了。

況爺上坐,知縣坐於左手之傍。

況爺因這儀真不是自己屬縣,不敢自專,讓本縣推問。

那知縣見況公是奉過教書的,又且為人古怪,怎敢僭越。

推遜了多時,況爺只得開言,叫:「支助,你這石灰醃的小孩子,是那裡來的?」

支助正要抵賴,卻被包一皮九在傍指實了,只得轉口道:「小的見這髒東西在路旁不便,將來拋向一江一 裡,其實不知來歷。」

況爺問包一皮九:「你看見他在路傍檢的麼?」

包一皮九道:「他拋下一江一 裡,小的方才看見。

問他什麼東西,他說是臭牛肉。」

況爺大怒道:「既假說臭牛肉,必有瞞人之意!」喝教手下選大毛板,先打二十再問。

況爺的板子利害,二十板抵四十板還有餘,打得皮開肉綻,鮮血迸流。

支助只是不招。

況爺喝教夾起來。

況爺的夾棍也利害,第一遍,支助還熬過;第二遍,就熬不得了,招道:「這死孩是邵寡一婦 的。

寡一婦 與家童得貴有奸,養下這私胎來。

得貴央小的替他埋藏,被狗子爬了出來。

故此小的將來拋在一江一 裡。」

況爺見他言詞不一。

又問:「你肯替他埋藏,必然與他家通情。」

支助道:「小的並不通情,只是平日與得貴相熟。」

況爺道:「他埋藏只要朽爛,如何把石灰醃著?」

支助支吾不來,只得磕頭道:「青天爺爺,這石灰其實是小的醃的。

小的知邵寡一婦 家殷實,欲留這死孩去需索他幾兩銀子。

不期邵氏與得貴都死了,小的不遂其願,故此拋在一江一 裡。」

況爺道:「那婦人與小廝果然死了麼?」

知縣在傍邊起身打一躬,答應道:「死了,是知縣親驗過的。」

況爺道:「如何便會死?」

知縣道:「那小廝是刀劈死的,婦人是自縊的。

知縣也曾細詳,他兩個姦情已久,主僕之分久廢。

必是個廝言語觸犯,那婦人一時不忿,提刀劈去,誤傷其命,情慌自縊,別無他說。」

況爺肚裡躊躇:「他兩個既然奸密,就是語言小傷,怎下此毒手!早間死孩兒啼哭,必有緣故!」遂問道:「那邵氏家還有別人麼?」

知縣道:「還有個使女,叫做秀姑,官賣去了。」

況爺道:「官賣,一定就在本地。

煩貴縣差人提來一審,便知端的。」

知縣忙差快手去了。

不多時,秀姑拿到,所言與知縣相同。

況爺躊躇了半晌,走下公座,指著支助,問秀姑道:「你可認得這個人?」

秀姑仔細看了一看,說道:「小熬人不識他姓名,曾認得他嘴臉。」

況爺道:「是了,他和得貴相熟,必然曾同得貴到你家去。

你可實說;若半句含糊,便上拶。」

秀姑道:「平日間實不曾見他上門,只是結末來,他突入中堂,調戲主母,被主母趕去。

隨後得貴方來,主母正在房中啼哭。

得貴進房,不多時兩個就都死了。」

況爺喝罵支助:「光棍!你不曾與得貴通情,如何敢突入中堂?這兩條人命,都因你起!」叫手下:「再與我夾起起來!」支助被夾昏了,不由自家做主,從前至尾,如何教導得貴哄誘主母;如何哄他血孩到手,詐他銀子;如何挾制得貴要他引入同奸;如何闖入內室,抱住求奸,被他如何哄脫了,備細說了一遍:「後來死的情由,其實不知。」

況爺道:「這是真情了。」

放了夾,叫書吏取了口詞明白。

知縣在傍,自知才力不及,惶恐無地。

況爺提筆,竟判審單:

審得支助,奸棍也。

始窺寡一婦 之色,輒起邪心;既秉弱僕之愚,巧行誘語。

開門裸臥,盡出其謀;固胎取孩,悉墮其術。

求奸未能,轉而求利;求利未厭,仍欲求奸。

在邵氏一念之差,盜鈴尚思掩耳;乃支助幾番之詐,探篋加以逾牆。

以恨助之心恨貴,恩變為仇;於殺貴之後自一殺,死有餘愧。

主僕既死勿論,秀婢已杖何言。

惟是惡魁,尚逃法網。

包一皮九無心而遇,醃孩有故而啼,天若使之,罪難容矣!宜坐致死之律,兼追所詐之贓。

況爺念了審單,連支助亦甘心服罪。

況爺將此事申文上司,無不誇獎大才;萬民傳頌,以為包一皮龍圖復出,不是過也。

這一家小說,又題做《況太守斷死孩兒》。

有詩為證:

俏邵一娘一見欲心亂,蠢得貴福過災生。

支赤棍奸謀似鬼,況青天折獄如神。

分類:三言二拍合集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警世通言
第一卷 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第二卷 莊子休鼓盆成大道第三卷 王安石三難蘇學士第四卷 拗相公飲恨半山堂第五卷 呂大郎還金完骨肉第六卷 俞仲舉題詩遇上皇看第七卷 陳可常端陽仙化第八卷 崔待詔生死冤家第九卷 李謫仙醉草嚇蠻書第十卷 錢舍人題詩燕子樓第十一卷 蘇知縣羅衫再合第十二卷《鰍兒雙鏡重圓第十三卷 三現身包龍圖斷冤第十四卷 一窟鬼癩道人除怪第十五卷 金令史美婢酬秀童第十六卷 序人金錢贈年少第十七卷≯秀才一朝交泰第十八卷 老門生三世報恩第十九卷 崔衙內白鷂招妖第二十卷 計押番金鰻產禍第二十一卷 趙太祖千里送京娘第二十二卷 宋小官團圓破氈笠第二十三卷 樂小舍棄生覓偶第二十四卷 玉堂春落難逢夫第二十五卷 桂員外途窮懺悔第二十六卷 唐解元一笑姻緣第二十七卷 假神仙大鬧華光廟第二十八卷 白娘子永鎮雷峰塔第二十九卷 宿香亭張浩遇鶯鶯第三十卷 金明池吳清逢愛愛第三十一卷 趙春兒重旺曹家莊第三十二卷ˇ十娘怒沉百寶箱第三十三卷 喬彥傑一妾破家第三十四卷 王嬌鸞百年長恨第三十五卷 況太守斷死孩兒第三十六卷 皂角林大王假形第三十七卷 萬秀娘仇報山亭兒第三十八卷 蔣淑真刎頸鴛鴦會第三十九卷 福祿壽三星度世第四十卷 旌陽宮鐵樹鎮妖讀書筆記——從許宣到許仙讀後感——猶憶清舟夢裡人讀後感——最毒妖魔化婦人心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