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齊書白話文》王秀之傳:祖父王裕,在宋朝任左光祿大夫、儀同三司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南齊書白話文》王秀之傳

南齊書白話文

王秀之傳

王秀之字伯奮,是琅笽臨沂人。

祖父王裕,在宋朝任左光祿大夫、儀同三司。

父親王瓚之,曾任金紫光祿大夫。

王秀之幼時,王裕喜一愛一他的風采。

初仕任著作佐郎,太子舍人。

父親去世,他在父親墓旁搭茅舍守孝,守孝期滿才復職做官。

吏部尚書褚淵見王秀之端正整潔,想和他結親,王秀之不肯,因為這件事調任兩府外兵參軍。

又調任太子洗馬,司徒左西屬,桂陽王司空從事中郎。

王秀之知道劉休范要謀反,托辭有病不和他接近。

又出京任晉平太守。

到郡幾年,對人說:「此地土地肥沃,俸祿豐厚,我錢袋已很飽了,怎麼能久留此地擋賢人的路。」

上表請求替換,世人稱他「王晉平恐富求歸」。

回京任安成王驃騎諮議,調任中郎。

又任太祖(蕭道成)驃騎諮議。

升明二年(478),調任左軍長史、尋陽太守,隨府調任鎮西長史、南郡太守。

府主豫章王蕭嶷封王之後,王秀之調任司馬、河東太守,辭太守之職不受。

加任寧朔將軍,改任黃門郎,不受,仍調任豫章王驃騎長史。

豫章王在荊州辦學,讓王秀之任儒林祭酒。

後調任寧朔將軍、南郡王司馬。

又任黃門郎,兼羽林監。

調任長沙王中軍長史。

世祖蕭賾即位,他任太子中庶子、吏部郎,出京任義興太守,調任侍中祭酒,又調任都官尚書。

當年,王秀之的祖父王裕,一性一情剛正。

徐羨之、傅亮掌握朝中大權時,王裕不同他們來往,後來退休歸隱於吳興,給兒子王瓚之寫信說:「我希望你能不趨炎附勢。」

王瓚之歷任各種官職直至五兵尚書,從未去拜望過一次朝貴。

江湛對何偃說:「王瓚之是當今身在朝中的隱士。」

對柳元景、顏師伯等高官貴威,王瓚之一直不肯去問候。

到王秀之任尚書時,又不與尚書令王儉來往。

一家三世不趨附權貴,受到世人稱頌。

又調任侍中,兼任射聲校尉。

出京任輔國將軍、隨王鎮西長史、南郡內史。

州西曹苟不十寫給王秀之一封表示友好的信,王秀之根本不答理他。

苟不十於是寫信給他說:「我聽聞要居於『謙』位,《易》上已經寫了;傲不可長,也在《禮》文中講明了。

因此信陵君有結交平民的情義,燕丹子有款待荊卿的美德,都是本著一個禮字。

大丈夫生在天地之間,豈能不轟轟烈烈,空為後代留下一丘黃土?足下事業輝煌,聲動朝野,不修蓋世業績,與一般的愚夫有什麼區別?我當年耿直不阿,不同流俗,老來衣食無著,希望得人幫助。

成一人之美,為《春秋》所稱道,以我寸長,補您尺短,故禮尚往來,對彼此都有益,實在並非我庸庸碌碌求告於你呵。

況且我與足下,同為國家之士。

盛衰更替,此是常理,名位的高低,緣自運氣的好壞,豈是品德權行能決定的嗎?第五之號,既不能換作驃騎;西曹之名,又怎能比得上長史?足下收到我的信很久了,您如果這樣不合禮數,又該拿什麼去對待國士?如果您是守禮的,按禮不應不回信給我。

平等地往還,對您有什麼冒犯的地方呢?君子相處,看德不看位,相如不能被屈服於澠池,一毛一遂怎容忍郢門之辱,若碰上敵人或遇到大事,我一定比這二人還要爭先。

不知足下的高貴,足下的威望,比得上秦、楚兩王嗎?我以德行為寶,足下以權位為寶,各寶其寶,在此再合適不過。

常聽說古人絕交,不發惡言,我認為這很庸俗。

沒有什麼可送給你的,這就是我這個位卑之人的禮物。」

苟不十,是穎川人。

豫章王蕭嶷為政荊州時,不十上書要他改正奢麗的作法,豫章王重重酬謝了他。

尚書令王儉當政,不十又寫信給王儉說:「足下營建高世的名聲,而不顯一點高世的事跡,將怎麼被寫入齊史?」

這時南郡的監察人員上啟給隨王蕭子隆要求給苟不十治罪,不十上書為自己申辯。

王秀之重任侍中,兼游擊將軍。

還沒接受,便被任為輔國將軍、吳興太守。

王秀之常說官至司徒左長史,可以激流勇退了。

吳興郡有自己隱居的房舍田園,很樂意在此為官。

他到任後便修治山林,搬去各種需用之物。

隆昌元年(494),死在官任上。

當時五十三歲。

謚號為「簡子」。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南齊書白話文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