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爐夜話》111--120:人知佛老為異端,不知凡背乎經常者,皆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圍爐夜話》111--120

圍爐夜話

111--120

111、異端為背乎經常,邪說乃涉於虛誕

人知佛老為異端,不知凡背乎經常者,皆異端也;人知揚墨為邪說,不知凡涉於虛誕者,皆邪說也。

【註解】

異端:不同於一般想法的學說或人。

【翻譯】

人們都認為佛家和老子的學說不同於儒家的正統思想,然而卻不知凡是於常理有所不合的,都有背於儒家思想。

人們都知道楊朱和墨子的學說是旁門左道,卻不知只要內容荒誕虛妄的,都是不正確的學說。

112、亡羊尚可補牢,羨魚何如結網

圖功未晚,亡羊尚可補牢;浮慕無成,羨魚何如結網。

【註解】

浮慕:表面上仰慕。

【翻譯】

想要有所成就,任何時候都不嫌晚,因為就算羊跑掉了,及早修補羊圈,事情還是可以補救的。

羨慕是沒有用的,希望得到水中的魚,不如盡快地結網。

113、道本足於身,境難足於心

道本足於身,切實求來,則常若不足矣;境難足於心,盡行放下,則未有不足矣。

【註解】

盡行:完全。

【翻譯】

真理原本就存在我們的自性之中,充實而無所缺乏,如果還不斷地追求,仍然會感不足。

外在的事物很難令人心中的慾念滿足,倒不如全然放下,那麼也就不會覺得不足了。

114、讀書要下苦功,為人要為人好

讀書不下苦功,妄想顯榮,豈有此理?為人全無好處,欲邀福慶,從何得來?

【註解】

顯榮:顯達榮耀。

【翻譯】

讀書若沒有下功夫苦讀,卻非分地想要顯達榮耀,天下哪裡有這種道理呢?做人對他人毫無一點好處,卻妄想得到福分和喜事,問題是沒有付出,這些福分根本無處生起,又能從哪裡得來呢?

115、有錯即改為君子,有非無忌乃小人

才覺己有不是,便決意改圖,此立志為君子也;明知人議其非,偏肆行無忌,此甘心為小人也。

【註解】

改圖:改變方向,變更計劃。

【翻譯】

剛覺自己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對,便毫不猶豫地改正,這就是立志成為一個正人君子的做法。

明明知道有人在議論自己的缺點,仍不反省改過,反而肆無忌憚地為所欲為,這便是自甘墮落的行為。

116、交友淡如水,壽在靜中存

淡中交耐久,靜裡壽延長。

【註解】

淡中:指君子之交淡如水。

【翻譯】

在平淡之中交往的朋友,往往能維持很久。

而在平靜中度日,壽命必定綿長。

117、外事突來必熟思審處,家事瑕隙須忍讓曲全

凡遇事物突來,必熟思審處,恐貽後悔;不幸家庭釁起,須忍讓曲全,勿失舊歡。

【註解】

貽:留下。

釁起:有了瑕隙。

【翻譯】

遇到突發的事情,一定要仔細地思考,慎重地處理,以免事後反悔;家中不幸起了瑕隙,必須盡量忍讓,委曲求全,不要使過去的情感破壞無遺。

118、聰明勿外散,腦體要兼營

聰明勿使外散,古人有纊以塞耳,旒以蔽目者矣;耕讀何妨兼營,古人有出而負耒,入而橫經者矣。

【註解】

纊:棉絮。

旒:帽子前面下垂的飾帶。

負:扛著。

耒:耕田用的農具。

【翻譯】

聰明的人要懂得收斂,古人曾有用棉花塞耳,以帽飾遮眼來掩飾自己的聰明的舉動。

耕種和讀書可以兼顧,古人曾有日出扛著農具去耕作,日暮手執經書閱讀的行為。

119、腹飽身暖人民所賜,學無長進有負人民

身不饑寒,天未嘗負我;學無長進,我何以對天。

【註解】長進:增長進步。

【翻譯】

身體沒有受到飢餓寒冷的痛苦,這是天不曾虧待我;若是我的學問無所增長進步,我有何顏面去面對天呢?

120、勿與人爭,惟求己知

不與人爭得失,惟求己有知能。

【註解】

惟:只要。

知:智慧。

【翻譯】

不和他人去爭名利上的成功或失敗,只求自己在做事之時增長了智慧與能力。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圍爐夜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