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白話文
第33篇
【原文】
《詩》曰:「衣錦尚綱。」
惡其文之著也。
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
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一溫一而理,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
【譯文】
《詩經》說:「內穿錦緞,外面罩件麻紗衣。」
這是為了避免錦衣花紋太顯眼,所以,君子的道德深藏不露而又日益明顯;小人的道德顯露無遺而日益消亡。
君子的道,平淡而從不厭倦,簡樸而內有文采,一溫一和而有條理,懂得遠從近開始的道理,懂得風氣有源頭的道理,懂得微小的事物一定會顯露的道理,這樣,就可以進入道德的境界了。
【原文】
《詩》云:「潛雖伏矣,亦孔之昭。」
故君子內省不疚,無惡於志。
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見乎。
【譯文】
《詩經》說:「潛藏雖然深,但也會很明顯。」
所以君子經常自我反省而沒有不安,心志沒有慚愧。
君子的德行之所以高於一般人,大概就是君子在不被人看見的地方也嚴格要求自己吧!
【原文】
《詩》云:「相在爾室,尚不愧於屋漏。」
故君子不動而敬,不言而信。
【譯文】
《詩經》說:「看你獨自在室內的時候,也能無愧於神明。」
所以,君子就是在沒做什麼事的時候,也能表現出他的恭敬,就是在沒說什麼話的時候,也能表現出他的誠信。
【原文】
《詩》曰:「奏假無言,時一靡一有爭。」
是故君子不賞而民勸,不怒而民威於鐵鉞。
【譯文】
《詩經》說:「默默無聲地祈禱,現在不再有紛爭。」
所以,君子不用賞賜老百姓,而老百姓自會努力;不用發怒,老百姓就會像看到刀斧刑具一樣畏懼。
【原文】
《詩》曰:「不顯惟德,百辟其刑之。」
是故君子篤恭而天下平。
【譯文】
《詩經》說:「大大地發揚美好德行,諸侯百官就會齊力效仿。」
所以,君子篤實恭敬就能使天下國家太平。
【原文】
《詩》曰:「予懷明德,不大聲以色。」
子曰:「聲色之於以化民,末也。」
《詩》曰:「德輻如一毛一。」
一毛一猶有倫。
「上天之載,無聲無臭。」
至矣。
【譯文】
《詩經》說:「我思念你的光輝品德,從來不疾聲厲色。」
孔子說:「用疾聲厲色去教育老百姓,是最拙劣的行為。」
《詩經》說:「用德行教化人民輕易如舉鴻一毛一。」
這裡的德還可用鴻一毛一來比較。
不如「上天生育萬物,既沒有聲音也沒有氣味」。
這才是德的最高境界。
分類:諸子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