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大全
知母的功效與作用
知母-原態
知母-藥材
知母-飲片
為百合科植物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ge.的乾燥根一莖一。
主產於河北、山西及山東等地。
春、秋二季採挖,除去鬚根及泥沙,曬乾,一習一稱「一毛一知母」。
或除去外皮,曬乾。
切片入藥,生用,或鹽水炙用。
【藥一性一】苦、甘,寒。
歸肺、胃、腎經。
【功效】清熱瀉火,生津潤燥。
【應用】
1.熱病煩渴。
本品味苦甘而一性一寒質潤,苦寒能清熱瀉火除煩,甘寒質潤能生津潤燥止渴,善治外感熱病,高熱煩渴者,常與石膏相須為用,如白虎湯(《傷寒論》)。
2.肺熱燥咳。
本品主入肺經而長於瀉肺熱、潤肺燥,用治肺熱燥咳,常配貝母用,如二母散(《證治準繩》);若配杏仁、萊菔子,可治肺燥久嗽氣急,如寧嗽煎(《奇方類編》)。
3.骨蒸潮熱。
本品兼入腎經而能滋腎一陰一、瀉腎火、退骨蒸,用治一陰一虛火旺所致骨蒸潮熱、盜汗、心煩者,常配黃柏、生地黃等藥用,如知柏地黃丸(《醫宗金鑒》)。
4.內熱消渴。
本品一性一甘寒質潤,能瀉肺火、滋肺一陰一,瀉胃火、滋胃一陰一,瀉腎火、滋腎一陰一,可用治一陰一虛內熱之消渴證,常配天花粉、葛根等藥用,如玉一液湯(《醫學衷中參西錄》)。
5.腸燥便秘。
本品功能滋一陰一潤燥,可用治一陰一虛腸燥便秘證,常配生地黃、玄參、麥冬等藥用。
【用法用量】煎服,6—12g。
【使用注意】本品一性一寒質潤,有滑腸作用,故脾虛便溏者不宜用。
【鑒別用一藥】石膏、知母均能清熱瀉火,可用治一溫一熱病氣分熱盛及肺熱咳嗽等證。
但石膏瀉火之中長於清解,重在清瀉肺胃實火,肺熱喘咳、胃火頭痛牙痛多用石膏;知母瀉火之中長於清潤,肺熱燥咳、內熱骨蒸、消渴多選知母。
【古籍摘要】
1.《神農本草經》:「主消渴熱中,除邪氣,肢一體浮腫,下水,補不足益氣。」
2.《用一藥法象》:「瀉無根之腎火,療有汗之骨蒸,止虛勞之熱,滋化源之一陰一。」
3.《本草綱目》:「知母一之辛苦寒涼,下則潤腎燥而滋一陰一,上則清肺金而瀉火,乃二經氣分藥也。」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本品根一莖一含多種知母皂甘、知母多糖;此外,尚含芒果甘、異芒果甘、膽鹼、尼克酰胺、鞣酸、煙酸及多種金屬元素、粘一液質、還原糖等。
2.藥理作用:知母浸膏動物實驗有防止和治療大腸桿菌所致高熱的作用;體外實驗表明,知母煎劑對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霍亂弧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白喉桿菌、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β-溶血一性一鏈球菌、白色念珠菌及某些致病一性一皮膚癬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製作用;其所含知母聚糖A、B、C、D有降血糖作用,知母聚糖B的活一性一最強;知母皂甘有抗腫瘤作用。
3.臨一床一研究:用知母、夏枯草,煎水冷濕敷患處,治療頭皮一毛一囊周圍炎19例,均有效(臨一床一皮膚科雜誌,1985,5:275);以知柏坤草湯(由知母、黃柏、丹參、益母草、大黃、牛膝組成)治療前一列一腺肥一大80例,總有效率為86.3%(中西醫結合雜誌,1988,3:155);用知母皂甘口服液口服,治療原發一性一腎病綜合征30例,能明顯減輕糖皮質激素所產生的副作用(實用醫學雜誌,2001,7:583)。
麻黃的功效與作用 桂枝的功效與作用 紫蘇的功效與作用 生薑的功效與作用 香薷的功效與作用 荊芥的功效與作用 防風的功效與作用 羌活的功效與作用 白芷的功效與作用 細辛的功效與作用 稿本的功效與作用 蒼耳子的功效與作用
分類:古代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