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秘史
第261節_第270節
第261節
(成吉思汗)又派遣朵兒邊氏人朵兒伯多黑申去征討欣都思國[1]、巴黑塔惕國兩國之間的阿魯[2]、馬魯[3]及馬答撒裡國的阿卜禿城[4]。
註釋:
[1]欣都思國—又作忻都、欣都、印都、印毒,即印度國。
[2]阿魯—即第258節之亦魯。
即今阿富汗西北部赫拉特省之赫拉特。
[3]馬魯—又作木魯、穆國、馬蘭城、馬盧、麻裡兀、末祿等。
今土庫曼斯坦之馬裡。
[4]馬答撒裡國的阿卜禿城—馬答撒裡,即《元史》卷149《郭侃傳》之拶答而,即今伊朗北部馬贊答蘭省一帶。
阿卜禿城,村上正二認為即木剌夷國首都阿剌模忒。
阿剌模忒為一山堡,波斯語「鷹巢」之意,在今裡海南、伊朗北部馬贊答蘭省的厄爾布爾士山中。
第262節
(成吉思汗)又命速別額台把阿禿兒出征北方,直到康鄰[1]、乞卜察兀惕[2]、巴只吉惕、斡魯速惕[3]、馬札剌惕[4]、阿速惕[5]、撒速惕[6]、薛兒客速惕[7]、客失米爾[8]、孛剌兒[9]、剌剌勒[10]這十一部落、外邦百姓處,渡過亦的勒河[11]、札牙黑河[12]這二條有水的河,直到乞瓦綿客兒綿[13]城。
蒙古秘史註釋:
[1]康鄰—又譯康裡、航裡、抗裡、杭斤等名。
遊牧於今烏拉爾河以東至鹹海東北的突厥部落。
康裡人為花剌子模帝國軍隊的重要組成部分,國王馬合謀之母后為康裡人,故其戚屬康裡人多為軍隊將領。
1223年,者別等西征軍東歸,進入康裡境,敗其主霍脫思罕。
康裡人被俘掠至中原者甚多,大多從軍。
元武宗時設立廣武康裡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司。
元代色目大臣中頗多康裡人,如不忽木,歷任中書平章政事、昭文館大學士、行御使中丞事,其子回回,任陝西平章,另一子峱峱,歷任江浙平章、翰林學士承旨。
[2]乞卜察兀惕—又譯欽察、可弗叉等名。
遊牧於烏拉爾河至黑海以北的突厥部落。
成吉思汗和窩闊台汗兩次征討欽察,征服該部。
欽察人被俘掠至蒙古、中原者甚多。
元世祖時,其首領土土哈有戰功,欽察人為奴者釋免為軍設置欽察衛親軍都指揮司。
英宗時,分為左、右欽察兩衛;文宗時,又分立龍翊侍衛。
[3]斡魯速惕—又譯斡羅思、兀羅思、兀魯思等,今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人之先民。
十三世紀時,分為許多公國。
1223年,者別等所率蒙古軍大破斡羅思諸公國、欽察聯軍於阿里吉河(今烏克蘭卡裡奇克河)。
拔都西征後,斡羅思諸公國臣服於欽察汗國。
一部分斡羅思人被擄至蒙古、中原。
1330年,元廷收集萬名斡羅思人設置宣忠扈衛親軍都指揮司。
十四世紀起,莫斯科公國逐漸強大,成為各公國反抗蒙古統治的中心。
1480年起,斡羅思各公國以莫斯科為中心徹底擺脫了蒙古統治,並逐漸形成統一的中央集權俄羅斯國家。
[4]馬札剌惕—此為複數形,第270節作馬札兒,單數形。
即匈牙利人。
[5]阿速惕—又譯阿速、阿思、阿宿、阿蘭,為住在高加索山以北的伊朗語族人,信仰東正教。
1222年,者別、速別額台所率蒙古軍越過高加索山北上,大敗阿速、欽察聯軍。
1239年,蒙哥率軍攻破阿速首都篾怯思城,征服該國。
阿速人遷往中原者多從軍。
1272年,組成阿速拔都軍攻宋。
元武宗時設立左、右阿速兩衛。
[6]撒速惕—第270節作薛速惕。
一說為伏爾加河下游可薩國之都城撒哈辛人,一說為外斯拉夫的撒克遜(saxon)人。
[7]薛兒客速惕—第270節作薛兒格速惕,《元史西北地附錄》作撤耳柯思。
為住在高加索山西北部撤耳柯思地方的居民。
1238年秋,蒙哥所率蒙古軍攻佔該地,擒獲其首領禿合兒,征服該族。
此後,該族受欽察汗國統治。
[8]客失米兒—《元史》作怯失迷兒、乞失迷、迦葉彌兒、即今克什米爾。
[9]孛剌兒—《元史兀良哈台傳》作孛烈兒。
《史集》作不剌兒。
一說即伏爾加河不裡阿耳人。
一說即波蘭人。
而據《史集》所載,則可能指匈牙利人或波蘭人(《史集》漢譯本第二卷,第59-62,77頁)。
[10]剌剌勒—此處誤寫。
第270節作客列勒。
應作「客列兒」或「客剌兒」,為斯拉夫語「國王」之意,是斡羅思人對匈牙利國王的稱呼。
[12]札牙黑河—又譯押亦河。
即今烏拉爾河。
[13]乞瓦綿客兒綿—第270節作綿客兒綿客亦別,第274節作蠻客兒蠻乞瓦。
「綿客兒綿」為烏拉爾-阿爾泰語「大城」之意,乞瓦即今烏克蘭首都基輔。
第263節
成吉思汗佔領回回國後,降旨在各城設置答魯合臣[1]。
從兀籠格赤來了回回人姓忽魯木石的名叫牙剌哇赤[2]、馬思忽惕[3]的父子兩人,向成吉思汗進奏管理城市的制度。
成吉思汗聽了後,覺得有道理,就委派他(牙剌哇赤)的兒子馬思忽惕忽魯木石與我們的答魯合臣們一同掌管不合兒、薛米思堅[4]、兀籠格赤、兀丹[5]、乞思合兒[6]、兀裡羊[7]、古先答裡勒[8]等城。
他的父親牙剌哇赤則被帶回來,受命管理漢地的中都城。
因為回回人牙剌哇赤、馬思忽惕兩人通曉城市管理制度,所以就委派他們與答魯合臣一同掌管(回回和)漢地百姓(的城市)。
註釋:
[1]答魯合臣—又譯達魯花赤。
蒙古語「鎮守者」之意。
蒙古在被征服的各國、各族的主要地區、城市、投降的非蒙古軍隊中皆設置答魯合臣監治,掌實權。
元朝建立後,路、府、州、縣及南方少數民族地區長官司皆設答魯合臣。
按規定,答魯合臣由蒙古人及個別色目人擔任,漢人、南人不得擔任。
[2]牙剌哇赤—又譯牙老瓦赤、牙魯瓦赤、牙剌瓦赤等。
即麻合沒的滑剌西迷(《元史太宗紀》)。
花剌子模人。
「牙剌哇赤」為突厥語「使者」之意。
早年投奔蒙古,曾任1218年初成吉思汗派往花剌子模國的使臣。
成吉思汗滅花剌子模國,他受命主管不花剌等各城行政、財賦。
元太宗元年(1229年),他奏定西域人按丁出賦調之法。
後於察合台不協,被召還朝。
十三年,任中州大斷事官,主管漢地。
乃馬真皇后稱制時,被罷官。
憲宗蒙哥即位,恢復原職,稱燕京等處行尚書省事。
[3]馬思忽惕—又譯麻速忽(《元史憲宗紀》)。
花剌子模人。
成吉思汗西征時,隨父牙剌哇赤覲見。
後協助其父管理西域各城行政、財賦。
元太宗末年,其父調任漢地大斷事官,他繼父職主管西域財賦,掌管自畏兀兒地以西至阿母河東岸的城鄉定居地區。
乃馬真皇后稱制時,他托庇於拔都。
貴由即位,奉旨仍守舊職。
蒙哥即位,任別失八里等處行尚書省事。
元世祖時,仍掌管中亞各城行政、財賦。
他任職數十年,致力於恢復中亞經濟、文化。
1289年病死。
[4]薛米思堅—即今撒馬兒罕。
見第257節注[7]。
[5]兀丹—《元史》作斡端、忽炭,兩漢、南北朝、隋唐、宋、明諸史皆作于闐。
今新疆和田。
[6]乞思合兒—《元史》作可失哈耳、可失合兒、合失合兒、乞失哈里等。
兩《漢書》、《魏書》、《隋書》、兩《唐書》、《宋史》皆作疏勒。
今新疆喀什。
[7]兀裡羊—應作「兀裡罕」,「羊」為「罕」之訛寫。
《元史》作鴨兒看、押兒牽、也裡虔。
兩《漢書》莎車國,清代葉爾羌。
今新疆莎車。
[8]古先答裡勒—古先,《元史》作曲先、苦叉、苦先。
即古之龜茲。
今新疆庫車。
答裡勒,應作答裡木,「勒」為「木」之訛寫;《元史》作塔林、答林,即今新疆塔里木河。
曲先及其南之塔里木河一帶,為元代通往畏兀兒地及斡端、可失哈耳等地的交通要衝。
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罷斡端宣慰司後,改駐軍於此。
成宗初,設曲先塔林都元帥府於此。
第264節
(成吉思汗)出征回回國共為七年。
在那裡等待札剌亦兒氏人巴剌時,巴剌渡過申河,追擊札剌勒丁莎勒壇、罕篾力克兩人,直到欣都思之地。
因為札剌勒丁莎勒壇、罕篾力克兩人失蹤,(巴剌)追尋到欣都思中部也沒找到,便回師了。
在欣都思邊境地區,(巴剌)擄掠了百姓,奪取了許多駱駝、許多去勢山羊後,回來了。
成吉思汗從那裡回師,途中在額兒的失河畔駐夏。
第七年雞兒年(乙酉,1225年)秋天,回到了土兀剌河畔黑林中的行宮(斡兒朵思)裡。
蒙古秘史卷十二(續集卷二)
第265—282節
征滅西夏,成吉思汗逝世。
斡歌歹即位,征滅金國,巴禿(拔都)西征,重申護衛制度,總結即位以來四功、四過。
尾跋:本書成書的背景、時間與地點
第265節
那年(乙酉雞年,1225年)冬天駐冬時,(成吉思汗)準備出征唐兀惕(西夏)國,重新點數了軍隊。
狗兒年(丙戌,1226年)秋天,成吉思汗上馬出征唐兀惕國,在后妃之中帶去了也遂合敦。
途中到了冬天,在阿兒不合地方圍獵許多野馬。
成吉思汗騎著一匹紅沙馬,一群野馬跑過來,紅沙馬受驚,成吉思汗墜下馬來,肌膚受傷很痛,遂在搠斡兒合惕[1]地方駐營住下。
宿過了那夜,第二天早晨也遂合敦說:
「皇子們、那顏們,一起商議吧!大汗夜裡睡時肌膚很熱。」
皇子們、那顏聚會商議。
晃豁壇氏人脫欒扯兒必建議說:
「唐兀惕百姓有建築好的城,有不能挪動的營地,他們不能背著建築好的城逃走,不能背著不能挪動的營地逃走。
我們回師吧,等到大汗身一體好了,再去征討。」
皇子、那顏們都贊成這個意見,遂奏告了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說:
「(如果就這樣回師)唐兀惕百姓會認為我們畏怯而退回去了。
我們先派是使者去,朕在這裡搠斡兒合惕療病,探明了他們所說的話,才可回去。」
於是,派遣使者去傳話說:
「不兒罕你以前曾說:「我們唐兀惕百姓願做您的右手」,根據你的這個許諾,當我們出征與我們不和好的回回國時,請你一同出征,你不兒罕沒有履行諾言,不僅不發兵,而且惡言挖苦。
那時我們因別有所向,只好留待以後與你算帳,就出征回回國去了。
蒙長生天祐護,我們征服了回回國,如今我們要來與你算帳了!」
不兒罕說:
「我沒有說過挖苦的話。」
阿沙敢不說:
「挖苦的話是我說的。
如今你們蒙古人以為慣戰而欲來戰,我們賀蘭山營地有撒帳房和駱駝的馱包,就請你們到賀蘭山[2]來與我們交戰吧。
如果需要金銀、緞匹和財物,就請你們到中興府[3](額裡合牙)、西涼府[4](額裡折兀)來吧!」
說罷,就把使者打發回去了。
使者把他說的這些話稟告了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肌膚還很熱,他說:
「你們看,他們說出這樣的大話,我們怎麼可以退回去呢?就是死了,也得照著他們說的大話去攻打他們!長生天,你知道!」
成吉思汗遂直趨賀蘭山,與阿沙敢不交戰,打敗了阿沙敢不,圍困他於賀蘭山上的寨子裡,擒獲了阿沙敢不,把他的有撒帳房、有駱駝馱包的百姓,如拂灰般地俘虜了。
成吉思汗降旨道:
「把勇一猛敢戰的男子、有地位的唐兀惕人殺掉!」戰士們可各取所擒獲地各種唐兀惕人。」
註釋:
[1]搠斡兒合惕—村上正二認為:《元史太祖紀》二十一年(1226年)所載「二月,取黑水等城。
夏,避暑於渾垂山,取笆、肅等州。
秋,取西涼府搠羅河羅等縣,遂逾沙陀,至黃河九渡,取應裡等縣」中之「搠羅河羅」,似即此「搠斡兒合惕」,其地在西涼府(今甘肅武威)附近。
[2]賀蘭山—原文為「阿剌篩」,旁譯「賀蘭山」。
[3]中興府—原文為「額裡合牙」,旁譯「寧夏」,即西夏中興府,今寧夏銀川。
[4]西涼府—原文為「額裡折兀」,旁譯「西涼」,即西夏西涼府,今甘肅武威。
第266節
成吉思汗駐夏於察速禿山[1],派遣軍隊去把阿沙敢不一同(逃)上山反抗地有撒帳房、有駱駝馱包的唐兀惕人全部如數擄獲。
於是降旨恩賜孛斡兒出、木合黎二人,聽其盡力取有擄獲地(人和財物)。
成吉思汗又降旨道:
「恩賜孛斡兒出、木合黎二人時,不曾分給金國百姓,如今你們二人可均分金國的人,其好男兒可執鷹隨從你們,其好女子長大後可為你們的妻子整理衣裙。
金國皇帝所倚靠的親信[2],殺害蒙古人的祖先、父輩的,就是契丹、人。
如今朕所倚靠的親信,就是孛斡兒出、木合黎二人。
註釋:
[1]察速禿山—原文為「察速禿」,旁譯「雪山」,施世傑認為即甘肅張掖縣以南之雪山。
村上正二認為即《元史太祖紀》所載二十一年(1226年)夏避暑之渾垂山,為祁連山脈之一角;並認為,「渾垂」即漢語「公主」之突厥語音訛。
[2]親信—原文為「亦納兀惕」,複數形,旁譯「一寵一信的每」,其單數形為「亦納黑」,《元史》作「倚納」。
第267節
成吉思汗從察速禿山出發,駐營於兀剌孩城[1],從兀剌孩城出發,攻破了靈州[2](朵兒篾該)城。
這時,不兒罕前來覲見成吉思汗。
不兒罕來覲見時,帶著以金佛為首的金銀器皿九九,男孩、女子九九,騸馬、駱駝九九,以各色九九禮物前來覲見。
遂命不兒罕在門一陰一下拜見。
拜見時,成吉思汗感到厭惡。
第三天,成吉思汗降旨賜亦魯忽不兒罕以失都兒忽之名。
成吉思汗把亦魯忽不兒罕失都兒忽[3]召來賜死,降旨命脫欒扯兒必下手處死他。
脫欒扯兒必下手殺死亦魯忽後,回奏了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降旨道:
「朕來與唐兀惕百姓算帳時,途中在阿兒不合地方圍獵野馬時肌膚受傷,你脫欒一愛一惜朕的一性一命、身一體,建議朕把病養好。
因敵人出言惡毒,朕繼續出征,蒙長生天祐護,征服敵人,報了仇。
如今有亦魯忽帶來的行宮、器皿,給你脫欒拿去吧!」註釋:
[1]兀剌孩—《元史太祖紀》作兀剌海、斡羅孩。
屠寄《蒙兀兒史記》卷3曰:「兀剌海,故城在今蒙古阿拉善額魯特旗(今阿拉善右旗)西南之龍骨山(即今甘肅山丹北之龍首山)。
此山與甘州之山丹縣接界,蒙古名阿拉克鄂拉。」
岑仲勉《元初西北五城之地理的考古》認為,「斡羅孩」為一黨一項語「長城中通道」之意,即唐一人所說「回樂路」,「斡羅孩城應在狼山隘北口附近」。
狼山在今河套西北,在內蒙古烏拉特後旗東南部。
[2]靈州—原文為「朵兒篾該」,旁譯「靈州」,今寧夏靈武。
[3]亦魯忽不兒罕失都兒忽—指西夏末帝李目見。
「亦魯忽不兒罕」為「本初佛」之意,是蒙古人對西夏國王的稱呼。
「失都兒忽」,為蒙古語「誠實的」之意,為成吉思汗賜給李目見的帶有掫揄意味的賜號。
第268節
(成吉思汗)俘虜了唐兀惕百姓,殺死了亦魯忽不兒罕失都兒忽,把唐兀惕百姓從父母直到子孫的子孫消滅乾淨。
成吉思汗降旨說:
「每次吃飯時,都要說:把他們消滅乾淨,殺死,消滅掉!」
因為唐兀惕百姓不履行諾言,所以成吉思汗再次征討唐兀惕百姓,滅掉了唐
蒙古秘史兀惕百姓,然後回來。
豬兒年(丁亥,1227年),成吉思汗升天[1]。
(成吉思汗)升天後,把許多唐兀惕百姓留給了也遂合敦。
註釋:
[1]成吉思汗升天—成吉思汗於丁亥年(1227年)秋七月已丑日(8月25日)病死於秦州清水縣(今屬甘肅)西江駐地大帳中,享年六十六。
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上廟號太祖,三年,追諡聖武皇帝。
蒙古諸將遵照他遺留的滅西夏的秘計,於他病死後秘不發喪,滅掉西夏之後,護送他的靈柩返回克魯倫河上游以西的薩裡川(撒阿里草原)哈老徒行宮(即其第二斡兒朵)後,才發喪。
舉哀。
然後,將他安葬在他生前選定的不兒罕合勒敦山(今肯特山)山一陽一的一處風景秀麗的山谷—起輦谷中。
在明代,由蒙元歷代斡兒朵(行宮)所屬人員形成的鄂爾多斯部落守護奉祀成吉思汗的「八白室」(八座白色的氈帳)。
鄂爾多斯部於十五世紀後葉遷入河套駐守,「八白室」從此遷入河套。
十六世紀時,鄂爾多斯部將「八白室」設在該部首領濟農(副可汗)的牙帳附近。
清初,鄂爾多斯部歸順清朝後,設伊克昭(意為「大廟」)盟,額璘臣濟農任盟長,主持「八白室」的祭祀活動。
額璘臣的駐地在郡王旗,為了祭祀和會盟的方便,他把「八白室」遷入其駐地內,「八白室」所在地被命名為伊金霍洛(意為「帝王陵寢」)。
在清代,伊克昭盟鄂爾多斯左翼中旗(今伊金霍洛旗)的伊金霍洛之地,遂有成吉思汗陵園,內有象徵一性一地紀念成吉思汗的靈柩。
1939年,「成吉思汗靈櫬」為免遭日本帝國主義和蒙一奸一、漢一奸一的侵犯,從伊金霍洛遷到甘肅榆中縣興隆山東北大佛殿。
1949年8月馬步芳將「成吉思汗靈櫬」從榆中遷到青海湟中縣塔爾寺。
1954年4月,內蒙古人民政一府將成吉思汗靈櫬從塔爾寺遷回伊金霍洛。
1955年,人民政一府撥120餘萬元巨款興建成吉思汗新陵園於伊金霍洛旗胡一浪一鄂包山一帶。
1956年5月,成吉思汗新陵園建成。
第26一9節
鼠兒年(戊子,1228年)察阿歹、巴禿等右翼宗王,斡惕赤斤那顏、也古、也孫格等左翼宗王,拖雷等本部[1]宗王,公主們、駙馬們、萬戶長們、千戶長們聚集到一起,大聚會於客魯漣河闊迭兀阿剌勒地方,遵從成吉思汗指定繼位人的聖旨,擁立斡歌歹合罕為大汗[2]。
兄長察阿歹擁立其弟斡歌歹合罕為大汗。
察阿歹兄長、拖雷二人將守衛其
蒙古秘史父成吉思汗金一性一命的(一千名)宿衛、(一千名)箭筒士、八千名侍衛,將其父汗的貼身私屬萬名輪番護衛士,交給了斡歌歹合罕。
本部百姓也照道理交給了他。
註釋:
[1]本部—原文為「豁勒」,旁譯「在內」,即除右翼左翼之外的蒙古中央、內地、大汗本部。
[2]《秘史》誤記元太宗窩闊台即位於戊子鼠年(1228年),據《親征錄》、《元史太祖紀》所載,元太宗即位於已丑牛年(1229年)秋八月。
《親征錄》:「已丑八月二十四日,諸王、駙馬、百官大會怯綠連河曲雕阿蘭,共冊太宗皇帝登極。」
《元史太祖紀》:「元年已丑……秋八月已未,諸王百官大會於怯綠連河曲雕阿蘭之地,以太祖遺詔即皇帝位於庫鐵烏阿剌裡。」
曲雕阿蘭、庫鐵烏阿剌裡即闊迭兀阿剌勒之異譯。
第270節
斡歌歹合罕被擁立為大汗,內廷的一萬名輪番護衛士、本部百姓都歸他所有後,先與察阿歹兄長商議如下:
「父汗成吉思汗未征服完畢而留下的百姓有巴黑塔惕國的合裡伯莎勒壇,曾派綽兒馬罕[1]箭筒士去征討,如今可派斡豁禿兒、蒙格禿[2]二人去增援。
又,以前曾派速別額台把阿禿兒出征康鄰、乞卜察兀惕、巴只吉惕、斡魯速惕、阿速惕、薛速惕[3]、馬札兒、客什米兒、薛兒格速惕[4]、不合兒[5]、客列勒[6]等部落、國家,渡過有水的阿的勒河[7]、札牙黑河,征伐篾客惕[8]、綿客兒綿客亦別[9]等城。
因為那裡的百姓難攻可命巴禿[10]、不裡[11]、古余克[12]、蒙格[13]等眾多宗王出征,增援速別額台。
這次出征的眾多宗王們,以巴禿為首長。
(商議已定如上,)遂頒布了(如上內容的)聖旨。
又降旨道:
「中軍出征者,以為古余克首長。」
又降旨道:
「這次出征者之中,凡管領百姓的宗王,應在其諸子中命其長子出征。
不管領百姓的宗王們,萬戶長、千戶長、百戶長、十戶長們,無論何人,也應命其長子出征。
公主、駙馬們,也應照規矩命其長子出征。」
斡歌歹合罕又說:
「這次派遣長子出征的規矩(約孫),是察阿歹兄長提出的。
察阿歹兄長來
蒙古秘史說:「可派我的兒子中的年長者不裡出征,增援速別額台。
如果派長子出征則軍多勢盛,力量強大。
那邊的敵人眾多,敵國很多兵鋒堅銳。
據說那些百姓憤怒時用武器殺死自己,他們的武器很鋒利。」
」
斡歌歹合罕說:
「這就是朕等商議的話,依著察阿歹兄長的熱衷之言,可命長子們出征!可向各處宣諭命巴禿、不裡、古余克、蒙格等宗王出征的理由。」
[14]註釋:
[1]綽兒馬罕—即第260節之搠兒馬罕。
見該節注[3]。
[2]斡豁禿兒、蒙格禿—元太宗派往客失米兒、印度方面的蒙古軍統將。
他們統率二萬蒙古軍,曾圍攻客失米兒王國的首都,迫使國王逃走。
其後,蒙古軍攻掠客失米兒諸州,任命了各州長官後離去。
參閱:波伊勒《阿富汗和印度的蒙古統將們》,載《伊斯蘭教研究》第2卷,1963年,第145-150頁;卡爾雅恩《關於客失米爾和蒙古人的一條註釋》,載《中亞學報》第2卷,1956年,第176-180頁;《史集》漢譯本第二卷,第60頁。
[3]薛速惕—即第262節之撒速惕,見該節注[6]。
[4]薛兒格速惕—即第262節之薛兒客速惕,見該節注[7]。
[5]不合兒—當為「不剌兒」之訛寫。
即第262節之孛剌兒。
見該節注[9]。
[6]客列勒—第262節訛寫作「剌剌勒」。
見該節注[10]。
[7]阿的勒河—即第262節之亦的勒河。
見該節注[11]。
[8]篾客惕—《元史》譯作篾怯思、滅怯思、麥怯斯、麥各斯,即阿速國的首都Magas。
該城於1239年遭到蒙哥所率領的蒙古軍數月猛攻而毀滅。
[9]綿客兒綿客亦別—即第262節之乞瓦綿客兒綿,見該節注[13]。
[10]巴禿—《元史》作拔都。
術赤第二子。
欽察汗國的創建者。
1236年,統率蒙古大軍西征,征服伏爾加河不裡阿耳。
1237-1240年,征服欽察諸部及斡羅思各公國。
1241年,進攻波蘭、匈牙利等國。
次年,得元太宗死訊,東歸。
後在伏爾加河下游建拔都薩萊城為都城,創建了東起額爾齊斯河、西至斡羅思的欽察汗國。
元定宗貴由死後,大力支持蒙哥奪得大汗之位。
1256年,病死。
[11]不裡—察合台長子木禿堅之子。
1235-1242年,曾參加西征。
因他反對蒙哥為大汗,並曾於酒醉時辱罵拔都,蒙哥即位後,將他執送到拔都處,他遂被拔都殺死(見《史集》漢譯本,第二卷,第160-161頁)。
[12]古余克—即元定宗貴由。
元太宗長子,母為乃馬真皇后。
1233年,奉旨率左翼軍攻遼東,擒蒲鮮萬奴。
1235年,與拔都等西征。
攻略阿速、斡羅思等地。
西征中與拔都失和。
1242年東歸。
1246年秋,即大汗位。
殺大臣奧都剌合蠻。
恢復太宗舊臣鎮海、牙剌瓦赤等原職。
1247年,命野裡知吉帶率軍進駐波斯,以夾攻拔都。
1248年春,親率大軍西征
蒙古秘史拔都,至橫相乙兒(今新疆青河東南)病死(見《元史》卷2,《史集》第二卷)。
[13]蒙格—即元憲宗蒙哥。
元太祖幼子拖雷正妻唆魯禾帖尼所生長子。
元世祖忽必烈同母兄。
太宗七年(1235年),奉旨與拔都等西征。
九年,破欽察部,擒其部長八赤蠻。
進攻斡羅思。
十一年,征服阿速國。
憲宗元年(1251年),被拔都等宗王、諸將擁立為大汗,鎮壓太宗後裔、察合台後裔謀反。
拘捕太宗孫失烈門等,處死從叛者按只、暢吉等。
更改庶政,以親信忙哥撒兒為大斷事官,命弟忽必烈主管漠南、漢地軍、政。
改革弊政。
二年夏,處死定宗皇后海迷失及失烈門母,流放從叛諸王。
秋,命忽必烈征大理,弟旭烈兀征波斯。
三年夏,命撒裡等征印度、客失米兒。
六年夏,議決大舉攻宋。
命宗王塔察兒率東路軍攻荊襄。
八年,親率主力入四川。
改命忽必烈統率東路軍攻荊襄。
九年,圍攻合州釣魚城(今四川合川東),屢攻不克。
七月,病死於城下(見《元史憲宗紀》,《史集》第二卷)。
[14]《元史太宗紀》:「七年乙未(1235年)春……遣諸王拔都及皇子貴由、皇侄蒙哥征西域」。
分類: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