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龍全傳》第四十九回 丁貴力戰高懷德 單珪計困趙匡胤:黃紙君王詔,青泥校尉書。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飛龍全傳》第四十九回 丁貴力戰高懷德 單珪計困趙匡胤

飛龍全傳

第四十九回 丁貴力戰高懷德 單珪計困趙匡胤

詩曰:

黃紙君王詔,青泥校尉書。

誓師張虎落,選將擐犀渠。

霧暗津蒲失,天寒塞柳疏。

橫行十萬騎,欲掃虜塵余。

右錄皎然《從軍行》

話說周世宗高平得捷,遽欲席捲長驅,掃除北漢。

遂以岳元福、符彥卿為前鋒,自與趙匡胤、劉詞、王樸等統大軍繼進,車駕自潞州起程,直趨晉陽,號令嚴明,所過地方,秋毫無犯。

百姓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此言按下不提。

再說北漢主劉崇敗歸晉陽,收養敗卒,備治甲兵,修固城池,提防周兵侵犯。

那遼將耶律奇與楊襄,領兵從忻州走歸晉陽。

劉崇遣王得中護送歸國,並求救於契丹主。

得中領命,與耶律奇、楊襄齊出晉陽,至遼邦,人見契丹主,奏道:「高平之敗,北漢主苦無援兵,幾喪一性一命。

懇求大王另發援兵,以報其仇。」

契丹主聞奏,連連歎道:「若使趙延壽在,豈致有如此之敗?」

遂召楊襄責之道:「汝為先鋒,安得坐視成敗而至於此?」

楊襄不能答。

契丹主下命,囚之獄中。

先令王得中:「回國報知漢主,吾當親自來援。」

王得中辭別自回。

卻說世宗大兵來到河東,紮營城南,分遣諸將攻打晉陽,旌旗環繞,劍戟縱橫,連營四十餘里,金鼓之一聲,震動原野。

劉崇聽得周兵攻城,亦分撥諸將堅守,專待契丹兵到,然後交鋒。

不意王得中自從大遼回來,到得中途,被伏路周兵捉住,來見世宗。

世宗釋其縛,賜以酒食壓驚,因問道:「汝既乞師於契丹,知他幾時兵到?」

王得中道:「臣受漢主之命,送楊襄等歸國,只盡此事,其他非所知也。」

世宗笑而容之,令其退居別營。

有偏將對王得中說道:「主上待公不薄,公宜思所以報之者,今日若不實告,倘契丹兵至,公安能自全乎?」

得中歎道:「吾食劉氏之祿亦已久矣,且有老母在於城中,若以實告,周人必發兵守險以拒遼兵,如此則國、家俱亡,吾心何忍?寧殺身以全國、家,所得多矣。」

是夕,乃自縊而死。

次日,報知世宗。

世宗嗟歎不已,令軍士擇地厚葬之,題曰「北漢忠義王得中之墓」。

忽報契丹主親自提兵出忻州而來,聲勢甚銳。

世宗召諸將說道:「劉崇無以為恃,專待契丹救兵,為夾攻之計。

誰敢領兵先破契丹?則劉崇不足為慮矣。」

只聽得帳下一將應聲而出道:「小將不才,願領兵一往。」

世宗視之,乃人將史彥超也。

世宗大喜,即令彥超領所部之兵,與前鋒符彥卿合兵抵敵。

二將得旨,領兵殺奔忻州而來。

契丹主也先得報,領兵與符彥卿對陣。

兩邊排開陣勢。

符彥卿出馬,謂契丹主道:「前日高平之戰,殺得劉崇望風而逃,汝契丹如何不來救他?今天兵到此,汝反來尋死那?」

契丹主也先聽了大怒,罵道:「不知進退的賊,休得多言,今日吾親來取汝之首!」言罷,拍馬揮刀,直取彥卿。

彥卿正待出戰,背後史彥超見了大怒,厲聲喝道:「休得逞強,俺來也!」縱馬搖槍,與也先接戰。

二人殺在當場,斗在一處,大戰有五十餘合,也先詐敗,兜回馬,跑歸本陣。

史彥超要見頭功,拍馬來追。

後面符彥卿催兵掩殺。

史彥超深入重地,卻被也先開弓架箭,一矢射來,史彥超躲閃不及,正中面門,翻身落馬。

也先勒回馬來,再復一刀,可憐慣戰英雄,今日死於非命。

後人有詩以惜之:

鏖戰遼兵血刃紅,斬堅深入盡孤忠。

行人回首頻相問,猶見將軍昔日雄。

契丹也先既斬史彥超,復催大軍望後殺來,符彥卿奮力接戰。

二人戰了百餘合,勝負未分,時已日暮,兩邊各自收兵。

次日,報馬報於世宗道:「史彥超被箭射死。」

世宗歎道:「戰敗一陣,不足計較,可惜折吾一員勇將,是可傷也。」

即下旨,令諸將往戰契丹,定要與史彥超報仇。

趙匡胤進前奏道:「河東待亡之寇,旦夕可破,契丹雖擁重兵,特為觀望而已,一時決不敢進戰。

為今之計,陛下可令兵馬阻住契丹,勿與之戰;一面先攻晉陽,晉陽既下,契丹不戰而走矣。」

世宗允議,督令諸將盡力攻城。

那劉崇見契丹救兵不到,周兵攻城甚急,心甚驚懼,舉止無措。

親軍使丁貴進言道:「主公勿懼。

臣雖無能,願領本部人馬出戰,務要殺那周將,以遂生平之志,以分主上之憂。」

劉崇道:「周兵這等勢猛,汝豈可出城輕敵?」

丁貴奏道:「將在謀而不在勇。

若臣退不得周兵,再作商議。」

劉崇允之。

那丁貴乃山後人氏,號為三手將軍,使一口大刀,有萬夫不當之勇,劉崇倚為心腹之臣。

次日,丁貴領兵一萬,放炮開城,擂鼓鳴金,搖旗吶喊,結陣請戰。

世宗見晉陽有兵出來,即便親出,左有趙匡胤,右有高懷德,三匹馬立於門旗之下。

對陣丁貴,左首李存節,右首陳天壽。

那高懷德看見,拍馬先出,大罵:「賊奴!還不早降,何敢拒敵那?」

丁貴大怒,更不打話,拍馬提刀,直取懷德。

懷德挺槍,撲面交還。

兩個搭上手,好一場大戰。

怎見得?

二將陣前相鬥賭,兩下交鋒無可阻。

這個似搖頭獅子下山岡,那個如擺尾狻猊尋猛虎。

這一個真心要定錦乾坤,那一個實意欲把江山補。

從來惡戰見多番,不似將軍能威武。

二將煞是棋逢敵手,將遇良材,大戰百十餘合,不分勝負。

那劉崇同著左右正在城樓上看戰,一眼見了世宗,便令自從輝放箭。

從輝拈弓搭箭,嗖的一矢,正中世宗坐馬,那馬亂跳起來,把世宗掀翻下馬。

陳天壽看見,一馬飛出,提槍來刺。

匡胤大喝一聲:「休傷吾主!」綽起九耳八環刀,望陳天壽劈來。

天壽忙把槍來一架,早把虎口震開,不敢交鋒,逃回本陣。

那南陣上飛出董龍、董虎等,將世宗救起。

又有張永德、鄭恩等,聞知南北大戰,各出一精一兵來助。

丁貴見南兵蜂擁而來,情知寡不敵眾,難以取勝,只得回馬收兵,走入城內。

懷德追到河邊,見吊橋扯起,方始回兵。

世宗謂匡胤道:「今日若非二御弟眼快,幾被北軍所算,此功莫大焉。」

匡胤道:「今後陛下但當保重,不宜輕敵,自蹈危險之地。」

世宗斂容而謝,遂命軍中擺宴賀功。

按下不提。

再說丁貴進城見了劉崇,甚言周兵勢大,兼之將士勇一猛,實難對敵。

劉崇道:「今日孤在城上看戰,足勝高平之役,然救兵不至,如之奈何?」

丁貴道:「臣聞契丹屯紮忻州,被周兵阻住;彼亦但為觀望之計,誠不足為之倚靠也。

今河東單珪令公,擁重兵在絳州鎮守。

此人智勇兼備,善於用兵,主公即當調回,可以退敵。」

劉崇從其言,即差官密地往絳州召單硅。

那單珪這日正在府中議事,見劉主差官來召,即日與四子帶領一精一兵三萬,來救河東。

兵到鳳凰山,紮下營寨,離晉陽有三十餘里。

當日單珪與四子商議道:「前聞劉主大敗於高平,將士喪氣,只因趙匡胤英雄無敵,高懷德勇冠三軍,手下強將極多之故耳。

汝等與之交鋒,須要小心在怠,勿失銳氣。」

長子守俊答道:「父親莫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孩兒明日交戰,務要活擒匡胤,以顯英雄。」

是日無話。

次日,報馬報入南營。

匡胤進道:「臣願領諸將一行。」

世宗大喜。

匡胤同了眾將,領兵至鳳凰山下,兩邊擺開陣勢。

單珪帶了四子,一馬當先,大罵:「周兵不知進退,尚敢領兵會我,欲速死那?」

匡胤拍馬揮刀,大怒道:「河東亡在旦夕,汝尚不知死活,阻逆天兵。

我誓必擒汝,顯我陣上之名。」

當有單守俊聞言大怒,一馬衝出陣來,拈槍直刺。

匡胤舉刀只一架,把槍一梟,守俊在馬上亂晃,兩臂多麻,說聲:「好利害的匹夫!」連忙一抽一回槍,復又刺來。

匡胤舉刀相迎。

戰不三合,守俊招架不住,回馬便走。

那單珪第二子守傑見兄敗回,大叫道:「待吾擒此匹夫!」一騎馬,一口刀,殺出陣來,與匡胤交戰。

匡胤奮起神威,力戰守傑。

三子守信見兄戰匡胤不下,縱馬搖槍,上前助戰,兩下夾攻。

高懷德見了,拍馬挺槍,殺入陣來,將守信兵馬分為兩處。

守信正待來迎,早被高懷德順手一槍,撥於馬下。

四子守能殺來救去。

守傑見不能勝,回馬而逃。

北軍見匡胤、懷德勇如猛虎,誰敢上前?都不戰而走。

匡胤見北軍陣亂,匹馬單刀,衝入軍中,無人抵敵,軍士盡皆棄甲拋兵而遁。

有詩贊云:

刀槍劍戟三千隊,鐵馬金戈一萬重。

斬將殺兵人莫敵,應教帝子顯英雄。

高懷德見匡胤奮力大戰,即便催動大軍,一擁衝來。

北兵大敗,一屍一如山積,血似泉流。

匡胤追了十里,方始收兵,所得糧草、馬匹、器械等物,不計其數。

當時賞賜軍士已畢,差人報捷世宗。

那單珪敗退有十五里,方才立住營寨,計點軍士,折去大半,現在帶傷的亦多。

即與四子商議道:「我自來提兵,從未有敗,不意今日失此銳氣。

觀趙匡胤之勇,果然名不虛傳;況有高懷德相助,難與對敵。

如之奈何?」

牙將劉武獻策道:「主將勿憂。

某有一計,要擒匡胤易如反掌。」

單珪道:「汝有何計可擒匡胤?」

劉武道:「離此五里,有一蛇盤谷,甚是峻險,裡面多是絕地,只有一條小路可出。

先令人準備石塊,埋伏兩支人馬於谷口。

將軍臨陣,詐敗而走,把趙匡胤賺入谷中,將軍抄出小路,將石塊塞斷,外面用重兵困住,便可擒匡胤矣。」

單珪聽了大喜,即命守俊、守傑領三千兵,於兩下埋伏;自與守信、守能重整人馬,至鳳凰山來搦戰。

匡胤聞知,引軍來迎。

高懷德在馬上對匡胤道:「昨日單珪大敗而去,今日又來,其中必有詭計,將軍須要斟酌,勿墮一奸一謀。」

匡胤道:「昨日之戰,已見其謀,諒此恃勇之夫,何足介意?吾今日務要擒他,方遂吾志。」

於是兩軍相對。

北軍旗門開處,單珪同二子出馬。

匡胤道:「敗軍之將,還不早降,尚敢來尋死耶?」

單珪道:「不必多言,今日吾特來擒汝,以消昨日之恨。」

匡胤大怒,提刀出馬。

北陣單守能手舉方天畫戟來迎。

兩馬相交,雙器並舉,不上七八回合,守能回馬便走。

單珪與守信舉著兵器,出馬抵住。

匡胤力戰二將,不上十合,單珪詐作墜馬之勢,守信假意扶救,一齊往東北敗了下去。

匡胤大呼道:「捉此老賊,勝斬百將。」

拍馬來追,懷德隨後揮兵掩殺。

匡胤此時已深入重地,又見北兵四分五落,放心追來,遙見單珪同著守信,兩個在馬上各棄頭盔,驚慌而走。

匡胤把馬加鞭,部領人馬,星火般追來。

看看追入谷內,忽前面不見了單珪父子,匡胤心疑,即令軍士探視路徑。

軍士回報:「裡面多無去路,只有一條小路,已有石塊壘斷矣!」匡胤大驚,情知中計,急令後軍速退。

忽谷口伏兵齊起,重重圍住。

匡胤率兵幾次衝殺,不能得出懷德兵少,急救不及。

匡胤部下五千兵,被北兵圍在蛇盤谷中。

單珪又以重兵絕之,真個水洩不透,鳥飛不下。

懷德無可如何,只得引所部之兵,奔回大營,見了世宗,奏知匡胤被單珪用誘敵之計,引入蛇盤谷中,不能得出。

世宗大驚道:「二御弟全軍若陷,吾事休矣。」

即敕東宮張永德、鄭恩領本部人馬,速救匡胤。

世宗恐將士不肯用心,親自監軍。

那晉陽城內劉崇,聽知單珪用計,已把匡胤困住,心中甚喜,即遣丁貴、李存節、陳天壽領兵二萬,屯於城外,與單珪彼此照應,為犄角之勢。

當時世宗領兵來至鳳凰山,列開陣勢討戰。

北陣上單珪橫刀出馬,大呼:「周兵還不速退,汝將趙匡胤,已被吾略用小計,困死谷中。

汝等又來討死,意欲何為?」

世宗聞言大怒道:「狂妄賊徒!好好撤去圍兵,饒汝一死;不然,便當屠戮汝等為肉泥,以消吾恨!」言未畢,一將踴出陣前,世宗視之,乃張永德也。

永德拍馬拈槍,直取單珪。

單珪掄刀來迎。

兩軍吶喊,戰鼓如雷。

二將大戰,約有百合,勝負未分。

鄭恩在門旗下看戰,忍耐不住,提刀躍馬,上前衝殺。

北陣上單守傑舉刀接住廝殺。

四匹馬絞做一一團一,你爭吾鬥。

戰至日暮,兩下人馬平折,各自回營。

世宗以匡胤不能得出,心甚憂悶。

次日,命高懷德、鄭恩領眾軍往谷口攻打。

懷德與鄭恩引兵殺至山前,剛到半山,山上炮石、一弩一箭,如雨點般打下來,眾軍如何得上?只得退屯谷口。

正待安營,忽聽谷口一聲梆子響,箭如飛蝗,喊聲大震,眾軍立身不定,懷德與鄭恩無計可施,引眾退回大營。

世宗見攻打不進,更加憂悶,又遣馬全義、岳元福、劉詞等日日與單珪交戰,互相勝負,終無一策可救匡胤。

因而世宗坐臥不安,寢食俱廢,只是輪流遣將戰討攻打。

不料北軍劉武又獻策於單珪道:「今趙匡胤困在谷中,周兵圖救,利在速戰。

將軍只宜堅壁以守,不消一月,谷中人馬絕了糧食,必盡饑死,何必與彼空較勝負?」

單珪大喜,即下令軍士,堅壁不出。

以此,世宗遣來的將住,盡皆空回。

世宗知此消息,如坐針氈。

將及半月,並無得救之計。

鄭恩奏道:「陛下不必憂慮,臣願今夜拚死殺進,救出二哥。」

世宗道:「此非眾將不肯盡心,實難攻打,所以不能救出。

汝去徒然有損,亦何益耶?」

張永德奏道:「陛下可出榜文,招募此處土人,有能熟知地徑、偷入谷中的,加以官職,便可救矣。

不然坐守日月,谷中兵馬絕食,不惟不能救,更且難全其生矣。」

世宗從其議,即出榜文張掛,招募熟知地徑之人。

其夕,世宗憂悶迫甚,寢不安枕,起身帶了幾個近侍,巡視諸營。

時當秋初時候,涼風送體,月白星稀,夜色天街,雲華皎潔,正空水澄鮮,紅塵隔斷之景也。

世宗巡視之間,忽聽營後有人作歌,世宗側耳聽之,甚覺慷慨凌雲,激昂動志,戛戛然抑揚傳清潤之一聲,洋洋乎自命高一世之想。

不爭有此一歌,有分教:絕地頓開生地,危機可致安機。

正是:

雖離山谷牢籠計,難脫波濤淹沒災。

畢竟作歌者是何人,且聽下回分解。

分類:古典俠義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飛龍全傳
第一回 苗訓設相遇真龍 匡胤游春騎泥馬第二回 配大名竇公款洽 遊行院韓妓慇勤第三回 趙匡胤一打韓通 勾欄院獨坐龍椅第四回 伸己忿雹打御院 雪父仇血濺花樓第五回 趙匡胤救假書生 張桂英配真命主第六回 赤須龍山莊結義 綠鬢娥蘭室歸陰第七回 柴榮販傘登古道 匡胤割稅鬧金橋第八回 算油梆苗訓留詞 拔棗樹鄭恩救駕第九回 黃土坡義結金蘭 獨龍莊計謀虎狼第十回 鄭子明計除土寇 趙匡胤力戰裙釵第十一回 董美英編謎求婚 柴君貴懼禍分袂第十二回 篤朋情柴榮贈衣 嚴國法鄭恩驗面第十三回 柴君貴過量生災 鄭子明擅權發貨第十四回 為資財兄弟絕義 因口腹兒女全生第十五回 孟家莊勇土降妖 首陽山徵人失路第十六回 史魁送柬識真主 匡胤宿廟遇邪魑第十七回 褚元師求丹療病 陳摶祖設棋輸贏第十八回 賣華山千秋留跡 送京娘萬世英名第十九回 匡胤正色拒非詞 京娘陰送酬大德第二十回 真命主戲醫啞子 宋金清驕設擂台第二十一回 馬長老雙定奇謀 趙大郎連誅賊寇第二十二回 柴君貴窮途乞市 郭元帥剖志興王第二十三回 匡胤嘗桃降舅母 杜公抹谷逢外甥第二十四回 赤須龍義靖村坊 母夜叉計和甥舅第二十五回 杜二公納諫歸正 真命主違數罹災第二十六回 五索州英雄復會 興隆莊兄弟重逢第二十七回 鄭恩遺像鎮村坊 匡胤同心除妖魅第二十八回 鄭恩無心擒獵鳥 天祿有意搶龍駒第二十九回 平陽鎮二打韓通 七聖廟一番伏狀第三十回 柴榮薦朋資帷幄 弘肇被譖陷身家第三十一回 郭元帥禪郡興兵 高懷德滑州鏖戰第三十二回 高行周夜觀星象 蘇逢吉聳駕喪軍第三十三回 李太后巡覓儲君 郭元帥襲位大統第三十四回 王子讓辭官養母 趙匡胤避暑啖瓜第三十五回 趙匡胤博魚繼子 韓素梅守志逢夫第三十六回 再博魚計賺天祿 三折挫義服韓通第三十七回 百鈴關盟友談心 監軍府元帥賠禮第三十八回 龍虎聚禪州結義 風雲會山捨求賢第三十九回 匡胤射龍解水厄 鄭恩問路受人欺第四十回 鄭子明惱打園公 陶三春揮拳服漢第四十一回 苗訓斷數決魚龍 匡胤憐才作媒妁第四十二回 柴榮進位續東宮 匡胤無罪縛金鑾第四十三回 苗訓決算服柴榮 王樸陳詞保匡胤第四十四回 趙匡胤帶罪提兵 杜二公挈眾歸款第四十五回 杜二公納婿應運 高行周遣子歸鄉第四十六回 高行周刎頸報國 趙匡胤克敵班師第四十七回 劉崇兵困潞州城 懷德勇取先鋒印第四十八回 高懷德智取天井 趙匡胤力戰高平第四十九回 丁貴力戰高懷德 單珪計困趙匡胤第五十回 單珪覆沒蛇盤谷 懷德被困鐵籠原第五十一回 馮益鼓兵救高將 楊業決水淹周師第五十二回 真命主爵受王位 假響馬路阻新人第五十三回 陶三春職兼內外 張藏英策靖邊隅第五十四回 王景分兵襲馬嶺 向訓建策蕊州第五十五回 課武功男女較射 販馬計大鬧金陵第五十六回 楊仙人土遁救主 文長老金鐃傷人第五十七回 鄭子明斬將奪關 高懷亮貪功殞命第五十八回 韓令坤擒剮孟俊 李重進結好永德第五十九回 劉仁贍全節完名 南唐主臣服納貢第六十回 絕聲色忠諫滅寵 應天人承歸正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