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秘史》第51節_第60節:忽圖剌合罕[1]的兒子,為拙赤[2]、吉兒馬兀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蒙古秘史》第51節_第60節

蒙古秘史

第51節_第60節

第51節

忽圖剌合罕[1]的兒子,為拙赤[2]、吉兒馬兀、阿勒壇[3]三人。

忽闌把阿禿兒[4]的兒子,為也客扯連[5]。

他是把歹[6]、乞失黎黑[7]這兩位答剌罕[8]的那顏。

合答安、脫朵延兩人沒有後裔。

註釋:

[1]忽圖剌合罕—《元史太祖紀》作忽都剌,《親征錄》作忽都剌可汗。

[2]拙赤—《親征錄》作搠只可汗。

[3]阿勒壇—《親征錄》作按壇、按彈、按攤,《元史太祖紀》作按彈。

[4]忽闌把阿禿兒—《元史宗室世系表》作忽闌八都兒,並注曰:「庶子也」。

[5]也客扯連—《親征錄》作也可察合闌。

[6]把歹—《秘史》第16一9、170等節又譯巴歹,《親征錄》、《元史太祖紀》譯作把帶。

[7]乞失黎黑—《秘史》第16一9、170等節又譯乞失裡黑。

《親征錄》、《元史太祖紀》譯作乞失力。

《元史哈剌哈孫傳》譯作啟昔禮,斡剌納兒氏人。

[8]答剌罕—《秘史》第219節等處原譯作答兒罕,複數形答兒合惕。

蒙元時特權封號,意為「自一由自在者」。

成吉思汗封授於已有大恩者為答剌罕,許以享受如下特權:

A,九次犯罪不罰;

B,可自一由選擇牧地;

C,戰爭時所獲人口、財物可獨自佔有;

D,圍獵時所獲獵物,可獨自佔有;

E,免除一切賦稅差發;

F,勿須取得許可,可隨時覲見可汗;

G,允許有佩帶弓箭的輪番護衛士(怯薛歹);

H,可參加宮廷宴飲,享受宗王般的「喝盞」禮遇。

答剌罕封號為世襲封號。

在元代,少數有大功勳者受賜答剌罕封號,如:欽察人燕鐵木兒、篾兒乞惕人伯顏等。

第52節

合不勒合罕統治了全體蒙古人[1]。

合不勒合罕之後,遵照合不勒合罕的話,雖有他自己的七個兒子,卻讓想昆必勒格的兒子俺巴孩合罕[2]統治了全體蒙古人。

註釋:

[1]全體蒙古人—《秘史》原文作「合木黑忙豁勒」,旁譯「普達達」。

這裡的「全體蒙古人」實際是指全體尼倫蒙古諸部及一部分歸附合不勒合罕的迭兒列勤蒙古諸部,並非尼倫、迭兒列勤蒙古諸部的全體,更非全體蒙古語諸部。

蒙古語族的塔塔兒、克烈亦惕、篾兒乞惕等部當時不在合不勒合罕統治下,金初的強部翁吉剌惕等迭兒列勤蒙古部也未必都在合不勒合罕的統治之下。

尼倫蒙古諸部與迭兒列勤蒙古諸部皆源於蒙兀室韋。

尼倫蒙古諸部為其統治貴族與成吉思汗祖先有較近血緣關係的蒙古諸部,迭兒列勤蒙古諸部則為其統治貴族與成吉思汗祖先有較遠血緣關係的蒙古諸部,除尼倫蒙古、迭兒列勤蒙古諸部外,還有非源出於蒙兀室韋,而源出於其他室韋的蒙古語族部落,如塔塔兒、克烈亦惕、札剌亦兒等部落。

此外,還有原非蒙古語族部落,後來由於大量室韋韃靼人的加入,逐漸蒙古化,到十一、二世紀時成為蒙古語族部落的諸部落,如篾兒乞惕、巴兒忽惕、豁裡等部落。

[2]俺巴孩合罕—《元史太祖紀》作鹹補海罕。

第53節

在捕魚兒海子[1]、闊連海子[2]兩湖之間的兀兒失溫河[3]一帶,住著阿亦裡兀

蒙古秘史惕[4]、備魯兀惕[5](兩部分)塔塔兒部人。

俺巴孩合罕出嫁女兒,親自送女兒前往時,塔塔兒軍[6]捉住俺巴孩合罕,把他送到了漢地[7]阿勒壇合罕(金朝皇帝)處。

俺巴孩合罕派遣別速惕氏人巴拉合赤為使者,去傳話給合不勒合罕的七個兒子之中的忽圖剌,(自己的)十個兒子之中的合答安太師[8],說:「我身為全體人的合罕、國主,親自送女出嫁(這件事你們當以我為戒!),被塔塔兒[9]部人擒住了。

哪怕你們的五個指頭的指甲全部禿盡了,十個指頭全部磨盡了,也試著要為我報仇!」註釋:

[1]捕魚兒海子—即今貝爾湖。

[2]闊連海子—即今呼倫湖。

[3]兀兒失溫河—即今烏爾遜河。

[4]阿亦裡兀惕—金代塔塔兒部六個分部之一,住在今烏兒遜河沿岸地區。

[5]備魯兀惕—金代塔塔兒部六個分部之一,此分部名稱來源於突厥官號「梅錄」,意即「梅錄部」。

此分部也住在今烏兒遜河沿岸地區。

[6]軍—《秘史》原文作「主因亦兒堅」,旁譯「種名百姓」。

「主因」實即《遼史》、《元史》中的「」,《金史》中的「糾」。

參閱王國維《元朝秘史之主因亦兒堅考》(載《觀堂集林》卷十六)。

[7]漢地—《秘史》原文作「乞塔惕」,旁譯「契丹」。

由於契丹族建立的統治北中國二百多年的遼朝的強大,「契丹」久已被我國西、北少數民族及西域其他國家人當作北中國的代稱。

因此,此處原文「乞塔惕」並非指契丹族,而是指北中國、漢地、金國。

蒙元時,蒙古人把中國北方的漢族和久已漢化的契丹、女真等族人都稱作漢人,中國北方內地則稱為漢地。

[8]合答安太師—王國維認為:即《親征錄》之阿丹可汗。

但據《史集》記載,阿丹可汗即《史集》之阿答勒汗,為塔兒忽台乞鄰禿黑之父,與合答安(合丹)太師並非同一人。

[9]塔塔兒(tatar)—蒙古語族部落,與韃靼為同名異譯。

廣義韃靼(tatar)為北魏、隋唐時的室韋諸部,突厥文碑中稱為三十姓韃靼。

此塔塔兒則為狹義韃靼,即分佈於呼倫、貝爾兩湖附近及克魯倫河下游一帶的南部室韋人或南部韃靼人。

遼時,稱為敵烈八部,共分八個分部,其中統治部落為敵烈部,故所有八個分部塔塔兒人,都以敵烈為名,統稱為敵烈八部。

金時,分為六個分部,即:阿亦裡兀惕、備魯兀惕、察阿安、阿勒赤、都塔兀惕、阿魯孩六部塔塔兒人。

第54節

那時,也速該把阿禿兒在斡難河畔放鷹捕獵,遇見從斡勒忽訥兀惕[1]部娶妻回來的篾兒乞惕[2]部人也客赤列都。

他去探看,看見了一個美貌無比的姑一娘一或貴夫人[3]。

他(策馬)奔馳回家,領著他的哥哥捏坤太師,弟弟答裡台斡惕赤斤來了。

註釋:

[1]斡勒忽訥兀惕—迭兒列勤蒙古諸部之一,該部在起源上與亦乞列思部、翁吉剌惕部有較近的親緣關係,與後二部均住在額爾古納河流域。

該部被認為是翁吉剌惕部的一個分支。

參閱拉施特《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冊,漢譯本第261--265頁。

[2]篾兒乞惕—唐時稱為彌列哥(Merki),與骨利干同住在今南西伯利亞。

遼時稱梅裡急、密兒紀,已為蒙古化的半狩獵、半遊牧部落。

金時為遊牧於今色楞格河一帶的蒙古語族部落,並有小部分人種植田禾。

該部有兀都亦惕、兀窪思、合阿惕、麥古丹、脫脫憐、察渾等分部。

《秘史》將前三個主要分部合稱為三姓篾兒乞惕人。

該部與成吉思汗長期為敵,多次惡戰。

1206年成吉思汗建國後,篾兒乞惕殘部逃到今額爾齊斯河,直到1218年才被速不台完全殲滅。

[3]貴夫人—《秘史》原文作合屯,又譯合敦、可敦,即遊牧民族最高領袖可汗之后妃,或部落貴族之妻,故譯為「貴夫人」。

第55節

他們追到時,赤列都害了,他騎著快黃馬,鞭策著他那黃馬的後腿,越過山崗逃跑。

(也速該等)三個人在他後面緊追。

也客赤列都繞過山咀,轉回到他自己的車旁。

(他的新一娘一)訶額侖夫人[1]說:

「你知道那三個人的來歷嗎?他們行色可疑,是要加害你姓名的臉色啊。

你如能保住你的一性一命,每個車的前座上都有姑一娘一,每輛幌車上都有貴夫人。

你只要保住你的一性一命,姑一娘一、貴夫人,都可以得到。

你以後娶了別的名字的女人,仍可以取名為「訶額侖」的。

你快逃命去吧!聞著我的香氣逃走吧!」

說罷,脫一下自己所穿的衫兒給他。

(赤列都)從馬上探身取了那衫兒時,(也速該等)三個人已繞過山咀追來,他便打著黃馬的後腿,急忙溯斡難河逃走了。

蒙古秘史註釋:

[1]訶額侖夫人—《秘史》原文為「訶額侖兀真」。

《元史太祖紀》、《親征錄》作月倫太后,即成吉思汗的母親宣懿太后月倫。

兀真,即漢語「夫人」。

也速該正妻。

蒙古斡勒忽訥兀惕氏人。

生四子(帖木真、合撒兒、合赤溫、帖木格)、一女(帖木侖)。

也速該死後,艱辛地撫育諸子成一人。

後又撫養孛羅忽勒、失吉忽禿忽等人,均成為帖木真的親信耳目、得力將領或大斷事官,助帖木真統一蒙古諸部、建立和鞏固、發展蒙古國。

蒙古建國後,與幼子帖木格同受封一萬戶領民。

後因帖木真與弟合撒兒的權力鬥爭,她鬱鬱不歡而病死。

第56節

(也速該)三人在後面追趕,翻越了七個山崗,才(停止追趕)回來了。

也速該把阿禿兒牽著訶額侖夫人(所坐車)的韁索。

他哥哥捏坤太師在前引導,弟弟答裡台斡惕赤斤在車轅旁跟著走。

訶額侖夫人說:

「我的丈夫赤列都,

未曾逆風吹其額發[1],

未曾挨餓於野地。

如今他的一對髮辮[2],

一個丟在背脊上,

一個丟在胸前,

一個向前,

一個向後,

他怎麼(如此狼狽地)去了也!」

說罷,她放聲大哭。

她的哭聲震動了斡難河水,震動了森林草原[3]。

跟在車旁走的答裡台斡惕赤斤勸說道:

「你所摟一抱的人,

已經翻越過重重山嶺;

你要哭泣的人,

已經渡過了無數條河。

你怎麼哭,

他也不會回顧看你了;

你想找他,

但已找不到他的道路了。

你別哭了吧!」

也速該把阿禿兒遂將訶額侖夫人帶到了自己家裡。

這就是也速該娶來訶額侖夫人的經過。

註釋:

[1]額發—《秘史》原文為「客古勒」,旁譯「揫」,即額發。

[2]髮辮—《秘史》原文為「失不勒格兒」,旁譯「練椎」,即垂於兩耳後的髮辮。

古代蒙古人的髮型為,剃去頂部頭髮,留其周圍,前部額頭上留有額發,後部留下的頭髮,編成一對髮辮,垂在兩耳後,稱為「練椎」。

[3]森林草原—《秘史》原文為「槐主不兒」,旁譯「林川」。

意為川、原野、草原的古蒙古語詞「主不兒」,《遼史》作「阻卜」。

《遼史》的「阻卜諸部」,古蒙古語為「主不兒—因亦兒堅」,實即蒙古語族草原遊牧部落之統稱,故也即韃靼諸部。

參閱余大鈞《阻卜考》,載《內蒙古大學學報叢刊蒙古史論文選集》第一冊,1983--1984年編印。

第57節

由於俺巴孩合罕曾提名合答安、忽圖剌二人(中的一人為繼位者),全體蒙古人、泰亦赤兀惕部人便聚會於斡難河畔的豁兒豁納黑草原[1],立忽圖剌為合罕。

蒙古人的慶典,為舞蹈、宴飲以志歡慶。

擁立了忽圖剌為合罕之後,在豁兒豁納黑草原上,(蒙古人盡情)舞蹈,在繁茂的大樹周圍踐踏出能蓋沒肋骨的深溝和蓋沒膝部的塵土。

註釋:

[1]豁兒豁納黑草原—《秘史》原文為「豁兒豁納黑主不兒」,旁譯「地名川」。

這是斡難河中游或上游的一處非常有名的草原,十餘萬古代蒙古人曾會聚在這裡歡慶忽圖剌被推選為合罕,後來帖木真與札木合又在這裡歡慶再次結為安答(義兄弟)。

第58節

忽圖剌當了合罕後,與合答安太師二人,上馬出征塔塔兒部。

他們曾與塔塔

蒙古秘史兒部人闊湍巴剌合、札裡不花打過十三次仗,但是未能給俺巴孩合罕報仇雪恨。

第59節

那時,也速該把阿禿兒俘虜了塔塔兒部的帖木真[1]兀格、豁裡不花[2]等人歸來,懷孕的訶額侖夫人在斡難河畔迭裡溫孛勒答黑[3]地方正好生下了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降生時,右手握著髀石般的一個血塊。

因為恰好在俘虜來帖木真兀格時降生,所以被取名帖木真。

註釋:

[1]帖木真(temüin)—意為「鐵匠」或「鐵一般堅強的人」、「鐵人」。

[2]帖木真兀格、豁裡不花—《親征錄》作帖木真斡怯、忽魯不花。

[3]迭裡溫孛勒答黑—迭裡溫(deliün),意為「脾臟」;孛勒答黑,意為「峰、岳」。

迭裡溫孛勒答黑,意為「脾臟形狀的山」。

關於此山的地址,有幾種說法:一說在今鄂嫩河中游右岸,離尼布楚西南230俄裡,今蒙古人民共和國邊界之北8俄裡。

另一說在今鄂嫩河上游。

第60節

也速該把阿禿兒的(妻子)訶額侖夫人生了帖木真、合撒兒、合赤溫、帖木格這四個兒子,又生了一個女兒,名為帖木侖。

帖木真九歲時,拙赤合撒兒[1]七歲,合赤溫額勒赤[2]五歲、帖木格斡惕赤斤[3]三歲,帖木侖[4]還睡在搖車上。

註釋:

[1]拙赤合撒兒—《元史太祖紀》作哈撒兒,《輟胞錄》作搠只哈撒兒。

「合撒兒」,意為一種猛犬。

拙赤合撒兒,生於1164年。

身材魁偉強壯,力大善射。

1189年帖木真第一次稱汗後,任帖木真的帶刀侍衛。

從帖木真征戰蒙古地區諸部,屢建戰功。

1204年,從帖木真出征乃蠻塔一陽一汗,受命指揮中軍,立了大功,蒙古建國後,受封四千戶。

成吉思汗

蒙古秘史曾說:「有別裡古台之力,哈撒兒之射,此朕所以取天下也。」

(《元史別裡古台傳》)後涉嫌與成吉思汗爭權,一度被拘捕,大部分部眾被奪,僅剩一千四百戶。

1213年秋,受命率領左翼軍攻取薊、平、灤及遼西諸州。

其封地在今額爾古納河、根河流域等地。

約死於1214至1219年之間。

[2]合赤溫額勒赤—《元史》作哈赤溫,生於1166年,蒙古建國前早已死去。

蒙古建國後,由其子阿勒赤歹受封二千戶。

[3]帖木格斡惕赤斤—《元史宗室世系表》作鐵木哥斡赤斤。

生於1168年。

1204年春,聽說乃蠻塔一陽一汗即將率大軍來攻,帖木真召集宗親、諸將商議,諸將皆認為春時馬瘦,待秋高馬肥再出兵迎戰。

帖木格力排眾議,主張立即主動出擊,獲得別勒古台支持和帖木真同意。

1204年夏,在納忽山崖與塔一陽一汗決戰時,他受命掌管後備換騎的戰馬。

蒙古建國後,與訶額侖太后共受封一萬戶。

其封地在今大興安嶺以西,根河、海拉爾河以南直到哈拉哈河的廣大地區,在東道諸王中實力最雄厚。

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受命鎮守蒙古本土。

1214年窩闊台汗死後,圖謀奪取大汗位,未成。

1246年貴由汗即位,被審問後處死。

[4]帖木侖—《元史諸公主表》作昌國大長公主帖木侖。

生於1170年,嫁亦乞列思部貴族孛禿。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蒙古秘史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