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齊書白話文
褚淵傳
褚淵字彥回,是河南陽翟人。
他的祖父叫褚秀之,在劉宋時代做過太常之官。
他的父親是褚湛之,曾任驃騎將軍,和宋武帝女兒始安哀公主結婚。
褚淵少年時就很受世人稱譽,後來又娶了文帝女兒南郡獻公主為妻,姑侄二世相繼。
褚淵官拜駙馬都尉,被任命為著作郎,太子舍人,太宰參軍,太子洗馬,秘書丞。
褚湛之死後,褚淵把家財都讓給弟弟了,自己只留下數千卷書。
襲爵被封為都鄉侯。
歷官中書郎,司徒右長史,吏部郎。
宋明帝即位後,加褚淵官太子屯騎校尉,褚淵沒接受。
遷任侍中,知東宮事。
轉任吏部尚書,不久領太子右衛率,堅決辭讓。
司徒建安王劉休仁南討義嘉之賊時,兵駐鵲尾,朝廷派褚淵至軍中,選拔將帥以下軍官可以自行決定他們的勳階。
事件平定後,褚淵被升為驍騎將軍。
薛安都投敵叛變並獻出了徐州城,敵虜頻頻寇掠淮、泗,朝廷派褚淵慰勞北討的眾軍。
褚淵回來啟稟皇上說:「盱眙以西一帶,軍備單薄,應進一步充實。
汝陰、荊亭都已被圍一逼一,安豐又已不保,壽春的兵力,只能自保,如果敵人派騎兵游擊,那麼江外形勢就很危迫了,故而歷陽、瓜步、鍾離、義陽都必須以實力重點防衛,選擇有才能幹練的軍官負責那裡。」
皇帝在藩國為王時,就對褚淵的風標雅素很欣賞,關係很友善,後來即位做了皇帝,對褚淵格外寄以重望,他所建議的事皇上都採納。
改封他為雩都縣伯,食邑五百戶。
轉任侍中,領右衛將軍,不久又遷散騎常侍,丹陽尹。
出任吳興太守,常侍仍舊,增加俸祿至一千石,褚淵堅決辭讓增加的俸祿。
宋明帝病重的時候,派使者疾馳召褚淵前來,委託後事。
明帝打算誅殺建安王劉休仁,褚淵堅決諫止,明帝不聽。
任命褚淵為吏部尚書,領常侍、衛尉仍舊,褚淵不受,於是任他為右僕射,衛尉仍舊。
褚淵借口母親年紀大了而且有病,需要早晚奉養,堅決辭讓衛尉,皇帝不答應。
明帝駕崩,遺詔任褚淵為中書令、護軍將軍,加散騎常侍,和尚書令袁粲一起接受顧命,輔佐幼主。
褚淵同心共理政務,當時正處在奢侈之後,褚淵特別強調儉約,老百姓都很仰賴他。
對待賓客,從來不流露驕傲和厭倦。
王道隆、阮細夫把持朝政時,公然進行一奸一贓賄賂等活動,褚淵也不能禁止他們。
庶母郭氏去世,褚淵喪事期間特動感情,數日之中毀頓得沒個人樣兒。
將近一年不梳頭不洗臉,只有眼淚流過的地方才能顯露本來的面貌。
皇上下詔要他斷哭,禁止前往憑弔。
安葬完畢,起用為中軍將軍,本來的官職仍舊。
元徽二年(474),桂陽王劉休范造反,褚淵與衛將軍袁粲進來保衛皇宮及中央機關,並穩定集中眾人的心理。
褚淵當初在丹陽尹任上時,曾和從弟褚火召一起外出,路上碰到太祖(蕭道成),褚淵舉手指著太祖對褚火召說:「此人可不是尋常之輩啊!」後出任吳興太守,太祖送東西來作告別,褚淵又對褚火召南齊書說:「此人才貌非常,將來不可估量啊!」明帝臨終召大臣顧命的時候,褚淵便把太祖也拉來參與了。
太祖平定桂陽王以後,被升任中領軍,領南兗州刺史,增食邑戶數。
太祖堅決辭讓,並給褚淵和衛軍袁粲上書說:「下官只是個很平常的人,也沒什麼遠大抱負。
跟著時運隨波逐流,現在的官職已很不應該,才輕任重,日夜不安。
近來正值國家危急,大家都在努力奮戰,何況下官我,理應捨生忘死。
衝鋒陷陣,對於報效國家說來那是極平常的事,而給的這麼大的榮譽、這麼高的職務和地位,實在讓我神魂震墜。
下官我對待主上一片誠心,坦率自然,以前給我的榮譽和利益,我都沒推辭。
至於現在的提拔,我的確特別不安。
實在說我是在報答先帝的恩典執行他的指示,這關係到死去的帝王和在位的皇上,而且是為了防患於未然。
況且這是宗親構禍,我這做臣下的也有責任,現在不僅不受到批評反而乘災求幸、借亂取斌,這實在是國家的恥辱,非人臣所能容忍的!而且榮譽不能濫用,一寵一幸不能白張,我請求免除我的封賞和提拔,以讓我再鼓勇力。
效力於淮河前線。
如果讓我去討伐匈奴,等我凱旋歸來的時候,再封我這樣的爵賞,我就不會推辭了。」
褚淵、袁粲答覆說:「你的上書聰穎明亮,很讓人敬佩。
你的謙讓是發自內心的,並沒什麼虛飾,這一番心意,長期以來已有顯著表現,更何況現在又一字一句地寫下來了呢。
不過現在應該商量的,乃是什麼是輕什麼是重。
目前世道艱難,正逢凋敝,天下擔憂,邊民不安,國家到處都要用錢,但國庫還很空虛。
北方的敵人在侵擾邊境,真是憂危交加。
天下之人,都在為國家擔心,更何況我們共負重要責任的人呢,你能否稍微不謙讓一點呢?從你的懷抱說來,這樣要求你是不合適的,已經知道不合適,按說就不應該固執下去。
可是強寇窮凶,勢過燎原,內地的叛逆,發展迅速,這都是前所未聞的情勢嚴峻。
因而時常恐懼應該考慮先定之計,你在新亭結構堡壘,枕戈待敵,這個決策,是有道理的。
初戰告捷,就砍了敵主的首級,此舉出奇制勝。
具有決定一性一意義。
就是封你一萬戶,最高爵位,也不足報酬你的功勞,滿足群眾的呼聲。
現在只給你晉陞中侯,你接受下來本是極平常的。
當初收復濟、河,你的待遇並未提高,實際如果檢查一下你的級別,就知道這樣的待遇並不優厚,如果再打折扣,那就要影響朝廷的制度了。
奉職數年來,我們一直同舟共濟親密無間,劉領軍峻節霜明,臨危不顧,音容形象如在昨日,轉眼之間已成古人,在這樣迷亂的時代失去這樣的同伴,真是連哭都來不及。
現在軍情嚴重,常務倍急,你如果只顧成全自己的節一操一而推辭榮譽,那麼如此重任又交給誰呢?而且我們覺得由於對你有更重要的軍事交待,所以才應該為你增加封地,而我們也應為朝廷效力,即使是普通人的平時說話,也希望它確定可靠,更何況君王的命令,我們必須執行,容不得你猶豫徘徊。
所有位居首要而功在眾先的人,他是該進還是該退,應該和大家一樣。
如果你只想著犧牲榮利而求獨善,那麼我們又怎樣對待別人呢?只要你自問大公無私表裡如一就行了。
非常希望你能理解目前的非常狀況,同意並接受我們的意見。」
太祖於是接受了。
這一年,皇上給褚淵加官尚書令、侍中,配給班劍儀仗二十人,褚淵堅決辭讓了尚書令。
元徽三年,晉爵為侯,增加食邑至千戶。
服喪結束後,改授中書監,侍中、護軍等職仍舊,又配給鼓吹一部。
次年,褚淵後嫡母吳郡公主去世,他又像上次那樣哀傷毀瘠。
安葬後,皇上下詔要他著手職務,他堅決辭讓,又以年祭在即為由,請求解職,皇上都沒允許。
蒼梧王(劉昱)酷暴稍甚,太祖與褚淵和袁粲談論天下大事,袁粲說:「主上正處少年,有些小錯誤改起來也容易,伊尹霍光那樣(廢立君主)的事情,不是我們這個時代所適於做的,即使幹成了,我們最終也不會有好下場。」
褚淵不說話,但心裡傾向太祖做皇帝。
後來要廢蒼梧王,群公集議,袁粲、劉秉不接受安排,褚淵說:「除了蕭公(道成)沒有人能收拾局面。」
手取詔書授予太祖,太祖說:「送給他他不要,我就不好推辭了!」事情於是定下來。
順帝(劉准)立位後,褚淵改號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侍中之職仍舊。
配給甲仗五十人上殿。
沈攸之事件暴發,袁粲有二心,太祖召褚淵來商量,褚淵說:「西夏那邊鬧事,必然不成氣候,公(太祖蕭道成)應該先防備內部出事。」
太祖便秘密作了防備。
事件平定後,褚淵進位中書監、司空,本官仍舊。
齊王府建制開始時,褚淵援引何曾自魏司徒為晉丞相的先例,請求太祖讓他到齊王府任職,太祖謙虛而不答應。
建元元年(479),褚淵進位司徒,侍中、中書監等職務仍舊。
被封為南康郡公,食邑三千戶。
褚淵堅決辭讓司徒。
他給僕射王儉寫信,想依照蔡謨的事例。
王儉認為不宜說,勸褚淵接受下來,褚淵終究不就職。
褚淵儀表優美,舉止和善,一舉一動都很有風度。
每到朝會的時候,文武百官和外國使者無不伸長了脖子觀看褚淵的舉動。
宋明南齊書帝曾經感歎說:「褚淵能遲行緩步,就憑這就該做宰相了。」
不久加褚淵官尚書令,其他本官仍舊。
建元二年,重申上次任命,褚淵任司徒,他又堅決辭讓了。
這一年敵虜又有所活動,皇上想發動所有王公以下沒有官職的人員到軍隊去,褚淵諫止說這無益於實用,而且徒然造成擾動,皇上便作罷了。
朝廷裡的機密大事,皇上常常要聽取褚淵的意見,而且經常採納他的建議,對他的禮遇甚為厚重,有一回皇上大宴群臣,酒後對群臣說:「你們大家都是宋時的公卿,也沒有人認為我應該做皇帝吧?」
王儉等人還來不及回答,褚淵手持笏板說:「陛下不能說我們沒有早識龍顏。」
皇上大笑道:「我有愧於文叔,早就知道你是朱祜了。」
褚淵淵博健談,又善彈琵琶。
世祖做太子時,曾賜給他金鏤一柄一銀柱琵琶。
他的一性一情和雅而有氣度,不妄舉妄動,家宅曾有一次失火,煙火都一逼一近了,周圍的人一片驚慌騷動,褚淵卻神色怡然,叫人把輿找來徐徐離去。
輕薄之輩很是譏誚他的名節,由於褚淵眼珠白的部分多些,他們便說他是「白虹貫日」,意思是說這便是宋朝亡國的徵兆。
太祖駕崩,在遺詔中任命褚淵錄尚書事。
東晉以來,尚書沒有單獨拜錄的先例,有關部門懷疑考慮要立優策。
尚書王儉討論時說;「現居本官,另外拜錄,按理應該有策書才是,但這樣的情況又不見記載。
中朝以來,三公王侯的封任,都是優文與策書並設的,官品第二,則只策不優。
優文只是褒美,而策書還兼有表彰委任寄托的意思。
尚書之職居於大官,是政治教化的根本,所以尚書令雖然只是三品,但拜官必有策書。
錄尚書雖不明確品位待遇的級別,但總理之任尤其重大,前代大多是與本官同拜,所以不另立策書。
根據即事緣情適時變革的原則,此事有能和一般官僚的任命同樣對待,應該有策書,以表明寄托和隆重。
既然和王侯不同,也就不必要優文了。」
不久褚淵生病了,皇上觀察星象認為將連續發生變故,褚淵很擔憂,便上表要求退下來。
又通過王儉和侍中王晏口頭請求世祖,世祖不批准。
褚淵又上啟道:「臣下我資質凡薄,福過災生,沒能保持正情以獲安寧,很是慚愧。
而我是忠心耿耿的,就更覺得不能拖延時間了。
我受職不久,頭一年就患了重病,近來更是多次出現危險,更加憂慮震驚。
陛下總是格外地挽留一愛一護我,有人說是有關人員議論未定,這都是因為您對我過分的慈一愛一併想讓我更加榮耀。
我已經四十八歲了,蒙受如此待遇,因為生病而要求退休,這有什麼可驚奇的呢?況且總錄尚書這個職位,東晉以來就很少任命,是國家重要的高層中樞。
如今我接受的時候不曾推辭,而退休下來也是自願,這對於我的名譽地位也沒什麼影響,這也是人所共知的事情,陛下何足為這點事情勞神費心呢?我如果是為了故意謙虛掩飾而賺取廉潔退讓的名聲,那麼就應該受到監察部門的揭露和法律部門的制裁。
我的一片赤誠之心不能落實,這也是神鬼不來寬宥我的原因吧。
區區寸心,現在都照實稟告了。
我知道光陰寶貴,更希望天下大治遠過於堯舜時代。
當年王弘堅決請求,才從司徒降為衛將軍,劉宋王朝行之為疑,當時也沒什麼好的反映,拿我與他比較,就更不持齒了。
我只盼望陛下宏圖大展,王業發達,這樣雖死在九泉,也如同活在人間了。」
於是改任褚淵為司空,領驃騎將軍,侍中、錄尚書仍舊。
皇上派侍中王晏、黃門郎王秀之來問候褚淵的病情。
褚淵死後,家中沒有多餘的錢財,負債至數十萬。
皇上下詔說:「司徒(褚淵)一旦去世,令我悲痛不已,近來雖然瘦弱多病,但我仍然堅持出來臨哭。
賜給他東園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襲,錢二十萬,布二百匹,蠟二百斤。」
當時司空的下屬們考慮到褚淵並沒上任司空,提出是否應該以其下屬的禮節行禮敬?王儉在議論中說:「按照《禮》的要求,新媳婦雖在路上還沒過門,只要聽到丈夫家有喪事,也應改換服裝來到家中。
如今下屬們雖然還沒接受他的領導,而為吏的禮節是服從朝廷的要求的,應該表示禮敬。」
司徒府吏又考慮到褚淵已經解職,但繼任的司徒還沒上任,那麼司徒府人員是否應該制一服致哀呢?王儉又議論說:「中朝士孫德明從樂陵遷任陳留,還沒入境就死了,樂陵郡的屬吏是把他作為現君的資格來穿著喪服的,而陳留的迎吏則依女有吉日之禮行齊喪之吊的,所以司徒府應當依照褚淵還在任的禮儀要求製作哀服。」
皇上又下詔說:「褒揚美德是為了引導民眾,慎重終喪是為了體現恩情。
以前帝王們的有關盛典,都是從這種一精一神出發的。
已故侍中、司徒、錄尚書事、新授司空、領驃騎將軍、南康公褚淵,履道秉哲,鑒識弘曠。
當初青少年時代,就清譽遠揚了。
後來參加朝廷工作,又深受人們的敬仰。
他的孝友忠貞天下共知。
他曾輔佐先朝,經倫王化,聚散坎坷,終前始後,他都參與了大政方針的制定。
他領導中樞機構之後,作風嚴謹,完全可以和古人比美,並且可作後人的楷模。
而且為人謙遜,多次請求降職,勉強服從了安排,因此勞損了身一體。
南齊書正要登上高位、長期翼贊君主的政治教化,豈料天命不延,忽焉世逝,朕為此心情震慟。
特贈褚淵太宰,侍中、錄尚書、公等仍舊。
配給符節,加羽葆鼓吹,增班劍儀仗為六十人。
葬送之禮全都比照宋太保王弘的先例來辦理。
謚號為『文簡』」。
在此之前,庶姓三公的喪車,沒有明確的規格。
王儉議論說官品第一的,都加以幢絡,這是從褚淵開始的。
又下詔暫時開啟褚淵妻已故宋巴西公主的墓道,並贈她為南康郡公夫人。
分類: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