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大全》皂莢的功效與作用: 皂莢-原態皂莢-藥材為豆科植物皂莢Gleditsia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中藥材大全》皂莢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材大全

皂莢的功效與作用

皂莢-原態

皂莢-藥材

皂莢-飲片

為豆科植物皂莢Gleditsia sinensis Lam.的果實,又名皂角。

形扁長者,稱大皂莢;其植株受傷後所結的小型果實,彎曲成月牙形,稱豬牙皂,又稱小皂莢,均入藥。

主產於四川、河北、陝西、河南等地。

秋季採摘成熟果實,曬乾,切片生用,或炒用。

【藥一性一】辛、鹹,一溫一。

有小毒。

歸肺、大腸經。

【功效】祛頑痰,通竅開閉,祛風殺蟲。

【應用】

1.頑痰阻肺,咳喘痰多。

本品辛能通利氣道,鹹能軟化膠結之痰,故頑痰膠阻於肺見咳逆上氣,時吐稠痰,難以平臥者宜用之,可單味研末,以蜜為丸,棗湯送服,即《金匱要略》皂莢丸。

近代有以本品配麻黃,豬膽汁製成片劑,治咳喘痰多者。

2.中風、痰厥、癲癇、喉痺痰盛。

本品味辛而一性一竄,入鼻則嚏,入喉則吐,能開噤通竅,故如中風、痰厥、癲癇、喉痺等痰涎壅盛,關竅阻閉者可用之。

若配細辛共研為散,吹鼻取嚏,即通關散(《丹溪心法附余》);或配明礬為散,一溫一水調服,湧吐痰涎,而達豁痰開竅醒神之效,即稀涎散(《傳家秘寶》)。

此外,本品熬膏外敷可治瘡腫未潰者,有散結消腫之效;以陳醋浸泡後研未調塗,可治皮癬,有祛風殺蟲止癢之功。

又本品味辛,能「通肺及大腸氣」,而有通便作用,治便秘,可單用,也可配細辛研末,加蜂蜜調勻,製成栓劑用。

【用法用量】研末服,1~1.5g;亦可入湯劑,1.5~5g。

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內服劑量不宜過大,以免引起嘔吐、腹瀉。

辛散走竄之一性一強,非頑疾證實體壯者慎用。

孕婦、氣虛一陰一虧及有出一血傾向者忌用。

【古籍摘要】

1.《神農本草經》:「主風痺死肌,邪氣;風頭淚出,下水。

利九竅。」

2.《本草綱目》;「通肺及大腸氣,治咽喉痺塞,痰氣喘咳,民癘濟癬。」

「其味辛而一性一燥,氣浮而散。

吹之異之,則通上下諸竅;服之則治風濕痰喘腫滿,殺蟲;塗之則散腫消毒,搜風治瘡。」

3.《本經逢原》:「大小二皂,所治稍有不同,用治風痰,牙皂最勝,若治濕痰,大皂力優。」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本品含三萜類皂甘、鞣質、蠟醇、廿九烷、豆甾醇等。

2.藥理作用:皂甘能刺激胃粘一膜而反射一性一地促進呼吸道粘一液的分一泌,從而產生祛痰作用:煎劑對離體大鼠子一宮有興奮作用;對堇色一毛一癬菌,星形一奴一卡氏菌有抑製作用。

大量皂莢中所含之皂甘,不僅刺激胃腸粘一膜,產生嘔吐、腹瀉,而且腐蝕胃粘一膜,發生吸收中毒,甚至產生全身毒一性一,引起溶血,特別是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先痙一攣後麻痺,呼吸中樞麻痺而死亡。

3.臨一床一研究:皂莢研細末吹入鼻腔,可止呃逆(中醫雜誌,1995,7:389)、治療急一性一心悸(竇一性一心動過速、室上一性一心動過速)(中醫雜誌,1995,7:418);皂莢蜜丸服,治痰稠不易咳出之肺結核、肺膿腫、肺心病、支氣管擴張、支氣管肺炎、支氣管炎及肺不張等呼吸系統疾病,有較好祛痰作用(中華內科雜誌,1982,12:783);皂莢研末,用糖拌服,治小兒厭食症,總有效率94.5%(湖北中醫雜誌,1987,1:25);大皂角炒,研末,入醋收膏,貼敷患側口角,治面神經炎300例,痊癒250例,好轉40例,無效10例(陝西中醫學院學報,1995,4:25);皂莢與苦參煎水熏洗,治滴蟲一性一陰一道炎68例,近期治癒39例,遠期治癒12例(甘肅中醫,1996,3:36);皂莢用水、酒、醋、香油等製成浸出液或糊劑外搽或敷,可治療疥瘡(湖北中醫雜誌,1989,5:32)、帶狀皰疹、足癬、漆瘡、丹毒、痱子(新中醫,1995,1:45)。

4.不一良反應:皂莢所含的皂莢甘有毒,對胃粘一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胃粘一膜被破壞而吸收中毒,故用量過大,誤食種子或豆莢,及注射用一藥均可致毒一性一反應。

初感咽干、上腹飽一脹及灼一熱感,繼之噁心、嘔吐、煩躁不安,腹瀉,大便多呈水樣,帶泡沫。

並有溶血現象,出現面色蒼白、黃疸、腰痛、血紅蛋白尿及缺氧症狀等。

同時出現頭痛、頭暈、全身衰弱無力及四肢酸麻等。

嚴重者可出現脫水、休克、呼吸麻痺、腎衰而致死亡。

中毒早期應立即催吐、洗胃、並口服牛一乳一、蛋清等以保護胃粘一膜,必要時可導瀉;靜脈補液,維持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並促進毒素排一洩;有溶血徵象者,應用碳酸氫鈉以鹼化尿液,嚴重者輸血、給氧、酌用可的松類激素,如氫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等;並作對症處理。

中藥解毒:以生薑9g、香芋9g、赤芍9g、烏藥9g、藿香6g、羌活6g、大腹皮12g,水煎服。

或以黃柏9g,甘草6g,煎服。

附藥皂角刺

為皂莢樹的棘刺,又名皂角針。

一性一味辛一溫一。

功能消腫排膿,祛風殺蟲。

用於癰疽瘡毒初起或膿成不潰之證以及皮癬、麻風等。

煎服3~10克。

外用適量,醋煎塗患處。

癰疽已潰者忌用。

麻黃的功效與作用 桂枝的功效與作用 紫蘇的功效與作用 生薑的功效與作用 香薷的功效與作用 荊芥的功效與作用 防風的功效與作用 羌活的功效與作用 白芷的功效與作用 細辛的功效與作用 稿本的功效與作用 蒼耳子的功效與作用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中藥材大全
麻黃的功效與作用桂枝的功效與作用紫蘇的功效與作用生薑的功效與作用香薷的功效與作用荊芥的功效與作用防風的功效與作用羌活的功效與作用白芷的功效與作用細辛的功效與作用稿本的功效與作用蒼耳子的功效與作用辛夷的功效與作用蔥白的功效與作用鵝不食草的功效與作用檉柳的功效與作用薄荷的功效與作用牛蒡子的功效與作用蟬蛻的功效與作用桑葉的功效與作用菊花的功效與作用蔓荊子的功效與作用升麻的功效與作用葛根的功效與作用淡豆豉的功效與作用浮萍的功效與作用木賊的功效與作用石膏的功效與作用寒水石的功效與作用知母的功效與作用蘆根的功效與作用天花粉的功效與作用淡竹葉的功效與作用鴨跖草的功效與作用梔子的功效與作用夏枯草的功效與作用決明子的功效與作用密蒙花的功效與作用青葙子的功效與作用黃芩的功效與作用黃連的功效與作用黃柏的功效與作用龍膽的功效與作用秦皮的功效與作用苦參的功效與作用白鮮皮的功效與作用苦豆子的功效與作用金銀花的功效與作用連翹的功效與作用穿心蓮的功效與作用大青葉的功效與作用板藍根的功效與作用青黛的功效與作用貫眾的功效與作用蒲公英的功效與作用紫花地丁的功效與作用野菊花的功效與作用拳參的功效與作用漏蘆的功效與作用魚腥草的功效與作用金蕎麥的功效與作用射干的功效與作用山豆根的功效與作用馬勃的功效與作用青果的功效與作用錦燈籠的功效與作用木蝴蝶的功效與作用白頭翁的功效與作用馬齒莧的功效與作用鴉膽子的功效與作用委陵菜的功效與作用翻白草的功效與作用半邊蓮的功效與作用白花蛇舌草的功效與作用山慈菇的功效與作用熊膽的功效與作用千里光的功效與作用白蘞的功效與作用四季青的功效與作用綠豆的功效與作用生地黃的功效與作用玄參的功效與作用牡丹皮的功效與作用赤芍的功效與作用紫草的功效與作用水牛角的功效與作用青蒿的功效與作用白薇的功效與作用地骨皮的功效與作用大黃的功效與作用芒硝的功效與作用番瀉葉的功效與作用火麻仁的功效與作用郁李仁的功效與作用甘遂的功效與作用京大戟的功效與作用芫花的功效與作用牽牛子的功效與作用巴豆的功效與作用千金子的功效與作用獨活的功效與作用威靈仙的功效與作用川烏的功效與作用蘄蛇的功效與作用烏梢蛇的功效與作用木瓜的功效與作用蠶沙的功效與作用伸筋草的功效與作用尋骨風的功效與作用松節的功效與作用海風籐的功效與作用青風籐的功效與作用丁公籐的功效與作用昆明山海棠的功效與作用雪上一枝蒿的功效與作用路路通的功效與作用秦艽的功效與作用防己的功效與作用桑枝的功效與作用豨薟草的功效與作用海桐皮的功效與作用絡石籐的功效與作用雷公籐的功效與作用老鸛草的功效與作用穿山龍的功效與作用絲瓜絡的功效與作用五加皮的功效與作用桑寄生的功效與作用狗脊的功效與作用千年健的功效與作用雪蓮花的功效與作用鹿啣草的功效與作用石楠葉的功效與作用藿香的功效與作用佩蘭的功效與作用蒼朮的功效與作用厚樸的功效與作用砂仁的功效與作用豆蔻的功效與作用草豆蔻的功效與作用草果的功效與作用茯苓的功效與作用薏苡仁的功效與作用豬苓的功效與作用澤瀉的功效與作用冬瓜皮的功效與作用香加皮的功效與作用枳椇子的功效與作用澤漆的功效與作用螻蛄的功效與作用薺菜的功效與作用車前子的功效與作用滑石的功效與作用木通的功效與作用通草的功效與作用瞿麥的功效與作用萹蓄的功效與作用地膚子的功效與作用海金沙的功效與作用石韋的功效與作用冬葵子的功效與作用燈心草的功效與作用萆薢的功效與作用茵陳的功效與作用金錢草的功效與作用虎杖的功效與作用地耳草的功效與作用垂盆草的功效與作用雞骨草的功效與作用珍珠草的功效與作用附子的功效與作用乾薑的功效與作用肉桂的功效與作用吳茱萸的功效與作用小茴香的功效與作用丁香的功效與作用高良姜的功效與作用花椒的功效與作用蓽茇的功效與作用蓽澄茄的功效與作用青皮的功效與作用枳實的功效與作用木香的功效與作用沉香的功效與作用檀香的功效與作用川楝子的功效與作用烏藥的功效與作用青木香的功效與作用荔枝核的功效與作用香附的功效與作用佛手的功效與作用香櫞的功效與作用玫瑰花的功效與作用娑羅子的功效與作用薤白的功效與作用天仙籐的功效與作用大腹皮的功效與作用甘松的功效與作用九香蟲的功效與作用刀豆的功效與作用柿蒂的功效與作用山楂的功效與作用神曲的功效與作用麥芽的功效與作用萊菔子的功效與作用雞內金的功效與作用阿魏的功效與作用使君子的功效與作用苦楝皮的功效與作用檳榔的功效與作用南瓜子的功效與作用雷丸的功效與作用鶴虱的功效與作用榧子的功效與作用小薊的功效與作用大薊的功效與作用地榆的功效與作用槐花的功效與作用側柏葉的功效與作用白茅根的功效與作用苧麻根的功效與作用三七的功效與作用茜草的功效與作用蒲黃的功效與作用降香的功效與作用白及的功效與作用仙鶴草的功效與作用棕櫚炭的功效與作用血余炭的功效與作用藕節的功效與作用艾葉的功效與作用炮姜的功效與作用灶心土的功效與作用川芎的功效與作用郁金的功效與作用薑黃的功效與作用沒藥的功效與作用五靈脂的功效與作用夏天無的功效與作用楓香脂的功效與作用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