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大全
淡豆豉的功效與作用
淡豆豉-原態
淡豆豉-藥材
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max (L.) Merr.的成熟種子發酵加工品。
全國各地均產。
曬乾,生用。
【藥一性一】苦、辛,涼。
歸肺、胃經。
【功效】解表,除煩,宣發鬱熱。
1.外感表證。
本品辛散輕浮,能疏散表邪,且發汗解表之力頗為平穩,無論風寒、風熱表證,皆可配伍使用。
用治風熱感冒,或一溫一病初起,發一熱、微惡風寒,頭痛口渴,咽痛等症,常與金銀花、連翹、薄荷、牛蒡子等藥同用,如銀翹散(《一溫一病條辨》);若風寒感冒初起,惡寒發一熱、無汗、頭痛、鼻塞等症,常配蔥白,如蔥豉湯(《肘後方》)。
2.熱病煩悶。
本品辛散苦洩一性一涼,既能透散外邪,又能宣散邪熱、除煩,常與清熱瀉火除煩的梔子同用,治療外感熱病,邪熱內郁胸中,心中懊惱,煩熱不眠,如梔子豉湯(《傷寒論》)。
【用法用量】煎服,6~12g。
【古籍摘要】
1.《名醫別錄》:「主傷寒頭痛,寒熱,瘴氣惡毒,煩躁滿悶,虛勞喘急,兩腳疼冷。」
2.《珍珠囊》:「去心中懊惱,傷寒頭痛,煩躁。」
3.《本草綱目》:「下氣,調中。
治傷寒一溫一毒發斑,嘔逆。」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本品含脂肪、蛋白質和酶類等成分。
2.藥理作用:淡豆豉有微弱的發汗作用,並有健胃、助消化作用。
3.臨一床一研究:據報道,三黃石膏湯(黃連9g,黃芩9g,黃柏9g,梔子9g,淡豆豉9g,麻黃8g,石膏40~50g(先煎),生薑3片,大棗3枚,細茶10g),每日1~2劑,水煎服,治療流行一性一感冒高熱53例,收到了較好的療效(福建中醫藥,1997,28(1):44)。
以淡豆豉、地骨皮各15g,焦山梔5g,柴一胡一12g,白薇30g組成「癌熱靈」,水煎服,2周為1個療程,治療癌一性一發一熱59例有效(浙一江一中醫雜誌,1997,32(6):250)。
以薄荷、前一胡一、牛蒡子、淡豆豉、木通、葛根為主組成辛涼解表湯,腹脹痛加厚樸、香附,一乳一食減少有完谷者加神曲、山楂,治療小兒洩瀉52例,收到了較好的療效(長春中醫學院學報,1997,13(1):48)。
附藥大豆黃卷
本品系採用大豆浸水濕潤發芽,曬乾而成。
一性一味甘、淡,平;歸脾、胃經。
功效解表祛暑,清熱利濕。
適用於暑濕、濕一溫一初起,濕一熱內蘊所致發一熱汗少,惡寒身重,胸悶苔膩等症。
用量10~15g。
麻黃的功效與作用 桂枝的功效與作用 紫蘇的功效與作用 生薑的功效與作用 香薷的功效與作用 荊芥的功效與作用 防風的功效與作用 羌活的功效與作用 白芷的功效與作用 細辛的功效與作用 稿本的功效與作用 蒼耳子的功效與作用
分類:古代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