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大全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甘草-原態
甘草-藥材
甘草-飲片
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脹果甘草G.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glabra L.的根及根一莖一。
主產於內蒙古、新疆、甘肅等地。
春、秋採挖,以秋采者為佳。
除去鬚根,曬乾,要厚片,生用或蜜炙用。
【藥一性一】甘,平。
歸心、肺、脾、胃經。
【功效】補脾益氣,祛痰止咳,緩急止痛,清熱解毒,調和諸藥。
【應用】
1.心氣不足,脈結代、心動悸。
本品能補益心氣,益氣復脈。
主要用於心氣不足致而結代,心動悸者,如《傷寒類要》單用本品,主治傷寒耗傷心氣之心悸,脈結代。
若屬氣血兩虛,宜與補氣養血之品配伍,如炙甘草湯(《傷寒論》)以之與人參、阿膠、生地黃等品同用。
2.脾氣虛證。
本品味甘,善入中焦,具有補益脾氣之力。
因其作用緩和,宜作為輔助藥用,能「助參芪成氣虛之功」(《本草正》),故常與人參、白朮、黃芪等補脾益氣藥配伍用於脾氣虛弱之證。
3.咳喘。
本品能止咳,兼能祛痰,還略具平喘作用。
單用有效。
可隨證配伍用於寒熱虛實多種咳喘,有痰無痰均宜。
4.脘腹、四肢攣急疼痛。
本品味甘能緩急,善於緩急止痛。
對脾虛肝旺的脘腹攣急作痛或一陰一血不足之四肢攣急作痛,均常與白芍同用,即芍葯甘草湯(《傷寒論》)。
臨一床一常以芍葯甘草湯為基礎,隨證配伍用於血虛、血瘀、寒凝等多種原因所致的脘腹、四肢攣急作痛。
5.熱毒瘡瘍、咽喉腫痛及藥物、食物中毒。
本品還長於解毒,應用十分廣泛。
生品藥一性一微寒,可清解熱毒。
用治熱毒瘡瘍,可單用煎湯浸漬,或熬膏內服。
更常與地丁、連翹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之品配伍。
用治熱毒咽喉腫痛,宜與板藍根、桔梗、牛蒡子等清熱解毒利咽之品配伍。
本品對附子等多種藥物所致中毒,或多種食物所致中毒,有一定解毒作用。
對於藥物或食物中毒的患者,在積極送醫院搶救的同時,可用本品輔助解毒救急。
6.調和藥一性一。
本品在許多方劑中都可發揮調和藥一性一的作用:通過解毒,可降低方中某些藥(如附子、大黃)的毒烈之一性一;通過緩急止痛,可緩解方中某些藥(如大黃)刺激胃腸引起的腹痛;其甜味濃郁,可矯正方中藥物的滋味。
【用法用量】煎服,1.5~9g。
生用一性一微寒,可清熱解毒;蜜炙藥一性一微一溫一,並可增強補益心脾之氣和潤肺止咳作用。
【使用注意】不宜與京大戟、芫花、甘遂同用。
本品有助濕壅氣之弊,濕盛脹滿、水腫者不宜用。
大劑量久服可導致水鈉瀦留,引起浮腫。
【古籍摘要】
1.《名醫別錄》:「一溫一中下氣,煩滿短氣,傷髒咳嗽」。
2.《本草匯言》:「和中益氣,補虛解毒之藥也」。
3.《本草正》:「味至甘,得中和之一性一,有調補之功,故毒藥得之解其毒,剛藥得之和其一性一……助參芪成氣虛之功」。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本品含三萜類(三萜皂甘甘草酸的鉀、鈣鹽為甘草甜素,是甘草的甜味成分)、黃酮類、生物鹼、多糖等成分。
2.藥理作用:甘草有抗心率失常作用;有抗潰瘍,抑制胃酸分一泌,緩解胃腸平一滑肌痙一攣及鎮痛作用,並與芍葯的有效成分芍葯甘有協同作用;能促進胰液分一泌;有明顯的鎮咳作用,祛痰作用也較顯著,還有一定平喘作用;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過敏作用;能保護髮炎的咽喉和氣管粘一膜;對某些毒物有類似葡萄糖醛酸的解毒作用;有類似腎一上一腺皮質激素樣作用;還有抗利尿、降脂、保肝等作用。
3.臨一床一研究:據報道,以生甘草2~3g,加10~15ml沸水泡服,每日1次,治療嬰幼兒腹瀉有良效(湖北中醫雜誌,1984,6:11);生甘草10g,開水泡後當茶飲,輕症服藥1~2個月,重症服藥3~5個月,治療慢一性一咽炎38例,治癒34例,好轉4例(雲南中醫學院學報1983,1:20)。
本品還有用於治療消化道潰瘍、抑鬱症、食物中毒、急一性一乳一腺炎、尿崩症、銀屑病、痤瘡及外治凍傷、皮膚破裂、手足癬等疾病的報道。
4.不一良反應:大劑量服用或小量長期服用本品,大約有20%的人可出現水腫、四肢無力、痙一攣麻木、頭暈、頭痛、血壓升高、低血鉀等不一良反應;老年人及患有心血管病、腎臟一病者,易致高血壓和充一血一性一心臟一病。
長期服用甘草甜素可致非哺一乳一期婦女泌一乳一。
麻黃的功效與作用 桂枝的功效與作用 紫蘇的功效與作用 生薑的功效與作用 香薷的功效與作用 荊芥的功效與作用 防風的功效與作用 羌活的功效與作用 白芷的功效與作用 細辛的功效與作用 稿本的功效與作用 蒼耳子的功效與作用
分類:古代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