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演義》第三十一卷 張麗華善承寵愛 陳後主恣意風流:其嬖臣穆提婆曰:「本是彼物,從其取去。假使國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南史演義》第三十一卷 張麗華善承寵愛 陳後主恣意風流

南史演義

第三十一卷 張麗華善承寵愛 陳後主恣意風流

話說齊主聞壽一陽一陷,頗以為憂。

其嬖臣穆提婆曰:「本是彼物,從其取去。

假使國家盡失黃河以南,猶可作一龜茲國。

更可憐人生如寄,誰當行樂,何用愁為?」

左右嬖倖共贊和之。

齊主大喜,因置邊事於度外,陳人悉復其故疆,而齊不復爭。

先是王琳傳首建康,詔懸其首於市,人莫敢顧。

其故吏朱瑒上書於僕射徐陵曰:

竊以典午將滅,徐廣為晉家遺老,當塗已謝,馬季稱魏室忠臣。

梁故建寧公琳,當離亂之辰,總方伯之任,天厭梁德,尚思匡繼。

徒蘊包胥之志,終遘萇宏之眚,至使身沒九泉,頭行千里。

伏惟聖恩博厚,明詔一愛一發,赦王經之哭,許田橫之葬。

不使壽春城下,唯傳報葛之人;滄洲島上獨有悲田之客。

陵得書,為之請於帝,乃詔琳首還其親屬。

瑒奉其首,葬之於八公山側。

義故會葬者數千人,皆痛哭拜奠。

尋有壽一陽一義士一毛一智勝等五人,密送其柩於鄴。

贈曰「武忠王」,給轀輬車在葬之。

今且按下不表。

卻說宣帝廣選嬪御,後宮多內一寵一,生四十二男。

長太子,柳皇后生,次始興王叔陵,又次長沙王叔堅,及下諸王,皆眾妃所出。

叔陵少機辨,徇聲名,為帝鍾一愛一,然一性一強梁不羈,恃一寵一使氣,王公大臣多畏之。

年十六,出為江州刺史,嚴刻馭下,部民畏懼。

歷任湘、衡、桂、武四州,諸州鎮聞其至,皆股粟震恐。

而叔陵日益暴橫,徵求役吏,無有紀極。

又夜間不臥,燒燭達曉,召賓客嬖人,爭說民間細事,以相戲謔。

自旦至午,方始寢寐。

其曹局文案,非奉呼喚,不得上呈。

瀟、湘以南,詞人文士,皆通為左右侍從,其中脫有逃竄,輒殺其家屬妻子。

民家妻女微有色貌者,皆一逼一而納之府中。

州縣莫敢上言,以故帝弗之知。

俄而召入,命治東府事務,兼察台省。

凡執事之司,承意順旨者,即諷上用之,厚加爵位,微致違忤,必抵以大罪,重者至死。

又好飾虛名,每入朝,常於車中馬上,執卷讀書,高聲長誦,揚揚自若。

歸至室內,或自執斧斤,為沐猴百戲。

又好游家墓間,見有塋表為當世知名者,輒令左右發掘,取其石志古器,並骸鼻肘脛,持為玩一弄之物。

郭外有梅嶺,晉世王公貴人多葬其間。

叔陵生母彭妃死,啟請梅嶺葬之。

乃發謝太傅安石墓,棄去其柩,以葬母相。

初喪之日,偽為哀毀,自稱齋戒,將刺臂上血,為母寫《涅斮經》。

未及十日,庖廚擊鮮,日進甘膳。

私召左右妻女與之宣一婬一,其行一事類如此。

又有新安王者,名伯一團一,文帝子,一性一嗜酒,用度無節,所得俸祿,每不足於用,酣醉時,常乞丐於諸王。

帝聞而憐之,特加賞賜,後出為徐州刺史。

在州不理政事,日出田獵,或乘眠輿,至於草間,輒呼百姓婦女同游,動至旬日,所捕麝鹿等物,相與共享。

帝知其不法,召至京,將廢棄之。

而伯固善嘲虐,工餡媚,與叔陵相親押,以故得帝歡,每宴集,必引之侍飲。

又怕固一性一好射雉,叔陵好發古塚,出遊野外,必與偕行。

一日,兩人對飲,既酣,叔陵謂曰:「主上若崩,吾不能為太子下矣。」

伯固曰:「殿下雄才大略,豈太子所及?他日主天下者,非殿下而誰?吾雖不敏,當為殿下助一臂之力。」

彼此大笑。

於是情好大洽,遂謀不軌。

伯固侍禁中,每有密語,必報叔陵。

是時諸王皆畏叔陵,單有長沙王叔堅,每與相抗,不肯下之。

先是叔堅母,本吳中酒家女,宣帝微時,常飲其肆,遂與之通。

及貴,召拜淑儀,生叔堅。

叔堅一性一傑黠,有勇力,善騎射,帝亦一愛一之。

嘗與叔陵爭一寵一,彼此相忌。

每朝會鹵簿,不肯為先後,必分道而趨。

左右或爭道而鬥,至有死者。

帝於二子皆所鍾一愛一,故稍加責讓,仍置酒和解之。

由是二人益無顧忌。

一日,帝方視朝,忽報周已滅齊,大懼,謂群臣曰:「周人得志於東,必復闢地於南,如此江淮必受其害。

吾欲遣使於周,以修舊好,兼覘其動靜,諸臣以為誰可使者?」

眾推憲審,帝即命憲入關。

憲至周,周亦厚相接待。

既成禮,遂還建康,覆命於帝曰:「周雖滅齊,其勢可畏。

然自周武死後,天元繼統,國政日亂,內外皆歸心丞相楊堅。

臣料天元死後,堅必篡周。

內務未遑,何暇外圖?只恐堅既得志,必有併吞江南之意。

他日之憂,正勞聖慮也。」

帝曰:「堅亦何能遽代周家?」

遂不以為意。

未幾隋果代周,帝聞之,懼而謂憲曰:「卿料事如神,他日之憂,正不可以不防。」

憲曰:「陛下能念及此,兢兢業業,隋亦無如我何也!」於是飭邊事,修武備,以為自強之計。

時大建十三年也。

明年春,帝有疾,詔太子及始興王叔陵、長沙王叔堅,併入侍疾。

叔陵見帝病將危,一陰一懷異志,命典藥吏曰:「切藥刀甚鈍,可礪之。」

蓋舊制諸王入宮,不許帶寸刃,故叔陵欲礪銼藥刀,以行逆也。

甲寅帝崩,倉猝之際,合宮驚慌,而叔陵命左右於外取劍。

左右弗悟其旨,取朝服所佩木劍以進,叔陵頓足大怒。

叔堅在側見之,知其有變,乃密伺所為。

俄兩太子哀哭俯伏,叔堅偶如廁,叔陵較起,於旁一抽一切藥刀斬太子,中項,太子悶絕於地。

柳後大呼救之,叔陵又斫後數下。

一乳一媼吳氏自後制其肘,太子浴血而起,叔陵持太子衣,太子奮身得脫叔堅行至殿廊,聞內有喊聲,急即奔入見叔陵行兇,遂從後益之,奪去其刃,李之就柱,以其摺袖縛之。

時吳媼已扶太子避賊,叔堅求太子所在,欲受生殺之命。

叔陵乘間奮力掙縛,縛解脫走,突出雲龍門,馳車還東府,使左右斷青溪道,放東城囚以充戰士。

又遣人往新林,迫其所部兵,躬自被甲,戴白布帽,登城西門,招募百姓,散金帛以賞士卒,遍召請王將帥,莫有至者。

獨新安王伯固單馬赴之,助其指揮。

聚兵千人,據城自守。

時眾軍並出防江,台內空虛,人心驚亂。

叔堅忙召蕭摩訶入內,使受敕討叔陵。

摩訶受命出宮,即率馬步數百,直趣東府。

叔陵惶恐,遣人送鼓吹與摩訶,謂之曰:「事捷,必以公為台鼎。」

摩訶誘之曰:「須王心膂自來,方敢從命。」

叔陵乃遣所親戴溫、譚麒麟,來見摩訶,摩訶執以送台,斬其首以徇東城。

叔陵歎曰:「事不成矣。」

遂入內,呼其妻妾十人,盡沉於井,身率步騎數百,開城走,欲趣新林,而後乘舟奔隋。

行至白楊路,為台軍所邀。

伯固奔避入巷,叔陵馳騎拔刃追之,呼曰:「爾欲求克耶?我先殺汝。」

伯固不得已復還部下多棄甲潰去。

訶摩刺叔陵仆地,其將陳仲華就斬其首。

伯固亦為亂兵所殺。

自寅至已,其亂乃定。

叔陵諸子皆賜死。

時太子創甚,臥承香殿,太后居伯梁殿,百司眾務,皆決於叔堅丁已,太子創愈,群臣奉璽綬,即位於太極殿。

改元至德,大赦天下,是為後主。

以長沙王為司空、驃騎大將軍,蕭摩訶為車騎大將軍,封綬遠公,叔陵家金帛累巨萬,悉賜二人。

且說長沙王既定內亂,自以有救護大功,驕縱日甚,群臣忌之。

都官尚書孔范、中書告人施文慶皆有一寵一於帝,而惡叔堅所為,日夜求其短,構之於帝。

帝遂疏之,以江總為吏部尚書,奪其權。

叔堅既失恩,心不自安,乃為厭媚,酷日月以求福。

或上書告其事,驗之有實,帝乃四叔堅於內省。

將殺之,令內侍宣敕數其罪,叔堅對曰:「臣之本心,非有他故,但欲求親於主上耳。

今既犯天憲,罪固當死,但臣死地下必見叔陵,願宣明詔責之於九泉之下。」

帝感其言,遂赦之,免官歸第。

今且按下不表。

卻說陳自武帝開國,綱紀粗備,天下漸安。

繼以文宣承統,勤勞庶政,節己一愛一人,府庫充足,民食有餘,故大建之末,江南號稱富庶。

後主即位,蒙業而安,天下欣欣望治。

然一性一耽詩酒,專喜聲色。

始初,尚有二、三大臣。

輔以正道,軍國之務,稍為留心。

繼則佞幸日進,諛言盈耳,內一寵一外嬖,共為蠱惑,而君志日荒矣。

再表後宮有一美人,姓張名麗華,本兵家之女,父兄以織席為業。

後主為太子時,被選入宮,撥為東宮侍婢。

時後主已得龔、孔二妃,花容月貌,皆稱絕色,並承一寵一愛一,而於孔妃尤篤。

嘗謂妃曰:「古稱王嬙、西子之美,自吾視之,卿美當不弱耳。」

及麗華入宮,年才十歲,為孔妃給使,後主未之見也。

一日,與孔妃小伙,麗華捧(寧一毛一)以進,。

後主一見大驚,端視良久,謂妃曰:「此國色也。

卿何藏此佳麗,而不令我見?」

孔妃曰:「妾謂殿下此時見之,猶嫌其早。」

後主問何故,對曰:「其年尚幼,恐微葩嫩蕊,不足以受殿下采折耳。」

後主微笑,心雖一愛一之,憐其幼弱,不忍強與交一歡。

因作小詞以寄情,其詞曰:

海棠初試胭脂嫩,翠佩葳蕤,弱態難支。

不許金風用力吹。

新桃時樣慵梳掠,淡淡蛾眉,雲鬢雙垂,欲護蘭芽不自持。

後主作完是詞,以金花箋書付麗華,麗華叩謝。

孔妃相顧而笑曰:「殿下何多情也?」

原來麗華年雖幼小,天一性一聰明,吹彈歌舞,一見便會,詩詞歌賦,寓目即曉。

又善伺人顏色,雖孔妃亦甚一愛一之。

年交十三,出落得輕一盈姻娜,進止閑雅,容包益麗。

每一盻睞,光彩照映左右。

後主雖未臨幸,常抱置膝上,撫一摩其體。

此時麗華芳心已動,雲情而意,盈盈欲露,引得後主益發動情,那能再緩佳期。

一一夜風景融和,月明如水,酒闌之後,遂挽之同寢。

麗華初承雨露,嬌一啼宛轉,不勝羞澀而後主曲盡溫一存,方堪承受。

直至靈犀一透,彼此歡樂無限。

明日起身,後主滿心喜悅,遂作一詞以示麗華。

其詞曰:

明月映珠簾,依約小闌干側。

昨夜笑蓉帳底,占幾分春一色憨癡未請雨雲情,嬌羞更無力。

為問溫柔滋味,有誰人消得?

麗華亦依韻和之。

詞曰:

喜氣上眉梢,斗轉月輪初側。

直雨露恩濃天上,愧好花顏色。

柳條枝弱不堪攀,春風借微力。

繡帳夜闌情緒,許姮娥知得。

詞後書「恭賀御制元韻。」

後主看了此詞,歡喜不已,讚道:「你小小年紀,清詞麗句,乃能如此,結句帶著孔一娘一娘一,尤見靈心四映,真才女也。」

從此兩情膠漆,如魚得水,一寵一幸更出龔、孔之上。

未幾,宣帝崩,後主即位,拜為貴妃。

當叔陵作逆時,後主受傷,臥承香殿中養病,諸妃皆不得侍,獨麗華待左右,進湯藥,衣不解一帶者數夜。

及愈,益一愛一幸之。

又內空庭院雖廣,而武帝以來,皆尚簡樸。

後主嫌其居處不華,未足為藏嬌之所乃於臨光殿前,起臨春、結綺、望仙三閣。

高數十丈,並數十間,窮土木之奇,極人工之巧。

凡窗牖牆壁欄檻之類,皆以沉檀木為之,飾以金玉,間以珠翠。

外施珠簾,內設寶一床一寶帳。

服玩珍奇,器物瑰麗,皆近古未有。

閣下積石為山,引水為池植以奇樹,雜以名花。

每微風暫至,香聞數里。

朝日初照,光映後一庭。

月明之夜,恍如仙界。

後主自居臨春閣,張貴妃居結綺閣,龔、孔二貴嬪,居望仙閣,並復道往來。

又有王、季二美人,張、薛二淑媛,袁昭儀、何捷妤、江修容等七人,並以才色見幸,得游其上。

麗華嘗於閣上靚妝,或臨軒獨坐,或倚欄遙望,見者皆疑嫦娥出世,仙子臨凡,儼在縹緲峰頭,令人可望不可即。

於是外延臣工,率以迎一合為事。

有尚書顧總,字總持,博學多文,尤工五言七言,溺於浮一靡一。

後主一寵一之,日與游宴,多作艷詩。

好事者抄傳諷玩,爭相傚尤,詩體一新。

又有山一陰一人孔范,字法盲,容止都雅,文章贍麗,亦為主後親一愛一。

後主惡聞過失,范必曲為文飾,稱揚讚美。

又與孔貴妃結為兄妹。

一寵一遇優渥,言聽計從,公卿多畏之。

嘗語後主曰:「外間諸將起自行伍,匹夫耳。

深謀遠慮,非其所知。」

自是將帥微有過失即奪其兵,分配文吏。

邊備之弛,皆范為之。

時朝廷有狎客十人,顧總為首,孔范次之。

王瑳、施交慶、沈客卿等,又次之皆得出入禁中,傳宴內庭。

一日,後主退朝之暇,正與諸臣飲酒賦詩,內侍呈上短章一道,乃貴妃麗華所奏。

其略云:妾聞一陰陽一無二理,男一女本同揆。

朝廷之上,不乏文人;閨閣之中,豈無才女?大家續《漢》成一代之良史;蘇氏回文倡千秋之絕調。

斯圍巾幗增輝,鬚眉短氣者也,自古有之,今豈無偶?然空閨自蔽,美玉韞於櫝中;繡戶深藏,麗珠埋於澗底;胸羅錦繡未著勞聲;筆聚雲煙,難邀明鑒。

蛾眉為之痛心,脂粉因之減價。

伏惟陛下,睿思煥發,聖藻繽紛。

俾旁求之典,兼及紅裙;征避之加,不遺綠鬢,庶三千粉黛,爭抒風雅之才;與八百衣冠共佐文明之治。

後主覽表大悅,遍示諸臣,皆勸宜允所請。

於是發詔四方,採選淑女,不論士庶貴賤,凡有才色可觀者,皆要報名送進,州郡爭迎上意,各各遵行。

不上數月,選得女子數千,送至都下,齊集午門。

後主遂與張、孔二妃並坐內殿,一一引見。

先試其才,徐別其貌。

有才色兼備者十餘人,賜為女學土。

才有餘而色不及者,命為女校書,供筆墨之職。

色甚都面才不足者,命充內府,習歌舞之事。

真個艷冶滿前,笙策聒耳。

每遇飲宴,使諸妃嬪及女學士,與狎客雜坐聯吟,互相贈答,采其尤艷麗者,被以新聲,命宮女千餘人,習而歌之。

其曲有《玉樹後一庭花》、《臨春樂》等。

內有云:「璧月夜夜滿,瓊樹朝朝新」,最稱絕唱。

大略皆美諸妃之容色。

君臣酣歌,自夕達旦,以此為常。

把軍國政事,皆置不問。

百司啟奏。

並因宦者蔡蛻兒、李善慶以進,後主置麗華於膝上共決之,李、蔡所不能記者,麗華並為條疏,無所遺脫。

因參訪外事,人間有一言一事,麗華必先知之。

由是益加一寵一異,冠絕後一庭。

宦官近習,內外連結,賣官鬻獄,貨賂公行,大臣執政,皆從風謅附,以故上下解體,國事日壞。

時有中書舍人博縡,負才使氣,嬖倖多怨之,日進讒言,後主怒,收縡下獄。

縡乃於獄中上書曰:臣問君人者恭事上帝,子一愛一下民,省嗜欲,遠謅佞,未明求農,日旰忘食,是以澤被區夏,慶流子孫。

陛下頃來,酒色過度,不虔郊廟大神,專事一婬一昏之鬼。

小人在側,宦侍弄權,惡忠直若仇仇,視小民如草芥。

後宮曳給繡,廄馬余菽粟,而百姓饑寒,流離蔽野,神怒民怨,眾叛親離。

若不改弦易轍,臣恐東南王氣自斯而盡。

書奏,後主大怒。

頃之,意稍解,遣使謂之曰:「我欲赦卿,卿能改過否?」

對曰:「臣心如面,臣面可改,則臣心亦可改。」

使者覆命,後主益怒,遂賜死獄中。

從此直臣鉗口,弼士噤聲,君志益侈,民生日蹙。

消息傳入長安,正值隋文開皇之年,本有削平四海之志,於是隋之群臣,爭勸其主伐陳,以救江南百姓。

隋主曰:「吾為民父母,豈可限一衣帶水不拯之乎?」

乃下詔數後主二十大罪,散寫詔書二十萬紙,遍諭江外。

或謂兵行宜密,隋主曰:「若彼懼而改過,朕又何求?否則顯行天罰可也,奚事詭計為!」於是大治戰艦,陳師誓眾,命皇子晉王廣、秦王俊、清河公楊素為行軍元帥,總管韓擒虎、賀若弼等,率兵分道四出。

凡總管九十,兵五十餘萬,皆受晉王節度。

以左僕射高熲為晉王元帥長史,軍中事鹹取決焉。

其兵東接滄海,西距巴蜀,旌旗舟楫,橫亙數千里,無不奮勇爭先,盡欲滅此朝食。

正是:全軍壓境山河震,大敵臨江神鬼驚。

未識陳國若何御之,且聽下回分解。

宣帝溺一愛一叔陵,嫡庶幾於無別。

良善者尚或生心,況叔陵之凶悍一性一生者乎?宴駕之間,以藥刀行弒,自取滅亡,皆宣帝貽謀之不善也。

後主一性一格風一流,青官時已然,宣帝不知選正人以輔之,任其狂蕩,一朝繼統,為所得為,窮奢極欲,至於滅亡。

哀哉!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南史演義
凡例第一卷 晉室將亡廊廟亂 宋家應運帝王興第二卷 劉寄奴滅寇立功 王孝伯稱兵受戮第三卷 楊佺期演武招婚 桓敬道興師拓境第四卷 京口鎮群雄聚義 建康城偽主潛逃第五卷 扶晉室四方悅服 代燕邦一舉蕩平第六卷 東寇乘虛危社稷 北師返國靖烽煙第七卷 除異己暗襲江陵 剪強宗再伐荊楚第八卷 任諸將西秦復失 行內禪南樂聿興第九卷 廢昏庸更扶明主 殺大將自壞長城第十卷 急圖位東官不子 緩行誅合殿弒親第十一卷 誅元兇武陵正位 聽逆謀南郡興兵第十二卷 子業凶狂遭弒逆 鄧琬好亂起干戈第十三卷 計身後忍除同氣 育螟蛉暗絕宗祧第十四卷 輔幼主道成懷逆 殉國難袁粲捐身第十五卷 沈攸之建義無成 蕭紀伯開基代宋第十六卷 縱敗禮官宮闈淫亂 臣廢君宗室摧殘第十七卷 救義陽蕭衍建績 立寶卷六貴爭權第十七卷 救義陽蕭衍建績 立寶卷六貴爭權第十八卷 行亂政外藩屢叛 據雄封眾士鹹歸第十九卷 蕭雍州運籌決勝 齊寶卷喪國亡身第二十卷 寶寅潛逃投北魏 任城經略伐南梁第二十一卷 停洛口三軍瓦解 救種離一戰成功第二十二卷 築淮堰徒害民生 崇佛教頓忘國計第二十三卷 伐東魏淵明被執 納叛臣京闕遭殃第二十四卷 羊侃竭忠守建業 韋粲大戰死青塘第二十五卷 侯景背誓破台城 諸王斂兵歸舊鎮第二十六卷 除霸先始興舉義 王憎辯江夏立功第二十七卷 侯景分屍懲大惡 武陵爭帝失成都第二十八卷 魏連蕭察取江陵 齊納淵明圖建業第二十九卷 慕狡童紅霞失節 掃余寇興國稱尊第三十卷 廢伯宗安成篡位 擒王琳明徹立功第三十一卷 張麗華善承寵愛 陳後主恣意風流第三十二卷 陳氏荒淫棄天險 隋軍鼓勇下江南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