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讀《菜根譚》有感:由於作者洪應明所處時代、以及自身一性一格所限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菜根譚》讀《菜根譚》有感

菜根譚

讀《菜根譚》有感

《菜根譚》成書於明朝萬曆年間、通篇教人正心、修身、齊家之道。

由於作者洪應明所處時代、以及自身一性一格所限,菜根譚多少有消極、悲觀的一面,雖然如此、其中也不乏發人深省的句子。

黑格爾說只要存在總是有其存在的道理,既然能在菜根譚中讀到消極的一面,起碼證明了自身還是積極的。

《菜根譚》在中學時曾經極其喜歡,之前在舊書攤偶然發現當年所讀版本,當即買了回來重讀一遍,摘錄其中我最喜歡的句子,附上心得,與同好共享。

君子之心事、天清日白、不可使人不知。

君子之才華、玉韞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才華不欲人知,倒不一定是為了藏鋒,而是惶恐。

當我知道得越多,越是發現自己一無所知。

站上了巨人的肩膀才會發現自己的渺小)

勢利紛華、不近者為潔、近之而不染者尤潔。

智械機巧、不知者為高、知之而不用者更高。

(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蓋世功勞、當不過一個矜字。

彌天罪過、當不得一個悔字。

(彌天罪過又豈是一個悔字便能抹掉?)

人知名位為樂、不知無名無位之樂為最真。

人知饑寒為憂、不知不饑不寒之憂為更甚。

(按照托爾斯泰的安娜定律: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然而不入世又談何出世?無名無位之人說無名無位之樂為最真旁人眼裡真是酸葡萄心理)

為惡而畏人知、惡中猶有善路。

為善而急人知,善處即是惡根。

(梁武帝問達摩:修佛像功德幾何?達摩回答無功無德。

有心行善雖善亦不賞。

圖未就之功、不如保己成之業。

悔既往之失、不如防將來之非。

(創業固然難,守業亦難。

馬上得天下,馬上卻不能治天下,兩種不同領域、無高低之分)

聲一妓一晚景從良、一世之煙花無礙。

貞婦白頭失守、半生清苦皆非。

(未到蓋棺不能定論,袁世凱汪一精一衛一毛一|澤|東蔣介石如早死便是蓋世偉人、孫文多活十年未必就能亂世中存名保節。

文章做到極處、無有他奇、只是恰好。

人品做到極處、無有他異、只是本然。

(老子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學問做到極致只是回復本然。

音樂有多複雜?只是七個音符。

中文有很複雜?只是五種筆劃。

不責人小過、不發人隱私、不念人舊惡。

三者可以養德,亦可以遠害。

(呂端大事不糊塗也)

當與人同過、不當與人同功、同功則相忌。

可與人共患難、不可與人共安樂、安樂則相仇。

(至理也)

能脫俗便是奇、作意尚奇者、不為奇而為異。

不合污便是清、絕俗求清者、不為清而為激。

(凡事刻意而為之,便著了佛家所說的「相」)

思宜自淡而濃、先濃後淡者、人忘其惠。

威宜自嚴而寬、先寬後嚴者、人怨其酷。

(可為現代主管處事準則)

聽靜夜之鐘聲、喚醒夢中之夢。

觀澄潭之月影、窺見身外之身。

(有好環境才能有好意境)

電火光中爭長竟短、幾何光陰?蝸牛角上較雌論雄、許大世界?

(爭與不爭,似乎得先判斷是否電火光、蝸牛角)

一寵一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

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

(這一句曾濫用於各畢業同學錄,書扉贈言,原來出處是在這裡)

久伏者飛必高、開先者謝獨早。

(老師說我們要最後笑,免得被人笑。

就一身了一身者、方能以萬物付萬物。

還天下於天下者,方能出世間於世間。

(通篇難見的大器之句,我最喜歡)

分類:蒙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菜根譚
菜根譚全文+譯文(一)菜根譚全文+譯文(二)菜根譚全文+譯文(三)菜根譚全文+譯文(四)菜根譚名句、菜根譚名言、菜根譚名言名句解析前言(1)前言(2)重刻《菜根譚》序遂初堂主人序金玉人品 烈火中煉一錯百非 萬全無悔登高心曠 舒嘯興邁心事宜明 才華須韞和氣致祥 歡欣舒暢真味是淡 至人是常獨坐觀心 真常獨露恩裡生害 敗後成功淡泊明志 肥甘喪節面前放寬 身後澤長路留一步 味讓三分脫俗除累 超凡入聖寵利毋前 德業毋後退即是進 與就是得驕矜無功 懺悔消罪遠害全身 韜光養德天道忌盈 業不求滿誠心和氣 家有真佛攻勿太嚴 教勿太高淨從穢生 明從暗出伸揚正氣 顯現真心以事後悔 破臨事癡山林情趣 治世胸懷無過即功 無怨即德憂勤勿過 淡泊勿枯原其初心 觀其末路富宜寬厚 智宜斂藏人情世路 應識退讓不惡小人 禮待君子渾噩淡泊 清名傳揚降魔降心 馭橫馭氣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欲路不染 理路當先居常嗜好 濃枯相宜彼富我仁 彼爵我義高處立身 退步處世修德忘名 讀書深心人性善惡 咫尺之間進德修行 濟世經邦欲人不知 己先莫為少事為福 多心招禍方圓並用 寬嚴互存恩功當念 怨過宜忘心地乾淨 方可讀書讀書見聖 居官愛民掃除外物 直覓本來苦生有樂 得意生悲德中富貴 舒徐繁衍觀物外物 思身後身不行好事 恰似未生趣味瀟灑 如春生物真廉無名 大巧無術心體光明 念勿暗昧無名無位 其樂最真陰惡惡大 顯善善微逆來順受 居安思危養喜召福 去殺遠禍謹言慎行 君子之道氣和心暖 其福亦厚游心天理 廣大宏朗磨練福久 參勘知真地穢生物 水清無魚泛駕之馬 躍冶之金乾坤妙趣 天地文章一念貪私 萬劫不復主人惺惺 賊成家人圖其未就 不如保成高而勿疏 淡而勿枯事來心現 事去心空行道中庸 方是懿德貧者不艷 因淨風雅閒莫放過 靜不落空起念便覺 一覺便轉厚德積福 逸心補勞天機神妙 凡智何為田看收成 人重晚情種德施惠 無位公相祖宗德澤 子孫福祉君子詐善 如小人惡心圓而寬 天下自安持其操履 斂其鋒芒逆境礪行 順境銷靡專勢弄權 慾火自焚人心一真 金石可貫文求恰好 品如本然看破認真 可負重任節制欲求 便無殃悔忠恕待人 養德遠害天地萬古 人生百年持盈履滿 君子兢兢卻私扶公 修身種德不犯公論 不涉權門矜莊自重 無惡人毀處親從容 對友剴切大處著眼 小處著手莫驚奇異 能恆苦節明知故犯 改邪歸正偏信自任 皆所不宜彌縫人短 化誨其頑君子慎交 養德之基能知提醒 能知放下識是明珠 力是慧劍橫逆困窮 豪傑爐錘二語並存 精明渾厚辨別是非 認識大體善勿預揚 惡勿先發暗室磨練 臨深履薄做到極處 如同本來富多炎涼 親多妒忌功過宜清 恩仇勿顯陰惡惡大 陽善善小以德御才 德才兼備一言提醒 無量功德功名一時 氣節千載機中生機 變中生變情急招損 嚴厲生恨節義文章 德性陶熔謹於至微 施於不報修身種德 事業之基道屬公共 學是尋常君子立德 小人圖利律己宜嚴 待人宜寬操履嚴明 守正不阿誠心和氣 名義氣節一念慈祥 寸心潔白平凡德行 和平之基坎坷世道 以耐撐持心體瑩然 不失本真修養自身 大業後成富當知貧 壯宜念老清濁並包 善惡兼容磨礪如金 施為似弩虛圓建功 執拗敗事過儉則吝 過讓則卑名位聲樂 不可貪圖量寬福厚 器小祿薄用人不刻 交友不濫敬畏君子 敬畏百姓怨尤自消 精神自奮人多弊端 一一警惕吉人安詳 惡人殺機省事為適 無能全真夢中之夢 身外之身傳心之訣 見道之文讀無字書 彈無絃琴競逐聽人 恬淡適己延促一念 寬窄寸心知足則仙 善用則生棲恬守逸 最淡最長消弭幻業 增長道心退步寬平 清淡悠久隱無榮辱 道無炎涼進步思退 著手圖放貪富亦貧 知足亦富隱者高時 省事平安心無染著 欲境仙都躁極則昏 靜極則明在世出世 盡心了心身放閒處 心安靜中不希利祿 不畏權勢不知有我 安知物貴人情世態 不宜太真尋常家飯 素位風光生死成敗 一任自然猛獸易伏 人心難制心無風濤 性天化育盛衰無常 強弱安在寵辱不驚 去留無意冷眼觀察 如湯消雪求真離苦 善自修持名利尊卑 貪爭無二念淨境空 人心真境俗觀紛紛 道觀是常了心悟性 俗即是僧以我轉物 天地逍遙生死變化 如同晝夜局盡子收 勝負安在悟吾靜體 養吾圓機人我一視 動靜兩忘念頭稍異 境界頓殊水滴石穿 瓜熟蒂落就身了身 以物付物把握本質 卷舒自在慈悲之心 生生之機心神修養 臨變不亂何喜非憂 何憂非喜本心即佛 何待觀心人心自然 混合無間祥和之氣 人生真諦損之又損 忘無可忘隱智藏才 任重道遠去混心清 去苦樂存辟眾善路 以弭惡源一念回光 炯然返照量弘識高 功德日進不形於言 不動於色拔去名根 融解客氣偏見害人 聰明障道性天不枯 機神易發鷹立如睡 虎行似病鬧中靜察 困時向上幻無求真 雅不離俗不系之舟 既灰之木幼不陶鑄 難成令器濃夭淡久 早秀晚成心虛理明 心實志堅樂極生悲 苦盡甘來位盛危至 德高謗興人生減省 安樂之基心胸曠隘 萬鍾車輪達人猛醒 俗士沉淪無事道人 不了禪師渾然和氣 居身之珍人之際遇 齊順對治非分之得 世俗之阱急處站穩 險處回首有妍有丑 有潔有污污泥不染 知巧不用田父野叟 天全欲淡幽人清事 總在自適飽諳世味 會盡人情花萼徒榮 玉帛何益有意反遠 無心自近閒生別念 忙隱真性得休便休 了時無了智愚可教 中才難處信人己誠 疑人己詐雅士交友 述古暢懷真懇念頭 圓活機趣同功相忌 同樂相仇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