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卷中 6、元神·元氣·元精:答陸原靜書陸原靜,即陸澄,見捲上·《陸澄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傳習錄》卷中 6、元神·元氣·元精

傳習錄

卷中 6、元神·元氣·元精

·元神 元氣 元一精一·

答陸原靜書

陸原靜,即陸澄,見捲上·《陸澄錄》。

【原文】

來書云:「下手工夫,覺此心無時寧靜,妄心固動也,照心亦動也。

心既恆動,則無刻暫停也。」

是有意於求寧靜,是以愈不寧靜耳。

夫妄心則動也,照心非動也。

恆照則恆動恆靜,天地之所以恆久而不久也。

照心固照也,妄心亦照也。

「其為物不二,則其生物不息。」

有刻暫停,則息矣,非至誠無息之學矣。

【譯文】

來信寫道:「著手做工夫時,感覺到心沒有一刻寧靜。

妄心固然在動,照心也在動。

既然心無時不動,那麼,也就沒有片刻停息了。」

這是刻意尋求寧靜,所以就愈加不能寧靜,妄心是動的,照心不動。

恆照就能恆動恆靜,這正是天地永恆運動的原因所在。

照心固然是明亮的,妄心也是明亮的。

「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息」,只要有片刻的停息,就會死亡,也就不是至誠無息的學問了。

〔評析〕

沒有變化也沒有靜止,有靜止必有變化,整個世界處在不停的運動變化之中,沒有什麼東西是不動、不變的。

事物變化的原因是由於氣的聚散流轉,由於「一陰一陽一剛柔相勝」,一陰一與一陽一、此與彼之間的矛盾和鬥爭是普遍存在的。

彼消此長,此消彼長;此勝彼敗,此敗彼勝。

其結果,總是一方壓倒另一方,絕不會雙方同立並存,所以才有生死、貧富、得失、枯榮、盛衰等變化。

【原文】

來信云:「良知亦有起處,」云云。

此或聽之未審。

良知者,心之本體,即前所謂恆照者也。

心之本體,無起無不起。

雖妄念之發,而良知未嘗不在。

但人不知存,則有時而或放耳。

雖昏塞之極,而良知未嘗不明,但人不知察,則有時而或蔽耳。

雖有時而或放,其體實未嘗不在也,存之而已耳。

雖有時而或蔽,其體實未嘗不明也,察之而已耳。

若謂良知亦有起處,則是有時而不在也,非其本體之謂矣。

【譯文】

來信寫道:「良知也有開端的地方……」

也許你沒有仔細聽講。

良知是心的本體,也就是前面說到的恆照。

心的本體,無所謂有否開端。

即使妄念產生了,良知依然存在。

然而,人若不知存養,有時就會放失了。

就是人糊塗閉塞到極點,良知仍舊光明。

但是,人不知體察,有時就會被蒙蔽。

即使有時放失了,良知的本體並未消失,此時只要存養它就夠了。

即使有時被蒙蔽,良知的本體仍舊光明,此時只要體察也就夠了。

如果說良知也有開端的地方,那麼,良知就有時不會存在,如此,良知就不為心之本體了。

〔評析〕

在前文《答顧東橋書》中,已明確指出了良知為「天下之大本」,心為「萬物之主」。

也就是說,心即理,天理即良知,萬物為一體。

宇宙萬物是無始無終的,根本談不上開端和終止,所以,良知也是沒有起端的。

【原文】

來書云:「前日一精一一之論,即作聖之功否?」

「一精一一」之「一精一」以理言,「精神」之「一精一」以氣言。

理者,氣之條理;氣者,理之運用。

無條理則不能運用;無運用則亦無以見其所謂條理者矣。

一精一則一精一,一精一則明,一精一則一,一精一則神,一精一則誠。

一則一精一,一則明,一則神,一則誠,原非有二事也。

但後世儒者之說與養生之說各滯於一偏,是以不相為用。

前日「一精一一」之論,雖為原靜愛養精神而發,然而作聖之功,實亦不外是矣。

【譯文】

來信寫道:「先生,您前段時間說的「一精一一」,是不是作成聖人的功夫?」

我所謂的「一精一一」,其「一精一」字是從理上說的,「精神」的「一精一」是從氣上說的。

理為氣的條理,氣為理的運用。

沒有條理就不能運用,沒有運用就無法看到所謂的條理。

一精一,即能一精一,即能明,即能一,即能神,即能誠。

一,即能一精一,即能明,即能神,即能誠。

一精一與一原本就不能當兩件事看。

但是,後世的儒生的主張,與養生的學說各執一詞,偏於一端,所以不能彼此取長補短。

前段時間我所認為的「一精一一」,雖然是為了你能愛護保養精神才說的,然而,作成聖人的工夫,其實也不過如此。

〔評析〕

在曹端的《太極圖說述解》中,把太極稱為「理之別名」、「以通行而言則曰道;……以不雜而言則曰一」,是理、道、一,是絕對的本體。

此說也是根據朱熹的「太極只是一個理」,「太極只是一個而無對者」而提出來的。

朱熹認為,理與氣是一而不是二,它們之間無彼此、無間斷、「未嘗有異」。

一陽一明先生在這裡強調「一精一一」之說,其內涵與朱學實則大同小異。

【原文】

來書云:「元神、元氣、元一精一,必各有寄藏發生之處。

又有真一陰一之一精一,真一陽一之氣,」云云。

夫良知一也,以其妙用而言謂之神,以其流行而言謂之氣,以其凝聚而言謂之一精一,安可形象方所求哉?真一陰一之一精一,即真一陽一之氣之母。

真一陽一之氣,即真一陰一之一精一之父。

一陰一根一陽一,一陽一根一陰一,亦非有二也。

苟吾良知之說明,即凡若此類,皆可以不言而喻。

不然,則如來書所云三關、七返、九還之屬,尚有無窮可疑者也。

【譯文】

來信寫道:「元神、元氣、元一精一,各自一定有隱藏寄生之處。

又有所謂的真一陰一之一精一,真一陽一之氣……」

良知唯有一個。

就它的妙用而言為神,就它的流行而言為氣,就它的凝聚而言為一精一。

能否從形象、方位、場所上求得良知呢?真一陰一之一精一,亦即真一陰一之氣的母體。

真一陽一之氣,亦即真一陰一之一精一的父體。

一陰一生於一陽一,一陽一生於一陰一,一陰一陽一不可分割為二。

如果理解了我的良知主張,那麼,只要是與此類似的,都可以不言自明。

否則,如同你來信所述的三關、七返、九還之類,還會有無窮無盡的可疑處。

〔評析〕

在這裡,一陽一明先生從「一精一」和「神」、「一陰一」與「一陽一」兩個方面再次論證「良知唯有一個」的論點。

他認為,良知就是「心」,亦即「天理」,是一個無形象、無方所、超時空、越古今的絕對本體,它在人心之中,又是「天地鬼神的主宰」,萬事萬物的生成者,因此天下萬事萬物及其變化,都「不出於此心之一理」,都統一在良知之上。

人是萬物的「心」,萬物聽從於人心,並為人所用。

這種「萬物一體」,心即理,理即良知的觀點,把良知和致良知從個人延伸到天下萬物,從個人的道德修養領域擴充到整個社會生活之中。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傳習錄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